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女斗观后感影评4篇

《女斗》观后感(1):嘻嘻哈哈的女子喜剧!

看的既心酸又好笑,撕逼的背后是对当前美国社会的反思和反讽,姑姑的角色既疯疯癫癫又有着超然哲学,都是很棒的点,怎么就这么马虎的结束了呢?另外,配乐和镜头也都浑然天成的带感!挺有意思的,蛮东方移民视角的一个美利坚黑色讽刺片。一个现实主义者和一个机会主义者在第18分钟的时候就在楼梯间你一拳我一拳的打起来了,还被配上了拳拳到肉的声音。

《女斗》观后感(2):跟自己打一架

见过猴子打架么?

人类,从出现开始,时不时的就要打上一架。毕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的和平从来不会长久,从因为领域,因为食物,因为玩具,到因为另一个人,因为一句话,因为账户里的一个数字。从两个人之间的对打,到群架,到内战,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当然,所有近现代世界级别的战争都有同一个原因——利益。

本片看似在讲述两个女人之间的恩怨。但事实上却和这两个人毫无关系。它讲了除这两人外的世界:

电影中三段清晰地分开,先简单介绍一下故事的经过。你可能注意到了电视上搞笑形式的新闻,每次的新闻都是这一阶段的开始,然后在两个人的打架结束。

第一段:

第一次的新闻,新总统上台,准备向中东开战。Veronica(亚洲女人,我们把她简称V)嫁给了一个靠战争发财的商人,过着富太太的生活,一度热爱艺术的自己却不允许儿子学习美术。就在这天随夫参加聚会庆祝即将打响的战争时,遇到了多年前的大学同学,不得志的画家Ashley(短发白人,我们简称她为A)。二人的矛盾一触即发,在无人的楼梯间大打出手。

然后时间跳到两年后。

第二段:

第二次的新闻,总统决定强行征兵 。V从昏迷中醒来,了解到在这两年中自己失去了一切。而与此同时,A的黑暗血腥风格画作,却因为战争而爆红,赚得盆满钵满。V在电视中看到后,跑到A的画展上大闹,二人在无人的小街里再次开战。

又是两年后。

第三段:

第三次的新闻,战争结束。A从昏迷中醒来,了解到自己在这两年中失去了一切。这时的V已经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A通过V丢下的车票找到V。两人都因为对方失去了一切,却无力再战,本休战感慨却因为小小的意外再次打了起来。

故事历时前后4年,而美国总统的任期刚好是四年,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先说那新闻。四年来,这个电视节目从来没有变过。同样的主持人,同样的节目形式,几乎所有观众注意到的都只是新闻后出来活跃气氛的“放屁机”。整部电影中对此表示不理解的只有我们的两位女主。其实在我看来,本片所要表达的实质在这里就体现的很明显了。就像看电影的观众,多数人只是看了个好玩的故事,看得就是那电视里放屁的人,没有任何意义,他的存在纯粹是为了迎合观众,让他们哈哈一笑就过去了,那主持人究竟在节目里说了什么?美国总统换届,出兵中东,强制征兵。这些并不是什么轻松好笑的消息,而观众却能因为一个很肤浅的搞笑动作而忘记即将发生的严峻现实。直到……

当战争的后果真正涉及到每一个人,自己的亲人被征入伍,战死在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这时人们开始疯狂地购买A具有批判性的黑暗题材画作。原本毫无名气的小画家突然走红,所有的画被抢购一空。其实,这些也都只是在美国出兵中东的前提下,多数美国人无法感受战场真实的残酷,我相信那时生活在战区的人们,应该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赏画吧。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的两个女人就演了一场颇为精彩的戏。看上去这两个主角是完全相反的对立面,一个有钱,另一个就落魄,一个势力,另一个则一心追求艺术。两个人上手就是照死里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这两个人习惯相互对立面没错,但她们却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不理解周围人对现实的无视,同一个习惯嘲讽,同一个暴脾气,同一个被社会压迫到忍无可忍的女人。她们只是同一个人矛盾的内心,向往艺术,向往自由,却不得不被社会的现实和金钱束缚,不得不努力过上一种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等到失去一切后才发现那些其实根本不重要。

而最后呢?最后,两个人都来到荒无人烟的山林小木屋里。失去了一切,逃离了世俗。在放下所有的担子之后,两个人终于完成心与心的沟通,虽然影片的最后两个人还在打架,但这时结局已经很清楚了,她们才是唯一能够理解彼此的人,虽然照死里揍着对方,也只不过是揍着自己,发泄着对自己世俗的失望。两个人摆脱了大环境的压迫,终于释放出来,狠狠地把自己揍醒。

这,就是影片要说的。影片里最和谐的是两个互相打了一辈子的女人,而仇恨的对立面则是周围平平淡淡的所有人。这是一部有着英式黑色幽默风格的美国电影,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在讽刺。而讽刺的对象正是自身。用两个人作死的打架来讽刺战争。看得懂这部喜剧的人大概会笑到哭吧。

当然本片结构相对还是比较简单,虽然很不错,但并不是一部满分电影,我给了8分。

就说这么多,我们下部电影见。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红帽聊电影

《女斗》观后感(3):在这部电影前,你根本不懂什么叫撕逼!

