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路遥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10篇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1):对自尊的启蒙

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颜。

初中时在读者上面看到了《早晨从中午开始》。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父亲对这句话无限感慨,认为它概括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人生轨迹。我却被这文章中记录的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各种准备工作所吸引。头一次知道,原来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后来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doing research”),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以至于荒谬的事情,对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被王小波描述为“反熵过程”的,人对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执著,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高中时终于读了这本书。

坦率的说,这本书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作者强加在人物身上的褒贬之辞;书中没有一段善终的感情;孙少平和田晓霞好的莫名其妙;田晓霞的死和孙少平的尿失禁;外星人;等等。甚至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不讨我喜欢的性格。

可是这本书却最终吸引着我,也改变了我。这是因为它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更重要的是,它教我认识了一个平凡人的自尊。

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些年来,我莫名奇妙的来到一个高尚的地方,作着深奥的学问,身边充满着各种或者聪明、或者自命不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偶尔回到故乡的亲人中,短暂的享受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莫名的崇敬和优越感,似乎自己很有成就。但一想起孙少平,就如梦醒一样惊悟到自己精神家园的荒芜和贫乏。

我心中的孙少平,是个“讲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丝不苟。和他相比,那些盛气凌人的“成功人士”们却大多活得像个动物。

儒家讲“慎独”,是在没有监督时的道德自律。而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的选择。他的周围不是一个能够欣赏和奖励他的这种追求的环境;他也没有如许多“爱书之人”那样如孔雀般陶醉于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的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个动物,潦草的对待;或者当成某个社会角色:“白领”、“x总”,从这些角色中寻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就感。

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我总觉得我无法与他们为伍,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值,因为我见识了孙少平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我对自己的种种一直都不甚满意。但《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是为数不多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地方。《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愿意让我以后的孩子读的书。不是为了让我的孩子更像他爸爸(我不是古人,不觉得“不肖”有什么不好),而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让我由衷钦佩的人。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2):中华文学瑰宝

闪烁在黄土高原的文学瑰宝

—向鼓舞一个时代的路遥致敬

曹鹤

岁月是一柄苍穹利刃,斩断人类一切活泼的青春、美丽的容颜;文学是一汪自古清澈的泉水,让人们有一个地方可以看见岁月倒映在水中的传奇和不朽。

21载的岁月,丝毫没有磨却人们对一位精神园丁的怀念。为了使世人饮得一口净化心灵的泉水,路遥自愿甘当一名默默的掘井者,直至倾注毕生心血。在浩如烟海的追忆文章中,已不可能有人否认路遥为时代留下的财富是何等宝贵。然而路遥留给世人的价值,更不仅仅是他过去令人震撼心灵的作品,还有在每一个有志青年心中点燃的熊熊火焰。

18那年我在部队的图书馆热泪盈眶地读完《平凡的世界》,从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世界的不平凡。当晚我洋洋洒洒写了很长的读后感,多年以后我仍清晰地记得开篇的几句话:

当世纪即将远走

有一位农民作家

手夹着烟卷伏案在破旧的窑洞中

煤油灯下陈列着他对世界的祝福

血与泪冷与暖

始于思想

终于拼搏

我多么渴望贫穷

好掩饰我这个90后孩子

放纵不羁的任性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复制的。万象更新的21世纪和路遥所在的时代相比,吃不上饭的旧事已成为大家饭桌上的笑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已经渡过了最艰辛的阶段,再也不会在生存的问题上人人自危。城市里高楼林立,汽车拥挤,娱乐场所夜夜笙歌,每个人都在为买大房子、豪华轿车不懈努力着。

我如同城市版的孙少安,贪婪饥渴地吸允着文学的乳汁,盼望在浮躁颓废的时代找到人生的方向。《平凡的世界》这部恢弘的史诗巨著,为我理想的容器注满能量,使我对美好的定义从此轮廓清晰。从18岁那年开始,我不再把成为一个富翁作为理想、不再把母亲的爱当做理所应当的义务、不再冷漠地看着那些从我身边经过的农民工人。从18岁那年开始,我决心迟早要找到路遥,带上我的作品,向他表达我的崇敬之情。

路遥的一生磨难重重,一些经历或对或错,我从不参与讨论,但他作品中的人物,早已在无形中成为我的信仰—孙少平的奋发图强、孙少安的憨厚诚恳、田晓霞的善良纯真以及高加林、刘巧珍等等人物积极向上的心态,都被我视为撑起人生风帆的模范。

许多外国人笑话中国人没有信仰,每当这时,我都会笑着告诉他们:“中国的信仰比你们的宗教更自由、更人性。”尔后我便会在他们惊讶地长大着嘴巴的神情下告诉他们:“我们信仰文学、信仰朴实、信仰灿烂阳光下天真的笑容。我的信仰,是‘路遥精神’”

虽与文豪未曾谋面,我却从认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开始,便视路遥为最亲切的导师。

延安之旅,令我热血沸腾。

文汇山上,我在路遥的墓前放上了一本《红岩》,一束野山花。不知在另一个世界的他是否能想起昔日创作时,孙少平手持《红岩》扭扭捏捏地给郝红梅发出的爱情暗号,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孙少安满怀凄苦地为田润叶递上的山野芳香。我肃穆站立很久,喃喃自语:“老师,您不认识我,但我梦想成为您的学生,我相信您不会拒绝我。您不认识的人还有很多,但是渴望做您学生的人,更多。”恐怕只有文学的力量,才能让我如此感激一个人,您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我要做孙少安一样为了理想拼尽全力的青年,我要娶田晓霞一样单纯质朴的姑娘做妻子……”

延川县郊,我在路遥故居的石桌上沏了一壶清茶,放上两个杯子,劝慰一句:“老师,既然您戒不了烟,那就喝点茶吧,不知道是不是能有益健康,起码可以去去嘴里的苦味。”

