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丹尼尔·凯斯24个比利读后感6篇

《24个比利》读后感(1):洞察最精微最深层的心理问题

文/王芳

已刊《南方日报》

《24个比利》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威廉·米利根(比利)臭名昭著:1977年10月,两周内,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内犯下三起强暴抢劫案,人称“校园之狼”。警方在重压下迅速地破了案,威廉·米利根身陷囹圄。

犯罪证据十分充足。

这似乎是一个庆祝正义得到伸张的时刻,但公辩律师在和比利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比利精神异常,不久,比利用拳砸碎马桶企图自杀,许多细节都显示出比利与众不同。

比利确实与众不同。母亲放荡、生父自杀、继父长期的虐待与性侵让比利的童年充满苦难,他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制定自我教育计划,陆续为自己创造了23个国籍、年龄、才能、性格各异的人格(男女都有)用以承受痛苦、保护身体、学习逃脱、辨别方位、享受关爱、表现快乐、关爱弱势群体甚至反叛社会……这些人格再加上完整融合的“教师”,构成了24个比利,其中汤姆、亚伦、丹尼均具有卓越的绘画才能,“家族”保护人里根是一位南斯拉夫人,能够控制肾上腺素,拥有强大的体能,是武器及军事权威和空手道专家,和平时期的管理者阿瑟是个英国贵族,精通物理、化学和医学,能够流利地说写阿拉伯语。这些具有超能的人格和数名招人怜悯的无助儿童,以及数名“惹人厌的人格”一起构成了比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充满血泪的个人成长史。

四位一流的精神科医师和一位心理学家共同宣誓证明比利是多重人格分裂患者,威廉·米利根最终被判无罪,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

获得无罪判决的比利被转到雅典心理健康中心接受治疗,在考尔医师的帮助下,13个被压制隐藏的“惹人厌的人格”作为人性中的必要构成部分,得到了正视,完整融合的“教师”首次出现。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教师”在追溯自己“从哪里来”时,发现了父亲自杀的真相和母亲品行的瑕疵,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而媒体持续的隐含敌意的报道,给公众带来了恐慌,一名男子试图枪杀比利,幸亏雷根及时出现逃过一劫。比利的人格再次分裂,这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比利再度沦为囚徒,被关在戴顿司法中心(四周有两层围墙环绕,还架上带刺铁丝网,安全设施甚至比大部分的监狱都来得严格)。在比利精神的深处,聚光灯边不再是各行其是的各个人格,而是一具具尚未封闭的棺木,有些棺木里躺着等待命运的人格,有些棺木则因为一些年轻孩子对生命还抱有希望而空着:

“那是什么地方?”我问他。

“戴维为它取了个名字,”他说道,“因为那是他创造的,戴维称它是死亡之地。”

这真是一个伤感的结尾。

读完《24个比利》,我们早已原谅了比利给社会带来的恐慌,即使这条“校园之狼”还曾经犯下另一些不为人知的罪行,我们也仍然为他感到抱歉。这就是叙述的力量。丹尼尔·凯斯耗费两年时间重建起来的、可能比利自己都无法理清的个人成长史,让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对孩子的伤害如何扭曲了一个天才儿童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社群的芜杂粗暴对一个敏感儿童的深刻影响,看到了人类社会制度与机构的局限,也看到了比利自救的努力,看到了人的脆弱与尊严。

《24个比利》是一本典型的纪实小说:关注有深远影响的热点新闻事件,作家花大量的时间做调查、访谈,并且作为某些资料、信息的来源出现在小说中,叙述时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小说中的人物、地点与相关机构绝大多数均为真实名称。丹尼尔·凯斯宣称自己严守事实:“书中并无我自己杜撰或改编的内容。”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材料筛选和小说的叙述特点看到作家的主体性。我们注意到,丹尼尔·凯斯对于比利的自我管理与自救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他详细地罗列了亚瑟管理“家庭”的戒律,这些戒律既是自律的,也是勤奋上进的;叙述也非常关注不同人格出现造成的“时间缺失”,从一个人格转换成另一个人格时的短暂迷惘得到了叙述的强调;在第三部,媒体的敌意报道造成了比利人格的再次分裂,两周后,作家与比利在墓园散步,随着谈话的深入到对死亡与生命价值的思考,代表人格融合的“教师”再次出现。这些隐含在客观叙述底下的特点和小说中许多其他细节,都显示出了1980年尚处于比利事件漩涡中心的丹尼尔·凯斯,在写作《24个比利》时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与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丹尼尔·凯斯对于人类最精微、最深层心理问题的敏锐洞察与理解能力。

