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读后感6篇

《人鼠之间》读后感(1):破灭的梦想

很薄的一本书,覆盖的人物不多,时间也很短,只有三天,情节也很简单,不像美剧24小时,每个小时都那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可是放下书,心里沉甸甸的,灰暗和忧伤,久久挥之不去。

Lennie总是惊惶地问George,我还可以养兔子吗?是的,兔子。他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窝未来的兔子,还有他喜欢的老鼠和小狗,他喜欢抚摸柔软而毛茸茸的东西。没有欲望,仅此而已。

他是个弱智,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是George,还有兔子老鼠。他一遍一遍地要求George给他描述他们的美丽的梦想,他记不住别的,但是记得住这个梦想的点点滴滴,却总是要George来讲述,好像那样才更真实。

他和George很独特,因为其他男人都是独来独往,在一个地方挣够了钱,然后出去花天酒地,然后再找下一个地方的工作,到处流浪,从不安定下来,像老鼠一样。但是他们不同,他们有梦想,至少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他们也有彼此,互相依存,即使总喋喋不休抱怨Lennie的聪明的George,也是依旧抱怨,却也依旧不肯舍弃Lennie独行。

他们的梦想不但激励牵引着他们,也给年老受伤的Candy和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黑人带来了希望,他们急切地希望能在也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工作,不再迁徙,至少,不会因为年老无用而且发臭,就被人迫不及待地想要除掉,就像那条狗一样。

George是聪明的,我一度也曾经不理解他为什么没有弃Lennie而去,是否只是因为满嘴脏话下隐藏的骨子里的善良。可是失去Lennie,George的眼睛也黯淡了,他的梦想,其实是和Lennie连在一起的,只有不晓世事的Lennie和他在一起,他才有实现那个梦想的动力,他们是彼此在互相支撑,在失去Lennie以前,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确切地明白。在那之后,孤单的George也不再独特,成为淹没面目的众人之一。

书里没有哪个人是一直过得开心快乐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对话就弥漫着悲伤和绝望,连那个到处招惹人注意令人讨厌的漂亮姑娘也是孤单的,而她不自信又没有安全感又倚强凌弱的丈夫,也是个悲剧人物。

看完书以后去网上搜了搜,才知道作者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前一段和朋友说起《活着》,我说《活着》的情节很悲惨,但是看到最后,福贵经历了那么多,却还年老而顽强地活着,我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千帆过后的坚强,对生命的本身的尊重。这本书则不然,全书的结尾大概在开头就可以预测得到,但是合上书还是抑制不住地悲伤,因为所有人的梦想的丧失,大概除了Lennie,仍然怀抱着他的梦想,以那样的一种方式。

wiki上作者的介绍

书的介绍

改编的电影imdb的链接

《人鼠之间》读后感(2):<人鼠之间>读后感

昨晚看完John Steinbeck的<of mice and men>,刚合上书时一头雾水,找来几篇书评然后自己思索一番,不禁感慨真是好书。“独具匠心”来形容Steinbeck在这本书上下的功夫一点也不为过,下面简单讲一下留存在我脑海中的Steinbeck的匠心之处:

一、关于题目of mice and men:小说开头就写道Lennie在口袋里偷藏了一只死老鼠来摸它的软毛,George发现后勒令Lennie交出老鼠并远远扔进河里。Lennie和George对待这只死老鼠的态度就像Lennie在小说时空背景下的存在。确实Lennie智力偏弱,可是从本质上讲他心善,如果抛开他误杀Curley老婆和做过一些错事的事实来讲,他真如他经常说的那句话"我是无害的"。可是社会对他不认同,认为他笨,认为他会闯祸,认为他是累赘,就像George毅然决然地扔掉那只死老鼠一样。Lennie就像这只死老鼠。