如果说文汇山的诗意和延川县郊的路遥故居满足了我一个追梦者的愿望,那么,位于清涧的路遥文学纪念馆却大大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值!没有想到清涧的政府竟是如此可爱,在一个文学没落的年代修建了一座如此精美生动的殿堂,当然,无论花多大代价,这都是值得的。陕北的女诗人二丫说过:“如果上帝想告诉人类一些美好,唯有通过诗人之口。”文学,是通往圣洁之门的柏油路,为她付出,又怎能计较代价。

在路遥纪念馆里,我完成了延安之行的最后心愿—与路遥的塑像合影。可能是由于不可能再有机会和他面对面交谈,照片上的我神情有些憔悴,而他的“神色”却是苍劲有力。可能是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雕塑上的他骄傲而满足。

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90后,我深感“路遥精神”在这个时代依然如同一盏黑夜的明灯。老一辈人的“路遥情节”自不多说。在海量的媒介、娱乐信息肆意汹涌的网络时代,让新一代人体味“路遥精神”,具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我的大力推荐下,我的90后同学、同事、战友甚至是初次谋面的朋友,我都会推荐他们看路遥的作品,人数粗计已不下百人,我和他们说“读路遥的书可以治愈心灵,当你碰到烦恼或是迷茫的时候,读一读路遥的书,心就会平静,随之浑身充满斗志。”每每在我推荐过后几天或是几个月,我就会接到声音亢奋的来电,有人高呼:“我也要当作家!”有人高呼:“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作品!”还有人高呼:“以后我要天天读书!”

路遥的作品诞生于中国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如同涅槃重生,倾注了路遥一生的血与泪。坎坷的经历和虔诚的耕耘,注定了路遥的作品将永远留在文坛的历史。不管再过去多少年,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我相信他的作品会始终成为我们青年人迈向成长的人生道标。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3):傻boy,苦也是人生的真义

陆陆续续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三)部应该是到目前为止读过的最长的小说。越读到结尾就越不希望这个故事到此为止,这种意犹未尽也应该是第一次。

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与《活着》很类似,但慢慢往后读就发现这本书所涉及的范围远超过了前者。与《活着》围绕福贵的一生来讨论苦难和活着的意义相比,这本书叙述的是多个阶级、不同地位人物的生活中遇到的挣扎和幸福。虽然作者并不避讳将社会中让人寒冷的事情写出来(如突然离世、重病、被骗、被抛弃、毁容、残疾、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官场上历史久远的潜规则),并且即使到结尾少安少平两兄弟的生活中也还是发生着不幸,但整体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最纯朴的幸福感,而且可能正是因为那些不好的事情,让这本小说更加真实,使人对小说体现出的价值观产生更多的信任。

让我感动的几个章节,是向前失去双腿后润叶终于脱去对爱情的执着开始踏实过日子,少安砖厂倒闭一年后又重新步入正轨,王满银在大上海的小旅馆里终于浪子回头,少平在晓霞离世后重新恢复状态和已故师傅一家的和睦生活,润生和红梅的结合。

作者笔下的这些人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小人物,但那种接受自己、踏实熬光景而获得的幸福感却让人羡慕。看完后让人有种力量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中的复杂,不再汲汲营营于任何远方,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让我渴望摆脱自己虚伪、浮夸、讨好和无谓的追求,熬该熬的苦,享受最普遍的快乐,踏实且真实地生活。

黑暗和磨难还是存在着,光明和幸福也是。这个世界就平凡在这里。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4):影响七十年代人的一本书

这套书跟着从大学到工作,从一个小书架到一个大书橱,已经破旧不堪了。它从九二年一直跟着我已经有十多年了。对于我们七十年代的人来说,这是在九十年代深深感动和激励我们的一本书。

这套书买来后,不仅自己看了,同宿舍的人看了,本班的不少人看了,外班的人也看了。 是我传阅率最高的一本书。它感动与我年龄相仿的许许多多的人。现在有时翻看这套书期间还残留着点点的烛泪,可见当时有多少人是夜晚躲在宿舍的床上点着蜡烛看着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润叶等等人物的命运。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中永远是宿命的,作为一名草根作家宿命是藏在骨子里的。所以他要让田晓霞死,让润叶和少安永远走不到一起。其实,当我们在看《浮躁》、在看《古船》,在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不也是看到类似的宿命的痕迹。 冥冥之中,路遥也是在写完自己关于《平凡的世界》写作回忆《早晨从中午开始》后不久,在四十八岁的韶华岁月就离我们而去,这似乎也是某种宿命在作遂。

小说的使命就是记录一段历史,记录一段社会,记录一段成长的经历;小说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说的故事有没有人听,有没有人懂,有没有人喜欢。这无关写作者的技巧,只是在于读者或者受众的选择。《平凡的世界》于我看来,至少给了我们七十年代生人一段不可磨灭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让我们反思已有的生活,选择和珍惜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也就够了,也就足以使这本书以相当重要的地位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5):时代的背影

这篇小文原不是为豆瓣写的,是对某个BBS上的争论有感而发。这里约略描述一下背景:对《平凡的世界》的评价,历来是毁誉参半;在普通读者中流传广泛,好评如潮,在评论家眼中却算不得什么佳作(现在的文学界基本上已经把茅盾文学奖视为圈子外的产物),这个BBS上的争论也是由此缘起。既然参与了争论,文中的一些论调皆有所指,文风也泼辣一点(如果不是cynical),与我原来在豆瓣所写的平和、自由的文字略有不同。另外,以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一读这本书的。冒号后边这句是别人的话,后面是我的回帖,文字略微做了些删改。

: 认同地人多就是好的么?

