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6篇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1):《我的天才女友》:分割、打碎,又重建的感情

文/沈筼筜

第一次看见“埃莱娜·费兰特”这个名字,是在一则新闻上,标题赫然地指出“她是从不露面的神秘作家”。尽管他的文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不同地区的人们广泛翻阅着,他仍旧保持着独特的神秘感,不袒露性别和个人相关信息,唯一能和他有关联的是笔下那些极具魅力的文字。当然,光是读到他笔下的那些故事,就足够让人赞叹的了。他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朴素叙事、简洁明快的文笔和无尽的细节,写出了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是四部曲之首,亦是年末我最期待的一本小说。

它封面的主色是粉红色,不是那种让人少女心泛滥的浅粉红色,而是带了一丝丝成熟气息的粉红,不深也不浅,是色度恰到好处的颜色,暗蓄着女性成长的秘密。封面图是一张合上双眼的女性面孔,有无法辨明的情绪,引起我极大的好奇心,答案似乎就藏在书里,只待去慢慢探寻。絮絮叨叨谈了对书封的看法,是因为光看封面就让人迫不及待想一头扎进文字里。

故事是借那不勒斯政厅门房的女儿、现已适居北方都市的作家埃莱娜之口,叙述她与闺中密友、鞋匠女儿莉拉一生的故事。她们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这个破败落后的城镇,从小亲密无间,彼此依赖。小说以一次不留任何踪迹的出走开始倒叙:

今天早晨里诺来电话。我以为他又想要钱,所以准备说不。但那不是他打电话的理由,理由是他母亲不见了。

“什么时候的事?”“两个星期以前。”

“可你现在才给我打电话?”

一生从未离开过那不勒斯的莉拉不辞而别,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同时抹掉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一切痕迹:衣服、鞋子、书、照片、电脑,甚至老式的电脑软盘,统统没有了。

莉拉照例行事过分,我想。她大大地拓展了痕迹的概念。她不仅想让自己消失,现在,在六十六岁这个年纪,她还想把身后的整个生活一举清除。

我很生气。

这一次看谁能赢,我对自己说。我打开电脑就开始写——我们故事的所有细节,我记忆里依然存留的一切。

于是,埃莱娜·费兰特写出了构成小说《我的天才女友》的主干——“童年:堂·阿奇勒的故事”和“青春期:鞋子的故事”,描写埃莱娜和莉拉之间不无嫉妒的女性友谊,各自的教育、爱情、性、婚姻、生育,兼及殴打、行刺、谋杀、背叛和反抗,相互信任,却又暗自角力、牵绊着。作者把女性友谊的发展直白且不加任何掩饰地写出来,这些不再被视作女性关系的缺陷或弱点,而被作为一种事实来看待。她们看似脆弱、汹涌或不堪一击的感情,在分割、打碎又重建的过程中,逐渐成型,成长为坚韧且独特的形态。而她们的成长脉络也时刻映照着意大利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也说明任何人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是社会这个大齿轮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埃莱娜和莉拉的友谊从童年时开始建立,因为堂·阿奇勒,这个被旁人编造的带有危险、诡谲和恐怖气息的人。而她们的童年也因他的死而终止,进入人生下一阶段,当然,这且是后话。童年时的莉拉既漂亮聪明又大胆,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堂·阿奇勒要回被他夺走的礼物。埃莉娜对此除了不自知的嫉妒外还有羡慕,在她的身旁暗暗模仿着她,沾染她的气质。年少时的孩子们眼界尚未开阔,以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整个世界,殊不知其实只是整个世界微茫的一隅。而莉拉就是埃莱娜眼前这个世界最闪耀的存在,既保持着友谊上的相对平等,又想获得超过莉拉的能力。堂·阿奇勒,这个被人们用猜测和质疑堆砌起来的坏人物,直到埃莱娜她们真正见到时,发现他和她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并没有怪异的地方,甚至开始怀疑一直根植于心的传闻是否真实。而童年也随着他的突然死亡而走向尾声,似乎意味着她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想法和见解,不再把从他处听来的消息不经过滤地存入大脑。探索女性友谊的深刻复杂性时所带有的审视和强度,是当代文学——可以说是任何时代的文学——少有的。此外,那不勒斯系列出色、持续地探讨了嫉妒——这种最为致命的情感,因它有时候将自己伪装成爱。

