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奇戈希·奥比奥玛钓鱼的男孩读后感6篇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1):不一样的青春小说,不一样的钓鱼男孩

青春和死亡本该是背道而驰的两个词,而文艺作品中常常让两者之间充满千丝万缕的联系。强烈的冲突和反差造就了那些不朽的、震撼人心的故事。加缪的《局外人》,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神作《哪吒闹海》,以及今天读到的这本《钓鱼的男孩》都是个中经典。

《钓鱼的男孩》作者是奇戈希•奥比奥玛,现居美国的尼日利亚作家。这部小说是他的长篇处女作。读之有天才横空出世的感觉,不仅获得了媒体和市场的认可,而且一举入围世界文坛影响力最大的布克奖短名单。

小说主人公阿格伍一家生活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小镇——阿库雷。在这个宁静祥和的小镇上人们过着平静地生活。四个孩子,大哥:伊肯纳、 二哥:波贾、 三哥:奥班比、 和最小的弟弟,我:本杰明。因为父亲调去外地工作,无人管束的“我们”踏入了一条被视作禁区的河流钓鱼。

青春的底色本应该是无所畏惧和目空一切的勇气。“我们”犯禁钓鱼之后得到了父亲的教训,奇戈希借父亲之口解释道出了“钓鱼的男孩”的题中之义。“你们有冒险的勇气,冒险精神是男人的精神”。冒险精神是青春的号角。虽然犯错但是父亲没有彻底否定“我们”。“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美好梦想的捕猎者,不屈不挠,直到捕获更大的梦想。我希望你们成为世界主宰,成为令人生畏、无可阻挡的渔人”,“不是在脏水潭里钓鱼的渔人,而是知识的渔人,聪明能干的人,在生活的江河湖海里探索并取得成功的人:医生、飞行员、教授、律师”。父亲希望儿子们成为这样的男人。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残酷的青春。生活在河边一个叫做阿布鲁疯子犹如先知,他所到之处带去的无疑就是死亡和灾难。小镇上的居民唯恐遇见他而避之不及。所以四个小男孩钓鱼的河边才会成为禁区。原本和睦友好维系在亲情纽带上的四兄弟因为疯子阿布鲁的谶语,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疯子的语言中,大哥伊肯纳将会被他的另一个兄弟杀死。

勇敢独立有担当的大哥,被恐惧攫住内心,奇戈希写道,“如果恐惧攫取了一个人的心灵,这个人就会身心俱损。我的哥哥就是这样。恐惧占据他的心灵之后,他失去了很多东西——平和、安乐、和他人的关系、健康,甚至是他的信仰”。家中长子和次子兄弟相残,二哥波贾杀死大哥伊肯纳之后,在自家的水井中自沉结束了生命。亲人的接踵辞世,诅咒了这个原本属于中产阶级的尼日利亚家庭。而三哥奥班比和我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为哥哥们复仇,杀死疯子阿布鲁的宿命。

看似简单的故事,看似青春的躁动和残酷的故事,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我认为,四兄弟象征的就是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流泪的非洲。而疯子阿布鲁象征的是闯入者——西方文明。殖民统治造就非洲今天残酷的现状,四分五裂的政局,独裁的政客,腐败滋生,饿殍遍野,人民的基本安全和生活得不到保障。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西方殖民者的退出并没有给非洲带来发展和希望。而是更加动荡与不安。兄弟相残似乎就是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隐喻。

而作者在章节标题上大量使用动物名称,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譬如象征父亲的老鹰,象征母亲的驯鹰人,象征被仇恨吞噬的大哥为蟒蛇……技法上使用得相当纯熟。这些比喻让读者更好地进入角色,感同身受地经历那些悲伤和残酷。

小说的最后,本杰明和奥班比杀死了疯子阿布鲁。终于摆脱了西方文明的掠夺和诅咒。本杰明经历来了大约六年的牢狱之灾之后出狱,迎接了第一缕自由的曙光。犹如南非伟人曼德拉经历试炼的光辉岁月。本杰明迎来了成年礼。尼日利亚和整个非洲大陆正踏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像少年啦飞驰!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2):钓鱼的男孩

