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护垫侠观后感影评5篇

《护垫侠》观后感(1):宠妻狂魔护垫侠

首先这个名字是要笑死我,印度还真的是什么片子都有,但确实拍的很好呀。

其实这部片子是印度的人物传记,因为男主是个宠妻狂魔所以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印度传统风俗中,女性月事期间会被禁足,而当时卫生护垫的消费颇高,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

为了爱妻可以获得人权自由,主人公Lakshmikant Chauhan(阿克谢·库玛尔饰)顶着变态的舆论开始了制造卫生护垫的创业,最终成为印度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家。但是在他事业爱情双丰收时,却不忘初心回到曾经嫌弃和抛弃他的妻子身边,回到了他故乡的小村庄,更将自己的专例和技术无私无偿的教给了她们,为印度农村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空间,让女性拥有平等的人权和社会价值,也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

搞不懂因为信仰不做厕所就摆了,怎么女人来亲戚还不能出门不能用护垫,护垫还巨贵,起码一般家庭消费不起。

除去事情本身的发明护垫,男主的爱妻心理也是超棒,好的不止是做护垫,还有爱老婆就给她最好的呵护。

《护垫侠》观后感(2):印度励志“卫生巾”电影,无惧偏见,他用双手成就你的梦想

相信看到标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什么影片,因为在片史上,很少有一部关注女性月事、聚焦卫生巾的电影,而印度的这部《护垫侠》做到了,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切入点,但对印度这个国家来说,每一次对女性的关注都是莫大的进步。

其实一直以来,印度的男权思想都很重,在这个国家,女性的地位很低,而造成这种地位差距的原因包括宗教、历史和传统习俗,即使在政府和社会新阶层努力改变之下,女人的整体话语权依然很轻。一次次针对女性的恶性案件发生层出不穷,而处罚力度的不对等和犯罪成本较低让这一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大背景下,《护垫侠》以及一众类似打着“破立”标签的电影都能激起社会的涟漪。例如之前感动无数国人的《摔跤吧!爸爸》,真实记录了印度女性从事摔跤这一“出格”行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之大。而同样源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护垫侠》,则更为直接而无差别的为女性发声,其社会意义可想而知。

影片主人公在得知妻子月事被禁足且还在用脏兮兮的布后给她买了卫生巾,却因为价格高昂而被妻子拒绝,之后自己手动制作了类似的东西,却因为过多关注女性私密事情而不被家人认可,于是立志做出价格低廉、好用、方便的卫生巾。其实主线故事怎么看都是一部发现商机、解决需求、获取回报的励志电影。然而如果真这样,电影本身无法得到大众认可。

将这一故事放在印度的现实社会中,其结果可想而知。创造发明的难度和改变大众关于女性月事以及卫生巾的偏见这一难度相比简直天差地别,影片真实记录了农村愚昧、落后以及人言可畏的现状,而这也是现在很多地方真实存在的问题,包括中国。

主角从立志要给妻子更好的呵护开始,就面临着妻子、母亲、妹妹、邻居甚至是路人的压力,这让他的一番好心成为笑柄,却也激起了他的斗志。讽刺的是,很多时候,压迫正源于被压迫者的不作为,而伤害,也源自被害者的妥协忍让。从主角的这家人态度可想而知,整个印度社会关于女性月事话题的避讳观念根深蒂固。

影片伟大之处在于,当主角发现了商机,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制造出能生产廉价的卫生巾并获得了国家级的创造发明奖项,面对接下来了巨额诱惑,依然坚定自己的初衷:让最廉价的卫生巾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让主角和普通的成功人士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真正的奉献精神也不过如此。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影片都开始关注社会矛盾和揭露现实,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韩国的相关电影,无论是罪案还是爱情甚至是恐怖片都有所涉及,而印度无疑成为了后起之秀,每年的佳片率越来越高,而很多都传达着改变社会、偏见、制度甚至是国家的宏大使命,让人不由为之感慨。

可怕的不是落后,而是落后而不自省,弱小而不图强。

《护垫侠》观后感(3):男主最后的讲演加一分

其实前面一个小时真的挺屎的,太过模式化的、太过流程化的剧情与对白,无非苦大仇深、不被人理解、努力奋斗而已,特别是第一女主矫情的剧情真是让人捉急,看的让人感觉很弱智,差点放弃准备给一星了。

