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安东尼·多尔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6篇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1):埋藏在废墟里的平民故事

文/夏丽柠

美国作家安东尼•多尔凭借《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荣获2015年普利策文学奖(虚构类)、卡耐基优秀小说奖和澳大利亚国际文学奖。另外,还荣登多家图书电商的畅销榜,可谓是一本名利双收的书。

今年是二战胜利六十周,有人质疑本书在题材上有讨巧之嫌。它仅是多尔的第二部小说。如果读过小说,我相信他们会重新考量它的含金量,重新认识一个叫多尔的人。他运用精湛的叙事、灵动的语言、巧妙的隐喻和透彻的洞察力成就了本书。这是一本“另类”的战争小说,游离于战争之外,却又深入其骨髓。对于每一个参与或是听说过战争的人,都是一次痛彻心扉的人性洗礼。

1934年,法国盲女玛丽洛尔在六岁时,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而失明。她的父亲是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锁匠,为玛丽做了一副微缩的建筑模式。她可以通过手指触碰了解城市布局,从而能独自出门。1940年,二战战火烧到了巴黎,父女不得不逃往海边小城圣马洛,寻求患有广场恐惧症的叔祖父的帮助。他们随身携带着博物馆的旷世珍宝,钻石“海之焰”。1944年,战争将尽,法国人欲夺回领土,德国人想最后疯狂。外出的锁匠被德国人抓走,空袭渐近时,小玛丽独自一人被困于居所。

德国煤矿工业区的男孩维尔纳与妹妹尤塔在孤儿院生活,父亲死于一次井下事故。维尔纳为了离开孤儿院,参加了希特勒培养后备力量的青年团,接受残酷的灭绝人性的训练,并冠以“为了祖国荣耀”的洗脑宣言。维尔纳是个天理科天才。他与妹妹捡到了一只收音机,电波为少年划开了一道了解外界的窗口,像一道光芒照亮心头。1944年,十八岁的德国二等兵维尔纳被困在圣马洛的“蜂蜜酒店”里。

小说采用双线复式结构叙述,用时间引导事件发展。一条辅线叙述玛丽和维尔纳的成长过程,一条主线描写1944年发生在圣马洛小城的事情。多尔的叙事异常冷静流畅,像用一幅幅画面,又像用一组组长镜头,不停地推进着故事发生。简短的句子,碎片的描述,都似蜻蜓点水而过,其中却隐藏着喻意千万。可阅读中,你却毫无脱离感,反而会被这短促的连贯所吸引。美国读者说,“读这本小说,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只能深陷其中了”。这种阅读真是甜蜜的折磨。

我认为,多尔开创了一种战争叙事的新写法。那就是跳脱战争,将视角投射于平民生活之中,突出人们的内心感受,不分敌我。他的小说里遍及海水、蓝天、花香、美食、鸟鸣,甚至是乡愁的字眼儿。令人有种茫然,听不到炮声的夜晚,世界美如斯。战争的狂躁与圣马洛的静谧海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在这样的心境里,少年少女向我们摊开他们的小小生命,这生命新鲜脆弱得令人心疼。

多尔将一个盲人的黑暗世界描绘得多姿多彩。书中的静物都似有生命,像踮着脚的精灵。他胜过了谷崎润一郎在《春琴抄》里的绝望美学。他在挑逗读者思考,世间一切事物绝非黑白那么普通。还有多少深埋在二战废墟中的平民故事,尚待被我们发现呢?

书中关于无线电、钻石、软体动物、枪、锁和花鸟的相关知识都运用得井井有条。多尔就像位知识纵横开阔的科学家,无所不知。也许正是如此,他才能将钻石和无线电波巧妙地穿插为暗线。德国军官为了钻石才追到玛丽隐藏的小楼,维尔纳通过无线电波才确定了玛丽藏身的地点。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玛丽与维尔纳的相遇却成为了记忆中的永恒。

战争,永远是人类在生存与道德之间徘徊的心灵拷问。可是,救赎却是所有平民的本能,就像辛德勒和他的犹太人。当维尔纳在街头与玛丽分手时说:“我要去相反的方向”时,我们听到了维尔纳心碎和小小爱情开花的声音。他在别人的记忆里是:“白色的头发,不知所措的双手和动人的微笑”,其实,他就是个邻家的大男孩。

