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沈大成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6篇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1):留了一点重量在心上

《萌芽》的读者想必对沈大成这个名字不陌生,最近两年,沈大成一直在杂志上刊登“奇怪的人”专栏,每期四千字的小故事,写的是一些虚构情景下的人。她的新书《屡次想起的人》是杂志专栏的延伸,四千字经过扩充和改写,变得更长更丰满,呈现出纵深和折射。如果有好事者把杂志和书加以对比阅读,大约也有一番乐趣。

有必要先解释一下“虚构情景”,沈大成的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经常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细微而绝对的不同。例如人们用脑袋背后的旋钮调节理智与情感,或是导致失眠的是一种名为“睡不着”的神秘生物。如果将这些故事贴上“奇幻”或“科幻”的标签,会显得太过简单粗暴。正如作者本人在一篇访谈中说:“我喜欢写没有一点发生可能性的,或只有一点发生可能性的事情,并叫故事里的人用贴近现实的心理和动作去消化那些事,满足感就来自于把矛盾处理好。”

所以和“人设先行”的小说不同,沈大成的小说先有的是“城设”,或者说外部环境设定。超级肥胖的人们聚集起来生活的“圆都”;因为空间紧张而全民大搞折叠发明的“折叠国”……乍看匪夷所思,却不显得突兀,那是因为作者处理矛盾的方式十分精细,以至于读者不费什么工夫就能将自己代入到场景里,进而关注置身其中的人们的处境。

大概是“设定先行”的小说写得有点腻味,到了《理发师阿德》,沈大成不再开篇就指明设定的偏移刻度。阿德看起来像是个内敛的只对打理发型感兴趣的人,在某个小镇生活了许多年,既未彻底融入当地,也不显得生分。某一天,他的理发店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俩人看似平静实则充满交锋的晚餐,揭示出理发师的秘密。他不吃普通的食物。顾客的头发被精心收集起来,做成似是而非的奶茶、咖啡和意面,理发师靠此维生,不老不死。用客人的话说,“人们会把我们看成低版本的吸血鬼。”客人是阿德的同道人,来接替生意,避免小镇居民生疑。既然不会老,他们就不得不辗转在各个城镇,抛下一段段回忆。阿德和同行之间,如高手试招,无声间闪过惊心动魄的生死一念。理发师可以被消灭,这个秘密只有另一个理发师才懂。阿德的故事蕴含了一些文化拼贴,可以辨认出武侠小说和吸血鬼小说的路数,却又不尽相同。那背后有种孤独感,不仅是这一篇,也是沈大成的每个故事的底色。

阿德失去了小镇,《口袋人》的男主人公丧失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我”的父母收养了一个口袋人,他的名字是坡。口袋人生来身上有口袋,据说他们长大后无一例外会成为小偷。“我”和坡的少时故事背后藏着性觉醒前的迷茫爱恋,还混入了一只狗的陪伴和亡故。狗的叫声在“我”听来像一首短诗,读来让人动容。

沈大成很少写女性角度的故事,《大角星》算是个例外。超市的试吃促销员“我”在顾客中认出了自己深爱过并参加过他的送葬队伍的偶像,坚持说“隔了很多年,队长归来”。那是没有什么逻辑的推断,却好像供试吃的柿种小零食的滋味一样明确无误。从三万人一起心碎的送葬场面,到试吃员对着队长露出妈妈迎接小孩的表情,情绪的转折既剧烈,又顺理成章。偶像死在了他最好的年纪,曾经的迷妹逐渐长大,长到他的年纪。沈大成的小说是奇情虚构基础上的真实,就像在浮动的地基盖起的房屋,会随着人心的浪潮晃动,却不会倾覆。

在这些有着沉静叙述语气的故事中,有时候也会出现略为阴森的变奏。《阁楼小说家》写了一个住在出版社楼里的小说家,环境描写让熟悉上海出版圈的人不禁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沈大成自己供职的那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出版社吗?小说家历经多年完稿,在楼里留下无数的尸体,都是他过去的自我。俞冰夏为《屡次想起的人》写了一篇“假书评”,也收录在书中,评论的就是这位小说家的作品。虚构中的虚构形成另一扇门,等读者走入。也许进去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到了某个很像假的但又真实无比的世界。但记得在离开时多加小心。沈大成的故事就有这样的魔力,看的时候趣味盎然,仿佛仅仅是参与作者发明的智力游戏,掩卷时却仿佛有什么留了不可思议的重量在心上。

*本文原载于《晶报 深港书评》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2):怪诞的冒险之旅

第一次读沈大成的文字,主要是在公交车上,工作间隙和睡前的台灯下。经常会心一笑,那种小调皮,小惊喜,或者小疑惑,信马由缰得非常可爱。想起最初写作时的我们。不愿意按部就班,不喜欢模仿,喜欢创造自己的世界,这是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不配合,也是作为自我的最初的一种坚持。一个保有孩童般想象力的人,肯定是个孤独又单纯的人。

