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W.萨默塞特·毛姆面纱读后感6篇

《面纱》读后感(1):始于毒舌,终于满意

读完毛姆的《面纱》。读完的第一印象是—毛姆果然不负“毒舌”的名头!

故事的线索并不复杂:一个中层阶级的英国姑娘由于各种原因的作用嫁给了一个她并非满意的丈夫,在她跟随丈夫来到香港之后她出轨了。并不意外,引诱她出轨的不是什么好鸟。她丈夫知道了奸情,却爱面子不说,他想出一个惩罚她的办法:带着妻子去瘟疫区工作,即便不能让妻子染病而死,也吓唬她一顿。结果这个丈夫也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妻子没死,这吃醋的丈夫反而染病死了。这女人反而怀着偷情得到的孩子,头顶光环回到香港和英国。

故事整体都是挺阴暗的,毛姆对人性的弱点简直洞若观火,读着读着,你会忍不住想把已经作古的毛姆揪起来质问一句:干嘛什么都写得这么直白!给人一点面子好不好?比如凯蒂结婚时的几种作用,毛姆写得清清楚楚:她自己并不爱沃尔特,但是她年纪已经不小,妹妹都已经定下婚期自己却还没谱,她那个老妈的脸色她是难以忍受了。加上沃尔特死缠滥打的功夫,她就嫁给他了。这是很典型的人生: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随波逐流,被外界力量推动前进。回想一下自己和大多数的人生其实大多如此,忍不住对毛姆会心生恨意:干嘛说的这么直白!不过毛姆倒也有的是招儿,不知为什么,虽然心怀不满,故事吸引着读者接着读下去。也许是毛姆很诚实的原因吧,虽然他会写个人的软弱无能,但是他把外界的无情也写的很真实。凯蒂的妈妈是那种很令人厌烦的中老年妇女,一辈子精于算计,强势,她的死只是让人松了一口气,亲人的哀伤大多都是装出来的。虽然毛姆对人的软弱的无情揭露让人讨厌,但是他对这种讨人厌的中老年妇女的描写大快人心,这样吸引着人继续读下去。

当然对于凯蒂妈妈的描写,我觉得毛姆下笔有些重了,这些老娘儿们是讨人厌,但是男人能说一句硬气的话,她们也不至于控制整个家庭。比如奥斯汀《傲慢与偏见》里面的妈妈非常嘴碎,但是老先生挺有主意,整个家庭还是运转正常的。凯蒂的家庭,该当家作主的老爸一辈子是个软货,所以这一家子都被老娘儿们的短视和碎嘴子指挥的一团糟。毛姆说,这个小说是先有故事,然后增加的人物,想必他有所感触,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社会阶层写的非常传神。这种掂量是毛姆的功力所在,不能轻易放过。

凯蒂的丈夫也是个夹缠不清的家伙,没有勇气跟奸夫决斗,又咽不下被戴绿帽子的这口气,最后想出带老婆去瘟疫区工作的报复办法。他倒是算准了奸夫不过是个渣男,肯定不会离婚娶凯蒂,凯蒂无法可想只能心惊肉跳地去疫区,想必会有一种快感吧。但是这法子只能欺负比他更弱的女人,奸夫他可就没办法了。这种报复的不彻底估计也让他积郁成疾,最后不小心染病而亡。他最后的遗言:“死的那个是狗!”出自一个疯狗咬人,人没死狗死的故事。对照《面纱》,他大概是一种自嘲的口气吧。

小说的最后,凯蒂还是改不了被奸夫近身就失去理智的毛病,好在奸夫离开尚能恢复理智,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终于全身而退回到了英国。小说结尾,毛姆给了一个彩蛋:烦人的老娘儿们死了,而凯蒂终于领悟到一些东西,能历经生死总算有些长进,令人心里感觉挺好。这是毛姆的一贯风格,虽然整篇都在毒舌,但是最后不让读者抱憾。而最后凯蒂老爸那句“就说这么多吧,不然别扭。”更是风格超前,冷幽默十足。好像马三立的相声一样,老家伙自己不想,你回头想起来,想一遍笑一次。

《面纱》读后感(2):“重现经典”版《面纱》中的错译

该《面纱》的初版紧随电影问世,后又被列入“重现经典”再版,但仍“重现”着初版中的错误,粗略统计近三百处,恐怕是近年来翻译作品中不多见的,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这部优秀作品的真实含义。

其中,有望文生义、或粗心看错造成的误译:

比如,沃尔特弥留之际醒来,说了一句:“This is a pretty kettle of fish”,译文为:“这个鱼缸很美。”读者会以为沃尔特濒死时意识不清,说了胡话,或者看见了屋里放着的什么摆设。实际上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事情办砸了,指的是自己不小心在实验时染上了霍乱,甚至也有暗示两人关系的失败,“情况乱成了一锅粥”。屋子里根本没有什么鱼缸,而沃尔特至死也没有昏聩糊涂一分钟!(p、190)

再比如第八页:要是她(多萝西)请你喝茶或吃顿晚餐,她的礼仪会讲究到夸张的地步,让你觉得她当你根本就是个外人。这句译文很难理解,实际上是译者将exasperating(让人恼火)看成了exaggerating(夸张)。全句应为:去她那儿喝茶吃饭时她待你那种礼貌劲儿实在让人恼火,因为你能明显感觉到她是多么不把你放在眼里。

第32节一开始:所有的传教士都有一张大餐桌。韦丁顿向他们做了解释,“因为他们每年增加一个孩子…… 。

无法理解教士怎么会每年增加一个孩子。实际上,这里的意思是“他们每多一个孩子都能多拿些年薪”。(p、92)

弄错人称指代是更为致命的错误。比如,沃尔特夫妇去多萝西家做客时:

……不过平凡的出身倒使凯蒂不必到处装腔作势……

实际上这句话是说多萝西的,意思是:但说到底多萝西也没什么理由盛气凌人。她的父亲的确当过殖民地总督……(p、9)

紧接着,下一节,凯蒂抱怨殖民地的人不够档次,正确的译文是:“简直太荒谬了,”她跟她的丈夫说。“唉,这儿简直找不出一个值得让人请到家里待上五分钟的人。母亲做梦也不会想到请他们任何人去我们家吃饭的。”

译者译为:“这太荒谬了,”他对丈夫说道,“为什么就没人愿意劳驾到咱们家待一会儿?”这样的人物能到我们这里做客,妈妈做梦也不会想到。” 译者完全把作者的意思弄反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句话与当时的情境、凯蒂母女的孤高姿态相龃龉。

第15节:

而现在,当她知道了爱情的滋味,就一下子对沃尔特施予她的爱倍感同情。她奚落他,说笑一般,然后发现他挺喜欢这样。她以前或许还有点怕他,但现在她更有信心了。她揶揄他,喜欢看他领受她的玩笑时脸上慢慢浮现的笑容。他又惊讶又高兴。她想,他不久就会变得很有人情味的。

