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读后感6篇

《午夜之子》读后感(1):一部以文学方式叙述的印度现代史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方式叙述的印度现代史,作者以他丰富甚至狂野的想像力,呈现了印度丑恶与光荣兼具的纷繁面向:这块神秘次大陆及其人民的生活、命运、梦想和无奈。法国作家 米兰·昆德拉曾经这样赞叹道:自从鲁西迪的《午夜之子》在当时(一九八一年)唤起一致的欣赏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界无人反对他是当今**有天分的小说家之一。

《午夜之子》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一是因为其题材独特,场面恢宏。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涉及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鲁西迪以文学的语言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内涵,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和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这个“后殖民”的时代。二是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他突破了关于小说形式的传统观念,将现实和虚构、小说和历史糅合在一起,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讽刺中,加入了奇特的幻想,把神话、寓言、通俗文化、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小说情节曲折多变,可读性非常强。

《午夜之子》读后感(2):《午夜之子》的诞生(摘自拉什迪回忆录《约瑟夫·安东》)

萨尔曼·拉什迪 作

流畅 译

在他的同代人当中,有的小说家——马丁·阿米斯和伊恩·麦克尤恩——可以说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像高贵的鸟类,几乎刚破壳就一飞冲天。而他自己早年的希望却仍未实现。他在旺兹沃斯大桥路附近的阿克福德路的一个阁楼里住了一段时间,跟他在那座房子里合租的还有他姐姐萨敏和三个剑桥的朋友。他抽掉活梯,合上门板,独自待在三角形的木头世界里,假装写作。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书出来。在早年的这些日子里,他的迷惘对他的性格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后来他才明白,这是一种对自我的迷惘:他不知道自己从孟买被连根拔起之后成了什么。他变得很尖刻,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闹。他异常焦虑,不得不刻苦用功,以此掩饰自己的恐惧。他所尝试的一切都不顺利。为了逃避阁楼里的徒劳无益,他加入了肯宁顿椭圆剧院的一些实验剧团,像“人行道”(Sidewalk)、“屁股”(Zatch)之类的。在一位名叫达斯蒂·休斯的剑桥校友的作品中,他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金色的假发,留着胡子,扮演一个男性的知心专栏大姐。此外,他还参演了英国版的《越南岩石》,这原是一出由纽约的拉·玛玛剧团创作的反越南的宣传剧。这些演出都起不了什么作用,雪上加霜的是,他把钱都花光了。从剑桥毕业一年之后,他领起了失业救济金。“我要跟我的那些朋友怎么说?”在他表明自己的文学志向时,阿尼斯·拉什迪这样嚷道。站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队伍里,阿尼斯的儿子开始理解父亲的话。在阿克福德路的那座房子里,有很多青春的不幸。萨敏和他的同学斯蒂芬·布兰顿恋爱失败,离开那里回了老家。一个名叫菲奥娜·阿尔登的年轻女人搬了进来,有天晚上,他发现她吞下了一瓶安眠药,神志不清地倒在楼梯脚。她紧紧抓着他的手腕不肯放开,他陪她坐救护车去医院洗胃,救回了她一命。在这件事之后,他搬出了阁楼,在切尔西和厄尔斯考特的各个出租房之间迁来迁去。四十年后,他又听到了菲奥娜的消息。她成了上议院的一位男爵的夫人,在生意场上也是声誉卓绝。青春往往都是不幸的,为了成为自己而做出的挣扎把年轻人撕成了碎片,但有时候,挣扎过了,好日子就会到来。(未完,请点击:)

《午夜之子》读后感(3):《午夜之子》——印度对英语小说最新最出色的贡献 作者:刘凯芳

如果要推选一位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界文坛上最引起轰动的作家,那么,肯定非英国的萨曼·鲁西迪莫属了。

萨曼·鲁西迪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当今英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后殖民”文学的“教父” 。三十余年来,他佳作迭出,共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和三部短篇小说集,还有两部儿童作品及十余部非小说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文坛的重视。他的作品获得过英国以及美、 法等国许多重要的文学奖项。是《午夜之子》让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使他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和君特·格拉斯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并驾齐驱。这部五百余页的巨作于一九八一年出版后, 便好评如潮。 《纽约书评》 称它是 “这一代人英语世界出版的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 《伦敦书评》认为它是“印度对英语小说最新、最出色的贡献” 。 《泰晤士报》有人撰文说“自从阅读过《百年孤独》以来,还从来没有其他小说像它这样令人惊叹” 。它连续获得了布克奖、詹姆斯·泰德·布莱克纪念奖、英国艺术委员会文学奖和美国的英语国家联合会文学奖。一九九三年,该书又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二十五周年而颁发的大奖—— “特别布克奖” 。 一九九九年,美国著名的兰登书屋评选出一百部二十世纪最佳英语小说, 该书名列其中。二○○八年, 该书又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四十周年特设的 “最佳布克奖” 。