生活是什么?是所有我们看见和看不见的光。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强地活。多尔的普利策奖,名至实归。

转载请豆邮联系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2):《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为什么风吹不动光

对一个时代的评价,狄更斯给出了一个几乎“终极”的答案:“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后来的人很喜欢引用这句话,至于出于何种心境,是用来表达困顿,还是昭示自己的坦然,其实已经跟狄更斯,或是任何一个时代没有关联了。我们没法具体去衡量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但我们知道的是,一个“时代”,能对一个人做的最糟糕的事,恐怕是让他无法成为他自己。《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正是一个这样糟糕的时代。

故事有两位主角,一是幼年便失明的法国女孩玛丽洛尔,尽管不幸,但在父亲的照料与教育下,玛丽洛尔即便看不见这个世界,却仍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好奇;另一位则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德国男孩维尔纳,早早失掉双亲的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在接触到无线电后,发现了未知与思考的乐趣。

就是这样的两个孩子,命运似乎在一开始便跟他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而玩笑过后,他们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可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原本属于孩子们的幻想——去实现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本书的作者安东尼•多尔是位很有创造力的作者。《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采用了别致的“片段式写作”手法,即围绕着两位主人公,展开了各篇章之间彼此独立的叙述。这种写作像极了在玩拼图——多尔笔下的一个个片段,像是一个个碎片,读者从“故事的口袋”里把它们摸出来,最后组成了一幅自己无从预想的完整画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片段式写作着实让我着迷。不管是多短的章节,只要能提供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描绘小巧的、可控制的缩影,通过精练和净化,组成一个个完整的小故事,我都是极为喜欢的。”这让他自己着迷的表达,同样也让读者随之沉迷。

而这样的“片段式”,其实更适合表达这样充满颠沛的命运。对于两位主人公来说,尽管自幼便遭逢不幸,但他们的敏感多思,还是让他们发觉了生活美好的可能。可那终究是在安定之时才有空暇来追逐的幸运——当战争爆发,玛丽洛尔和父亲疲于奔命,而德国少年维尔纳,他的无线电天赋让他在狂热的德意志有了用武之地——看似可以改变命运的机遇,切切实实让这个少年的命运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其实除了让故事以片段的方式呈现,多尔额外的“创意”,还体现在刻意让时间线“错乱”。战争的尾声——1944年8月7日至12日的故事,被穿插在战争之前的回忆之中。这样有层次的展开,使得“拼图游戏”更加引人入胜,却也在冥冥之中,宣示着命运,它的无常与笃定。

命运的无常,是即便在平常的年份,我们都无法预知平静生活中,会在何时遭逢始料未及,更何况是在不安的战火里,每个人都要面临最严酷的挑战;但命运却又是笃定的,因为人自己,其实是可以在最动乱的年代,去坚持些什么。毕竟风暴过后,一切又会一如往常;毕竟狂热的年代不过是幻影,理性终究是人为自己选定的最好路径。

即便是再大的风,也无法动摇一束光的方向——它从远古来,从未断绝,与人无关,却始终引人瞩目。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文/小鱼儿

2015年9月3日,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七十年前的今天,全世界人民经过多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他们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二战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不见的光》通过讲述1934年至2014年七十年间两个敌对国家孩子的成长故事,全面再现了法国人民奋勇抗争德国侵略者的历史画卷:因为战争,六岁变盲的法国女孩玛丽洛尔从一个天真无邪,只对博物馆的藏品感兴趣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为国效力的电报员,二战后建立了一个幸福家庭;和妹妹相依为命,生活在矿区孤儿院的德国孤儿维尔纳从小是无线电爱好者,修好了捡到的坏收音机,每晚和其他孤儿们一起收听法国广播(由玛丽洛尔的叔祖父播报)给艰苦生活带来无尽乐趣。后来,因修好德国军官家中收音机得到其赏识,进入德国精英学校接受训练。在精英学校,他目睹了德国军官粗暴统治,他的好友因此变疯被迫离校。前线工作时,德军滥杀无辜让他更加厌恶战争和德军暴行。在认出玛丽洛尔是小时候广播员的孙女后,他决定帮助她逃脱德军的搜捕。最后,成功帮助她逃离了军士长冯•伦佩尔的魔掌,却不幸成为法国人的战俘,最终在战俘营死去。

