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葛亮北鸢读后感6篇

《北鸢》读后感(1):匠气占领的所谓巨著

就是在豆瓣上看了推荐所以借了同学的来看,期望值还挺高的,毕竟已经有那么多头衔在前面了,书的包装也确实过得去。然而刚开始看就觉得无趣,想着再看看吧,诶确实还不错,情节有吸引人的地方。但从开头到现在一个始终不变的感觉就是--能好好说话吗?不知是作者本性使然或是别的原因,整体的措辞遣句真的太雕琢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匠气。随时掉落的书袋让人头大,并且有一些地方用的并不准确,一些民国时代的风俗特点也不对味。如果没有反复出现的军阀、租界等,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发生在民国时代的故事。如果这种书也能成为什么“十大华文小说”之类,中国的当代文学是不是没救了。其他的好作家得多心寒。作者在书前有留下自己的邮箱,想来也是愿意接受意见的,在这里希望作者还是能多看一些大家之作,如何自然流畅地营造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氛围,而不是全靠炼字。

书中有些意象用的很含糊,给人一种“作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啊”的感觉。

总之,评分超过八分我是非常引以为怪的。

《北鸢》读后感(2):【自序】 时间煮海(葛亮)

这本小说关乎民国,收束于上世纪中叶。

祖父在遗著《据几曾看》中评郭熙的《早春图》,曰“动静一源,往复无际”。引自《华严经》。如今看来,多半也是自喻。那个时代的空阔与丰盛,有很大的包容。于个人的动静之辩,则如飞鸟击空,断水无痕。

大约太早参透“用大”之道,深知人于世间的微渺,祖父一生与时代不即不离。由杭州国立艺专时期至中央大学教授任上,确乎“往复无际”。其最为重要的著作于一九四零年代撰成,始自少年时舅父陈独秀的濡染,“予自北平舅氏归,乃知书画有益,可以乐吾生也。”这几乎为他此后的人生定下了基调。

然而,舅父前半生的开阖,却也让他深对这世界抱有谨慎。晚年的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虽至迟暮,依稀仍有气盛之意,书赠小诗予祖父:“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不久后,这位舅父溘然去世,为生前的不甘,画上了一个凄怆的句点。同时间,也从此造就了一个青年“独善其身”的性情。

江津时期,祖父“终日习书,殆废寝食”,“略记平生清赏。遑言著录”。祖父一生,无涉政治。修齐治平,为深沉的君子之道。对他而言,可无愧于其一,已为至善。祖父的家国之念,入微于为儿女取名,我大伯乳名“双七”,记“七七事变”国殇之日。而父亲则昵称“拾子”,诞生时值一九四五年,取《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之意。这些时间的节点,成为他与世代间的联络,最清晰而简洁的注脚。

及至多年后,祖父的编辑,寄了陈寅恪女儿所著《也同欢乐也同愁》等作品给我,希望我从家人的角度,写一本书,关于爷爷的过往与时代。我终于踌躇。细想想,作为一个小说的作者,或许有许多的理由。一则祖父是面目谨严的学者,生平跌宕,却一步一跬、中规中矩;二则他同时代的友好或同窗,如王世襄、李可染等,皆已故去,考证功夫变得相对庞杂,落笔维艰。但我其实十分清楚,真正的原因,来自我面前的一帧小像。

年轻时的祖父,瘦高的身形将长衫穿出了一派萧条。背景是北海,周遭的风物也是日常的。然而,他的眉宇间,有一种我所无法读懂的神情,清冷而自足,犹如内心的壁垒。

以血缘论,相较对祖父的敬畏,母系于我的感知与记忆,则要亲近得多。外公,曾是他所在的城市最年轻的资本家。这一身份,并未为他带来荣耀与成就,而成为他一生的背负。但是,与祖父不同的是,他天性中,隐含与人生和解的能力。

简而言之,便是“认命”。这使得他,得以开放的姿态善待他的周遭。包括拜时代所赐,将他性格中“出世”的一面,抛进“入世”的漩涡,横加历练。然而,自始至终,他不愿也终未成为一个长袖善舞的人。却也如水滴石穿,以他与生俱来的柔韧,洞贯了时世的外壳。且行且进,收获了常人未见的风景,也经历了许多的故事。

