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篇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孩子,你是超级英雄的雏形

每个孩子的生命最初,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

这里所说的超级英雄,并非故事和电影中那些在人前威风凌凌、有着这样或那样过去的人们。他们距离一般的孩子太过遥远,远到孩子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或在忙着拯救全世界而顾不上单一的孩子,或在见缝插针地谈恋爱,无法及时赶到孩子身边。

这里所说的超级英雄,是每个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是亲人、邻居、朋友,以及可能成为朋友的陌生人。

爱莎很幸运,她的超级英雄是自己的外婆。哪怕某种程度上她不是那么合格的母亲,却是不折不扣的好外婆。

睡不着觉的晚上,外婆会带她躺在神奇的大衣柜中,带她去不眠大陆。那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各种生灵,在那里,女孩可以做骑士——谁说骑士都是给男孩做的?滚边儿去!

被同学欺负了,校长只会叽叽歪歪地说爱莎必须“融入集体”,外婆很不给面子地爆发了,直接抄家伙往校长的脸上砸,电脑代替校长成为了牺牲品。

公寓里藏着一只巨大的“怪兽”,邻居们说那是“野狗”;外婆则说,那是“我们的朋友”。

属于孩子个人的超级英雄比大屏幕上的超级英雄更好,因为她随时都在,无论发生什么,都做好了为了自己守护的孩子与全世界拼命。

然而,和荧幕上的超级英雄最不一样的一点是,现实中的英雄会老去、有朝一日终将离开自己守护的孩子。爱莎以为外婆是永恒的——毕竟直到住院,外婆都是那么的不安分,大吃肉桂卷、和外孙女下棋、深夜带孩子翻墙进动物园。然而,外婆走了,留下爱莎面对来自外人的恶意。

接下去怎么办?先完成外婆留下的使命吧。

于是,神奇的故事继续展开。不眠大陆并没有因为外婆的离去而崩塌,随着爱莎的冒险,她竟发现,那片神奇的大陆的成员,全部活生生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不眠大陆并非在睡不着的夜晚才能前去,它无处不在。

既然大陆是真实的、其中的一个个主人公也是真实的,那么爱莎也能更加勇敢,因为她是不眠大陆的骑士!

于是,读者们见证了一个失去了自己的超级英雄的孩子,如何成长为他人的超级英雄的历程。

在我们的世界中,永远存在英雄和被保护人。每个孩子诞生之初都是弱者,世界需要给他们配备一个专属的超级英雄。

而没有人会永远做那个被保护的角色。从被保护者到保护他人者的过程,成人称之为“成长”。

在普通人的世界,人们按照自己的步伐,从婴孩长成大人,然后变老。

在不眠大陆,孩子在超级英雄的呵护下,成长为别人的超级英雄。而终有一日,英雄会告别自己的保护对象,永远留在不眠大陆,期待再一次的团聚。

记得,在不眠大陆,人们告别时不说“再见”,而说“回见”。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2):我的泪点只有初二水平

朋友们,我今天才知道,我的泪点只有初二水平。

周末外甥来家里玩,他的作业堆在客厅地板上,里面有一本小黄书很显眼。我怀着“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看黄书呢还是来毒害我吧!”的崇高责任感拿起来翻了翻,有点失望,原来除了封面颜色很黄里面并不黄。外甥说是他们语文课布置的作业,要写读后感的。出于某种“呵呵渣渣,老子初二的时候在看村上春树”的心态,我打开了这本《外婆的道歉信》。

故事开头是一个疯狂的外婆和她的孙女之间的故事,典型的儿童文学的气息,你知道,忘年交的友谊之类。小女孩在学校里被欺负了,外婆就从医院里溜出来带着她半夜里各种搞事情。这个外婆的道理是:如果你过了糟糕的一天,那就应该用更多开心事去填充。(没毛病

这个模式我很熟悉的呀,《苏菲的世界》里那种老一辈带着小主角闯关升级的故事。在最终boss之前估计外婆会不支倒地,靠着主角超越前人、打倒Boss。毕竟是初中生读物嘛。

