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1):如此寂寞,如此苍凉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不敢退缩,脸上带笑,心也要拿钢筋水泥加固过,就怕一旦动摇再难鼓起勇气。这人生啊,说不艰辛是骗人的。若碰上某个深夜心思彷徨的时候,看到凄婉的文字,不自觉就会放缓了呼吸,放松了情绪,任寂寞席卷而来。想着罢了罢了,今夜就放肆一回吧。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更像一部自传,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水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萧红的文字,总是无止尽地沉落下坠,看着让人又喜欢又心疼。这样的女子纤细敏感偏偏缺少足够的爱,她童年时,母亲父亲都不喜她,唯一亲厚的爷爷没有多久也去世了,当诺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却还有一生的路要走,而这一生,荆棘满路,无人相伴,究竟要怎么走。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这书不该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说,你若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我只怕,萧红她已在深渊。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的无奈挣扎,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个念头就放任自己坠落,跌进无边黑暗里,永远永远都不想醒来。而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连那个崖边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蚀出的大坑,可以填上;松动的围墙,可以修补;悲凉的人生,却有什么方法补救?

《呼兰河传》读后感(2):写给萧红,我最爱的女人

(前话: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本没打算过贴到这儿来。今天发觉豆瓣没有关于萧红的评论。无需多言,推荐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不限此册)

正文:关于萧红的传记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了解到一点她的身世,其次才读到她作品吧。我却不是,在我读书的历史中,大部分时候经济上是很困窘的,对著书的作者无可选择,只能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已记不清楚在什么时候,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从谁的书架上或者书桌上转到了我的手上。

在没有了解到萧的身世之前,我读着这两篇小说,已能感觉到作者写作的天真并且认真全情投入的态度以及她悲凉的心境:“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写的都是她家乡的事,这个含泪而出走的娜拉漂泊一生,不肯承认自己是有家的人,然而,在她的心底里,仍是多么依恋着她的家乡,思念着她的祖父啊。

看萧红的小说,你很容易觉得,萧红是忘却了理论进行着无意识的创作,她是全情投入的,所以,她的小说不像小说,没有章法可言,是不被文学专业人士看好的。然而,鲁迅却说了,萧红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要达到她这样的写作境界是不易的,更不是想达到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的,如同我们常看的金庸笔下的很多武林人士总是要把绝世武艺传给一个懵懵懂懂天真憨实的小伙而不是看似聪明又精通武艺的小伙那样吧,这样的境界也是非萧红这样天真的女性能达到的。当然,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萧红在写作方面的天赋是非一般人能及的。

然而,只有天真和天赋还不能达成她的境界,只有天真而没有认识,那是傻丫头,有天赋而不刻苦,不会进步。萧红曾自比《红楼梦》中发梦都在学做诗的痴丫头香菱,这说明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是很刻苦努力的。一个普通人刻苦努力,恐怕会走向“为赋新辞强说愁”的误区,萧红一生所逢的凄凉悲惨,令她无暇去“强说愁”。试看萧红的诗,那是既天真,又悲哀:“我走进屋来,为什么眼泪流呢?/落满了襟袖。//八月天过了,为什么牵牛花永不落呢?”“昨夜他又写了一只诗,/我也写了一只诗,/他是写给他新的情人的,/我是写给我悲哀的心的。”

“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痛苦的经历,生活的苦恼,使萧红感觉到女性的悲哀,甚至有些陷于这种悲哀里去了,有些不通世故地常将这些苦恼跑去说给许广平听。她认为自己的身世是很凄凉的,然而,在很多人的眼里,萧红一直是受到朋友的关爱同时也是受到人们的尊敬的。在那样的年代里,有几个女人能像萧红那样作为了一个作家得到尊敬。萧红是不理会这些的,她只一味地天真,不通世故地天真。