这其间,包括了与我外婆的联姻。守旧的士绅家族,树欲静而风不止,于大时代中的跌宕,是必然。若存了降尊纡贵的心,在矜持与无奈间粉墨登场,是远不及放开来演一出戏痛快。我便写了一个真正唱大戏的人,与这家族中的牵连。繁花盛景,奼紫嫣红,赏心乐事谁家院。倏忽间,她便唱完了,虽只唱了个囫囵。谢幕之时,也正是这时代落幕之日。

本无意钩沈史海,但躬身返照,因“家”与“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络,还是做了许多的考据工作。中国近代史风云迭转。人的起落,却是朝夕间事。这其中,有许多的枝蔓,藏在岁月的肌理之中,裂痕一般。阳光下似乎触目惊心,但在晦暗之处,便了无痕迹。这是有关历史的藏匿。

写了一群叫做“寓公”的人。这些人的存在,若说起来,或代表时代转折间,辉煌之后的颓唐。小说中是我外祖的父辈。外公幼时住在天津的姨丈家中。这姨丈时任直隶省长兼军务督办,是直鲁联军的统领之一,亦是颇具争议的人物。

于他,民间有许多传说,多与风月相关。一九三零年代,鸳蝴派作家秦瘦鸥,曾写过一部《秋海棠》,其中的军阀袁宝藩,以其为原型。此人身后甚为惨澹,横死于非命。整个家族的命运自然也随之由潮头遽落,瓜果飘零。

少年外公随母亲就此寓居于天津意租界,做起了“寓公”。“租界”仅五大道地区,已有海纳百川之状,前清的王公贵族,下野的军阀官僚,甚至失势的国外公使。对这偏安的生活,有服气的,有不服气的。其间有许多的砥砺,文化上的,阶层与国族之间的。只是同为天涯沦落人,一来二去,便都安于了现状。

这段生活,事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北地礼俗与市井的风貌,大至政经地理、人文节庆,小至民间的穿衣饮食,无不需要落实。案头功夫便不可缺少。一时一事,皆具精神。在外公家见过一张面目陈旧的纸币,问起来,说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发行的卢布,叫做“羌贴”。我轻轻摩挲,质感坚硬而厚实,知道背后亦有一段故事。复原的工作,史实为散落的碎片,虚构则为黏合剂,砌图的工作虽耗去时间与精力,亦富含趣味。

与以往的写作不同,此时亦更为在意文字所勾勒的场景。那个时代,于人于世,有大开大阖的推动,但我所写,已然是大浪淘沙后的沉淀。政客、军阀、文人、商人、伶人,皆在时光的罅隙中渐渐认清自己。所谓“独乐”,是一个象征。镜花水月之后,“兼济天下”的宏远终难得偿,“独善其身”或许也是奢侈。

再说“动静一源”,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一静一动,皆自根本。“无我原非你”。在这瀚邈时代的背景中,他们或不过是工笔点墨,因对彼此的守望,成就故事中不离不弃的绵延。时世,于他们的成长同跫,或许彼时是听不清,也看不清的。

但因为有一点寄盼,此番经年,终水落石出。记得祖父谈画意画品,“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迄,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于时代的观望,何尝不若此,需要的是耐心。历久之后,洞若观火,柳暗花明。

小说题为《北鸢》,出自曹霑《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一册。曹公之明达,在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道。字里行间,坐言起行。虽是残本,散佚有时,终得见天日。管窥之下,是久藏的民间真精神。

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现时的人,总应该感恩,对这包容,对这包容中铿锵之后的默然。

成稿之际,此间种种,容不赘述。笔喻七载,尘埃落定,于第三个本命年。

(甲午年,冬,香港)