正是我所要提的问题。

先岔开说点自问自答的题外话:四大名著里,哪一部价值最高(抱歉用“价值”这个看起来中性的词儿替代了“好”,其实也未必客观)?推崇《红楼梦》的不是少数,欣赏《水浒》的有沈雁冰,偏爱《西游记》的有钱锺书(小子愚钝,不晓得是不是“钱赞”障眼法,尚乞博雅君子不吝赐教),至于《三国演义》,无论从文学、主题、历史、风俗,鲜有叫好的学者。不过,若论这四部书哪一个在老百姓中影响最大、获得认同最多,则非《三国演义》莫属;并且,我一直疑心除了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之外,《三国志》是自发的读者最多的正史(可能有篇幅的因素)。

《平凡的世界》不入方家的法眼,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以当今的文学眼光评判(自然是鄙人的管窥蠡测),这部小说技术上欠琢磨,主题先行,语言乏善可陈(另一个说法是朴素流畅),人物维度单一,要命的是,故事情节安排人为的痕迹过于明显,以至有堕入俗套的嫌疑。当年王朔老师有言,金庸小说就是俗套中的俗套。此话一语点醒我梦中人,把一口气看完的长篇小说列了列,《杨家将》、《岳飞传》、《说唐》、《隋唐英雄传》、《三侠五义》、《施公案》、《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隐隐一条俗套的红线,所谓“夷狄交侵,诸夏不绝如缕”。十一二岁的顽童,本就是渴望传奇的年纪;十八九岁的懵懂少年,大抵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充满幻想;这非关文学,到可能与荷尔蒙有点不清不楚的干系。

要说俗套,路遥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嗯,高大全的俗套),想当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都是以略带叛逆的形象蜚声全国。他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后记中提到着力阅读的两部书,《红楼梦》和《创业史》(惭愧,《创业史》没有读过,只看过中学课本里的《梁生宝买稻种》,5分钱的汤面和不要钱的面汤,记忆犹新),《红楼梦》可是著名的反才子佳人小说,俗套的世仇。不过,这并不能掩盖他渐渐形成自己的俗套的事实。《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大概读到1/3的地方基本可以想到,如果读过不少路遥作品的话)、《风雪腊梅》,这些作品越来越有自我重复的倾向,不单是主题,甚至有人物、情节的重复,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类型小说了(只有一部重要作品的作家往往显得特立独行,因为他们来不及重复自己。扯远点儿,要是琼瑶阿姨只写了一部《窗外》,评价会怎样?当然,象曹公雪芹这样一部都没写完的,必定名垂青史、泽被后人)。

幸好,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了。他在后记中谈到创作的动机,只是说要反映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变革,当然,扬名立万儿的ambition是少不了的,只是那时还不兴陈忠实“写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这样的说法;我总疑心他真正的想法是自我超越,他厌烦了《人生》,厌烦了中短篇那种自己系扣自己解的做法,厌烦了简单的自我重复;他要跨越通往新起点的龙门,他要完成一部新的《创业史》。因此,我们看到在《平凡的世界》里,他力图把触角伸到黄土高原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各种地位的人们;既有少平个人奋斗、少平与晓霞的爱情这样的主线,也有周围人们的沉沉浮浮、农村生活变迁这样的副线;既有一贯的、男女主人公道德的洁白无暇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除了“文革余孽”,八十年代初小说中人物的道德水准和追求是自小说诞生之日起最高的,恐怕以后也难以超越;张洁小说里女售票员是读诗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里孤傲叛逆的刘思佳现在看起来纯情的可爱--看到陈宝国饰演的白景琦和刘彻有时候会想起这股劲儿,嗯,我得说,《大宅门》和《汉武大帝》充满了我所热爱的俗套,以及对历史的歪曲),也有一些半灰色的人物。从结果来看,在路遥自己的视野里,他完成了一次蜕变;这三个目的(包括在下的猜度),除了很多人对第一个颇有微词(这恰恰是路遥摆到桌面来的!),他近乎是达到了。没有《平凡的世界》,他只是个区域性的、昙花一现的二流作家(这里仅仅表达一种语气,并非试图定义何为一流、何为二流,这也非小子力所能及,下同);有了《平凡的世界》,则让后人更清醒的看到他与一流作家的距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人计划爬一座山,做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结果爬上了另外一座(比如哥伦布至死相信自己到达了印度),这座山以前少有人爬,以后也可能不会有人爬,至少不会用他的方式,当然,也不会产生他那样的影响。

在下原就是惯打太平拳的,索性再扯开些。个人生活体验和对一部作品的喜好之间,有多大的影响?纯粹的阅读经验算不算个人生活体验?老实说,我在看The Great Gatsby, Tender is the night, Babylon Revisited的时候,除了震撼于作者华丽的语言技巧,并没有太多兴奋的感觉。要知道,出于对技术的迷恋,差不多每篇我都读了三遍以上。很久以后,看了些华尔街的历史,突然有把这几篇小说再读一遍的冲动--我得承认,这次阅读体验是酣畅淋漓的。至于《平凡的世界》,无论生在农村或城市,我实在无法想象七十年代(和以前)出生的中国人会对那里面的人物、气氛、故事没有感觉。喜欢也罢,讨厌也罢,这些存在过。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6):理想主义者,都矛盾和痛苦。

《平凡的世界》三本书算是看完了,过年前开始看,陆陆续续,差不多看了十天,用十天的时间看完故事里描绘的十年光景,不禁在瞬间变得心境苍老了。

其实书面讲的虽然只有十年时光,但对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物心理历程都进行了刻画,实际上又不只是十年这么短,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巨变的十年里,有人生,有人死,有孩子变成大人,有大人成为老人,有人实现理想,有人破灭希望,有人一次又一次地从苦难中崛起,有人周而复始地在黄土地里劳作。对于作者而言,要营造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然后赋予每个小人物情感,要撕裂美好的东西展现给世人,是件耗费心力的事情。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是消耗生命的事,作者唯有向每个人物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人物才能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仿佛每个人都是现实存在着,而他只是在一旁看着,记录下来。不幸的是,不论作为作者还是观众,入戏太深,就难以自拔。想要感同身受,就要将每个人的情感体会一遍,当你经历了一场这样的全情体验,似大梦一场,却心力交瘁。

