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艾萨克·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读后感6篇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1):永恒已过六十年

Comfort Zone的问题,个人,群体和整个族群都有。所以变化始于异端,想信自己的人改变世界。他须有求索的决心,但不必期求回报。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争取多数人中的一部分倒戈到自己的阵营,不过作为推动变革的人而言,成功之前他永远在逆水行舟。成功之后,历史不再关心他。

阿西莫夫的世界常常会很有趣。这篇1955年写的《永恒的终结》,以时间为轴,假定人类可以对历史的进程做选择性的变化来调整人类的未来。在这个大框架下,一群生命规划师和时间计算师力图做出“最小改变”,以求得到“最优结果”,可以是避免了核战灭族的结果,也可以是选择了人类没有星际旅行的未来。这群被称为永恒之人的人,在这样的原则下,看着人类走的每一步,在长达几万个世纪的时间里,神一般的照料着人类。

一个好的故事先要有好的思索。阿西莫夫的思索如此鲜亮,以至于我在读的时候就开始体会他的用意。他考量感性对于人类的意义。像是他在《神们自己》里三体星人里想的,智慧生物可以是三位一体,情者、理者和抚育者,承担自己分别的角色。感性和理性是人类的两个侧面,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里,理性在科学的带领下高歌猛进,在想象力的边缘开疆扩土,而感性,仿佛没有什么变化。愤怒、嫉妒、贪婪和对性与暴力的喜好,我们和三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阿西莫夫敏锐的抓住这一点,在跨越几万万年的小说里,感性像一个标牌,标志着人类本身,引导故事的走向。

阿西莫夫另一个对我们人类的理解是,我们最高层次的对抗往往是观点的对抗,在意识形态和人类理想上毫不妥协的冷酷对抗。胜者引导历史,败者不复存在。没有暧昧。没有中间地带。当一个人都在各个方面取得成熟或者不再成长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欲望就像野草一般有力而且顽强。阿西莫夫简简单单用几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来代表不同的阵营,主角哈伦,社会新鲜人/古代历史爱好者/生命规划师/时间控制的执行者;师傅忒赛尔,烟鬼/体系的维护者/备受尊重的老将;计算师芬吉,胖子/精明的计算师/与主角出处做对的人;诺依,482世纪的上层贵族美女/美/柔软;库珀,古代历史学习者/聪明的工程师;通讯员,数次看到星际旅行技术被抹除的人。每个人或明或暗的都在自己的立场上站的坚牢:师傅认可永恒时空,守卫这个体系;胖子要证明主角不堪重用;诺依追求与永恒之人的爱恋;库伯聪明之极但也钝钝的接受指令;而通讯员从未表达过对星际旅行的同情。

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反转,看到拍案惊奇的时刻很想去和阿西莫夫握个手道个谢。反转会出现是因为人们会基于一个人呈现的状态和了解的他/她的皮毛历史而做出基本的判断,并根据这个判断做自己的选择。当这个判断与发生的事实不符甚至相反的时候,故事的情节反转,人们带着吃惊的表情看着历史洪流走向不同的方向。对于一件事情本身或是一个人的判断,对其历史的了解是第一步。人类的傲慢之处在于,常常以为自己足够了解,或者不去努力了解真相就开始大发议论。言辞代表行动,说出的话代表他将要做的事情。无论在哪个时代,信息不对称,都是最大的变数。主角对师傅判断错误认为他会反对自己和诺伊的恋情,是基于不了解师傅也曾热烈的爱过;主角对诺伊判断错误是以为她很单纯的只是482世纪的人而已却不知道她来自十万世纪后的未来;库珀大半本在主角眼里都是路人,是因为不了解他即将可能引导的历史。