大多数人在年少时都会拥有相互交好的玩伴,玩伴的存在也正是自己去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一个重要的方式,只是能一直陪在身边的或保持着不间断联系的玩伴,难能可贵。那不勒斯,使我想起自己曾生活过的城镇,和它一样,落后破败,格局很小,也使我想起年少时的朋友,以及难以忘记的一件事。某年暑假的一天,在城里上班的爸爸给我带来一瓶玻璃瓶装的花露水,绿色的液体,好闻的香气,让我爱不释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花露水,以为是电视里所说的“香水”,趁大人不在家时,偷偷涂满全身,并喜滋滋跑到朋友们面前炫耀,使得他们纷纷跑来我家观看这瓶花露水。那刻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就在大家玩弄那瓶花露水时,我突然听到瓶子掉落在地上的碎裂声。原本热闹的家里顷刻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停住了。我最要好的玩伴,她一脸无措地望向我,试图用眼神示意我,不是她。可身边的其他人都用愤怒和指责的眼神看向她。被愤怒充斥的我用猛力把她推出家门,并且发出重重的关门声,以为是她故意的行为,因为嫉妒。那天打碎的不仅是一瓶花露水,还有我们一段本以为足够深厚的友情。后来,我们那片区的小孩都孤立了她,没过多久她也转学离开了。事后回想这件事,我心里已经完全没有愤怒的情绪,反倒是愧疚和自责在慢慢滋生着。或许,那件事本来就不是她造成的。

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用其有力的笔触去探索女性友谊的深刻复杂性,且丝毫不软化自己的力量,带有全面的审视和强度,持续地描述了嫉妒——这种最为致命的情感,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嫉妒,让读者直面这样的情感,把它化为镜子,往自身去比对。这种嫉妒让人一点也讨厌不起来,甚至是觉得可爱,因为它并没有危害性,甚至有时候伪装成爱,变得温和起来。

到了青春期的莉拉和埃莱娜,成长轨迹开始朝不同的方向去前行。莉拉因为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而放弃了求学,到父亲和哥哥的修鞋店帮工,同时面临着几位纨绔子弟的追求。而埃莱娜独自继续学业,初中到高中。两人各自待的环境截然不同,因此埃莱娜想要向莉拉诉说自己在学校的事,却发现莉拉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去关注。反而莉拉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想要把修鞋店做大做强,这使埃莱娜有些嫉妒。她在对莉拉的关爱、嫉妒和理解中,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莉拉在十六岁时决定结婚,但在婚宴上发现了人生中又一命题——背叛,同时,埃莱娜也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和窘境。

嗯,《我的天才女友》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埃莱娜和莉拉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期待在不远处的某天继续遇见。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2):所谓的soul mate

《七月与安生》的英文译名为soul mate。当时我觉得没有那么贴切,七月与安生并没有让人感到他们是soul上面的mate。两个女孩最大的矛盾只是围绕着一个男孩子展开而已。

但是埃莱娜和她的天才女友莉拉就不一样了,她俩是真正的soul mate。观遍人群,只有彼此可以激发出灵魂里的火花,互相益进,润泽思维。莉拉尽管高傲冷漠,但是她总会找埃莱娜表达她的思考。埃莱娜读初中、高中,班上的同学也没有人可以与她产生心灵上的契合,追上她思维的广度。她只能在课余继续找莉拉交换想法,捕获莉拉的对人事的评价和看法。这是,她们都是满足而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她们思考的事情,谈论的问题,若整理出来,随随便便就是一篇深刻的寓言文章。

她们是竞争对手,但却希望这个对手永远可以跑在自己前面。埃莱娜是嫉妒莉拉的,是想超越莉拉的,但是,她没有一丝一毫想让莉拉变弱,以此超过她的想法。她所想的永远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而让莉拉对她刮目相看。她可以为莉拉挺身而出辩解,也会为了莉拉提前结束休假。而莉拉呢,她永远都在支持着埃莱娜,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她鼓励埃莱娜读书,并追随埃莱娜读书的脚步。

她们是朋友,却极为欣赏对方与自己不同的一切。并鼓励这些不同点,好的坏的,都让他们发展壮大。埃莱娜欣赏莉拉身上的尖刺,莉拉却看重埃莱娜善于讨人喜爱的本领。埃莱娜甚至在与莉拉疏远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想象成莉拉,来应对身边的人和事。而许久不见埃莱娜的莉拉,会在久别重逢之后送出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极少流露的快乐和热情。