人之希望源于情感,人之毁灭源于情感。

第一本书的主题是绝望和苦难,在文革的时代里,经过了的人明白是场闹剧,没有希望可言,吃碗饱饭也是奢求。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贫穷,是因贫穷带来的一切绝望,一切不可触及,一切无奈。因为贫穷,无法追求爱情、知识、尊严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因贫穷而丧失的信心与自尊,因贫穷而狭隘的思想,因贫穷而无法追逐理想,而放弃对精神世界的建设。一切的悲伤来源于贫穷,破碎的爱情、隔阂的亲情、绝望的未来。因为文化大革命、自然灾难而被压抑的欲望与思想,使得农民被困于原地,淳朴又憨厚,每个人的最大追求就是吃一碗饱饭。

而又是贫穷,将人逼仄于狭小的空间里,在生存面前,人类释放出无限的能量,为了活着,放弃一切的追逐人类的最低需求,只要多出一点点的惊喜,就会变得格外满足。

若说第一本书里的基调是绝望,我在这样的绝望之下又看到了许多生生不息,很让人感动的就是孙少平初到高中时,他不过是个狭隘的农民,因为看书,因为交流,因为游历的体验,他有了感悟,眼界打开,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和可能。而孙少安的山西老婆,在那样的年代里,有着为了爱人而远走他乡的轰轰烈烈,她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只有一股倔强和满心的热烈,最难得的最可贵的是她始终简单如初。

路遥的文笔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语言,恰恰符合这样一个故事的基调,直接描写了故事的走向,像生活本身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绝望里慢慢行进,却把所有的希望都放进了景色的描写里,他所写的那样一个黄土高原,穷得没饭吃,没衣穿,没有地方住,每个铮铮铁骨在这样的命运面前都忍不住潸然落泪,每个人都纯粹又渺小,殷切又简单,而路遥描写的景色,却总是勃勃生机,树木丛生,大河滚滚,生生不息。

他是个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每个人物都很善良,每场绝望之上都能找到希望。他讴歌生命、讴歌土地、讴歌贫穷和苦难,赞美祖国,感谢时代,那些语气词,那些感叹号的背后,都是作者对这土地,对这时代,对这些人民的深厚情感。

第二本是变革与希望,文革结束了,人们吃饱了,开始有了新的追求,新的思想被接受,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追求,都充满着希望。看完第二本的时候,与第一本有天壤之别,第一本述说的是绝望,基于文革时期历史背景之下的绝望,我们作为读者,深知那段历史,那种长期的绝望,不仅在最基本的人类生存的绝望,在精神上也是一片荒凉,没有经历那段时期的人,难以想象那种荒诞吧,小时候总是听父母说以前上山下乡过苦日子的事情,对于我而言,这些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在历史书上的文字,一些电视里面的画面,看完书之后再去联想,觉得亲切,原来对于没有情感注入的事情,仅仅就只是一件事情而已,看完书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到变革带来的冲击,当时代停顿在原地毫无前行的时候,一切都是静止的,十年文革沉闷的时光如同凝固一般,就像每次看了抗战时期的电影,演员对着炮火连天的空中长叹一句“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们知道抗战八年的漫长,看到影片里所表现出的希望,内心不免觉得酸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最痛苦的莫过于精神上开始觉醒又时刻被压制的人,最本分的农民倒是好满足,只要有饭吃,穿的暖,不论怎么变革,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对于精神上开化有所追逐的人而言,那样的年代是太混沌了。而一到四人帮瓦解,历史的车轮变得迅速而猛烈,毫不可控地向前行进,来不及思考,像做梦一般,正是这样的速度让人进补不起,要知道在这之前,大多数人都未收到良好教育,没有能力去思考和辨识,一瞬之间接受的讯息太多,导致泡沫与膨胀,消化的能力达不到进补的速度,也是时代的悲哀。

人在年少时应该多经受一些苦难,痛苦是对人的最好磨砺。

我从来没有看不起农民,中国农民身上的那一股韧性是无穷且有力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异,这种差距来自于财富,城市里的人与生俱来的某种优越感,农民因贫穷而生的自卑。但因精神层面,因受到教育的不同,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又开始重新划分,城里人的不学无术吃不起苦使他们很快被时代甩的很远,与他们共同成长起来的同龄人相距甚远,农民里未受教育的一部分人凭着一股韧性和天分很快发家致富,顽固的人守着一亩三分地也能自给自足,而另外一些受到教育的人,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可以跳出小农的局限性而获得让人尊敬的独特灵魂,这一切都是知识的力量。

人不学习,不交流,不走出去看看世界,在自己固有的观念里僵化腐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孙少平,原本只是一个农民,上完高中之后本应回乡务农成为一个彻底的农民,但是他不屈从与命运的安排,勇敢的从土地上走出去,他做的工作只是些纯粹的体力活,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而言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孙少平就不同,表面看来他与劳工无异,但可贵的是他有个熠熠生光的灵魂,他年轻,需要经历这样身体的痛楚,在遭受身体的折磨时磨砺了自己的灵魂,他一步步的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大概这本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人如何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开始追逐到最高的精神满足。从对生存的渴求,对劳动的态度,对生命的抵抗,一点点的从荒芜走向绿荫丛生。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所有的不善良也是源于人类的生存需求,对于毫无精神世界的人而言,我们怎能苛责,对于认真对待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我们除却同情还有多少?