二、关于老人Candy:Steinbeck将本书的时代设定在与<愤怒的葡萄>一个年代,大萧条的30年代。书中Lennie一遍又一遍让George描述他们今后拥有土地、房子、兔子的美好蓝图,不断憧憬新生活,在描述希望。后来Lennie错手杀死Curley老婆,George被迫选择自己杀死Lennie,造成他们共同希望的破灭。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我觉得Steinbeck更宝贵的一点是穿插了老人Candy。老人Candy本来在George和Lennie来到农场前,是没有抱存生活希望的,或者即使抱存生活希望,仅凭他一个老人也没有实现这种美好生活的途径。可是George和Lennie燃起了他的希望,并且他坚守这种想法直到最后,直到后来守在Curley老婆的尸体旁还在不停小声骂她毁了自己的未来。我觉得George和Lennie固然都很悲情,可是Candy是更加符合社会背景的悲情,即那个年代对普通贫民的摧残,凸显了小人物在大环境中的无力感与绝望。

三、关于Curley老婆:读了好几篇书评,都说“Curley的老婆引诱Lennie”,然后就挺想为Curley老婆平反。虽然整篇Steinbeck都借农场打工者的嘴来骂她是祸源、不守妇道之类,可是我认为Steinbeck是同情这个人物的。书中在Lennie错杀她之前,她很真挚地向Lennie讲她自己生活的不如意之处,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Lennie和她驴头不对马嘴地聊着,她还问Lennie你在听吗?你真是个疯子。反正我完全没有读到任何引诱的意味。她死后,Steinbeck细细描述马厩里的声音,描述她即使死了仍旧很美的样子,都让我觉得Steinbeck对这个人物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四、关于最后George说是Lennie偷走了枪:这一点我认为是Steinbeck最后的神来之笔。本来George已经事先安排,让Lennie记住,如果闯祸了就到草丛中躲起来直到George去找他。可是这次Lennie犯的错误太大,George已经无法解决。他绝望,选择拿起枪在向Lennie描绘他们预想的美好生活中杀死了他,以防Lennie被Curley找到会遭受折磨和侮辱。从书中对Lennie从头到尾的描述也很清楚他根本不会想到去偷枪,他很傻,误杀Curley老婆后就吓得直接逃跑了。可是大家首先都猜是Lennie杀人后偷枪,再经George(这个被Slim所接受,进而我认为是被社会所接受的正面人物)的确认,就理所当然毫无疑问地这样认为。这是书中那一小撮人,也是整个社会对Lennie这个人最后也是最根本的误解。

《人鼠之间》读后感(3):无言的呐喊

------------读《人鼠之间》 文/纪汐

“人类已被证明具有伟大的心灵和精神——面临失败的勇气,勇敢无畏的精神,宽恕和仁爱之心。作为一名作家,必须宣扬和赞颂这些。我认为,一个作家如果不能热忱地相信人类有自我提高的能力,就不会献身于文学,也不能算是文学界的一员。”这是约翰·斯坦贝克在1962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金时所说的话。斯坦贝克如是说,也如是做。从《煎饼坪》到《胜负未决的战斗》,从《人鼠之间》到《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都是以美国的土地和人民为题材,他替穷苦人说话,为被压迫者申辩。

《人鼠之间》作为斯坦贝克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挺富有曲折性的。最开始他动笔时写的是剧本,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写成了小说,后来大获成功后,又再次改编成剧本。并被搬上了”百老汇“舞台,还被授予了1938年“纽约戏剧评论奖”,1941年被拍成电影。

这个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两个一贫如洗,却又相依为命的美国流动农业工人在追逐梦想道路上遭遇的曲折并最终走向灭亡的悲惨故事。

开头的开头,以寻常的场景铺垫,两个男主人公出现,他们的形象又带有强烈性的对比,乔治,身材矮小,步伐敏捷,棱角愤民,小而强壮的手,精瘦的胳膊,而莱尼,魁梧的身材,毫无特色的无关,浅色的大眼睛,宽厚的溜肩,像熊拖着熊爪那样拖着步,胳膊松弛地垂在身侧。 精明的乔治和憨笨的莱尼,和别人独来独往不同的是,他们俩都是在一起,如此鲜明的组合,甚至让面试的老板怀疑:“我问你能从这家伙身上得到什么好处?他的薪水都给你吞了?” 可事实呢?