她们从不说些女孩之前常说的甜言蜜语,甚至她们都不会说这些。然而就是会自然而然地深深地融入彼此的生活,支撑着彼此的灵魂,滋养着彼此的生命之河。她们也会聊一些琐碎的事情,但是从不会浪费每一次谈话的机会,每一次谈话,都会将彼此带入更高的思想境界,每一次谈话都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进步。闺蜜这个词若用在她们之间,显得太甜腻了;而朋友,又显得死板。她们是真正的soul mate,竞争着生长,依偎着走向远方。

知音难觅,钟子期和俞伯牙千年才出现一次,而埃莱娜和莉拉,是另一个时空中的知音。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3):摘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703-70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8日星期一 下午3:22:55

“如果你付钱给我的话,我来供她读书。”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716-71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8日星期一 下午3:23:10

她很爱自己的哥哥,她对我说,上完学之后,她想赚很多钱,唯一目的就是让她哥哥成为整个街区最有钱的人。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2648-26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下午7:58:20

奥利维耶罗老师走了之后,我母亲终于爆发了,她觉得是因为我的缘故,她才承受了那些屈辱。她非常愤怒,说道: “我们的大小姐的确应该去伊斯基亚休息一下,大小姐太辛苦了。你去做饭吧,赶紧去!小心我给你一个耳光。” 但两天后,母亲量了我的尺寸,有些气急败坏地给我缝了一件泳衣,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搞到的图样。最后,她亲自陪我去坐船。 我们走向港口,她给我买了票。等着上船的间隙,她给我交代了很多事情。她最担心的是横渡的那段海路。“真希望浪不要太大。”她几乎是在自言自语。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2923-292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下午8:19:18

我写的那些幼稚的东西,那些夸大其词、轻浮虚假的欢快,还有做作的语调真让我脸红,不知道莉拉是怎么评论我的。我对杰拉切老师也产生了鄙视和愤怒,因为她给我的语文打了九分,这让我产生了幻觉。在我十五岁生日那天,那封信产生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骗子。对于我来说,学校失去了光环,证据就在那里——在莉拉的信里。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3245-32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下午8:32:51

我不是一个好同伴?莉拉不应该再和我见面?当我的朋友告诉我马尔切洛的这个要求时,我彻底站在了斯特凡诺那边。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3249-325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下午8:33:12

金钱就像水泥,可以加固我的生命,可以防止我们的生命和我们最亲爱的人一起溃散

==========

我的天才女友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您在位置 #3370-337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下午8:40:08

我觉得,卡拉奇家的两兄弟——斯特凡诺和他,能用不同的方式保护我和莉拉,让我们躲过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罪恶,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4):贫穷的尊严

迟到的repo~

非常非常棒的阅读体验,不愧是全球畅销书,作者没有从技术层面设置任何障碍阻止读者进入文本的世界,很轻易的就可以与人物共情。完全无法想象2012年看到最后一页的读者以什么心态等待第二本,我已经迫不及待去看英译了。

虽然故事发生在经济奇迹时代的那不勒斯,但因为作者没有像一些将南意大利景观化的作者一样,去浓墨重彩写黑手党啊足球啊古迹啊,所以读起来有种强烈的现实感。“我”和Lila的生活不就是中国的社会真实吗?不就是小城镇或者城乡结合部无产阶级家庭女孩子的人生吗?普通话与方言的冲突、社会结构性暴力(从大环境到核心小家庭)、贫富差距扩大、性别歧视、保守的道德观念和“乡贤”崛起。

在这种窒息般生活环境中,联合抗争也许是不多的可能性之一。关于“联合”,基督教式的communion和共产党式的unite在书中(目前)都没什么表现。在书中前者从没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背景板神父、大反派天民党和被嘲笑的圣灵),后者的代表:Pasquale和Galiani,只能说期待他们在第二部的活跃表现!尤其是Galiani老师,每次读到这部分我都有种在看现代左翼文学的感觉,高中时代的共产党老师,经典套路。。。

