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莉莉·金欢愉读后感6篇

《欢愉》读后感(1):人类学家的爱情

玛格丽特•米德绚丽多彩的爱情生活

假如说有那么一位人类学家,在其学术领域之外也广为人知,那这人一定是玛格丽特•米德。然而,在我研究人类学的所有这些年里,却从未有人教过我她的任何著作。在学者们的眼里,米德已成了漫画和陈词滥调的同类;她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的质疑,她的著作也基本上被视为过于老套而遭到边缘化。

作为女人,作为人类学的普及者,她所受到的这些激烈批评原不足怪。她的主要著作,即《萨摩亚人的成年》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对青少年的性焦虑和性别角色属于自然而且正常的观点,和主张清规戒律的性风俗的古训提出了挑战。从20世纪30年代她的著作出版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们不再受人青睐,她这些颇具煽动性的言论赢得了广泛的听众。

Lily King的《欢愉》一书是在1933年米德沿新几内亚的塞比克河流域进行的一段短暂的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小说。尽管小说并没有替米德挽回声誉的本意,然而它把她当作极具献身精神的民族学研究者而作了非常人性化的描述,这当然也为她重新在这一领域内确立了一席之地。

在米德的身上,感情和工作一直是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的。她有过三次婚姻,男方全都是人类学家;她还与另一位著名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有过一段罗曼史;另外,她最后也是最长的一段恋爱的对象是美国人类学家Rhoda Metraux。从1955年开始一直到1978年她去世,米德都和Rhoda Metraux生活在一起。她所有的感情伴侣全都是她专业上的合作伙伴,无一例外。

作者King以米德,她的第二任丈夫Reo Fortune,还有日后成了她第三任丈夫的Gregory Bateson三人在旅途中的一场邂逅拉开了小说的序幕。这场邂逅的的确确发生过。内尔(米德)和芬(Fortune)刚刚在新几内亚结束了一段旷日持久的实地考察,他们正准备出发前往澳大利亚,可这时,在殖民当局举办的圣诞晚会上他们偶然遇到了一位同样在该地区进行考察的人类学家,安德鲁 (Bateson)。

此时的内尔正遭受芬的冷落,同时,她还染上了疟疾,身体也有伤,因此,她与安德鲁想象中的著名人类学家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她身上那显而易见的脆弱让他感同身受。因为,他刚刚在一个叫基奥纳的部落(虚构的)独自住了两年,此刻他正孤独到了绝望的地步,前几天还刚刚试图投河自尽, 却未能成功。出于自私的目的,安德鲁坚决不让内尔和芬离开他,他承诺带他们去上游的塔姆部落。该部落和平安宁,那里的女人十分强势。安德鲁对内尔的追求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学术信念和热情也被重新点燃。

但与此同时,芬却变得越来越对立而且顽固:他对妻子取得的成就极为不满,有时甚至冷嘲热讽;他的所有举动只有一个动机,那就是不想进一步输在一个女人手里。于是,性的嫉妒和学识上的竞争不可分割地夹杂在了一起,也因而催生出了一份由他们三人合作起草的将各种文化特征用图谱描绘和概括出来的理论纲要。他们三个人花了整整疯狂的夜,将理论在纸上全都描绘了出来:那种思想和智慧酝酿和产生的场面是多么令人振奋啊,它把我们获得发现时的兴奋,以及当我们意识到可能会因此找到一种能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方法时的欣喜,完完全全地捕捉了下来。这也正是本书标题 《欢愉》二字的含义。人们理解力的突破——也就是艺术家或科学家们在他们生活中突然的茅塞顿开,或者顿悟。从她充满抒情,甚至诗意盎然的考察笔记能看出,内尔既是位科学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她有一种感染力,能让她身边的人也将他们的激情尽情挥洒出来。

尽管那是如此美好的一夜,但有三个如此争强好胜的人挤在同一个丛林里,出事只是早晚的问题。尽管作者做了很多情节铺垫,但最后的结果在令人满意的同时,也仍然令我们大吃一惊。不得不说的是,这个结局是我们怎么也没预料到的,它与米德传记中所记载的也大相径庭。

