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电影睡沙发的人观后感影评5篇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1):真正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细腻又生动!

喜欢所展现的是稀疏平常的人物,又没有被表达所累。粟一柯的每天就是现在90后的日常,习惯逃避假装自由,而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可当他们偶然间对人生开始思考时,又呈现出来一种独特的从容,那些泛黄的名著映射的正是他们不容小觑的未来。轻松诙谐的生活小品电影,灵动而有情趣。格局不大却处处彰显着生活细节的动人之处。真正的教育是这样的!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2):小成本电影的魅力

小成本电影的魅力。

我之所以会用1小时17分钟去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得奖或出类拔萃,而是因为我尊敬的老师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所以我这篇短影评也许会有偏颇,望其他看官切勿较真。

这几年来有一个趋势,就是小成本电影越来越收到瞩目。《Lady Bird不得鸟小姐》《Boyhood少年时代》《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Missouri 三块广告牌》《Manchester By The Sea 曼切斯特的海边》等等。这几部电影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提名和若干奖项。理论上来说这几片其实并不讨巧,制作方并没有按照奥斯卡的评委的口味去创作的。1、它们没有太多政治正确的因素。(《为奴十二载》、《至暗时刻 》,《华盛顿邮报》)2、它们不塑造英雄式的人物。(《逃离德黑兰》《模仿游戏》、《血战钢锯岭》,《万物理论》)3、不讨论刺激的伦理问题。(《水形物语》、《月光男孩》《她》)

所以小成本电影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刻画和贴近生活的真实。(基于第二个因素我需要申明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不在我讨论范畴之内。)这几部奥斯卡提名级别的小成本电影,把每一个平庸平凡的屌丝男、屌丝女、屌丝妈、屌丝警察、屌丝父亲内心最深处的焦躁表现了出来,并且诱导荧幕前的观众发出内心最迫切的无声呐喊。好了,这是作品的目的。《睡沙发的人》这点没有问题,也把男主角的青春期困惑表达了出来。完成了这点,这个片子只能说勉强及格。60分

关键在如何表现青春期的情绪和蜕变,演员和编剧需要怎么做才能完美的呈现这种内敛的情绪。电影艺术和小说最最忌讳的就是角色直接硬塞给你中心思想。如果这很难理解,我举个例子。这里点名批评某部以飙车为题材的第七部电影。光头男主角反复重复了一句话: "你是我的家人。(来表达这些飙车兄弟间的友情,同时也炒作一把那位逝去的演员)。” 我个老天爷,这种直接和观众做露骨直白的概念传输等同于编剧的在告诉观众:我真没艺术天赋,你们将就着看吧。简而言之,就是并没有“诱导”观众做出内心迫切的呼喊(即是共鸣)。我们回头看看《睡沙发的人》是怎么做的。1、 intertextuality 中文叫互文性 。书本和哲学贯穿了整部电影。 屌丝男主每一次的蜕变都是通过阅读新的文本获得新的灵感,在朋友的对话中抛出一句哲学名言来传达自己的心灵困窘和找寻解脱的方式。这种表达形式不装逼也不突兀。因为青春期的人做的最自然的事情就是把刚学的东西用上装逼。 2、 和家人的摩擦。观众不难看出舅公在故事里是一个伯乐的角色。看似木那的舅公,每一次都把屌丝男主的文章进行仔细的学究式的修改。男主从一开始的别扭到后来主动“投稿”给舅公。男主的青春期成长与转变也从这里得以体现。3、加一些小细节,如男主不开锁了。青春期要自由便离家出走了。懂得表达真实的情感了(教导小朋友写真实的作文)。这些都是一些编剧刻意安排的桥段来表达青春期的蜕变。所以我再加20分,目前80分。

我总评85分,最后的5分是老梗的笑点不突兀,叙事节奏不拖拉(至少我没有快进),玛丽莲梦露(舅公的报复)画龙点睛。剩下的15分扣在,某些群主演员说实话有些出戏。剧情有点老套,看到一半基本上能猜到未来会怎么发展。四舍五入 90分!(开心)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3):一部很有趣的电影