显然,不仅仅是比利需要“重新学习认识生命的意义”,每一个人都需要“重新学习认识生命的意义”,学习爱与宽容。

《24个比利》读后感(2):黑暗之中的艰难人性闪光

本书阅读过程的顺畅无碍与阅读之后的心理伤害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本人自诩喷遍东北无敌嘴,合上书的那一刻强悍的心灵也在簌簌震颤。那个多萝西,是不是应该补点碧莲?从一开始第三者上位(多萝西怀孕的时候,比利的生父还没有离婚),到反复结婚且无力保护自己孩子不被继父虐待,整个人生就像超市里成打出售的花里胡哨的一次性水杯一样,一个杯具套另一个杯具,多产、廉价、乏味、速朽。

多萝西在那部至今未得公映的记录片里,还充满骄傲地对比利最后人格融合发表了感言“I SAW MY SON”,在此只想说,“WE SAW YOUR SHAME”。比利的奇葩家庭是带给比利人生悲剧的元凶。母亲精神和经济状况的不靠谱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已经被许多临床心理学实验证明过了,除此之外英俊霸猛的EDWARD GRAY也用密室和皮鞭间接做出了回应。芬兰的寄养子研究表明:健康家庭可以保护易感儿童,快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儿童免于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

还记得南京那个饿死两个孩子的母亲乐燕吗?当时法医的庭审证言是,至民警登门探望时,两个孩子尸体呈风干状态,内脏已经分化消失。邻居们曾经听到孩子整夜拍着门哭喊妈妈,看到孩子饿得趴在马桶里吃粪便。当公诉人展示两个饿死的孩子的照片时,乐燕数度哽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她又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当检察官问她这个孩子如何处置时,她大言不惭地说送去福利院。很难判断这是不是为了逃避死刑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这种不靠谱的母亲和家庭,不是个例,如果有自认为心灵强健勇猛的,可以去围观《中国儿童福利月度分析》,据北师大儿童福利研究中心推算,全国事实无抚养儿童总数为58万(含父母双重残疾的情况)。另一个讯息是,直到每天曝光1、38起性侵案的今天,中国对此都没有严格明确的立法,咦说好的依法治国呢?超过一半的性侵儿童案件是在监护缺位的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犯罪意图实施的。但同时全国只有两例撤销监护权由国家监护的案例。

现实是许多人在没有准备更没有资格的情况下成为了父亲和母亲,他们没有爱,也不会爱,除了繁殖生命以外,还繁殖悲剧。比利得到了如今的结果算是撞了大运,放到古今中外其概率也堪比小行星撞地球了。读后还有一点格外心酸,即比利对亲人、对妈妈的深厚感情,没有抱怨和仇恨,非常纯粹的依恋,甚至还想保护她们,就像哈洛母爱剥夺实验里的那些可怜的实验小猴,即便玩偶假妈妈向它们喷射高压空气,把它们的皮都吹掉;摇晃得它们牙齿咯咯作响;从腹部弹出钢刺让它们遍体鳞伤,小猴还是会等待,然后不计一切代价钻进母亲的怀抱。

最后最后说一些和本文无关的话,因为我们读过这本书之后了解了比利人格分裂的原因,从情感上可以原谅他的罪行,接受他最后被无罪释放的结果,但是我们及我们的亲人朋友不是被害者。前一阵延安街头暴打小孩的镜头冲击了许多中国看客的心理底线,即便最后知道了施暴者是个精神病患者仍然想对他处以极刑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政治精英和大学教授。还有一个让人倍感沉重的数据是全国1600万精神病患者只有12万住院。