实际上这段文字是说沃尔特的,但重现经典版那里,却成了凯蒂对汤森的态度了。

就连颇为一些读者称赞并引用的沃尔特有关爱情的长篇陈述,也完全弄拧了意思。

以下是较为重点的错译,序号为页码:

序言

2

当年我在圣托马斯医院求学,复活节假期给了我六个礼拜的时间。我往格莱斯顿旅行袋里装了几件衣服,口袋里揣上二十英镑便出发了。我当时二十岁。

译文丢了一句:我当时二十岁。

其后再度外出参观各处的寺庙……

寺庙应为教堂。

1

上来把鞋给他生套上去。

应为:递给他一只鞋拔子。

她的头发已结成一团了。

应为:她留着一头短发……

5

“有些男人见不得场面。”

can"t bear scenes,受不了争吵打闹,

应为:有些男人经受不起大吵大闹。

7

维多利亚路。

应为: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

9

……伯爵府上的小房子里。

应为:多萝西•汤森的父亲住在伯爵府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凯蒂的母亲绝不会要求女儿来探望她一下,跟女儿在一起对她来说无聊透顶。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突然扯到凯蒂母女的关系?实际上,译者搞错了人物所指,原意是:受邀去这种地方做客,一定会让凯蒂的母亲觉得无聊至极。

12

他猜她睡着了,就没去打扰她……

这段意思是:他可能来去匆匆,把书和字条放下就赶赴某个跟工作有关的约会了。但奇怪的是他竟会试着开门,然后又去动那两扇窗户。如果他以为她睡着了,他就不太可能再去打扰她。

16

但他不再掩饰心里的失望之情,对妻子若心有不快,就敢于出口责备。

这段话将意思完全弄反,也改变了父亲这个胆小怕事的人物性格。

全段应译为: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担任首席律师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接的案子很少。但他把自己的失望隐瞒下来,如果说他怪罪他的妻子,那也是藏在心里的。

19

贾斯汀夫人告诉朋友们,要是一个姑娘到了二十一岁才嫁出去,那真是一个悲哀。

原文的意思是说,贾斯汀太太虚伪地为自己女儿找不到人家而打圆场,到了译者这里,完全成了自揭老底。

应为:贾斯汀太太跟她的朋友们说,女孩子不到二十一岁就结婚实在可惜。

20

译者看花了眼,把medical 看成了medieval,继而译为中世纪的准男爵。

应为:杰弗里将要继承这一爵位——从医获得的准男爵。

21

她几乎被逗死了。

She was faintly amused、

应为:她隐隐觉得好笑。

他们大都大胆地向她表白,告诉她他们想亲吻她。这样的人的确不少。

应为:那些人大都跟她坦陈爱意,也都想吻她——很多人的确也这么做了。

22

at home 是家里办招待会的意思,错译为“在家”。

应为:他说他在好多次舞会上都见过你。我说我每个星期天都在家里办招待会。

25

从哈罗德步行回家。

应为:从哈罗德百货店步行回家……

她并不着急回家,而公园的确是个让人感到舒适的地方。

原文:She had no particular wish to go home; it was not just then a very agreeable place、

她当时也不怎么想回家,那时候家已经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

26

凯蒂的回答不无挖苦,因为她清楚地知道父亲的业务还不至于多到累着他的地步……

原文:Kitty spoke with her tongue in her cheek, for she knew quite well that her father had not nearly enough work to tire him…、

凯蒂这话说得半真不假,因为她很清楚她父亲没忙到让他疲惫那个份儿上……

28

我觉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应为:“我认为交往下去的话,你会觉得我还不错。”

原文improve on acquaintance 意思是交往下去就习惯了。

……这是她说过的最古怪的话了。在这种场合下,对她来说他们之间的谈话无论如何也该到此为止了。她一点也不爱他,她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出口拒绝他。

这又是一句不着边际、蒙混读者的译文,把毛姆对情节和人物心态的刻画完全弃之不顾。

原文:

It was certainly the oddest proposal she had ever had、 And even now it seemed to her that they were saying to one another the last things you would have expected on such an occasion、 She was not in the least in love with him、 She did not know why she hesitated to refuse him at once、

意思是:这无疑是她经历过的最为奇特的求婚。即使是现在,她也觉得他们当时相互说的话是那种场合最不该说的。她一点儿也不爱他。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有毫不犹豫地拒绝他。

32

她就像她手里的牵线木偶。她回想起平时他在大家眼中的言行,不免对他心生鄙视。

应为:他像一个蜡人,随她操控摆布,她一想到他展示给她的、只有她能看见的那一面,便对他有些鄙视。

她不会对他感到厌倦,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

应为:她倒不是嫌他无聊,只是对他漠不关心。

33

唐生夫人拿着一张名单,询问沃尔特是哪位大驾的宾客……

应为:汤森太太……看着一张名单告诉沃尔特要引着哪位客人一道进餐。

这种宴会,主办者一般为来访的夫妻另选合适的异性与其相伴落座,沃尔特显然要陪一位女客人进餐,后来的段落也能看出,事实上他是夹在两位女士之间。多萝西请客自然知道对方是谁了,再说本段前面已经说了两位夫人见过不少次面,译者竟然粗心到枉顾这些事实,乱翻一气。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拿着单子告诉沃尔特夫妇被安排挨着谁一道进餐,这种做法已经很失礼了。

“请允许我坐在二位的身边。”

应为:“我享受优待坐在你旁边。”

这句话是直接对凯蒂说的。沃尔特夫妇根本没坐在一起,汤森怎么坐在二位的身边?

35

他自己还养了一匹赛马。他的马可以轻松超过任何人,几乎从不让冠军旁落。

原文:He kept racing ponies、 He was always ready to do any one a good turn、

他打网球、马球和高尔夫。他还养了几匹赛马。他总是乐于对人施恩行善。

要是他还有什么叫她不痛快的,那就是她犯的这个错误了。

应为:她真是太愚蠢了。你最不该指责他的就是这一点了。

就好像他们早就在莱诺克斯花园某间豪华的客厅里认识过一样。

应为:……所以她真有可能在伦诺克斯花园的某座漂亮宅邸遇到过他。

36

峡谷里的一朵百合花。

应为:铃兰。

38

她的女友们悄悄善意地问她是不是要生孩子了……

此:女友们不无醋意地怂恿她赶快要个孩子吧。

44

我只是来换身衣服。

应为:我去换身衣服。

50

她知道沃尔特多么害羞,他害怕见大场面。

此将scene的意思再次弄错。

应为:他害怕大吵大闹。

“你觉得沃尔特真的疯狂地爱我吗?”

原文:

"Has it occurred to you that he"s madly in love with me?"

应为:“你想没想过他疯狂地爱着我?”