《午夜之子》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一是因为其题材独特,场面恢宏。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涉及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 鲁西迪以文学的语言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内涵, 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和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这个“后殖民”的时代。二是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他突破了关于小说形式的传统观念,将现实和虚构、 小说和历史糅合在一起, 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讽刺中, 加入了奇特的幻想,把神话、寓言、通俗文化、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小说情节曲折多变,可读性非常强。

鲁西迪在《午夜之子》一书中采用的是印度史诗如《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中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让主角萨里姆·西奈在走向人生道路终点之前向一个名叫博多的女人讲述自己的家史。书中时间跨度长达六十二年,覆盖的地域包括克什米尔、德里、孟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这半个多世纪在印度次大陆发生的种种重大政治事件,例如一九一九年四月英军在阿姆利则对手无寸铁的印度人的大屠杀(死伤一千五百余人) 、印度独立前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中印边界冲突、巴基斯坦政变、孟加拉战争、英迪拉·甘地的铁腕统治等无不包含书中。鲁西迪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同主角的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小说多处涉及印度次大陆文化传统中的宗教、迷信、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殖民地向独立国家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描写次大陆社会变革、政治动乱的过程中,对政治的黑暗极尽调侃之能事,对当权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尤其是对英迪拉·甘地政府实行的紧急状态法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为此该书曾一度被执政的印度国大党禁止发行。

有人说,魔幻和印度历史永远是鲁西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本书中,预言、征兆、特异功能等离奇的内容既使小说蒙上了印度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神秘色彩,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作者通过“午夜之子”这一具有特异功能的群体以及如尼赫鲁的贺信等种种虚构,将萨里姆的成长与和他同时诞生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印度本身是一个文化传统丰富、种族宗教关系极其复杂的国家。鲁西迪在全书中使用了大量有关印度传统文化的典故,其中不少都与印度教、伊斯兰教有关。例如: 被调包的孩子名叫湿婆,这是印度教中司毁灭、创造、生殖和舞蹈的主神的名字,而另一位午夜之子——女巫婆婆帝用的便是神话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的名字。护士的调包,使血统是英印混血儿的萨里姆进入穆斯林家庭,穆斯林富商的骨血却流落到印度教信徒的街头艺人中,造成了宗教、文化、身份上的错乱。鲁西迪尽管在小说中大量进行了虚构,但其中的大多历史事件完全真实,这种将一个国家的命运及其历史变革折射到一个家族、一个孩子的经历之上的叙事手法十分巧妙。 作者故意夸大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书中的鼻子和膝盖,作为萨里姆和湿婆两人的象征,在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想象力的丰富令人惊叹。

鲁西迪借用了印度史诗中的叙事方式,即由主角讲述故事,这使全书节奏流畅,行文生动,富有民间口语文学的韵味。它时而离题万里,时而回归主题,枝叶繁茂,令人眼花缭乱。书中个人生活与历史事件、现实与虚构结合得天衣无缝。鲁西迪出生于印度穆斯林家庭,又在英国受教育,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使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能从全新的视点来切入到印度独立前后的现实之中,以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古老的文明,探讨印度次大陆在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的艰辛历程。不妨说,萨里姆的遭遇也正是印度这一新国家独立后成长的艰难历程的反映。

鲁西迪对英语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完全可以和十九世纪的大师狄更斯、萨克雷等媲美。英国著名作家普雷切特在《纽约客》上撰文说: “印度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滔滔不绝地讲故事的大师。 ”他的语言灵活风趣,丰富多彩,可说是色香味俱全。例如:书中反复使用了印度国旗上的绿色和橘黄色,克什米尔天空的蓝色,再加上黑夜的黑色。又反复将食品如酸辣酱的味道和人物的感情或者故事的转换联系起来。另外,我们在故事中还可以看到大量巧妙的比喻和双关语,即以各章的标题而论,其中就有好几处一语双关,例如: 《多头妖怪》中,“多头妖怪”既指以进行种族宗教迫害牟利、以印度教中多头神罗婆那来命名的黑帮,同时又有“群氓”之意,指很容易受到煽动的芸芸众生。 《引流和沙漠》中, “引流”一词指医学上对鼻腔等器官的疏通,同时又有“消耗殆尽”之意,指国家的力量、军队的斗志以及个人的精力等消耗一空。此外,毒蛇的内容在书中反复出现,德哥斯塔被警察追捕时被蛇咬死; 萨里姆病危时,靠蛇毒救治过来; 在《蛇梯棋》一章中,萨里姆将蛇和梯子看成是人生中祸与福的象征,这两者保持平衡,又互相转化,这种辩证的关系与我国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很接近。而在《萨巴尔马提司令的指挥棒》一章中,萨里姆的报复便是模仿蛇的出击。书中还反复使用了“一千零一”这个数字,除在某些场合是实指外,还因为它在英语中有“无数” “非常多”之意。同时,鲁西迪在小说中还使用了意识流手法,借助梦境和生病时的昏迷状态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预感。此外,鲁西迪还不只一次地使用电影中的技巧,如人物的特写镜头、近景和远景的描绘,等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而宗教对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人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书大量涉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方面的内容。印度教中神话传说的丰富令我们难以想象,正如鲁西迪在小说中所说的,印度教中的神灵就有三亿三千万个,其中一些主神都有各种各样的化身。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书中大量篇幅反映了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不只一处引用《古兰经》 。这对翻译增加了难度。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将全书内容介绍给中国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有关印度次大陆历史、 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书籍。书中人名、地名和神祇的名称尽可能采用《宗教词典》 《高级印度史》 《印度史话》 《印度各邦历史文化》 《巴基斯坦简史》等书中通行的译法。书中大量有关食物、衣着和其他风俗习惯的词语源自印地语、乌尔都语或者孟加拉语,这些词语就连《牛津词典》和《韦氏三版国际词典》等大型英语辞书也不见收录。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只能转请国外的友人向具有印度或巴基斯坦文化背景的朋友请教。在这方面,要特别感谢的是曾执教于英国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卡迪夫大学( College of Cardiff)并数度来华且在厦门大学讲学四载的英国文学专家查尔斯·泰扎克(Charles Tyzack) 。翻译一年多来,我同他通过电子邮件经常联系,他帮助我解决了不少困难的问题。此外,还有执教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钱彦博士,她为我向她的印度朋友请教了一些特别的词语; 我的研究生魏存茂为我从网上下载了鲁西迪小说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印度次大陆特有的词汇,对我的翻译非常有用; 我的另一位学生王晨曦为我借来了最新版本的《古兰经》 ,使我的引文能够准确无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至于译文中存在的问题,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刘凯芳