相较于青春片,这部网大小品的创作角度令人欣喜,一个是有点小丧、十分废柴的青年,一个博览群书、与世道格格不入的长辈,轻松、幽默,细节满满。每个细节仿佛充满生活趣味与幽默感,打开牙签杯、沙发睡觉、房间墙上“知‘齿’而后勇”标语、各类文学名著的道具都用得特巧,浑浑噩噩落榜生,从帮哥们偷窃,到在执、敢实话实说的舅公引导下,写短篇小说,重新复读,人生的改变或许都有机缘巧合,但这样片看到创作者良苦用心与睿智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4):睡沙发的人

整部影片人物不多,主要是老头、母亲和男孩三个人,三个人的性格都比较突出,人物塑造上还算成功,母亲强势的背后又有着隐忍和善良,老头古板、不通人情世故的背后又有着睿智和顽皮,男孩慵懒的背后又有着不羁和理想。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不错,尤其喜欢老头和男孩的表演,幽默得很自然。国产喜剧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的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喜剧都在很用力地搞笑,生怕观众不笑,而这部电影里面的笑料大部分来自于生活,会让人有共鸣。

老头与男孩之间的交流是男性化的交流方式,没有太多语言,而是别具一格的“文字往来”,让人忍俊不禁。男孩在睡沙发的过程中慢慢认识到自己,完成蜕变。我也是一个常常睡沙发的人,只不过依旧懒散。

《睡沙发的人》观后感(5):独立小成本电影的一点惊喜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部小成本独立制作里,能看到主创的不同于当下商业经济大潮之下的诉求。

这份诉求,有两方面的承载意义。一方面,如同影片里男主角的舅公这个角色,在回答男主角问他为什么写随笔的时候,舅公说:“为了表达”。电影也一样,就是导演的“为了表达”。另一方面,受限于成本,处女作,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这也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电影的主题,想必是在突出代际关系下的文化冲突,有母子的,有更上一辈的,相互之间的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个主题在电影里,表现的足够清晰。

空间选择上,同样限于成本,主创团队选择了将几乎四分之三的戏份都在一间房屋内完成。这种选择一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二来小空间的结构也更容易产生人物间的戏剧冲突。另外,这个独立空间的存在,与影片中男主角与另一个同龄人的天台对话,有一个互文。二人在天台谈论未来要做什么,未来显然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对比当下的环境,形成一种思考。

影片另外是想试图去做第二层叙事文本的,所以中间出现了一段男主角离家出走的影像。事实上,这一段没有发生,只存在于男主角的文字中。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手法没有更多的去表现,这一点做的好的话,其实可以制造出更强的戏剧效果。

在摄影的构图上,看的到一些特意做出的对称构图,这是能够看出电影感的有设计的镜头语言。

男主角开锁去偷拿手机一段,配乐略出戏。

故事背景设置在武汉,私以为,如果在表演中使用方言,应该效果也会更好。

影片的年代,通过母亲在茶叶上改生产日期可以知道是发生在2017年。舅公的收音机广播里,播放的确实奥斯本访华,应该是2015年。这是一点细节上的不严谨。

另一个疑问,既然是2017年,应该存在电子书,并且已经是属于主流的阅读习惯。如果电影中加入了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冲突,文本上也一定会更加丰富一些。

观影现场,有观众提问影片开场为什么设计了男主角和好友撬锁进他朋友前女友住所的戏份。这一段其实是比较重要的信息交代,因为需要传递男主角会开锁这一技能。交代了这一点,才能让后面邻居家孩子出现找他时的动机成为可能,也才会有后面的教小区里其他孩子写作文的剧情能够发展出来,从而才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来完成男主角这个人物的性格转变。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如果马小军不会开锁,也就不会遇见米兰。所以,这是剧情发展的需要。

对于一部处女作,独立小成本电影,无疑,这些存在还是可贵的。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