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读后感6篇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你走神不如我走神——评《偷影子的人》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做同样的事情,处于同样的环境,有的人愁眉苦脸,而有的人就能兴高采烈。造成如此差异,也不尽然是兴奋点的差别或境界的高低,而是在不得不做一些公认很无聊的事情、处于公认很平淡的环境中,那些兴高采烈的家伙给它搭配了其他好玩的元素,比如,走神。如果你把这种好玩的元素放在听课、演讲、比赛等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很不着调的表现,但如果是在开会、等车、旅途中、独处时,却是非常靠谱的选择。很多人不但喜欢自己走神,更喜欢把这种私人爱好公开化,写成故事让大家一起走神,在我们这边,这类故事多半以穿越的形式出现,而在外国基本上不需要那么多道具和后世优越感,他们只是讲述一些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刻画一些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以及有可能出现在我们头脑里的一些走神。这两种走神的区别是,前者更多的是猎奇,而后者是共鸣,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走神之作《偷影子的人》,就属于后者。

思考人生是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您不能像巴洛特利那样选择在球场上临门一脚时,而如果像《偷影子的人》里那个小男孩,选择在孤单、受气、灰色的童年,借以给寻找生活的坐标和勇气,那么这种看似走神的行为,就算是不被理解,也会是智慧的表现,甚至会有奇迹出现——和影子交谈,不仅是自己的,还有所有人的。这种特异功能让他如同掌握了读心术一般,轻而易举的了解别人的亲身经历、真实想法甚至各种隐私。

尽管我们都清楚这种特异功能是不折不扣的走神,因为常识早就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如影随形”、什么是“形影不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小男孩的喜爱,因为他通过与别人的影子交谈,了解到别人的真实情况,却没有利用这些信息控制别人、欺骗别人、打击别人,就算是经常打击他的死胖子马格,就算是他暗恋许久的伊丽莎白,他都能保持淡定的正常相处,而长大后的他,更是利用这一功能尽可能的帮助别人,而且尽可能的做好事不留名。这种拥有一定的超能力,却理解别人、体谅别人、悲悯别人的人,在现在的作品以及同类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也是最打动我们之处,通过一次次的“偷影子”,我们了解到的是一些人心灵的阴影和伤疤,这些人不是王侯将相、王孙公主,不属于大奸大恶、大仁大义,都是我们平常能见到、身边会出现的普通人,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也有此时彼时的小确幸,他们儿时亲情的冷暖、成长中爱情的离合、人生中友情的得失,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于是对他们的悲悯其实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悲悯。

小男孩通过走神思考了人生,也学会了悲悯,作者通过走神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让我们共鸣,而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难免也掩卷走神,品味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里蕴含的不平常的哲理,神游之后或许还会笑着对书及作者说一句:你走神不如我走神。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2):情满人间

如果问,谁能无怨无悔的陪伴着我们从出生到死去,有人可能会说是父母,也有人可能会说是友人,但人们都忽略了那个默默无闻永远站在身后、分享快乐与悲伤的“影子”朋友。还记得《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中,彼得潘被小狗叼走影子后伤心的哭泣么?有时我也会陷入遐想,万一同样不幸遗失了影子,会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呢,是不是也会有人帮我找到它并将它缝回我身边呢?

法国著名作家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同样讲述了一个关于“影子”朋友的故事,不过与《小飞侠》不同的是,在这个故事里,男主角不仅没有丢失自己的影子,反而从小就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能够聆听旁人影子的心语,甚至交换他人的“影子”,从这些影子中,他了解了友人的喜怒哀乐和不为人知的秘密,获得了非比寻常的感受,也从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其实男孩自身也深陷迷茫之中无法自拔,从小失去父亲的他,曾经在生活中彷徨无助,对于亲情和友情有着本能的逃离,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与众多影子的交流中,他发觉原来“爱”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爱”像影子一样相伴人类一生。

《偷影子的人》的故事发展虽然以奇幻为线索,但却走的是温馨情感路线,读者陪伴着男孩从懵懂到成熟,感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无限能量。作者马克通过男孩与面包店长子吕克的交往,刻画出一段温暖感人的兄弟友情,男孩听从了吕克影子的心声,竭力的帮助吕克摆脱生活的枷锁,鼓励他去寻找奋斗的目标,在他沮丧时给予力量,在他彷徨时指引方向,理解、包容、协助,友情也在逐步升华。

