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伍绮诗无声告白读后感6篇

《无声告白》读后感(1):论学会游泳的重要性(另附本书基情线-内斯and杰克分析)

莉迪亚死了,被淹死了,在她对自己许下新的承诺,决定重新开始之后。她原以为自己已经克服了一直以来存在于内心的各种恐惧,包括自己不会游泳这一项,所以她跳下木舟,准备横渡湖心,打破旧的,迎来新的。

可她不会游泳,所以她沉在了湖底,开始了无声告白这个故事。如果莉迪亚会游泳,她当晚顺利的回了家,我想故事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可莉迪亚为什么不会游泳,因为恐惧。

看完这本书,我看了一些评论,大家的观点集中在书封上那一句“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句话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是他人对我们的期待,这是客观因素。二是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主观因素。

读整本书的过程,我觉得一个场景对莉迪亚特别煎熬,就是全家在一起吃饭,父亲问她在学校朋友的情况,而母亲问她学业情况的时候。莉迪亚在学校没什么朋友,学业也一直走下坡路,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宇宙的核心,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她不得不编造谎言的时候。别人说谎是因为自己害怕被惩罚,而莉迪亚说谎是怕真相伤害了父母。大部分中国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父母把自己未能达成的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以爱之名,把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是多么讨厌的一种行为,我们都有切身体会,别人的梦想变成了自己的梦想,而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却被层层爱意给磨灭到距离内心很遥远的地方。

可埋怨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并没有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由这种期待所带来的恐惧,并努力达成和解,我想这才是我读这本书的意义。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我特别不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认清自己到底是谁。詹姆斯看似温柔,严谨,老好人,可这个家庭大部分的悲剧其实都是始自于他。从最开始与玛丽林稀里糊涂的结合到后来与路易莎的婚外情,从干涉玛丽林实现梦想外出去当助教到把自己对社交的恐惧变成希冀强加在莉迪亚身上,从自己与子女相处过程中每件小事的处理到在生活过程中对子女表现的严重偏向。这些都反映出詹姆斯性格上的懦弱,容易逃避,抓不住问题关键的自怜,交际能力的严重欠缺以及虚浮于事的责任感。父亲之于一个家的意义就在于榜样,而詹姆斯从来没有想过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自身都不擅应酬,交际封闭,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八面玲珑。而在玛丽林离家出走后詹姆斯逃避现实,自怨自艾,对子女冷暴力的表现更是为以后这个家庭严重缺乏沟通,只有给予和接受埋下了伏笔。詹姆斯的恐惧在于他的少数种族身份,与周围的人都不一样,从小到大他都害怕受到排挤,极力想融入社会,这样的心理也造就了他的性格。不管是詹姆斯父母所能为他提供的家庭环境也好,还是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也好,詹姆斯的这种心态都是可以理解。但是当他成家立业,有子女之后,明知自身的问题,反而把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在子女身上的时候,我真想刷他一个耳刮子。作为一个成人都不能直面内心的恐惧,又何尝去要求一个跟你面临同样困境的小孩子(多次对内斯的表现)。所以这本书中我最不喜欢的角色便是他,其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老好人,在家庭,工作中扮演着和稀泥的角色,与其说是他们性格和善,圆润通达,不如说是以为他们看不出来问题的症结,也想不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可怕的是,有时候他们还会出现一张可怖的脸。粉饰太平并不能 解决问题,因为只要问题不解决,他就会一直存在。