第三本是命运与反抗,书名是平凡的世界,但其实每个人都不平凡,每个个体所隐忍的东西,承受的命运,经受的苦难都各不相同,但在生死命运面前又是如此平等,有人说,人不应抵抗自身的平凡,但我们的每个人又无时无刻不在抗争。或许多数人在这本书里面会看到一种遗憾与无奈,看别人的故事多少会在长年的变迁里看到物是人非。但人生何处不是无奈,而无奈与内疚其实是最无用的情感,一个人认定了生命的无奈就表示他放弃了抗争。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完美,残缺的也是另外一种美,不放弃尝试,就不会无奈。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书里面对于官场的一些故事描写,书里的官都是一派正气的,虽有一些反讽的东西,到底还是没有伤及半点皮毛,这也是作者理想主义的表现吧,也证明他是体制之内的人,他对为官者没有普通大众的一种天然敌意,营造的多是一种刚正不阿的形象,即便有些许缺陷,也是能被广大读者接受的一般人性缺陷和性格狭隘。总的来说,这本书很善意,也很浪漫主义,讴歌和赞美时代、变革、劳动、贫穷、命运、生命,对一切困难抱有崇高的敬意。

书里面的主线无疑是孙少平一家人的故事,这样的一家人经历了起起落落,是中国许多家庭的缩影,其实比照而言,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里面找到一部分与自己身旁人相似的部分,所有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孙少平和田晓霞吧,孙少平大概是作者自我世界的一个隐射,而田晓霞是他内心的理想。如若没有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这本书顶多算是一本农村题材的小说。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描写了书里的人物对苦痛的隐忍,这是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承受的事情,特别是孙少平,对于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认真对待自己的灵魂,尊重劳动与生命,享受命运恩赐的苦难,并从每一次的痛苦之中将自己的灵魂锤炼得熠熠生光,书里面的绝望与希望其实是交织而生的,贫穷使得黄土高原死气沉沉,孙少平去县里面上高中,遇见了与自己的境遇相似的少梅,而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同时,他通过看书发现了自我世界,但真正打开精神之门的人是田晓霞,她是完美的化身,孙少平遇见田晓霞之后,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他开始不惧怕自己的贫穷,因为精神世界的富足让他变得自信起来,在交流里开阔了眼界,也不再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不在乎世俗的目光,不拘泥于大众的价值观。田晓霞家境好,性格开朗活泼,思想有深度有高度,爱学习,勤思考,她愿意打破世俗的枷锁,不断追逐精神世界的高地,对劳动人民有深切的情感,她是完美又强大的。是孙少平的明灯,是他的力量源泉,孙少平每每绝望,每每想要放弃,每每想要屈从于命运投身于平凡的世界之中时,田晓霞总是有一股力量让他想要成为更为崇高的自己。而作者似乎知道这样完美的人格并不存在,于是田晓霞舍己救人死了,被滚滚洪水吞没。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的平凡,所有伟大的或卑微的灵魂,在死亡面前都是平起平坐。但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孙少平从此之后就失去了力量,田晓霞死后,对于孙少平的描写就是不断的劳作,少有精神层面,他的精神之光已经熄灭了,即使最后,金秀表达了对他的爱,他也选择了回到煤矿,回到嫂子身边做一个平凡的工人,不是他自卑,也不是不敢闯荡,而是他选择了把田晓霞作为永远的唯一藏于心底,没有了晓霞,他失去了光泽,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如果孙少平是一个骨子里倔强的人,拥有不凡的灵魂,他不会满足于煤矿的生活,他的心总会恢复光泽,再一次追逐灵魂的高地,他还那么年轻,尽管内心成熟,经历世事,毕竟他才二十多岁。如果一个人因为世间的挫折一蹶不起,不敢冲闯,他就不是拥有真正坚毅灵魂的人,可贵的灵魂,并不在乎做一件多么崇高伟大的事情,而是心中的热情永不熄灭!

书里面对小人物的描写,多体现在行为表情之上,没有太多的心理描绘,孙玉厚多次独自一人走在黄土高原上,走在河边草丛里,蹲下来仰面大哭,都让人不禁唏嘘。孙少安隐忍自己的情感,宁可辜负自己也绝不辜负别人,不愿打破世俗的规律,从现实和理性上来看,他是负责的,但从情感上而言,他是懦弱和可悲的。人因自卑而毫无斗志,于是放弃尝试的机会。但总的来说孙少安的一生是圆满的,他年少时经历的苦难,为了家庭而辍学,承担家庭的重负,因为这样的磨砺,使他拥有成功者必备的良好性格,也因为他的懂事,隐忍了自身的情感与欲望,他将渴望降到最少,一生都是为了他人而活,为家庭,为父母,为妻子,为村里,他是个好人,可他从未成全过自己。他值得润叶为他放弃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悬殊,更值得妻子不顾一切远赴而来为他生儿育女,守家创业,并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他,不辜负众人,唯独辜负了自己,我们的这个时代里有多少人是孙少安这样的,扭曲了自身的意愿,压抑了自己的欲望,全心全意的迎合他人。

书里面太多的小人物,各自有各自的辛酸悲哀,各自有各自的满足欢愉,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推波助澜的一员,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人类的力量又是伟大的,那些消殒在历史中的人,难道他们就没有思想吗?他们没有悲痛吗?他们没有生活吗?他们没有为这世界的美好出过一份力量吗?他们都是平凡的吗?

而孙少平对自身世界的认真态度,和田晓霞身上绽放出的光芒始终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7):平凡的世界

拖沓了许久的阅读,出于心理上的不连贯,对于感悟肯定是不利的。并且从阅读的方向来说,这样一部作品俨然不是我的选择。但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为我做出了界定。

路遥的故事是围绕孙玉厚一家展开的,老一辈辛勤耕种却无力改变窘迫的生活,代表了中国旧时代成长起来的庄稼汉的境况;田福堂、孙玉亭这些乡一级的干部眷恋于农村学大寨的权力掌控里,长时间调适不了自己的心态;乔伯年、田福军的革新展现了中国求富变强的心理和希望。路遥的讲述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加上对那个年代的知识的缺乏,我没有能够整合评述的能力,只能截取最能引起我共鸣的部分发表感想。

