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方寸之爱观后感影评5篇

《方寸之爱》观后感(1):这绝对是今年最好的爱情轻喜剧之一!!

只是一部关于在成长中对爱情逐渐理解的故事。

一开始,在男女主心目中,拥有自己的房子就是他们的梦想。不想老被楼上震落的墙灰洒到,不想寄人篱下,不想每天起来跟家人争厕所,跟不请自来的亲戚争睡床。在这时候的房子,代表了他们渴望有私人空间,有独立意识,和纯粹的个性。

而由于一个结婚购房计划,让两个对房子极度渴望的人相遇,约法三章的协议假结婚购房。但两个被性压抑的人散发出的荷尔蒙致使他们互生情愫而相恋。

这时候两人都不是单身,一个被寂寞的上司勾引做备胎,一个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屈身于一个小开。上司从来不跟男主上床,小开跟女主甚至连接吻也没有(基于基督教的婚前不能有性行为)。

所以在嘟嘟车上女主觉得,只认识几天就向自己直白表达欲望(提议协议买房)的男主非常吸引。这是对长期压抑的一种释放。

当然在这个时候男主心中还没有放下上司,女主不过是他得不到上司确切回应时的一个备胎。抱着一种反正试试也无妨的态度。

-----------------------------------------太晚了明天再写吧!-----------------------------------------------

《方寸之爱》观后感(2):网飞做一次印度电影市场的陈独秀

虽然“下木”总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背上了历史的骂名,但因为《纸牌屋》而蒸蒸日上的Netflix是愈发优秀,一口气释出全部剧集的播出模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陈独秀,这让一周一集的模式就像是被挡住的李大钊!如今,转战大荧幕的网飞在印度电影市场首发一部《方寸之爱》,豆瓣评分7、0的结果不知是否让好多人从印度的购房者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再多一些歌舞表演,这样细腻的人性与印度社会现实的拿捏就是原汁原味的宝莱坞作品了!Netflix·陈独秀先生,请不要坐下,期待你在电影市场继续发言!

《方寸之爱》观后感(3):你爱房子,还是爱我?

印度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明明是女性地位很低的国家,但很多对外的电影作品中反映了女权问题,当局也让播了。基于现实情况,旅游是不敢去印度的,但印度电影确实是挺有意思的,歌舞轻松欢乐,印度电影的故事内核又重社会责任,看完之后多少会有些感悟与收获。由于相似的社会现实,共鸣的情感,也使得近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大热。

不仅是中国,美国Netflix也看上了宝莱坞的电影制作,进军印度,发行了首部印度电影《方寸之爱》。在这样的一个制作背景下,《方寸之爱》这个爱情片在表现印度故事的基础下,人物似乎也带了点美国特色。hhhhh

影片的进入节奏很快,开片直接点出了男女主两人的激励事件——“买房”,这和中国的国情十分吻合了,年轻人们都想在大城市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休憩之地。男女主在同事的婚礼上相识,发现双方同有一个买房梦相谈甚欢,正逢孟买新出了一个夫妻可以低价买房的政策,犹豫迟疑后,两人还是决定拼个单,协议结婚买房。这一点又与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一样,中国都是协议离婚买房的,结果真的离了婚,房子不一定买没买成,家是没了。

电影中男女主一开始只是合作关系,但随着两人日益密切的交流,两人产生了超出合作伙伴的情感,合作关系变了质。与爱无关的婚姻,因为爱的发生需要重新思考存在的原因。爱真的存在吗?结婚应该是因为爱,还是为了房子?爱是怀疑,这是真心产生了爱意的人,对对方心意反馈的不安全感,对两人关系界定的不确定。

同时,主人公对“房子”意义也有了新的认知,我想要一个早上可以从容上厕所的,一个不每天头顶落瓷粉的,一个今天住着明天还能继续住着的房子,但我更希望有一个有你的房子,我们一起聊天,共同分担。孤独的容身之所不是心灵的休憩之地。

另外,电影中所表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很打动我的。有主见的女主在和母亲争吵时,说了一句,我不愿意成为你,总是依靠别人。母亲流着泪说,我选择了你,拉扯你长大,你不愿意成为我。这段对话让我鼻头很酸,这代表着在母女的亲密关系中,母亲对女儿充满了希冀,女儿对母亲人生的否定,地位高低清晰可见。在女儿婚礼前夕,望着穿上婚纱的女儿,母亲说,你不会成为我,充满了对女儿的祝福。

男主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广播员,他在自己的退休演讲中说到,“乘客就像我们的孩子,他们尖叫、嘶吼、胡言乱语、辱骂叫嚣,他们甚至会和我们争吵,但我从来不会抱怨乘客,我唯一的忠告就是:孩子别站错月台,否则就会错过火车,永远困在这里。”让人想到龙应台的《目送》,父母子女的关系不过意味“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但父母的爱愿意让两个家庭成全两个人。

最后,祝我们早日结婚买房,有爱有钱有家,人生美满!