玛丽林这个角色一定是有强迫症。优秀的人只会对自己要求高,而强迫症的人不仅对自己要求高,还会对周围的人要求也高。玛丽林最大的恐惧在于害怕变的像她母亲一样成为一个家庭主妇过着平凡安定的生活。她渴望与众不同,这也是当初詹姆斯吸引她的原因。某种程度上玛丽林被塑造成了一个自私的人,因为她太想变的与众不同,所以她一直试图在远离母亲直至母亲死亡,从一开始的行为反叛,到结婚后的杳无音信。也是因为她的自私所以造就了她那次抛家弃子的离家出走,给莉迪亚造成了深度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太想让妈妈留下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可以说,没有她的离家出走,可能莉迪亚最终也不会是死亡的结局。其实关于她继续上学完成学业甚至出去工作的问题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要用离家出走这么激烈的手段去达成,只能归结于她性格里的自私与强迫症。也是因为她的自私,所以把自己对独立女性生活的渴望以爱的名义强加在莉迪亚身上。妈妈怎么会自私?不自私的话,为什么同样是孩子,会表现出对内斯汉娜的忽略?为什么从离家出走归家后就不再做饭?其实玛丽林也是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她试图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恐惧,只是也难舍舒适温暖的生活,所以在压抑憋闷的气压下去折磨他人。

所以,詹姆斯和玛丽林是一对失败的父母,但和千千万万的父母又何其相似。他们尽管不完美,甚至有缺陷,可他们生育了我们,用他们以为的爱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除了感激,也不能有更多的奢求。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面临自己的困境,不可能有人能为你制造出绝对无压力的真空环境。所以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恐惧,自我和解。

莉迪亚是一个特别好的女孩儿。她明知家庭环境的不正常,还是义无反顾的背负起了责任的重担。拒绝了正常女孩儿的社交生活。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经常性的假装打电话。为了让母亲高兴,不再离开,满足她无止境的期望,尽管很多期望甚至在自己的能力之上。而她几乎没有怨言,渴求的无非是哥哥的统一战线。甚至在经历了哥哥要离家去外求学,给杰克表白遭遇真相的冲击之后竟然能意识到自己一直活在恐惧之中,直面恐惧,决定重新开始,做她想做的事,她决心改变一切,多么勇敢。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所以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这也是一开始会有不服,但后来内斯汉娜不嫉妒莉迪亚的原因。太多的爱也意味着太多的责任跟压力。所以不必对爱渴望。爱,这种东西,适度即可。

所以便显得杰克对内斯的爱难能可贵。那种爱,是一厢情愿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报。是小心翼翼而安静的爱恋,却无所畏惧,无论如何,都会执着地进行下去。其实书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大概就感觉出来杰克对内斯感情的不同,在玛丽林离家出走,杰克拿小鱼糖果去安慰内斯的时候。

杰克为什么会爱内斯?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得不到而引起的特别关注,在关注之后又被东方男孩的神秘以及学渣对学霸的崇敬而引起了兴趣,因为产生了兴趣又加上内斯对他的厌恶所交集而形成的一种莫名欲望。

反正最后他们在一起了,何以看出:认真读最后一页或倒数一页中有一句:

某一天,当他看到那个永远留在杰克鼻梁上的小凸起,想要轻轻地用手指抚摸它的时候,他会想到莉迪亚。

据全文,内斯是去上了哈佛的,而杰克在学业方面是个渣,没在一起的话,以内斯对杰克的偏见,是很可能不会再见的。而且看到对方鼻梁上的小凸起,是要近距离凝视或者亲吻的时候才能看到的。

所以,你懂的,不在一起,也对不起杰克这么多年的苦苦守候。

《无声告白》读后感(2):害怕失去所爱,却又渴望着自由

伍绮诗用这本写了6年的这本小说告诉你:喏,这就是家庭,一个带着中国味道的美国家庭。我甚至觉得她在讲述家庭上有了点李安的味道,在看似融洽的生活中却有着无声的忍受,人们愿意因为爱的承诺而妥协、牺牲,会因为害怕失去而顺从。可是,爱的倾斜成为沉重的负担。书中的一些描述时时令我在心里默默流泪,这并不是一本轻松的小说,但它能引起共鸣。或许,它紧紧抓住了人们内心的恐惧与欲望:害怕失去所爱,却又渴望着自由。