《24个比利》读后感(3):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关于 多重人格的小说 24个比利

书是一个医生按照真实的故事记录的

当然当中会有一些作者本人的想法 (每种文字都是不可避免的)

书中提到,关于幼年遭受虐待而精神分裂的人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分裂的情况

只是有些人会丧失分裂时的记忆,有些人则不是

有时候想想,其实对于比利这样的孩子来说

也许精神分裂才是对于他们的解脱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和承担

于是我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感受分别来做接受

1个人格来承受我的痛苦

1个人格来表现我的快乐

1个人格来保护我的身体

1个人格来享受他人的关爱

1个人格来学习逃脱

、、、、、、

于是一个人的身上就会出现在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反应

上天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给我们复制的能力

如果我有能力复制自己的躯体,那么我可以把每个人格都释放出来

放到我的不同躯体里,于是一个我就变成了不同的多个我

也许这才是“我”本质的状态

又或者,这所有的一切只是考验而已

只有承受住了所有人格融合在一起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我”

“我”是自己的“老师”

“我”教会我自己成长和经历所必须承担的一切

PS:任何人都不要说自己是生物学的怪胎,也不要说别人是生物学的怪胎

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他自己的意义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但是千万不要伤害别人

我喜欢亚瑟给不同人格订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伤害孩子和妇女

在任何情况下看见孩子和妇女被伤害时由雷根负责出来保护

《24个比利》读后感(4):一个天妒英才的悲剧

多重人格,印象中都被冠以悬疑的色彩,以超越大众常识的认知而存在。也有许多类似精神科题材的悬疑电影,比如“禁闭岛”“记忆裂痕”,虽说悬念解尽时,酣畅淋漓。然而,悬疑之余,这本书讲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开始,同样地也是被这个题材所吸引,抱着读悬疑小说的心态,读完之后,却只道是一个悲剧。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痛苦,分别来承受”

比利一生中几乎没有过快乐的时间,幼年孤单,童年遭继父强奸,受到极大的创伤,上学时期被老师同学排挤,高中辍学,随后独自漂泊,在社会底层游荡,居无定所。悲剧的命运迫使他不断地分裂人格,来承受各种煎熬。因为年少孤独,幼儿时期就分裂出第一个人格,用来与自己陪伴;长期被继父强奸虐待,由此分裂出两个人格,一个用来承受痛苦,一个用来焦虑受怕;被不良少年欺负,产生一个彪悍人格,用来强身自卫;需要在社会上生存,产生一个理性人格,用以推理分析,高傲自负;一个人格,能言善变,用来社交;一个人格,精通逃脱,关键时候逃命;一个人格,保留童真;一个人格,用来承受关爱、、、 邪恶的人格,遭受驱赶:一个人格,性格粗暴,满嘴脏话;一个人格,抢劫犯罪;一个人格,极端自我,满嘴谎言、、、

惊叹的是,每个人格都几乎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自卫的人格,拥有强健的体魄,精准的枪法;理性的人格,精通医术,推理清晰(这是第一个意识到自己具有多重人格的人格,并制定规则,自我控制,免于混乱);社交的人格,口才极好;逃脱的人格,精通电器,能自制无线电话。即便是反向人格,也能力极强,策划了多宗大型抢劫案却免于落网。几乎所有人格都会作画,有的人格会写诗,有的人格会口琴,有的人格会打鼓。如此天赋奇才,真的是无法理解一个人如何在20几年的时间里如何学通这么多门技艺。

比利在最后几宗校园抢劫强奸案中,由于人格的混乱出现,终于露出马脚,最终落网。之后被确诊患有多重人格症,免罪释放。释放后,当局由于社会舆论,他又被关进了监狱式的精神病院,限制了自由,在里面饱受狱警与医生的虐待。