“我们需要各式各样的地方,以便容纳不同的人。”不一样,才精彩啊。以前习惯整齐划一,害怕掉队,害怕和别人不一样,感觉窘迫、紧张,总是拼命扭动脖后的旋钮,隐藏身体多长出的口袋,学着如何做出一个标准的微笑。慢慢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开始认识自己。不想听的话,都是噪音,我不需要耳朵。认真擦玻璃,品尝美味的头发,折叠、分段,毅然决绝地分裂。纵使别人都不理解,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懂,卡夫卡写的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也懂呀。我们如此普通,甚至落寞,甚至失败,可是阴暗的角落即使无法开出一朵花,仍可以长出小蘑菇,或者美丽的苔藓,一只路过的小蚂蚁或者一只小松鼠会冲你笑一下。

“遗憾的事会使人念念不忘,身上带走遗憾印章的人,是容易被屡次想起的人。”在一个如此好的年纪,厌倦了星座,经历了遗憾,才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值得屡次被想起。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3):中国版的世界奇妙物语

我特别喜欢看日本的一档电视连续剧——《世界奇妙物语》,每一个短片都有着奇妙的世界观设定,像这是个长得漂亮就需要纳税的世界,这是个别人对你的评价会变成贴纸贴在身上的世界,这是个死后灵魂会被回收利用的世界,荒诞的故事总能影射出真实的社会与人性。而沈大成的《屡次想起的人》同样借助奇思妙想的设定,住在出版社阁楼的小说家、装着义耳的人、任何事物都能折叠的国度、天生长着口袋的口袋人,在书中上演着中国版的世界奇妙物语!

“小说家杀死了大量的自己”,住在出版社阁楼的小说家,一心一意投入到写作当中,与书中的角色战斗,与过去未来的自己战斗,出现在出版社各个角落的小说家尸体,不正是他对打磨作品的疯狂执着吗?

“下班后卸下两只义耳才高兴”,为了躲避外来纷扰,选择装上义耳,想听时带上,不想听时就摘下,可是不倾听,是没有办法真正走入别人的内心,一直追求着的安静是自由还是寂寞?

“这个人只想擦玻璃”,没有多少别的想法,只想将自己的全部人生投入到擦玻璃当中,其实征途是星辰大海与一个好的擦玻璃人,是同样伟大的!

“少年的胸口长出了口袋”,奇怪的基因在身体中流淌,口袋人只因为自身的不同,吸引着来自人类或善意或恶意的关注,人类,终究是欲望的动物,狼与羊成为朋友终身相伴的故事只可能在童话故事中。

“谁才是纯粹的理发师”,以头发为食的理发师,为了不被当成怪物,为了活下去,注定无法在一个地方找到归属感,只能流浪漂泊,与孤独为伴,好在,他们并不是只一个人。

“我发现隔壁房间正在生产人”,隔壁房间会冒出不同的住客,原来那个房间在生产着人类,可是无所谓,在这个淡漠的社会中,无人会关心住在隔壁的会是谁,谁又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被生产的呢?

接下去,还有更多的奇妙物语,“有重量的想象力不会飘去天际,而是带你钻入现实,做一次怪诞冒险”,我不知道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是否正确,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个天马行空的设定总能引起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书中的角色虽然生活在怪诞的世界当中,但,每个身上都有我们身边,实实在在活着的人的影子,他们或是为工作而疯魔,或是干着最简单却不平凡的事,或是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寂寞,或是消极避世,稍加留心,总能发现身边存在的这些“屡次想起的人”。

“我讨厌漫无目的假、不真挚的假”,我想正是作者秉持着这种信念,才让每个故事都有着让人忍不住读下去欲望,因为角色不仅仅只是角色,而是“奇怪境况中的亲切的人”。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4):沈大成就是美好本身

沈大成就是美好本身。洁净,明亮,清却不冷,心知肚明这世界的美和不美,悲悯又声色不露。她的文字就是上海或者另一个像上海却又比上海魔幻的城,有点像几米漫画里的城,是路边的梧桐树,是沉默不语的小洋房,是夜里11、2点的便利店,是空空的街道,是穿得体面又不嘈杂的人群。十几年过去了,和她同期写字的人好像都变了,她还是那样,又好像更准确更高级更洁净。这本书欢喜到最要好的人来借,都断然拒绝,宁愿新买来送。真希望她的博客还在,新书常出。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5):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豆瓣评分颇高的法国动画短片《精神分裂症》描述过一个叫亨利的人,由于陨石撞击而与现实世界偏离了水平91cm。接受心理治疗无果后亨利不断向自己发问:“多一点,少一点,我偏离了自己多少厘米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变得越来越自闭,越来越孤独。

法式文学影视作品往往自带黑色嘲讽色彩,沈大成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屡次想起的人》也是如此,读罢总感觉它和现实世界存在某些联结,影射了一些新世相。15个短篇如同《北京折叠》里的不同次元,营造了熟悉又陌生的15个场景,读完3个短篇已经有了带着3D电影看星际穿越的眩晕之感。看看书中的主人公,他们努力在不同的地方寻找一个栖息之地,以便让自己与世界共处,如同另一个自己。

其实哪怕没有遭受陨石撞击,谁知道现在的自己偏离了过去的自己多少厘米呢?谁又知道扮演各种角色的自己和真实的自我又有多少偏差呢?