看似人高马大的莱尼,实际上是个“白痴巨人”,很多时候都会事情忘记了,因为身高和体力所带来的优势,却又注定要为他自己带来悲剧的命运。莱尼喜欢一切柔软的东西,之所以会离开原来的农场,就是因为他看到一个穿红裙子的姑娘,莱尼伸手摸红裙子让姑娘以为莱尼想做坏事。最后只好离开。因为在莱尼的印象中,所有一些柔软的东西象征着美好的明天,摸着柔软的东西也许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就在不远处。

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由于银行的强取豪夺,失去了土地和家园的佃农和季节性工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没有土地,却又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从此翻身当上主人。

所以莱尼总是让乔治重复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他们甚至觉得他们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有未来的人。确实,如果说莱尼能够聪明记事点的话,那么实现梦想其实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也只能是如果。所以所谓的“将来某一天,咱们会把挣的钱凑起来,买座小房子,几亩地,一头牛,几头猪,然后靠地过日子,养兔子,”终究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薄薄的一本书,因为两个主人公的共同梦想,演绎了一场黄粱一梦。从怀揣梦想,到最终只能看着莱尼因为一身蛮力带来的接二连三的麻烦,乔治亲手结束两个人的梦想,让人看完不胜嘘唏。而从头到尾,作者都是通过一系列形式多变的语言动作和富有变化的外部动作,凸显人物的心理变化。

《人鼠之间》没有土地,没有家园,没有一点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的流动工人,其实就是和老鼠一样,在自然界,老鼠不具有抗争的能力,他们常常被人追打,只想着精心铸窝,储存粮食。以莱尼和乔治为代表的流动工人,正如那四处逃窜的老鼠,到处漂流,渴望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最后却希望落空,计划化为乌有,只能成为和别人一样的人,那个时代里一个悲惨的缩影。

或许这只能是他们无言的呐喊!

本文均属原创,转载请豆油。

2016/2/1

《人鼠之间》读后感(4):人鼠之间

约翰·斯坦倍克的小说。很旧的书。81年漓江出版社的版本。薄薄的一小本。

六个章节。很有场景感。George和Lennie。两个流浪的雇工。关于土地的幻想和破灭。纯真的过失和暴力的无常,只是空有躯壳的弱者。

死亡终于成了必然,不管走向结束的过程有多么诙谐幽默。那些让人发笑的形式虚弱无力,却愈发显出某种荒凉和悲伤。生命充满了悖论和绝望。

他们一次又一次重复那个梦想。那是他们自己的土地。一小块土地。Lennie总要求George说下去。他说,讲给我听吧,像你以前那样讲。这就是梦实现的过程。一遍又一遍的叙述和描画。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信以为真的语词。

Lennie总是惊惶地说,我还可以养兔子吗?是的,兔子。他念念不忘。

枪响了。Lennie歪倒了,徐徐地向沙滩扑下去,然后就动也不动地躺在那儿了。

他只是喜欢漂亮柔软的东西。他只是想抚摸它们。不是欲望。仅此而已。

真实朴素的描写,透出某种粗野的脾性,满嘴不掩的脏话,那么酣畅淋漓。这是小说的精彩之处,不需要华美的词藻,不需要矫情。它让你能闻到气息,属于那个故事本身的气息。狠狠吸一口,即是阅读的乐趣。

《人鼠之间》读后感(5):写给萨卡波斯德

萨卡波斯德你好!