不记得什么时候读过萧红的《马伯乐》,后来想起这本书,总以为是张爱玲著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萧红的生活似乎要比张爱玲更底层一点,以为她的作品中不大可能出现“太太”这样的称谓。很多读者比较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也更熟悉张爱玲的小说。萧红与张爱玲其实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萧红是要比张爱玲更有天赋的。张爱玲曾说:“有人说人生‘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事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我却很想把这第三恨改为“三恨萧红早逝”。萧红临终前很不甘地说:“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半生尽遭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她去世的时候不过三十一岁,我们读到的她的作品大多为她二十多岁时所作。我常常想,假如她不早死,我们会读到更多的好作品吧,萧红曾说过,她还要写《呼兰河传》第二部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3):纪念萧红

作者注:真正的天才不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出现的。而是以时间为帷幕出现的。萧红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潜水之后终于浮出了时间的水面。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推崇。看看现在的出版市场,萧红的书出了好多本落。本文只是很久前的一个应试之文。希望大家喜欢。riluo520@163、com

纪念萧红

1、窒息

我在阅读中唯一一次的窒息体验不是任何小说散文,而是一份简表、<萧红年表>、

在图书馆林立的书架中,随手那到她的一本传记,翻到最后,就看到了、呼兰,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武汉,延安,香港、我目不暇接的看过去,突然间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弱女子就这样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挥洒在奔波的路途上,伴随着的,不是旅途的乐趣,而是衣食无着的生活,一再受伤的情感和日益病弱的身躯、在最后远离故乡最遥远的香港,一次可恶的错误手术决然的夺去了这个年仅31岁的天才的生命、伴随着地名,出现了很多男人的名字,这同样的惊世骇俗,何况是在那个年代、萧军,端木瑞良,鲁迅,骆宾基、这中间或许有幸福,在哈尔滨遇见萧军的时候,在上海和鲁迅做邻居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失去和伤害、然而作家虹影在一篇比较张爱玲和萧红爱情经历的文章中写到:如果我是男人,我情愿和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的咖啡、是的,因为那是一个敢爱敢恨不怕牺牲的女子、我想,都是才女,做男人的,怕多是要选择激情的萧而非冷傲的张了、最后,是作品的名字、<小城三月><后花园><生死场><呼兰河传>、对不了解的人,我不想多说、举<呼兰河传>一本书为例子就可以了、这本从一出生就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书,在遭遇半个世纪的遗忘后,却在世纪末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排名中排到了前十、如果说那些地名告诉我们的是一个苦难却坚韧的萧红,那些人名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萧红,那么这些地名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天才的萧红、

这些地名,人名,作品名在我面前凸现出来,让我感到窒息、而当他们连缀起来的时候,在窒息中,我看到了一个坚韧,传奇和天才的萧红、

2、苦难

我曾经把余华和萧红拿来比较,写过一篇<药草和药方>的文字、

在我看来,聪明的余华写下的 东西就好比药方,使用他独创的反复手法,把苦难无限的放大,然后给出自己的药方:<在喜雨中呼喊>是"回忆"<活着>是"忍耐"<许三观买血记>是"幽默"(据谢有顺先生评论)他依靠它们来对抗苦难、在每本书里,他只写一个词语,因而能够达到纯粹达到较强的艺术效果、

相比余华的"人造"萧红写到苦难的文字更为天然纯朴,更为"原生态",可以比做"药草"、相比余华 通过事件和遭遇来强化苦难来展示人在绝境中的态度,萧红写到的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人的处境与心态,相比余华有意识的精心建构"苦难寓言",萧红更多的是自然态的散乱写作、因此,可以说,相比余华 的"简单",萧的作品(准确说应该是文段)也就更为丰饶,复杂,多重,也就更为真实、但对那些习惯了"快餐"的读者来说,会有艺术感染力不如余华 的错觉、就我们现在去读萧红就好比是去看医生不买西药而选择中药,会很不习惯,但长时间后会觉得还是中药好、