《屡次想起的人》中的理发师阿德说:

稍微和主流人群不一样的人,就很难活。

现实社会确实如此,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合格的社会人随时都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他们需要可以调整得到的理智与情感和随时可以restart的态度。所以我们看到《屡次想起的人》中,个体们磨平棱角融入主流世界的过程:

义耳

,由开始的竖起招风耳把世界暂时关在外面,到后来带上耳套隐避差异去生活;

逃脱者

,有可以调整理智与情感的旋钮,他们需要在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掌握什么情况下该调到哪里的分寸;

分裂人

,过得不开心亦或是有了自毁念头,可以选择分裂,以一种健康的、创造性的心态变成新生人;

分段人

,可以物化为一种成长的结节,像竹子一样:身体虽然完整,但从这里开始,人生分为上下两截。每当完成一件相对重要的事,段就划在这之后。

貌似沈大成在书的最后点破了超现实主义与我们生存的平行世界的联结(所以《屡次想起的人》应该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对吗…、):

被科技飞速发展裹挟的社会在高速运转中产生了不同的新兴行业,打破原有的平衡生态,新的情景、相处方式自然而然地发生,新的公约随后制定,人们为此高兴和苦恼,而适应新状况的同时,一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旧世界生存法则也得继续遵循,否则社会崩塌,人人受害。

一点都不超现实、、、这就是现实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6):生命之外还有生命

通常意义上的想念我们会叠加上一些距离,不管是空间上的还是时间上的,总之距离会带来想念,生出情愫,斩不断的就是思念,屡次想起的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或者事。翻阅前因为书名就是这么理所当然得觉得作者会给我们带来15篇个短篇情感故事,间或撒点鸡汤,励志一下如同很多已经面世且销量不错的书籍一样,让人无端生出一种无形的抵触情绪,阅读前的主观判断有时会影响接下来的整本阅读效果,可是作者沈大成的作品不会。你不管阅读前抱着怎样的想法来翻开这本作品,都会被作者的奇思打动,被作者这种由生活随处可见的人群引出的观点所折服,并且会让阅读者产生共鸣与联想。

全书十五个小短篇,故事之间看似没有丝毫的联系,却因为是城市间的普通人,好像这些故事又恰好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仔细的观察,或者是他们真的隐藏的足够好,以至于我们以为大家都一样。故事里的主人公有理发师,城市蜘蛛人,一个乐观的胖子,一个对抓娃娃机很精通的年轻人,他们就一直以来都充斥着每一座城市,习以为常,并且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我们需要这样的职业人,也需要不那么执着于未来会怎样的人。

普通的职业中因为有理发师们,所以我们可以随心的变换着自己的发型,却不想理发师需要的真是我们的头发,一段段被剪断的发都是他们的食粮,在故事里有厨艺精湛热爱生活的理发师进行烹饪,一切看起来有些岁月静好,普通的我们完全看不出理发师与我们的不同,但就是这样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严格的工作规范,严苛得执行着不为外力所阻挡,即使再多不舍都无济于事,理发师在几年的工作时间里对一个地区的人们积累了很好地情感,他希望他的接任者可以善待这一片的居民,事无巨细的介绍着自己过往的经验,却在数次冷漠回应后不再与其分享自己心头的那些小确幸。故事的主人公可能职业看起来荒诞无厘头,但却是每一个职场中人都会遇见类似的问题,我们会做一些别人眼中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情的背后藏着只有自己同行业人知道的小秘密和职业规定,未涉足集中的人很难窥得一二,很多时候会对自己的服务对象积累下很好的感情,长年累月间彼此形成了独有的默契,这种工作的成就感与小得意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即使是同行业的人也不可以,即使保守一个秘密的情况下,旁观者永远没办法代入当局者的心情,当局者会觉得热情被无端消耗,没有得到充分回应,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网络社交平台,在平台中悄悄倾吐,不一定需要有人知晓,有时缺的可能就是一个树洞。

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失去自信的胖子,也会看见很有生活朝气的胖子,作者的视角有些剑走偏锋,她的笔下胖子们不是自愿成为胖子,他们也有过抵抗,却依然敌不过命运的安排,就是命里会变胖,这是无法阻挡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主人公在看见妈妈和姐姐变胖的全过程中自己也走上了和他们一样的道路,她渴望和姐姐一样搬去为胖子们打造的圆都,那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外面香甜,每一处都在诉说着胖子们的心声,极尽可能的让平日里不那么被青睐的胖子们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可惜的是,主人公做过很多的努力,在还没有获得居住权的时候,圆都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很多样,也因此变成了主人公心中无法完成的梦,她一直在怀念在圆都享受到的一切,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故事里的圆都很像平日里被反复提及的乌托邦,谁都渴望有这样一片乐土,也许曾经出现过,最后依然消亡了,存活在那些不甘愿的人的梦里,可能未来的某个时候那样的世界就会来到。

作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未来的世界,即使对于现实仍充满怨怼也感怀生命,我们来到这世界就是奇妙的存在。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