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库尔特·冯内古特囚鸟读后感10篇

《囚鸟》读后感(1):可怕的世界只能苦笑面对

# 一

冯内古特被人视为是“黑色幽默”代表人物之一,《囚鸟》这本书则是他的代表作。不过如果通篇读下来,会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简单的看到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地方,最多就是会心一笑。不是说这本书名不副实,而是因为黑色幽默属于“结构性的喜剧”,而不仅仅表现在字词上的插科打诨。不知道是谁说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囚鸟》这本书真真践行了这个原则。

这本书的情节,如果非要概括的话,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面对着这种让人无奈的现实,恐怕苦笑一番,是最适合的表情了。

本书在叙述上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叙述,而是伴随着“我”的回忆有感而发。按照时间排列,本书的讲述的历史事件,主要是**约翰·狄林吉案,萨柯和樊才蒂案,库耶霍加大屠,麦卡锡时代以及水门事件**。这些事件的选择,显然是经过作者精心的挑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水门事件”,它的特质也就是这些事件的特质。“水门事件”是一个弥天大谎,其他的事件也都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谎言。约翰·狄林吉并不想逃跑,反而被枪杀;萨柯和樊才蒂从未杀过人, 却被送上了电椅;工人的和平请愿,最后迎来的却是白宫的屠杀;无辜的知识分子仅仅是因为谣言就被送进了监狱;而缘自上层的“水门事件”,最后被送入大牢的却是普通的政府公务员。

种种事件的结局都是无辜者受害,加害者获益。也是应了故事里面的一句话:**“哈佛大学所教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怎样做到既守法,又犯法。”**无辜的可怜的人就是那些犯了不该犯的法,受了无需守的法的普通人,他们落得的下场就是一地鸡毛。“我”在这些谎言中有了各种遭遇,而结果则是让人啼笑皆非。当他勤勤恳恳的作为一个公务员奋斗的时候,别人随便的将赃物放在他的办公室,就连累他入牢;而当他中伤无辜的朋友的时候,结果却是让他能在政府里面谋得一职。

本文就是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对比,烘托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荒谬与可怕,让人在痛苦之余,只能以苦中作乐安慰自己。而“我”最后的遭遇也是这样的闹剧,当他为了一家真正服务于美国人民的公司兢兢业业奋斗两年后,却被觊觎这份产业的各色人等送进了监狱。做好事的人只能落得这种下场,如果不积极一点,不都得自杀么?

# 二

对这种可怕的世界是如何建立的,冯内古特也是不遗余力的大家嘲讽。他指向的就是“哈佛人”。当然,并不是对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有什么成见,而是他犀利地指出,美国之所以出现这种让人痛苦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些“精英”们的自以为是。

“精英”之所以成为精英,并不是来自本身的实力,更是一个社会网络中的水涨船高的结果。像是“我”这种在德国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四年都没有学会德语,其中的平庸可见一斑。而他家里的书籍,他也是从来没看。而与之对比的,则是他的女朋友能够读的津津有味。其中的差别不言而喻。他这种人能够读上大学,也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富豪家佣人的儿子。

在评价哈佛人的时候,“我”的狱友克莱德说的**“哈佛出身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什么气质。”**这当然不是什么好话,而这种气质自然也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虚无感。

除此之外,冯内古特在这本书里对所有拥有证明要素的内容,都展开无差别的暴露。法律、亲情、科学、爱情……至于像是官僚主义者这种早已经被嘲讽到不行的话题,自然也没有错过。这种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火力全开的风格,也正是冯古内特的特长。他对于笔下的人物并没有特殊的珍惜,他要的就是将整个世界打击的千疮百孔,然后将这个碎渣打扫进宇宙的角落。仅此而已。至于说建立起一个美好的世界,他可是向来没有这种兴趣。

如果读者自己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大部分会喜欢他的这种阴阳怪气的强调。可要是但凡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得救,对这个书恐怕会是有所抵触。

