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读后感6篇

《德米安》读后感(1):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德米安

看了《制作人》才知道的一本书,剧中白承灿睡前一定要看的一本书,果然不是一般的书~

这是一本神秘却真实有理的书。想起年少时自己也经历的彷徨自省的过程,诚实听循内心的声音寻找自我应该是个一生持续的过程。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最后是否又是真的认识了自己,但这应该才能称为真正的成长吧,辛克莱或许代表着每个迷惑的曾经。

这本书予我而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德米安,或者好几个德米安,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陪着你,坚定地寻找自己,做自己。我想那些认为自己还没有找到德米安的人,一定是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该隐记号,还不了解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多么难得,看完这本书,我始终相信只要我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着,或许在你身边或许在你班上,或许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一个德米安跟我们一样,我们虽然暂时彷徨,但我们并不孤独。

《德米安》读后感(2):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人从母体脱胎降世,起初不过如一头懵懂无知的小兽,吃喝拉撒全凭动物的本能。伴随身体的发育,人的精神也将逐渐成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不过描述了常人精神成长的几个节点。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自我的觉醒,人格的独立,可以视为精神成熟的开始。而此前的人生,如太阳升起前的晨雾,朦胧而迷茫。这种迷茫的状态,充盈人生中年少的时光。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他的小说《德米安》中,以回忆的形式、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腻描述了少年辛克莱寻找自我的艰难征途。

多数人的童年受家庭呵护,甜如蜜糖。童年之心光明纯洁,充满天真,而天真只是幼稚的另一说法。在温馨中成长的辛克莱,因为一次孩子间的吹牛,谎称自己偷过苹果,从此受到坏孩子克洛摩的威胁和辖制,为了不使克洛摩告密,他不得不频繁从家中偷钱,满足克洛摩无度的敲诈。辛克莱自认深陷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他想把自己的“劣行”告诉父亲,求得拯救,但又为自己的“劣行”不为父亲察觉而自喜,并因此藐视父亲的无知。父亲作为童年天地的支柱,他的神圣形象被摧毁,而这是每个人得以成为他自己的前奏。通过这段经历,辛克莱对自性的恶以及世界的恶也有了初步认识,这是他自幼稚迈向成熟的开始。

突然出现的少年德米安将辛克莱从克洛摩的魔掌中解救出来。德米安成熟早慧,他用自己对世事的独特见解,继续解构辛克莱的童年世界,使他从习以为常的安稳中不断陷入新的困惑。辛克莱对自己走上一条由他人牵引的自我之路并不甘心。随着德米安,辛克莱也开始怀疑曾经笃信的教义,在该赞美亚伯还是该隐之间动摇,但他并没有完全接受德米安的观点,而是征询父亲的意见。这意味着被德米安拯救后的辛克莱,仍然眷恋着温驯童年的安全之地,并试图躲回去。德米安关于上帝和魔鬼的“歪理邪说”,使辛克莱第一次向人揭露埋藏心底的秘密,关于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看法,这与德米安的观念相互印证。这种不受牵引,有如天启的独立思考,并没有为辛克莱带来喜悦,因为它意味着责任,表示他不再是孩子,必须特立独行。

在十三岁时的坚信礼之后,辛克莱的童年渐成废墟。他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寄宿学校。辛克莱在同学中间备感孤立,表面一副桀骜不驯的男子汉气概,内心却充满绝望和忧郁,青春期性的萌动,同样折磨着他。和德米安的分别,让辛克莱独自承受青春期的煎熬。他渐渐生活在毁灭性的放纵之中,酗酒吹牛,劣迹斑斑,受到学校的警告。孤独只是让我们开始走向自己。当辛克莱遇见一位漂亮的少女,突然有了爱慕和崇拜的对象,这种暗恋让他从颓废中觉醒,他决心依照自己的愿望,重建内心的光明世界。辛克莱像蛋中的鸟,他要奋力破壳而出,这种挣扎,必须得摧毁一个世界。在寻找自我的征途中,辛克莱继续遭遇管风琴师皮斯托利斯以及夏娃夫人等,他们是辛克莱的引导者,见证了辛克莱成长的轨迹。辛克莱对引导者的不断背离,让他更近一步地关照内心,走向自我。

少年的时光就是用大把的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德米安》笔调抒情,充满隐喻,刻画了辛克莱从童年及青春期迷茫中突围的心路历程,描述了他从被他人引导,到自我觉醒。渐渐认识世界的两面,人性的善恶。学会尊敬与珍惜整个世界,而不是人们刻意彰显的光明的一面;学会全面认识并接受复杂的人性,而不是它时常表现出的善良的一面。辛克莱领悟到一个成熟的人的职责: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而不要为了适应内心的恐惧,想要逃回群体的样板中去,做一辈子习俗的奴隶,正如赫尔曼·黑塞被美国几代年轻人奉为座右铭的名言:Do your own thing。