然而,读到第三章,外婆去世了。

但是沧桑的人生造就高贵的我,怎么说我也是混社会的人,这种桥段是不可能让我动容的。

外甥开始躁动不安,嚷嚷着要我把书还给他。我丢给他一个王者农药,他顿时从热爱阅读的文学少年变身回了网瘾少年,一会儿能听到一句“you have beenslain”。

接下来的故事,是外婆留给孙女一封道歉信,要她转交给某个邻居。很好,这熟悉的节奏,帮助NPC完成各种支线任务,最后拼出一个外婆的终极礼物送给孙女。计划通。

这里开始故事有一点点复杂起来。外婆的公寓里住着许多奇形怪状的邻居,包括一只巨大无比的狗、一个极度洁癖的怪物、一个焦虑症晚期的司机、一个神经质得令人发指的老阿姨……每个人都关在自己的公寓门后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交集。小女孩带着外婆的信闯进他们的生活里,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有的是(防剧透手动打码),有的是(防剧透手动打码),还有的是(防剧透手动打码)。这些支线剧情都很有意思,而且让我觉得作者真是个内心温柔的人,就连很不起眼的小角色也安排了反转。唯一的问题是……

这真的适合初二的小朋友看吗?

讲道理,里面涉及了不少成人世界的现实问题,比如战争,比如灾后创伤,比如身份认同。玩农药的外甥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倒是引发了我的思考,考虑得越深,越能够理解每个NPC一系列行动的原因。小说做得很到位的地方,是每个邻居的一言一行,都和最后的真相挂钩,前期的铺垫得非常足,只是我在读的过程中从未怀疑过。

因为我真以为这是儿童读物啊!

然后我发现一整个下午没了啊!

好在我的底线还没突破,虽然有些小感动,但完全没有要哭的意思。

直到我开始读最后的1/5。

是的,最后1/5,我哭成了下图这个样子↓↓↓

太厉害了!之前挖的所有坑,讲述的所有互不相关的故事,全部汇聚到一起!!而且还是一波接一波碾压过来的!!!最主要作者始终在用那种积极和美好的口吻讲述悲伤的事情,像是用软乎乎的棉签棒子一勺一勺在耳朵里搅拌,舒服得让人嗷嗷直叫又停不下来,眼泪完全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

有一条我没猜错,就是最后的最后,真的是外婆留给孙女的大礼——一封道歉信。在前面曾提过外婆是个“脑子转得比手快”的人,所以整封道歉信错字连篇,但是错字背后的话语,戳心戳得让我仰头怒哭三分钟。真的,觉得我夸张的自己试试,谁看谁知道。

我放下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外甥已经睡着了,我把皱皱巴巴的书放在他枕头旁边,然后出门买了半个西瓜补充水分。《外婆的道歉信》是本很打动人的小说,至少我这个自认为已经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了几年的大人,为这本小说哭了。

那天晚上一边回味书中每一个角色一边散步,走了很久,心情始终难以平静。仔细想想,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跳出套路的地方,可贵的是在套路之内把所有该踩的点都踩到了,人物塑造丰满,包袱也抖得好,尤其深得我心的是没有一处刻意煽情的地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说话和行动,每个人都只是生活里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每个人的内心都存着一点点温暖和可爱之处,只是他们都不会表达。外婆最后的遗书里,那句话像是她亲口在对我说:

好好长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应该不同。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梦。生活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写着这句话我又泪目了。)

总之,如果你也正打算看这本书,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准备好一个下午,准备好一盒纸巾,准备好在故事结尾处没心没肺地哭一场。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3):十测:故事之外的新书测评报告

01

收到书了,故事写得不错,典型的北欧文风,会想到《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我以前是做书的。抛开故事以外,谈一谈这本书做得怎么样。

02

关于书名。不知道出于怎样的考虑,把书名定成现在的“外婆的道歉信”。原来的名字是“外婆让我告诉你她很抱歉”,和作者的前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很像,一看就是同一个人写的。现在这书名没有那么强的画面感。可能是考虑到原来书名太长,不便传播?