《北鸢》读后感(3):【拾光书评团】飞过时代的风筝——北鸢

人们似乎总是喜欢怀旧,远的就不提了,近的只说民国罢。在当世人口中总说民国是个大师辈出,人杰荟萃的时代,那里有十里洋场,文化革新,尤其说道当年的大上海,那可是如今也比不得的地界儿,可是这些繁华的背后也是战争和离乱。民国就是繁华与沉重交织的那个时代,所以那时的故事也总是这般,有大家旺族回忆起来的光鲜浮华,也有时代背景挥之不去的沉痛厚重。在北鸢里,处处都有这两种不同感觉交织的印记。

曹雪芹写出红楼梦是家学渊源,葛亮创作北鸢这本小说也离不开他的家族的历史往事。小说总是真真假假,真实的历史是碎片,虚构的情节是粘合剂,两相结合,拼成一副绝世名画。在这本小说里,作者以他的外祖父为原型塑造了卢文笙这个人物,但在人物的安排上并未全部按照历史发展来写,以螟蛉义子开始,以螟蛉义子完结,义子义子,总脱不开一个义字,就如小说里的卢家掌柜,买风筝的龙大爷,刺杀了日本军官的名角言秋凰等人,这一生这一世总与这义字有难解之缘。

也许这也是让人一直怀念着民国往事的原因吧。彼时世道并不太平,世上也不少奸恶之徒,可是那个年代,商人重信,朋友重义,青年人热血爱国,老年人守孔孟之道迂腐却不可恶。当然也是因为战争毕竟离我们很遥远了,美好的被美化,丑恶的被掩盖,于是回忆里事情总是格外美好,格外的让人留恋。

就如北鸢这本小说,虽然以小说背景来讲经历了列强的欺压和与日本的8年抗战当然,小说中也有日军轰炸,仓皇跑反,也有文笙参军,仁珏就义,但是这些内容在书中并非主旨,这书里更多要表达的是那个时代的人的品格脾性,而这品格脾性也恰是我们这代人追慕的缺少的那一种。信义持守、良知热血、求知爱国,这些品性在小说中的的人物身上不断出现,不分贫富,不论老幼。

看完尾声,终觉这一本书中的故事和人物都如风筝一般,总被那个时代所牵扯,命悬一线,也总留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让跑反的卢家最终回到了襄城,让通日的冯家暂且没有败落,让参军的文笙留的一命,可这命悬一线的未来也是可以预见的,万幸小说至此结尾。但是读完北鸢依然让人心头沉甸甸的,便是文笙仁桢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能冲淡这种感觉。大约那个时代就是这种基调吧,纵使表明上有几多浮华,底子里的暗色以被凝固了暗红铺满。就如红楼梦,不管前面多少繁华,也逃不脱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而北鸢这小说之名恰是来自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

作者说,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脆裂。现时的人,总应该感恩,对这包容,对这包容中铿锵之后的默然。一本小说自然承载不了一个时代,但在北鸢中,我们可以找到那引动我们向往着民国的精神和品格。

《北鸢》读后感(4):当民国变成一种恶趣味,麻烦告诉我它出彩的地方是什么

个人感觉是一部被高估了的作品。

作者的能力不足以填充他的野心。无论结构、立意、情节,和同类型的家族史小说纵向横向比较,都没有太多新意。要说好,也只能说它选对时代了。

首先是文笔。葛亮有写作功底,毋庸置疑。但落笔矫揉。为民国而民国,附风雅而风雅。这种语言上的气质,和很多民国网文如出一辙。本质上说,是作者想如另一个时代的人一样活着,但却不得其精神,反而落个邯郸学步的样子。拿民国一代作家的作品,随便哪部,出来比比就知道。

可能从更深处讲,是创作者还不算真的成熟。不是技巧,而是内心。我读小说不算多。但也好老一辈人的文字;相信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他下笔写出的东西就是什么样子。骗不了人。

可有时候作家往往能骗得了自己。他有神往的传统,愿意让自己活在这种向往里。而向往如果不能变成自身,反而容易成了负担。犹如小孩子伴大人,让人觉得不可爱。葛亮自己的传统,大概就在于对于他那一套家世的追念吧。

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那一辈开始,有很多人都处理过民国题材。写民国未必非要凹出民国的样子。好的作品也往往不会囿于这种执念。你得明白你是你自己。