PS:发表于2016年2月16日《语文周报》。

《德米安》读后感(3):彷徨少年时

读书可以读到流泪,比如看《红楼梦》或者华美的冢不二文;读书可以读到夏日全身发寒,比如读《1984》或者《古拉格群岛》;读书可以让人捧腹大笑,比如品《围城》或者看笑话。然而,我却不知道读书可以读到汗流浃背,犹如绕操场跑过几圈。

黑塞让我认识到了读书的无限可能。比如这本《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让我读的全身发汗。

认识黑塞是从教科书上的那篇《获得教养的途径》开始。语文课我是向来不听的。任凭小飞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分析起每一个句子的作用,每一层段落的意思,我怎么都听不进一个字。这样的分析让我失去了自己的分析。而那时也也以为黑塞如培根爵士一般,是个慈祥而古板的老头。

直到偶尔翻到《荒原狼》。

黑塞是个一直在挣扎中的人。他藐视世俗,却偏偏放不下世俗的名誉。他渴望追求自我,却放不下规则。他是矛盾的。《荒原狼》的每一个字句中都充满着那种挣扎的悲观,让读书的人也跟着他一起喋血。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让人一辈子不能忘记。黑塞放出了一个恶魔。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描写心理的高手。他能用每个词句勾住你的心思,让你体味他的挣扎,或是与他一起挣扎。《荒原狼》是他挣扎的极致。

《德米安》是本有趣的书,至少对于在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它远比《荒原狼》有教益的多。

《德米安》中的辛克莱是个追求天命的孩子。但与《炼金术士》中的圣地亚哥不同,他需要的不仅仅是全力以赴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是看清自己的生命目的。每个人都是存在的个体,他们的价值不是由社会的标准来评判,而是应该满足自己的内心。内心的宁静是个最高的期许。一切的彷徨和恐惧都是源于未知,当看清自己的时候,一切都是明澈的。

这真是很好的教益。我羡慕辛克莱,因为他可以找到德米安的指点,他可以摆脱孤独。尽管结局是妥协,然而却还是可以看到希望。对于一个觉得自己孤独的人,这是一个坚定下去的理由。

又及,MMC说,黑塞的书像是写给他一样。我想这句话也适用于我。

又又及,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黑塞的书的话,我想用“自我”和“梦想”。

《德米安》读后感(4):你不给我祝福,我便不容你去——《德米安》

从童年开始,我把书看得至高无上。对每一本传世经典著作,我总是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它脚下,像依附父母一样依附它们。当年岁渐长,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一些在许多心理书的提携和各种相互纠缠的现实振动之下逐渐浮现的零碎世界观,其后我每在一本书中看到和我所思所想相似的句子,就要勒令自己全神贯注,尽最大所能投入文句之中,这么做却不像童年时那么自如,总有一些东西不能塞进书去,不能进入作者的已然铺陈设定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像一张大型挂毯一样五彩纷呈又一目了然地铺在对面,我却怎样都不能把自己全变成那些粗厚的羊毛纤维。我也一直在寻找和书的新的相处方法,和那些陪伴我走过童年并一直像我的最亲近的朋友一样的书,和那些虽然常读常访却还是略有隔阂的书,和那些知名谙姓仍然心中暗存芥蒂的书,和那些相见虽晚却愿一再交结的书,以及,一见如故已然说出了许多我一直没有说出的话的书,如——《德米安》。

我不认为这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书。它让我想起一个寒冷的早春在图书馆看完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个寓言,是一个标明为成人、为那些成长中的人作的童话。人的一生浓缩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之中。埃克尔•辛克莱的困境是每个人面对的困境:两个世界,一个美好、干净、完美无缺;另一个则充满无法解释的险恶与恐惧,追问上帝也无法回答,为什么会容许这样不能自圆其说的阴暗而残酷的世界存在。他遇上了或许每个孩子都曾遇上过的险境:被外面那个可怕的世界催逼——被坏孩子胁迫,说谎和偷窃,这个人生的第一个险境,人人都似曾相识,从外面回到温暖明亮的家中,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心中却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像一把剑悬在头顶,在某个时限将会劈开这天堂一样的家庭生活。在这个最惊险和最平常的节骨眼上,人物因为那个他人生的导师——德米安的出现,而得以一脚踏上了对真实和自我的追寻之路。在现实世界的人们看来,这种幸运之事基本不会存在,许多人还要在各种言语构成的迷途中反复多年,才可能模糊地感到在某个方向有那么一线光明。