伍绮诗是香港移民第二代,父母都是科学家,从小在美国长大。因这部小说的人物与场景也设置在中美跨族群婚姻背景下,我在阅读时不禁想,这些都是作者个人经历吗?如果是,那么作者又是如何面对或浓厚,或稀薄的爱,面对不平等的遭遇?因为中美跨族群婚姻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期才合法,跨族群的家庭往往不受人待见(想想台湾的东南亚新娘就是),棕色的瞳仁与黑色的头发根本不及金发碧眼漂亮,亚洲人在白人中间那便是与众不同,这滋味并不好受。但是白人女学生玛丽琳爱上了中国教授詹姆斯,他们真心相爱,根本不视族群差异为障碍。为此婚姻,玛丽琳再也没有见过她的母亲,她一直想要逃离母亲给她的预设:“你应该找一个和你更像的人结婚”,“你应该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为此婚姻,玛丽琳放弃了自己当医生的理想,在她的学生时代,她常常在全是男生的物理课上拿第一——玛丽琳也是与众不同的人。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玛丽琳和詹姆斯与环境的不同并不能使他们变得相似,这种不同反而成为二人之间若隐若现的鸿沟,他们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下相爱了。于是,他们将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但是,莉迪亚死了,在她十六岁的时候。莉迪亚是他们最爱的一个女儿,她拥有着母亲蓝色的瞳仁,因此詹姆斯爱她,因为她像一个美国人;她在生物课上表现优异,因此玛丽琳爱她,因为她继承了母亲的科学天赋。可是莉迪亚死了,她走向湖心,背负着沉重的期望与爱,渴望在湖中找到自己。这成为一个触发点,家庭的维系开始崩裂,过去的秘密铺陈开来,预想的未来全变了。父亲詹姆斯与东方学生有了婚外情,想找个与自己更像的人结婚;母亲玛丽琳感到悲伤无助,她无法理解这一切,却又感到深深地内疚;哥哥内斯感到愤怒,他爱着妹妹,即使妹妹抢夺了他从父母那里的爱;妹妹汉娜,最小的一个孩子,却是敏锐、安静地成为了家人的安慰——也是小说对读者灵动的安慰。

我觉得这本小说想要呈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美国的族群问题不只是白皮肤对黑皮肤的歧视,它还是亚洲人在融入美国生活过程中难以穿越的隔膜,看似婚姻与家庭之爱可以超越种族歧视,可事实上,它犹如未及择清的藤条枝蔓,带来社会结构之土,成为爱人之间硌眼的沙尘,相互伤害。我也才猜想着,作者是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如果不是的话,她为何能将玛丽琳的医生之梦写得如此动人与执着,不畏社会上的男性霸权?在读到幼小的汉娜聪明又敏感的直觉时,我觉得,这犹如小说中清凉的风,一扫疑云,并在倏忽之间,洒下一道道阳光。作者说,她善写悲伤的故事,但我会说,有了汉娜,小说就有希望。而我也感到,在如此之多她想要表达的东西中,爱的伦理是她书写的最迷人的部分。

《无声告白》读后感(3):成长

生活在温哥华,对种族的差异,移民的烦恼,有深入体会,我特别关注移民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发现,在北美,移民矛盾突出的族裔主要是亚裔和拉丁裔,其他的种族似乎没有这么明显,可能他们的文化趋同。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我读过好几遍,母女之间既有深沉执着的骨肉亲情,又有无可奈何的隔膜怨恨,既相互关心又相互伤害。这是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之间无法避免的文化冲突,因为生活在加拿大,我更能体会到那种如钟摆一般在东方与西方间游离和徘徊的困惑和失落,这永远都是一道文化的难题。