我说的文本主要是<呼兰河传>第一章和最后三章、请看在作者在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这三个人物和第一章一些小民和疯子 叫花子身上描绘和寄托着多少重的情绪,可谓"既有宿命无奈,又有轻松化解,既有幽默的人情暖意,又有嘲讽激愤,冷中有热,热中有冷"(谢茂松语)

<呼兰河传>在文体上被划为"散文体小说",可以说当年萧红选择这种文体的时候,便已经比余华拥有了先天的优势、因为她要写的是日常生活,凡人琐事、而不是戏剧化的故事、她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倾听世俗生活世态炎凉中至细之声的可能、看看半个世纪后同样侧重写平凡人日常生活的那场运动(名字我忘记了),什么<一地鸡毛><贫嘴张大民的生活>写成什么样,作家的高下一看即出、

还有,当萧红选择使用她的童年视角写他童年的邻居的时候,她拥有更多切身的体验真实的体验,而这种独特的童年视角又使他写作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几十年后的先锋派们都使用过这种视角比如余华苏童,大家可以比较下,你会觉得萧红的选择是最有必要可以说是必须而其他人没有达到这种层度)、

举"有二伯"为例子、在对有二伯的一言一行,衣裳,行李和种种日常琐事的回忆中,我们一点一滴看到了一个地层劳动人民在日常的苦难生活中种种的复杂心态、既有自尊,又有奴性、既有幽默,又有无奈、而作者的心绪也在一点一滴的展露、同样既有嘲讽悲愤,又有同情共感、这就是简单的余华无法达到的、

而最终的一切,化为作者无限深广的悲悯心、"心"----这是我阅读萧红最大的感慨、当代的人无法想象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内心的柔软,敏感,和丰满、在那里面贮藏了种种的复杂情怀、(以为把人的景遇写的很悲惨就是悲悯,这是当代不少作家的简单以为、事实上当代许多喜欢写苦难的作品都是"单向度"的、)

<呼>的第一章是写整个城市的日常生活的,在低沉的用笔之后潜藏着种种不可抑制的悲愤悲悯之心、而这无限幽深的悲悯心也随着对"穿衣吃饭,买麻花,吃豆腐,买膏药,看火烧云"的描写穿越了整个小城永恒的时空,获得了永恒的意义,而<活着>之类相比之下只是"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怎样过来的"、

3、天才

写作上整体的天赋我就不说了,因为今天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保证写出<生死场><呼兰河传>这样的小说、

王朔似乎说过,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只有两个语言大师,一个是鲁迅,一个就是萧红、这话我喜欢、为什么他没有把老舍,钱钟书这些人放在眼里呢?我想您去看看><呼兰河传>就知道了、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里潜藏着的却是萧红对于祖父无比和热爱和怀念、海外汉学家推崇王小波对于汉语的贡献、我觉得,这样的句子展示的汉语的魅力同样动人、

还有对最简单的"了"字的使用达到的神奇美感、

"乌鸦一飞过去,这一天才真正的过去了、

因为大卯星升起来了,大卯星好象铜球似的亮晶晶了、

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

蝙蝠也飞起来了、

人睡了、猪,羊,牛,马也都睡了、蝴蝶和燕子也都不飞了、"

王小波说查良铮等翻译家的作品显示了现代汉语的韵律之美,并且说"没有这种韵律,就没有文学、"我建议他应该去看看<呼兰河传>、

我一直喜欢幻想呼兰的天空和房屋,幻想萧红的后花园、但我又不敢去那里,只想在萧红的文字里细细享受着这美丽纯粹的一切、有人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回忆的距离与沉潜,使过去的世界纯净,澄明,如秋水朗照一切,至细之物毕现无遗、

纯净,澄明--这是现在这个万花筒一样的文艺世界所丢失的最大宝藏、

在<呼>的第7章开头,作者写到阳光下的黄瓜丝蔓:

黄瓜的小细蔓,细得象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象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升出来无数这样的丝子、

也许,这这样的文字在暗示我们,在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在它的内心深处始终有如同这黄瓜丝蔓一样晶莹剔透的至净至纯之地、

《呼兰河传》读后感(4):《呼兰河传》——个体生命的精神家园与社会人民的悲悯情怀

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是乏善可陈的,而萧红绝对是一个例外。一部《呼兰河传》,就足以奠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兰河传》首先是表达了作者个人对于儿时童年的追忆和东北小镇家乡的怀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其最基本的是生存的需要,当萧红在香港卧病时,也许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在这种不甘于生命消逝的强烈欲望(可以说成是人性的本能)的驱使之下,一个才女流露出了对自我的真正关照。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不是他(她)最失败的时候,而是他(她)最渴望回归精神家园却不得的时候,像萧红那样怀恋家乡却只能将这种不可能的遐想化作心头萦绕的流年碎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萧红笔下自然而然地饱孕了个体生命价值与自我的寂寞情怀。

也正是因为这样,除了小说的叙述和描写,抒情占了很大一部分,至少在小说的流水进程中,一直有种固定不变的氛围在围绕着我们。由于成年后(而萧红在写这部小说时,差不多可以说是接近生命的尽头了)对童年清醒的幻灭感,所以悲伤的心境和苦闷压抑的情绪始终是小说的基调。《呼兰河传》中,萧红一直是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在娓娓叙述,这种稚气的虚拟语气其实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童年不可能的哀伤。所以这部带有很大成分的自传性质的小说充满了对个体生命的诠释与关爱。

《呼兰河传》在形式上看起来不像小说,事实上,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束缚,为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样式,在语言上是非常诗化的。因为是强烈的个体生命的表达,抒情就不可避免地大肆发挥,但萧红很巧妙地通过“我”这个小女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童贞般清纯质朴,这就显得很自然。另外,小说之所以让人感觉到散文的特质,我认为除了强烈的事情外,还有就是对呼兰河城的大笔墨地描写,尤其是小说的开头两节,犹如一幅世俗风情图一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还有很多次提到“我”的后花园,这些都是萧红寄予了浓郁的乡思情结的表现。

《呼兰河传》还强烈地体现了女性意识和对社会的批判及对下层人民的深切悲悯。小说一直在以“我”这个小女孩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萧红也是以“我”来构建自己的女性审美标准的。小说对呼兰河小镇的风情人土有详细地描写,而这可以视为该地方的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呼兰河城这个小镇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框架下是麻木不仁的,愚昧保守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戕害。小说中的小团圆媳妇、王大姐(冯歪嘴子的妻子),她们的言行举止是不符合传统女性的规范,没有呼兰河城庙会里那娘娘的“温柔典雅”,“见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打起水来比个男子大丈夫还有力气”等等,甚至连“长得太高了”也是一种罪孽。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这个小女孩的眼里看来是正常的,是很健康的。而她们两个人为什么到最后还是会有那种悲惨的命运呢?症结就是在这里。事实上,小说开头的两节对呼兰河城的客观描写及其城里面人的生存状态的叙述已经安排了故事人物的命运。所以,小说在表达女性的意识方面是被盖在控诉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下面的来体现的。

当然,对于下层劳动人民,萧红是包着两面的态度的。一方面,在对呼兰河城人们的愚昧无知和保守麻木是持批判态度的,只不过这种批判态度是较隐性的,因为是通过孩子来看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作者对呼兰河城人又是持怜悯态度的。悲愤之下的无望(萧红作为生命个体,对于改变传统与当时人们的行为是无能为力的)就只能产生同情和怜悯,越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爱的深,就越是对他们悲悯得深,这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升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最佳体现。

