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分贝人生观后感影评5篇

《分贝人生》观后感(1):悲剧循环圈

个人拙见,只想记录心情。看完影片其实我觉得导演想通过社会底层生活的恶性循环这个圈来讨论现实问题,剧情的两次车祸虽然是导演故意安排的巧合,但是意在完整这个循环圈来突出主题可以理解。整体电影情节和演员演技都非常满意,小小细节,瑕不掩瑜。

开篇第一次车祸其实给人很大的冲击,隐隐觉得妹妹可能要出事,那是在要为她庆祝生日的回家路上,妹妹拮据已久终于可以等到吃蛋糕的暗暗欣喜心情突如其来的戛然而止,让观影者为这小小的快乐都无法被命运满足而可惜。

但是第二次车祸在卖车路上,想着妹妹一秒都等不了了,可以很快得手很多钱带妹妹回家,加上第一次偷车得手的兴奋,感性情绪其实应该更丰满一些,当打电话想卖车却要等到第二天,此时的情绪却被带得有点失落,有种延迟满足感,在这个节点发生的车祸可能也和镜头有关系,没有了第一次车祸的冲击力,让人少了大起大落的情绪,如果在打卖车电话之前发生车祸,在放松的情绪推向高潮之时,也许感情冲击会更强烈一些,也照应了第一次车祸的情绪,更加像命运开的玩笑,不留余地。

最后影片的一场大雨,浇灌了整场影片干涸渴水的基调,确实很有味道,希望开着车吃着鸡腿下着雨的小小幸福一直走下去,影片结尾也停留在这里,算是完整了这个圈,为整个影片做了一个很好的留白,发人深省,这就足够了!

《分贝人生》观后感(2):没有拍出真正底层的人生

开头那个是水塔吗?畏高的我,看着挺想爬上去看看的。

从妹妹意外身故后,这个片子就变得没意思了,主要是为了一个出生证,1千多块的事情,要做出那么多事情来?男主的那些小混混兄弟又不是乞丐。你要是小妹妹身患重病急需要手术费或者移植器官,才把男主逼上绝路我还相信。

这个故事,总不免让人拿《一念无明》来对比。很显然《一念》更残酷真实,当然跟演员演技精湛有很大关系。张艾嘉基本就不需要出力,出工就好,因为角色和戏份给她发挥的机会不大。

《分贝人生》观后感(3):要么跳下去,要么就好好坐着。

金马创投百万首奖不是来得毫无道理,《分贝人生》就是这次SIFF给我惊喜的片子之一,另一部是同样入围亚洲新人奖的台湾影片《强尼·凯克》。要承认我对华语电影尤其是台湾电影是有所偏爱的,对新人导演也充满好奇。纵使这两部电影结束后,放映厅的灯亮起来,场内的观众已经所剩无几。而我却惺惺地觉得很欢喜:又是一部没多少人看没多少人喜欢,我却像寻到宝那样喜欢的小片子。很多大片都不如它们打动我。

还有一点,这部片子是带着我妈一起去看的。她不是影迷,平时很少看电影,纯粹是那晚和我吃完饭后,我说了句,跟我一起去看吧。其实我觉得她不一定爱看这种类型,也许会睡着,但我交代她不能玩手机。于是她完完整整地盯着银幕看完了这部片,没有喝水,没有打开过手机,看完之后我问她怎么样,她说蛮好看的,很真实。我想起来那一次拖着她去看《路边野餐》也是如此,一个不怎么爱看电影的母亲,她愿意认认真真陪女儿看场她喜欢的电影。

电影的背景放在湿热的东南亚,故事聚焦的是底层和边缘人群。偷车、偷零件、从别人的派对上打包食物,对贫穷的表达直言不讳,并且细节刻画得非常真实。也只有把视角放在底层,才能真实看到不公的社会和不平等的人生。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在生日那天死于车祸的妹妹,生活施予什么,就得接受什么,我们怎么活着,从来都无从选择。母亲得病的原因和妹妹的身世又是另外两条延伸的线。这个故事是不幸,而不幸里头的大部分都是命运。

车祸在故事里的两次出现非但不是简单地制造灾难制造戏剧性,反而是引人思考的一部分。从开始时阿强骑着摩托被车撞,再到阿强坐着的那辆车撞了另一个骑摩托的人,这个循环的故事结构牵扯到人性。我们为什么要逃?为什么不得不逃?问一问生活就知道了。

于是我们需要在慌乱之中听见马达高速运作的嗡嗡声响,需要在门外一片嘈杂中听到面前缝纫机运转的声音。如果无法选择成为高音或是低音,无法鉴别生活施予的礼物是惊喜还是失望,至少可以选择能够阻碍我们面对现实的分贝。

除了故事,结构,摄影也不错之外,个人认为新人演员陈泽耀的表演恰到好处地到位,非常符合角色特点。在医院为了去停尸间找妹妹的情绪,为了能让妹妹出来去求人办假证的状态,在派对上往塑料袋里装食物,以及结尾开车的那场戏,他在表演上的细腻程度毫不亚于旁边的张艾嘉。当然张艾嘉及饰演妹妹的那位小演员也都不错。从角色和表演的质量来看,《分贝人生》就是一部上乘的电影。