《囚鸟》读后感(2):温柔的空隙

对冯内古特很陌生,虽然早前在图书馆经常看到他的《冠军早餐》。《囚鸟》书名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故事讲述一个刚从监狱里出来的人的奇特经历。

作者将时间轴打乱,将男主角的生平借由回忆/与旧人的重逢重新编织在一起。 里边充斥着各种历史典故,对于一个历史渣,只能隔靴搔痒地说点对小说本身的看法。

故事流畅,也有趣味性(谁想到脏兮兮捡破烂老太婆是美国某个大集团背后的大boss,还是主角年轻时候虚情假意处过的底层阶级的女友)。 书里对“哈佛出身”极尽讽刺,试图告诉人们:一个人的(高贵)出身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有多好。

全书用了反讽,黑色幽默手法。

书中穿插的几个鲍伯·范德医生的科幻小说尤其精彩。

悲伤时候喜欢讲笑话的露丝及其被主角一言之失送进监狱却认为这是好事一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体验人生的丈夫都挺可爱。

小说里主角耿耿于怀于萨柯与樊才蒂事件被后人淡忘。他年轻时候本以为,

| 萨柯和樊才蒂的故事有一天会像耶稣的故事一样世世代代传下去,说得同样的动人心弦,感人下泪。现代人如果要在他们这一辈子中找为信仰而牺牲的事迹,在电椅结束生命的萨柯和樊才蒂的故事难道不是最感人的吗?

然而现实与他所想相出入。人们的健忘超乎想象。历史一天天发生,经过热烈讨论后被搁置一旁。或许有心人会从岁月中采撷片刻放入人生行囊中。但更多的人无论有意或者无意,都让曾经轰烈的时间故事变成灰尘,盖在一代代曾经鲜活的年轻人的心上。

谈到这个事件,主角总会透露出一股浓郁的忧愁。

| “你生来没有良心,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至少你想办法相信过有良心的人相信的东西——因此你也是一个好人。”

这是背后大boss,死去会带来集团雪崩的男主的前情人玛丽对男主的评价。

年轻时候他们加入某党,试图变革世界。但是久了久了,男主像王小波笔下“缓慢受锤”的牛一样,被锤得奄奄一息,而玛丽还怀抱信仰。

那些怀抱理想的人,他们挺身而出,忍受可能失去生命的风险,可能被世人冷落遗忘不解风险。他们这么做为了什么,

作者在序幕和尾声处都给出了回答

| “你问为什么?是因为基督在山上的教谕,先生。”

所谓教喻,即

| 那是耶稣·基督的预言,他说精神上贫乏的人会进天国;悲悼的人会得到安慰;驯良的人会成为人世的主人;渴望正义的人会得到正义;慈悲的人会得到慈悲的对待;心地纯洁的人会见到上帝;为和平而努力的人会被称作上帝的儿子;为正义而遭受迫害的人也会进天国等等。

书名《囚鸟》指主角的几次入牢,但更深层的,可能是主角年轻时的理想信念、那个关于基督的教喻,被某种不可见的现实囚禁起来。不自由的,并非只有肉体。

#世界大同是个多美的梦。现实可行性却。

#书中有个片段写游行反抗团体和资本力量对峙时,被临时集合而来冲门面的持枪者们

| “不忍心用刺刀去捅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就把刺刀避开一些,刀尖和硬墙之间总算留了一些空隙。”

这里的温柔的仁慈叫人动容。

希望这样的仁慈会生生不息地延续。

《囚鸟》读后感(3):OVER THE RAINBOW

囚鸟(JAILBIRD)在文中有这样的译注:“囚鸟是对老犯人的称呼”。但是在冯内古特的笔下,主人公这位屡屡犯错几次进出牢房的老犯人,比起一般人印象中那种穷凶极恶的黑势力派头,却更像你对门住的那个傻呵呵多愁善感的倒霉老头。唠唠叨叨摸索半天出得门来,才发现脚上袜子一黑一灰还把钥匙落在了鞋柜上头。