03

关于封面。封面图案太复杂了,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甚至可能一眼看不到书名。如果我来做,会去掉一些东西,让书名显眼一点点。另外,封面上有个小女孩有条狗,和书名关键词“外婆”没办法一下子连起来。

04

关于颜色。之前没有看到实体书的时候,这个颜色是我非常拒绝的。看网上的作图和海报,黄色显得深而俗。拿到实体书后就喜出望外了,其实是比较淡的柠檬黄。这也许是因为印刷过程里,颜色压不到那么深,但效果是我喜欢的。还是比较清新的、、、

05

关于作者。作者长得很好看,相片被放在了封面勒口上,其实不妨放在腰封。

06

关于宣传。为什么不提《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呢?腰封和封底上都没说。罗列这本新书全球销量、排行榜之类的,读者已经习惯了,还不如来点能唤醒记忆点的。

07

关于价格。定价42块,相当合理了,这种版税不会低,瑞典纸也不便宜,还有额外的工艺。我在网上看消息时候的目测定价是46,它这个最后的定价还比我想象的低。

08

关于纸张。内文纸用的是瑞典轻型,这种纸很轻,很黄(至少不白),摸起来的手感有点涩又有点油,很微妙,翻页的时候其实不是很顺畅,有点硬币划黑板的效果。封面的纸张嫌薄了,加5g或者10g也可以;内封的纸又嫌厚,太硬,和内文纸的极软对比太强,不好摊开,可以降10g。

09

关于排版。内文排版嫌散,字体是博雅宋(目测,可能不准),字号偏小,标点用的是全角符号,间距大,在双引号+逗号句号的时候尤其明显。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连不成句子,一段一段看起来散,容易集中不了精力。另外,注释部分用的字体是比较花哨的,略抢戏,也是第一次看这么安排主次关系。不过还好,注释不多。所以……买电子版看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0

有一个彩蛋。书里面夹了一个小东西,挺有意思的,而且很用心,这个不错。至于究竟是什么,还是自己买来看吧(这么说来还是有必要买纸质书的)。

就这样。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4):他们只是夹在人群中,步调和别人不太一样

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第二本中文小说终于和中国的读者见面了。在一次采访中,巴克曼提到:“最吸引我的就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那些社会既定法则的人。”

“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人的价值观会渐渐变成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别人他妈的怎么想,关我屁事。’然后小孩子也还没学会应该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

我对这些人很感兴趣,他们不会跟随别人人云亦云,而是只挑自己的路走,但也不至于是别人眼中的奇葩。他们只是夹在人群中,步调和别人不太一样。”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5):外婆我永远爱你

书看完了,很特别。主人公是个特别的孩子,外婆一直保护着他,去世以后,还用自己的爱呵护他的成长。

看完了书,想起了自己的外婆。

现在流行一个打油诗

妈妈生,外婆养

爸爸回家就上网

外公天天菜市场

爷爷奶奶来欣赏

我不知道农村是不是还坚持爷爷奶奶养孙子,反正城市大部分都外婆带外孙,我也是外婆带大的。

下面这首儿歌我非常喜欢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 外婆好 外婆好 外婆对我嘻嘻笑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 外婆好 外婆好 外婆对我嘻嘻笑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 外婆说 好宝宝 外婆给我一块糕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桥 外婆说 好宝宝 外婆给我一块糕

外婆家的快乐生活是童年最清晰美好的回忆。虽然外婆已经过世很多年了,但这些回忆将长久伴随着我。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6):疯癫之下的用心良苦

其实我从来没透露过,外婆才是我的偶像,我心中唯一的“super woman”,脆弱的时候有外婆就有了依靠,恐惧的时候有外婆就不怕了,总会想办法满足我的愿望,好像没有什么是她做不成的。从小带我爬山,捉昆虫,干各种有趣的事,如今依然是个老顽童,人老心不老。说起来,这本《外婆的道歉信》里也有个老顽童外婆,在外孙女爱莎看来是古怪又疯狂,完全不走寻常路,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皆出自这位外婆之手。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用生活化的语言,脑洞大开的刻画了“蛇精病”外婆与“小大人”外孙女间的动人故事,不得不说,他真的太会讲故事了,只用简单的小事或对话,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哭中带笑,笑中带泪。