《钓鱼的男孩》是一部纠结着背叛、宗教、救赎、人生与价值的小说,作者通过本杰明一家兄弟之间的亲情与反目,讲述了尼日利亚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大背景下人民面临的苦难,以一种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欢笑和悲伤,弹奏了一曲关于信仰和亲情的哀歌。

——令人扼腕的情节

本杰明和他的哥哥们在其父亲因为工作调动离开阿库雷以后组成了“钓鱼兄弟帮”,他们常常背着家人来到被人们视作“邪恶之地”的奥米-阿拉河边钓鱼,兄弟之间亲密无间。一天,善于预言的疯子阿布鲁对“钓鱼兄弟帮”的大哥伊肯纳预言他将会被渔人杀死:“在你死的那天,你会像鸟一样被人绑起来,你会变成哑巴,你会变成跛子,你会像饥饿的野兽一样舌头伸到嘴巴外面,再也缩不回去,你会高举双手想抓住空气,但你什么也抓不到。到了那天,你想开口说话,但你什么也说不出来,你将在一条红河里游泳,但你永远游不出那条河。你将像公鸡一样死去。”这个预言粉碎了他们兄弟之间的信任,并彻底将伊肯纳击垮。他怀疑杀死自己的渔人就是自己的弟弟波贾,在愈演愈烈的恐惧中,伊肯纳被波贾杀死,波贾也在悔恨中投井自尽。

——令人感叹的伦理

这是一个可以媲美《追风筝的人》、令人伤痛却终获救赎的故事,其悲剧情节给人带来极度震撼的效果。作者通过对父母之爱、骨肉亲情、邻里之间的怜悯等情感解读,表述了心灵解救的途径,彰显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永恒。小说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负载着死亡的重量,不论是文字风格还是故事的原始力量,都让人目眩神迷,将尼日利亚这一神秘国度的虔诚愚昧的宗教信仰和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赤裸裸地展示出来。通过这些复杂而又模糊难言的家庭伦理困境,作者深刻地揭示了贫穷与愚昧对伦理道德的扭曲与摧毁。

——令人尖叫的暴力

《钓鱼的男孩》是一部大胆的小说,无论是伊肯纳和波贾之间的斗殴场面,还是疯子阿布鲁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亦或是奥班比和本杰明为哥哥报仇杀死阿布鲁的过程,描写中充斥着暴力、惊悚和乱伦等描述。这些暴力元素在作品中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修辞作用,巧妙地控诉和鞭挞了人们面对恐惧所产生的自然反应以及愚昧民众的生活常态,同时又表现了对人性中勇敢和正义这一恒久主题的坚守,将暴力的议题上升到了“人性哲学”的高度,从而制造出更大的荒凉感,撞击读者心灵,使读者获得更为新鲜和深刻的阅读感受。

——令人无奈的信仰

作者以1996年的尼日利亚为背景,在亲情、友情、宗教、政治等主线的相互交融下,讲述了一家人的骨肉亲情、生活的苦难和个人的挣扎等,并以着重的笔墨对尼日利亚人民的精神生态观为基础进行渲染。“在西非各地,像阿布鲁那样被遗弃的人可以在街头游荡,如同野狗般觅食。他们中有许多人遭到汽车碾压,死在公路上。”作品中的尼日利亚人民生活艰辛、居无定所、迷信愚昧,受此种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无法健康成长,更无法看清自身混乱的人生前景。只消一个疯子随口说出的疯言疯语的所谓的“预言”就可以轻易击垮一个人,拆散一个家庭,破坏亲密无间的兄弟手足之情。因此可以说,作者写这部《钓鱼的男孩》也是试图唤起人们的生态危机感和生态意识,呼吁人们团结一致,共同缔造一个生态美好、安定和谐的世界。

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细腻勾勒出家庭与亲情、恐惧与仇恨、背叛与救赎。毫无疑问,《钓鱼的男孩》是一部极为动人的作品,一部壮丽的杰作。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3):动人心魄的故事

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常升腾出一股念头,好像是在看马尔克斯那本《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亲眼见证那看上去荒谬、绝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想法是如何成真的,人物如同作者手中的牵线木偶,一步步走向最终的毁灭,但偏偏这个过程无比焦灼,每一个细节合情合理又扣人心弦,却铺垫出荒诞而精妙的结局,让我沉迷在这个故事中,紧张不已。