世界真小。

相对正态分布和偶遇制造的真实世界,冯内古特给我们呈现的却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刷屏的朋友圈。瓦尔特·F·斯代布克六十二岁,刚从司机都会迷路的美国联邦最低限度成人改造所被释放出来,就成功搭上了好心人的便车。老家伙预约的酒店是多年前曾与初恋情人约会的地点,值班员好心给他安排的酒店套间里藏了一抽屉的赃物,第二天他在第五大道路口从不同的方向同时遇到旧情人和老情敌,却还没有叙完旧就因为抽屉里的赃物再度被捕……

但最离奇的是,以老叫花婆的形象在他面前出现的这个旧情人,竟然是当时美国最大商业集团的股东和幕后操纵者。

真是无奇不有。

《囚鸟》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界七十年代“水门事件”曝光后的美国,处于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中的美国经济在书中亦可略见一二,而以贫民出身又从政府官员的位置上两度跌落的哈佛毕业生老斯代布克,则是那个年代老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他们落魄、衰老,满怀当日激情豪气的回忆,如今却只将一身正气锋芒缩回脖颈的多层皱纹里,被生活的困苦压得喘不过气。“一无所有”反映出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真实境况,而当这股颓丧之气与美国梦有多大集团就有多大的拉姆杰克集团相撞时,其结果既是意料之外,亦是情理之中:集团崩塌,以零为基数的乘除答案只能为零。

一无所有的背后,是一无所求。

将人心磨损成毫无光泽的一颗浊石的事物往往是这两样:强权和不公。冯内古特在书中多次提到并贯穿始终的萨柯与樊才蒂的案件,无疑正是扎在那一代人良心上的一根刺。萨柯与樊才蒂当年跟随着移民浪潮来到美国这片“希望的国土”,在资本主义商业运作的压榨下组织过一些罢工和集会活动,却仅仅因为是外国人中的无政府主义者就被无辜冠以抢劫杀人的罪名,并和后来出面认罪的劫匪一起在电椅上被处死。这一事件当然遭到了全世界各地的群众抗议,而当权者对此采取的措施竟然是,“任命本州内三名最有智慧、最受尊敬、最公正不偏的人组成委员会,向全世界宣布要做的事是否公正”。

这不是开玩笑?

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倒退回了没有民主没有正义的年代,彼时赵高指鹿为马,罪莫须有的岳飞被赐死狱中。冯内古特以他虚实杂糅的手法构建出的这个故事,一边暗示我们牵扯了肯德基麦当劳登无数真实企业的拉姆杰克集团只是老叫花婆般可笑的一个谎言,一边告诉我们情节曲折荒诞毫无理据可言的这个案件是出自真实的智慧。美梦是假,丑恶是真。而我们只要稍稍了解一下“水门事件”前后的美国,就能清晰地认识到,冯内古特描摹出的这个充满了迷茫、怀疑、荒唐与黑色幽默的世界,即是那个年代美国的真实。囚鸟所指,不仅斯代布克本人,更是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状况。

要心平气和。

笼鸟如何避免自己在日复一日的扑腾冲撞中跌坏翅膀和脑袋?答案很简单,认命即可。保持心平气和,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不要去想天上云彩的颜色。冯内古特借由反复出现的句子和意象所带来的那种催眠曲般的节奏感,不急不缓地将我们带入他的叙事情境,也同样绝妙地映衬出这情境中人们的心理状况。走一步退一步的原地冥想,破碎却又完美衔接的片段化叙事,又是那般符合一个老人的孤独,与热望。

小说在文章末尾给了老斯代布克一个团圆的大结局,在他再度入狱之前。宴会在地下室公寓举行。而那一刻我脑中想起的却是美国1939年的童话音乐片《绿野仙踪》那歌唱梦想与自由的主题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 blue birds fly”。

“你知道咱们这个星球最后会因什么而灭亡吗?”

