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白先勇纽约客读后感6篇

《纽约客》读后感(1):异乡异客

海因莱因曾用典,取《出埃及记》中一句” Stranger in Strange Land” 做小说标题,中文巧妙翻译成“异乡异客”,又取“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意。这也是我对白先勇小说集《纽约客》的印象。我没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不过《白先勇细读红楼梦》还是听过一点,觉得印象不错,也想到找小说一读。

《纽约客》写的是漂泊在纽约的中国人故事。背景是纽约,如后记中所记述,“纽约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是一个太上无情的大千世界,个人的悲欢离合,漂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被淹没了。”而主角是仍和故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华人,在纽约也如过客一般。

《谪仙记》和《谪仙怨》为姊妹篇;依然眷恋旧上海“天上人间”,怎奈“流水落花春去也”,被迫在纽约坠入凡尘,如谪仙人一般在夹缝中挣扎,沉沦,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公主”气质。李彤,宁愿坠入威尼斯的水中;黄凤仪,则为生计沦落为风月场中的“蒙古公主”。这种孤独、落寞,犹如流亡的沙俄贵族在巴黎咖啡厅追忆往事一般。“在哈德逊河畔我们坐下来哭泣,一追想旧上海就哭了。”

《夜曲》中,多年后,旧恋人重逢,留美的医生事业有成,婚姻破裂;回国的音乐家和其他老友空有报国心,却在政治漩涡中一切尽失。《骨灰》,以“我”回国参与平反为契机,在旧金山(虽然背景不在纽约,却在精神上符合“纽约客”概念)听遗老回忆往事,曾经因为党派水火不容的表兄弟各自遭遇不幸,却在异国他乡漂泊时和解,不禁感慨医生“全白费了”。虽然是是发生在美国的短篇小说,却好像说尽了中国近代史的故事。

“Danny Boy” 和 “Tea for Two” 是白先勇对同性恋身份的思考,是他笔下的《戴上手套擦泪》和《每分钟120击》,直面在艾滋的冲击下,同性恋群体的群像:在护理中心照顾饱受病魔侵蚀的患者时,体会到灵魂层面的爱,以“同病相怜”取代“自怨自艾”;还有相互扶持,一同应对灾难,在“为了告别的聚会”上,忍住别离的悲伤狂欢高歌,实现民族大同的“爱”。非常适合影视改编。

虽说写的是美国华人的故事,但是白先勇的中文功底深厚,文字间都是中国味道,所谓文化积淀使然。不过我似乎不太喜欢这样的故事主题,因为我似乎会对旧贵族自怨自艾这般的调子不太感兴趣,毕竟这种幻想中的贵族梦,不过是在异乡追忆起的幻影。写同性恋题材能在挖掘自身伤痛时反思,实际比不少只知道叫嚣的“运动家”强多了。

《纽约客》读后感(2):Tea for two, tear for two

比《台北人》更打动人心。Tea for two, tear for two,我在地铁上竟然看哭了。四下张望,好在没人注意我。读书的时候,脑袋里总也想到一个人,和书中大部分纽约客的轨迹相似,祖父辈们出生于大陆,撤退时逃往台湾,自己出生台湾,小时候听惯了战争年月的故事,大了远渡太平洋,在纽约呆了十几年,深谙西式文化,说一口道地流利的中英文,却总也不肯写中文。

《纽约客》读后感(3):书摘 纽约客

不过初恋那种玩意儿就像出天花一样,出过一次,一辈子再也不会发了。现在没了感情的烦恼,我反而感到一身轻,过得优哉游哉。

圣诞节快到了,纽约这几天大雪,冷得不得了。这是唯一使我不喜欢纽约的地方,冬天太长,满地的雪泥,走出去,把脚都玷污了。

“我把你这个小没良心,”芭芭拉拧了一下黄凤仪的面腮,嘎着声音笑了起来,“谁教你连没长毛的小狗儿也拉进屋里去?我不是跟你说过?老的好,四五十岁的‘糖爹爹’最甜!你等着瞧,你等着瞧。”

他的记性并不算好,珮琪的生日常常忘掉,好不容易记起了那么一次,便赶快去买了一架钢琴送给她。但有些事情,无论怎么琐碎,却总也难以忘却,好像脑里烙了一块疤似的,磨也磨不掉,譬如说,吕芳钢琴头上那瓶白得发亮的菊花

我教了十二年的高三英文,每年在班上我总会寻找得到一双悒郁的眼睛、一绺斜覆在额上的丰软的黑发、一片落寞孤单的侧影——总有那样一个落单孩子,背着书包,踏着自己的影子踽踽行过,于是那个孤独寂寞、敏感内向的少年就成为了我整年痛楚的根源。

我在C中最后的崩溃是这样的。K是我在C中最后一年高三三班的学生,他是个异常特殊的孩子,在班上一向独来独往,从来没见过他跟任何人打过招呼,他的孤独是绝对的。我看着这个忧郁弱质的少年他清瘦的背影在回廊上彳亍而逝,就有一种莫名的怅惘。