爱莎在外人眼里是个问题小孩,因父母离异而过早成熟,漠然的看待周围事物,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偏偏老师和校长也不喜欢她,唯一喜欢跟她逗乐玩耍的是过分活泼、爱惹麻烦的外婆,无论发生什么,始终站在爱莎身边,为她跟全世界拼命,带她打破常规,活得潇洒又自由。就是这样的外婆却给了爱莎最大限度的爱:知道爱莎内心孤独,便虚构了一个“不眠大陆”,满足爱莎对奇幻世界的想象;知道爱莎不接受自己的继父,即便自己觉得满意,也表现得不喜欢新女婿;知道爱莎一直隐忍同学欺负自己,便当着校长的面,以实际行动教爱莎勇敢……最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为了让爱莎走出自己的世界,与外界多接触,便交给爱莎一个特殊的任务——送道歉信。

正是这一趟神奇的旅程,爱莎才发现了不为她所知的外婆:不同于疯疯癫癫的一面,年轻的外婆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活跃于各种亟需救助的地方,所有邻居竟然都得到过她的帮助,原来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童话故事更有意思。在了解一切过往后,爱莎也肩负起外婆过去的责任,用独特的方式给人安慰,教人重振旗鼓,将生活变得好玩,不再死气沉沉。就像外婆说的“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深深感慨于外婆的豁达,面对死亡也只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看到这里,我没控制住泪奔了,难免想到要是自己外婆走了,我该如何承受,但我也知道随着外婆年纪愈大,死亡的脚步也在逼近,只能默默祈求步伐放缓一点,时间在长一点……看着爱莎从悲伤中一点点走出来,重新享受生活,真心感叹外婆对爱莎的用心良苦!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7):如果很多人都与众不同,就没有人需要变得普通了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看完后我才知道,原来很多道理在我们成年时,我们已经忘记了。

爱莎的外婆,是个另类的外婆,外婆给了她人生中最好的礼物:

想象力

。外婆总是告诉她“

好好长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应该不同

。”

当爱莎被学校其他孩子当做异类欺负时,外婆总是用想象力将爱莎内心最宝贵的童真保护起来,在不眠大陆,在密阿玛斯,外婆用一个又一个故事将爱莎带向这个世界中最危险却又最美好的地方,当爱莎在现实中找不到退路和解释时,她总可以转身走进密阿玛斯,在这个世界里继续勇敢,继续做一个正直且善良的密阿玛斯骑士。

爱莎从没怀疑过外婆故事的真实性,可是当外婆去世时,她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外婆。就像书里说的:“

即使爱了你的外婆很多很多年,你可能还是完全不了解她

”。原来,不曾有过交集的邻居们都曾和外婆是亲密的伙伴,原来不眠大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活在现实生活当中。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环境当中,长辈们总是告诉我们,不要做另类的人,不要做招风的大树,不要做被枪打的出头鸟,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出自无可厚非的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个性都在被深刻地伤害着,或许,我们此时此刻的平庸在那时就种下了种子。

或许平庸曾帮助我们平静地生活了几十年,可是平庸和另类都只是一种生存方式,都有它们自己的好处与坏处,我们该如何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把这个选择权交到孩子的手中。

看完后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们长大时,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忘记了如何真诚地交朋友,我们忘记了如何从生活中看到美好,我们忘记了面对危险时的勇气,我们忘记了想象力,因为想象力在成年人的空气中是一种天真的味道。

感谢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成年人与孩子有着平等的世界观,孩子们心底里对这世界的一份期待是这世界最大的元气。

“如果他们敢惹你,就踢他们的要害。” 爱莎的外婆这样说。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8):多么神奇的发现之旅

跟《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一样,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说,你同样可以暂时忽略掉中文版的书名——哦,起码我读的时候是这么想的——“道歉信”,或者简单的说,信,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真的不是那么、那么、那么的重要。甚至外婆,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外婆,在正常进行的叙事时间流里也就出现了不多的篇幅,然后她就留在了密阿玛斯再也没回来。以后漫长的三百多页——其实,在书中,它就是圣诞假期的那么几天——都是爱莎一个人的旅途。

她走得惊心动魄,热闹非常。

要么,还是从介绍爱莎和外婆讲起吧?