“是完全缺乏严肃的态度。大家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者我们当初是怎样陷入这一团糟的,都已不再关心。”



《囚鸟》读后感(4):时代下的“囚鸟”:心平气和与自我救赎

“你知道咱们这个星球最后会因什么而灭亡吗?”我问。“是完全缺乏严肃的态度,”我说,“大家正在对发生的事情,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者我们当初是怎样陷入这一团糟的,都已不再关心。”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是在二〇〇七年去世的,《纽约时报》在纪念文章中写道,“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已成为美国反文化思潮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也让他成为一位文学偶像”,诺曼·梅勒也说他是“我们自己的马克·吐温”。黑色幽默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质,《囚鸟》作为他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依然充满了讽刺和反思,自传体的性质使得小说更具现实主义色彩,也多了几分悲悯情怀。

小说主人公瓦尔特是哈佛毕业生,前共产党员,当过公务员,曾就任于联邦政府,职务是总统青年事务特别顾问,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差事。他因被卷入“水门事件”而被捕入狱,他不止一次入狱,每一次入狱都有些莫名其妙,也令人十分无奈。对了,他也曾长期失业。

哈佛大学出身的被看作是很有智慧的人,瓦尔特早期工作时就已经有很多哈佛人就职政府部门,而在年老的瓦尔特看来,当时的这种合情合理却变成了滑稽可笑,至少因为在监牢里,“哈佛出身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稀罕的地方”。另外,审议判决萨柯和樊才蒂的三位智慧长者中,主席还是哈佛的校长。瓦尔特以此对智慧的存在提出怀疑,这也是冯内古特对时代的嘲讽。

萨柯和樊才蒂的事迹可以说一直影响着瓦尔特,是那个时代的一盏明灯,尽管光亮有限,湮没于历史洪流。瓦尔特说他的理想主义“一直没有消失”,但他又是缺乏勇气的,随波逐流的他为自己不是严肃认真的人而难为情,对自己没有拿生命或舒适生活为人类冒过风险而感到羞耻。萨柯和樊才蒂没有失掉尊严,从未屈服,瓦尔特却堕落了。

瓦尔特和同事、妻子、女友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共产国际运动、冷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他也从青年步入中年再到老年,小说中同样也回忆了他在狱中和出狱时很多琐碎的见闻。监狱的鲍伯·范德医生所写的科幻小说,监狱里的知识分子,库耶霍加大屠杀,是冯内古特对时代命运的戏谑。结识妻子后,瓦尔特也逐渐迷茫,与玛丽交往期间,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让他获得了短暂的激情,另一个爱过的女子莎拉成了克留斯夫人——莱兰·克留斯,前同事,他的入狱也算拜瓦尔特的不利证词所赐,克留斯夫妇和瓦尔特夫妇后来的生活有很长时间是完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呢。若说他的成就,拉姆杰克集团取得的各种奖项确实是证明,虽然在玛丽死后集团开始崩溃。

日子似乎总能过下去,瓦尔特也这么觉得。资本主义企业的兼并与衰败,要心平气和;第一次出狱时面对镜中枯瘦颓唐的老头,要心平气和;对愈渐痴肥的妻子和从来讨厌自己的儿子,要心平气和;拉姆杰克集团下属的工厂可能出问题,要心平气和。似乎心平气和,就能安稳度过。

“囚鸟”是对老犯人的称呼,瓦尔特是那个时代很多美国人的缩影,他的心平气和事实上并不是自我救赎的良方,但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还算解释得过去的方式。囚禁在特殊时代之下,渴望逃离又踟蹰不前的他们充满了悲剧色彩,冯内古特黑色幽默的荒诞背后亦包含深深同情,因为那也是自己经历过的时代。

向冯内古特致敬!