因为《愤怒的葡萄》,我们相遇。在我的书评后面,你推荐了《人鼠之间》。我找不到你说的这个单行本,但找到了《人与鼠》这个小说集。也许书还是老的译本好,但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我就用这个“将就”一下吧。

诚如你所说,《人与鼠》“像电影剧本一样,很简捷,但是很感人”,我也把“结尾看了好多遍”:

“于是乔治举起枪,拿稳了,把枪口对准莱尼的后脑,他的手在猛烈地颤抖,但是他脸上的神情很坚定,手也就随着稳定下来了。他扣了扳机。枪声滚上山顶又滚了下来。莱尼受到震动,慢慢地躺倒在沙滩上,没有哆嗦一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更何况是亲手杀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就像我们所共同认为的那样,“斯塔贝克的文字风格确实不是很有感染力”,《人与鼠》的行文一如既往地没有多少波澜。前面相当一大部分没有勾起我的兴趣,我只是任故事自然而然地进展。也许是我们看惯了学者小说的文采和技巧罢,对这样淡淡的文体往往变得很麻木。但是,也往往是这种淡淡的文体能带来更大的震撼。相比长篇的葡萄,这个小中篇情节紧凑多了,人物性格也更加鲜明,尤其是结尾,一下子把小说推到了高潮。

在《人与鼠》中,我们再次置身于一种多重对立的人际关系中。

一方面,乔治想要和所有那些雇工一样,选择得过且过、赚到钱就去逛窑子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照顾脑子有点弱智的莱尼,允诺给他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无拘无束的乌托邦乐园——尽管连他自己在内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莱尼是个善良单纯、有点智障的可怜人;另一方面,冥冥中他又被赋予高大的身材和骇人的力量,并且这力量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比如那些老鼠、小狗禁不住他的抚摸而死,比如扯着那个女孩的衣服不松开,被告强奸而不得不再次流浪,比如捏碎了柯莱的手和扭断了他老婆的脖子……

小说也呈现了所有白人与黑人克鲁克斯的对立。克鲁克斯离群索居,寄身马厩之中,除了老板、老板儿子柯莱和车把式斯利姆,再没有人和他说胡,他只能靠读书打发孤独的时光。孤独的又何止他呢?心理畸形的矮个子柯莱不也靠欺压高个子来获得心理满足感吗?他那明星梦破灭的老婆,不喜欢柯莱,于是到处卖弄风情,她的内心也是一样的孤独。李志在《梵高先生》里唱到,“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我们是多么需要安慰啊!得不到安慰的后果不是自行崩溃就是造成他人的毁灭。

就像坎狄的那条散发着臭气、生不如死的老狗一样,它最后的结局不过是摆脱折磨、尽快的死去,除此之外更无他法,老坎狄的命运也是这样;同样,对于无意行凶的莱尼来说,等待着他的不是来自柯莱私刑的折磨,就是来自朋友抚慰之时没有痛苦的了断。前者是对人道主义的公然藐视,后者则引起我们内心更为剧烈的疼痛。莱尼的存在没得选择的,就像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一样,但他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适合他的生活。造化弄人的意义就是剥夺了本该属于我们人的乐土,而将我们置于完全陌生而又独立的环境之中。不是所有人都要选择改变的能力,于是,造成了所有的悲剧。于旁观者,我们何所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寻找着答案。

萨卡波斯德,我又罗嗦了好多,期待你的高见哦。

再次感谢你的推荐,要不是你,我再读斯坦贝克就说不清是什么时候了。也许这次错过,以后就再也无法遇到了呢。

《人鼠之间》读后感(6):愿你平和的死去

《LOST》从第二季开始就有些拖沓,虽然不乏偶然出现的亮点,尤其是一些契合场景的台词。追美剧的感觉好比一个汉子追一个妹子,汉子被妹子的暗示吊足了胃口,一直在揣测妹子什么时候松口从了他。可是你要知道,一个情比金坚的汉子也有疲倦和缺乏耐性的时候,胃口这个东西一旦超过限度就过气了。等妹子乖乖到你碗里来的时候,你也可以摆摆手说:“对不起,我换了口味”。不过鉴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理儿,我还是会坚持到最后的。不到达终点的人,是永远不会理解即使累瘫也要跑到终点的人心里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

话扯远了,看《Of Mice and Man》的缘故是:The others的头儿Ben引用该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Sawyer和Kate的关系 “A guy goes nuts if he ain"t got nobody、 It don"t make no difference who the guy is, as long as he"s with you、 I tell you, a guy gets too lonely and he gets sick、” 这句话颇得我心,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真的需要朋友,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伴儿,因为人与生俱来的惧怕孤独,孤独太久的人会得病的。

