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读后感6篇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1):有多少自强是迫不得已,有多少自强是自恋所生?

初次读简爱是中学时代的缩略本,中英对照,也好顺便练一下英文嘛。时隔十多年细细读原本,发现开始的情节还记得很清楚,到罗切斯特先生已婚事实发现后,几乎全忘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简是坚强独立女性的代表,但时至今日的我读来却发现,她不过是一个骨子里自卑而至拼命自强的女人罢了。远远不及慈善孤儿院里那个初识的女孩,那才是真正的平静而深远强大的内心。

一开始,简对罗切斯特的反感和对立,其实出自她对不同阶层的天然对立;后来产生好感也是对财富、权力占有者的仰慕(当然不乏性格吸引的成分);再后来,她毅然离开已婚的罗,也是因为自己地位的悬殊加之“情妇”的嫌疑;至最后,“有了财产,成为独立的人”才开始自认终于能平等地与罗相处照顾(如果她还是没有钱,还是穷人,又会怎样呢?)

简至最后都是怀着“我的主人”的心情,我读到这里不是不反感的。

有多少自强是迫不得已、形势所逼?有多少自强是自恋封闭内心所生?我欣赏那个在慈善孤儿院里死去的女孩,因为真心信赖天父,也因为性格里天生的心灵强大,她从未畏惧非难和苛刻、环境和挫折。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2):事关少年情绪

我还记得在高中时代的某个晚上,熄了灯,大家都躺在床上,听宿舍里的一个女孩子讲自己的事。她那段现在看来稚嫩的,令人痛苦的恋情,她认真的背诵了《简·爱》里面的一段:“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谈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现在想来,这段话无论与她当时的情况多么不相称、乃至虚张声势,她之后又怎样与生活妥协而放弃挣扎,《简·爱》这本书在这个女孩子经历感情困扰时的意义总是不容抹煞的。

显然这不是一本讲爱情的书,虽然时常被拿来当作爱情教育的启蒙读物使用。讲授《外国文学》的潘一禾先生曾经笑言这是一本女孩必读书,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女孩的成长,必须学会的选择,和坚强。当然,现下我这个年纪读起来,与十四五岁的人读又是不同的感受。书中最触动我的部分是简爱叙述的幼年:一个敏感,倔强又带有一些独立意识的女孩子,在成熟之前,总会遇到种种难以想象的苦恼和困扰。那种困扰并非如今畅销书写手们捏造出的虚张声势的苦难,而是一种隐隐约约的酸涩,永远也不够美丽的困扰,不屑身边的人,却又为得不到他们的认同而耿耿于怀。年纪过去,这些隐约的苦涩就被有意无意的遗忘掉。再没有人去回忆,去写一个女孩在成年之前心灵的蜕变。没有人会回忆年少时身边那个仅仅因为美丽而得到一切宠爱的“敌人”,那些自我加冕的虚无缥缈的优越感,那些为得到别人认同所做出的努力和失望,或者是一双不合时宜的高跟鞋。这也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必经历程,正如同爱情的洗礼。现在想来,如果那个时候读过这本书,起码可以明白这一点,而不至于那样手足无措而卑微的度过了那段年纪。

至于书里的爱情,不好评论。潘先生曾经说,“有这么一个人,冥冥之中,你听见了他的声音,人海里你看见那双眼睛,你知道你的话只有他能听懂……”说的相当煽情而蛊惑。“以我当时的年纪,对此深信不疑。”如果现在潘先生再开一次这门课,她再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定会站起来告诉她,不是这样的,后来,我听见很多声音,看见很多眼睛,发现能听懂我的话的人绝不止一个……

所以,一本书的意义永远在于唤醒一些尘封的过往,对曾经难以面对的困扰的释然,而不是先知性的指导读者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每个人的价值观总有微小的差别,而经历毕竟不能面面俱到,强加的观念一旦变成行为,结果就难以预料。以前常常听说一句话,诸如某本书改变了谁的一生。窃以为,这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3):无法再登高峰

前几天跟同事开玩笑说起,小时候看完简·爱心情无比激动,但接着也只能继续看些台湾小言了。

我给它五颗星,不说它立意如何,男主角如何,结局的局限性还是情节的不合理,只说它作为一本彻底的浪漫派爱情小说,已然是已经立于这类小说的一个高峰。你看完之后也许也就再去看看傲慢与偏见,或者红楼梦之类。

