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城南旧事读后感6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1):旧事同花落,人情逐水流

海音的文字,给人一种平实的惆怅。

很长时间,没有碰到这么令我喜爱的文字。它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想起汪曾祺他的那些零碎的短篇里看似不经意而又字字含情的笔墨,那样的温馨,久远,让人怀念。

喜欢高阳对她的小说的评价:“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着着实实地让人服帖。

如果说《城南旧事》包含的是童年的回忆,《孟珠的故事》叙述的是成年的爱情,那么《晚晴》则描绘了老境的孤寂和凄凉。《婚姻的故事》更是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城南旧事》,自然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由五个短篇结集,连在一起却浑然如天成。孩子般的笔触,淡淡道来,依然让人不自觉地想起萧红,只是萧红的哀伤更多一些,而海音是带着一种温厚的忧愁述说对过去的人和事的怀恋。

不想对它说得太多,只因为太喜欢。

《城南旧事》读后感(2):骊歌芳草

写北京的书,老舍最正宗,他是地道北京人,胡同里和三教九流一起成长,最熟悉原汁原味的北京。林海音论家世,不算纯正的北京人,父母来自台湾人,说话有浓重的乡音,但林海音3岁到北京,30岁才回到台湾,决定一个人性格命运的重要时间段,留在古都了,这段这种经历她用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不同于老舍却又真实亲切的北京。

《城南旧事》就像《小王子》,不用棒子打脑袋、撞汽车、跳大楼就能穿梭时光,重归童年。哪怕林海音描述的年代已久远荒凉,但一代代孩子的心却不曾随时光而改变。只有在这样的书里,人才不会老去,和着远远的驼铃声,浮现永难忘记的人与事。

《城南旧事》不能算一本儿童书籍,因为大部分孩子不会读懂故事里时间的苍凉。如果有个别孩子能读懂,那他的命运多半可悲,有些在童年不该经历过的事他一定经历过了。但《城南旧事》却比诸多所谓少儿读物更适合少年,即便他们读不懂其最有价值的东西。充满成人机巧的儿童书籍,之所以速朽,就是作者根本不准备让孩子读。一些老气横秋的人,摆出一副教训引导的面孔,自说自话的产物。他们谈话的对象根本是自己,而不是孩子,他们试图用自家的标准把孩子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林海音至少没做这件事,她仍旧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描写眼中的世界,虽然这个孩子略有些早熟。

小英子不曾像大人一样,把惠安馆里的秀贞看作疯子,她坚信可怜的妞儿就是秀贞失去的 “小桂子”;她不会按照妈妈的想法,写下一篇关于坏人做坏事被抓的文章,她要为那个靠偷窃供自己读书的人,写一篇“我们看海去”。

风情的兰姨娘;为别人哺育孩子,却失去了两个亲生孩子的宋妈;父亲早谢的花儿,林海音笔下温婉而伤感,仿佛宋妈鸡毛掸子下缓缓飞舞的尘埃。童年终究远去,隐隐驼铃没入时间深处,人世如就像北京这座城市面目全非,《城南旧事》是骊歌中的芳草,萋萋伴人直至天涯。

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

《城南旧事》读后感(3):人生、命运、生活

看《城南旧事》时,故事中的种种波折无不牵动着我的心。人生的艰难曲折,命运的多灾多难,都充满了五味杂陈的生活滋味。

小说由五个独立的小故事构成。小女孩英子跟随父母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这里的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会馆门前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小伙伴妞儿,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敢于冲破旧家庭的藩篱、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丢下自己的孩子来做奶妈的宋妈。她们都曾和英子朝夕相处,但最后却又一一离去。直到最后,严厉又慈爱的父亲长眠,“我”被放上长女的家庭责任,童年就远去了。

小说用清新明亮的语言风格,稚嫩真诚的表达方式,描写英子面对大人世界里“疯子”与“正常人”、“好人”与“坏人”等人生难题时的困惑,道尽了人世的复杂多变,也道尽了英子面对人世凄苦的所有困惑和思索。

人生,就像《我们看海去》,事事难料,而当事实显露时,我们就只能麻木地看着它吗?不!即使是在迫不得已、别无他法时,我们也应当再努力一次,拼搏一次!创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命运,就像《惠安馆》,妞儿和秀贞坎坷的命运,曲折多变。尽管她们的结局是悲剧,但是他们的命运曾像她们所憧憬的一样改变过。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生活,就像《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总会向前走去。生活就在这悲喜交加中展开,那五味杂陈的生活滋味,要在我们经历了人生,了解了命运才会有所体会啊!