这句误译与作者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我斗胆认为你近来并未试探过他的真心……

应为:恕我直言,你最近一直没怎么为你丈夫操心……

无论如何我并未奢望你那么深爱我。

应为:不管怎么说,我永远不会欺骗自己,觉得你疯狂地爱着我。

54

男人们总是叫你琢磨不透,看看瓦尔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会是个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的人,然而知面不知心,说不定他貌似庄重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低贱卑劣的企图。她越想越觉得查理的话有道理。这时她朝她丈夫瞧了一眼,他正一个人晾在那儿。

应为:

男人真怪啊。她永远也不会想到沃尔特有可能这样卑鄙,但你怎么知道呢;也许他严肃的外表不过是卑劣和奸诈天性的一块面具。她越想就越觉得查理说得对。她又朝她丈夫那边瞥了一眼。这目光里没有一丝包容。

56

在“你听说过梅谭府吗?”他问。“近来报纸上对它有过不少报道。”

后面,译文丢了以下两段:

她惊讶望着他,犹豫了一会儿。

“是不是那个发生霍乱的地方?阿巴斯诺特先生昨晚谈起过。”

已经把修道院改成了临时医院。

应为:她们已经把孤儿院变成了一所医院……

60

……她哽咽地说。

应为:她结结巴巴地说。

64

“或许是源于一种古老的品格,我因高傲而不屑武力。”

应为:“这可能是因为,我像某位历史人物那样,因为高傲而不屑于动武 。”

这句话实际上是1915年5月10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谈及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立立场时说的:“有的人过于高傲,不屑于动武。”沃尔特以此自况。威尔逊于《面纱》出版的前一年去世,因而成了“历史人物”。

65

她的心跳加快了……

这一段,大意是:她希望时间再长一点儿,好让查理有个准备。不过她对他抱有最充分的信任,他爱她,就像她爱他那样,他不会不欣然接受那些他们必须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指沃尔特要的保证和离婚诉讼,译者未译出。

69

为什么不去呢?恐怕你得去。上天作证,我也不想闹得沸沸扬扬,但这事儿我们压不下去。

应为:

为什么不上(法庭)?恐怕你不得不上。上帝知道,我不想闹得满城风雨,但我们不能躺倒认输。

我们一定设法赢了你丈夫。

应为:我们应该能想个办法收买你的丈夫。

他会给瓦尔特施加压力。如果他不领会总督的意思,那么总督会让他领会权力的意思。

应为:他可以向沃尔特施加压力。如果他不能利用他的野心加以笼络,他就会拿他的责任感压服他。

71

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光为自己着想。你知道,有些事情具有同样的分量。我乐意跟你结婚,这胜过一切。

应为:这么说吧,人生在世,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你知道,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这世界上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你结婚。

72

沃尔特就会让你身败名裂。

应为:沃尔特就会让你成为共同被告。

随后:

哦,对他来说,到那儿去就是他见鬼的野外健身运动。

去霍乱之地健什么身?sporting,公正大度,而非“健身运动”。

应为:他去那儿绝对是一种豁达大度之举。

到达后初见沃丁顿:

仆人端来威士忌和苏打水,凯蒂发现沃丁顿一点儿也不见外,自顾自喝起来。从他进门之初的言语和动辄咯咯自笑的举动来看,这不是一个郑重其事的人。

“郑重其事”原文为not quite sober,这里用的是sober一词的基本意义:不太清醒,意为他之前已经喝了酒。

“能喝上这东西运气真好。”他说。

Here’s luck,是一句常用的敬酒辞,译者懒得追究,敷衍成了一句赞叹的评论。

应为:“祝走运。”他说。

后面紧接着:

转向沃尔特:“这才是你大展才华的地方。”

应为:这儿有一大堆麻烦事儿等着你呢。

军队的头头余团长,整天忙着叫他的军队别抢老百姓的东西。

这句话不是说军纪混乱,而是说当地形势混乱。

应为:驻军指挥官俞上校忙得不可开交,以防发生抢劫。

92

随着晚餐进行,凯蒂越加觉得他这个人一点也不郑重内敛。不过,就算他喝醉了酒,也没有说出什么酒过伤人的话,反而是兴高采烈,样子颇像一个酒过三巡的好色之徒。

应为:他明显变得越发不清醒了。但就算他喝醉了也不让人讨厌,反倒快快乐乐,活像从沉睡的牧羊人那里偷走酒囊的森林之神萨梯。

93

沃尔特……丝毫没被对方的幽默所打动。

这里翻译满拧。

应为:沃尔特用冷淡而嘲讽的目光看着他的客人,不过他显然被他逗得很开心。

95

……它们(舢板)给你一种感觉,似乎它们不是安然沉睡在河面上,而是受到某种陌生而可怕的力量的控制,才会如此沉寂。而此时此刻,船夫们已被下了魔咒,酣睡于舱底。

应为:帆船有好几百只,它们在幽灵一般的光线下寂然无声,十分神秘,让你有种感觉,船工们也许一个个被施了魔法,因为他们似乎不是睡着,而是被某种怪异可怕的东西镇住,暗哑无声。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对毛姆优美文字的最大误读。

98

如果她去了,妈妈的态度会显而易见地摆出来……

应为:不能去她的母亲那儿;她母亲会让她看清形势。

99

不过我不关心他这个的,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海关低级官员。据我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会向任何人付出什么东西,除了他自己。

这应该是完全不能忍的神级翻译了。原文是:

I never mattered, just a subordinate official in the Customs - and I know that he doesn"t in his heart give a damn for any one in the world but himself、

应为:我这个人无关紧要,不过是个海关的下级官员而已——我便发现他内心里根本不在乎世界上的任何人,除了他自己。

101

呃,要是连瓦尔特一起从她脑子里消失该多好!还有,他的妻子会因为她跟他坠入情网而向他打趣?多萝西大概会跟她做朋友,但是那样不就证明自己是个二流货色了吗?

应为:唉,她要是能把他从自己脑子里彻底清除该有多好!她明显被他迷昏了头,他的妻子一定拿这个跟他逗趣了吧?多萝西本来愿意跟她做朋友的,但发现她是个二流货色。

102

修女们生活在天堂里,而你的丈夫,是在地狱里。

这句肆无忌惮、妄加揣测作者意图的翻译实在不能忍!

有谁会说一个活人“在地狱里”?任何文化背景的人恐怕都会把这句话当成最为恶毒的诅咒。沃丁顿没有说沃尔特“走在地狱里”,没有、没有任何这个意思,这里译者要对自己的偏差负责任地!