于厦门大学

《午夜之子》读后感(4):天下大师,好书驾到!

继深受群众欢迎的帕斯系列、奥威尔系列之后,天下智慧文化 『天下大师』又新推出鲁西迪系列,被誉为“后殖民文学教父”的萨曼、鲁西迪曾三次获得布克奖,其作品译介过来的并不多。《午夜之子》由刘凯芳教授历经十年修订、打磨,此次出版的系无删节全译本。好书共分享!

《午夜之子》读后感(5):印度特色乌托邦之路上的奋斗

对于中国人来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很好理解,或者说,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其他地区的人都有一种固有的形象,以至于一提起就让人心生好感/恶感。这种一一对应关系除了大家都不甚了了的黑非洲和亚马逊丛林,仅有印度作为一个得到现代文明承认的文明国家/地区例外。

原因在于无论东方文化还是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化,乃至伊斯兰文化,本质来说是要建立一个乌托邦的,无论这种乌托邦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大家的还是个人的,归根结底他们想的是建设一个能存活于世上的乌托邦。这一点在东方是儒家的教化,在西方是平等/契约与共产主义,在伊斯兰是古兰经。

现代印度文化则不然,甘地描述的乌托邦虚无缥缈到超越文化、宗教、政治等等一切的现实,被几代印度知识分子追之若素,以为是不二法典,以至于在各种狼奔豕突中被现实的铁拳打的粉碎之后,他们集体失声,选择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表达他们的逃避——马尔克斯写百多年前,鲁西迪写当代,这种讽刺和失望的气息浓厚到让人窒息——他们压根也没意识到,少了这些因素,乌托邦只能是空中楼阁,比修今世享处女,修出世等梵天还要糟糕一万倍。

从局外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分子所想的与所做的截然相反,他们越是对甘地的乌托邦孜孜以求,他们就越发的将自己与印度普罗大众割裂开来——精神文明丰富到千奇百怪,物质文明水平低下的印度社会并不具备建设乌托邦的基本要求——因为普罗大众渴求的是普通的,正常的生活,一种能被其他人认可而非乌龟心态“小确幸”的生活。就像文中所说,“萨里姆听得到底层的声音,却无法转换成语言,亿万人的声音只能把他逼得爆炸,在孟买的人群里爆炸。”确切一点,是无法转换成“一种”语言。

换言之,你该如何想象一个在“现代国家”框架下并无物质满足,实质只是一个文化集合体的乌托邦存在?

时至今日,“中国特色”四个字被咀嚼成一个半调侃半自豪富有时代色彩的词语,作为当代人我们不能超越历史去评价这条邓小平设计的通往乌托邦之路到底通往何处,能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只能选择自嘲。从这个角度出发,今日印度到底要走向何方,决不是鲁西迪所能决定的,今日印度的世间百态,也并不是鲁西迪所设想和追求的。因此,“印度特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也许比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寡义通用的文学名词更能描述这部作品——你的思想越是符合西方现代文明语境下的“后殖民”,你的文章就愈发的“魔幻”,半点现实主义也无,绝无可能成为一条阳关大道。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变成一个万花筒,在历史变更的大潮中被远远的抛在后面,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午夜之子》读后感(6):午夜之子

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是布克奖热门入围作品。《午夜之子》于1981年获布克奖,1993年,鲁西迪就又凭借此作品获得 “布克奖中的特别奖”,此奖当时为纪念布克奖25周年额外增设。2008年他又凭借《午夜之子》获得“最佳布克奖”,这个特别奖项旨在庆祝世界最权威文学奖之一的布克奖40周年。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