作者King让我们完全沉浸到了她塑造的人物的生活中去,以至于放下小说之后,他们仍旧历历在目,久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她把她所做的调查研究消化得如此透彻,以至于她能把我们径直带到他们复杂的工作中去,而没有任何的教学和灌输之感。我们可以原谅她书中偶尔出现的陈腐之辞——“隐藏在社会表面之下的诸般野蛮。它们在表面之下藏得并不太深,不管你走到哪儿都是一样。”-因为我们能认识到,早期人类学对我们的根本价值并不在于让我们了解了什么别的东西,而是了解了我们自己。

卡米拉•吉布斯

《卫报》,2014年12月24日马韧译

原文链接:

《欢愉》读后感(2):人类学家的三角之恋

爱情给人类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与幸福,还有相思的痛苦折磨。两情相悦,花前月下,长长久久的爱情令人幸福。辗转反侧,寐而不寝,望而不得只为心中思念的姑娘。还有一种爱情最为折磨人,喜欢上别人的爱人,这种爱情违背了人们的道德认知,第三者、小三、劈腿这些字都是对三角恋的别称。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作品中三角恋是常见的题材,这种剧情狗血内容、矛盾冲突非常之多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八卦心理,所以很受欢迎。《欢愉》就是一部三角恋的故事,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爱恋故事,也是三个人类学家的爱情故事。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人类学家的故事改变的。

这个真实故事的原型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作者的灵感来自简•霍华德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传记《玛格丽特•米的德一生》,以及后来读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里奥•福琼和格雷戈里•贝特森的书籍。并根据他们在新几内亚领地的塞皮克河流域共同生活几个月改编,借用了这段经理,但讲述的是一个不同故事。书中提到的大多数村庄和部落都是虚构的,你在地图中是找不到的,但实际考察部落的细节却运用到了书中。

在这本书中人类科学家的工作和他们的爱情交织在一起,两条线推动着故事的进程。让我们的视野进入到了原始的部落,在人类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中,与他们一起研究挖掘着这些部落的宗教习俗和他们不为人知的神秘部分。他们为人类研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安德鲁•班克森的叙述下,逐渐交代了三位科学家的身份和他们的学术研究。安德鲁•班克森出身在一个研究生物学的学术世家,父亲的愿望是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继承自己看的事业继续从事生物学研究。大儿子和二儿子却都意外殒命,作为小儿子的班克森就追随父兄的脚步前往剑桥学习生物学。但却意外被人类学吸引,就改变了学术研究方向。独自一人在新几内亚研究学术,二十五个月的研究学术没有突破和进展,加上父亲的去世,心情低落一度试图自杀。直到内尔和芬这对人类学家夫妇的到来,挽救了班克森,让他重新开始自己的工作,。也是这对夫妻人类科学家让班克森取得了学术研究的成功。

内尔和芬都是人类学家他们在一艘船上相识相恋并结成了有共同事业的夫妻。但在学术研究上面妻子内尔要比丈夫芬的成就高,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并出版了一部学术著作。这些都刺激着芬,两人的关系一直很紧张,芬在学术研究上面一直没有突破,嫉妒妻子的成就,时常很狂躁经常发脾气,摔打打印机并虐待妻子。他喜欢部落民族的生活,经常和部落的男人们生活在一起,并穿着他们的衣服,在身上涂上油彩。内尔则是一个工作极度认真的人,在和部落人交流的时候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并随时拿出笔记本记录信息,和部落的女人孩子们相处的非常友好,很有爱心并给他们医疗上的救助。

班克森的到来缓和了他们夫妻的关系。三个人类科学家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着学术研究。在一次次的工作和生活的接触过程中,他们三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班克森发现自己爱情了内尔,内尔的丈夫芬也心知肚明,他们彼此努力使三人的关系保持正常,这些内心的想法都分别在内尔和班克森的书信中微微表露。男女之情总会在适当的时刻爆发。内尔的丈夫不理解她的学术和见解,使她很压抑,这种压抑的心情反而在班克森的面前得到了释放。她研究的部落女人的秘密竟然和性和宗教有关,说给丈夫听他了绝对会认为妻子疯了,当她和班克森分享这个学术研究的时候,在他们肢体接触的时候俩人的感情终于喷发了。

而此时的芬正在带着部落的少年头领,去偷别的部落的圣笛,偷到圣笛芬的学术研究将有大的成功。但他这一行为却引发了部落的战争,她们三个人类学家的命运将会有怎样的改变,这里还有多少秘密值得他们研究……

极端环境之中的一段三角关系,陌生而危险的土地上自我和欲望的纠缠,紧张刺激,不乏诙谐,考验智力。人类学家的工作研究值得人们敬佩,他们之恋间的感情纠葛也被我们津津乐道,八卦娱乐!