收起傲慢之心,在拿到足够的信息之前不做判断,或许是走向开明的第一步。

在观点对抗的过程中,年轻人改变世界。老迈的阵营坚守者不适合也不愿去冲锋陷阵,而年轻人的锐气却总是被推出前台。在历史的进程中,为什么换个人来很有可能是同样的结果?因为一个集团的意志会坚定的把计划执行下去。事情的不确定性而往往就来自于年轻人的自觉。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别人手里的枪,是否愿意做这杆枪,或者,某些时候,是否抢到了做枪的机会。同时,在年轻人貌似坚定的眼神中,往往深深掩埋不确定和不安定。对,是否站在这个阵营,是否坚持这个观点,这一切并不确定。就像参孙,桀骜不驯,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了立场之后,可以在最出人意料的时候做出致命一击。主角哈伦在改变阵营的过程中,心里不停的想着参孙的最后一击,就是因为他在犹豫是否改变,也意识到了作为被推出前台的年轻人,他的改变可以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部科幻小说其实并不需要有多少神奇的发明,两三个就足以吸引眼球,也足以推动整个故事。阿西莫夫在这里往往做的特别精彩。时空壶的设定很有趣,从一个时空到另一个时空,时空壶仿佛不动而外面已是万年之后,恰似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1955年的小说里,力场床舒适智慧,几乎就是现在记忆床垫的未来形态;而超级计算机,又一次充当人类大脑的外延,给我们计算和预知的力量,但是计算机的阿克琉斯之踵也在于,当它对的时候,是因为它完完全全按照你的指挥在工作;当它错的时候,也是因为它完完全全按照你的指挥在工作。

阿西莫夫有时候被人诟病不太会写爱情,我觉得这是因为科幻狗平时不发招。书写到五分之一,女主角才轻盈登场,在主角哈伦的眼睛里:

他凝视着进来的人。

哈伦也不是从来没有在永恒时空里见过姑娘。不至于从来没有,虽然很少,毕竟是见过的。

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姑娘!在永恒时空里!

这个瞬间之后,感性又一次在冰冷的时空宇宙中拯救人类。阿西莫夫对我们人类的爱在于期待,不,相信我们有着金色的明天。

前方是一片灿烂的云海

我们都有着金色的未来

当爱

紧紧拥抱我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2):阿氏穿越

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阿西莫夫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了吧。

虽然评价不错,但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这本书当回事。虽然有一定的期待,但毕竟是六十年前的书了,题材还是现在已经烂大街的穿越(好吧,叫时间旅行)。

书名叫《永恒的终结》,书的开头几章又在讲穿越时空影响历史的时空技师,猜就可以猜到嘛,讲的是这个时空技师因为种种原因把永恒时空间时空毁掉了。至于这个原因嘛,凭借我多年阅读经验应该是永恒时空会阻碍人类发展。到这里的话我觉得这本书只能得个七分。

接下来呢,主人公哈伦遇到了那个女的,诺伊。如果,我是说如果,阿西莫夫按照这个剧情那么写下去,我觉得这本书我连六分都给不了。一个高上大的科幻小说就那么变成了一个SB为了所为爱情把整个世界都毁了的SB小说了,六分都不值。

故事进入中盘又急转直下,哈伦被困住了。肯定有阴谋!下面应该是什么?宫斗戏吗?非也,接下来故事迅速变得好看了!原来一直在哈伦手下接受教育的那家伙竟然是马兰松,而计算师忒赛尔让哈伦安排将马兰松送回24世纪,否则因果链将会被破坏。哈伦决定毁掉这个计划,但他不知道自己毁掉因果链,毁掉永恒时空也是在毁掉与诺伊见面的机会。

忒赛尔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告诉哈伦他可以和诺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哈伦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但他们,整个永恒时空实际上都在一个更大的阴谋里。

永恒时空控制着一般时空,隐藏世纪又在控制着永恒时空。有点儿眼熟对吧?第一基地控制着银河系,第二基地控制着第一基地,机器人控制着第二基地……典型的阿西莫夫式的trick!而且从情节安排的角度来说,这叫什么来着?用一个术语说叫三翻四抖,还是一波三折?