原本对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CelesteNg)这本书,我预想看到的是和《喜福会》类似的故事,而作者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她不仅刻画了文化的冲突,更让我读到了人性的冲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一个华裔男性与白人女性组成的家庭。开篇就是这个家庭二女儿Lydia死了,讲述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夫妻,母女,父子,父女,兄妹,姐妹之间的冲突。丈夫James(这个名字,很耐人寻味,如果在温哥华大街上喊一声James,估计会有几个华人同时回头,我想James代表了泯然众人的华裔男人)的爸妈是第一代美国移民,双双被招进同一所中学做清洁工和厨房帮工,也因此给了James机会参加入学考试并被录取,成为学校第一个中国人。此后几十年,他怕别人看不起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情,融入美国社会,甚至从小拒绝学习中文,怕影响了他英文的纯正——性格中得偏执、对本族文化的自卑初露端倪。尽管他考入哈佛大学,后来成了一名研究美国牛仔历史的教授,他始终没有朋友,没有融入社会。妻子Marilyn成长于单亲家庭,由于父亲不负责任的一走了之,母亲教育她要树立考入哈佛,与哈佛毕业生结婚的人生目标,同时也把对父亲的愤恨传递给了孩子。她比班上所有的男生都优秀,她立志要作一个医生。

两人的冲突,我总结为一个词“different”。James努力消除不同,徒劳地想和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一样;Marilyn努力实现不同,要比男同学做得更突出。当两人第一次在课堂上相遇,Marilyn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黑头发、褐色眼睛的James,而在这个美国女孩的怀抱中,他感到被这个社会接纳了。不幸的是,他没有得到Marilyn妈妈的接纳,她觉得女儿应该找一个更好的丈夫——被丈夫抛弃的女人仍然希望女儿通过婚姻改变命运。好学上进的Marilyn因为怀孕,生了两个孩子在家做了家庭主妇,她很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曾经有个机会,James的一个同事想找一个助手,她跃跃欲试,James却对她说,如果她去工作,别人会认为他挣的钱不够养家——典型的中国大男子主义,自卑的心理暴露无疑。Marilyn在失去工作机会,失去母亲的双重打击下,意识到自己不可以再过家庭主妇的生活,居然和当年的父亲一样不辞而别,独自离家去上大学——抛弃孩子的魔咒居然再次重演。一双儿女在家中,唯一的感觉是母亲离开他们,留下陪伴他们的是不爱他们的父亲(父亲从未对孩子说过爱,打过儿子,嘲笑儿子想做宇航员的梦想)。看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学生,小时候父母很忙,把他寄养在保姆家里,他对我说过,“他们肯定是嫌我麻烦吧”,听得我眼泪都下来了。

Ng确是讲故事的高手,情节急转直下,Marilyn痛快淋漓地畅游于学海时,意外发现又怀孕了,只好退学,“壮志未酬”,悲剧继续上演,回家后,她把自己对事业的期望都寄托在二女儿Lydia身上,James把自己试图融入美国社会的梦想也寄托于Lydia身上,而大儿子,小女儿都形同空气。——成年人自己壮志未酬,便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从此,母女,父子,兄妹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的一根稻草,终于压死了骆驼——Lydia在一个夜晚消失了。

我经常和先生谈论一个概念“北美的阳光Daddy”,运动,健康,快乐,不吝于用言语对妻子,孩子表达爱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中国男人内敛,沉默,羞于说爱,部分人有大男子主义,觉得女人一定不能比自己强。其实,James如果能支持Marilyn实现职业理想,愿对孩子表达爱意,肯坦然接受文化的不同,故事的发展一定不同。

除了文化冲突,人性冲突的描摹与刻画也入木三分。

曾经困惑过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那些父母离异的人,遭受婚姻变故的可能性比别人更大;那些因父亲花心、抛弃妻儿,导致心灵创伤的人,会在成年后重蹈父亲的覆辙;那些遭受父母家庭暴力的孩子,成年后会对孩子拳脚相加——照理说,遭受过痛苦的人,不是该避免痛苦降临自己的孩子身上吗?现实是,大部分人依然在重复那个循环,犹如一个破解不了的魔咒。答案是,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高质量爱的人,很难给予别人健康的爱。

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意外发现以前的一个男同事QQ签名是“我就是我,不一样颜色的烟火”,我哑然失笑。这句话,是张国荣的一句歌词,我至少听到三个中国男人颇为自负地说过这句话,这三个中国男人各有特点,然而共同点是,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恋情,却始终没有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仅仅是遇人不淑?我想,他们如果不能看清自己的问题,即使最终走入婚姻,有了孩子,亲子关系也可能遭遇很大的问题。再说,张国荣,在这方面应该是个失败者,怎么反倒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

