笔记

电影荒城纪观后感影评5篇

《荒城纪》观后感(1):勇气不足;狠劲不够,中规中矩的《荒城纪》也值得一看

不知道怎么,既然同属黑色幽默的影片,那就想拿他和当中的佼佼者“杀生”和“驴得水”来比一比,结果发现,荒城纪少了驴得水一讽到底的勇气,缺少杀生浑然天成的狠劲。结尾总是在意料之中,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对于人性的讽刺上,杀生真是名副其实的“杀身成仁”,杀生是高大上的,用一个人的杀身成仁讽刺了一群人的狭隘自私。驴得水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的人无所遁形,心中光明纯洁的人始终纯洁,黑暗的人并不能通过在阳光照射下的外表一直伪装下去,光明的人和黑暗的人最后只有分道扬镳和以死守节两条路走。荒城纪整体中规中矩,批评了旧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讽刺了中国人的“面子工程”和“贪污腐败”,在人性的讽刺外也讽刺了社会文明的落后。但是叙事上,总是容易让人猜到下一步情节的开始,没有什么悬念。,以至于最后林硭杀了族长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仿佛心知肚明他最后一定会这么做,虽然导演故意设置了一个情节:林硭走出牢门,知道李忆莲死了,李忆莲的儿子要跟着他离开这个小山村,林硭不允许,一个人独自的上山走了,当观众显得失望的时候。,林硭独自回来了,带着狂戾,吓走了村民,杀死了族长,然而我们还是觉得意料之中,甚至并不感到如何的解气。

《荒城纪》观后感(2):既然少数的牺牲可以满足大多数,何乐而不为呢?

《荒城纪》的预告片出来了,不出所料,身边朋友尚未观影却都对其评价极高,似乎黑色幽默风格的电影更受时下年轻人的欢迎,这种把荒谬和痛苦杂糅进喜剧故事中的影片类型,恰巧是《荒城纪》的终极意义。

民国廿四年,山西渠县饥荒村,保长的女儿回家探亲,也顺带把“新生活运动”的风吹向了这座荒城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堂”在地域口音中混淆成了“李忆莲祠堂”,看似啼笑皆非的口误笑话,实则是女主李忆莲走向死亡的第一枪。

不同于多数电影里场景搭设得精致,《荒城纪》的画面始终像是刮着沙尘一般灰暗,预告片里能看出,唯一的几抹亮色,来自开篇敲鼓的鼓槌穗、保长从县城回村探亲的女儿、“礼义廉耻堂”牌匾上的红布、包裹银元的纸条、蒙住李忆莲双眼的红布和烧死李忆莲的篝火。保长女儿和李忆莲的存在其实是相似的,保长女儿是县长的儿媳,穿着最好的绸衣,李忆莲是村里最美的寡妇,终究都逃不过时代巨变下,女性角色必然成为牺牲品的厄运。

建“礼义廉耻堂”的信息,是保长女儿传递给保长的,但她真的明白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吗?新运在后期,将“礼义廉耻”的口号释为“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全心全意奉献给国家”,把国家改成李村,李忆莲最后的牺牲也就说得通了。

影片的幽默度还是挺到位的,从预告片就能看出个大概,不论演员在口音语调上的夸张化,还是台词上小品化处理,从头至尾都透露着“黑色幽默”的既视感。譬如族长“试睡”千年柏木做的棺材,他们期待死后能达到极乐之地,却也在人间作恶,为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饥饿,去迫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先神化她,以猪鼻的形象隐喻李忆莲的任人宰割,再烧死她,因为“祠堂本来就不需要活人”正是村民集体杀人最正当的理由。整个荒城,都描绘着一出大写的悲剧。最让人容易联想到的就是《驴得水》,可惜后者太过于舞台剧的风格,不知道是特色还是败笔。

其实最让我害怕的是李寡妇将死之际,全村人敲锣打鼓笑容满脸赶去点燃篝火的画面,山西地区还保持着明清风格的典型民居与“荒城”融为一体,再度增强了影片的时代代入感。

已经提前观看过影片的我善意提醒大家进影院观看,《荒城纪》有太多精彩,不宜再往下剧透,不论配乐还是画面,只有影院才有最好的呈现,也只有影院的呈现,在结尾“那一瞬”,才真正让你有会心一击的感觉。

《荒城纪》观后感(3):没有千古文明的礼义廉,只有痛不欲生的李忆莲

第一次在门户网站充钱支持国产电影,18个大洋,完全值得!且强烈推荐!

常见的借古讽今手段,故事荒诞!土地魔幻!人物却个个真实!似曾相见!