总之,将个体生命的关照与对社会传统的批判、人民的关爱与悲悯充分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使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值今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在艺术、思想和内容上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能广为流传并脍炙人口的已不多,而《呼兰河传》绝对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5):她比传说中伟大

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胡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可遏制地溢于小说的字里行间。深深的悲哀,满满的欣喜,双重的情绪随着她的文字在阅读过程中游离。

表面看来,她的文字平静,冷酷,甚至还有一些戏谑,似乎她并没有渗透自己的感情,可是就如大爱无言,她的感情实已浸得太深。

她的语言是女性化的,那种深刻的对每个生存者的个体的悲悯,男人不会有。那些小人物们的命运,残酷而无奈,萧红细腻的感触捕捉到了任何一个微小的心理,她把它们展现了出来。

一个农业社会小城的故事,到今天也许还在上演的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6):墙头上的一朵红花

(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年轻的充满才情的女子,字里行间却全是她和爱人又怎么饿了,怎么穷了,怎么又没有木炭了,怎么又问人去借钱了,才华和爱情还有青春都不能完全稀释掉贫穷和生计带给他们的困顿。

也许是因为一生的飘零,总觉得萧红的人也有股子说不出的清冷,这种清冷不是她对外物的疏离和冷漠,而是外物对她的不够温柔,“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所以一旦在搜集到的为数不多的照片里看到萧红的微笑,就觉得怜惜,觉得那是灰暗中的一缕红,鲜艳又孤独的那么明显。而对于这样敏感忧郁的女子是一定要有位有心人为她拍照的,因为她的欢乐那么稀薄那么容易稍纵即逝,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她留住那欢乐的一刻封存起来,日后孤寂时才好聊以安慰:毕竟,也不是没欢乐过的。

(二)

我觉得萧红最好的文字都是有与回忆有染的,回忆里的童年生活,回忆里的鲁迅先生,共同组成了她生活和文字最安适美好的一段时光。而她这些事关回忆的文字也是唤起读者回忆的文字,是能激起人乡愁的文字,因为在这些文字里事先已经寄托了她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去,那些无处安放的乡愁。

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时,眼泪没有任何预兆的就流下来了,萧红朴实贴切的文字和文字里冬天的气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的那段日子。北方冬天里干燥的土路、地上散落的谁家的用来烧饭的柴草、灰色空旷的天空里红的耀眼的夕阳、嘴里哈出的白气、皴裂的皮肤、干燥的嘴唇、空气里总弥漫的那股子烧着了东西的味道,还有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不知道为什么这烟让人特别的有归属感,就像萧红说的:为了这烟,不觉得寂寞。

(三)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写作方式甚至写作的情绪都会让我想到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小小的地方里住着一群活的不怎么快乐但还是坚持活着的人,这个小城和这些人遗世独立似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却能让作为读者的旁观者窥见一缕自己的影子。与大城市里的小人物不一样,小城里的人如果说自己孤独是会被人嘲笑的,好像土的贫穷的连孤独的权利都没有了,为着这份表达孤独权利的丧失,小城的孤独也许更加沉重,因为空间太过狭小,无法释放那么多的孤独。

小城里的各色人物很符合罗素那个“沙漠中的雨”的比喻:沙漠中的雨下了很快就被蒸发了,就好像从来没下过雨一样,有些人来到这世界上也仿佛这般自生自灭的,就好像从没活过一样。比如《小城三月》里翠姨的那段长在心里也死在心里的爱情,若不是萧红的笔触,谁会知道世上竟有这样一段隐秘的爱。对于这些各色人物的生死萧红的语气也是淡淡的,“死了也就死了,活着也就活着,顺着自然的顺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语气的淡刚好反衬感情的重,这些人的生命是轻的,这种生存状态给人的触发却是重的。

(四)

