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生在幼子观后感影评5篇

《生在幼子》观后感(1):亲爱的外人比生在幼子更好

中年男人田中遭遇公司调职 妻子怀孕但继女不理解而引发的家庭危机 自己的亲生女儿前妻抚养 听话懂事 但只能偶尔见到 身边两个都是妻子带过来的继女 但是他一直视如己出 而大女儿在得知他们将迎来属于的孩子时变的叛逆 和家人作对嚷着要见自己的亲生父亲 殊不知亲生父亲并不想见他们 田中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煎熬着。。。

田中应该是很喜欢孩子的 不然不会对这两个孩子那么好 每天下班都给女儿们买蛋糕 甚至我觉得他当初会和这位妻子结婚和孩子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吧 被怕成年男人却能和自己开心玩耍还睡在自己背上的大女儿触动

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儿并不知道真实的家庭情况 六年级的大女儿在知道妈妈怀孕后对田中冷漠忌惮 威胁着要告诉妹妹真相 吵嚷着不愿和‘外人’生活在一起 要自己那个曾经打掉了她的牙的亲爸爸 要给自己的房间装锁 把怀孕的妈妈推倒在地 十足的让人厌恶 虽然知道她只是害怕被即将到来的孩子取代 被爸爸妈妈忽视 怕自己成为‘外人’ 知道这一切都是她害怕的举动 但还是很讨厌 特别是电影前一半营造出来的那种沉闷压抑 更容易让人憎恶她 妻子极力想要弥合 但是被怒怼 田中的情绪也终于在女儿买回来锁后爆发 大女儿冷眼旁观说出了 看吧 到头来他不也是一样。。。

田中跑去拜托亲生父亲和自己的女儿见面 可是被拒绝 理由是不想和无关紧要的人见面 曾经的妻子和女儿都曾是负担 以十万元为筹码答应了会面 女儿应邀前去

田中带着小女儿却在他们约定见面的地方看到了等待着的亲生父亲 原来大女儿并没有应约 这位爸爸似乎也想起了一些曾经的事 略有悔意 甚至为大女儿准备了礼物 回到家田中把礼物给了女儿 没有过多的言语 依在他怀里哭泣已经能表达万分

幸好最后的部分还算走向比较积极 应该是从田中的亲生女儿沙织和他谈过心后那段开始的吧 在把沙织送去医院后 回家的路上跟妻子和小女儿坦明心迹 安下了心

所以最后田中和妻子 田中和女儿 女儿和妻子的和解算是达成 虽是外人 但也是最亲的外人

《生在幼子》观后感(2):《亲爱的外人》:如何打开人生死结?

《亲爱的外人》:如何打开人生死结?

刘强爱电影

什么叫人生死结?就是让你进退失据左右为难手足无措的生活境地。比如《亲爱的外人》男主人公田中遇到的情况:和前妻生的女儿纱织,父女互相都惦记,必须时常见面,现在妻子和前夫生的大女儿小薰,则以去见人渣生父来威胁他必须把心彻彻底底放到现在这个家里,不准再跟纱织见面——生女和继女,都是小女孩,哪个心伤得起呢?

人生死结最令人痛苦的倒还不是局面的复杂,而是各方背后都有其合理性,并非正邪好坏对错之争,真若那样,反倒简单。纱织随生母与继父生活,虽然继父对她很好,但非血缘关系就算同住一个屋檐下,还是会有隔阂,与生父田中的感情维系就成了纱织的精神支柱,这根线如果断了,纱织的心灵会遭受重创;小薰的情况更复杂些,她跟抛弃妻女的生父倒是没什么感情,对继父田中的感情却很深,毕竟养了她四年,对她视如己出,可现在母亲要给继父生“他们”的孩子,继父的爱还要跟他的生女分享,眼看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完整父爱母爱的希望就要彻底泡汤,她当然会抓住一切机会搞事情,把这个原本就“畸形”的家庭整的鸡飞狗跳,以此刷她的存在感。

两个女儿没有错,田中呢?他简直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前妻重事业轻家庭,好,放你走;现在的妻子一人带两个女儿,好,我们结婚吧;对纱织和小薰,那也是一碗水端平,绝对没有厚此薄彼。最可贵的是,面对职场压力、生活困局,田中发过牢骚,甚至游走在崩溃的边缘,但他从不打骂家人,也不搞隔夜的使脸色,第二天起来,还是像个男人那样努力奋斗。所以,人生死结这东西是不挑人的,只有幼稚鬼才真的相信好人有好报,它就是这么发生了,被过往一件一件正常的事情引发,每件事你都处理得正确妥当,丝毫不影响它出现的时机和强度,要命的是,你就是想怪罪谁,都找不到对象。