爱莎七岁,快八岁了,但她早熟到简直像一个十二岁的少女。她看完了全套的《哈利·波特》(并且每本都读了十二遍以上!)——在ipad上;她一碰到不明白的字眼儿就去查维基百科(而不是问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她甚至还会开车!她明白许多成年人之间的情绪和情感,在人家不愿意提及或者沉默成自然的时候,非要让人家说出来——或者帮人家说出来;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各自都找到了新的爱人,有了新家;她跟妈妈住在一起,虽然陪她最多的是外婆。爱莎在学校里总是被人欺负,但老师和校长一点都不同情她——因为爱莎“另类”——不合群当然不是件好事情。爱莎没有朋友。她相信自己不会有朋友。

外婆七十七岁,快七十八了,但她活泼到简直像一个二十七岁的姑娘!她讲话大声、喊叫大声、笑大声、吵架大声;她不喜欢关门(哪怕是厕所门!),不喜欢等待,不喜欢规矩。不喜欢谈论死亡;她几乎每天晚上都陪爱莎一起乘着云兽去往不眠大陆,在以密阿玛斯为主的六个王国里尽情遨游;她穿衣随便,吃东西任性,高兴了就笑不高兴了就大骂;对喜欢的人,她特别温柔而宽广(那个时候的她真是一个正常的老人家);对看不顺眼的人,她可以设计出无数的恶作剧(那个时候,她比爱莎还像小孩儿)。外婆即使生病住院了也不爱老老实实待着,策划了一场场“逃跑”——带着爱莎——在医院外面的世界里自由玩耍。她一个人住,有时候叫上爱莎。跟爱莎的孤独不一样,似乎每一个人都认识外婆,都对她印象深刻;她不在了之后,大家都使劲儿怀念她,包括,一只被人嫌弃、孤单而又自在的庞然大狗。

是的,外婆不在了。——在我们的故事才开始不久,外婆就得了癌症去世了。这件事让爱莎很生气——因为每个七岁小孩都需要有一位超级英雄,而爱莎的超级英雄没打一声招呼的就走了。接下来的她怎么办?

她抹掉眼泪,认真地去完成外婆交给她的任务——寻宝(找信),并把信分别交到该收的人手里。

第一个收信的人,是怪物。

在这个公寓里,怪物是比爱莎还要孤单的人。他从不在白天现身,总是在别人都藏着房间里的时候悄悄来去;即使大人们也有点怕他。爱莎硬着头皮找到了他,发现怪物的家里特别整洁,他特别爱干净,也特别容易受惊吓(这让爱莎很不好意思,以至于在以后许多次的接触中都生怕因为不干净或者太闹腾而吓住了他)。怪物一声不吭地保护了爱莎,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次保护了爱莎。而最让爱莎吃惊的,是怪物居然就是外婆的照片墙里那个眼睛闪亮的小男孩!就是不眠大陆故事中的“狼心”!外婆把他从战乱之地的难民营里带回了她自己生活的国度,帮他安顿下来。而外婆和爱莎之间的秘密语言(爱莎一直以为只有她和外婆两个人知道),竟然是狼心先教会外婆的(而不是反过来!)。这个发现让爱莎有点儿嫉妒,但更让她惊奇:原来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啊?!

那么,除了狼心,还有谁?

接着我们遇到了从前被爱莎认为是“醉鬼”的穿黑裙的女人。以前,她在清醒的时候,永远穿着一身紧绷绷的黑色西服裙;酒醉的时候,却成为苛刻的人、悲伤的人;人们不像怕怪物(狼心)那样怕她,却也从不亲近她。她和怪物一样,是独自住在公寓里不和他人来往的人。爱莎在把给她的信交过去之后,第一次知晓黑裙女人曾经也是有家庭的:丈夫,孩子——两个。而一场事故后,他们都不在了(为了救她)。对人生彻底失去信念的女人被外婆带到了这栋公寓,住了下来,开始了艰难的人生重启——不过在爱莎发现她之前,她的人生好像并没有重启。外婆的信让此后的黑裙女人渐渐明朗,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多;她也把黑裙换下,成了穿牛仔裤的女人(这可比西服裙随和多了!用外婆的话来说,起码衣服们不会觉得那么难受了~~)。爱莎心里清楚,这个女人就是不眠大陆童话故事里最悲伤的人物:“海天使”。她越发觉得外婆平时跟她讲的故事,也许并不只是虚构的。