唯一可以被期待的是被压迫的弱者的联合——女性的联合。“我”和“Lila”,互相支撑着,从对方身上汲取(盗取)营养。作者写的多真实啊,在她们的关系中,斗争是主旋律,嫉妒、虚荣、独占欲总是在读者以为的少女友谊的高光时刻被毫不留情的暴露出来。但即使阴暗的负面的力量,也是力量,足以支持“我”和Lila去行动,正是这些行动,考试、做一双鞋、去一次海边、交一个男朋友,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哪怕一点点也好,想和人物一起,从这个无望的底层生活中透一口气。

这种撕碎任何温情脉脉的面纱式的尖锐的描写正是让我对小说欲罢不能的原因。关于少女的友谊,无论是日式百合还是中式“撕逼”亦或是美式chick flicks,都或多或少令人尴尬,她们的痛苦和冲突太轻,而我们的生活太重;她们的冲突简单到可以通过一次剧情高潮就能解决,而我们的关系复杂到也许只能体验,不能言说;她们太有钱,而我们太穷。因此,阅读Ferrant是一次惊喜,终于,有人真挚地写出了底层女性真实的联结!

更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并没有因为真实而沦落为“一地鸡毛”,没有下降到如池莉方方刘震云那种无力超拔的泥潭。而是通过Lila,通过我的学业,维持住了庄重端正。Lila提供了一种同时激励读者和主人公的激情:无用的超然,无法介入生活的天赋,超出现实承受能力的可能性。她是维系第一本书没有崩解成原子的核心。而“学业”,我不知道之后的情节,只第一本来看,作者写出了知识是一种女性可以掌握的力量,如同Lila手中的小刀。这其实有一点中产,但也被控制在一个真实的限度内,没有被夸张成“风雨哈佛路”式煽情,而是会让人想到《我父我主》那种粗粝的坚韧。

可能这就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的传统吧?深入其中的写出穷人的残忍和愚昧时,又给他们尊严和力量。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5):#翻译手记#

那不勒斯的混乱与激情

“消失”和“隐匿”

《我的天才女友》小说的开场就是一场事先张扬的“人间蒸发”,莉拉失踪了,而书中的“我”是默认这种失踪的,认为这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儿,并且劝说莉拉的儿子不要找她。莉拉性格乖张,一辈子都奉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的脸色都不看,谁都无法收买她,这是她的迷人之处,也是让她遭受磨难的原因。抹去一切痕迹其实是很难的,最需要的是决心,而后面的故事会说明莉拉最不缺的就是决心。

莉拉的消失其实和这部小说作者的隐匿是相通的。对于隐匿的渴望,有时候也会掠过我们的脑海,近期有些意大利的作家似乎非常迷恋“消失”这个主题,比如说巴里科的《一个人消失在世上》就是一次尝试。在一个大众媒体的时代,众人露脸发声的时代,这种姿态就像逆向行驶,显得非常可疑。全世界都好奇想知道,费兰特到底是谁?她却能坚持“消失”,来保证自己的完整。

对于自己的隐身,费兰特在她的写作访谈《碎片》(Le Frantumaglie)里这样解释:“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很傲慢的行为,我一直有这种感觉,所以我很长时间都隐瞒我写作的事实。”但是匿名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更清楚的回忆和讲述。她说:“出于一种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原因,我感觉到自己有必要讲述我所了解的时代,也就是说,要抛开所有掩饰,来讲述发生在我眼皮子底下的事情:生活、梦想、幻想和语言,一小群人,一个小范围内的事情……”

我想,假如可以隐藏身份,我们也可以说出更真实的梦想、欲望和情绪,讲出更切近现实的事实。匿名是一种接近真相的尝试,可以让作者更加肆意的写作。之前媒体刊登了很多文章,狂热想找出费兰特是谁,试图揭示她的身份,但最近大家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主流媒体《晚邮报》,还有很多读者都呼吁:“放过她吧!”我想,一个不出现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人,应该会积攒更大的能量吧,那种专注力能让她写出这些丰富、有热度、高潮迭起的文字。

无法断绝的关系

这个系列小说最突出线索是两个那不勒斯女人的关系,这也是大部分读者和评论所侧重的问题。这种关系比爱情更长久,比亲情更深刻,那是一种非常规的友情,用“友谊”来界定似乎会让它变得狭隘,这是一种销魂蚀骨、富有激情,但也混杂着爱与崇拜的关系。莉拉满身邪气,充满蛊惑;埃莱娜处心积虑,温柔敦厚,真是棋逢对手。