原文:The nuns walk in heaven and your husband - in darkness、

修女们走在天上,而你丈夫则走在黑暗里。

103

她或许是下意识觉得,他已经站到了中国人的一边,认为在欧洲生活的是一群野蛮人,他们的生活是一出出的滑稽闹剧。这一鲜明的观点在中国广为宣扬,以至于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能信誓旦旦说出个一二来。然而他的故事是颇令她回味的。在此之前她从中国人那里听来的全是颓唐、龌龊乃至不堪入耳的话。

这段译文说的是什么?哦,中国人广泛认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是闹剧。而且,凯蒂似乎接触了不少中国人,他们嘴里以龌龊的言辞评说(西方生活)。

原文是:

It seemed to her that, perhaps unconsciously, he had adopted the Chinese view that the Europeans were barbarians and their life a folly: in China alone was it so led that a sensible man might discern in it a sort of reality、 Here was food for reflexion: Kitty had never heard the Chinese spoken of as anything but decadent, dirty, and unspeakable、

上面的unconsciously是修饰he had adopted,因为随后这一整句是在 it seemed to her that 这个 that 之后的;in China alone was it so led that a sensible man might discern in it a sort of reality 完全不是什么“以至于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能信誓旦旦说出个一二来”;Chinese spoken of as 是“谈论中国人时……”,而不是“中国人谈论……”。

这段话译过来,完全是另一个意思:

在她看来,他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国人的观念,认为欧洲人粗鲁野蛮,他们的生活荒唐愚蠢:只有在中国过的那种生活才能让一个有理智的人洞悉其中的几分真实。这很引人反思:凯蒂每听到有人说起中国人,必然是颓废、肮脏、糟糕得无以言说。

107

随后我想你是一个护士,白天的工作也有你的份儿。

in the day’s work并非“白天的工作”。而是“平日干的工作”。

110

很难想象几年以前他还是一个小男孩,在这山上一边跑一边哭,还时常放风筝。

任何一个作家恐怕都不会写出这种意义不确定的句子。实际上译者将tearing down理解为“哭”了。

应译为:很难想象不多年前他还是个小男孩,狂奔下山,一边放着风筝。

111

她们对她崇拜得五体投地,对此你要做好准备。

译者不太理解宗教的情形,不理解修女们除了上帝不会崇拜任何偶像,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原文没有崇拜的字眼。

You must be prepared to find that they have an unbounded admiration for him、

Admiration,钦佩,赞美。

116

陷入惊慌的人们四处奔逃,却被暴徒似的士兵厉声喝止。

应为:民众惊恐不安,但被一位军人的强力意志控制着。

118

为了证明你犯了多大的错误,嬷嬷,我将在未来的豪华晚宴上狼吞虎咽一番。

哪里有什么豪华晚宴?

"To prove to you how unjust you are, ma mere, I will ruin the excellent dinner that awaits me、"

应为:“为了证明你多么不公平,ma mere,我要提前毁了等着我的那顿丰盛晚餐。”

121

那是一座在巴黎雕刻而成的石膏像。

plaster of Paris 为塑模石膏像,并非在巴黎雕刻成。

122

好多天以来河岸那边高墙下的城镇她几乎朝思暮想,如今那些神神秘秘的街道她是一眼也不想看了

原文:She had nothing else to do and after looking for so many days at the walled city across the water

she was not unwilling to have at least a glimpse of its mysterious streets、

这里not unwilling是并非不想,译者弄反了。

应为:她也没别的事情可做,隔水相望这座围城那么多天以后,她未尝不想瞧一瞧它的神秘街巷。

127

可是他一贯沉默木讷,怎么也不像是会哄孩子的人。多数男人哄起孩子来都是笨手笨脚,他却一点儿也不手生,多么奇怪的一个人。

说得好像她看见沃尔特哄孩子似的!

原文:but she had never suspected from his reticence that he was capable with a baby of showing without embarrassment a charming and playful tenderness、

应为:虽然他沉默寡言,但她毫不怀疑他能大大方方对孩子表现出顽皮、有趣的爱心。大多数男人照顾婴儿都笨手笨脚。他真是个奇怪的人!

128

你不知道我担心你吗?

"Don"t you know that I"m afraid of you?"

应为:你不知道我害怕你吗?

132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就责备他不会欣赏音乐。

这一句逻辑被颠倒了。

应为:这就像一个人没有音乐鉴赏力,因为他觉得听交响音乐会无聊就去指责他。

134

凯蒂惊恐不已地把目光收回来。

应为:凯蒂吓得连忙转过身去。

137

我能帮忙照料那些生病的姐妹吗?

小说里没有说到有修女正在生病,病患都是外来的。

应为:我不能去帮着修女们做护理吗?

140

被别的小孩咬了一口而嚎啕大哭……

cutting tooth 正在长牙。因为长牙而哭个不停。

141

在凯蒂面前俨然是一位外表朴实,心地善良的女子。

应为:修道装束(habit)并不妨碍圣约瑟修女那和善、朴实妇女的天性。

144

我从法国走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但那时候他的手一看就知道将来是拿斧头的。

这里译者再次看走眼,将ox看成ax

应为:我离开法国的时候他还很小,不过看他的那双手,将来一定能放倒一头公牛。

哪怕她们谈得再热火朝天,圣约瑟姐妹或迟或早也得被修道院长唤走。

原文:BUT sooner or later Sister St Joseph returned to the subject of the Mother Superior、

应译为:不过圣约瑟修女迟早会把话题拉回院长嬷嬷身上。

她们家的城堡在欧洲遍地都是。这么奢华的生活,要放弃得多难啊。凯蒂面带微笑地停着,但却一点不为所动。

原文:and they had chateaux all over France、 It must have been hard to leave so much grandeur、 Kitty listened smilingly, but not a little impressed、

第一,毛姆说的是法国,不是欧洲,第二,not a little这句表达是“不少”的意思,不是“绝无”,译者在前面出现这个短语的时候,已经犯过一次理解错误。

应译为:他们家族的chateaux(法语:城堡)遍布法国各地。离开如此高贵的生活是很难的。凯蒂面带微笑听着,但她被深深打动了。

147

如今她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会哭了。但让她颇为惊奇而又困惑不解的是……

It had seemed to her that she could do nothing now but weep…、

应译为:她曾一直以为自己现在什么都干不了,只会哭泣,但让她吃惊,甚至感到困惑的是,她发现自己时常会因为这事那事笑起来。

150

方丈……脸上有种行将隐退的自嘲之意。

Resignation并非隐退。应为:那方丈彬彬有礼,笑容中带着一种听天由命的嘲讽。

153

……她义无反顾地朝着一块神秘的精神国度行进了。

应为:她谜一般地指向一片神秘的精神居所。

155

便回头朝外面大声喊人。

stopped short with an exclamation、

应译为:一声惊呼愣在那里。

158

我的弟媳结婚的时间和你一样长,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应为:我的嫂嫂像你结婚这么久的时候,都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160

他走到一扇窗户前,把百叶窗拉起来。

应为:他走到一扇窗户前,一把推开百叶窗。

文中的百叶窗是木条做成的对开木窗,玻璃窗在内,木窗在外,这里的情境应该是,玻璃窗朝里开着,外层有一对百叶木窗。

161

他已经习惯于在发表一通言论后,本应听到惊呼而得到的却往往是他的沉默,不过她不会因此受到多大影响。

应为:当你说了一句本以为会引发惊叹的什么话,他习惯以沉默相对,这她已见怪不怪,但从未像现在这样令她难以忍受。

我真愚蠢,但是……有那么多的迹象……

好像沃尔特预料她会怀孕。完全不是!