我手中的这本《人鼠之间》是1962年馆藏的,保存的比较完好,中文翻译洋溢着那个时代的语言特色,就跟老版佐罗电影的台词一样较劲儿。封面和内页的插画十分形象,李奈一看就是个憨憨的大块头,穿着20世纪初的那种背带裤,咧开嘴呆头呆脑的好似在笑;佐治戴着西部牛仔帽穿着条纹衬衫,眉头纠结面色忧虑地望着李奈。看到他俩你就会知道:所谓的万宝路男人般的牛仔完全是广告塑造的假象,真正的西部青年是在不断流浪和农场做苦工的模式中切换着的。像他们这种在农场做工的角儿——“是世界上最孤零的人,他们没有家,没有乡土,他们到一家农场干活,聚下一小注钱,便走进城里,花得一干二净,后来呢,你知道的第一件事便是,他们又在另一个农场拼死拼活地干起来了。他们从来不瞧前头,日后的事,一样也不管。”

整本小说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打零工为生的农场工人佐治,每次出行都带着他的朋友李奈,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但李奈有些智力迟钝。他们梦想着靠农场做工的钱买一块自己的地,之后在自己的小庄园里生活,养很多的牛、羊和兔子。不幸的是他们难以找到一份能长期干下去的工作,因为李奈常常惹麻烦。尽管这样,佐治还是非常照顾李奈,从没有动念头想要离开他。在受雇于农场主奥赛的期间,佐治和李奈与老板好斗的儿子顾利发生了一场冲突,顾利由此对李奈产生反感。而顾利的妻子是一个喜欢到处吊膀子的骚货,她对李奈调情,李奈竟然失手杀死了她,之后他逃进了之前与佐治约定的地点——只要他一犯错就躲起来的山洞。为了避免其他人找到李奈进而伤害和侮辱他,佐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亲手开枪杀掉了李奈。1992年版本的《人鼠之间》将这个故事刻画得十分真实,在杀死李奈之前,佐治和李奈重复着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农场,他们的牛、羊和兔子,然后在李奈最兴奋的一刻,佐治扣动了扳机。

片段在这里:

书中,对老杂工甘德和他的狗有一段较长的描写,这其实是对佐治和李奈的隐喻。甘德是个断了根胳膊的老杂工,他有一条老得牙都松了走路也打颤的狗。雇农贾尔纯嫌弃狗身上的骚臭味,煽动甘德杀掉它,借口是为了狗好。甘德自然是舍不得陪伴他十几年的伙伴,但迫于舆论压力只好把狗交给贾尔纯,让他解决掉。值得注意的是,佐治在狗被带走前对甘德说的一句话“我宁愿自己来”,这也暗示着他与李奈的结局——亲手杀死自己的朋友,也比朋友被羞辱致死好。

这让我联想到前一阵子“临终不插管俱乐部”的新闻,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曾经从医多年,她创立了一个“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号召人们让死亡留下最后的尊严。她希望人们在意识清醒时在网上签署“生前预嘱”,决定自己在深度昏迷中是否接受救助。她觉得“死得要漂亮点儿,不那么难堪”,不希望人们在ICU病房,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赤条条的,插满管子”,“工业化”地死去……巴金最后的6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巴金不得不强打精神表示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疗。但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对于死亡的争议向来不断,无论是死刑的废除与否还是安乐死的允许与否,法律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很多时候,活着比死去更痛苦,李奈就是这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李奈、佐治这类人就像是老鼠,即使 “我有你关顾我,你有我关顾你”,他们不配也不能拥有梦想。李奈有到处摸东西的坏习惯,摸老鼠、摸小狗、摸女人……就像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全新呵护他喜欢的东西。然而那时候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反而不如李奈对老鼠的疼惜。人鼠之间,并没有差别,就如英国诗人彭斯的诗:“老鼠与人的最好打算常常落空”。

1962年,“for his realistic and imaginative writings, combining as they do sympathetic humor and keen social perception”,约翰·斯坦贝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