不仅是那个时代、那个美国,放眼当今和未来,这世上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还有很多呢。人生有时候也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呢。

世界真小,人生无常,心平气和,天下太平——啊。

《囚鸟》读后感(5):要心平气和

战争作为一个凉薄的词汇,有人死,就有人生。作为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美国,战争中的机智表现令其在经济上得到了迅猛增长,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际环境的稳定都让美国在这个时期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自己的经济市场与国际实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垄断资本、掠夺外国资源、倾销过剩商品,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常用手段。到七十年代,由于前期积累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之后的滞胀期。在这个阶段里,大量人民失业,流离失所,美国经济遭遇了空前危机。而在这段时期里,垄断组织与资本逐渐增加,演变为这些幕后垄断财团们渐渐开始操控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国家政治领域,从而控制整个美国人民的生活,由此,垄断资本与政治达到了空前紧密结合。《囚鸟》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时期。

破碎式的剧情一直以来都是冯内古特的写作特点,在这本《囚鸟》里这种特点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每一章节剧情都呈现碎片化模式,前篇登场的人物,在下几个剧情里才会与它前后衔接、呼应。这种颠倒式的小说风格对于冯内古特之前固定的小说结构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怪不得村上春树要感叹“还有这样的小说啊”,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严肃的挑战。虚拟人物与现实的挂钩也是他最大的特点,将虚拟与自传相互结合,将现实故事采用这种方式道出,让人有种荒唐的真实。

书中的瓦尔特是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政府的政府人员,却被无辜牵扯入“水门事件”中,以致被囚禁入狱。后来与玛丽凯瑟琳,这个拉姆杰克集团的控股人一起期待着改变这个如“庞大的经济机器毫无目的地在制造这种褴褛的大军”的国家。玛丽凯瑟琳说“大家都会有好日子过了,我一直有预感,事情最后终会这样解决的。一切都会顺利解决的。”她对于这个破碎的国家仍然有着最完美的期待,可最后玛丽死去,瓦尔特再次被入狱。也许正因为这个破碎化的国家,所以剧情才会呈现破碎化。这场希望——救赎——最后绝望的自我救赎最后全部破灭。“好人总是在进监狱。”玛丽这句无意识的话道出了当时的现实社会——渴望改变社会的人被囚禁,被枪杀,这是个何等令人绝望的国家,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冯内古特人生最后要写《没有国家的人》这本书,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囚鸟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大量的冯内古特式短句交替出现,前后呼应。这些短句在高涨、幽默的剧情下如一盆冷水般肆意浇灭了瓦尔特的激情,将人物与作者的讽刺与愤怒描写得隐晦而热烈。在这些短句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是那出现了五次的五个字:“要心平气和”。

第一次出现是对官员们自称出身哈佛却感觉不出哈佛气质,名不副实的丑陋行径的讽刺;第二次是对自己的失望,得不到自己孩子的认可与期待;第三次是得不到上司赏识以及对那些没有能力却得到了更好待遇的同僚的愤怒;第四次是对自我的安慰;最后一次是对荒唐的有钱人的嘲讽。每一次都能在冷漠中感受到一丝强烈的讥讽与愤怒之情,那些无声的控诉那么强烈,对这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感受到的只有无名的厌恶与痛恨。

瓦尔特说,“我从来没有拿我自己的生命,或者舒服的生活,为人类冒过风险。我真可耻。”是真的觉得可耻吗?不,是对那些统治者的嘲讽,冯内古特如此严肃而幽默地质问他们,你们不觉得可耻吗?那些来到这个“希望的国土”,渴望生存,得到救赎的人们,你们却暗中操作,萨柯,樊才蒂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来寻找希望,兢兢业业的人们,最后却因无政府私生子的潜在罪名被马萨诸塞州那所谓最有智慧的人判死刑。在这个绝望的国度里行尸走肉地活着,作者的悲切之声如此强烈与恳切。可是人们却执迷不悟。如书里被二次入狱的卡洛·迪桑柴博士依然无悔地对瓦尔特说“不论咱们的国家让你受了什么罪,它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何等盲目,令人悲哀。