《欢愉》读后感(3):经典之作

《欢愉》作为2014年美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原谅我到现在才拿来一读。本书基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真实人生故事写就,在图书中不乏出现相关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和进展。米德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是奠基和开创性的人物,她关于文化、性、青春期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在本书当中,对于土著部落人类学研究中,也涉及到文明的进展、性的描述和思考。

本书作者莉莉•金,美国优秀作家,雪城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在多所大学教授英语和创意写作,其著作《英语教师》《雨父》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同时莉莉•金还是“麦克道尔奖”和“怀廷作家奖”得主,本书《欢愉》曾获科克斯书评奖、新英格兰图书奖。在本小说中,虽基于真实的人生事件改编,但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起承转合中,将小说推向一个个高潮。

对人类学有一定研究和兴趣的安德鲁•班克森在父亲死后,到曾实地考察过的新几内亚继续从事人类学相关的研究,其资金一直由其母亲资助,对其母的感情,班克森既思念又固执的不愿回到母亲身边,以至于在相关的信件上,展现两代人的矛盾和分歧。学术研究上的无力感和亲人死亡造成的阴影令他心灰意冷,试图自杀。内尔和芬这对人类学家夫妇的到来给班克森的黑白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班克森的幽默风趣和学术上的研究也缓和了内尔与芬之间不能明说的紧张关系。班克森被内尔吸引,理智令他选择压抑自己的感情。在芬的出走中,班克森和内尔发生了关系,尝试了双方肉体上久违的欢愉。

内尔作为一个外表看起来柔弱的女子,但在人类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其坚韧的性格和具有天赋的思想,在原始部落中,学习语言和交流展现的毫无障碍。在人类学追求和研究上,比自己的丈夫芬显得更有学术声望。三人对于人类学各自学术研究的方法和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一次促膝交谈中相互激发催生了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新见地,在知识的苛求和探索上,达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欢愉。芬为了建立学术地位,不惜偷笛子,牺牲人的性命,这种欢愉又显得为人所不耻。

在故事当中,人类学研究是一条学术线索,在文明和野蛮中探寻人类学文化的演变。在情感上,理性和激情的冲撞,知性和欲望的斗争,让人物命运的走向更加曲折。在审视他人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才发现了自己,在阅读《欢愉》中,思考人生欢愉的真谛。

《欢愉》读后感(4):想象背后的真实

读完Euphoria, 有些意犹未尽。在朋友圈分享了书的封面,被人问到是不是彩虹桉树。为了寻找答案,读到了一些关于这书背后的故事。

Euphoria是本小说,里面的人物却是基于美国人类学家 Margaret Mead为原型。Mead在费城出生,在宾夕法尼亚长大,是位学术卓然却褒贬不一的人类学家,她对南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性文化研究在当时颇受争议。二十多岁的时候,Mead和她第二任丈夫 Reo Fortune在新几内北部的Admiralty Islands研究马努斯人。1928年,Mead出版了 Coming of Age in Samoa,把她置于聚光灯下,成为世界闻名的人类学家。1930年,她出版了Growing Up in New Guinea,记录了他们研究马努斯人的成果。而1935年出版的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则成为美国近代女权运动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1932年底,Mead和Fortune在新几内亚遇见了一位英国人类学家 Gregory Bateson,也就是Mean的第三任丈夫。他们很快熟识,Bateson建议这对夫妻放弃返程回澳大利亚,他帮他们找到了一个部落来继续做研究。在此期间,这三位如书中所述,31岁的Mead与其余二十多的两位男士开始了一段戏剧化的三角恋。故事发生在八十多年前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作者坦然没有踏足过那片土地,三角恋具体怎么展开我们无从知晓。作者King选好人物原型之后就抛开了史实,凭借想象为我们讲述了这段故事,"Experience, contrary to common belief, is mostly imagination、"。虽然作者警告我们,不要从书里做调研,但经过对比,还是可以看到几分历史的影子。比如Fortune和Fen都是剑桥毕业,Mead有一位一生的女性挚友Ruth Benedict,从她们暧昧的通信中有人推论Mead是位同性恋或双性恋。书中也描写了Nell和Helen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Mead曾在美国人类学协会担当主席,也曾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荣誉馆长,她编撰过很多书籍。综观Mead的一家,也是学术氛围浓厚,父亲是经济学教授,母亲是研究意大利移民的社会学家,弟弟是位教授。Mead有两位姐妹,也都嫁给了著名人士。Elizabeth Mead是位艺术家和老师,嫁给了漫画家William Steig, 另一位Priscilla Mead嫁给了作家 Leo Rosten。如果有作家看到这里,是不是应该写个《宋氏三姐妹》或《合肥四姐妹》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呢?