《纽约客》读后感(4):悠悠之魂的超脫

此次讀罷白先生的所有短篇小說,深感一個作家如果可以駕馭短篇小說的濃縮及其讀後延展性如此之妙。那麼,長篇小說倒像是癡人說夢,也是功力淺薄作家常常涉及的領域了。

紐約客在此集中分飾兩角,前4篇中的紐約客是紐約的驛客,靈魂流離失所,因國內動盪飄然而至,尋找棲居之所,結局淒楚卻不可逆。後兩篇的紐約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NEW YOKER,跨越了國際、種姓,找到了靈魂為伍的伴侶。這番跨越見證了作者的成長,心境也由淒冷、溫吞轉至暖冰成水的熱,炙熱讓人欣慰……

白先生的作品通融了歷史之悠悠和個人的悲天憫人的大愛,本可長篇大論的作品,確能輕巧躋身短文之列,實屬技藝和文字功底讓人折服。我願比其為Espresso上漂浮的Cream,屬上乘之品~

《纽约客》读后感(5):深深话,浅浅说

第一次知道白先勇这个名字,是从那部鼎鼎有名的《牡丹亭》开始;

之后慢慢知道这个人是著名桂系将领白崇禧的公子;

然后知道此人才情惊艳,落笔有神,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台北人》,《孽子》,《游园惊梦》等等,蜚声海内外;

还知道他成名之后,曾经在香港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并不以同性恋为不可告人之事,反倒是大声疾呼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当之无愧的世家公子,没有从政,没有经商,也没有籍籍无名,而是一门心思投身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单单是这份执着,就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更别说所著作品,无不举重若轻,绵里藏针。读者上手读起来,甚是愉快,不会像《百年孤独》这样读了好几百页还是一头雾水,也不会像《冰与火之歌》一边读还得一边画人物关系图,不然就会晕头转向。白先勇的作品,中短篇居多,但是篇幅虽短,深度却不容小觑,偏偏这位老先生又不故弄玄虚,写的煞是平实。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深深话,浅浅说。比如这本《纽约客》。

这本书是白先勇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起合作的短篇小说集,文章不多,分别是《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Danny Boy》,《Tea for Two》六篇文章,涵盖了台湾人在美国的点滴日常,两岸关系风云四十年,以及同性恋族群的隐秘生活诸多话题,而且相互交融,互为表里。哪怕是对于相关历史背景了解甚少的读者,随手拿起来也会读的津津有味,如果侥幸对于相关主题略有涉猎,那更是如鱼得水。毕竟白先勇作为一名现实主义精神很强的作家,加上他本人的独特背景,每篇文章看似寥寥数语,背后却是隐藏了诸多欲言又止,引而不发的内容。

最妙的是,他又写的极其简单,简单到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他的世界。

无论是大上海的名门望族流落异国,光鲜亮丽背后的辛酸坎坷,还是兄弟操戈,相逢一笑泯恩仇也好,等闲平地起波澜也罢,又或者人鬼同途,雌雄莫辨,白先生都好像是一位若即若离的旁观者,站在你边上,轻声细语的讲给你听。从头到尾,声调纵然抑扬顿挫,但绝无半点声嘶力竭之感,甚至可以说,你如果想听的更清楚一点,那你就要走近一点,离他更近一点,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你会被作者带入他的精神世界之中。

这是作为读者,通篇读下来的真切感受,往往是在掩卷之后,才会觉得意犹未尽。

如果掰开来细细揣摩看里面的文字,不得不挑一个大拇指。作者用字极其扎实,功力之高,在当代作家中屈指可数,怪不得有人曾经评论,自新文化运动之后,能够与之并肩而论的,不过四五人而已。最初以为是文人之间相互吹捧的溢美之词,读过大作之后,方知此言不虚。没有华丽崎岖的辞藻,没有哭天抢地的宣泄,甚至连蜿蜒曲折的结构,柳暗花明的情节都统统舍弃不用,就那么平铺直叙的娓娓道来。

通俗点说,里面的每个字读者都认识,描写手法也是平淡无奇,甚至看了开头,有人都会直接猜到最后的结尾,可是你还是会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以至于你会花额外的时间去研究白先生到底是怎么组合这些文字的,为什么同样是方块字,从他的笔下流出就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深厚的情感?如此震撼的力量?

那种感觉,好像,乾隆遇到了杜甫一样。

深深话,浅浅说,是我能够想到可以描述白先勇作品的最好总结。

这样的书,读来实在是太有趣了。

延伸阅读

《纽约客》读后感(6):纽约客--一个社会群体

纽约客里的人物命运都不甚悲惨,但能表达出内心想法的人又都是何其的幸运。其中两篇都提到了80年代艾滋对纽约城同性爱人的侵蚀,一篇提到了满腔爱国热情的青年遭到文革惨烈的迫害。现实而痛楚的7~80年代纽约客人被包围在纽约大都会的灯红酒绿中。是逃避也是慰藉。 如今的纽约客,又是怎样的一种境遇。等我去到纽约的时候,我会好好将生活与书中来个对比。可能情况是不一样了,只是心境或许还是会相通。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