也许人生是不如人意的,也许命运是挫折相随的,也许生活是苦味杂伴的,但,它们都是最真实的,独一无二的。

《城南旧事》读后感(4):离别之殇,成长之痛---缅怀我们回不去的童真岁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随着这首凄美婉转的《送别》,听着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笔下的童年旧事宛如一幅副记录画面浮现在眼前。

听完了广播版,觉得还不过瘾,就买了书来读。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了她3岁到13岁的在北京的童年时光,因为居住在城南,写的有事小时候的人和事,所以取名叫《城南旧事》。本文语言朴实流畅,毫无华丽辞藻的堆砌,以一个10来岁的儿童视角来记录陪伴她成长的、又一个个离她远去的那些亲人、玩伴和朋友。

书中主人公最后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读的过程中会有难以忍受的悲痛和辛酸,听广播版本又会根据内容加进一些插曲,用得最多的就是《梁祝》和《送别》,悲伤的文字配上哀婉的音乐,让人不自觉的随着小英子进入到她那快乐又悲伤的童年时光。

本书有五个小故事构成,最后又加上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

第一个是《惠安馆传奇》。那时3岁的小英子刚从日本回北京,住在城南的一个小胡同,胡同有一家惠安馆,里面住的是从惠安到北京读书的穷学生,故事就围绕着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展开。秀贞与住在惠安馆在北大读书的穷学生思康相恋并生下一女小桂子,思康回家探望病重母亲一去不返,家人在小桂子出生后就把她扔到了齐化门,秀贞想念思康和小桂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可是小英子却不这么想,扎着油松辫子,一笑就有两个小酒坑的秀贞怎么能是疯子呢!井窝子的妞儿是小英子的玩伴,又是小桂子,书里面写到这两个人的时候小英子总会迷糊,分不清秀贞和妞儿,因为他们俩有扯不断的联系,很多细节都暗示着小桂子是秀贞的女儿,脸上的涙坑、尖尖的下巴、齐化门、还有身上的胎记。故事的最后是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踏上火车去寻找思康三叔。原本以为是个美好的结局,可是秀贞和妞儿却在上火车之前死了,这里在小英子大病一场清醒过来后看到金镯子和小手表里有暗示。

《我们看海去》,秀贞和妞儿不在了,小英子的生活却还要继续。英子搬家了,也上了小学。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有喜欢的课文: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年幼的英子没有见过大海,分不清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还是从蓝色的天空上升起来,也分不清大叔是好人还是坏人。说他是好人,他却偷了东西;说他是坏人,他又艰苦的供着弟弟读书。大叔对聪明真诚的小英子很信任,英子却无意中“出卖”了他,英子在他被抓的时候躲在门里面哭,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看海了。

兰姨娘是爸爸朋友的姨娘,暂时住在英子家。起初英子还是很喜欢兰姨娘的,偶然一次看见兰姨娘与爸爸做出的不合适的行为对兰姨娘产生了厌恶。继而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成了一对,机灵的小英子哟,多么惹人疼爱。爸爸在兰姨娘和德先叔离开后,很是伤感,小英子就问爸爸要不要吃豆蔻,英子又开始同情爸爸了。

第四个故事是《驴打滚》,奶妈宋妈把小栓子和小丫头子留在老家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本来过得还希望接小栓子来北京上学,最后得知儿女都不在了,宋妈的支点也塌了,无奈只得回家去,又一个人离开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最后一篇,爸爸因为喝酒、抽烟染上沉疴,院子里的夹竹桃和石榴因为没有爸爸的照料长势也大不如前。英子的小学生涯也到了尽头,毕业典礼,英子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代表班级去领毕业证书并致谢词,可是爸爸却没能来,爸爸把责任给了英子,因为她是最大的一个孩子。花儿落了,爸爸不在了,小英子也长大了。

秀贞、妞儿、不知名的大叔、兰姨娘、宋妈、爸爸,他们都是给小英子留下美好回忆的人,却又在不经意间离开了。经历了离别之殇、成长之痛的小英子,也在一天天的长大,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被她记录下来,记在了她的心里,记在了她的《城南旧事》里。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就像一条条小船,本来有很多小船陪着我们一起向前,中途却因为一些原因分道扬镳,留给我们无尽的回忆。

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别离多,请珍惜当下的时光吧,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城南旧事》读后感(5):童真眼中的悲欢离合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经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直无缘细读,小时候的教材也不是人教版的,于是拖到现在才有机会读完全本。不过读书本来讲得就是机缘,而且书中有些东西,是要自己有一番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的。

作者林海音在序言中曾提及自己那段无忧无虑,令人怀念的童年生活。所以在翻开书本时,我的心情是十分轻松的,以为这会是一个回忆童年往事的快乐故事。可当读完故事,掩上书页的那一刻,我却心情复杂,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童年的回忆里,积淀了太多的往事,太多的触动,令人不胜欷歔。

书中描写的,是上世纪初老北京城里的风貌。主人公“小英子”从台湾举家搬来城南,在她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有趣。胡同口的水井轱辘,树上垂下来的“吊死鬼”虫,运煤的骆驼队,放话匣子的小贩……平实的叙述,细腻的描写,令这些场景在近一个世纪后的我们看来仍然历历在目。不过,如果你以为作者只是在缅怀童年,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那你就错了。