玛丽洛尔和维尔纳的命运因为广播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其实是二战期间同盟国和法西斯国家人民生活的写照。

每个普通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残酷的战争剥夺了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普通大众凭借他们的智慧,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入侵者进行斗争。正如小说中“老女人抵抗组织”法国老妇人马内科夫人和她的朋友们为抵抗德国侵略者采取的行动:“女邮局局长把一封从柏林寄来看起来相当重要的信塞在内裤里带回家生火。故意印错火车时刻表,把一批人造棉发往错误目的地。”

事实上,不是每个德国士兵都愿意参战,他们中一些人同样爱好和平,他们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减少对他国人民的伤害。正如小说中德国无线电专家维尔纳,通过无线电监听器监测到法国盲女玛丽洛尔发电报的信号,却假装不知,避免了德国兵对她的搜查,第一次拯救她于危难之中;当癌症晚期的军士长闯入玛丽洛尔家中寻找传说可保佑人不死的宝石“海之焰”(玛丽洛尔父亲藏在为她制作的小城模型中),维尔纳从玛丽洛尔的广播里得知她有危险,根据广播信号找到她家,又一次成功解救了她。

小说书名“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表面上是指女主角玛丽洛尔眼睛失明,实际上是指被侵略,贪婪蒙蔽双眼的德国军国主义者,希望治愈癌症的德国军士长精神“失明",尽管眼睛看得见,精神上却早已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温水煮青蛙,青蛙会因为安逸环境被烫死;丢入滚烫开水中的青蛙会奋力跳出求生成功。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经过抗争取得二战胜利充分证明反抗才能生存。处于逆境中的人,奋力拼搏会有一线生机,萎靡不振则永无成功可能。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还是逃避?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该思考的问题。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书评已发表在2015年9月28日《新华书目报》“书评”专栏。

书评均为原创,如有转载,需经授权。请豆邮联系笔者或dingding2046@sina、cn。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4):收音机,海之焰,死,生,光——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收音机,海之焰,死,生,光

文/叶子夏

一条不可见的电波,一些收音机,一场战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把两个素昧平生、从不相识、原本甚至一生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尽管他们相处未及一天的时间,然而,他们神交已久。甚至在之后被认为是恋人。

这本由[美]安东尼·多尔著,高环宇译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利用身处两方阵营,看似不起眼的两个小人物的视角,用他们身边的变化以及丰富的心理活动,生动细腻的再现了二战时的场景。虽然战争残酷,人性恶劣,但文中仍旧充满着光明的希望。这些光,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够感受到。

是小时候收听的收音机里的内容给了维尔纳“光”,是这些,让他的脑子飞速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是周围居民给了他实践的机会,也正是居民的传播,维尔纳有了上学的机会。原本以为珍贵的机会,美好的未来,在学校里被打破了。学校只需要把他们炼成统一的完全听从指挥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机器,并不需要他们有自我思想。而正是这些和维尔纳深藏心底的想念不同,才会使维尔纳如此压抑、自责与纠结。终于到了上战场的日子,没想到这日子是这样残酷而寒冷。维尔纳撑不下去了。

是父亲的悉心教导给了玛丽洛尔“光”。我一直以为,玛丽和小麻雀做了交易,所以她才失明的。当然,书中并没有这方面的任何信息。一个盲女,在和平年代,生活尚且不易,更何况是如此残酷的战争年代。然而,靠着父亲的鼓励,支持,父亲赠予的模型以及书本,玛丽获得了力量。即使父亲不见了,她虽然害怕,惶恐,却依旧活了下来。