因此最后瓦尔特才会说“你们知道咱们这个星球最后会因什么而灭亡吗?是完全缺乏严肃的态度,大家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者我们当初是怎样陷入这一团糟的,都已不再关心。”这才道出了这个时期美国社会的残忍现状,早已习以为常,仍要行尸走肉地活着,如此,只能愤怒又无奈地说,要心平气和。

《囚鸟》读后感(6):从反抗到屈从,美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若要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作出取舍,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更可能选择后者。其创作的《囚鸟》一书中,拥有权力,资产的资本家不断被讽刺,成为笑柄,而身处工人阶级的平民则得到可怜和同情。同时,《囚鸟》还通过构造荒诞的情节,将美国20世纪不光彩的历史事件勾连起来,发掘其中的黑幕,进而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描绘新的乌托邦蓝图。但故事最后,《囚鸟》又揭示了时代的局限性,表达不得不放弃改革,顺从时势的绝望。

《囚鸟》读后感(7):知识分子在哪里的命运都一样啊

囚鸟里写垂暮之年的男主角,借另一个角色之口说他:“你生来没有良心,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至少你想办法相信过有良心的人相信的东西——因此你也是一个好人。”

这话扣在当时的他身上,无疑是没有问题的。而贯穿他一生中,描写有旁人经历这样的事,那样的事,是众生相。但最终,像某种命中注定,他在颠簸中渐渐成了他人眼中那样的人。水门事件是一个大的节点,哈佛大学,纽伦堡审判,麦卡锡主义,虚构出的种种工人运动,经历过的女性,盲目追随心目中英雄而立下的雄心,无一不是节点,背后代表的东西影影绰绰悬浮在知识分子这个空虚的标签上。它笼罩着人生,能够在其中大致描摹出近似的现实里的样子,因而所有的结局仿佛发生在过去的关于现实的预知梦。

因此才让人感到惶恐,所幸作者在谐谑笔法里保留的态度尚存一丝温柔,否则真是一场共情强烈的公开处刑式的难堪啊。如果十年后有缘重看,可能会过于伤己而不由地哭出来吧。

《囚鸟》读后感(8):同情多过嘲讽——谁又能真正逃离“时代”这个囚笼?!

文中粗体字引自《囚鸟》原文

在看冯内古特的《囚鸟》一书时,总有个画面浮现眼前——冯内古特,一个留着蓬松胡子的和善老人,一边转动万花筒,一边朝你挤着眼睛!

是的,《囚鸟》就是冯内古特的万花筒。主人公瓦尔特·斯代布克就是万花筒里的镜子,他负责折射出周遭千奇百怪的人和他们所承载的历史瞬间(彩色纸片)。零零总总的瞬间最终拼出作者想让你看到的那些画面。

1:他斯拉夫籍的父母常常说起移民之苦,家族的苦难烙印成为斯代布克投机、钻营的根源。

樊才蒂后来说:“在移民站,我第一次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我看到那些官员们把统舱船客当作牲口一样。没有一句好话,或者鼓励的话来宽慰刚刚登上美国海岸的这些人们心头的重压。”父亲和母亲以前也常常把同样的话告诉我。他们也觉得上了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是为了把自己送到屠宰场。

2:资助他上大学的亚历山大先生则从资本家的角度给他讲了镇压罢工的那场流血事件。

后来怎么也找不到肯承认下令叫狙击手和警卫从厂里的窗户后开枪的人,但是枪还是开了。马上有十四个人被枪弹打死,其中一个是当兵的。二十三个人受了重伤。亚历山大老了以后说,枪声听起来不过像“爆、爆、爆米花”一般,他以为下面广场里刮过了一阵妖风,因为人群就像“树、树、树叶子”一般给刮走了。

3:他与前女友莎拉·威亚特共同经历的经济大萧条(作者本人的母亲就是在大萧条时期自杀的)。

我记得有个干瘪的老头子,低头在那里吃饭,用胳膊把吃的遮起来。莎拉低声说他吃饭的样子好像那顿饭是一副A打头的同花牌。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吃的是鱼子酱。“这地方一定很贵。”莎拉说。