有人在知乎中提问,为何女人之间的友情总是很难维系?

答案很多,无外乎就是说友情本就不容易,需要彼此平等对待,小心经营。更何况大多数的女人们天生敏感,上厕所你陪她却不陪我,又或者朋友圈为什么修图不修我,这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都会导致一场旷日持久的撕逼。

但是我想说,你们所谓的无非就是冷战、绝交或者给对方穿小鞋。但当你看完《女斗》这部电影,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撕到两败俱伤、撕到海枯石烂!

先来介绍一下即将登场互撕的女主角。

吴珊卓,一张亚裔长脸,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都认识这位,这次她不演医生演富婆。

身为军火商人原配的富婆原本衣食无忧,可她也有自己的烦恼,老公嫌她贪杯话多,带出去丢人,这不算什么。更糟心的是,作为她心肝宝贝的儿子,却大半夜躺在床上搞艺术创作,励志要做画家。

做画家没什么不好,可问题就在于,富婆学生时代的闺蜜,现在的死对头,就是搞艺术创作的另一位女主。

这位女主名叫安·海切,也是美剧中的常客,作为影坛知名的双性恋者,这次她本色出演一个同性恋画家。她的画很有特色,小侠不懂艺术,只能说这些满是鲜艳涂料的作品看上去:红红火火恍恍惚。

然而对于女画家来说,懂不懂欣赏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人买。没有买卖,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只会画蓝色兔子的助理、一心想要个宝宝的女朋友、还有没完没了的账单,让她成为一个定时炸弹般的女愤青。

引爆这枚炸弹的是一场夜宴,富婆在丈夫生意伙伴的生日晚会上寂寞独饮,却无意撞见了兼职在厨房打工的画家。什么叫“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闺蜜就撕逼”,贫富的悬殊、身份的落差以及三观的错位,让两个女人开启了她们之间的第一次世纪大战。

逼仄的消防通道里,两个人如发情的猛兽扭打在一起。知道的是曾经闺蜜间的撕逼,不知道的以为是彼此两家有着血海深仇。

其战斗场面之惨烈、手段之残忍,四个字足以形容:昏迷两年。

这真的叫床上不知日月短,岂了世间已千年。两年的时光彻底颠覆反转了两个女人的人生。

富婆老公意外去世、儿子投笔从戎战死沙场,遗产在巨额医疗中消耗殆尽。人们常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来形容人生的悲惨,她还好,从上流社会跌入一贫如洗的生活,女主花了两年时间。

贫穷落魄不可怕,可怕的是比较。原本三流都不算,只能说是三教九流的画家却因为国家发动战争的缘故,意外走红,红红火火恍恍惚的画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两年来赚的盆满钵满,俨然成为当代艺术先锋。

成为酒店清洁工的富婆在翻看杂志时,发现了这个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实。这样巨大的反差如同晴天霹雳,让她悲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在画家的艺术画展上,曾经的富婆如今的女仆摧毁了仇人的所有成果。两个女人之间的第二次世纪大战开始了。

其战斗场面之惨烈、手段之残忍,四个字足以形容:昏迷两年。

主治医生面对醒来的女画家笑了:我家病床上曾经躺过两个人,一个昏迷两年,另一个也是昏迷两年。

相同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女画家失去了肚中的生命、失去了女朋友、失去了工作室、失去了一切。

失去一切不可怕,可怕的是比较。原本在她手下天天被怒怼的女助理,却因为人们厌倦了战争,可爱俏皮的兔子意外走红,两年来赚的盆满钵满,俨然成为当年好莱坞新宠。

富婆在这段时间里,渐渐接受了无奈的现实,在远方亲戚的乡下小屋里找到了内心的平和。

而画家也不得不面对命运的嘲弄,低下高傲的头颅在曾经的助理身边讨生活。

两个曾经的闺蜜、后来的仇敌,再一次机缘巧合的重逢。没钱的富婆拉着无法画画的画家,穿过树林、坐在一起相互对望,那画面在冬日阳光下照耀下,显得格外温暖……

不过,这样的美好似乎也只持续了一秒钟。

电影《女斗》通过夸张且极具喜感的撕逼大战,向人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诞,讽刺政治、嘲笑战争、调侃艺术、揭露人性,实在是深夜打发时间消遣娱乐时,不可错过的一部良心电影。

如果你也想推荐这部电影给身边的好友,记住可以用以下这句话介绍本片:

防火、防盗、防闺蜜,闺蜜欠我一个亿。

《女斗》观后感(4):《女斗》:一场对战争的讽刺秀

该如何来形容《女斗》这部风格夸张的“动作喜剧”呢?