阿强和母亲站在两个位置,扮演的是两种角色,表现两种态度。

如果现实的痛苦超越了精神能够接受的程度,大脑超出负荷,就会变得精神紊乱,这是迫于无奈,是生活施压,是第一次的痛苦就让人崩溃,可是到了第二次就不必再面对了,或许什么都不知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好过一些。像妹妹死去后,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还帮妹妹做了制服,她在车上笑着啃着鸡腿。

可是如果必须接受,必须活着,你承担的责任让你必须夹在一个个灾难,一桩桩麻烦之间,就会像阿强那样忍耐着眼前的无解。阿强的情绪中是有失望和悲愤的,一次次的重击,一次次被逼到悬崖边缘,但是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没有崩溃。这不是隐忍,就像最后他无所畏惧地开着那辆刚刚撞了人的偷来的车,眼神里是轻松和平静,这是别无选择。

影片刻画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故事情节牵扯出人性的话题,对比之中清晰所见当时处境下角色身上面临的抉择与内心的错愕和矛盾,而整个故事、所有细节都在强调命运。其所展现的底层人物的生活及情绪状态逼真、写实、毫不刻意。

情节上必然存在突兀之处,而属于处女作的粗砺与生猛也是电影能打动观众的原因之一。我们看了太多规规矩矩的圆润的故事了,可是《分贝人生》的两起车祸却带来另一层面的构思和另一角度的思考。此片剧本及整体的完成度已经达到甚至超出预期。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妈跟我说,最后他们开着车,意思就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吧。我先是摇摇头,可是觉得也没错。

后来想到影片中出现两次的一句话:「要么跳下去,要么就坐着」。

《分贝人生》观后感(4):他死了妹妹,却像只丢掉一个钱包

有这样一位正常的人,架着他的摩托车带妹妹飙风,当天正好是她的生日,两人在庆祝完后正打算回家。突然,一辆驶来的车撞在他们身上,男子从车祸中复生,而他的妹妹永远地失去了呼吸的机会。试着想象一下这名男子在醒来后知道妹妹已经离去的心情,他是否还能够正常地跟医院交涉拿回妹妹的尸体,并且策划一系列举动来达到这个目的(他只需假造一张出身证明)。

男子没有陷入悲痛,至少我们没在电影中看到,而是立即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与医院交涉,向母亲拿钱、未果,找基友一起偷车、筹款办证,跟女性朋友去议员办的聚会,他可能会帮忙……这就是我们在《分贝人生》中看到的情形。男主角不仅没有在身体上受到严重损伤(只有脸部的几处擦伤),同时在精神上遭受的打击也绝不像是死了妹妹的人所应该表现的(而且这件事他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看起来只是丢掉了一个钱包,急着找回它。

这是完全说不过去的。在《海边的曼切斯特》中,卡西·阿弗莱克所饰演的李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女儿的离世,他因此陷入感知的失效中:对于外界环境已经不再能够作出正常的回应。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设定(大多数人都能缓过来,只是需要时间),但在两相对比下,《分贝人生》中的哥哥所做出的反应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即便不需要表现出歇斯底里,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够时刻保持住正常的理智。

我们当然可以为这种不合理找到某种理由,为导演辩解一下。比如小女孩与他并没有血缘关系,她也许是领养的,两人之间的感情只维系在简单的日常交往中。但这与电影开始对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情感的铺陈是相悖的。即便她不是母亲亲生,但哥哥实在待她如己出。电影中不是直接说了小女孩没有出身证明?所以他才需要去买一个假的。这也解释了为何男主在车祸后不首先去报警,领养很可能是非法的,他不能让警察知道。

《分贝人生》实在有太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即便我们为它找寻到了这些理由,它的不现实仍然没有被遮盖住。妹妹因自己的原因离世还不久,他已经有心情与朋友一起去参加议员的聚会?邻居难道没有同理心,在人死后还登门打闹(指责母亲偷水)?所有的原因都很可能出在导演对人性认知的浅薄,从而将整个剧本变成了他施展想象的舞台。人物的举动是站不住脚的,与电影设置的情境相违背。

《分贝人生》观后感(5):并没有出口

2017-6-23 上影节 @大光明电影院

这部戏情节略微有种“主题先行”的感觉,议会那一段像是为了突出贫富差距而去努力表现贫富差距……故事的时间跨度为三天,三天里面呈现了命运接连的打击和贫穷带来的种种副作用,像一个困境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也暗示着家庭以前可能经历过的创伤,但仅仅止步于暗示,譬如并没有解释母亲为何会发病,父亲去哪里了呢,妹妹到底是不是亲生的,等等。有些故事里是可以不解释原因和动机,直接开门见山展现这种横截面,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里似乎需要简单交待一下原因。这样感觉整个故事会更有说服力一些……(个人看法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