4:他的妻子露斯告诉他战争的残忍。

我有一次问她,她在集中营里有没有想过从宗教中找寻安慰。“没有,我知道上帝决不会到这种地方来。纳粹分子也这么想。因此他们才那么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就是纳粹分子厉害的地方,”她说,“他们比谁都了解上帝。他们知道怎样叫他离得远远的。”

5:他的官僚同事们把他拉下了水——水门事件。

箱子被发现。警察逮捕了我。我认识把箱子送到我办公室的人,也知道他们奉谁之命行事。他们都是高级人物,可是却像普通搬运夫一样搬着箱子。

6:与他共同经历红色思潮的精神盟友兼前前女友玛丽·凯塞琳,带给他的爱情与革命激情。

肯尼思·惠斯勒向我们保证,工人们起来把工厂拿过来为人类服务的时候已经来了。原来给寄生虫和贪官污吏拿去的利润要归劳动的人,老弱病残。凡是能劳动的人都要做工。将来只有一个阶级—工人阶级。最讨厌的工作人人都要轮流做,比如当大夫的一年可能要抽出一个星期当垃圾工……他说啊说的。真是能说会道!玛丽·凯塞琳在我耳边悄声说:“你会和他一样,瓦尔特。”“我尽力而为。”我说。我可没有要尽力的意思。

7:最后,也是最传奇的,他的共产主义女友玛丽·凯塞琳让他领教了美国大财团垄断的所有玄机。

有一次长达两年。在这期间,李恩根据玛丽·凯塞琳于一千九百七十一年发给他的一封指示信行事,这封信只说:购进、购进、再购进。她可真是找到了做这工作的最合适人选。阿尔巴德·李恩是天生喜欢购进、购进、再购进的。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为了赚钱,对于人民的需要同雷雨一样毫不关心。玛丽·凯塞琳本可以把五分之一的财富赠给人民。拉姆杰克集团的所有企业由于性质所决定是不受人民的哀乐所影响的,就像马德罗斯、萨柯、樊才蒂在电椅上死去的那个晚上落下来的雨一样。雨反正是要下的。经济是一种没有思想的天气系统—仅此而已。

至于主角瓦尔特·斯代布克,也没闲着,他有自己的故事要说。学生、共产主义者、公务员、告密者、失业者、公务员、囚犯……可以说斯代布克是一类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有理想,有正义感,却没有勇气,不愿冒险。他们痛恨樊笼与腐败,却又随波逐流,贪恋眼前利益。梦想、哈佛精神、共产主义、国家、人民、承诺,最终,斯代布克放弃了所有美国知识分子忠于和捍卫的东西。甚至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男人,他也没能尊重自己的恩人,没有珍视亲情、友谊和爱情。这一点让他备受周遭指责,但他自己也并不否认:

我也是个寡情绝义的青年人!我心里已经明白,那一学年结束我就要抛弃玛丽·凯塞琳的。我会再写几封情书给她,然后音信杳然。因为她的阶级出身太卑微了。我觉得怎么样?当然又得意,又高兴。毕竟,理查德·尼克松不仅仅是理查德·尼克松而已,他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而这个国家是我梦寐以求能为其效力的国家。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婉辞—理由是当时的美国实在不是我所希望的那种美国?作为一个原则问题,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待在契维蔡斯郡,宁可默默无闻,沉沦一世?不应该。

他还给自己笼中鸟般怯懦求安的一生下了个非常精准的判词:

我从来没有拿我自己的生命,或者舒服的生活,为人类冒过风险。我真可耻。

《囚鸟》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幽默、讽刺,冯内古特与“马克·吐温”齐名的黑色幽默作家美誉,当之无愧。但要是加上他独有的哲思和幻想部分,甚至可能更胜一筹。

《囚鸟》一书在叙事手法上有点碎片化,有点像《裸体午餐》。倒不是那种神经兮兮的碎,是有清晰内在逻辑的碎。这种“碎”正好非常适合呈现万花筒彩色碎纸片的效果,绚烂繁华、变化无常。