它既不是把打斗当作一种单纯的表演来娱乐观众,也不是要通过矛盾表现人物来感动观众。《女斗》本质上就是一场美式脱口秀,一切内容都是为了讽刺。讽刺的可以是社会现状和人性问题,在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具体的指向,那便是战争(美国反恐战争)。

“女斗”就是战争的缩影,一种戏剧化的再现。

“女斗”的参与者是一对因某种原因彼此疏远的大学同学维诺妮卡和艾许莉。当她们重逢之际,也即是第一场打斗发生的时候,维诺妮卡是一位拥有财富地位家庭的职业太太(花瓶妻),而艾许莉则是一个还在为理想与事业打拼的不得志同性恋画家。

一个传统实际,一个开放理想,她们是不同道之人,各走各道,其实也可以相安无事。但她们彼此都鄙视对方的选择与特性,而当前阶段状态的不同(成功与否),又让观念的差异变成了是非之争。一个意外的独处机会,便让她们打了起来。

第一架,维诺妮卡完败。她陷入昏迷,醒来发现她已失去了家庭财富变得一无所有。同时,艾许莉则变身为受欢迎的艺术家,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了。不仅如此,艾许莉还把维诺妮卡当作自己创造的素材。维诺妮卡要复仇。于是她们打了第二架。

第二架,轮到艾许莉尝苦果了。她也和维诺妮卡一样一躺两年醒来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她也要复仇。但当她找到维诺妮卡的时候,这个仇好像也复不起来。维诺妮卡的状况也并不比艾许莉好,而且她现在远离竞争性强诱惑多的都市而居,身边只有老阿姨以及儿子的影像陪伴,心态好像也平和了。两人的遭遇也相同,应该可以互相谅解了吧。

遗憾的是,结果并不是这样。艾许莉不小心弄坏了维诺妮卡儿子的重要遗物(存有儿子录像的摄像机),两人又干上了。无论是维诺妮卡还是艾许莉,遭遇变故之后都没有真正反省自己,表面的平和只是自身力量削弱之后的表现,而非有了新认知之后的改变。意外造成的损失显然无法通过新的“战斗”来弥补,但在两人的认知中,只有打击对方、把对方干趴下成为“胜者”才能获得安慰。

以上关于“女斗”的描述也就是对战争的解读。面对差异,狭隘与自私让双方无法互相尊重,自以为是以己为尊,进而互相攻讦,造成摩擦并藉由一些事端扩展为大冲突。冲突难免造成更多的伤害与破坏,损失还是要从对方身上找回,“复仇”也好,“正义”也好,这样的名号都是双方可以共用的,战斗将继续下去,直到一方被彻底打败消灭……

另外,维诺妮卡和艾许莉都信奉“强者理论”,强势者天然拥有控制与指挥权,可以无所顾忌。面对战场归来的黑人青年所说尊重是互相的,维诺妮卡表示手里有枪的就会得到尊重。就好像她之前与仆人(青年的母亲)之间,仆人必须尊重她,而她对仆人则一点不必在乎。艾许莉方面则体现在她与助手(甚至伴侣)的互动与角色交换上,没有尊重理解,只有对异己的攻击与压制,以及由此而来的变态的满足感。

战争当然也不只是意识形态上口舌之争,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利益。维诺妮卡和艾许莉一度的成功与财富都是拜战争所赐。维诺妮卡的丈夫是负责战场垃圾处理的承包商,只是个小角色,便对战争欢欣鼓舞了,何况那些真正的大鳄。艾许莉的画被人接受追捧,也是因为战争的影响。

发战争财的人安坐后方,被战争伤害的大都是无辜者。影片中征兵的年龄被降到十六岁,更多更年轻的人被当作炮灰送上战场,杀人或被杀。其中还包括像维诺妮卡的儿子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他以为战争能够带来和平,但其实只是在为军火商为国防工业卖命,白白牺牲无甚影响。

战争其实也是现代人贪婪自私无知的一种扩大化的更激烈的表现。要消除战争,还得从改造自己出发。影片中,维诺妮卡的疯阿姨,离群索居,放弃竞争,拥抱自然,似乎是一种出路,当然这其实更像是一种讽刺。人类好像逃不出自我毁灭的命运。

(以上是对影片关于战争的解读,不代表本人观点与立场。)

最后,如果你对“女斗”本身很感兴趣,推荐一部由堤幸彦导演的日本电影《两居室》(2LDK)。由野波麻帆和小池荣子扮演的两位主角,个性生活方式不同,同业同门互相竞争,又都有各自的压力,同居一屋,猜忌使坏,日渐摩擦直至矛盾大爆发,上演了一出花哨暴力的女性疯狂大激斗。

首发于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