故事没有讲完,不过在最后一页,续作里揭示了比利的结局,猜想最终的了结还是在精神病院中“、、、比利拖着身体走到洗脸池旁,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枯黄,凹陷的眼睛周围有两个深深的眼圈、、、他觉得很奇怪,似乎有什么东西不见了、、、聆听着,周围一片寂静,他知道他们都走了、、、他赴死的决心将所有的人格整合在了一起,这就是秘密所在,走向黑暗之前,他终于回归了完整的自我”。

没有悬疑,没有惊悚,最终只是一个天妒英才的悲剧。

回归到现实,有这么一个感觉:悲伤要释放,压力要排解,否则,在承受极限之后,谁敢担保你身体内有几个沉默的灵魂,哪天会不会出来取你而代之。

《24个比利》读后感(5):不仅仅是24个比利

后记的结尾,比利在一群热心而卓越的心理医生、律师等人的协助下,最终返回了阿森斯心理康复中心进行治疗,尽管掀起一番波澜,但俄亥俄大学生学报对他表示出的理解态度让他颇感欣慰。

不过,这样的结尾总觉得还是缺了些什么。

缺了被害人的声音。

波莉、唐娜和凯利会微笑着说她们完全理解并同情比利吗?

她们可以因为加害人是个人格分裂者就将受到的创伤尽数抹去吗?

这种可能当然不排除,但书中没有交代她们的结局,所以谁知道她们怎么样了呢?

你有没有想象过走在路上被突然而至的精神病人伤害的情景?没有一丝预兆的,无冤无仇的,突如其来的打击,你有没有想象过并害怕过?

我不仅想象过,还真的经历过。高一放学的某个午后,我骑着单车在回家的路上,路边有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他已经在那一片地方转了好些天,那天我路过他时不经意地和他对视了一眼,他忽然用手中的带着长钉的木棍向我挥来,反应力一向迟钝的我忽然如有神助般地蹬快了单车,骑了好远才敢回头确认他有没有跟上来。那种气喘吁吁心惊胆跳的感觉,现在想起来仍觉得后怕。

后来那条路我很久都没有再走,直到那个流浪汉再也没出现。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精神病,但如果他是,我不会因为他是精神病人就消除伴随我多年的恐惧,而是从此惧怕精神病人。

或许你说并非所有精神病人都是可怕的,或者最可怕的精神病人也有正常的,不歇斯底里的时刻。但是该怎样保证他们不会伤害到我们?我不懂精神病人的世界,我也无法理解人格分裂这回事儿,我只要足够的安全保证,保证我和我的家人朋友都不会受到精神病人的伤害。这种态度对精神病人来说太过冷酷,但是我觉得每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身边的人,不成为精神病的制造者。

我同情比利的遭遇,并对造成他人格分裂的一切因素表示谴责,他的继父卡尔莫的虐待,他的母亲不够关怀比利,他混乱的生活环境,来自成年人的冷暴力等等;我还敬佩顶住社会舆论压力与检方压力,为比利争取更好的治疗环境和无罪判决的医生与律师;但是,对于那些反对比利重返社会的民众和为之施加阻力的媒体与检方,我更加理解他们,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期待一个普通人将自己的安危置于不顾,去心无芥蒂地接纳一个精神病患者?

可我也是一个法学学生,我不能不思考法律对精神病人的行为的处理。

在现代刑法中,由于精神病人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但在刑法史上,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能力是经历了漫长时间才被认可的结果。在13世纪前,英国的普通法不问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如何,只要他有违法行为就要接受法庭审判。直到亨利二世,首席法官布雷克顿才首次提到审案时要考虑作案人的心理因素。此后对于如何判定行为人具有精神病,精神病人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一直在公共安全保护和精神病人保护中矛盾前进。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但是在实践中,该条文却与其立法本意背道而驰。一方面,精神病人家属往往无力或不愿意履行监管与医疗义务,导致大量精神病人被放任不管,精神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继续对社会的安全与秩序产生威胁,或者为了防止精神病人继续危害社会,家属将其长期非法拘禁甚至杀害。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精神病犯罪者的监管在各地实践中也表现各异,主要做法是公安机关决定将精神病犯罪者送交公安系统管辖的安康医院进行监管与治疗。但是由于长期投入与建设不足,目前全国仅有24所此类医院,收容治疗能力有限,与日益增多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之间形成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混乱的处置状况,造成很多精神病人或者游荡于社会,继续危害社会安定,或者未经鉴定程序而直接被判定有罪投放到监狱执行刑罚。①