透过英子这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的童真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市的旧貌,更有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人等。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屋边草丛里的厚嘴唇男人、戴眼镜的德先叔、抿嘴笑的兰姨娘、裹着小脚的宋妈……孩子眼中的众生群像,究竟是幅什么样的光景?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他们是否能懂?人们总是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却不知他们其实有着比大人们更为明澈的双眼,他们也能有所见所想,有自己的情感,有时还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反倒是我们这些自诩已经“长大”的人们,双眼已经蒙上了太多世俗的灰尘,变得浑浊不堪;心灵已经被现实打磨得失去棱角,变得麻木不仁。读完全书,不禁自问:我们是否也如文中那些大人一样,满足于将人物贴上“好人”“坏人”“疯子”“贼子”之类的标签,然后再也不看一眼?是否也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却不知正是自己远不懂孩子的心?

每个故事的结尾,那些曾经和英子一起玩过,闹过,谈笑过,生活过的人们都离去了,留下童年的英子苦苦思索又不得其解。其实不得其解的又何止是她?我们难道就真的懂了吗?这些旧时代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难道真的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其实未必,也许现在已经没有人在破屋的草丛里销赃,可一样会有贼与偷,他们是否也有故事?兰姨娘这样的小妾也许已经匿迹,可“二奶”“小三”“包养”依旧是人们热衷的隐私话题;农村来的保姆不再像宋妈一样裹小脚,可城市与乡村的鸿沟却依然巨大……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窥见时代的风云,也可以窥见社会的轮回……

因此,不要以为孩子的视角可以无足轻重,其实他们的视角更坦诚;不要以为城南的“旧事”已经远去,它其实一直在上演,变的是演员,不变的是剧本。去读读这个平实却又充满人情味,满是人间烟火,却不带半点追名逐利心的故事吧。然后告诉我,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是淡淡的哀愁,是沉沉的相思?是童年的回忆,是现实的影子?还是一些别的呢……

《城南旧事》读后感(6):多么不情愿的一件事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读小学。有天放学回家,电视里是张丰毅还很年轻平滑的一张脸,还有英子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有草地,有张丰毅低头和英子说话。当时只是害怕地想英子啊千万不要被坏人拐走。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部叫《城南旧事》电影里的镜头。又过了几年,我草草读了文字版,直到前些日子准备往kindle里塞些书,看到了下载列表里有《城南旧事》。讲的是什么?结局是什么?英子后来长大了吗?竟然统统不记得。于是,又重新看了起来。

篇幅很短,基本上是在去学校的地铁上看完的。今天来学校上课,下课之后想起还剩下的最后一部分,就索性一口气看完吧。

可看完之后,坐在图书馆里想哭哭不出,心里有感动还有说不出的酸楚。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用词造句特别出彩的文章或书,觉得作者特别会“写”,为什么那些词句搭配我就想不出呢?

后来高考完,去香港,在一个靠海的学校里,没事儿就去那个特别大的图书馆找书看,那个时候开始看香港本土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就又换了口味,喜欢语言简洁明快。过了一年,来了新加坡,看书的时间少了,整天画supply,demand线,算利息,分析公司财报,人都少了一些灵气,多了几分铜臭味。再选书的时候,要么就是急功近利的要找一些和专业搭边儿的,要么就是一些不痛不痒细细想来其实毫无底蕴难登大雅之堂的口水书。

这第二次看《城南旧事》,看完之后除了勾起自己童年的往事之外,更叹于林海音处理情节的技巧。其实不能说是技巧,在林海音心里应该是有那样的一种情结,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回忆往事,天真俏皮的语言里牵扯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孩子看到的,和经历那些事的当事人,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英子只有一颗单纯的心,她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她只相信自己感受到的看到的。这人世间的世故之事,她不晓得半分,等那些故事快走到结尾时,不尽人意时,英子心里除了纯粹的难过之外,大概没有其他的了。

到最后一篇故事,光看题目就足够让人落泪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作为家里的老大,英子是学校里的好学生,是家里懂事的小大人。对于她来说儿时的愿望-毕业时作为学生代表-实现的时候,爸爸却无法到场。这种遗憾就是对英子整个童年做的一个了结,而那一段一段的故事,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物都成为了英子童年最珍贵的回忆。好在,这段童年没有被揠苗助长,虽然那些故事很复杂很黑暗,可英子回忆起来还是带着童年无法抹黑的闪亮和纯净。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秀儿,无论年龄长幼,都是英子童年最好的玩伴。

看到最后英子特别镇静准备去医院的时候,突然想到《卑鄙的我2》里那个尖鼻子老爸对要睡着的阿格蕾丝说:never grow up。

25岁的我终于明白,成长是我做过最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