死去之人写的书有资格得到名著的名号,有资格称得上比尚活着的人所写的书更好,必定是因为它确实有能力、更有能力接受一代一代读者和审美的考验。

作为一本爱情小说,把爱情作为主要描写内容同时,更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的思想和性格,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作者本人的修养和内行,也避免了通篇描写真爱的腻味。而即有大量爱情描写和男女主角对话,这些也既不过分甜腻也不至于失去控制,作者永远在掌握着这个度,以让故事整体看起来克制、恰当又聪明。——说到这点,前段时间读的另一本当代畅销外国小言就是因为没有克制的调情描写和女主角人格塑造的失败、整体立意乏味而显得通篇十分蠢,这个我已经批评了一次就不再点名批评了= =。

任何一个关于伦理、冒险、阴谋、野心的故事,不管主旨多么乏味,只要中间有一点真爱就会变得闪闪发光,这也是之前和朋友讨论过的话题。

反过来一个一片充斥真爱的爱情故事,它重要的就是要有那么一条挑起主轴的观点,而它能否有力的被挑起到一个高度,就要看作者自己的思想深度如何了。

不论以前还是从今以后简·爱的读者,比起这个爱情故事本身,更加会留在心里的一定是简坚持着平等、清醒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热情。

这五颗星给勃朗特小姐无可挑剔的写作才华和内心力量。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4):另一种形式的服从

《简爱》里有我最喜欢的一个情景,“客厅的隔壁是一间小小的餐室,我溜了进去。里面有一个书架。不一会儿,我从上面拿下一本书来,特意挑插图多的,爬上窗台,缩起双脚,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下,将红色的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把自己加倍隐蔽了起来。 在我右侧,绯红色窗幔的皱褶档住了我的视线;左侧,明亮的玻璃窗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只见远方白茫茫一片云雾,近处湿漉漉一块草地和受风雨袭击的灌木。一阵持久而凄厉的狂风,驱赶着如注的暴雨,横空归过。”

我爱极了这个情景。

除此之外,我并不不喜欢这故事以及那位女士,其实是……非常不喜欢。

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男士,竟然有一位女士胆敢对我说类似“假如上帝赋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同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这样的大烂话,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爱上她的。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无论男人或女人,那种被叫做‘爱’或者‘爱情’的人类情感都是可以用金元现钞买到的,先生您也不例外。”爱情的发生固然和“美貌”有关,可是如果只和美貌有关,那与雌雄动物交配何异?那种吸引与被吸引或许不叫作“爱情”,而应叫做“情欲”更为准确。爱情并非不包含情欲,但不等同于情欲吧。

我觉得,简爱小姐在说这话的时候,侮辱她自己也就算了,同时也侮辱了别人,既侮辱了女性也侮辱了男性。而她的“平等”论貌似气势汹汹,其实是变相乞讨。可以想象他人对我们的尊重和尊敬要靠讨薪或者吵架那样的方式来获得吗?真荒谬!

很显然,简爱小姐(或者我该说勃朗特小姐?)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大有问题。一个女性在方方面面把自己精心打造成一个男人,这就平等了?尤其还号称是在“灵魂”的层面。男女平等不等于男女相等。这个世界越来越中性化,所谓的女性的“独立”,已经不是时髦或者先锋,而是生存需要了。然而,这也是在生活或者说生计的意义上讨论的问题,在灵魂的层面则是另一回事。

有一种看法认为,女强人式的女性独立、自强云云是女性觉醒或曰觉悟的象征。不过,简爱式的独立我一点儿也不欣赏。因为在她的“独立自强”背后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独立自强”首先是被男性的价值观塑造的,男人希望女人表现成那样;其次,是对男性统治的价值观的默认。好吧,如果昨日世界的男士希望女人在家洗衣烧饭带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外捉对厮杀,于是女士们争相表演“贤妻良母”;今日世界的男士又希望女人比男人还要精明强干,无所不能,好帮他们分担一点儿令人喘息未定,却永远错觉自己跟不上趟的“现代性”或“后现代”?!于是女士们又争相表演“独立女强人”,我在想,这两者到底有多大区别呢?还是不觉醒,还是不独立,还是争先恐后成为“男人期望的那样”的女性。恕我直言,简爱女士即是楷模一例。我为简爱这样“为了男性价值观奋斗终身”的女士感到遗憾。唉~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文学作品中的另一些女性形象,比如安提戈涅,比如白兰。呵呵~