书所描绘的是我不熟悉的年代,中国成立后的十数年至我出生前的这些年月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勤劳质朴的庄稼人所经受的冲击和转变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尤为深刻,在有机会接受到新思想的年轻人的身上,迷惘与渴望沉痛经历的心情,之于我却是清晰和感同身受的。因为不愿拘禁在家乡逼仄的环境里,只身投入陌生的世界去寻求更为深刻的经历,即使头破血流仍不放弃;经历了感情的发生与破灭、亲友的生死与关爱,逐渐在生活里改变了原本的理想,离开动荡不安,平静地接受了固定稳妥的生活;生活的历练让我们不能再这么轻易地离开一个地方,毫无负担地面对新鲜的世界,不得不担负起的责任,却使得在这纷乱的世界里感到了温暖与踏实。所以最后少平回到了大牙湾,回到了那个他奋斗着、付出了深厚感情的地方,他曾经渴望离开,投身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然而外面的世界提醒了他,他所能掌握的未来在这黑色的风景里。

作为书内两条爱情主线的主人公,哥哥少安和弟弟少平区分了两代年轻人的选择和境遇。

少安与润叶青梅竹马的爱情被城市与农村的沟渠分隔开来了,在中国人固有的门当户对的思想里,少安选择了秀莲,而润叶最终嫁给了她不爱的李向前。但不得不说生命的奇妙,若不是这样的选择,少安也不会遇到爱她至深的秀莲,她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给这个家庭重生的希望,尽管波折重重,付出还是给了我们丰收的结果;然后她的使命终结了,肺癌成了她最终的归宿。反过来看看润叶,她痛苦的婚姻在向前的事故截肢后有了转机,她忽然认识到了生活赋予她的职责,在撑起整个家的过程里,她重生了。

少平的爱情之路是在思想的觉醒中产生的:他与田晓霞因对知识的渴求而结缘,之后长达数年的分别给了两个年轻人成长的空间,再次相遇给了他们重新审视这份关系的机会,不再是青涩少年,心智上的成熟让他们有能力去维系这段同样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身份的悬殊不能阻隔他们相融的灵魂。但是一切的美好在田晓霞的突然死亡里终结了,这是一段有了开始却独缺结尾的爱情。其他诸如他的初恋情人郝红梅因迫切改变生活境况投向了顾养民却没能得到她要的结果,而顾养民所爱的金秀却爱上了他的设定,正如书中所说,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

他们的妹妹兰香在学业和爱情上的成功完成了兄妹三人渐进的过程。她有机会接受了高等教育,接受了最新的思想,在农村人和城市人里找到了平衡点,冲破门当户对的观念,开始并有了爱情的美好结局。

这些感情历程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字:重生。时代的变革给了年轻人一个颠覆旧世界的机会,少安到少平再到兰香的前进过程中,颠覆的痕迹越来越重,看似平和却动荡的年月里,新一代的诉求赤裸裸地凸现出来。我们要改变。但是如何改变,并不是一味追求自我就是真谛。杜丽丽和武惠良婚姻的终结或许是一个警示。我们盲目地追求自我精神的满足,沉浸在肉体与精神的对立关系里妄图找出个平衡点,抛弃了责任与家庭,只为满足自我。在这点上,杜丽丽和古铃风的相遇实际上更像新时代的烟花,激烈却迅速燃烧殆尽。但是古铃风的存在也是有他特别的价值的,他所代表的新一代的文人,特别说是诗人,的创作风格与内容的变化,不再着根于土地、更为激烈的抨击、写作技法的另辟蹊径在文革后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调节好急剧变化的社会与自身求变的心态之间的落差是至关重要的。可能这就是作者希望透过古铃风告诫大家的。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路遥的文字,对他的领悟也很有限,但是我很感激他们这一代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者,他们执著于土地的热情,他们青春的勇气给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生长在现在这个安逸而危机重重的社会,我们需要他们的点拨。这是我们父辈的力量,我们父辈的旗帜,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悸动与冲劲远比我们大得多,我们这批纠结于无谓苦痛的年轻人,所需要的、所缺乏的究竟是什么?

我非常喜欢书中提到的叶赛宁的一首诗: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8):平凡的世界书评

在很早之前就在各大必读书单中找到过平凡的世界的影子,在后来读到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就对平凡的世界有了兴趣。

和路遥的很多作品一样,背景设定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大西北的某处,由一些很平凡的人述说着平凡的事。

具体的情节不再赘述,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时候,每家人忙着赚工分,忙活一年只能维持温饱的状态,不过那个时候的人们似乎更加的单纯开心,尽管食物只是粗粮杂粮,看着他们吃我也会咽了咽口水。后来实行了包产到户,随着改革的春风越刮越烈,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慢慢提高,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当初那种淳朴的民风,那种简单单纯好像也随着温饱问题的消失而消失了。更多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收成,每年一度的打枣节变成了回忆。

人们在获得了更多的物质享受之后,只会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自身的精神世界已经一片荒芜,联想到如今的中国现状,这种历史的规律越来越明显,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还是一种历史发展必经之路不得不让人深思。

无论是少安还是少平,润叶润生,逃脱不了自身的限制。遇上了自己的爱情,没办法能够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在追寻自己的幸福过程中,磕磕碰碰,经历了困难,也许最后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离开了,这都不是我所希望的。爱,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希望是可以是一种习惯,像眨眼一样。

书中不止一次的向我们描述了,在美好的事物发生之后必然会带来不幸的厄难。不仅是少安的两次创业,还是弟弟少平自己于晓霞之间的爱情。不过书中也让我们知道,灾难的发生伴随着希望的种子,润叶在和前向的婚姻之中,在前向断了双腿之后,迎来了真正的幸福。死去的润叶迎来了重生。这个世界上本就由各种生生死死,分分合合组成,没有哪个人是一直失败到底,也没有哪个人一直是成功的。我享受苦难,庆幸能够在我所理解的苦难当中去经历磨练,我把每一次的不幸当作下一次幸福的基石。

这是一本非典型的励志书,大多数人能够在里面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意义,我重来不会计较作者写作的手法技巧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在我看来,能够引起我去思考,去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追寻人生的意义,反省自己的过往,这就是一次成功的谈话,一次和作者相隔时空的对话。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9):一本书好的标准是看能不能深刻影响人,深刻影响他们走向未来的方向