同时作家也要有基本的自我控制。好比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管你爱的是什么,即便深情,也该知道他是作品的上帝,不该赋予任何偏好的看待命运。很多温情,实际是滥情。

书里也有很生动的情境,但数不出很连续而饱满的人物,合上书后,还能叫人依稀记得。这种苍白,作者要负责。

情节上,如果放在抗战神剧、传奇小说的角度,我可以理解。但在写了七年的作品里,这种潦草的处理太不值得原谅。可能的解释就是,作者没有驾驭史料,反而被史料驾驭了。

至于故事结构,老实说我没觉得真的有多了不起。借用时下常常评价影视行业的一句话:如果这部作品好,那也是同行衬托的。

把它放在早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还不逊色,那是好。可它做不到。豆瓣评分把它放在同一个基准上跟前辈们比,一点也不公平(是对人家不公平)。

这次教训也教育了我。豆瓣已经不是那个豆瓣。对于刚出版的书,要当做刚上映的片子来看。至少一段时间之内,它的好评极有可能是虚高的。

《北鸢》读后感(5):细水长流亦可震撼

《北鸢》一出就买了回来,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细细读完。原是想二读三读后再写些感想,终究是忍不住,想来一时有一时的感触,不如就把最初的想法先记录下来。

朋友曾说,咱们学历史的,远怕五代十国,近怕民国,都是乱的不行。当时笑笑表示赞同,读罢《北鸢》却是另有一番感悟。这乱世的历史,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哪怕依旧含着哀凉与残酷,但总没有史书上某年月日卒般的冰冷。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于民国,无论是时间线上的设置安排或是细节上的描写,都不难看出作者在考据方面下足了功夫。以至开篇时,常常以为自己在读一段关于北伐的历史,又是真实可感的。大到时代开阖,小到品茗谈天,考据与用典掺杂其中,浑然一体,毫无生硬炫技感。

或许因为non-fiction的创作初衷,因为关乎家国历史,《北鸢》与其他颇具实验性气息的短篇并不相同,内容与风格上都回归了传统。虽然不经意间仍有“许多年以后”这样的词句出现,但却并不突兀,仿佛作者就在面前,娓娓道来,淡淡且自然。结构上《北鸢》采用平行叙事的手法,分两条主线对男女主人公分别展开叙述。结构清晰,各自开展,直到交汇融合。也因此,很容易一早就猜出结局的大概走向。然而就像许多愿意花时间重读的书一样,在结局已知的情况下仍愿意去读,正说明精彩处是在过程之中。作者是擅长描写的,从以往的阅读经验中便可感知,这次依旧,人、事、物皆是细致入微,印象深刻的是对毛克俞在校内居所的描写,平实中自带美感,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思。

长篇中的人物仍是多而杂的,然而倒也不乱。文笙与仁桢这对主人公自不必提,一众配角也各有各的精彩。最爱的是言秋凰,早前在《青衣》一篇中见到她,就印象深刻,一直欲知后事如何,后来看了《北鸢》,方知是里面的片段。秋凰其人,明艳、绚烂,却终究是一个“苦”字,读到后面才知道,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诸多爱情悲剧中的一个。父母之命与婚恋自由并行的年代,苦的是秋凰这一批女子。她是戏子,一面在别人的故事里流泪,一面在自己的人生里连流泪都难。与明焕的一段凄情、对仁桢的一点讨好、对蛮蛮的万般无奈……无一不令人动容。这女人柔中带刚,最后的死,说是气节也好,说是私心也罢,都是震撼的,却也实在可惜,透出些宿命的无奈。私心里想,下一世,愿她只做个邻家莫愁女,便好。写到这里顺便一提,秋凰毒死和田的段落实在精彩,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阿凤,深刻到读完几日后入了梦。阿凤将情与义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样动荡的时代里,能够做到不离不弃的,怕亲人都极少,偏她自始至终,也无对身世的不满,也无对“主子”的离弃。这人物放在那,先不说书中如何,便是读者,都生了几分心安。

如同贯穿始终的风筝意象,人生一线,时代再怎么动荡,平凡的人们,也总会有个容身之所。读长篇的难过在于,读者仿佛在迎来送往,亲眼目睹了诸多颠沛流离。大历史下的小人物们,或独自或携手,度一段人生。美满与缺憾,各人有各人的体味吧。

絮絮写了这么多,还是难以表达心中的震撼,有些喧嚣的当下,难得这样沉稳宁静的作品,诸位不妨一读!