《方寸之爱》观后感(4):家不是由房间的大小和墙壁决定

本帖是资源贴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喜欢印度电影。

从关于男女平权的《摔跤吧,爸爸》;

到关于传统陋习的《厕所:一个爱的故事》;

从揭示家暴问题的《神秘巨星》;

到讨论教育问题的《起跑线》;

因为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击中了我们中国观众的软肋。

这不,最近印度又拍了一部我们不敢拍的电影。

这次它怒怼的对象是:

高房价。方寸之爱

Love Per Square Foot

这部18年的新片刚刚在印度上映,小编就迫不及待的找来了熟肉。

和以往印度电影一样,它既保留了印度电影的特有模式——

在廉价笑声中讲好故事,也兼具美式浪漫喜剧的气息。

虽然豆瓣上还没评分,但短评区已经五星了。

印度片,的确不负我。

IMDB上也几乎一半的人都打了十星(满分十星)。

故事一开始,男主

桑杰

嘴叼牙刷,头戴披风,拉风出场。

他这样站在屋顶,不是装酷。

而是在

“偷窥”

一对年轻夫妇的夫妻生活。

咳咳,其实是夫妻日常生活——

舒适宽敞的住房,优雅得体的穿着打扮,有条不紊的上班节奏。

俨然就是中产阶级人士的精英派头。

反观桑杰,和爸妈住在拥挤的铁路职工宿舍。

起早上厕所都要排队,在厕所里都没办法顺畅,一会就被打断一次。

一家几口人挤在狭窄不堪的小房子里,苦不堪言。

更严重的事马上就来了,这个小房子因为桑杰爸爸退休,马上就要

被收回去了。

一家老小,都要留宿街头了。

桑杰现在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

拥有一套房子。

房子房子大房子!有了房子,做爱才爽!

有了大房子,娇妻在我怀,人生才算赢!

有了大房子,左拥右抱很easy!

但在孟买,买房子谈何容易。

孟买作为印度的金融之都,房价30年来将近暴涨了600倍。

孟买常年也在世界最贵城市房价里榜上有名,每平米均价达到了

六万到七万

人民币。

桑杰是银行职员,收入还算不错,

月薪5万卢比

(约4千人民币)。

这已经比占人口大多数的孟买贫民好太多。

孟买贫民窟里大约有300万贫民,他们的月收入普遍在1000人民币以下。

对比房价和收入,你就知道这样的悬殊差距有多恐怖。

作为资深屌丝,桑杰当然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并没有执着于攒钱50年去买一套房,而是寻找各种便宜买房的捷径。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了一条路,买有政府优惠政策的

廉价房。

但这种廉价房当然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就是,必须结了婚才能申请。

在印度虽然穷的买不起房,但找个老婆还是很容易的。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兼“女朋友”,

拉席。

拉席是桑杰的老板,但“女朋友”的头衔却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人家有正牌男友,而桑杰只是一个招之则来挥之即去的

大号备胎

而已。

至于结婚,就更不可能了。

桑杰和拉席偷偷摸摸暧昧三年,却连人家的床都没爬上去。

他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没有房子上。

虽然嘴上说深爱着拉席,但一转头,他却看上了一位美女。

我们的女主——

卡莉娜。

她同样一穷二白,只能借住在亲戚家,也是特别廉价破旧的房子。

别看装修的还可以,但随时都会有惊喜——

从上面掉下一块

大石灰。

卡莉娜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哪怕只是一个小窝,属于自己的就好。

机缘巧合,两个把房子当成一生信仰的人相遇了。

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无数的共同兴趣爱好,最关键的当然

是房子

,信仰把他们拉到了一起。

于是,两人一拍而合,

假结婚,买房!

注意,这可是假结婚,刚开始他们并不是为房子凑合而结婚。

这两人真没有为了一套房子委屈自己,变成互不了解的真夫妻。

为了房子假结婚,假离婚,有错吗?