阿格伍一家原本紧密团结,但父亲的一个工作调令改变了这一切,趁着父亲鞭长莫及时,四兄弟跑到已是禁地的大河边钓鱼,不料遇上了疯子阿布鲁,阿布鲁做出了一个令人惊怖的预言,长兄伊肯纳将会死于自己兄弟的手上,这成为伊肯纳挥之不去的心魔,故事以四兄弟中的幼弟本杰明的视角展开,一点点描摹这个家庭是如何分崩离析的,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钓鱼的男孩》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兄弟间的深厚感情、政治背景和宗教隐喻、民间传说和神话中展现出的尼日利亚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个悲剧引发的哲学思考,整个故事饱满有力,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紧张感,我就像追逐饵的小鱼,被这个故事牢牢钩住。这本书虽是奇戈希•奥比奥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他的文字风格与叙事节奏极富魅力,就拿故事中出现多次的类比来说,每一章节以对一个人的类比展开,像聚焦镜头,挨个移到不同人物上来展现阿布鲁的预言对这一家的毁灭性影响。用动物做类比既符合孩子的视角,又充满野性的张力,如《变形》一章中第一句话就是“伊肯纳在经历变形。”简简单单的叙事,却有着风雨欲来之势,让我这旁观者屏息以待。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奥比奥玛将故事背景设立于1990年代阿巴查统治下的尼日利亚,阿布鲁就如同横加干预尼日利亚内政的欧洲殖民者,而阿格伍一家代表了因此受尽苦难的尼日利亚人民。在这里大河的意向十分有趣,奥米-阿拉河在阿库雷原本的传统文化中是被奉作神袛的,但殖民者和《圣经》的到来让这条大河走下神坛,甚至变得臭名昭著,当地人也遗弃了这条大河,这不正象征着殖民者对当地文化乃至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吗!阿格伍一家的悲剧是整个尼日利亚的缩影。

抛开故事的政治隐喻,单就这一悲剧本身来探究也是极有意思的事。伊肯纳的一系列反应让我想到所谓的“自证预言”,当我们相信一件事会发生,最终这件事也真的发生了,但实际上这件事真的必然会发生吗?还是我们在心理诱导之下做出的自我选择?奇怪的是,我们的相信一般都落在坏事上,对好事将信将疑,反而任何坏的消息,即使看上去多么荒诞不羁,都会成为我们心头极重的负担。这也许是人的恐惧心理在作祟,本能地想要规避危险和伤害,而这种恐惧驱使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与我们所要达成的想法背道而驰。奥比奥玛将伊肯纳的心理变化描摹得入骨三分,也因此这个故事牵动人心。

读完这本书仍意犹未尽,可惜奥比奥玛只写了这一本,只能翻来覆去回味内心的激荡。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4):钓鱼的男孩:三大哲学问题的逻辑推演

从哪儿来

当我翻开《钓鱼的男孩》这本小说,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一组年份1996年1月,没有作者会无缘无故的在作品的开篇就详细的表述一个年份,他一定是有特殊用意的,于是我决定去查一查,这个年份之前或者之后尼日利亚这个非洲国家都发生了什么,鉴于我对尼日利亚历史的不熟悉,于是上网搜罗了以下材料,用来支撑我后文索要架构的逻辑链条,以及之后的推演和分析。

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统治尼日利亚北部。

1472年葡萄牙入侵。

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

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政府。

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

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独立后多次发生军事政变,长期由军人执政。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

1993年11月以阿巴查为首的军政府接管政权,组成临时领导委员会和联邦执行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

1998年6月8日阿巴查猝死,9日国防参谋长阿布巴卡尔接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确定1999年5月29日向民选政府交权。