小说中的埃莱娜多次提到:我觉得莉拉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似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摧毁她的这种信念。她在这个系列的第三部说的话,最能揭示她们俩关系的本质:“我想象着,假如我和莉拉都参加了升中学的考试,我们一起上高中、大学,我们息息相通,携手共进,那我和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是完美的伴侣,会把知识的力量、相互理解还有想象的乐趣融为一体。我们会一起写作,签我们俩的名字,我们会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我们会肩并肩进行斗争,因为那些属于我们的,永远只属于我们。女性内心深处的孤独是很折磨人的,把两个人分开是一种浪费,让我们没有参照,没有支撑……”

尼科拉•拉齐亚(Nicola Lagioia)是2016年意大利“斯特雷佳”(Strega)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也是一个记者,他曾经采访过费兰特,他们之间的对话非常精彩。他说在这部小说里,这种关系是最让他嫉妒的,因为两个人会争吵,相互背叛,但除了年老和死亡,任何事情都不会使她们断绝,假如这种关系断绝的话,那她们会陷入一种绝对的孤独之中。其实,任何一种丰盈的、让人相互依存的关系都会一波三折,带来喜悦,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除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友情,另外还有其他几种引人注目的关系,就是埃莱娜和她母亲、她婆婆的关系。埃莱娜在童年和青春期所作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为了摆脱她那个瘸腿、粗鲁、暴戾的母亲,避免成为她的样子。而她母亲一方面很自豪埃莱娜在学业上的成就,一方面会对女儿说出这样的话:“你上了几天学,写了本书,要和一位大学教授结婚,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觉得自己是千金小姐了?但是亲爱的,你是从这个肚子里出来的,你本质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尾巴不要翘得那么高。你永远不要忘记,假如你很聪明,那也是我生你生得聪明,我和你一样聪明,或者比你更聪明。”后来,埃莱娜认识了她男朋友的母亲阿黛尔——一个在出版社做文学翻译的知识女性,她觉得阿黛尔才是理想的母亲形象,但这种关系也在一直变化中,埃莱娜不断会有新的领悟。

小说里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耐心寻味的还有莉拉和她的几个朋友与黑社会分子索拉拉兄弟的关系,似乎在这个漫长的故事中,索拉拉兄弟一直都在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他们必须在场,才使故事跌宕起伏。

历史和社会

评论家通常会用“史诗般”的来定义费兰特的那不勒斯系列,因为它时间跨度很大,从二战后破败贫穷的意大利,到50-60年代的经济奇迹,人人骑上摩托车,开上汽车,到68年学生运动,红色旅,新法西斯主义,帕索里尼,意大利共产党,一直到现在。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无法摆脱他们所处的时代,很容易让人想起《霸王别姬》的叙述方式,大事件在左右着故事人物的命运和道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系列很有野心的作品,细致入微的情节之外,还有恢弘的历史,使整个文本的深度和厚度都得到延伸。尤其是,书中的木匠家庭出身的帕斯卡莱和新法西斯分子卡拉奇、索拉拉家之间你死我后的斗争,这是整个社会斗争的一个缩影,故事中的残杀场景,都和这种矛盾有直接的关系。意大利60年代末的工人处境、工会运动和劳资冲突,通过莉拉在香肠厂的经历得到展现;还有当时的女性运动、性解放,也在埃莱娜和她的朋友们的交谈中得到深入讨论。这或许是情节发展比较慢,想让人跳过去的一些篇幅,但实际上这是小说最严肃的一面。

这系列小说其实是几个家庭的故事:鞋匠、门房、木匠以及点心师傅,还有黑社会、放高利贷者的家庭。这几个家庭形成一个小社会,就是那不勒斯这个破败的城区。莉拉一直都坚守在这个城区里,不想离开;而埃莱娜却一直向外发展,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去意大利别的城市,去法国都让她欣喜若狂,她人生最喜悦的时刻恐怕就是她被比萨高等师范录取,摆脱那不勒斯的那个时刻。但实际上,经历了很多地方之后,她反倒懊悔错过了那不勒斯的生活,感到自己的“不在场”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导致后来她回到原地。