It was stupid of me, but… what with one thing and another…

应为:是我太愚蠢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他的声音里有某种吓人的东西,他太冷漠太镇定了,哪怕一丁点感情也绝不轻易外露,他这个人简直就像个怪物。

原文是:

She gave a little gasp、 There was just a shadow of a tremor in his voice; it was dreadful that cold

self-control of his which made the smallest token of emotion so shattering、

应译为:她倒吸一口冷气。他的声音里有一丝颤抖。他一贯冷静、自我克制,以至于微乎其微的情感表示都让会人如此震惊,这简直太可怕了。

比较一下。

163

狂喜的眼神

应为:(沃尔特的)眼神温和下来。

一群旁观者……

应为:一个旁观者。

桌子上放着一根吸管。

不是吸管,是虹吸水瓶,类似于压力壶。

167

她冲动地附和了他的讽刺。他们已经一起经历了很多……

She had an instinct to throw herself on the mercy of his humour、

应为:她本能地想恳求他放松心态宽宥自己。毕竟他们经历了这么多……

172

屋子里飘荡着一股轻微的酸味儿。

应为:房间里依稀有种刺鼻的气味(译者将acrid 看成了acid)。

她五指修长柔嫩的手,握的是这个未知世界的钥匙。

those long, delicate hands with their tapering fingers held the key of riddles undivined、

应为:那修长、纤弱之手的尖细手指握着一个个未解之谜的钥匙。

173

“你会发现满人有一手做拖鞋的绝活。”

"You"ll find they make quite good bedroom slippers、"

They指的是鞋子,不是满人。

应为:“你会觉得在卧室当拖鞋很不错。”

178

修道院长看上去相当疲惫,她悲天悯人的脸紧紧绷着,脸色略显苍白。看来她需要时间来集聚精力。

应为:她那悲戚的面容扭曲发白,那双漂亮的黑眼睛失去了光芒。身上的疲劳使得她有了一种难得的心境,想跟别人倾诉一番。

180

她说:“我的奥德特,对你来说,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

不知译者为何演绎成这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中国谚语。

原文是:my mother said to me: "Still, my Odette, I do not think that you will die without having done something that will endure、""

意思是:我母亲对我说:“尽管如此,我的奥黛特,我相信你这辈子不做出某种痛苦隐忍的事情是不会罢休的。"

182

他曾经后悔对唐生投怀送抱,为之震惊,羞耻也有过,现在看来那是她太糊涂罢了。那件事就应该像丢垃圾一样从她脑子里清理出去,在它上面后悔不迭就太不值得了。这就和在晚会上说错了话一样,你根本不必为此久久不能释怀。

这段文字貌似有所指,却又说不清到底想说什么。实际上,毛姆的语言从来都是清晰完整,干净利落。

原文:

Perhaps it was due to an obtusenessin herself that she looked upon her connexion with Townsend as regrettable and shocking even, but to be forgotten rather than to be repented of、 It was like making a blunder at a party; there was nothing to do about it, it was dreadfully mortifying, but it showed a lack of sense to ascribe too much importance to it、

意思是:也许要归咎于她天生愚钝,才把她跟汤森的交往看成一件憾事,甚至可鄙可恶,但只要忘了就好,谈不上去悔过。就像在聚会上跌绊了一交,没法补救,也的确让人懊丧,但把这这事看得太重就显得缺乏常识了。

184

有个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到了她的门外敲了敲门。

实际上作者先前已经描写过了,凯蒂的房间与客厅相连,是其中的一个套间,来人是穿过客厅来到她的门前,而不必出门再进门。

185

我还没睡醒,我就……

应为:我还没来得及换衣服。

192

他暗淡干瘪的脸上微微出动了一下,几乎察觉不到,但是仍然叫她惊恐得一阵痉挛。

应为:一片阴影划过他那惨白、凹陷的脸。那算不上什么动作,但看上去却如同一阵可怕的抽搐。

193

他再也不动了,几乎和死了一样。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应为:一个人不可能如此丝毫不动,却还活着。她盯视着。

196

差人送来一个大丽花的花圈。

应为:派人送来一个大丽花做成的十字架。

他已经叫人捎信给沃丁顿,说他务必要参加葬礼。

这里的“务必”是译者穿凿附会,全然违背了毛姆对俞上校的人物刻画。俞上校是位谦谦君子,他也知道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差异,实际上他在这些外国人中很是局促,他不可能用“务必”这样的字眼强行参加葬礼,尽管沃尔特令他感激敬佩。

had sent to Waddington to say that he desired to attend the funeral、

desire,希望。

205

“我无法理解你会对回家有所迟疑。”修道院长继续和蔼地规劝道。

译者将pursue看成了persuade规劝。应为:继续说着。

206

修道院长站起身来,以久已养成习惯的尊贵姿态走出门去。

应为:她站了起来,带着那宽松的教服难以遮掩的端庄从容,离开了房间。Habit为“教服”,而非“习惯”。

208

凯蒂……猜测着她话中是否别有用意。她觉得修道院长可能是在影射她出身贫贱。

Kitty had an idea that the Mother Superior, divining her thought and the reason for her remarks, was slyly making fun of her、

应为:凯蒂有一种感觉,院长嬷嬷正推断着她的想法、她说那种话的原因,暗中在拿她取笑。

214

这时她跑回自己的客舱,女佣已经把行李打点完毕了。

应为:这时返回她的客舱,看看阿妈落下什么东西没有。

215

你会有自己的起居室。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和我们共进晚餐。

这句意思正相反:你有自己的起居室。你可以自己在那儿吃饭,如果不想跟我们一道进餐的话。

217

但因为今天是凯蒂回来的日子,多萝西说(现在还只有凯蒂和多萝西两人)若她有意想见见他……

“现在还只有凯蒂和多萝西两人”是什么意思?

原文:but on the day of Kity"s arrival Dorothy (they were Kitty and Dorothy to one another by now) told her that if she felt up to seeing him he would like to come and bid her welcome、

应为:但凯蒂到达的那天,多萝西(现在她们已经互称凯蒂和多萝西了)对她说,如果她想见见他,他就回家一趟向她表示欢迎。

219

我相信离开香港以后你还没尝过鸡尾酒这样的东西,除非我说湄潭府那地方水不结冰这话也是错的。

实际上意思是:而且我相信自打你离开香港后一定没喝过鸡尾酒这东西。除非我彻底搞错了,我觉得你们在梅谭府没法弄到冰。

到上海休憩几日的大病初愈者。

应为:从上海来这儿换一下心情。

226

“我也是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仅仅因为我深深爱上了你就招致你的厌恶。这绝不是我所希望的,你知道。”

“这是一场公平的游戏。”她挖苦道。

谁能看懂这两句对话呢?