故事曲曲折折发展到这里已经可算是非常漂亮的一部作品了。永恒时空中的时空技师为了让人类社会“安全”地发展,不断穿越时空让人类社会回到“正轨”,而为了闭合因果链,保持永恒时空的存续,他们必须要将自己的调整造成的影响变得最小。这样,人类生活在了看似“永远安全”的环境之下了。但不论如何调整,小小的变化都会对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这样“安全”的社会,使人类丧失了征服星之大海的可能性永远被禁锢在地球上,慢慢走向了灭亡。时空技师的任务本是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没想到反倒把人类逼进了死胡同。

不光是这个,你们别光看现在一部部小说里面各种人物穿来穿去特别热闹,当年穿越小说可是事关哲学的,事关你怎么改变过去,对现在有什么影响之类,对于这个问题另有一篇书评已经简单讲过了(),我也不做赘述。

当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阿氏作品,问题自然也同样阿氏。就是里面的所有人物都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没关系啦,故事讲的好,点子也不错,而且反正阿氏的书这么的多给我留下印象的人物还只有《基地》里边那几个,所以说这本还是能给满分啦~就是这样了。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3):我看过的最好的时间旅行科幻作品

清明节假期时间没有去旅游,看完这本科幻小说,真是觉得大快人心,不得不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幻作品。

时间旅行,这个主题在科幻界并不陌生,很多作品中都涉及到,不止是文学作品,更是科幻电影的热门题材。可是,这是第一次发现一个作品的因果链可以这么完美,滴水不漏的闭环,解释的很清晰,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知识就很容易理解。我以为,这样才是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应该做到的,那些故弄虚玄的技术卖弄,自以为高高在上隔绝了普通读者的作品简直都丧失了创作的基本道德。

关于时间旅行,几乎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在本作中展现,有时空穿越工具,有各种属性的时空大师,有美丽又神秘的女性,有时间旅行悖论,有政治阴谋,有卧底,有背叛,有对峙,有反抗。其中,作者借由光头教授之口叙述的关于时间旅行悖论的讲义,相当的精彩。更妙的是,它们融合的非常完美连贯,作者从一个事件开始介入,引出了一大串庞大的故事线索,描述了一个可以自由纵贯几十万世纪的未来世界,写的毫无压力。一般时空和永恒时空,最小变量等等设定都非常精妙,最后还把我们所经历过的世纪和虚拟世界做了一个连接,表示非常的真实。

最可贵的是,结尾相当大气。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我以为我猜到了作者结尾的方式,可是我发现我错了,那个浩瀚的结尾,带着作者深深的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确实,这才是星辰大海的征途,凡人的思维无法企及。

这就是一部典型的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剧情,人设,理论背景,叙述方式,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值得五星评价。我不得不说,它用一个现在看来并没有新意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恢弘世界,简直重塑了我的三观,改变了我对时间的各种看法。三体看毕,也是这种感觉,感觉宇宙都重生了;本作也是,感觉看待世界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但科幻作品的主旨毕竟是单一的,世界末日模式,或者是有爱不死模式。但它也做的够好的了,一部上个世纪的作品,写的这么完美无缺,已经完全够的上阿西莫夫的名号了。毕竟,去年那部红的要死的星际穿越片,单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也完全比不上本作的一个零头。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4):一本我们错过了整整六十年的书

《永恒的终结》是艾萨克·阿西莫夫最早在1955年完成的小说,奇怪的是,60年来,国内从未出版过该作品的中文版。正如随后附上的国外读者的评论,其中提到,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机器人系列出尽了风头,多少掩盖了他其他杰作的光芒。中国读者错过了整整六十年的这本书,却当之无愧的,是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绝佳文本,是代表了阿西莫夫最高水准的一部作品,同样这部作品也是20世纪科幻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贴几段国外读者诚恳的评价:

1、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机器人系列作品盛名之下出尽风头,多少掩盖了他其他杰作的光芒,尤其是《永恒的终结》,这本书很难找到。在这本书中,阿西莫夫有意识地开始探索时间旅行的经典悖论——这个众多科幻小说无法摆脱的魔咒。