当然,有少数成年人,成功突围,努力成长,不让曾经的痛苦再次在孩子身上重演。这些父母,是涅磐的凤凰,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了重生。

小说开篇颇有些黑暗,还好结尾终究透出亮色。Every cloud has its silverlining(黑暗中总有一丝光明)。Lydia的离去,让夫妻,母女,父子,兄妹,每一个人都意识到:I would want totell you, 都在为改善亲密关系而努力。(和故事的题目Everything I Never ToldYou形成对照)

作者也说,如果读者通过这本书,改善了自己的亲密关系,这将是她感到最快乐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有心灵成长的功课,教这门功课的老师叫痛苦,有时有个教授叫绝望也来代课。——引自碧草清幽”

《无声告白》读后感(4):假如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就死了

说实话,这不是一本阅读体验很愉悦的书。

开篇,作者就让女主角莉迪亚死了。

一个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成绩优异,父母兄长疼爱,是什么让她选择了在别人酣睡的深夜走向了湖面,最后落水而死。

故事从莉迪亚的父母开始。一个哈佛华裔学生,家庭赤贫,他靠着天赋一路学霸到了哈佛。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妈妈一心想让她成为医生,并且嫁一个哈佛毕业生。

这两个人因为类似的成长环境,跨过人种差异,成为夫妻。她爱他,爱他身上的那种坚韧以及平静。那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他享受被一个白种人女孩爱慕的感觉。

你越是想依靠感情和婚姻去拯救什么的时候,你却越是得不到。

因为怀孕,白人女孩,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也没有成为她想成为的医生。从此,她成了华裔教授詹姆斯李的太太。她的生活从此只有丈夫、厨房和孩子。

一个原本想依靠妻子来进入主流社会的丈夫,却发现妻子比她更宅更不合群更没有朋友。而一个被母亲指望出人头地的学霸女,却嫁了一个华人先生,从此断绝母女来往,再也没有梦想这回事。

这样的父母,不是在美国,就是在中国,大概也比比皆是。她没有成为医生,所以一厢情愿认为女儿极有生物天赋,一定会进入哈佛,成为最优秀的女医生。他一辈子找不到社会认同感,所以期望子女成为学校里的社交明星,成为他的骄傲。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十几年,竟然全然不知道,他们塑造的一个家庭,像牢笼,紧紧捆住孩子,用要求来表达爱,用失望来施加压力,只在子女拿到优异成绩单的时候才有一丝笑容。

人类有时候是多么愚蠢啊。眼里只有自己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却从来不曾好好看一下,自己到底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别人又到底因为你承受着什么。

莉迪亚的哥哥终于熬到了可以去大学,他如出笼的鸟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这成了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家庭里,她无法想象,她该如何继续面对父母,就连她最后的安慰和依赖都要走了。

父母有时候是多么的迟钝啊。把闷不吭声理解成温顺乖巧,把不合群没有朋友理解成正好可以安心学习,把考试考砸了理解成不够努力。

他们已迟钝,已经早就忘记10几岁的自己渴望着什么爱着什么又恐惧着什么。全然看不到一个孩子是怎样努力的活着。

人真是这世上最健忘的动物。所以40岁没法理解30岁,30岁也看不懂20岁,20岁则对10几岁不屑一顾。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被要求中长大,习惯了用爱来索取交换,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梦想没有灵魂。却忘记了,每个人生来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习惯,有的人不可能习惯,有的人只能以死作为逃避。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一批相约共同自杀的少年。他们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脑子里忍不住开始思考:我到底为什么而活,活着有什么意义。

当父母和成长氛围,不能给予他们一个合理的解答,给予他们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候,他们脑子里就开始蹦出一个念头:活着毫无意义,我决定死去。

可当孩子们已经在脑子里百转千回之后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父母和家中人竟然毫无察觉。