从历史来看尼日利亚是先天不足的,整个国家前半段的历史是被英国侵略、殖民,后半段为军政府执政伴随的是暴力和独裁。

解读尼日利亚的历史自然避不开英国。从小说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出英国对尼日利亚的影响,大到基督教小到消毒用的滴露消毒液都不断的提醒着我们英国对于尼日利亚这个国家的渗透已经遍布各处,殖民统治自然是非正义的,充满盘剥的。但英国人带去不仅仅是一个殖民制度,它带去的是文化,是先进的技术,是一流的人才,作为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尼日利亚自然是不及的,当一种制度和文化失去活力,另一种文化和制度是天然的会进行补位的。很明显的一点小说主人公本杰明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形象,为什么说他典型呢,原因在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一个中产,他的认知是一个精英阶层的认识,为儿女们规划的道路是教授、医生、律师。要把子女送到加拿大去。包括他崇拜的尼日利亚总统阿齐克韦,阿齐克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是个受西方教育的尼日利亚民族主义者。写到这儿一条逻辑链已经若隐若现。前现代的国家凝聚力是不强的,过的是宗族制、部族制的。但如果引入西方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来管理一个前现代国家,如果玩不好,只有分裂,很不幸,尼日利亚的历史进程向着一个不良的方向在发展。

到哪儿去

谈到到哪儿去的问题,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北伐战争死伤并不大,大家沾亲带故,也就不会下死手,一旦“主义”这个词一来就完全不同,不同派别的人很容易被一个大词感召,从而坚定不移的以为信仰,国共内战就是势不两立了。另外得到理论指导的尼日利亚各派,博弈的手段,所有的斗争将更为残酷,尤其是再大英帝国衰弱,撤出尼日利亚后,表面上英国人走了,尼日利亚人民得到了独立自由,实际上尼日利亚丧失了强有力的主导者,而上层精英们又深受民主思想的影响,但一个前现代的国家转型尚未完成,是玩不好民主政治这个很高基础协调度的制度的,阿科维奇本身是文官,最终被不同部族的少壮派军官所推翻,原因在于军队没有还是没有国家概念而制度已经先行,基本概念没有建立,制度就是成为一个装饰物,而没有实际意义。比如小说中阿巴查杀M、K、O总统实际上是同一个逻辑下的产物,从具体结果上来看就是民众遭难,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而四个兄弟驾车逃亡就是一个缩影。在探索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这毋庸置疑是个悲剧。这样民主制度的悲剧无独有偶,于此可以参照的对象有拉美诸国,温和派上台,无法控制局面,军政府上台残酷镇压反对者,又因为民主制度,人们不在安于一种部族生活,意识到了自己手中是有权利的,很快独裁者会下台,一轮新的死循环又开始,小说中提到时断时续的电力供应,这和动荡的时局不无关系,在一个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善的国度,上层的肉食者们忙于党同伐异,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是谁

以上谈的都是国家层面的大问题,现在我们把眼光拉回主角一家人的生活,从微观的角度看一看,尼日利亚这个国家,何以会成为上文所说的样子,文章中四个男孩的父亲就开始怀念阿齐克韦而诅咒阿巴查早死,一个中产阶级趋向保守的对于政治的态度跃然纸上,对比四个男孩的邻居们,这显然是一个层级高出许多的家庭,两个显著的标志,准备移民加拿大,拥有一辆标志504小型皮卡,这个年份是1996年,二十年前拥有这样的生活水准是相当不错的了,但矛盾在于主人公一家虽然有着这样的生活水准,周边人家却显然不如他们,而且是远远的不如,比如和四个男孩一起玩的卡约德是个赤贫人家的孩子,还有为四个男孩的妈妈通风报信的女人也属于极度贫困的,以及四个男孩开车路过的贫民窟都在昭示这个国家贫富差距之大。一个中产家庭照常理推论,周边应该也是中产,但很不幸从小说里看主人公一家生活在一个与他们所处阶级完全不相配的地方。

多数人是没办法出淤泥而不染的,四个男孩出生于中产之家,但身处的环境却是市井和底层,这里不光是说经济条件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环境本身带来和诱导而出观念和认知的差距。以上所谈的是第一对矛盾。