2、这本书科幻迷们都不应该错过。可能这本书有点难找到,但是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3、阿西莫夫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演变,然后他介绍了这个叫做永恒时空的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过去和未来的时空节点灵活地调整现实,修正人类所犯的错误,从而保障人类社会的存续。顺带着,他有趣地挖掘了在几个世纪社会风俗不断变化的期间,人类天性亘古不变的一些基本层面(比如竞争意识、动机和爱)。

4、除了基地、帝国或者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其他作品不太有名。这本书,不需要理由,完全值得一读,这样你就能知道撇开基地和机器人,阿西莫夫的能耐有多大了。

5、读这本书吧,如果你爱科幻的话。读这本书吧,如果你喜欢读超出意料的文字,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时不时可以给你一巴掌,请毫不犹豫读这本小说。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部杰出的作品,你也可以读这本书。机器人、银河帝国、基地系列的粉丝们,你们可以在这本书读出那些系列里的某些元素,即使《永恒的终结》与这些文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6、通过这本书,阿西莫夫想要表达的是:正如孩子是在不断地摔倒之后才学会走路的,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后的终极就是:熊彼特式的野心驱动、不畏惧失败、积极进取、勇于冒险创新的精神。但如果我们被保护着从不犯错,的确可能避免了一些悲剧,但是全人类却会越来越呆板无趣,趋近于灭亡。不管怎样,《永恒的终结》都是阿西莫夫最高水准的科幻小说,而这本书为什么那么默默无闻就更说不通了。一定要读这本书,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笔者选取的国外读者的评价客观,理性,典型,值得参考。

借这些评价,我是想说,没错:女士们,先生们,世界上只有一个阿西莫夫。世界上也只有一本《永恒的终结》。

这是唯一一本阿西莫夫创作的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请毫不犹豫地读这本你已经错过了60年的经典吧。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5):关于永恒时空的几个疑问

1、 永恒时空的存在本身

按照书中的描述,永恒时空之所以被建立,是因为永恒人向历史传输了必要的数学知识。这就造成了永恒时空在某个关键结点的脆弱性,也正是因此才被隐藏世纪抓住了机会从源头杜绝了。这就好比说,小明之所以能够出生,是因为30岁的小明经过时间旅行回到过去,并爱上了年轻时自己的妈妈。典型的循环论证。

2、永恒时空里的时间

永恒时空独立于现实时空而存在,通过时间技师来纠正现实时空中的错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四维生物。然而永恒时空里时间也在流逝,并有着时间上的前后因果关系,那么为什么不能存在五维生物,来负责永恒时空的历史呢?

3、世纪观测站

永恒时空在每个世纪都设立了观测站。这些观测站属于永恒时空吗?如果是,为什么时空技师需要通过时空壶来往返于各个世纪?如果不是,为什么观测站里的计算师、观测师都是永恒人?

此外还有几点感想,也随便谈谈。人类乱点科技树造成灾难性结果,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科技发展,很多都造成了大量的伤亡;战后很多科技也是先军后民。通过时间旅行来改变历史,继而设立这样的机构,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进行变革,这个想法太大胆,阿西莫夫不愧是大师,他不但想到了,而且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然而以全人类福祉为借口的变革,在消灭异类与灾难的同时,也阻止了人类的进化,以至于数十万年后的人类需要回到“史前",不惜毁灭自己,也要把永恒时空杜绝在源头。这一构想的惊人程度,不亚于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6):太!短!了!

阿西莫夫不愧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就算抛开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不谈,其他小说随便拿一本出来也是秒杀无数作家。

这本《永恒的终结》是阿西莫夫1955年写的,已经可以看到一整套成熟的心灵历史学运作的方式(虽然没叫这个名字),而且解释比后来基地系列更为详尽。基地中对心灵历史学之所以着墨不多,大概也是因为老阿觉得该写的都在这本《永恒》里写完了吧。

唯一算不上缺憾的缺憾就是太短了,实在让人意犹未尽啊……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