但是自从第二女主出来以后,这片居然忽然变的能看了、、、、 开始真的像是一部传记电影了,感觉就像是上下两部片子,而且感觉第二女主真的很好看啊~~

本片的亮点就是最后的男主的英语讲演,聪明、自嘲、幽默、饱含情感、不卑不亢,励志但是不傻逼,感觉比正片好看一百倍啊。

《护垫侠》观后感(4):2018 電影: Pad Man 護墊俠

2018 電影: Pad Man 護墊俠

粒豆: 7、9

看電影*聽音樂:

Aaj Se Teri | Padman | Akshay Kumar & Radhika Apte | Arijit Singh | Amit Trivedi

觀後感: "這是一齣有關女性用品的電影,但不僅是適合女性觀看,大眾也合,一點也不尷尬。

舊年代的嬰兒,紙尿片還未廣泛使用,他們用的都是尿布,弄污了再清洗然後循環再用。

女性也一樣,月事來在清潔方面也是用布料代替。

這是一個男人的故事。

眼見妻子月事如臨大敵,便走到藥店買了一包護墊送給她,希望為她的生活帶來方便。 可是太太拒絕了,因為這包護墊的價格對這個家庭來說太昂貴,男人怎麼也說服不了她。

男人思考又衡量,奇怪這是個什麼東西,為何賣的如此昂貴。他拆開,檢查,觀察。棉花、吸、濕。然後他要自家製。故事就是這樣展開、、、

我喜歡這齣電影,商業味雖濃,還有指定的載歌載舞,但細心留意它每一段歌曲也是交代一些事情,不是無聊的。

電影時代背景是2008年,護墊在這個年代已在很多國家也廣泛使用了,導演刻意描寫當地人民的封閉思想。

勵志故事背後都有所犧牲,男主角得到和失去的愛情也關係著這事件。

(護墊)這個題目頗有趣,電影劇情整體也很流暢,能令留住觀眾的投入感。

整體:喜歡,一點點感動。

產地: India

上映日期: 2018年2月9日

HK 上映日期: 1900年1月0日

導演: R、 Balki

編劇: R、 Balki, Swanand Kirkire

演員: Akshay Kumar, Radhika Apte, Sonam Kapoor

觀看日期 2018年6月22日

劇情簡介: 「美國有超人、蝙蝠俠、蜘蛛俠,但印度有——護墊俠!」阿克謝‧庫馬爾主演,根據Twinkle Khanna所著傳記《The Legend Of Lakshmi Prasad》改編,原型是印度企業家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他發明了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為印度農村的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權勢之人、強壯之人不會讓國家變強,女性強大、母親強大、姐妹們強大後,國家才會強」。30

影片類別: Biography, Drama

片長: 2h 20min

配樂: Amit Trivedi

攝影: P、 C、 Sreeram

看電影*聽音樂 (Blogger)

我的電影紀錄簿 (Facebook)

我的電影誌 (Google Blog)

*東加豆

《护垫侠》观后感(5):廉价护垫与微商面膜

本来不想说什么,但看了一篇sb影评实在坐不住了

首先,我觉得这片子从电影语言上来说很普通:程式化严重、情节老套、煽情生硬、剧情拖沓,高潮来得有点晚,又有点拧巴。但好在完成度都比较高,三到四颗星没有问题。而且这部片子逻辑上并没有问题,结合现代社会的现状,它的教育意义大于励志意义,所以给了五星。

有的人,根本就没看懂,还好意思上豆瓣来大讲一通,把男主的廉价卫生棉和微商三无面膜做对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联合国是因为他造出了简易机器就请他去演讲的吗?当然不是,其实他做的机器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科学原理,仅是技术改良而已,稍微花点心思,有一定动手能力,加上多次实验,很多人都能做得出来。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点在于,他拒绝把专利卖给大公司,让自己成为富翁而印度妇女的状况不能得到改善。他拒绝暴利,而选择帮助基层妇女创业,而且坚持卫生棉低价,能让更多人用得上,去改变印度妇女改变现状,这是他才是他伟大的原因。