这第一对矛盾中最后环境因素占了上风,四个男孩去河边钓鱼,听到了疯子阿布鲁的预言,这里显现出三种信仰的交织,信仰类似巫卜的原始宗教也就是阿布鲁的预言,信仰基督教,信科学,当然我以为伊肯纳对科学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四个男孩的母亲也片面的以为科学就是无神论的。前面说到当一种文化失去活力,另一种文化会适时的进行补位,在没有外来强势文化挤占本土文化的时间段,文化作为动态的事物也会进行更替。而尼日利亚所处的后殖民时代,就好比站在一个三岔路口,这一点大部分后发现代性国家都经历过的。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纠结的状态,绝不是简单的说迷信或者不迷信,选择相信哪一方,开端往往是一次争吵或者不和,但当这类小事和外因联合起来,冥冥之中就赋予了事件一种合理性。人心的恐惧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小说里父亲以鹰的特质出现守护着一个家,而父亲出差了,带来是一种缺位,家中缺乏一种事件平息缓和的力量。而恐惧本身在伊肯纳身上生根发芽,当他伤害到波贾,波贾势必要反击,流血的冲突往往让人记忆深刻,在个人或群体身上都是一样,伊肯纳被波贾杀害,波贾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对不起家人而投井自杀,此时小说中的我变得身不由己,最后杀害一个疯子是毫无道理的,但最后一步,奥班比与我已经有点别无选择的意味,他们必须杀死自己恐惧的来源,以使自己免于恐惧。小说的主人公最后大概是获得了新生的,他才十八岁,他可以去加拿大,可以远离满目疮痍的国家,最后不再恐惧。然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尼日利亚却很难从泥潭中脱身:长期以来,尼日利亚政府一直在追讨阿巴查家族在萨尼·阿巴查执政期间(1994-1998)的非法所得。据悉,阿巴查家族从尼日利亚国库侵吞的资产总数高达5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赃款被转移到包括瑞士在内的海外国家。所有的一切都还远没有到终结的一天。

一些题外话——鸡贼的英国

1946年丘吉尔说:“在欧洲大陆上不设立任何边界……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地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让我们合到一块儿来吧。

丘吉尔的态度是一贯的英国式的保守主义均势外交政策,即保持周边国家不一家独大,也不过于弱小,一个过于强大或弱小的国家容易让整个战略态势失去平衡,二战英国打德国,冷战联合美国压制苏联。在尼日利亚实行的是间接殖民统治,所以小说作者基戈泽·奥比奥玛 才会说至于更为宏大的主题,我希望通过这部小说对非洲,尤其是对尼日利亚的社会政治形势加以评论。从这个角度来看,“疯子”是英国人,而神智清明的是尼日利亚人民(三个没有共同之处的族群同居一地,形成一个“国家”)。英国人参与了非洲领土的争夺,将撒哈拉以南、西非尼日尔河附近地区据为己有。他们无视原住族群的利益,一心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一九六○年英国人离开、尼日利亚独立建国时,三大族群立即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认为无法共处一国。然而,这种认识来得太晚。尼日利亚境内发现了石油,南方想独立,但资源匮乏的北方不愿意放手。一九六六年,伊博人试图脱离尼日利亚,结果导致了非洲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争。接踵而来的是北方地区的种族大清洗。于是,独立不到三年,整个国家就分崩离析。如果当时伊博人独立成功,那么今天尼日利亚这个失败的政体就可能不复存在。然而,战争期间,疯子再次干预,帮助北方打赢了战争,将在比夫拉搞分裂的伊博人拉回了尼日利亚。有鉴于上述历史背景,我将阿布鲁比作这个渗透他人生活、动动嘴皮子就造成混乱、让人民苦难不堪的实体,又把那有四个儿子的一家人比作尼日利亚的主要族群。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独立后双方矛盾不断,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纷争不断,无独有偶两边的领袖甘地和真衲也是留学西方回国后领导民族解放运动,最后英国派出蒙巴顿调停,调停未果,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有统计称双方死伤五十万,而英国政府早已撤出,功成身退的典范啊,均势外交玩得溜,蒙巴顿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毕竟早前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这是曾经日不落帝国永远无法抹去的原罪。

本人公众号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5):十六岁,我已老去

坐了六年牢出来,本杰明也只有十六岁。还是个少年。

但他描述弟弟妹妹的语气就好像他已经是三十几岁的人了。

他说,他们是暴风雨过后掠过天空的白鹭,纯洁无暇。他爱他们,他们也爱他,但往事和时间在他们之间竖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父母当然记挂他,但他们已经从往昔的伤痛中恢复过来,面容衰老,日子过得不大如意,但自有安稳平和的心境。

只有本杰明,当年那个九岁的小男孩,哥哥们的小跟班,杀过人的小复仇者,仍旧被囚在他的身体里,也许永远都不会离去。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6):即便面对的是死亡,我也绝不离开你

哥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成长中如果有一个比你大那么一点,又大了不是很多的人,我觉得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是造物主在向你表达她的关怀呢。

在写下这些文字前的20多年里,我其实搞不懂“哥哥”这个词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的。

责任?陪伴?还是可以分享很多父母不能知道的秘密的人?