没错,全是TM的高房价逼的。

这么的人伦奇观不止发生在大天朝,也发生在印度。

印度百姓面对的困难与天朝人民竟然那么相似,罪魁祸首就是

高房价。

老百姓收入没多高,房价却高得离谱。

只不过,印度电影敢说真相而已。

买房难,租房难,住房难。

说起关于“房”的一把辛酸泪,也许所有人都深有体会。

有人为房租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月薪,有人堪堪交了首付之后变成房奴。

前几年掀起了一股

“假离婚买房

”的狂潮。

夫妻俩人为了获得优惠房贷利率,试图挑战婚姻的神圣,甚至出现了夫妻俩有说有笑办理离婚的奇观。

但其实,买房子是幌子,

假离婚反而成真。

房子、票子、妻子都跑了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数,也是挺悲剧的。

婚可以假离,自然也可以假结。

在有限的资源面前,

“已婚阶级”

“单身阶级”

突然出现。

单身人士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以前是因为买房而假离婚,现在却要因为买房而假结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在今天看来,结婚这件倾注了美好与希望的事,倒真有几分

“不以物质为基础的婚姻都是耍流氓”

的意思。

就像片中的男女主角,他们结婚的初衷,到底是爱情,还是房子?

也许一开始桑杰不择手段想要得到那间房子,从来没想过对错。

但后来他也渐渐明白,他奋力挣取的

只是房子而已,不是家。

房子只能是房子,而住在里面的人,才决定了它是家。

也许,婚姻真正的意义在于——

和所爱之人互相扶持这个家,共同走过这不长不短的一生。

正如片中桑杰的母亲所说——

家,是有住在里面的人定义的。

而不是由房间的大小和墙壁。

END

《方寸之爱》观后感(5):同一屋檐下,我只想成为和你平分一切的伴侣。

跨越宗教的鸿沟,找到社会天平的中点,同一屋檐下,我只想成为和你平分一切的伴侣。

房子是资产,也是束缚。

当信息、交易、货币都逐渐开始以无形的方式存在,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对桑杰和卡莉娜而言,房子便是。

桑杰和父母一起挤在父亲单位分配的老旧宿舍,不但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甚至还要为不定期到访的亲戚让出自己的创维,拥挤简陋的家里根本没有一个空间可以说是属于他的。当卡莉娜突然到访他家,要求到他的房间说几句话时,二十多岁的桑杰只能十分窘迫的道出自己没有房间的窘迫状况。感情上,他视为真爱的女上司拉席却只是将他作为一个备胎。而拉席不能离开恋人而选择和桑杰的原因竟然也正是因为房子。桑杰站在屋顶眺望远处的公寓,年轻夫妻有条不紊的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一起出门上班、、、、、、这就是桑杰梦想中的“日常"。在生活、感情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房子"对桑杰而言格外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客观因素上他父亲即将退休然后单位宿舍便不能再居住,更重要的是在现实意义上,“房子”对桑杰而言是他显示尊严的一个重要方式。

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条件优秀的男朋友、、、、、、卡莉娜的状况看起来就比桑杰好太多了,没有窘迫到居无定所,但其实,她是更难的那个。传统大男子主义的未婚夫在临走前为卡莉娜安排好了一切,卡莉娜的妈妈也一直希望女儿可以找一个条件优秀的男人结婚,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这看似完美的一切对卡莉娜而言就像是一个囚禁她的金丝笼。她要欣然接受所有的传统教义还有男尊女卑的社会价值观。在那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房子”成为了卡莉娜成为独立自主女性的重要标志。

因此当两个年轻人在婚礼舞会上偶然相遇后迅速找到共同话题,一拍即合。

卡莉娜在地上呼出房子的图纸,她身穿短裙,一身轻松,笑容灿烂,没有任何思想包袱,摆上自己从教堂精心挑选来的二手家具,充满自豪的拉着桑杰来到“杰森·卡莉娜的家”。

然而拉席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个备胎,因此拉席设局以拿支票为由骗桑杰上床,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大醉的桑杰根本不知道。当卡莉娜知道后感觉无法原谅,尽管后来得知这一切都只是误会。感情的变化让“房子”对两个年轻人来说的意义从通过资产变成了一种束缚。接踵而来的还有不同宗教文化不同饮食习惯的大山。此处情节矛盾应该是全片的高潮,桑杰和卡莉娜感情矛盾,印度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矛盾,两个家庭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一切错综复杂集合在一起,但是在剧情发展上略显有些薄弱。抛开这一点,作为一个融合了歌舞的喜剧片,还是做到了节奏明快情节舒畅。疯狂的房奴桑杰在最后终于认识到没有感情的“房子”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躯壳,他每日在阳台上眺望的不是年轻夫妻舒适的房子,而是两个人温暖的生活日常。桑杰最后选择让出房权。而此时卡莉娜也发现了自己心里其实早已原谅了桑杰。当她走出穿着婚纱走进新房,看到桌上桑杰留给她的房产协议,拥有了一切的卡莉娜却像失去了所有一样。

当桑杰父母带着欢庆的亲戚朋友敲锣打鼓来到楼下,卡莉娜的母亲也带着亲戚朋友赶来。在所有亲戚朋友面前,两个年轻人终于告白真心,同一屋檐下,我只想成为和你平分一切的伴侣。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