参考链接:

《欢愉》读后感(5):到底是谁偷走了谁?

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呢?我仔细地看书封看了很久。“在审视他人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 “理性与激情的冲撞,构架了这个性感而优雅的故事。”“拷问文明和野蛮的界限,探寻知性与欲望的守衡。”

每一句都很棒,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心里最直观的感受却是:“到底是谁偷走了谁?”

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朋友说,这本书曾经想要取名为“无人知晓的欢愉”。这七个字简直太有魔力了,没有什么比隐秘且不能为世人所知的感情更让人心动了。可真正读完之后我才发现,“欢愉”二字,已经是最完美。

套用盛淮南对洛枳最后的表白:“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我们先来谈一谈爱情中最美的片段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吧。

我以为最美好的时刻,是情已动身却未行。

《欢愉》的情节发展说快不算快,但说慢也绝对算不上慢。在故事的开篇,就已经出现了班克森给内尔涂药的情节。一段细腻旖旎的描写,与本书的主题契合度刚刚好,却不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在我看来,关于爱情的故事,必定要剖开一段主人翁的伤心过往才算得上刻骨铭心。涂药算什么呢?他们之间真正心动的象征,是那副锡白色的金属框架眼镜——就像班克森自己所想,与他长久相伴的那个姑娘视力也不佳,可他从未想过给她什么眼镜。更何况,这幅眼镜不仅仅因为他们身处古老部落而变得稀缺,它代表的,是班克森对马丁的愧疚,是他不敢直面的过往。

接下来的发展就像一切深陷婚外情的、有良知的第三者一样,班克森开始逃避。

可是故事是不会因为谁的逃避就停下来的,内尔的日记辗转落入班克森的手中,夹在在海伦、麦伦的名字中间,不知道班克森读到自己的名字时情绪波动是怎样的,总之,他的脚步没办法再停下来了。他来到内尔和芬所在的部落,视线再一次与内尔交缠。这一次,他避无可避。

拥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人总是能轻易地开始惺惺相惜,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做研究、分享各自的成果、在圆形小湖的中央看星星、聊死亡。

心灵的契合加速了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也离间着彼此之间的信任。

在芬孤注一掷窃取那根属于部落信仰的笛子时,在那场盛大的仪式主导内尔的躯体之后,在我们以为班克森将内尔的心偷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逃亡再次打乱了波澜不惊的部落和将要沉淀下来的欢愉。

三人回归都市生活,伴随着的,是内尔决绝地要求班克森离开。

我有时间

你也有时间

还有时间去犹豫一百回

去憧憬和修正一百回

在吃面包片和喝茶之前

——艾略特

内尔 “放到肚子里”的人,有麦伦,有芬,或许还有海伦。

可班克森呢?

所以,到底是谁偷走了谁?

《欢愉》读后感(6):你在我肚子里。

这会是我2017年的最佳书籍

在看这本书期间,刚好自己选了“降临”这部电影来看。说真的,对我这大学生来说,对世界的认知、对爱情的感受加深了很多。就像是整个人的想法都升级了,让自己对人类学语言学有一定的了解和好奇。

而中文版的文字很美,即使里面经常有欢愉性的内容,一点也不粗俗。

最感动是三人之间的“欢愉”,思想的碰撞、磨合到最后的赞同。那时候的场景,不觉得他们之间会有什么问题。

令我有点惊讶的是结局,内尔死了,莫名的大出血,第一时间就怀疑是芬的暴力导致。但后来又细想,一点也不突兀。芬的暴力在前文也有略略提及过,越到后面就越清晰他家暴,而芬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大,物欲控制欲令人觉得可怕。这样的结尾,更加令人深刻入心。

可是,最心疼的是班克森了,最初三人的欢愉都消失了,却只剩他在告诉着现代人关于土著的故事、、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发生过了性关系,心灵的性交,思想的性交,言语的性交。”

我有时间

你也有时间

还有时间去犹豫一百回

去憧憬和修正一百回

在吃面包片和喝茶之前。

致敬Lily King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