卖女求荣的保长,道貌岸然的族长,克扣贪污的大管家,装神弄鬼的铁算子,家被强拆上访路离奇死亡的母亲,抢食偷粮的众村民,还有县长亲戚走私,马仔惨遭灭口……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形象又生动的刻画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众生百态

没有千古文明的礼义廉,只有痛不欲生的李忆莲

《荒城纪》观后感(4):《荒城纪》:反思大于娱乐的文艺电影

《荒城纪》这部电影,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别具匠心。它将背景设定在民国,却不像许多电影那样描述文人雅士的风花雪月,而是无情地展现了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民的愚昧无知。整个故事就是因为某偏远小山村保长将“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为一个原本想要私定终身的寡妇建了个贞洁祠堂,由此引发的悲剧。在我看来,《荒城纪》的“荒”,不只是饥荒,更是荒唐、荒诞。

这是一部文艺电影,导演借助影片想要传达很多思想。我个人有这么几点思考,简单聊一聊:

1、对封建思想的讽刺和批判

民国新生活运动的出发点和提倡的内容多少是有一些进步意义的,但其本身是一场混乱的运动,就在于观点不统一、形式主义居多,就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用对民众生活细节的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财政危机、思想文化钳制的不满”。这种封建思想是对五四运动“人的发现”的背离,在影片中突出体现在扼杀个人情感尤其是女性情感的自由追求上。族长他们所提倡的“贞洁烈女”其实就是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体现。

2、对宗族思想文化的批判

影片中,因为所谓的宗族思想和祭祀文化,族长、保长和村民们可以把一个普通的外姓村民李忆莲任意宰割,先将她神化,为她建祠堂,再因为她“大逆不道”对不起祖宗和神灵而残忍地烧死她,因为“祠堂本来就不需要活人”。这成了村民集体杀人的正当理由,而丝毫没有内疚感和罪恶感。

3、对所谓“国民性”的批判

这部电影就如同看鲁迅先生的小说一样,把村民的那种“愚昧”“麻木”“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我要在“国民性”前加“所谓”二字呢,因为我倒不认为这种特点是中国人独有的,或许可以说是人性的阴暗面,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很容易被激发。具体到影片,当族长宣布为李忆莲建祠堂时,有些村民起初还开玩笑般质疑说,祖宗还管谈恋爱这事吗?随后不知道哪个村民幸灾乐祸地来了一句,“林硭娶不到李忆莲喽!”村民们好似恍然大悟一般,都开始起哄、叫好。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李忆莲是个漂亮的女人,喜欢她的村民一定不在少数,所谓自己得不到便希望别人也得不到,看到林硭不能娶李忆莲了,他们便觉得心理平衡了。后来对李忆莲实施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没有一个村民制止这种行为。

4、思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影片中的村民,恐怕体现的不只是“国民劣根性”,因为他们已经从“旁观者”走向了“参与者”。他们认为只要牺牲两位主人翁,村里的救济粮就能发的多一些,因此这是村子的整体利益,是正义的事业,于是站在了一起。这就引申到一个问题,是否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随意牺牲个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村民和保长、族长,到底在乎的是集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呢?保长、族长,显然存在贪污行为,林硭也对村民说过,大意是政府发了多少粮食,你们拿到手的又有多少,不去想想剩下的被谁占去了吗?不过保长和族长又确实有为村子整体考虑,甚至保长牺牲自己的女儿,把她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换来全村的平安,当然也许也有为自己攀上高枝的考虑。村民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村子集体利益,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能多拿些粮食。所以说,个人和集体是很难完全割裂开的,无限度地削弱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会受损,反之亦然。在平衡二者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都是不可剥夺的。事实证明,保长也好,村民也好,最终没有因为牺牲了两位主人翁来获得根本的好处。话又说回来,之所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会如此激烈,有它的时代背景。如果村里不存在饥荒,如果没有那种封建思想,村民还会闲的没事干对李忆莲、林硭进行“迫害”吗?