说到这里,我想起最近读到马林诺斯基《文化论》里的一个有趣的细节,“couvade”,费孝通先生把它译作“产翁”,据说这是一个存在于人类多个民族早期(母系向父系演进时期)的社会现象,女人在屋里生孩子,男人抱着肚子在屋外满地打滚,人类学、社会学界对这种看起来有点儿滑稽的现象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它与确认血统有关,即男性通过这种模拟妊娠的方式来确证新生儿是自己的后代,确定孩子的归属关系。《简爱》何尝不是另一种“产翁”式的努力?在从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过渡的过程中,女性开始希望这个世界也是为“她”所有的,而不只是为“他”所有,于是,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男性成为怀抱“独立”理想的女士们的首选。不过,方式是否正确呢?呵呵~这个问题,我还在思考。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5):爱情启蒙书

《简爱》是我高一时看的,可以说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小说,读了不止一遍,印象相当深刻。

当时被简的人格深深吸引,偏偏我是个很认真很投入、学什么像什么的人,她独立、坚强、博爱让我着迷,在我的内心里,她是我的偶像,因为有她这个偶像,我在内心深处是非常自信的。平时我很注重精神上的充实,理想主义者。“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样,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常常一个人走在小路上总会用这段话激励自己。这种独立、追求平等的心态是积极的方面,是一种美得人格,没错。

但是,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它对我的影响太大了,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其实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

《简爱》是我的爱情启蒙书。实际上,爱情启蒙书对一个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着共同的爱情启蒙书,我相信这正是他们之间爱情的催化剂。其余的书我不了解,但是《简爱》作为女生的爱情启蒙书,我感觉很糟糕,因为它让你以一种首先需要自卑然后再用一种崇高的格言来获得极致的自信。于是,你喜欢上一个人就会把自己置于简所处的角色,要自卑,又要崇高。可是,你喜欢的男孩子他根本不会这样想,男孩子的爱情观很简单的…… 唉!可叹,记得那个时候我像自己喜欢的一个男生推荐这本书的时候,他说他看过《茶花女》,感觉不错。后来我看了,神仙,根本不一回事儿的……

可见差距了!

按照《简爱》女主人公形成的人格确实是有点儿格格不入的,怪癖的,尤其本省血质就有些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在价值观没有定型之前不适合读这样的书,实在耽误自身的独立吧。

相反《飘》绝对是本值得借鉴的作品,可爱的乐观积极的郝思嘉才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拥有的形象,也许有人鄙视她的爱慕虚荣,可是这是女人的属性,她表现出来了,这正是一种真实。并不是说,不许崇高,只是先爱自己,再爱他人!女孩子要像郝思嘉一样善于保护好自己,善于生活,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时候如果再兼具简的博爱和丰富的思想,就更迷人了!

《简爱(英文全本)》读后感(6):女性必读书——《简爱》

推荐给所有女性的必读书——《简爱》

12月3日,我观看了国家大剧院版本的话剧《简爱》。从剧院中走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总该是要写些什么东西的。

首先是演出。作为国家顶尖的话剧演出团体,本剧的演员,布景,灯光,舞美的无可挑剔。尤其是女主角袁泉,完全演绎出了简爱这么一位坚强、独立、敢爱敢恨的女性的内心世界,优雅的谈吐气质和温柔的女性美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加上她本身就具有的西方化的面庞,对简爱的演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倘若说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简爱。我想,那个晚上的“简爱”,是不会比一千多观众心中的任何一个简爱有哪怕一丁点逊色的。

其次我要讲的是这本书本身,《简爱》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文字最优美的小说之一,在我有限地所知里,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文中的对景物心理的描写,大多措辞优美,行文流畅,仿佛是诗篇一般,细读起来,有齿颊留香的感受。我在这里不列举那个已经耳熟能详的片段,那个为平等的爱情而发出的呐喊:

“——你难道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而以下面的这段描写作为我最乐意的推荐的对象:

“到现在我结婚已有十年了。我知道一心跟我在世上最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为他而生活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到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像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没有哪个女人比我更亲近丈夫,更完完全全是他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了。我跟我的爱德华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正像我们俩各自对自己胸膛中那颗心的跳动永远不会厌倦一样,因而我们总是厮守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守在一起既像独处时一样自由,又像在伙伴们中间一样欢乐。我想我们整天都在交谈,而互相交谈只不过是一种更加生动活跃、可以听见的思考罢了。我把全部信赖都交给了他,他把全部信赖都献给了我。我们的性情正好相投,结果自然是完美的和谐。”

与文字上的优美相比,简爱这本书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对简爱的高贵人格的发扬和赞颂,她的真挚的情感的褒扬,是更加值得肯定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我想有必要提醒读者去了解一下本书的时代背景。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各个社会阶层出现明显分野,劳工阶层,中产阶层,富豪和贵族阶层,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背景,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彼此充满歧视与偏见,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另外一方面,女性地位低下,被定位为“相夫教子”的工具,在家庭中侍奉丈夫,亲自或者指挥女仆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被认为女性天生的和唯一的使命。这实际上就是女性彻底放弃独立性,以依附于家庭和男性为生存方式。这种社会的大背景和女性观,婚姻观的结合,剥夺女性所有选择命运的权利,她们留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嫁给一个相同阶层,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男性,功利婚姻成为婚姻的主流。女性所能做的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取悦和吸引男性的技巧,以便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拍出个好价钱,或者最低限度能够找到买家,顺利售出。而如果未能婚配的女性,则被视为“古怪”的,“多余的人”,面临无人关怀,无人赡养,更不被理解的悲惨境地。

“一个女人生存的要件就是男人赡养她们而她们侍奉男人。”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在婚姻市场上有更好的吸引力,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的女孩从小学习各种女红,如何操持家务,管理仆人(如果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基本的科学常识等,而这些科学常识的学习,都是浅尝则止,了解即可。目的在于让女孩脑子不那么空空如也,以和他们的丈夫有一定的交流语言,或者在社交场合作为谈资,而使他们成为丈夫更好的点缀品。正如后来所归纳的:维多利亚女性 “所受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趋向于某种有用的目的:或是提高她们自身的魅力,或是培养她们含蓄、谨慎、贞洁、节俭的品质,使她们日后能在充任家庭主妇这一角色时举止端庄。”因此,“优雅”便是她们受教育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学习礼仪、舞蹈、唱歌、绘画等才艺以及外语、历史、阅读、写作、语法等知识来增加自己的涵养,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文雅。甚至还要学习如何掌握晕倒的本领来增加自身的魅力,以引起男人的注意。当然,男孩子也需要好的教育,这教育目的则在于培养将来能够进入寄宿制学校,最终成为能够支撑起家庭经济重担 并和合乎帝国道德准则的绅士。这种对教育的需求催生了家庭教师这一职业,通常由出身中产阶级,但实际上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或者其他原因陷入贫困的女性担任,已经处于劳工阶级和中产阶级的临界,不过是维持了一些体面。

简爱作为罗切斯特的家庭女教师,便是低层的中产阶级女性的代表。罗切斯特拥有庄园,土地,属于乡绅阶级,已经进入下层贵族的交际圈子。应该说,两者在男女地位和阶级地位上,相差很大,名义上还有着主仆的关系,这种阶级之间的歧视和偏见,全书随处可见,可以想见两者结合是不合主流价值观的。对此,简爱表现了鲜明的平等意识,并对这种不公平的歧视表达了鲜明的反抗。她认为,在爱情面前,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不论男女,不论贫富,不论美丑,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爱情是两个灵魂的平等的美好的结合,与财产,地位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个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大胆而新颖的,使得当时的读者震惊不已。在现在社会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被视为理所当然,可以用一句不过分的话说,《简爱》这部作品是促使男女平等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

我着重要推荐《简爱》一书,除了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普世价值而具有的魅力之外。另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当下的中国,这本书,令人无不惊讶而又理所当然地,重新具有了时代性意义。

不粗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中国当下的社会,竟然是和维多利亚时代如此相似,都是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阶层分层,相互不无敌意。在两性关系上,更多的经济责任被赋予男性(维多利亚时期是要求男人能够支撑家庭开销,供养妻子子女以及雇佣仆役,现在中国的男性承担买房义务)。婚姻的功利化因素比以往大大地加深了(公正地说,婚姻的功利性在任何时代普遍地存在,但其严重程度则有所差别)。