田中设想过以某种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来打开这个人生死结——把孩子打掉,跟妻子离婚,一了百了。可是,他很清楚,一旦这么做,他和妻子的人渣前夫就成了一路货色,妻子和她的孩子就会受到二次伤害。枪毙了这个方案,他束手无策,于是选择了最笨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好好爱小薰。她想要见生父,田中不管她说的是不是气话,创造条件完成她的心愿,发自内心地尊重她,让她深切体会到自己对她的爱不会因为他还有生女,或者马上要有新的孩子而打折扣。

《亲爱的外人》归根到底是一部歌颂爱的电影,拍得非常内敛沉静,这个主题藏得也比较深,这也是我用我最反感的描述剧情方式来写这篇观后感的原因——你能直接捕捉到最好,万一看完了觉得影片表达的东西有些晦涩,希望这篇文字能够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爱,真的能融化一切,小薰和田中尽释前嫌,田中的人生死结终于打开。但最能体现爱之伟力的其实是影片的副线。继父病重后,纱织为自己并不十分难过而感到不安,担心继父去世时哭不出来。可在继父咽气的那一刻,她才明白他对她的爱——面对这个与自己有隔阂的继女,和田中一样,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到死都认认真真地爱着这个女儿。纱织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只能以此表达对继父的愧疚,感恩这个在她成长过程中参加这场爱的接力赛的男人,没有掉棒,砥砺前行。

尽管去爱。

《生在幼子》观后感(3):生在幼子,问题在路上

1,日本剧情电影,代表了经济高度发展后,人文社会建设中的裂缝与愈合,中国社会也在经济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在路上,或者已经赶到中国家庭现场了。

2,本片“设身处地”的编剧——自己是别人的继父,自己女儿也有继父——让观影者和思考者,能够从两面打量这个处境。

3,结局固然是温暖的,然而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性,恐怕还有若干枝节,而且有不温暖的支流代替主流的可能。在浅野忠信请求生父见自己继女的时候,我都怕他扛不住崩溃了。

4,刷票的电影是娱乐片,伟哥片,什么时候大家刷这类片子,那么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力才是真的强打啊。

《生在幼子》观后感(4):丧

我一直很喜欢看丧的元素,不过看之前也没想到这部电影竟然能丧成这样。一开始看到浅野忠信在摩天轮上问纱织的那个问题,就大概可以猜到这部电影的矛盾点了。这可以算是传统的讲重组家庭问题的电影了,但是电影中的配乐,以及一直伴随着男主角的间断的,低沉的鼓声,可以说是让这部电影更丧一层楼了。

电影里最打动我的一段其实是宫藤官九郎最后去见大女儿的情节。一个离婚数年从未见过,以家暴给女儿和前妻留下了阴影的男人,最终还是答应继父的请求去见一见自己的女儿。在他看来大女儿的这个请求确实很奇怪,毕竟他再怎么不负责任再怎么不在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让他并不觉得大女儿是真的想要见他。但他还是去了——穿着从未穿过的笔挺的西服,打着领结,拿着精美包装的礼物——忐忑地去了。当然,他的女儿并没有出现。他的自嘲里是带着落寞的,他甚至不知道六年级的女生大概有多高,送什么礼物比较合适。他选择了一只小熊玩偶,自嘲着说:啊,这个礼物可能对她来说有点幼稚了。 我个人泪点特别低,所以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哭得喘不上气了。偷偷一瞥我旁边的老阿姨也在抹眼泪。可能最令我难过的还是那种无能为力感吧,再怎么样,过去的伤害都是没办法弥补的。

感觉好像写偏了,毕竟主人公是浅野忠信哈哈。他真的蛮适合演这种角色的,看着他的脸和眼神就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纠结和烦苦。每次看完丧剧,哭完之后,我都觉得特别轻松特别解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推荐。

《生在幼子》观后感(5):即使辛苦酸楚也从未想过挣脱家庭的羁绊

像是某种机缘,连接看了《细民盛宴》和《生在幼子》两个反映再生家庭的作品。一个着力描绘了女儿眼中的亲生父母、继父继母,变动的亲缘关系;一个以父亲为第一主角,讲述他在再生家庭中如何面对再婚妻子、没有血缘的一双女儿和即将出生的亲生孩子的故事。前者被称作“世情小说”,涌动烟火气,笔法克制,哀愁满怀;后者是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愁也愁,可是无论过程多么艰难,还是奔着美好的结局而去。同样题材放在中国可能会是卖惨的,非叫人好好掬上一把泪;又或者过于写实,好像就是在大银幕上观赏自己的生活,同样也看不到希望。也可能日本有它做励志片的天然优势,而这部《幼子》并非通常的励志片,却真正起到抚慰人心怀抱希望的作用。