直到我看到一段话——

“我从未和哥哥们分开过,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总是观察他们,听他们指挥,重复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我从来没有在他们——尤其是奥班比(主角的三哥)——缺席的情况下做过什么事。……我和他们一起生活,依靠他们,没有哪个具体的想法不曾先掠过他们的脑海直接在我这儿成形。伊肯纳和波贾(主角大哥和二哥),我的生活依然照旧,好似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奥班比填补了他们留下的空白,解答我的各种疑问。现在他也走了,留下我独自站在这扇门前,一想到要进去,我就不寒而栗。并非我害怕独立思考和生活,而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摘自《钓鱼的男孩》)

我是独生子,但是还挺幸运的,我有一个哥哥,是我舅舅家的孩子,比我大24天。

童年的时光有很大一部分都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得多了许多光彩。

我一个女孩子——对的我是女孩子,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骑自行车。

那时候家里的自行车跟我本人也差不多高了,但我还是生生学会了,因为我特别害怕以后他和表弟一人一辆自行车闯天下,就再也不带我玩了。

现在想想,我还能回忆起我们当年的样子,我小小的身板硬凹着姿势蹬着两个脚踏板,我哥在自行车后面扶着后座,在姥姥家的院子里,一圈一圈不知疲倦地转啊转啊。

后来我们相继离家,隔着几百公里的距离,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强忍着泪意喊了声“哥”,他愣愣的不知道接话——因为他只比我大24天,我很少承认他比我大,自然也都是连名带姓地喊他。

算起来,那还是我第一次喊他哥。

那时候根本就想不明白,最舍不得的是对哥哥的依赖。

我还记得冬天暖炉上他给我和表弟煮的红灿灿的面,辣椒油漂在面汤的表面,即便到了现在,也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就像《钓鱼的男孩》里面说的那样,我重复的是我哥小时候的生活,我每一个具体的想法,都有过他的实践,没有哪个想法不经过他的脑海就落到我这儿。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场景,描写男主独自一个人坐在家里的橘子树上,回忆近些日子以来发生的种种,想回到从前,却无力逆转。

也难怪,兄弟四人在父亲调任、母亲疲于管教的情况下着迷于钓鱼,他们在河边玩耍,彼此守护,直到遇到一个疯子。

疯子预言大哥会被渔人杀死,从此恐惧吞噬了原本闲适自由的生活。

与其说恐惧是来源于未知,不如说恐惧是来源于深爱。

被预言死亡,而且凶手可能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何其残忍?他越是想挣脱这种不幸的悲剧,越是被悲剧紧紧捆缚。

就像俄狄浦斯一样,永远也摆脱不了已经被设计好了的命运。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弟弟,不再跟他说话,不让他进两人共同拥有的房间,疏远所有亲近的人,甚至撕掉代表兄弟情谊和共同经历的日历。

因为一个预言。

谁还记得当初父亲想让四人分别成为飞行员、律师、医生和教授?

大哥有机会去加拿大的时候,二哥藏起了他的护照,只因不愿意离开他。他也护着二哥,对父母说藏护照是他自己的意思。

多希望厄运从未降临在兄弟四人的头上,这样的话,他们几个一起坐在橘子树上,想的就该是去了加拿大之后生活会变得多么绚丽多彩了。

害怕死亡,害怕被最亲近的人杀害,所以他向原本自己最疼爱的二弟拔刀。

得是什么样的恐惧,才会让有着骨血之亲的人拔刀相向?

得是多失望,才能背对自己的亲兄弟,不惜决裂,从此以后再无瓜葛。

命运一直在笑看人间,不经意的一个挑拨就把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搅得支离破碎。

此刻一起嬉闹玩耍、彼此守护的兄弟,有一天会以何种惨烈的方式诀别?

一切无法重来。

暴风雨过后,是崭新干净的世界。

院墙的老井边,再也没有生离死别和背叛无助。

哥哥对我来说意味着全部的信任。

钓鱼的男孩们呢?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