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亲爱的独裁者观后感影评2篇

《亲爱的独裁者》观后感(1):塔蒂娅娜政变

娅娜政变

一个美国小姑娘塔蒂娅娜,为了完成历史作业,写信给美国的邻居(很明显暗指古巴)的独裁者安东·文森特(明显从外貌可以看出直接指向卡斯特罗)。恰逢安东被反对派推翻,就跑到美国来。而且还指导塔蒂娅娜,开展了一场校园的“政变”。说白了,就是挑战了学校几个小姑娘的所谓“冰沙”派系。

我估计,美国人民对于独裁很感兴趣,也喜欢用他们的逻辑来研究独裁。所以,下面借“安东之口”向小姑娘施教的策略,其实应该是他们理解的“独裁关键”,或者说“革命夺权”的关键。

安东说:首先,这不是政治。现在,让我们处理那些重要的事——派系。我们假设你们学校的派系,是以被你称作“冰沙”的为中心的。为什么少数人总能统治许多人?两种方法:爱和恐惧。很多人喜欢“冰沙”,更多的人害怕她们。无论哪种,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她们有能力,她们用这种能力去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如果你用迅速果断的行动破坏权力,会发生什么?混乱!群众需要一个偶像,可以让他们去爱,去害怕,这是天性。内讧、叛乱、混乱,你必须在街上为自己流血(这只是比喻吧?)是的,比喻,没错。一些无辜的人会倒下,只是打个比方,但是这不会动摇一个坚定的领导人,当时机成熟,就像碾碎葡萄一样去碾碎他们,一点点权威就可以恢复正常秩序。你有没有听说过“政变”?从当权派手中夺权?(听过,我们历史课上讲过?)很好,这就是你的“塔蒂娅娜政变”!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政变”要“夺权”,就是找到机会“迅速果断”地破坏权力。所以,在冰沙的“头头”又以次在学校饭堂插队,而且对食堂的食物品头论足的时候。塔蒂娅娜冲到她们前面,不仅插了她们的队。还直接拿脏东西甩到对方盘子里。趁她倒下,还扒下她的“丁字裤”(这是她炫耀时尚的资本,她还嘲笑塔蒂娅娜穿四角裤之类的内裤,叫塔蒂娅娜“大号卫生巾”),面对大众高喊:丁字裤是麻醉群众的鸦片。很明显,她轻松就夺权了。

其实,回头想想,所谓独裁者安东的话,是有点道理的。就像很多年前看一部关于猴子的纪录片,里面一只长大变壮的小猴子,直接就去调戏猴王的后宫(因为猴王才有交配权,所有的母猴都是它的后宫),于是猴王就和小猴子撕咬起来。小猴子战胜了猴王,猴王摔死了,只有一只忠心的母猴子守在它的尸体边。其他的立马就跟随小猴子了。而塔蒂娅娜夺的毕竟只是文明世界里女孩子的权,所以一次“迅速果断”的破坏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留学冲突,以死犯险。

至于其他的笑料和情节,不在关注之中。18、3、30

:

《亲爱的独裁者》观后感(2):幼稚的革命和世故的独裁

迷信革命是幼稚,维持独裁须世故

——观影记录=空语因明

欧美电影又,又又,又一次把独裁和革命(顺带它的对立面)作为讽刺题材了,这次是校园风。就是讽刺力度太弱了,或许是因为“民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大获全胜”,于是革命作为敌对的意识,只剩下微弱的消遣价值了。

这次的老独裁者显然是以古巴领导者为原型的。这次对以某克思某宁主义的意识形态讽刺延续的套路依旧:

①以“革命”,顺带以“解放”作为终极口号,维持的却是僵化的体制。比如电影里的老独裁者,获得权力的方式是继承,而不是革命。可他们仍然好意思宣称在进行革命,这倒不难理解,因为独裁者自己是不能被怀疑的。

②利用人性中的负面去压抑“人性”,从而控制群众。比如电影里的老独裁者,知道应该用“爱和恐惧”去控制民众,因为人们总是需要偶像的。但偶像从来都只是在某一方面被推崇,而在其它方面就是缺陷。结果是人们被偶像的缺陷所歪曲。独裁者对人性的压抑,当然还包括作秀,糊弄民众,转移视线等世故技巧。

③强调斗争,胜过强调民生。结果就是,独裁者总是在教育人民提防敌人的攻击,一切困难都是敌人造成的,而不是体制造成的。

这个电影按照这样的意识形态灌输去塑造独裁者形象,倒没有多大问题,毕竟这是老套路了。但问题在于,这里的老独裁者似乎太弱了,以至于除了台词之外,形象上离独裁者比较远。他有那么一点,由于权力体制的娇生惯养而具有的愚蠢,但却没有由权力体制培养出来的气势。

这样会少了很多趣味,但或许也和现在是社会环境有关。按照现在的实际社会环境而言,“民主”已经获取了全面胜利,“独裁”,虽然还是有用的丑化标签,但对这个标签的使用比以往更加娱乐化了。

这个电影与其说展现的是独裁和革命的可恶得可笑,不如说更多展现的是独裁和革命的幼稚得可笑。它重点关注的不是独裁者,而是美国的青少年。

迷信革命,是幼稚的青少年行为。像什么叛逆者,最终要么成为失败者,要么成为糊弄人的偶像。只有糊弄他人,才能维持偶像的成功。而独裁呢,独裁者看似世故到能够控制民众,但还不够世故,还会招人烦。真正世故的不是独裁者的体制,而是“民主自由”的体制。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