日影将残酷留在青春,将美好与惨烈都推向极致,既然人活过了青春期,在俗世中摸爬翻滚,再不圆满也都是喜剧。浅野忠信饰演的父亲是一个下班不去应酬,要给孩子洗澡的顾家好父亲。对照他的前妻却是事业型女性,因为生孩子影响工作而将孩子打掉(或许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是对浅野忠信的背弃,分手是早晚的事)。田中丽奈饰演的现任妻子曾有一个烂人前夫,她每天亮着灯等丈夫回来才睡,如若不是家暴,就算是他丈夫把她和孩子卖给别人,她都不会想到和他分手。每个人都有其归宿。顾家的和顾家的在一起,优秀女士找更优秀的,烂人落得孤单一人自在逍遥。每个人尽管不幸,似乎又都是幸运的,除了那个稍嫌突兀的烂人前夫。很多人一旦结婚,连修正的勇气都没有。不要说志向性格不合,就是存在家暴这种严重情节,也都很难亲手解除婚姻关系,独自去生活。

居家好男人不要,非要离婚的,也只有寺岛忍扮演的前妻了。我始终不认为他们有什么必须分手的原因。她来找他跟他说,她现任丈夫不久于人世。车子停下的时候,她说,你总在问我原因,为什么打掉孩子为什么要离婚,你从来不问我是什么心情。女人要强的心理蛮微妙的。一方面她需要丈夫听她诉说,深度沟通;一方面她并不寻求丈夫的意见,独断专行。这样的女性我只有抱着叶公好龙的心理暗暗欣赏,断不会放诸自己身上。他们像很多大学时期走来的恋人,因为不舍而结婚,因为价值观差异而最终分离。

我是不太相信一个人可以如何好。当浅野忠信当着孩子们面对田中丽奈说,我们结婚吧。这几乎可以说是后者值得一生珍藏的时刻了,即便他们后来还是分手的话。真是比知音还知音,比童话更童话。浅野忠信只是“好”吗?只是愿意去保护一个弱女子吗?他其实是需要一个家,有女人和孩子。从这个角度就能理解他的许诺,与其说他来帮她,不如说她也在填补他。

继父难为。再生家庭的幸福基于孩子对于新家庭成员的接纳。以叔叔的名义帮衬我们,和以父亲的名义照顾我们,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父万般不好也是亲生父亲,继父再好也是别人的父亲。所以这部片的戏眼在于亲子关系,而非他和他的新妻子。片中换锁一幕还蛮家庭肥皂剧的。幸好这个场景到高潮处摄像机向后拉,从他家幽暗的走廊推出,远距离观看这些痛苦的人们,有悲悯也有冷静。没有这一拉,尽洒狗血,那就只是肥皂剧。

和前妻生的是女儿,现任妻子带着的是两个女儿,即将出生的孩子将是男孩,孩子的性别都是有意的安排。非亲生的两个女儿对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继父走进她们家庭的时候,小女儿还很小,扎着羊角辫,母亲抱在怀中,大女儿已经是半大不小的上十岁儿童,对生父对记忆颇深,等“叔叔”真正作为“父亲”的角色进来,她刚好长成敏感多愁的小少女。她对他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不是家庭变故,两个大女儿都会像那个小女儿一样,对父亲满是依恋,无忧无虑。女儿对待父亲,以她独有的阴柔方式,或许是需要爱的宣誓或许是害怕再度被离弃的抵抗。她们如此脆弱,又如此多刺。

看见浅野大叔饰演着为家庭矛盾抓耳挠腮的居家男人总还是怪怪的。即使是普通上班族,他也是那种保留纯朴本性的人。他想陪伴家人,给孩子洗澡;降职了,从办公室出来干那种机器人的活,他也要担负家庭生活,毫不松懈;他“出钱”让女儿去见她生父,在家里被女儿的冷暴力虐千百次,而始终颜色不改。这样的人就算磕磕绊绊,就算不得不重新选择,他总会找到他的避风港,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家。

这里面最坚强的不是带着两个女孩的母亲,也不是气质独立的前妻,而是那个烂人前夫。他要多大的决心才能将自己伪装成烂仔、流氓将自己和家人生生割离。给钱才肯见女儿,未必是他爱钱,他只想装作对她们毫不在乎,也使她们知道我到底就是烂人一个,不必挂念。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