而故事“小人物加大背景”的架构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甘正传》(此处特指原著小说,非改编过的电影,两者天差地别),只不过《阿甘正传》是一部平民奋斗史,阿甘代表智商不高却坚韧的成功者——笨鸟高飞,《囚鸟》则是一部精英堕落史,瓦尔特·斯代布克代表了阿甘的反面,高智商却随波逐流的失败者——为了鸟食,甘愿把自己关进囚笼。

《囚鸟》读后感(9):《囚鸟》的那点儿事,要心平气和的看

当初决定买这本书的时候,更多只是以凑单的目的,我记得那次优惠力度挺大,偏偏这本书又在优惠的范围里,所以也就买了。读罢,还是挺值得的。

这本书我在豆瓣原本给3星, 思来想去,又给加到了4星,也许从中的因素在这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以后如果要推广畅销书,得现在豆瓣把口碑做好了才行。

首先抛开内容不说,本书的阅读体验尚可,在这一点上编辑排版功不可没,每个小节间隔明显,行距,字距,字体大小整体都是很舒服的,不存在某本书密密麻麻的文字带来极大压抑感的情况(对,我说的就是《瓦尔登湖》),另外作者对于小节长度的把控也是出色的原因,对于我这种读书有一点进度强迫症(每次阅读,一定要读完当前章节才行,如果看到了很长很长的章节就会有很大的压力,甚至影响翻开书阅读的兴趣)的人来说,这是最完美的。

说到书的内容,就像我在朋友圈上发的评论一样,这本书阅读起来需要对上个世纪美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好歹至少要了解从一战,大萧条,二战,战后一直到水门事件。不然一些内容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一些费解。这方面,作者是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这个角度认为以上的那些事情你们(读者)再熟悉不过了。

剧情上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交代的很离奇的地方,尤其是那个集团的第一夫人(才看完四五天,我已经想不起来她的名字了,只记得他是作者曾经爱过的四个女人之一),登场离奇,死的更离奇。然后主角就再次入狱(是这样吧?)了。至于为什么我提到这件事?说实话,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在精读,也可能是我记忆力不好,更可能是只有这个片段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写着写着想起来了那个笛子的事件,还有对老情人的丈夫的诬陷,老情人叫莎拉,这个我记得,还有他那不相往来的儿子,肥胖的吉普赛老婆),还有就是,“要心平气和”。

说点深层次的,当然这些是我看到别人说的,然后才得到的启发,关于自由,关于幻梦,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让我没有办法对这些有思想的内容感同身受。是,刚重获自由又再度失去自由,的确让人感慨万千,可好像我没有从阅读中获取到这些,反而更多的只是,看到了整个故事的经过而已。

《囚鸟》读后感(10):读起来很燥涩的《囚鸟》

说实在的,我并未完全看懂《囚鸟》表达的是什么。故事简介: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虚构了一个叫瓦尔特的人,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工人家庭,在父母亲雇主的帮助下在哈佛上过学。后来任职于政府部门,却因“水门事件”入狱。出狱后在旧情人的帮助下当了一个商业集团的副总裁,而在旧情人时候两年在商业集团分崩离析下再次入狱,此刻回忆自己荒诞的一生。

作者以第一人称,运用倒序插叙混用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一生经历的人和事。其中包括很多历史重大的事件、重要的商业公司、美国20世纪的诸多政要等。主人公用一种局外人的眼光看待对自己所处的世界,以调侃的方式描述严肃的事件。

有一点是我弄不明白的,为什么翻译的时候故意不按正常的方式翻译?梅赛德斯译作默塞得斯,咕噜肉译译作古老肉,凯迪拉克译作卡迪拉克,麦当劳译作麦克唐纳汉堡包,蒂芙尼译作铁夫尼,肯德基译作桑得斯上校肯塔基烤鸡联号等等。我不知道为什么一本2016版的书还要这样翻译?故弄玄虚?读起来很辛苦。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