然后,在某一天,靠捕捉信号完成任务的维尔纳收听到了玛丽播出的广播,于是童年的记忆翻涌而上,将他淹没。他放弃了任务。可是,意外无处不在。贪婪海之焰钻石的冯·伦佩尔给玛丽造成了死亡危机。在维尔纳以为”我救下她,却要听着她死去“时,福尔克海默孤注一掷,让维尔纳和玛丽见面了。

短短的见面时间里,维尔纳救了玛丽,是指生命;玛丽救了维尔纳,是指灵魂。在他们相遇之后,所有黑暗都转为光明,看不见的光,终究被人看见。

本书通过细致描写维尔纳与玛丽身边的变化以及他们的内心活动,让人感受到灾难里的一线光明,阅读时就在不停的期待,期待着。全文没有明显描述战争的场面,却依旧让人觉得战争是如此残酷,让人察觉到,在战争中苦苦挣扎生存的人们的顽强精神。

读时不觉壮烈,合上书后,方知余味悠长。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

2015/9/27

本文为笔者原创,转载或使用请联系笔者:邮箱1094633895@qq、com。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5):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The story is about war、 It offered a look at war from kids" perspectives, a French girl who was blind since the age of six, and a German boy who had a gift with mechanical things, math, waves, and radios、

From technical point, the story was very well crafted、 The chapters were short, effective, and followed two separate lines surrounding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t went back and forth in time, not exactly following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but the arrangement worked、 And after all the extensive buildup and the girl and the boy"s paths are finally crossing, I am really worried, even nervous, because I do not know where the story will lead us and how it is going to end、 Well, it is an ending with a lot of hearts、

The writing was very skillful and beautiful、 I got lost in the passages, when exquisite beauties and wonders in life were presented in a fascinating way, such as sea shells, birds, radio waves, colors in the mind of a blind girl, the streets of Paris, the gems、 Theses are in stark contrast with the brutality and ugliness of war、 What emerged is an extremely powerful story, a story that is likely going to stay in the minds of readers long after it was read、 I have not read a story this good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I am getting Anthony Doerr"s other books too、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6):[转载]安东尼·多尔访谈录

(转自中国作家网,原址不可考,若哪位找到,万望告知,感谢。

部分译名根据中文简体版有所修订。)

安东尼·多尔的新作《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着重描写法国和德国两位少年的战时人生历程,美国《兰普斯杂志》(the Rumpus)的南希·史密斯就该小说的创作采访了作者,本刊特刊发译文。

南希·史密斯(以下简称“史”):对于《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这本书,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这本小说不同于您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小说的结构也非常让人着迷。能谈谈您是怎样或者为何采用这样的结构吗?

安东尼·多尔(以下简称“多尔”):我尝试这种结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试着用各种简短的方式来写作。2005年,在短篇小说《三峡大坝“村庄113”》(Village 113,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后收入《记忆墙》一书)中,我第一次采用简洁明了的标题形式。后来在《记忆墙》(Memory Wall)中,我继续使用这种模式,这个故事由简短的章节组成,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标题。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叙述者在人物角色之间来回变换,我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的。

“片段式写作”着实让我着迷。不管是多短的章节,只要能提供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描绘小巧的、可控制的缩影,通过精练和净化,组成一个个完整的小故事,我都是极为喜欢的。

但是你的说法大致是对的,这是我第一次采用严格的二元结构写作——“AB-AB-AB”的模式,即玛丽洛尔——维尔纳——玛丽洛尔——维尔纳……我不断地在两个主人公之间转换,以保持章节的对称。我发现,将一个主人公悬置几页不理,而是转向另一个主人公,这有点像传统的叙事模式,因为读者停留在悬而未决之中,急于想要知道暂停的那个章节里的故事情节。我也很喜欢成组地组织章节,看看创造出来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

最后,我觉得这种结构可以给读者提供反应的空间。我要求读者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紧跟两位青少年主人公的脚步,所以我希望读者能够在章节之间有一个停顿间隙,能看见一些空白的地方,能够在陷进去之前暂时放下一会儿。