接下来爱莎通过找信和送信,发现了更多的人——我说“发现”而没有用“认识”,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住在公寓里的爱莎天天都会见到的人。在没有跟他们狭路相逢、细致交谈、冲撞或是不冲撞之前,他们对于爱莎,无非是一个个普通的大人,只不过有的讨人喜欢,有的惹人讨厌。爱莎终于发现,每一个日常世界中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来自童话世界,有自己丰富的故事和想法:原来阿尔夫并不只是个气呼呼的沉闷的司机老头,他也有他的侠肝义胆,初恋爱与手足情;善良的莫德和莱纳特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而“天真”,他们心里藏着深深的爱与最复杂难为的原谅;井井有条、讲究秩序、女强人一般的妈妈(是的,外婆也给她——自己的虐女儿,写信了!),也有她孤单愤怒脆弱的年少,和一样依恋一样想要被爱的现在;狼心的过去比她刚刚认识的还要复杂但也更加令人心碎;生病男孩连起了好多的牵系;还有爸爸,他的“不上心”,其实只是一种忐忑,他不知道如何对应爱莎——这个在别的大人们看来另类、不合群的古怪小孩,在他心目中,是最完美的,完美到再也不想有第二个孩子来冲淡他的钟爱。

甚至还有爱莎曾经最讨厌的布丽特-玛丽。在跟她交锋过数次之后,爱莎发现自己想讨厌她也讨厌不起来了——关于布丽特·玛丽,剧透一下,她会是巴克曼第三本小说的主人公——她之所以跟肯特说衣服总是放在第二个抽屉,却又悄悄放到第三个,只因为想听见肯特大声喊她的名字;她之所以年年那么心心念念地要准备圣诞节大餐,只为了肯特的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喜欢她做的菜,她希望他们还能来吃,即使他们后来再没来,而现在他们都成年了;她之所以那么“恨”爱莎的外婆,是因为外婆知晓她的秘密——她不像外婆老是旅行,人生那么热闹而带劲儿;她哪里都没去过,一直在这里,最喜欢的时刻就是每天早上大家还没有醒来时,独自在阳台上吹吹风;最喜欢指手画脚、制定规则、不该管的事儿偏要管的布丽特-玛丽,其实一直都非常、非常孤独,孤独到害怕没有人记得,孤独到仿佛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而哪怕被人讨厌,也比被人遗忘强!

外婆说过,不是所有的怪物一开始都是怪物,有些是因为悲伤才变成了怪物;不是所有怪物从外表看上去就是怪物,有些怪物藏在心底;而妈妈说,如果一个人寂寞得太久,是可能变成傻瓜的。——对于布丽特-玛丽,爱莎越发明白了这些话,虽然不能说,她体会得有多深。而到了整个故事的高潮,在最危险最可怕的那一夜,是小个子的严肃不可爱的布丽特-玛丽,终止了本来可能发生的悲剧。这让爱莎真的从此后没法再讨厌她了。