原文:

"I"m human、 I don"t know why you should think me such a cad because I fell head over ears in love with you、 I didn"t particularly want to, you know、"

It gave her a little twist of the heart-strings to hear him say that、

"I was fair game," she answered bitterly、

译文应为:

“我是个活人。我不明白,怎么只因为我爱你爱得神魂颠倒,你就把我看成了无耻之徒。我也不是特意要这样的,你知道。”

听他这么说,她的心弦一阵颤动。

“我不过是你随手捕获的一个猎物罢了。”她恨恨地答道。

译者不但丢了中间的一句,还把fair game (合法捕获的猎物、愚弄的对象)译为“公平游戏”。

229

“猪,”她讥嘲着自己的想法,“真是猪。”

应为:“畜生,”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声咒骂。“畜生。”

231

之前有一艘船离开了港口,另一艘要在两天后起航……

原文:A ship was sailing in two days, the first ship out of the port,

这里说的是一艘船,而不是两艘。

应为:两天后有一艘船启航,这是最早出港的船了。

238

凯蒂看出信的主旨是向她发出那个早晚也得发出的邀请。

原文:

Kitty saw that the point of the letter lay in the definite date set for the invitation、

凯蒂看出这封信的用意在于确定这一邀请的具体日期。

242

多丽丝走了进来。

“我以为你会搭下一班的火车……”

应为:

多丽丝走了进来。

“我想你会搭乘这趟火车……

249

“……我希望她像自由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这里的make a better job of 是“把某件事情做得更好”,这句是说“要比我活得更好”。实际上,小说时代的上流社会女性是不出门工作的!原文: I want her to take life like a free man and make a better job of it than I have、

最后谈谈被引用多次的那段沃尔特的“爱情宣言”。

“I had no illusions about you," he said、 "I knew you were silly and frivolous and empty-headed、 But I loved you、 I knew that your aims and ideals were vulgar and commonplace、 But I loved you、 I knew that you were second-rate、 But I loved you、 It"s comic when I think how hard I tried to be amused by the things that amused you and how anxious I was to hide from you that I wasn"t ignorant and vulgar and scandal-mongering and stupid、 I knew how frightened you were of intelligence and I did everything I could to make you think me as big a fool as the rest of the men you knew、、、、、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后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

重点是这句:

It"s comic when I think how hard I tried to be amused by the things that amused you and how anxious I was to hide from you that I wasn"t ignorant and vulgar and scandal-mongering and stupid、

大意是:

一想到我是那样极力装作那些讨你喜欢的东西也讨我喜欢,那样急于向你隐瞒我不是无知、粗俗、乐于散布丑闻和愚蠢,我就觉得好笑。

“隐瞒我不无知”很好理解:我并不无知,但要隐瞒起来,以此逢迎凯蒂。不知译者是否觉得这样翻译不够通俗易懂,或者其中隐含着的双重否定令人不快,便将hide译作“展示”,这样一来,后面的内容就必须反向旋转,在“不是无知”前面加上否定词。须知这种表面化了的双重否定“并非不是”(即强调式的肯定)已经离题万里,完全不是毛姆原作中的意思;沃尔特原话是隐藏起他“不无知”等等“良好”的特质,到了译者这里,成了“展示”无知等诸多恶劣品性,言下之意,沃尔特是具有这些品性的,为了讨好凯蒂,将它们一一展示给她。

仅从修辞上看,这种译法也绝非以行文简练、老辣著称的毛姆的手笔。如果读者理解毛姆对沃尔特这个人物的塑造,便会发现他的感情表达从来是被动、含蓄和内敛的。这个 hide from you 便是例证。正如沃丁顿对凯蒂说过的:“修女们走在天上,而你丈夫走在黑暗里。” 沃尔特很会hide,很善于被动的“隐藏”,而非主动的“展示”。译者这句扭捏作态的译文舍弃原作的hide而代以完全不合情境的“展示”,展示的不过是对毛姆理解力的欠缺。

-----------------------------------------------------------------------------------------------

重庆版并非《面纱》的第一个译本,早在1988年就有了刘宪之的北京十月文艺版。这一版尽管在先,与重庆版相比,译文风格却更贴切些,对比之下发现错处也少,但有些重大的错译与重庆版有重合。另外,此文写就前后市面上又有了几个新译本。人民文学2016年版的《彩色面纱》也有不少译错的地方。如上面提到的敬酒语Here"s luck,也译作“这里很幸运”(一片混乱的瘟疫之地有何幸运可言?)。重庆版著名的“这个鱼缸真美”在这里成了“这个鱼缸真漂亮”(214p)。显然直接照搬了这一错译。

《面纱》读后感(3):【代】在毛姆面前,我们都是爱情的小学生

【本篇为代发,原作者为秋月】

尽管《面纱》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距今相去甚远,但依然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于本书的故事想必很多人已听过,即一位上流社会的贵妇因偷情产生的一系列遭遇的故事,人物关系很简单,故事也不复杂,但故事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精神上的洗礼,使该书的主旨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升华,这也是本书会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而一直流传至今的关键所在。

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入木三分的刻画,对人物对话的雕琢非常到位,他就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忠实的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读《面纱》的过程也是一场在内心观影的过程,一个个画面就像电影一样跳入眼帘,沃尔特的痛苦、凯蒂的绝望、汤森的无情、多萝西的人情世故、沃丁顿的风趣幽默、院长嬷嬷的慈祥善良,各种风景让你一一领略,感同身受,时而哭,时而笑,时而难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与其说毛姆的写作刻薄,将人性中最自私、残忍的部分毫不遮掩的展示在大家面前,倒不如说他将人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血淋淋的扒开给你看。他就像一个耿直固执的老头子,当别人都在觉得这个东西差不多、大概、可能可以了,抑或是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不算很违心的附和上几句溢美之词以求得到人际关系上的圆滑,但这个老头子偏不,他直白犀利、毫无情面可讲,面对人性的弱点,他赤裸裸的说出来,让你不知不觉中就脸红了,因为总是能在他设定的各种人物性格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一向对自己都表现的相当宽容,对自己的任何缺点和错误总是能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来掩饰,除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以外,更多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而毛姆却对这一心理洞若观火,他的笔能将你剥的体无完肤,当你阅读文字的时候犹如站在他的面前,像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搓着手感到无地自容。