加入豆瓣本来就是在偶然的情况,在豆瓣我向来是不写读书笔记的,在这儿我只加入小组,聊天,谈笑,消除寂寞。现在的豆瓣也的确和很几年前不一样了,很多人来这儿都是为了填充寂寞,甚至YP。我抱着让自己不孤独心态来到豆瓣,自然也没什么好心。世俗了,现实了,是的,我不是文艺青年了,岁月流逝,我只空怀了颗泡文艺女青年的心。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想我是有资格进行评论,这本书从我的少年陪伴我,一直到现在,在,今年我二十三周岁,十多年过去了。它我翻透了,从它我知道了路遥,看光了路遥写的书,知道路遥这个人,最后彻底的喜欢上他的这种苏联式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质朴而沉重,简练而有力,近似白描一般的快速勾勒黄土高原风貌的这种写作方式,说话的语气,做人,我统统都模而仿之。这本书我曾经读过不下几百遍,如果我说,有的章节我能背下去,不知道有人相信没。

大学曾经翻过中国近当代小说评价,里面对路遥平凡的小说,不置可否,用的最多的一句话这本书真实的反应了中国近当代城乡结合部在改革的巨大浪潮中的变化,大致是这意思吧,我想我没记错。我当时肚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去你马勒戈壁!这就是他们的书评。我现在始终在怀疑当今最流行的那一版平凡的世界的书上面的那一段书评的作者是否读过这本书,他那扯淡的文字简练的反应出他个人的装13气息,从而空洞而无一物,他的那个书评还不如当初第一版路遥在自己书上写的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来得更传神和更真诚。

首先,我要说明,城乡结合部这个词路遥自己只用过一次,就是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那篇平凡的世界中用过。只有读过这个的人才更能深刻的理解《平凡的世界》是怎么写出来的,路遥是怎么样的人!我想写书评的很多大家,尤其是那些翻两页就能写出书评的,我想你们恐怕只是匆匆的翻了下《早晨从中午开始》,然后你们就开始短小而精悍,装逼而13的书评了。

是的,我不是一个文艺青年了,但是现在,我拿出我仅剩的文艺看法供大家分享。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贯穿一个观点,就是人只有劳动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到现在我依然很赞成这种思想,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这个社会中以劳动创造社会的价值为荣,我想这个社会已经够悲哀了。

曾经读过很多书,或许他们的文风语言够华丽,但是他们都是取悦或者虐待于人的精神,从来没有像平凡的世界这样,贯入人以强劲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平凡的世界最珍贵的,它给无数个青少年抑或中年的人,给他们这个社会最光明的希望,在于奋斗,我认为这就够了。至于很多评论家说它不够深刻,纯属无中生有,你难道想让一首鼓舞你的英雄交响曲给予荷马史诗般的沧桑,可能么?况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全景式的展现历史和社会,不是挖掘式的。他更多呈现给读者是十多年来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各个角落的生活方式生活历程,以及每个人从中应该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对待生活。他不是一本历史,他承担的责任不是探索文革或者变革的意义或者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变革?对于一个普通人对于读者这种探索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正如路遥说的,他们属于这样意中人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其实在青年的道路中,我们的大多数我想都属于这样,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生活意义在世界上忙碌的奔波着。至于那些高谈阔论的评论家早已经是吃的撑住了,他们拼命的想深化这个原本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适合青少年,尤其适合浑身充满热血的年龄。在这个年龄,读这样的书才能深刻的理解生活究竟是怎么回事,生活的本身意味着怎么回事。在青年,无论我们犯怎么样的错,我们都有改正的机会,我们都可以归结为我们青春的热血的沸腾。有一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发现我们那么可笑,呆板了一生。

当年很是为金波和那个藏族女子的恋爱伤感,始终记得金波在青海湖畔的泪水涟涟,把那支民歌唱的那么揪心。是啊,水鸟依然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依然是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时光再退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像电视剧是吧,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每天都在上演电视剧。人的一生永远是变幻莫测,唯有劳动的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流传不息。

读过此书的少年心中都住着一个田晓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白富美。可是现代的社会中有田晓霞这样的白富美么?那个注重精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复返了,那是中国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国的文艺的发展真的不可限量,读读今天的作品,我们就知道八十年代文化有多么的旺盛!诗歌有海子,北岛,舒婷,食指。。。小说有路遥,阿来,贾平凹,陈忠实,余华,苏童,莫言。。。翻过来看看今天,我们都知道的作品有什么?而文艺评论家往往喋喋不休的在评论说,路遥太浅了。。。我始终不知道什么叫做深?一个热情的赞美这个世界的纯真的人而带给这个世界正能量精神的作家如果不能被我们所称赞,我真不知道我们的社会要称赞什么。。。

建议大家读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你们会理解到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东西。。。。

我始终认为,一本书好的标准是看能不能深刻影响人,深刻影响他们走向未来的方向。这才是评价书的标准!而不是傻逼的大多数书评家,所说的,华丽的辞藻,愚蠢的故作深沉。。。

艺术只是一种形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他们是怎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传达给人们的东西是怎么样的~~~

文艺评论家早就陷入自己的困境了。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读后感(10):平凡之人,英雄之火