结果就是,没病的人装有病逃避刑法的制裁;有病的人没人管走向了更深的深渊;被伤害的人哭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有病的犯人被投进监狱,得不到治疗还造成监狱管理困难。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精神病人更多地是伤害自己,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会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确是需要被保护的弱势群体。

法律是利益衡量的技艺,但许多抽象的价值是很难被衡量和比较的,公共安全与弱者的人道主义保护孰轻孰重,没有最终解。

而“比利”就是这样一道考验人心,考验社会,考验法律的难题。

想一想,面对比利,你的态度是什么?

参考资料:①陈光中 王迎龙:刑事强制医疗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益

《24个比利》读后感(6):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罗马诗人Tibullus

400+页的纪实小说,读完后,居然是一种酣畅淋漓后的的无限忧愁,那种痛,难以述说却挥之不去。想到的,居然是上面这句话。

小说一开始,并不见得有多讨喜。想想看,文学类外版图书,再高能的译者也无法100%再现原作,文化差异,背景不同,语言障碍,不可避免的,都会影响到译作的神韵。而当这一切都存在,额外加上10个左右的“主人公”交替同时出现,没有丝毫症状时,读这样的小说,注定了要不断跳来跳去,前后翻页。考验记忆力的时候又到了。所以,文前部分的人格特质TIPS显得尤其贴心。

慢慢的,当我越来越接近这些人格,不得不承认,作者平白直接的叙事方式,略有些朴实简单的表述,反而无形中打动了我。没有一般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刻意堆砌的华丽辞藻,只是用最真切的笔触,纯粹还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那种彻悟感,原来前文那些大段看似乏味的章节,无非都是为了衬托结局的高潮。一切铺垫与对比,转承高低起伏,不到小说结尾,都难以体味其貌似不经心的神妙之笔。原来,一切都会走到暂时的终点。

故事的主人公,真实存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重罪犯却被无罪释放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受到了高度的社会关注。这本书,是作者的采访记录还原,并且记录了大量比利从童年到被捕后的详细事件,以及他的精神状态和24个人格之间的交流与矛盾。

“我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躺在空空荡荡的洞穴里。我干裂的嘴唇中渗出了唾液,说明抗精神药物正在与我的精神、灵魂和肉体搏斗。我能抵抗药物,还是药物最终会战胜我?我是为了躲避铁窗之外的悲惨命运才来到这里的吗?与社会不相容的灵魂已经被扔进了垃圾箱,它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吗?困在这钢筋水泥铸就的箱子里,对着一面不断嘲弄我、向我逼近的墙,我对人类能有什么贡献?”

多年来,社会各界的争议声音,从未断过。有罪VS无罪,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辞。伤害与伤痛,活生生摆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完全忽略。是弱者还是强者,是该被同情还是被毁灭,这样此起彼伏的声音,一遍又一遍,挑战着比利脆弱的神经。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从无望到有希望再到绝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挣扎反抗无奈,该何去何从?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没有人真的知道,此时此刻,究竟是生,抑或是死,哪一条,才有的选。

威廉·密里根(William Milligan )(1955、02、14~2014、12、12),也被称作比利·密里根(简称”比利“),于2014年12月12日在俄亥俄州的疗养院内逝世。在真实世界中,时间永远是掌权的决策者。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对于比利而言,早该如此来解脱吧。可是,每一个造物主恩赐的生命,不该得到该有的理解与尊重吗?

有些小说,是用来消遣打发时间,而另一些,却会直达灵魂深处,那是一种无法忽略的力量。《24个比利》,无疑称得上是后者。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