很多人只看到了凯蒂从最初的无知到最后的觉醒,分析的最多的也是更深层次的关于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我却更关心以凯蒂为代表的妇女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凯蒂偷情后提心吊胆,而后双方摊牌后被迫选择去湄潭府,以及一直对汤森的行为的耿耿于怀,无不显示出当时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文中好几次提到了凯蒂因无路可去的被迫选择。当贾斯汀太太连续4年为凯蒂举办交友晚会不成功后表现出来的厌恶和失望;当凯蒂选择沃尔特然后一道去了香港后发现她的社会地位由他丈夫的职业所决定;当汤森拒绝结婚后凯蒂只能选择去湄潭府而不能和沃尔特离婚自己独立生活;当沃尔特死后凯蒂从修道院院长嬷嬷的嘴里极力寻找一丝生机时却最终不能留下,好几次的命运转折点全部操控在别人的手里,而她竟然没有一丝的选择余地。可悲!又可叹!更可怜!而凯蒂当时还是上流社会的妇女,那中等和下等妇女的生活可想而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这一作品表现出的意义仍然存在。女性需要自己的工作,自己独立的价值观,自己的生活圈子,尤其是独立的人格,而不是男人的附庸品,现代女性应该是一个各方面完全独立的人,自由行走,畅快人生。

毛姆擅长从爱情小说写人性,从我个人理解,因为爱情没有血缘关系,没有亲情纽带,有的只是两个男女(抑或是男男、女女)之间的相互爱慕和欣赏,彼此的心灵呼应,但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太过缥缈虚幻,现实生活中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考验对方,因此更容易凸显人性中的不足。比如随着年岁日久对彼此身体外貌的厌倦,相处中性格上的缺点甚至包括周围的人际关系、工作、经济压力等等。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爱情,一切爱情都是有条件的。当相爱的两个人发现了对方哪怕一丁点的变化,也会对感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凯蒂和沃尔特、凯蒂和汤森的关系都是如此。先说凯蒂和沃尔特。凯蒂一直对沃尔特不冷不热,除了凯蒂并不爱沃尔特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凯蒂跟沃尔特几乎没有感情上的交流,双方没有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沃尔特是一个极富学问的人,但把自己藏的太深,极尽克制,跟凯蒂从来没有说出过任何的心事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的讨好凯蒂,做人做的太辛苦。他爱凯蒂爱得发疯,以至于当他得知凯蒂的出轨后无法从自己的感情里走出来,最终只能通过死亡来完成对自己心灵的救赎。但于凯蒂而言沃尔特不过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她以前生活的环境终日不过是聚会交友,外貌即是自己最大的资本。和沃尔特结婚后始终找不到精神上的寄托,直到遇见汤森。汤森俘获凯蒂的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活上的乐趣,通过生活上的情趣和放松让凯蒂享受到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欢愉,所以她对汤森爱的撕心裂肺。凯蒂最终因汤森的自保被无情的抛弃,由对汤森的怨转嫁为对自己的恨,最终认识到了生活的真谛。“我向来愚蠢、无德、令人憎恨。我已受到严酷的惩罚,并决心让我的女儿远远避开这一切。我要让她无所畏惧,真诚率直。我要让她独立于他人,把握自我,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接受生活,要比我活得更好。”这段话说明凯蒂不仅要摆脱别人对她精神上的影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更要做一个经济独立的人,而不是“只是为了让某个男人因为很想跟她睡觉而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

看完《面纱》,心情是沉重的,也是愉悦的,更是有幻想的。沃尔特的克制让人恼怒,汤森的圆滑让人憎恨,凯蒂的蜕变让人欣慰。揭开一层层面纱,最终看清了生活的真谛和全部意义。轻轻合上此书,眼前会出现凯蒂带着孩子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步伐轻松,一路笑语。或许她已经真的觉醒,但,如若在日后面对生活的某一个瞬间她脆弱了,会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面纱》读后感(4):剥开谎言,见诸真相

妻子因为寂寞而出轨,丈夫为了报复携妻深入疫区,不料引发一场蝴蝶效应。结局可以想见,谁也讨不了好去。丈夫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妻子的命运如何呢?是与情人重归于好,还是另觅高枝,抑或远走他乡?《面纱》讲述了一个关于男女的古老命题:偷情与反偷情。在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眼中,这当然不是街头地摊上看过即弃的煽情故事,甚至算不上冤冤相报的滑稽闹剧。他从细微处着手,于纵深处探究人性的隐秘,剥开谎言见诸真相。人情的薄凉、世态的冷暖也于其中一一显现,由此衍生而出的种种变故自不免让人唏嘘,而其中隐含的辛酸况味,亦足够我们去细细咂摸、品味一生了。

《面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神曲•炼狱篇》的诗句“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讲的是一个颇为残酷的故事:丈夫发现妻子红杏出墙,于是将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其后,更残忍地将之从幽禁地的窗口扔了出去。这个偶然听闻的悲剧,触动了毛姆的敏感内心,进而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多年以后,在1919年的中国之旅中,他沿着长江溯源而上。一路上,他看到了这片地处内陆深处的满目疮痍的土地。他将这个中世纪的悲情故事移植于眼前荒芜的背景之下,也就有了小说《面纱》。

“面纱”作为小说的题眼,也是一种隐喻。关于生活,雪莱曾经写下“彩色的面纱”的诗句,他告诫我们千万“别揭开这彩幕”,因为那“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只因在面纱那动人表象之下,隐藏着生活丑陋无比的真相: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取代了真情,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冰冷与欺骗、虚伪与利诱。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勾心斗角,就连最亲密的夫妻也不能免俗。

显然,毛姆对爱情、婚姻均未抱持丝毫希望。从《人生的枷锁》,到《刀锋》,再到《月亮与六便士》,他跳出通常男女情爱的怪圈,以医生般的冷静笔触、手术刀一样的尖锐文字,切开生活的症结,将鲜血淋漓的真相呈现给我们看。《面纱》关乎爱情,却与爱情无关。生于伦敦社交圈的凯蒂,出于对年华逝去的恐惧,出于父母的催逼,草草下嫁并非“高富帅”的医生瓦尔特。他们貌合神离,暗自较劲,并无一丝温情,维系彼此的不过是名存实亡的夫妻名分。无爱的婚姻、寡淡的生活令凯蒂渐生厌倦,只能在情人身上找到一点安慰。在殖民地官员唐生的怀抱里,她感觉自己“是一个迷路的小孩”,终于“安全地回到了家”。但这种暂时的迷醉如同飞蛾扑火式的放纵,只能是一时的苟且,最终仍是无果的追寻,如此诱人,却足以致命。唐生的用心更是路人皆知,这个疲惫的中年男人囿于体面、碍于身份,名义上坚守婚姻这方围城,暗里偷腥尝鲜、假意温存,凭借在年轻女性身上发泄性欲,得到久违的满足。“爱情”于他,不过是空洞的承诺,轻飘飘地挂于唇边,无关痛痒。一旦丑闻败露危及地位,他转身扔下的不是别人,正是天真的凯蒂。