无论是莉拉还是埃莱娜都会发现:整个那不勒斯是她们居住的破败城区的延伸,那些住在富人区的人似乎要比贫民区的人更加糟糕,那些体面的人并不是她们想象的那样完美,那些受过教育的人,并不会变得更好。意大利是那不勒斯的延伸,欧洲是意大利的延伸,整个世界都是一环套一环,像一个链条,似乎没有任何救赎的办法,没有任何出路。书中的“我”和莉拉都反复思考黑社会的钱和那些社会上层的钱的差别,中间经过了几道过滤。埃莱娜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女孩玛丽莎和娜迪亚,其实过着非常虚空的生活,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娜迪亚,最后一事无成,轻浮浅薄,倒是和贫民区的泥瓦匠厮混在一起。莉拉和埃莱娜同时都感到这个社会的各种问题,形形色色的人的挣扎,以及那种找不到出路的无力感。

暴力和混乱

“暴力”和“混乱”是这个系列作品中的关键词,暴力无所不在:言语的、身体的、家庭内部的、社会上的。在这个充满暴力城区,施暴似乎是人们的交流方式。莉拉在小学数学竞赛赢了恩佐之后,两人互相扔石头,恩佐打破了莉拉的头,这为两人后来的关系埋下了伏笔。莉拉用一把裁皮子的刀子顶到马尔切洛脖子上,这使在场的所有人都卷入一场漩涡:莉拉通过这个威胁动作捍卫了埃莱娜,使两人的友谊升级;也使得索拉拉兄弟都爱上了她,弟弟米凯莱对莉拉产生的那种病态激情,似乎延续了几十年,最后到了疯狂的地步。暴力渗入到了每个角落,莉拉的父亲在暴怒时把她从窗子扔出去,导致了女儿骨折,这让老鞋匠也陷入一种深沉的愧疚之中;埃莱娜的母亲,对自己偶尔不听话的女儿也是拳打脚踢,吃耳光是常有的事儿。

《我的天才女友》最让人惊恐的场景是堂•阿奇勒被杀死的场景,而这个人物本身也因为打人异常凶残成为城区中一个被妖魔化的人物——儿童眼中的怪兽。还有在市中心广场上,庶民区和富人区的小伙子之间的一场恶战,在这种情况下,索拉拉兄弟不顾前嫌,从车里拿出铁棍,不慌不忙地抡了起来,来解救自己城区的人。

至于语言,在这部小说里,那不勒斯方言本身就是暴力的语言。对于埃莱娜——脑子里有多个语言系统的人,她经过很多年卓绝的努力,终于掌握了一种优美、考究、精致高雅的意大利语,并且凭着这一点嫁给一个书香门第的男子,进入了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但她在恼怒的时候,仍会用那不勒斯方言破口大骂,语言是社会的镜像,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秩序混乱、经济落后、工作效率极低、高利贷盛行、黑社会当道,这都是南方的恶疾。整个意大利,南方是另外一种现实,这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在公元十世纪之后,北方发展起了很多民主性质的城邦国,南方还是讲血统的封建王朝,意大利南北差异的问题,到1861年意大利统一之后,依然没有得到缓和,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现在有一个“北方联盟”政党——其实是民族分裂主义者。在埃莱娜成长、上大学的那些年,有很多南方人为了摆脱困境,去北方打工。她去比萨念书,体验到这种南北差别,所以非常忧虑,担忧发生一些意外使她不得不留在那不勒斯。这混乱、落后的南方,却常常是文学的故乡,比如说意大利盛极一时的“真实主义”就是西西里作家发起的,侧重讲述南方人的处境,还有近期描写黑社会组织的作品——罗伯特•萨维亚诺(Roberto Saviano)的《克莫拉》,也成为享誉全球的著作。那不勒斯四部曲也是在这混乱、低贱的城区里开出的丰硕花朵。

说起来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有一批北欧人,他们厌烦北欧的秩序和整洁,却偏要在那不勒斯生活,因为迷恋这里的人情味儿。暴力和混乱并不是这里的全部,在背后有一种真切、有热度的生活。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6):贫瘠的现实如何承载梦想

如今的那不勒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在二战期间,它是受到空袭最多的意大利城市之一。战后破败的那不勒斯郊区,正是意大利神秘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作品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故事开始的地方。