以后谁再问我怎么才能尊重农民,我会跟他说应该去读萧红,因为读了萧红你会明白,农民不是那个你以为的戴着白羊肚手巾穿着厚棉袄脸上全是深浅不等的皱纹说话带有浓重鼻音的教科书形象,萧红笔下的农民不是最正面的,也不是最麻木不仁的,但却是最像“人”的:是会爱、会恨、会思考、会迷茫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将对方视为独立个体是我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尊重。

尽管萧红一再说“在农村,一根黄瓜一头猪的命都比人的命重要”,“只有物质可以满足他们,人们不需要灵魂”,但她心里却有着无限的悲悯,因为那些人,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绝非没有任何精神追求,只是为着物质的过度的贫乏,他们甚至不敢流露出内心对精神的期盼,他们嘴里说着的永远是今年的播种来年的收成,但其实字字句句里都包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无奈、悲苦、爱怜,他们接近大地,对着天空诉说心事,他们比对着霓虹灯伤怀的都市人更真实更像个诗人。

阅读萧红也让我更加明白北方那片土地,如果说南方多雨湿润气候下的情绪可以用幽怨来形容的话,北方那苍茫大地上冬日里凛冽的气息则要用悲凉来形容。小时候喜欢曲折的含蓄的雅致的精雕细琢的东西,虽然身在北方但难免觉得北方有时是粗糙的,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充满种种幻想,然而萧红让我感觉到北方小城独有的韵味,跳大神、鬼节、野台子戏、拜娘娘庙,全都被她写出了人们寄托在其中的种种情思和寓意,而不再单单是一个文化符号。

(五)

萧红的革命性与其说是信仰某种理论,不如说是始于天生的叛逆,始于她对一切不公、丑陋本能的反感以及对一切美好本能的追逐,她的革命也首先是一场个人革命,一如《生死场》里那些决定革命的农民,在没有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个阶层的时候,他们已经本能开始的抗争了。

萧红人和文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即使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也不是只有这两个生活主题的,而是仍然有着很多关于生存关于爱的迷惑和思考,就算是再战火纷飞的土地也同样有生命力极强的罂粟花盛开,人性就是这簇罂粟花,是枪炮也打不死的,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也不单是由战争导致的,而是有着更让人深究的原因,是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六)

看到有介绍萧红生平的文章,说是从武汉撤退时只有一张船票,萧红让端木蕻良先走,然后端木蕻良就真的走了,怀孕的萧红一路从码头走回去,摔倒在路上不能动,直到有人把她扶起来。这样的萧红懂事的让人难过,如果她纠缠一些呢,如果她自私一些呢?可是她不会,否则她就不是萧红了,她对人的依赖要以自己不成为别人的负累为前提,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平衡呢?于是在彷徨中就又留下了独自一人的萧红。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这句话似乎是种预言,预言着萧红在性格和时代的双重夹击下一生注定的漂泊,注定着她一生没有能成为谁的妻子的命运,注定着所谓的岁月的静好于她只是一种传说。

以前读余杰的时候,他说凭直觉他觉得鲁迅是喜欢萧红的,其实想来喜欢不喜欢又有什么重要呢?萧红缺少的并不是爱,而是一种安稳的爱,而这份安稳前前后后的几个男人都没有能给她,即使鲁迅对她存有一份爱怜,那也只能停留在爱怜上了,这份爱怜也没有能让她停止漂泊。

(七)

《呼兰河传》里写到过一个粉坊,粉坊里的人住着摇摇欲坠的房子,漏着粉条,总吃着不干净的粉条也不会生病,还总唱着歌,萧红说,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萧红还说: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总觉得,这话写给她自己的。

几句相干的和不相干的:

买了林贤治先生的《漂泊者萧红》,快递在途中

枣报的《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写萧红写的极好,大爱,不过好像阅读链接找不到了

看萧红写到跳大神,结果最近听二手玫瑰,梁龙也唱了跳大神,把我笑得,东北人真有文化,前有萧红,后有梁龙。

每天改论文烦了就写写读书笔记,写了好几天总算先告一段落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