《北鸢》读后感(6):假作真时真亦假——《北鸢》

鲁迅曾经在《故乡》中塑造了少年闰土的形象,聪明、机智、可爱、见识多广,并用第一人称“我”来完成这一属于故乡的回忆。让人读来真实可信,代入感极强,一度以为文中的“我”就是现实中少年鲁迅。而真相是《故乡》中的“我”、“闰土”以及一切出现的人物都不是百分百原型创作,甚至都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假借“石头传说”,谱写金陵十二钗36位绝色女子的爱恨情仇。后人知人论世,探查曹雪芹家族历史,发现这么一部些许奇幻的故事,原来还暗含着曹家的盛衰荣辱,以及时代的交替更迭。

、、、、、、

“假作真时真亦假”,就是小说与生活最美妙的结合。

(一)

生活给予艺术创作以原本,让艺术成为有根之木,才能源源不断,才能长盛不衰。

葛亮在《北鸢》自序中写道:“本无意钩沉史海,但反躬自照,因‘家’与‘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络,还是做了许多的考据工作”;“中国近代史风云迭转”“有许多的枝蔓,藏在岁月的肌理之中”“晦暗之处,便了无痕迹”,一旦拿出来写,便似迎着阳光无处可逃,那曾被历史无意藏匿的事件一点点都浮现了出来。

这些无意的钩沉,反而成就了葛亮文字独有的风格和生命力。读他的文字,仿佛在看一场大型的舞台话剧,人物每一次出场,像是踏着历史厚重的脚步,掷地有声,范儿十足。也因为如此,每一个人物出场的环境描写,仿佛话剧舞台背景,集中凸显了情节和人物的心路历程。故读葛亮的小说,需细致的读,一个不小心也许就错过了文字下深藏的蕴意,一个马虎大意也许就错失了与民国情怀撞个满怀的机会。

借着无意而为,葛亮在《北鸢》的扉页里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祖父葛康俞教授”,

坐实了这本书有着家族史的原型,自然也有着民国的影子。

(二)

但小说跟历史现实终究还是不一样,历史冷血无情,只呈现真相,不以人为而改变。小说却是艺术,虽来源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即使以历史为原型,但出于不同的作者笔下,归于不同的本心,历史的面貌却可以各色各样。

张爱玲的笔下,民国是浪漫的;郁达夫笔下,民国的迷茫的;梁实秋笔下,民国史淡雅的;萧红笔下,民国是炽烈的;林语堂笔下,民国是抗争的;鲁迅笔下,民国是沉睡的、、、、、、

为着不同的双眼,为着不同的思考方式,甚至为着不同出身境遇,小说的创作都能走出作者赋予的不同生命之路。

若小说如新闻纪实,只还原生活真实的样子,就会失去灵动,难以打动人心。试想除去作者的“添油加醋”,除去为人物形象赋予的事件情感,除去为主旨中心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等,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几句话就足以说透。

但反观文学史,经久不衰的艺术创作都有着虚构的相得益彰,汉乐府一篇《孔雀东南飞》一个自挂东南枝,一个举身赴清池,现实的残酷让人不忍遐想,而那化为鸳鸯,仰头双飞相向鸣的结尾,却让人回味深思。

葛亮深知这一技巧,所以在他笔下的民国,成为了一种文化想象,比如昭如姓孟,孟轲后裔,遇事宽厚仁义,以此来表达对儒学的怀念;比如四声坊艺人受人所托,每年以纸鸢为礼祝寿,风雨不改,以此来写仁义诚信;以“鸢”的一线之牵,来写国与家的关系、、、、、、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隔纱看历史,似是还无,才是小说最好的样子。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