5、揭露腐败问题

片方号称“展现真实民国”,影片中多处可以体现对国民政府腐败和村民趋炎附势的讽刺: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某妇女为了多拿点粮食,和保长上床;县长的管家来给村里发金条,金条装在箱子里,保长拿出一点放在桌子上作为给管家的好处,没想到管家轻描淡写地说:桌子上的金条给村里留下,箱子抬走带回去。

《荒城纪》这篇电影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故事还是比较简单,稍显单薄;男女主人翁之间的感情刻画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生理欲求方面,甚至最后男主人翁回忆,想的还是那些事。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总体来说,《荒城纪》是一部很难得的反思大于娱乐的文艺电影。看完这部电影,要比看一部《变形金刚》式好莱坞大片心情沉重得多,却也回味得久。

本文首发自文学小溪微信公众号,欢迎热爱电影和文学的朋友关注,感谢

《荒城纪》观后感(5):不止于记,是为纪

1934年,蒋介石发起了国民教育运动,又称新生活运动。

按“最高统帅”的意思,新生活运动希望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

运动的诉求多是西化现代化的,但又不可避免地糅合了传统礼教与旧式道德,“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朱熹哲学成为了“新生活运动”的大旗。

“领袖”号召,自然有大批谋士相随,理论文章引经据典,学习宣传如火如荼。达官贵人们在这样的语境下自在转圜,积极响应,撰文、演讲、开会、比赛,八面玲珑,热闹非凡。

但国民政府孱弱的基层控制力,让运动难以向下延伸。尤其彼时国家尚且贫弱,又有战争的阻扰,政令不通,“新生活运动”难免神形分离,最后荒腔走板、面目全非,甚至引出了很多荒诞的笑话。

电影《荒城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饿肚子可以讲道德么?台面上,冠冕堂皇的漂亮话总能讲几句。但私底下,第一要务还得有饭吃、活下去。

新生活运动来到穷乡僻壤,吸引保长和族长的,不是什么“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主要还是成为模范后的配套资金——三十万大洋。

“礼义廉耻”当不了粮食,但真金白银却实实在在。

事情从一开始就走向歧路。愚昧封闭的乡民没功夫也没兴趣弄懂什么是“四维”,恰好村里有个外姓的寡妇李忆莲,方言里平仄混淆,于是“礼义廉耻堂”变成了“李忆莲祠堂”,领袖“蒋中正”变成了“讲忠贞”。

错会几个字,方向却完全是逆着来了,新生活运动没搞出“新”来,倒是把旧糟粕里最要命的魑魅魍魉给放了出来。

不为乡民待见的外姓寡妇一下成了菩萨奶奶,被高高供起,让她入族谱,好吃好喝伺候,还要为她建祠堂,这是亘古未见的事情。

但神却不能有人格,相爱的人被生生拆散,好好的家被夷为平地。

乡民不断进行着自我说服与自我麻醉,硬生生地把这件荒诞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当然,也揭露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这是一部国内院线里鲜能看到的现实题材黑色喜剧,初看起来荒诞可笑,但慢慢又会被其中对人性的批判刺得如坐针毡。

电影开始,无论保长、族长,或者其他村民,都算不上什么坏人。他们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算计,也还顾及着全村人的口粮与生路,宗法和秩序。

但一个“李忆莲祠堂”修建计划搅乱了村庄,让大家都晕头转向。上面的小道消息模棱两可,不得要领。只能自己开悟,悟到了,就有钱拿。悟不到,一无所有。所以这并不是开放的选择题,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们分析、思考、研究,当理性不能解决疑问时,就选择自我欺骗和自我蒙蔽,如同把头插入沙堆的鸵鸟,进而一步步滑向“恶”的深渊。

“献祭”成为整部电影的高潮,集体无意识终于造就了终极的恶。乡民们以大张旗鼓的祭拜仪式完成了最后的屠戮,李忆莲终究不是神,只是献祭的牺牲而已。

然后督导团来了,新生活运动来了,外国记者来了,他们讲话、训示、授牌、拍照,“礼义廉耻”真相大白,所有人却都寒蝉若禁。许诺的大洋只在村里打了个转,象征性地留下几吊,大半又都回到了老爷们的手中。

折腾一圈,该做的坏事做绝了,这个村庄依然贫瘠愚昧,甚至比过去更加混乱无序。

我非常喜欢电影结局的处理,没有痛快淋漓的复仇杀戮,告状的母亲死在路上,愤怒的儿子定格在枪火喷射的瞬间,一切戛然而止。那些群体做过的恶被轻易掩盖,某年某月,烧死的寡妇,只是乡间微不足道的轶事,散落在稗官野史与乡野笑谈中。没有英雄侠客,没有天理循环,被牺牲的人命,发不出振聋发聩的喊叫,但哀怨的控诉却在这片土地上徘徊不散。

我们看着电影里荒诞的故事和人物发笑,又对照某种人性的真实而默然失神。电影的故事只讲了一方小天地,但见微知著,留给观众的思考,却不止那个村庄、那个年代而已。所以电影的名字用得讲究,“荒城纪”——它不仅是留存于个体的“记”忆,更是见证和封印了一个时代,关于家国民族的“本纪”。忘或不忘,喜或不喜,它都醒目地矗立在那里。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