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关于母爱的描写,母亲对远在他乡儿子的深切思念跃然纸上,病发时她不愿让儿子知晓,一次次隐瞒病情,直到撒手人寰。当后知后觉的儿子重新回到故居,用心感受母亲临终前的孤独寂寞时,才了解原来无比深厚的母爱一直萦绕在自己身边,无限遗憾曾错过没能与其共度的分分秒秒。

值得庆幸的是,在爱情上,男孩没有再一次在浑噩中迷失自己,童年时和母亲的一次海边度假,令他结识了生命中另一个最重要的女人——克蕾儿,对男孩来说,这个失语女孩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是“那种可以用嘶哑叫声擦去天空的阴暗、有着大提琴般银色的女孩”,世界上没有一个女孩可以像她一样让风筝快速旋转,也没有一个女孩可以让男孩永世不忘。因而当他成年后回到充盈着童年回忆的海边小镇,看到灯塔里那只带有岁月痕迹的风筝,男孩终于领悟了这么多年都在期待什么,又应该去做些什么。当男孩与克蕾儿的影子紧紧相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爱是如此美丽……

友情、亲情、爱情,在马克笔下熠熠生辉,一部温情四溢的《偷影子的人》,笔调轻松、温情慢慢,波澜不惊,却带给我许许多多的感动。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3):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文/Shirleysays

走在阳光盈溢的大街上,要小心呀。小心你的影子被人偷走,如果那样的话,你失落的不仅仅是影子,反而是心底匿藏已久的隐私。在《偷影子的人》里有一个小男孩,他有种神谕的力量,在阳光下与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可以一下子跑进了别人的记忆。“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为它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这便是我们对你的全部请托。”这是影子们对男孩的嘱托。

法国畅销书作家马克、李维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既传奇又平凡。传奇的是这位仁兄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创建了生平第一家公司。在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在美国创办了两家电脑影像合成公司。在一九九一年在法国开设建筑师设计所。这些足以让许多梦想自主创业的人望尘莫及。然而,他写第一部小说的动机却单纯而平凡,就是想让儿子在三十岁时能遇见三十岁的老爸。这种写作动机无疑确定了他小说的题材和调性,童年、青春、成长、爱情和亲情是浸透在小说中的永恒。从第一部《假如这是真的》到第十部《偷影子的人》,仿佛是马克、李维以温柔笔触划下的一条条人生轨迹的抛物线, 随着生活的波澜起落,读者的心绪也随之动情流泪。

单看《偷影子的人》的书名,绝大部分读者都会联想到当下在青少年中流行的魔幻暗黑类小说。类似于美国作家泰勒的《烟雾和骨头的女儿》这种纵横于人界与魔界之间的故事。马克、李维没有追赶这种流行趋势,因为这不是他所钟爱的主题,融入一点点非凡的想象力,只是为了衬托人生里我们都有不平凡的一面去开启他人遥远的记忆,为他人疗伤,给他人鼓励。他从每个孩子在童年时都有的小忧伤入手,带领读者去探索人生之于我们的真正意义。

在书中,会偷影子的男孩有一个不太完美的童年。暗恋同班女生伊丽莎白,却因为与“情敌”马格盲目竞争,未能抱得美人归。父母离异后,离家的父亲成为他在心底里最温暖的追忆,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他成长,他总希望恍如隔世般与父亲相遇。海边的一次与聋哑女孩克蕾儿的相遇,成就了他童年的秘密,等待时间去开启。由于影子的原因,他得以了解门卫伊凡的苦恼、好友吕克的理想、病患男孩厌食的动机。他用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帮助他们点亮生命中的小小光芒。

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怦然心动》是一本有趣的青春期小说,写男孩与女孩纯洁有爱的故事。然而,相比于此书,马克、李维将人生的节奏加快,选取生活中童年、少年和青年中有意义的点连成了生命的延长线。童年时早熟纯真的“我”、少年时忧郁多思的“我”、青年时果敢负责的“我”,被刻画成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充满人间烟火的形象站立在我们的面前,他的命运波折,反而促成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勇气和行动力。

读《偷影子的人》,让人有种马克、李维在创作时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感觉。他惟妙惟肖地运用人物语言,恰好到处地把握人物心理,以诙谐幽默的语调,为读者送来了一位纯真善良,颇具亲切感的翩翩少年,恨不得将我们的影子也找机会与他重叠,让他偷走我们的心事,成为世间最懂我们的人。当然,段韵灵的翻译功不可没。

“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愿有一天,我们丢失了影子也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珠江商报》2012/07/15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4):你好,影子。很高兴认识你。