鞋匠的女儿莉拉和政府门房的女儿埃莱娜童年和少女时代的生活,支起了四部曲的首部-——《我的天才女友》的基本框架。这是一部向内心潜行的小说,以女性叙述者的视角毫无掩饰地呈现了女孩内心的成长与躁动不安,以及她们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挣扎与彷徨。

在那个生活被压缩得只有最基本需求的小区,充斥着暴力与愚昧,大人们要求孩子赶快长大成人,要求他们遗忘神秘美妙而又纯真的力量。在这种环境下,埃莱娜与莉拉的友谊在孩子气的较劲中萌芽了。性格迥异的两个女孩在相处中,内心都在自卑感与优越感之间游移,既虎视眈眈却又小心翼翼地维持双方力量的平衡,爱、嫉妒、相互伤害却又相互扶持等复杂的感情覆盖了两人的一生。

其实,埃莱娜与莉拉之间的情感很难用友谊与战争来概括,她们从对方身上汲取能量,视之为不可或缺的救命稻草,要拼尽全力抓紧,以免被灰暗的生活吞噬。另一方面,她们也借助彼此来巩固自己对自身价值的认定:被我的天才女友认可了,那我是否也可称得上天才呢?

小学毕业后,性格硬朗而果决的坏女孩莉拉去父亲的鞋店帮忙,而我——乖乖女埃莱娜则在老师的劝说下继续求学。学校为埃莱娜提供了一个远离社区的空间,她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超然于现实的环境有助于她清醒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继续。天赋秉异的莉拉过早投身于生活的漩涡之中,她有能力冲破同样围困了上一代的牢笼吗?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在莉拉与哥哥里诺开鞋店的梦想破碎时,她和埃莱娜小时候的愿望——变成有钱人,让生活变得光明起来——顿时灰暗了,那个金灿灿的梦褪色了:“也许现在对我们来说 ,金钱就像水泥,可以加固我的生命,可以防止我们的生命和我们最亲爱的人一起溃散”,她们内心深处曾无比高尚的梦想在现实中被物化了,被现实塑造成了平凡的样子:它是被踩在脚下的鞋子、是里诺幻想的鞋厂、是斯特凡诺的汽车、是莉拉的婚纱与婚房,也是社区内人们对莉拉赤裸裸的嫉妒目光,看起来丑陋无比。

同样被物化的还有人,在莉拉所谓的“界限消失”体验中,人与物的界限变得模糊,哥哥和朋友们狰狞的面目,激发了她内心深层的恐惧:现实太容易坍塌了——她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于是她总是希望在现实显露出尖牙之前先发制人,打破它,重构心中的平衡。莉拉再也不去借书看了,她就像黑塞笔下的追寻者:我始终是一个追寻者,但我已不再向星辰和书本寻求解答,我开始倾听自己的血液低吟给我的教益。

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埃莱娜起初是被动的,莉拉更像是以暴制暴。莉拉无比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建立一道坚实的壁垒,把理想中的生活牢牢封锁其中,于是,她选择了斯特凡诺,企图用他把马尔切洛·索拉拉企图带来的生活狠狠推开。然而由于年纪、阅历的局限,她无法看清这个世界,在与之抗衡的过程中,虚弱感频频袭来,终于在婚宴达到了顶峰。多纳托·萨拉托雷的虚伪也给浪漫天真的埃莱娜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与发小的隔膜使她觉得自己格格不入,逐渐自信却又脆弱的她迫切寻找思想对等的新伙伴。埃莱娜正在懵懂之中冲破局限,而莉拉则已经囿于自己一手创造的新局限。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那不勒斯,可读来多么像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故事啊。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互相揣度的意图、渴望得到赞赏的期待、暗恋与试探的小心思、内心的波澜与躁动、对为未知世界的好奇…这些女孩专属的日常感受,是共通的。神秘的作者似乎早已秘密潜入过每个女孩的思想中,将那些隐秘却一直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内部世界赤裸裸的挖掘并呈现出来。

埃莱娜与莉拉的人生在16岁这一年彻底走上了几乎不会再有交集的两条路。贫瘠的现实如何承载她们那早已分道扬镳却又同样日渐式微的梦想?铜锅的破裂会否成谶?知识能否使埃莱娜的人生比莉拉的更容易呢?令人无比期待接下来的三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历了一生的爱与纠葛,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诞生就是两人终极较量的产物——莉拉渴望抹去所有痕迹,而埃莱娜却要铭记这一切。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