两个世界——父母的光明温暖、高尚洁净的世界,与外界的混乱可怕、残酷无情的世界——当再也不能退缩回安全、简单、无忧无虑的童年,前进的方向就成了谜团,成了许多人苦苦寻觅、争论不休的核心。我们有时候会为自己所寻求的事物找一个可见可感的寄托的对象,像有些教徒需要一个偶象那样。埃克尔画了一张好似德米安的像,又把一切赞辞献给那位他偶遇的少女,称她为他的贝雅特丽齐,他又在梦中与那位既像他的母亲,又像艾娃夫人的女性相会,但在这本书的最终,他在镜子中看到,那个指引他的人——德米安,他与他自己完全一样。他为贝雅克里齐所作的那张画像是她,又像是德米安,又像男性,又像女性,最后,这张看起来谁都不像的画,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他自己的内心。

“虽然画中人并不像我……但那正是我生活的内容,我的内心,我的命运或我的魔障。”

埃克尔明白了拜火的意义:

“没有一种历练像观火一样,能以如此简单轻巧的方式,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便是创造者,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是世界永恒创造的一分子。”

追寻自我并非有一已存目标,而是在变化中永不停歇地临到未知。

那究竟不是在一时一地取得的认识。从少年起,德米安讲的第一个故事起。他说该隐是带有印记的英勇的、特别的人,而攻击他的人们却只是懦夫。他们借口上帝在他头上加了印记,这样子为他们的懦弱不为找到理由。我想这样子的人,正是埃米尔要成为的人,对这种人来说,“光明、本分、纯净”的前途无法满足他们,命运把他们推离童年的天堂,推离那种不切实际的可悲幻想,推向他们不认识的全新的道路上去,推向从未有人走过,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来的路上去。

我一直很喜欢周国平的一句话:“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在《德米安》中,这句话的另一版本是:

“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理解彼此,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探寻自我命运的路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有时会带来自得,带来骄傲,但这最终也得放弃:骄傲是最大的罪恶,是不自然,是与自身的疏离,鸟不会傲慢于飞翔,就像不会傲慢于呼吸一样。因此这条路并不能提供任何在那个虚幻的光明世界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有人义无反顾地向上走,那是因为他别无选择,他殚精竭虑,日思夜想,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感情中翻来覆去,要在面前模糊的镜子中求得一点点清晰明亮的东西,一个完全的自我,一个终极的完整的答案。《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歌尔德蒙毕生的体验化作一个常在梦中、在思维中出现的完美的女像,他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反复地寻找着,在一个又一个塑像的眼睛、眉稍、唇角的微笑中,竭力去触到他梦想的本质。读者热切地往下看,想看到那个最终完成的作品,看它将怎样震动他、也震动全书和读到它的人。但它终于没有被制作出来。那是一个只可以接近,而不可以达到的对象,是命运的答案,如果能接触到它,那只是在一生的任务完成之时。我想走上这条路的人都隐约预见到这种结果吧!

我总是愿意相信书的,我也总是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地领悟一本我觉得正确的书,哪怕在写书评时,也一度希望面面俱到。一般来说,一本书我若是衷心认可,则总是觉得,它知道得比我多多了,完整多了,而我的一点点共鸣则是它一个粗浅的子集。唯独《德米安》,第一次使我觉得,虽从未有书这样使我心有戚戚,但依然感到它说得太少了,(对我)太若即若离了,它像是一个朋友,一个思想有许多相似的朋友,但即使在与他相处的时间中总是心心相印,不言而喻,也清楚地知道,他终究是另一个人和另一个故事,在我们相互感应的那少而又少的时间之外,是两个广大、深渺、无人可解的世界。我自己的那个深渊,终于还得我自己面对。

在看《卡拉马佐夫兄弟》时,我很喜欢伊凡关于上帝的长篇大论,并不是有多赞成他的观点,却是快乐地觉得,知道有人愿意用几十页的篇幅来思索上帝,站在深渊边上就没有那样孤独。一生当中,能知道你在说什么,并愿意倾听和谈论的人少之又少,而能遇上引领你一段的人,那是一个不可及的幸运。但这条路最终还是艰难和孤单的,试过的人都知道在新生前的黑暗和混沌里,对那一线不可及的光明是何等的渴求。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破壳而出的可能,一个反观自己能看到并非空虚的许诺。人与不可知之物全力搏斗,以确认自己之存在,这希望便是雅各对天使所言:“你不给我祝福,我便不容你去。”凡是追问过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所在。

