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道家修心的诗句

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来个总结

佛教与道教一样,十分讲究炼心修性,但是与道教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禁欲”和“来世幸福”上。

道教历来重视修心,认为“修心”乃是明道的枢纽,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由南华真人“心斋”所揭示的“修心在明道”的功夫,不仅成为道门修心澄心以体道明道的理论基础,更为后来的修道者所奉行与阐扬。

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浅而决定其所达到境界的高低。

佛教中的“佛”,是指具有大智慧且心身自在的人,也是佛教徒修证的最终目标。

求一个道家筑基的修持方法,详细的心法和口诀,谢谢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道家修性炼命,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

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

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

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

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

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

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

”意即吐出浊气,纳人人体所需之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

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

”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

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

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

胎儿之杰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

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

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

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

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

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

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

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

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

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

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

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

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

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

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

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

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

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

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