表面上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很受优待,她们的丈夫负有供养她们的义务。但记住这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女性得到了经济的扶持,失去的则是尊严和平等。经济不独立人格就不可能独立,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平等。这被从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所有历史所证实。

当婚姻充满了功利性动机,寻找丈夫或者妻子的过程就变成在市场之间寻找合适买卖双方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成为女性生活的中心所在,在王尔德的作品《理想丈夫》里面,切弗利太太就认为“伦敦的社交活动就知道围着婚姻转,人们要么寻找丈夫,要么躲避丈夫。”可见,寻找丈夫在当时非常普遍,但却并不是建立在认真考虑结婚对象或者爱情基础上的。“维多利亚女性将婚姻作为一种目标,对于未婚女性,音乐、绘画、刺绣,流行小说,梳妆打扮,监督仆人充斥着她们每一天的生活。她们的任务就是找一个丈夫,一个幸福的保障。”对于这些女性来说,一桩理想的婚姻可以改变且保证她们的社会地位,即使不幸福,也至少拥有一个体面的社会地位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没有平等就没有爱,同一时期,男人在婚姻中的不忠非常普遍,已婚男性只要有点钱就会养情妇,妻子则要充耳不闻。正如温德米尔夫人所说,“我听说在伦敦,一个丈夫如果不出轨是不可能的。” 因为婚姻功利的动机,女性就典当掉了她们追求爱情的资本。

另外一个方面,女孩对于其未来丈夫的物质要求也使她们自己成为受害者,由于这些经济上的要求,使婚姻在这一时期变得越来越昂贵,对于一个事业刚刚起步的中产阶级青年男子而言,与一个相同阶级的女子结婚并维持一个与其地位相符合的体面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男子采取不愿结婚的逃避方法,更多的人则推迟婚龄,直到他能够供养一个符合其地位的家庭。1861年,有人曾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明确表达了对于这种越来越昂贵的婚姻的担忧。“现在女孩们被奢侈地、自私地养大,她们也期望在其丈夫那里得到同样奢华的生活,那么除非丈夫的钱财是无限多的,否则,满足这样一个摩登妻子的要求很快会使他陷于赤贫。……体面的代价也许太高了。”(注:Trever May,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1760—1970[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过高的索价导致需求萎缩,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剩女潮,有一段时期,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45至49岁的女子中未婚女子就占1/7,而苏格兰地区竟高达1/5。英国将此称为“过剩女子”(Surplus women problem)的现象,所以有人说:“英国是老处女的祖国”(注:Rita S、 Kranidis, The Victorian Spinster and Colonial Emigration[M], St、 Martins Press, 1999、 ),这些现象如此明显以至于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剩下来”的女性大多在孤苦无依中度过了一生。

很明显,这些维多利亚时代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又再次重现。正如我引用过的名言——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历史都只是螺旋式的轮回。例如,现下不少女性(包括丈母娘及社会不少人的认知),需要男性提供住房,或至少首付。这和维多利亚时代要求男性能够供养一个包括不工作的妻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要求,形式上有差别,实质上则几乎一致——都是要求男性主要地承担家庭经济的重担,女性则处于依赖地位。而结果,也以历史早已上演过的方式精确地轮回:缺乏经济能力的男性推迟婚期,努力奋斗,以获得充分的经济基础,而已经拥有经济基础,或获得经济基础的男性,则可以以挑剔的口味和眼光,像挑选商品一样等待女性的献媚和推销。大量女性无法找到合适结婚对象而成为“剩女”……

尽管成书于十九世纪,但《简爱》对于当下的中国,是那么的具有参考和警醒的意义!

只有经济的独立和平等(这里的平等不是相等,不是搞平均,而是指双方对于家庭的一切都负有共同的责任,不因性别而偏袒某一方),才能换来人格的平等,只有人格的平等,才可能有真诚的爱情。这一切,被历史多次反复地证明,成为颠簸不破的真理。

每一个女性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塑造自己强大内心,以期待真正发自内心的觉醒,使她自信而独立地面对生活,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获得最终的圆满与解放。而在这个塑造自我的过程中,《简爱》会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灵指引。这就是我认为《简爱》堪称女孩必读书的原因。而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我们也许会,也许不会那么惊讶地发现,我们在整个世界中寻找幸福的答案,原来这个打开答案大门的钥匙,其实就在我们内心当中。

苹果牙

2011年12月5日 成文于海南三亚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