========

约作于2011年10月-11月,整理存稿时发现。

我老了,再也不能这样子写书评了。就像文中所说的:一本书说得再多、再深,我是不可能全身跳进去与它重叠了。

青春本身就是歌,而青春过去的人知道:我可以唱歌,但歌不在我里面。

《德米安》读后感(5):阅读黑塞的日子

豆瓣上偶然发现并关注一位来自成都的网友“歌尔德蒙”,他的名字让我回忆起以前阅读黑塞的日子。

第一次阅读黑塞的原因很偶然甚至很荒唐,那天在借书处没有找到要借的目标,于是漫无目的的拿了几本书出来。其中就有一本黑塞的小说《德米安》,不知为什么,被加了一个非常俗气的书名《梦系青春——青年辛克莱寻找夏娃的故事》。

那是十六年前了,现在很难描述那时刚刚二十岁的我的状态,但也许不用描述很多人都能够了解。所以,这本书的一开始,从少年辛克莱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父亲并非无所不能开始的成长求索历程,就深深吸引了我。

书中的德米安是辛克莱的同龄人,但明显是一个理想化的“导师”形象。用辛克莱的观察,似乎是一个努力在乔装成平民的贵族。而书中,德米安的观点有着强烈的尼采的影子,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在与德米安交往的同时,辛克莱经历了青春期都要经历的一切。最后,在见到德米安的母亲“夏娃夫人”之后,他相信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书中吸引我的不仅是那些成长的剧烈痛苦和挣扎,更有坦然承受这种痛苦与挣扎,不逃避、不放弃的坚忍。书中德米安所说的,看火焰,看流云,看树木,从对自然的凝视中寻求感悟也成为我自己模仿的行为。

但我总觉得最终辛克莱在“夏娃夫人”那里获得的灵魂的安宁似乎是一个假象,隐隐地含着一些危险的倾向,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二次阅读黑塞是大学刚毕业时,一本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命名的世界中篇小说集。买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里面收有黑塞的小说《音乐家的生活》(胡其鼎译,通译《盖特露德》)。当时读这部小说的感觉似乎是一个像今天的我一样的中年人在追忆自己的过去时光。

里面一位最终结束了自己生命的音乐家摩特诅咒青春:“关于青春如何如何,全是报刊和教科书上的骗人鬼话!什么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老年人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心满意足的多。青春是人生最艰难的岁月。”而最后,书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回应了这个说法:“摩特说的是对的,人在变老时比在青年时期要知足满意,但我不想因此而咒骂青春,因为在我所有的梦里,青春就像一只美妙的歌在回荡,今天这歌声比青春还是现实的时候更纯洁、更和谐。”今天,我也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那本书在后来的几次搬家中早已不知去向了,只是那句话的大意今天重温起来仍会点头称是。

当时我断定《盖特露德》应该是写于《德米安》之后,是作者又经历了时间的历练重新反思了《德米安》最后的归宿后做的阐发。然而我错了。《盖特露德》是黑塞的早期作品,而《德米安》才是其创作高峰期的开始。后来,市面上黑塞的作品越来越多了。如《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席特哈尔塔》等读过后,我才发现,黑塞是在越来越深地沉浸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我走的,似乎是一条相反的路。包括我当时的痛苦和挣扎,所寻求的,也是如何从沉入太深的内心世界中拔出。

《德米安》读后感(6):两极合一的世界

久闻黑塞,却是第一次读他的书。《德米安》,不太能适应其中详尽的关于神秘主义和心灵感受的描述,但这本书能给予的启发和观念却是难得、而又能引起共鸣的。

渴望去思考世界与洞察真相的人,他们身上有该隐之印。这些少数人,他们生命的追求是更加清醒与客观,而其他人则追求集体的认同感而不太在意真实。这也是一种追求,却是不同的。

是的,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或许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有时我们能分明的感到,在人群中,有些人异常的清醒、深邃且与众不同,似乎能脱离世事的繁杂与世俗的悲喜,但有时他们又甘于掩藏于表象的世界中,履行他们作为世人的一切。人格成熟之时,他们就像德米安和艾娃夫人,接受并享有他们的禀赋,并不因与众不同而苦恼,也不会刻意疏远他人。这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该隐之印,只需平静的接受,去阅读、思考,在现实世界和你的书本中去结交那些和你相同的朋友,去做那些让你愉悦的事。You need to accept it、 That is your destiny、(我不是说把人分两类,人没法分类,每个人都不一样)

两个世界,光明与黑暗。神应该是两个世界的神,而并非只是光明的神。我们敬仰光明,也敬仰黑暗。

我还不相信神,但是我相信世界不只是光明,也相信我们不该只是接纳光明。人性有光明亦有局限。至少,正视人性中的邪恶与黑暗,不偏不倚的接纳它们,而非急于对所有事情进行道德批判,才能更接近真实,才能从中升华。

我们总是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中成长。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