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曾玩过踩影子的游戏。在阳光下,在灯光里。我们和它脚踩着脚,你总想去踩它的头部、肩膀或者胸膛。你知道那永远不可能,但你仍然抱着近乎童话般的侥幸。你静静站立或者假装若无其事前行,你趁它放松戒备,突突然地一下踏过去。可它反应总是那么快,似乎永远灵活过你,它咻地一下便躲开,你溅了满脚背的灯光和阳光。然后你和它一起笑了,没心没肺的样子。

后来我们突然就长大了,毫无准备。我们慌忙地应付着成长的懵懂,应接不暇,把这个老朋友一忘就是十几二十年。不知道是哪一天,也许是某个加班的夜归路上,也许是聚会散后的独行,也许是失恋后难过的那一低头……总之,你突然又看到了它。它不说话,只安静地陪着你,时而在你前方,时而和你并肩,时而在你身后。你发现它比以前健壮多了,同时你也发现它不爱笑了,它变得和你一样沉默而充满忧愁。你不再想和它玩游戏,你只是很想蹲下来,摸摸它的头说:“对不起,老伙计,这么多年跟着我,让你受了委屈。”

一个人一生该要守着多少秘密过活,像一台不断咀嚼的机器。瞒过了所有人,甚至瞒过了自己。直到有一天,有个人走近你,你们的影子交叠,他/她读懂了你所有的隐秘。他/她乐意和你的影子成为朋友,并永远忠守。你那缄口不言的影子啊,竟然对着他/她滔滔不绝,像是遇到前世的旧友。他/她带着你的影子走出那具窄小的躯体,让它看见温暖的光,哪怕只是一点点,已足够将你的今后照亮。那时,你才恍然明白,原来你也如此渴望袒露自己,只是你未曾遇到那个能与你的影子交谈的人,你只是不敢那样贸贸然将自己晾晒而已。

也许我们向来都特别擅长悲悯自己,哪怕下了同一场雨,似乎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淋得更多了一些。更别提那些“只有自己被溅到的泥”。安慰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告诉TA,看,我比你还惨。人总是如此,看到了别人更深的伤悲,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小确幸。人人都可以拥有偷走别人影子的能力,只要你保有一颗足够友善与真诚的心。人人都应当去拥有这样的能力,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你的人生其实已足够幸运。你终于知道,作者为何从头至尾都没有给主人公取一个名字。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5):偷影子的本事

《偷影子的人》是一部关于得到与失去、成长与懂得的成人童话。每个人都会在主人公的经历里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我们那些成长中的青葱时光,那些当年我们看来天大的事,比如班级里的死对头,或者是曾经深深喜欢过的女孩子。我们也试过,和一个大朋友分享那些深埋在心里的小秘密,结识到一个看起来很滑稽的家伙,没想到很快成了死党。我们也记得,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感情的时候,心里那种纠结不安的情感,当家里有变故的时候,我们会想把自己缩的小小的,藏在一个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我们不知不觉间,会把各种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往自己身上背。但是又装的满不在乎,只好偷偷地在夜里,跟映在墙上的影子倾诉那些憋在心里的真心话。原来,影子在很早之前,就是我们信赖的朋友了,只是自己在长大之后,渐渐忘记了。马克•李维那一支生花妙笔,会让你想起,那些你以为遗忘了的前尘往事,和你自己不曾审视过的微妙情感。

主人公拥有偷影子的本事,可以倾听别人的影子讲述的那些真心话,一些他人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最隐秘的经历,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奇幻类的小说。虽然说偷影子的本领好像是读心术一样,可以照见人心,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个能力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相反,他告诉我们的是,只要我们真诚地去关心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朋友的话,就算你不会偷影子的本领,你也可以走进别人的心里,得到他们的信任。用你的真心交换他人的真心,就是那么简单。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6):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输家,因为我们都爱了

有时候看书为了消遣,有时候看书为了治疗失眠。《偷影子的人》便是我用来治疗失眠的书,每当我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就看几十页,看到哈欠连天,身心疲惫到可以安然入睡为止。

一开始这本书我只当做一个畅销书百无聊赖的看,因为我并没有把它归入我必读书目里,只是因为我失眠,又不能开灯,所以只好用手机看书,就随机选的一本。

比起马克·李维,我可能对茨威格、卡夫卡、聂鲁达更感兴趣,只是因为它们暂时不在手边。我又有周末早上醒来要一口气读完一本的习惯,在这样稀松平常的情境之下,我读完了《偷影子的人》。所以,当人对一件事物不抱有太大期待的时候,反而更容易感受到惊喜。