何况,就连外婆都在信里直接对玛丽说,(她其实是个女人)肯特一点都配不上她,哪怕她现在是个老太婆。

当爱莎把所有的信送完,当爱莎也读完外婆给她的信,她发现:这个世界真的跟她以前所理解的,根本就是两个样子。

以前的爱莎活在外婆给她编织的童话故事里;她们骑云兽,跟任性的城墙耍啊闹,跟着呜嘶奔跑,偶尔与龙相逢,小小战斗一下;她在外婆的引导下遨游过一座座山,一个个城堡,听闻最美丽或是最悲伤的传说,参与着那里的其乐融融与动魄惊心。以前的爱莎总是以为,只有快要入睡或是在梦境里才能到达奇妙又壮阔的不眠大陆,那里的人们都有情有义;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是冷漠而无聊的,现实的人们都不可捉摸,也无法(无需)接近;以前的爱莎总是认为“现在”毫无意义,因为时间是线性的,而时间对她只是一种情绪,如果必须要面对 “现在吃饭、现在睡觉、立刻整理”这样的人生,那就再也不能为有趣的事情而推迟做无聊的事情了,她将只剩下现在——这是比死亡还可怕的命运;而最最可怕的,是失去了想象力。“想象力会从你的伤口消散,留下阴郁和空虚。年复一年,你日渐衰落,直到身躯只剩下外壳,再也不能记起任何一个童话故事。”以前的爱莎认为,如果没有童话故事,密阿玛斯和整个不眠大陆就会因失去想象力而消亡,支撑她度过每一天的强大动力也将不存在,那么爱莎的人生,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以前的爱莎总以为,外婆会一直陪着她——她才认识她七年,还不到八年呢,她们还有好多个日子要一起度过,还有好多次的冒险要去完成;她们还要为不眠大陆创造第七个、第八个、第九个王国;她需要外婆领着她去认识更多、了解更多,让她变得更强大。

以前的爱莎从没有想到,外婆这么快就会离开她;虽然离开了她,却又好像还在她身边——因为身边的每个人都记得外婆,喜欢外婆,怀念外婆,感激外婆,包容她所有的任性与“动荡”,想她,爱她所爱,做她做过的事。

那些有意义的事。

以前的爱莎也没有预料到,即使外婆没在她身边,她也能一个人发现许多自己从来不知道甚至都没有设想过的秘密;她勇敢闯入了每个人的内心,让他们对她坦承出自己最诚实天然的模样;即使还是个孩子,她也能像外婆那样,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别人、教人家振作,教人家得的更加带劲些、好玩些、快乐些——然后,遇见幸福,享受幸福,分享幸福——自然这种分享,也会跟她相关。

以前的爱莎以为,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就没有人会不开心;现在的爱莎懂得,有些真相,哪怕说出来会暂时让人不开心,但最终会让人释怀。

以前的爱莎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的是,幻想跟现实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两个宇宙!幻想世界有多奇丽,现实世界就有多精彩;幻想世界的人们有多鲜亮,现实世界的人们就有多丰富;想象力不是只有在梦中才有、才生长;想象力同样可以成长壮大在生活中:带着它,你更坚强,更勇敢,更宽广;带着它,你会更自信更从容地穿行过现在与未来的每一天。

是的,未来。以前的爱莎不敢去想但她现在一点都不害怕的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即使目前还不是大人,他(她)应该去构思一个更好的未来,并且为这样一个未来从现在起渐渐做出点什么。

以前的外婆没有告诉过爱莎,但爱莎终于自己问出来而且理解了的不眠大陆几个王国的意义是:我爱,我哀,我梦,我敢,我舞,我战斗——并且还有(也许外婆都没有想到的),我原谅。

可以说,这本书讲的就是爱莎的发现之旅:发现他人——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而不可测的,每一颗心都值得尊重与呵护;发现自己——不合群一点都不可耻,“另类”是一种独特的禀赋,而你能比你想象的更强大;发现世界——完全不需要循规蹈矩,其实世界一点都不无聊,尽情运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它变得更有趣也更美好吧。

谢谢元气与童心一并满满的外婆和同样天真活泼的巴克曼!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9):外婆的密阿玛斯

很喜欢这本《外婆的道歉信》,看着一个个小故事,学会了很多很多。而且通过这一本小说,也能看到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爱。

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事 ”去盖过它。

我们是密阿玛斯的骑士,我们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

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检查一下脑袋有没有毛病。

外婆就是这么形容谎言的——真相的另一种版本。

如果自己选择音轨,生活就会变得好过些。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外婆的道歉信》中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个问题

注意:此文严重剧透,看完故事之前千万不要阅读!

1、 为什么呜嘶可以吃巧克力?

相信许多读者都有相同的疑问:为什么要喂呜嘶吃代姆巧克力?住手啊爱莎你这是在谋杀你最好的朋友好吗!查查维基啊喂!

这可能是整本书里最明显的槽点了。不过好消息是,“代姆巧克力”是一种牛奶巧克力(如下图),可可碱含量并不高。以及大狗对于巧克力的容忍程度要高于小狗。而呜嘶的个头似乎非比寻常。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