而那些做微商的是为了改善客户状况吗?恰恰相反,他们仅仅为了赚钱而已,特别是现在太多微商已经变成变相传销,发展代理,产品低劣却卖高价,都是为了最求金钱利益而渐渐丧失了人文关怀。

把最为拜金的微商行为,和最不屑金钱的男主做的事做对比,恰恰是一个凡事向钱看的狭隘观点下的拙劣对比。

这也难怪,可能正是因为中国为了有太多为了逐利而有安全隐患伪劣三无产品,让人觉得男主造卫生棉是和那些三无面膜一样的行为,但就像之前说的,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出发点一个是为了钱,另一个是为了造福社会。现在伪劣产品泛滥,不要说三无产品,一个大品牌的东西你就敢放心用吗?就敢大胆喝吗?你要问为什么这社会这样,恰恰是因为像男主一样的人现在太少了。

资本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原罪,是马克思和卢卡奇所讲资本异化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因,而品牌这种东西,正是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制造出来的剥削手段,你买几千元的名牌,里面有八成以上是品牌附加值。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欣欣向荣,你不消费怎么办?没关系,我们打广告,请明星做代言,让你认为穿上就和男明星一样帅,抹上就能和女明星一样漂亮,于是你不差钱的有钱的朋友先用上了,你看她/他容光焕发,于是你也咬紧牙关去买Gucci,去买Thom Browne,去买La Mer,去买cpb。穿上,用上,背上,抹上,于是你也觉得自己帅了,美了,高贵了,洋气了,对那些买三无产品或者假货的嗤之以鼻。

其实,买名牌的,和买假货的,都是一种人,不得不说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人:都中了商品拜物教的毒。你没有需求,我就创造需求来让你觉得自己有需求,有需求了你才会去消费,买一堆你原本用不上的东西,或者价过其实的东西。资本制造的虚假需求是源源不断的,你永远买不完,那怎么办?去搞钱啊,于是你觉得钱特别重要,钱能让我出国旅游,能让我买奢侈品,能让我用上新手机,但是,你真的需要这些吗?

是的你需要,你需要穿上名牌发泄你的被上司欺压的憋屈,你需要旅游来缓解你长年加班的压力,你需要新手机来玩游戏刷微博来缓解你乏味的工作。于是你不断地挣钱,成为资本洪流中的一颗石子,甚至去看成功学,成为炮灰; 反过来又不断消费,填补你被剥削的后遗症,这就是劳动剥削➕消费剥削的恶性循环,双重剥削,是本雅明笔下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笔下的景观社会

算了不想扯得太远,回到电影上来,男主正是没有中商品拜物教毒的人,还没有被腐蚀为拜金逐利的人,所以他能坚持自己的初心:帮助别的人。所以他这种直接反馈社会的人,比那些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再成立慈善基金的人来得更伟大,更纯粹。

他没有去构造出一个你并不真正需要的虚假要求让你去消费,而是正因为关注到有切实的、很多人觉得“肮脏”的生理卫生需求,而又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自己去寻找帮助别人解决的办法,这我相信才是电影需要表达地方。

如果男主最后卖出专利,成了千万富翁,那么我想这仅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平庸励志电影。

而男主最后做出的选择,让这一部看似是励志片的电影,成为让我们自审的教育片,是时候拨开消费社会的迷雾,去寻求内心的纯善了,而这也是印度电影凡俗浮华外衣下最宝贵的内核。

最后再多说几句,豆瓣是互联网公共平台,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向公众公开展示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权利讨论,所以如果有些人觉得你只是写给自己看的,那请你把你可怜无知的文章删了吧,在你自己手机的记事本上记录,没有人会来说你。而一边大标题写着“不要进来、、、”一边在公共网络发帖,就像是在大街上大声吆喝“不要听我说话!我说的都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屁话!”一样可笑,最多只是过时而拙劣的营销手段而已。既然选择发表在公共平台,就不要怪和你观点不同的人的评论,就像我有权利在豆瓣发帖,你也有权利评论我的帖子。欢迎理智的讨论,甚至也欢迎无脑的谩骂,但不欢迎无脑的诡辩。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