都知道“最毒妇人心”,在毛姆的笔下,男人的阴险与自私实在不亚于最恶毒的妇人。他冷冷地注视着笔下人物一个个在爱情的陷阱之中走向最终的毁灭,却不欲以片刻的温情施以援手,挽留他们坠落的速度。一开始,瓦尔特似乎是个唯唯诺诺的受害者,被凯蒂蒙在鼓里而不自知。面纱揭开,我们看到,即便是如绅士一般宽容、隐忍的瓦尔特也绝非善类。为了报复妻子的劈腿,他频出阴招,逼迫她在对簿公堂与远赴霍乱蔓延的疫区湄潭府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身败名裂,要么同归于尽。而他之所以甘冒奇险、深入疫区,绝不是为了解救困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民,一方面是利益的考虑,以便回来之后捞个爵位,一方面是借刀杀人,逼迫凯蒂自己面对真相,并借以掩饰其岌岌可危的婚姻。

但丁的诗句置于毛姆的语境下,显得更为诡异、更为残酷。或者不妨将之解读为:“伦敦养育了我,香港 / 湄潭府却把我毁掉”。事实上,在这场因偷情而起的两性战争中,无论是戴上绿帽子的丈夫瓦尔特,还是不忠在先的妻子凯蒂,都不是真正的赢家。所幸,即使冷酷刻薄如毛姆,也不忘手下容情,在撕破血淋淋的面具之时,“仁慈”地为可爱的凯蒂留下了一线生机。或许,在他认为,女性的觉醒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只有脱离男性的掌控,她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凯蒂最终的幡然醒悟,是这一观点的最佳注脚。她宁可孤寂终身、远走异国,也不愿做唐生金屋里的阿娇。至此,毛姆的用意早已是明确无疑了。他告诉女性,觉醒不在于他人,而在于自我。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一切只有等到揭开伪饰之后,方能一一看清。唯其如此,那“通往宁静的路”才会显现在我们眼前。

《面纱》读后感(5):An Elegy On The Death Of A Mad Dog

Good people all, of every sort,

Give ear unto my song;

And if you find it wondrous short,

It cannot hold you long、

In Islington there was a man

Of whom the world might say,

That still a godly race he ran—

Whene"er he went to pray、

A kind and gentle heart he had,

To comfort friends and foes;

The naked every day he clad—

When he put on his clothes、

And in that town a dog was found,

As many dogs there be,

Both mongrel, puppy, whelp, and hound,

And curs of low degree、

This dog and man at first were friends;

But when a pique began,

The dog, to gain some private ends,

Went mad, and bit the man、

Around from all the neighbouring streets

The wond"ring neighbours ran,

And swore the dog had lost its wits

To bite so good a man、

The wound it seemed both sore and sad

To every Christian eye;

And while they swore the dog was mad,

They swore the man would die、

But soon a wonder came to light

That showed the rogues they lied,—

The man recovered of the bite,

The dog it was that died!

Oliver Goldsmith

《面纱》读后感(6):最后死的却是狗

小说《面纱》的扉页上的第一行文字:别揭开这神秘的面纱——雪莱。不得不说,这激发了我阅读此书的兴趣,到底是有什么神秘的面纱?

在瓦尔特死去之前,我都没明白真正的面纱在哪里,又神秘在哪里。他说完“最后死的却是狗”就去世了,一直到小说结束我都还不清楚他的遗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找到了出处,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最终死的却是狗。

原来瓦尔特一直认为自己是那只狗,而美丽的凯蒂就是那个好心的主人。

她光鲜动人,惹人爱怜,是生活中的交际花,可嫁给了木讷平凡的自己,一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太低,把他们的结合看成是凯蒂的好心,而他们的婚姻是由于凯蒂的善良,这也许又促成了在日后的相处中他愈发的木讷,当别人在打高尔夫的时候他们在意大利聊着下水道结构,当别人在外交际跳舞他们坐在屋子里一言不发。如此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人在一起是注定不会幸福的。“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后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无比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就和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从这一段话来分析,瓦尔顿爱凯可以蒂可以说已经是爱到极致,低到尘埃了。当他遭遇背叛,前面已没有路可以走,极致过后是尽头,尘埃下面是毁灭。所以他选择了报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一个那么清高的人,可以容忍凯蒂不爱他,但不可以凯蒂背叛他。

于是,狗和人反目。

我一直固执的相信,瓦尔顿带走凯蒂是为了挽回而不是毁灭,但这只我的偏执。出发去湄潭府的时候,凯蒂问瓦尔顿自己不是医生,只是个女人去那边能干什么,“你可以去安抚我,我需要你的陪伴”这是瓦尔顿给出的回答,其实他要的不是陪伴,而是折磨,他想要折磨凯蒂,让凯蒂在无穷无尽的百无聊赖,暗无天日的悔恨惭愧中毁灭。因此去到瘟疫包围的湄潭府,瓦尔顿对待凯蒂一直很冷淡,眼睛基本不看凯蒂。凯蒂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瘟疫四起的大环境里,语言不通的小环境中,独自呆在小屋子反复受到无聊的折磨,悔恨的煎熬,和生活无望的折腾。

女主人开始改变,慢慢地向“狗”瓦尔特示好。

整天无所事事的凯蒂,开始逐渐走出被唐生背叛的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去到修道院,并且发现他的丈夫是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人,并非唐生受人指点;她发现女人的一生要靠自己才能够得到满足收获快乐走向安宁,并非靠男人;她慢慢地愿意去靠近了解瓦尔特,发现瓦尔特聪明充满智慧,疼爱小孩,开始懂得他丰富的内涵和对自己深沉的爱,并且开始称赞他,虽然依旧没有爱上他。

狗终因受不了煎熬,走向自我毁灭,而人终获自由。

严格说来,瓦尔特并不是为凯蒂而死的,他走不出自己设定的爱与恨的监狱。曾经爱她让他感觉快乐骄傲,后来爱她让他感觉难堪耻辱,现在爱她让他走向毁灭。“因为爱你,所以我要毁灭你”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合逻辑啊。是的,瓦尔特就是忍受不了自己的不合逻辑,摆脱不了曾经设下的这个“阴谋”(虽然并未实施),我想他的星座一定是处女座吧,绝不容忍自己一丝一毫的黑暗念头。而现在的凯蒂又恢复了活力,她时那么的快乐,那么地让人爱怜。文中有提到瓦尔特的死因,其实我也更倾向于是自杀,因为一个搞研究的人是绝不会如此疏忽。他想毁灭凯蒂,因为他是那么爱她,而她却背叛他;他恨自己有想毁灭凯蒂的这个念头,因为他现在仍然爱她。对这样的自己瓦尔顿感到非常不能适应,再也无力于爱与恨的纠缠,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煎熬和折磨,于是他选择了自我灭亡。

凯蒂最终获得了自由,因为她在湄潭府这个与世隔绝的死亡之地唤回了深埋的纯真,摒却了心中的浮华,并且,看清了自己的肤浅和无足轻重,明白了对唐生的爱够多么愚蠢。这同时也是一个女人如何从所谓的爱情中走出来,慢慢揭开人生华丽的面纱,看尽苍凉,接近真相,寻找解脱和安宁的故事。

当大家都以为受伤的人会死掉的时候,最终死的却是狗,只因爱得越深,伤得越深。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