而伍绮诗在这部小说里,一边一层层解开剖析了少女心中的那种百转千回,一边淡淡写出了父母的那种后知后觉。这种巨大反差下,你清晰的看到,那种悲凉、渴望、爱而不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给逼死的。

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变坏,可是没有成功。她想学开车,可是连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结果葬身。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吗。与其说悲伤,不如说是洞见。因为这种洞见,你体会到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悲伤,而是切肤切齿的寒冷。

我不禁去想:幸好,我勇敢的活下来了。这是我读完小说之后,心中升起的一种无限自豪感。

年轻人眼里的一点点悲伤,总是比天还大。可是无数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坚强努力从那样天大的悲伤里面走了出来。

这是多么值得为自己赞扬歌颂的事情啊。可是,他们却携带着那种悲伤,一直对自己没办法满意,一直难以高兴起来,一直看不到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的,从骨子里,他们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

总有人问我,自爱是什么。

一个成年人的自爱应该是,勇敢的努力回头,看到曾经蜷缩在角落里的那个小小的自己,走出去,拥抱他,赞美他。谢谢他是那么的努力,让你在今天,仍然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起码你还有小龙虾吃,起码你知道了开车时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起码你从那个家走到了世界更多地方,起码你爱过恨过知道了什么叫情欲什么又叫做爱情。

《无声告白》读后感(5):在令儿女感到窒息绝望这件事上,母亲更有天赋

开篇第一句话:莉迪亚死了。

在主角猝逝之后,悲痛的亲人探寻死因,回忆逝者,以当下与回忆两条线穿插,辅以众人的自省自责,这是非常讨巧的故事结构,较出名的例子是卡洛琳•帕克丝特的《巴别塔之犬》:失去妻子的丈夫期望让狗开口说出真相。电影方面此类故事更多,如《天佑鲍比》《儿子的房间》《轻轻摇晃》。

真相。理由。人们总是迫切需要一个理由,为什么不再爱我?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是那个人升职?为什么我得了这种病?告诉我为什么。我要弄清真相,我要一个理由。故事的任务就是挖掘被死者带走的真相和理由。

在《无声告白》中,理由是母亲玛丽琳像雪片一样不断堆积的、希望她成绩优秀当上女医生的敦促,是父亲詹姆斯李对她融入人群的期望,是唯一知心的哥哥内斯离家上大学之后的冷漠。妹妹汉娜和朋友杰克也都不能给予她想要的关怀和爱。没人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积雪压折树枝,稻草压垮骆驼。条分缕析之后,自杀理由成立,太成立了,她简直必须是自杀的。

(然而居然不是自杀。其实,是……一场意外。)

抽丝剥茧的推理/回忆从父亲母亲的相识开始,白种女孩玛丽琳与黄种青年詹姆斯李结婚,代价是与家庭决裂。生和死的种子在同一时间埋下,玛丽琳始终对因婚孕终结的学业耿耿于怀,詹姆斯始终敏感自卑,整个家庭氛围压抑晦暗。女儿死后,詹姆斯没有与妻子抱头痛哭,在互相指责中玛丽琳对丈夫说:总得有人负责。我知道怎样独立思考,我不像某些人,我不会对着警察叩头(P、113)。于是詹姆斯愤而离家。

叩头所象征的低级种族的奴性是“洋人”为“清佬”贴的许多标签之一。严歌苓有一个短篇小说《风筝歌》,华人男子娶了白人姑娘,一次争吵中丈夫失言说道:大萧条又怎样?让鬼佬萧条去!……争吵时他们会暂时退到自己原属的两个种族队伍中去,放出一副陌生的喉咙和目光,然后惊诧地发现原来十几年枕边之伴永远不会完完全全是“自己人”。 这种分歧一直埋藏在厚厚土层之下休眠,当变故发生,山崩地裂,它就赫然暴露出来了。