我所读的这个《平凡的世界》版本非常简单,简单到没有序,没有前言,没有后记,只有平凡的土黄色包装和六章铅字,一切都是这么契合:这同样也是一本如此平凡的书,没有华丽的比喻和排比,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和情节,没有花前月下的爱情和不可思议的奇遇,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里,一群平凡的人的平凡的故事,可是这本书本身又在时间的洗练下,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变得那么不平凡,那是因为这本书有这样的力量:读过它之后,你就会发现,平凡中蕴含的伟大,是多么深沉而又厚重,而这部书本身,就是一部赞美普通中国劳动者的英雄之歌。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本书的开头,在那个雨雪交加的日子里,缩着脖子,向两个高粱面馍走去的瘦高少年。在认识他之后,我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饥渴地阅读着这部小说。我不知道在《平凡的世界》刚刚问世时,读者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阅读它的,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很少读国内80年代小说的人来说,这样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新鲜感,也充满了失落感——新鲜,就是因为失落——现在的作家有多少会写出让人一次次失落的作品呢?在这个娱乐大众的时代,书籍早已经成了一种消费品,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娱乐消费品,有哪本书敢把现实就这么无情地摊开在你眼前呢?毫无疑问的是,20年前路遥写就的这本《平凡的世界》做到了,它是如此忠实而正直地记录了那个剧变的时代和那群形形色色的人,这部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地来之不易——爱情,历经挫折,苦难多多;事业,荆棘满途,举步维艰;而社会的现实,更是千疮百孔。没错,这就是那个“平凡的世界”,一切浪漫主义都灰飞烟灭,在现实的记叙中,我们目睹了无比真实的10年,无比真实的兄妹三人,无比真实的、平凡的人们,可是,当你读完这部小说,你会发现在你心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样的字眼——英雄!而这,正是《平凡的世界》最大的价值所在:这里的英雄,不是神话中的大力士,不是史诗中的战神,不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也不是传记中的伟人,这里的英雄,只是几个农民,锄着地,挖着煤,想通过自己的奋斗,过好自己的人生。这么真实,这么卑微,却像晨星一样,照亮了生命的天空。平民英雄的火种,点亮了读者的眼睛,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伟大诞生于平凡之中 ——而这说法似乎又不对——伟大本身早就已经深埋在平凡之中,每一个平凡的人心中都有英雄的火种,只是在读这本书前,我们从未认真去寻找。

活着,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平凡的人们来讲,要想有意义地活着,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选择如何活着又更加是对心灵的考验。《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们,无论是孙少安从饥饿中的挣扎到成为企业家,还是孙少平从高中生到成为挖煤工,历经的苦痛和考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而更多是心灵上的——抉择。在我们换得患失地算计的时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真正听从的只有自己的心灵。当少安决定拒绝润叶而去山西相亲的时候,当他率先提出分产到组的时候,当他决定冒险开办砖窑的时候,当他在致富后,走到村中的小学,想起他在这里度过的贫困而又快乐的童年,决定重修校舍的时候,他听从了自己的心灵,而不是计较一时的得失起伏。同样,当少安在决定离开家门自己出去闯荡的时候,当他决定出卖力气彻底变为一个揽工小子的时候,当他决定照顾师傅留下的孤儿寡母的时候,当他在井下奋不顾身地推开工友的时候,当他拒绝留在省城,拒绝了金秀的爱情,而义无反顾地回到矿井的时候,他也听从了自己的心灵。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选择——就如同他的晓霞没有一点犹豫就跳入了滔滔的洪水之中一样。这些选择说不上多高贵,更与伟大沾不上一点边,因为选择本身就是每个普通生命的一个部分。可正是无数这些平凡人看似与大局无关的选择,汇聚成整个社会的洪流,决定了中国前进的方向,是进步还是倒退,是口号还是实干,是为己还是利他,是成为一个大国家,还是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些选择之所以让我们动容,正因为这是发自平凡心灵的光亮,在贫困、痛苦中,在极端扭曲的“大政策”中,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在诱惑与声色犬马中,这光亮是英雄之火,照向回到本初的路,回到善良,回到淳朴,回到劳动,回到感恩,回到勇敢,回到自强,这英雄之火,发于最平凡的人心间;这英雄之火,也唤醒了众多平凡人心中深藏的火种;这英雄之火,在《平凡的世界》中默默燃烧,点亮了并将继续点亮一代又一代平凡中国人的心。

在看《平凡的世界》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国男人必读的书,肯定要算是金庸的武侠,它教会我们在这个价值观紊乱的时代,保留一份正义感和勇气。可是看过了《平凡的世界》,我却感到,一个平凡的人的艰辛,恐怕不比身怀绝技的人少,而要活得有意义,要付出的代价,更肯定是前者要高得多。所以,大侠们飞来飞去的时候,锄地的人们还在锄地,挖矿的人们还在挖矿,只是这平凡的世界里,多了些让我为之自豪的中国男人。没错,我认为《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男人的必读书,它从情感和心智上都会交给你如何自立,如何勇敢地面对人生,理智地面对情感,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刀光剑影,有的只是背石块的时候脊背上的剧痛,有的只是面对一家老小嗷嗷待哺时的使命感,有的只是睡在一堆皮棉絮里还要看书的酸涩,有的只是劳动再劳动,付出再付出,在苦难中汲取力量,在汗水中收获满足,然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在这21世纪的都市里,男人实在太少,而路遥早在20年前就告诉了我们:中国男人,应该是这样的!

在2007年,我看到了很多纪念路遥逝世15周年的文章,而在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无法想象路遥这个名字将会承载着这么多的内容,这部书里满含着忧患和热爱,欣喜和烦恼,这一切都紧紧牵连着他深爱的祖国。爱国者,所爱的不是某个政权,某个名字,所爱的是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从《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能清晰地看到路遥对中国的爱在汩汩流淌,他把心中的炽热的情感,都化成了那捧英雄之火,点亮了读者的心。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那种炙热直白的写作方式被视为80年代的标志而老去了,书中那个特殊的变革年代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但这本书却依旧凭借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而经久不衰,在平凡的读者中,这本书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像火炬一样传递着。我相信将来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英雄之火,都将照亮中国人,通往最淳朴、最善良、最勇敢的心灵的回归之路。

我想用这样的一段摘抄来结束这篇文章,它来自于小说的末尾,它似乎告诉了我们,人生的平静和意义在哪里寻找:“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愿每一个平凡之人,心中都有一团英雄之火。

欢迎光临我的BLOG: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