史:在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整本书的景物描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几乎和人物形象一样让人难以忘怀。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有对美丽圣马洛的描写。选择这个特定的时空,您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多尔:第一次看到圣马洛的时候,我就爱上了这个城市,那是一个被自然环绕又壁垒相护的地方。所以,我想捕捉到这个城市的理想状态,这里给我的感觉几乎是幻想与现实掺半。潜意识里,这部小说受童话故事的影响,比如说,维尔纳和尤塔长着雪白的头发,却身处煤烟洼地;福尔克海默是食人魔鬼;玛丽洛尔是个盲眼姑娘,却比任何人看到的都多等等。要为一个童话的高潮部分选择岛屿要塞做背景,圣马洛看起来似乎是个完美的选择——的确,它是一座有着真实历史背景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一座想象的城市。

史:您是如何为这部小说收集资料的呢?很显然,本书的故事要与历史事实保持一致。在历史世界与虚构世界之间,您是怎样保持平衡的呢?

多尔:我去过欧洲三次,加上大量的阅读,另外还研究过上千张照片。资料空白处,我用想象力加以补充;历史资料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些细节,但是想象力会给所有这些细节提供方向。对我而言,写历史小说就是在阅读、旅行、观察、想象和梦想中去寻找一个平衡点。

史: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收音机和维尔纳修理机器的本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说中使用收音机的妙趣何在?

多尔:我觉得关于收音机的一切都很有趣。收音机——或许还有飞机,当然还有原子弹——都是20世纪上半叶突出的技术设备。收音机是第三帝国散布谎言、制造恐惧的手段,也是盟军进行抵抗宣传、自由宣传的工具。宏大的政治叙事和艺术叙事都是借此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部小说的重要计划之一,就是塑造一个这样的时代:当耳边听到陌生人或者远方爱人的声音时,感觉那就是奇迹。所以,我致力于呈现收音机出现之前的语言、诗歌和技术细节。在小说的末尾,我努力塑造出一个意象,我们周围一直充斥着视而不见的光,短信、电话、广告等。空气中充满着交流,而这些交流都是由看不见的光来运行的。

史:这本书对时间的处理非常有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和本书的结构和小章节有关,这些小章节在时间上来回穿插。贯穿全书的运动感非常奇妙,不管是在小范围内个体的运动,还是大范围内的涵盖全书的运动。您能简单说一下这本书的情节是如何进展的,以及时间所起的作用吗?

多尔: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读者已经十分了解。大家了解诺曼底登陆、希特勒青年团和大屠杀等等相关的信息,至少会知道东线的恐怖。所以就一些较大历史运动而言,大多数读者凭直觉就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了。读者知道,德国人将会被驱逐出法国沿岸,而且读者也知道,为此会有很多人牺牲掉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承认小说所讲的一开始就是已知的。我之所以从1944年开始写这个故事,而不是追溯到维尔纳和玛丽洛尔的童年开始,就是为了告诉读者:我知道你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我暂时搁置了美国的轰炸情节,使之在接下来的三四百页叙述中悬而未决。

接下来,我试图把维尔纳和玛丽洛尔在圣马洛前线的命运,以及两人卷入纳粹围城的背景故事同时引向高潮,此举旨在使读者获得许多绳子被编制成一股的感觉。

史:玛丽洛尔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她双目失明。从头到尾,我都感到可以通过触摸和质感与她紧密相连,当然还有她用来导航的城市模型。这在小说中很不常见,因为我们通常通过描写可视物,而不是描写可感物来建立关联。那么当您在塑造玛丽洛尔的感受经历时,您是怎么想的呢?在作品中,我们怎样才能捕捉到这些感受呢?

多尔:对于我来说,好的小说创作就是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我最爱的小说家——福楼拜、托尔斯泰、伍尔夫和科马克·麦卡锡,他们都用视觉以外的感官,使我能够脱离自己的生活,走进他人的生活。在玛丽洛尔的部分,我实现了自我挑战,那就是我不依赖视觉上的细节描写,而是通过尽可能地对她的世界进行充分、丰富和富有色彩的描写来弥补这一不足。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惟一方法就是,走得再慢一点,平静地呼吸,并且尽我所能地塑造她活着的经历。我想:作为小说家,我们可以运用电影制片人所无法运用的嗅觉、听觉、触觉和思维模式,所以干吗不用呢?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