快乐可以一起分享,忧伤可以互相抚慰,但最深的悲伤不能分担。痛苦不是纽带,而是鸿沟。每个人只能盯着自己心灵上的裂口和血痂,像笼栅后的困兽一样嘶吼踱步。

故事的叙述流畅,非常细腻,是那种能看到雕塑上指纹的细腻。有很多很棒的比喻句,读到时就像额头被凉凉的指头戳了一下。我个人对这部小说不满意的地方是过于常规。人物像是把剪出的纸人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每个纸人有自己的脸谱和规定动作,扬手与垂头、逼迫与退缩,整个故事成了一种作者意愿过于清晰显著的摆拍,以至于每个人都似曾相识又都十分陌生,他们只能从书页里半坐起来,是一具具凸起浅浅轮廓的浮雕。而几乎所有情节又都在一种可以预见到的戏剧性范围之内,鲜少意外。

而且,角色多数行为缺乏足够理由。母亲玛丽琳做过门罗故事似的挣扎和“逃离”,但最终由于发现怀孕而回到家中,结束两个多月的出走。这件事非常关键,几乎可以说它遥遥裁决了九年后莉迪亚之死:回家之后玛丽琳彻底按熄了自己的女医生之梦,决定把它移植到长女身上,而莉迪亚则下定决心从此对母亲言听计从,“多年前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身边”(P、220)。

内斯对妹妹的漠然呢,理由是他早就盼着离开这个家,一旦去了大学就像撞破樊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妹妹打电话来谈心真够烦人的,一切家中的人事物如今关我卵事。

理由倒是都给出来了,但对我来说并不那么有说服力。

去翻了翻亚马逊上读者们的书评,大家差不多都在当先位置夸赞了伍女士叙事能力,有一个人说,写得是真好,但我好几次都差点读不下去,因为所有角色都前所未有地可怕,我知道要引人入胜不需要靠他们都有上佳的品德,但角色必须得做到让人能牵肠挂肚呀。

书中这对可怕的父母,把所有期望寄予长女莉迪亚,对儿子和幼女的忽略令人寒心。莉迪亚死了,两人在悲痛、逃避、争执、出轨与捉奸之后,幡然悔过了。母亲最后把向她走来的小女儿汉娜错看成莉迪亚,看清之后拥抱痛哭,父亲也把与长女做过的游戏与幼女共享。这是个貌似温馨正确的结局。作者告诉大家,从此他们就“正确地”生活在一起啦:詹姆斯和玛丽琳像当年一样温柔而珍重地做爱,出轨那桩事权当没发生过,“永远不会讨论”;他“和儿子说话时语气里不再有火药味,儿子也不再针锋相对。以后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P、279)

作者的意思是,莉迪亚之死成为这个身染痼疾的家庭的良药。好了,故事到这就收篷了……

我中学那会儿是个数学白痴,考卷上最后一面有特别复杂的大题目,通常那种题目答案不是0就是1,于是我云山雾罩地推导一通,在最后一行重重地写上“=0”。

亚马逊一个读者写道:They didn't deserve anything better。

把《无声告白》引进中国,简直像是这个故事的“回乡”,中国读者们对它天然会有更强的共鸣。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做法多么熟悉、庸常、普遍,普遍到简直不值一提:这不就是最最中国式父母的做法吗?坚定固执、热火朝天、数年如一日地把人生的失意转化为培育儿女的动力,幻想把孩子当做替身、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对父母爱的方式也如此中国——至少在中国家庭中更常见——过度注重学习成绩,与孩子缺乏沟通。

这是一种以爱为名义的极大自私。其恐怖在于,它的来源与执行者具有如此不容争辩、不可抗拒的权威,接受者除了溺死其中或隐忍等待离散的一日,没有别的解决方法。

在令儿女感到窒息而绝望这件事上,显然母亲更有天赋。来自父亲的压力虽然沉甸甸,但往往失于粗疏而不得要领,还留有能透气的缝隙,但母亲的殷切敦促则更精细,无孔不入,密不透风。母亲是子女心中的迦南地,一旦连这块乐土也失去,就陷入无荫庇的悲惨境地,犹如在沙漠里一点一点干渴、枯萎下去。