对于文中那个小时候的我说得“人们连他人都不会关心了,更何况他人的影子”这句话,我深表遗憾。他很害怕自己偷了马格的影子,被别人发现,为此提心吊胆。但是他突然又想到,人们连人都不会关心,根本没人会在意他的影子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一个本应跟班上的孩子打成一片的孩子,却跟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岁的校园警卫交心。一个比孩子大这么多的警卫,却只能向一个孩子倾诉自己难以忘怀的回忆,甚至还需要靠这个孩子来治愈自己的伤痛。他们可以谈家庭,亲情,甚至爱情。即使他们或许内心底都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们除了互相倾诉外又别无选择。这个孩子喜欢的女生伊丽莎白从来不会转身看他一眼,伊凡一直念念不忘的母亲,也从来没有给他写过一封表达爱他的信件。

整个童年的成长过程中,主人公都觉得自己每天跟母亲一起相处非常无聊。他一心想要快点长大,离开家,离开整个让他厌恶的地方。故事一开始他就说“我一直想挥别童年,成为大人。”

人的成长真是一个慢慢发掘和思考的过程。从恨不得一夜长大,到明白“其实最棒的回忆就在当下,在眼前,而且这会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到失去一切之后,觉得曾经的每一个回忆都弥足珍贵,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不是你早熟,甚至你先知,就能够明白和理解。

爱,永远是最伟大的东西,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是很遗憾,人与人之间的爱,总是各不相同。小男孩一直以为母亲会嘲笑不相信他会跟自己的影子说话,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一直想明明互相在爱和为对方付出的人,为什么总是找不到恰到好处的方式,让对方心领神会。

就像吕克的爸爸对吕克的感情,如果不是主人公中间的一番努力,也许吕克永远以为父母只是希望他过着同他们一样日复一日地和面做面包的生活,他的爸爸连让他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以把他赶出家门的方式。我真的很讨厌这样一种倔强的爱,让人细思起来,心痛至极。如果彼此都能够想着为自己爱的人少付出一点,也许双方都不会“为爱所累”。

如果主人公的妈妈,告诉他自己病了,而不是欺骗他自己跟朋友要去很远的地方度假,散心,也许当他送走妈妈回到家里看到那份病例单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心痛。如果她的妈妈将他爸爸每年节日和生日都给他写的信交给他,而不是藏起来,也许他整个童年,整个成长的人生当中,不会那么难过。可是,当所有的事情冠以爱的名义,又都情有可原。

尽管有的时候,我们想逃避爱,但是我们根本难逃此劫。

就像苏菲明知道主人公不爱自己,只是跟自己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却还一次次挣扎一样。她说,“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个影子,你却在我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个单纯的过客,为何要让我闯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过要离开你,但仅凭一己之力我做不到。”

就像等了主人公四个夏天的克蕾儿,她说,“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承诺,你再也没有回来。”虽然故事中的最后,他们亲吻在一起,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找回十二岁那年遗失的爱。

友情贯穿着理想与追求,亲情贯穿着爱与温暖,爱情则贯穿着爱情。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输了,因为我们都爱了。连那个生病不愿意进食的小男孩,也是因为家人吃掉了自己喜爱的小兔子;连那个92岁的艾丽斯撒谎自己摔了一跤,也是因为不愿意面对儿女自私的不再想照顾自己的事实。她说,“我才不要满足我的孩子,让他们在我死后才开始喜欢我!”

他们倔强,为难自己,不过都是因为爱。

也许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爱了,所以才会感到更加孤单。如果人们对他人毫不在意,也许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如果一开始开书店经年累月为大家服务的老妇人,对那些她道过无数个日安,无数个谢谢,无数个再见的客人,没有任何感情,也许她不会在自己退休以后,没有一个访客来看她感到难过。

只能说,在我们注定失败的这一场爱之中,幸好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有情有义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文中说,“能看穿对方和你说违心话,这才是朋友。”也许这是“偷影子”这种特殊的能力终极的诠释。当一个人对你保守秘密,甚至痛苦的时候,尤其是你身边亲近的人,你要学会去偷他们的影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明白他们真正在想什么,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不要像主人公一样,因为忽略了妈妈的影子,连最后妈妈的去世,都一无所知。人生中有些遗憾,可以用爱或者其他什么来弥补,但是有些,注定只能抱憾终生。

小说的主人公一直没有名字,因为他可以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偷走别人影子的能力。不管你多么想在爱里成为一个赢家,你都要低下头来用心地感受与发现对方的心。

因为关于爱这件事,输家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