那种干渴有时不致命,有时致命。

(华裔创作者以父母子女这种题材开启艺术生涯,总归不会失手,比如李安的《推手》,华裔导演许泰丰的《轻轻摇晃》。)

电影《天佑鲍比》里,不被母亲认可的同性恋儿子鲍比说:“接受这样的我,或者就干脆忘记我吧。”

本书另一背景是华裔移民的遭受歧视问题。詹姆斯李的父亲“顶着假名来到加州,假装是多年前移民过来的一位邻居的儿子……到二战结束为止,几乎每位华人移民都有类似的故事”。我听说过一个词叫“纸儿子”,那是旧金山移民局对1910年到1920年入境美国的中国男孩的称呼。1907年旧金山大地震,接着又来一场大火,许多房屋被烧毁,包括移民局大楼里所有档案,所有中国人入籍和出入境的记录全没了。于是他们跑到移民局填写自己留在大陆有多少多少个儿子,用这些个胡乱填写的“儿子”名额把中国远亲近邻的孩子接到美国来。

这个背景被处理得有些扁平。一个读者留言说:我也同样身为少数移民族裔,我明白她的观点,可惜并没激起我的共鸣。

最后仍要夸伍女士的叙述能力,詹姆斯和玛丽琳恋爱和第一次做爱的段落光彩照人,很多读者都印象深刻。书末致谢里说:写作是个孤独的行当。然后她后面感谢了某某作家协会,某某街写作协会(一个街区还有自己的小作协?!),以及她所属的作家团体“矮胖猴”,还有她的经纪人、出版代理公司、制作团队、宣传代理……光致谢各种人就占了三页纸!到底哪里孤独了啊?比起来在我们这儿一个作者单线对应一个责编才真是孤独好不好!

P、S书里有同性暗恋故事线。嗯。

《无声告白》读后感(6):悲剧的起源

在莎士比亚的世界里,悲剧分为命运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前者是无常的强大世界对弱小人类的捉弄和摧毁,后者则是人类自身的缺点所导致的灾难——悲剧的中心总是人类,然而如果真以人类为中心去考虑的话,所有悲剧的来源其实只有一个——无知,亦可以说是佛教中所说的“无明”。

人们最大的悲剧是他们不知道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因为人类可悲的感知力的限制,他们感受不到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许多事情——即使那就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实际上意味着什么——于是被接踵而至的灾难打得措手不及;绝大多数人类在和世界交谈时眼中永远只有自己——然而即使对自己,他们也无法看清,在蒙昧中长久游荡之后才会在偶尔的清醒中惊觉,自己已经偏离目标太远——然而许多人没有机会踏上回归之路。

这部小说出色地展示了人类的无明所造成的悲剧,从一位少女的死亡,这一悲剧的顶点开始,逐渐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那些在“无明”中逐渐积累的扭曲,一切错误的构成中都没有恶意,然而悲剧并不需要恶意去推动,无明即足以构成一切灾难,一厢情愿的期望和错误的认知将会让人们为自己构建巨大的陷阱,即使最终跌落其中的痛苦和震惊,也未必能让人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反而可能错得更深。

然而作者是慈悲的,她给予了真相与救赎,(值得注意的是,她给出的救赎也是禅宗的顿悟式的,一个线索,灵机一闪,否定了过去的一切谬误,直达真相)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书中人物,随着作者揭开真相的笔触,我们逐步认清其扭曲和悲哀的真实面目,而在对真相的顿悟里,痛失所爱的人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救赎。

这个故事正是伊甸园神话的完美解读,无忧无虑的伊甸只是蒙昧的幻象,无知的麻痹,然而一经吃下智慧之果,从幻梦中清醒的初尝智慧之人将会发现自己其实正赤身裸体地站立在荒野之中,他们将不得不在眼泪中踏上充满荆棘的朝圣之路,历经磨难之后才能在真相——智慧的进一步圆满那里寻得救赎。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