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6篇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这个世界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算什么,稀奇的是遇到了解

《当尼采哭泣》我承认最初是被书名所吸引。看过小沈阳哭泣看过周立波哭泣你看过尼采哭泣吗?我想。看这本书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以往我都会跟随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以第三或者第一人称,在作者的带领下身临其境从始至终以他的视角闯进书中的世界,就像一条忠诚的狗一生只认一个主人。可是在这本书中,我被作者玩弄于股掌之间,轻易的在尼采与布雷尔这两个人物之间转换,时而从布雷尔的角度省视尼采,时而以尼采的观点反驳布雷尔。奇妙的是,我觉得轻松自如并且身临其境。

本来想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欣赏,读到一半却发现妹的这应该是一本晦涩的哲学读本才对,等我看完整本书又觉得没有一本哲学书会像这本书搀和了如此多生活经验和思考。所以现在我也不清楚这是什么风格的小说,但我却清楚它带给我的思考。

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我也选了一个哈姆雷特来代表我心中的“尼采哭泣”并赋予意义。前半部分尼采在接受治疗之前,一直与布雷尔医生进行“权力”上的斗争,归根结底就是每个人作为个体是应该享受孤独的状态还是接受和他人的亲密关系之间的纠结。中间部分的展开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与欲望生活之间的一种挣扎,人们倾向于对现实生活不满意,总是想要屈从于欲望,想要过另一种“生活”,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不过这本书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没有对错,使命不同而已。最后一部分作者自然而然的成全了尼采和布雷尔之间的友谊,在我看来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在这个世界上,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算什么,稀奇的是遇到了解。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解释,如果有个人能看穿你的卑微和无耻,了解你的疲惫和孤独,与你棋逢对手见招拆招,但却又可以真诚,宽容的亲吻着你的奋勇,原谅你的无耻和那些无法启齿的卑贱。这是多么难得。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2):嘲弄的路上躺着健康

看完这本书,无数的情节,无数的对白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出现又消失,但能深深记下并且会心一笑的反而是标题的这句。

为什么?我在想,是否是因为生性喜爱嘲弄、讽刺,也曾因为这点被人诟病,所以当看到借由大师之口的这句话,便给了自己个宽慰的理由。仿佛得了免死金牌如蒙大赦。

扯远了。书是一早就买了,却始终没翻开过。直到某日看了电影,才想起,原来我有原著,赶紧找来看看。盛名之下多有畏惧,开始读的是不咸不淡,这可能,不,肯定是跟我最近的急躁情绪相关,总是急于求成,想着跳过那些铺叙那些背景,苍天啊,我只想知道怎么克服孤独,怎么与人亲近,怎么消除那些恐惧。其他的,我不想浪费时间。

带着目的而来的,一下没得到满足就容易不耐,直到看到这段“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一度是如此地亲近,以致我们的友谊与手足之情,似乎不受任何东西的阻碍,而且,分割我们的,只有一座小小的桥梁。就在你差不多要踏上它的时候,我问你:‘你想要越过这座桥,到我这里来吗?’——你马上就打退堂鼓了;而我再一次问你的时候,你保持缄默。自从那时起,高山与激流、还有以前分隔并疏远我们的东西,就被抛在我们之间,即使我们想要聚首,我们再也办不到了。但是,当你现在想起那座小桥时,你无言以对,并且迷惑地暗自啜泣。”

当胸一剑,被深深的戳中,以至于在没法读书的时候也不停的回味。尼采说的权利。难道这就是我求而不得的答案?这像一只镇定剂,竟然让我慢慢的沉静下来,那些带着云里雾里的哲学,那些供讨论的抽象意义,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好像,当尼采与布雷尔开始治疗时,我是坐在一旁记着笔记的实习生,听着两位大师讲着我正在经历,没有经历的心理。

多少次曾幻想,如果,我的身边一直有一位有智慧的长者陪伴成长,必定是会不一样,多少次有了困惑,他为你解答。多少次你经历动荡,他为你平息。人,总是寄托与外在的力量,太脆弱。这些无一不再诉说,请让他帮助我选择正确的道路。我是如此惧怕选择。

所以,当布雷尔说出“生活愉悦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区热爱所选择的东西。”我跟着他一起想通了,领悟了。

这书里蕴含的哲理如此丰富与简单,情绪上有平静与激昂。单提一点都可以借题发挥个够。也许将来我需要它来帮我缓解中年的危机,就像尼采说的,“人要学会从远处看自己。”

教导一个人,是为了提升他而不是矮化他。

选对正确的敌人。

我们爱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被欲望覆盖的东西。

我一直梦想着一种友情,其中的两个人结合起来,去达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想。我们参与了彼此的自我超越,我们是朋友。

…………

甚至于,当我再次看到了“我的贝莎”,形同布雷尔医生的是,我对其的迷恋也已经逝去,像慢慢拨开迷雾,她对我的吸引力已渐渐消弱。尽管我并没经历过同样的催眠,但依然清醒明白,所有的力量只是我赋予的妄想。

如释重负。

豁然开朗是我读完这本书全部的感受。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3):选择自己的命运,然后热爱它

漫长逃避命运和自由的旅程,现在转身来面对它。

大学某天在图书馆读到尼采,完全不记得具体内容,只记得自由、洞见说带来的孤单极其吸引我又让我极其恐惧,然后我决定要拥有世俗意义上的幸福,和门当户对的恋人结婚生子,可人终究不能躲避本性,十几年过去啦,在拥有许多后,生活越来越让我厌倦,和文中布雷尔医生一样,感觉自己未曾活过。借由责任、婚姻、性欲来躲避生活,同时憎恨着

心理学治疗原理之一:一旦为症状负责的过量大脑电流,通过情绪发泄而予以释放之后,这些症状就接着完全并立即消失无踪。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会经常让你复述某个场景,然后教你仔细体会所有的感情波动,从而让你明白你说恐惧的并不会带来想象中核爆炸一样的伤害,从而治愈。

回到原点的重要性,诠释者永远是不忠诚的。当然这不是说他们的不忠实是故意的,而是说,他们无法踏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架构。同样,他们也摆脱不了个人经历的框架。人必须承认这种限制,一个人一定要学会由远处观看自己。

没有被问到的问题,才是最终要的 。你在躲避什么?

真理的敌人不是谎言,而是深信不疑。解放的标志是什么?-不再耻于面对自己。

对于见到我们秘密的人,还有捕捉到我们脆弱情感的人,我们都感到恨意。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从新获得克制我们情绪的权力。-确实如此,曾经每次察觉到喜欢上谁,都感觉特别愤怒和悲伤,因为情绪不受控。

如果想要了解人类的信念与行为,人必须先彻底清除习俗、神话与宗教。唯有这样,再加上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我们才能接受以下的假设,那就是人可以去检查人类。-从这点可以看出为何说尼采的哲学思想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人只有接受上帝已死,自己检查自己才能接受心理学。

挖深一点,你会发现你不爱它们,你爱的是,这种爱恋在你身体里说产生的愉悦感受!你爱的是欲望,不是欲望的对象。-多少人所谓的爱是如何!

我缺乏去改变我的生活,或继续过下去的勇气。绝望是认为直觉所支付的代价。看进生命的深处,你总是会找到绝望。

在卸下负担的过程中有某种治疗的作用。看看天主教徒,许多世纪以来,神父提供者忏悔的慰藉。哪些希望灵魂安宁与快乐的人,必定相信,并拥抱信仰;反之,哪些希望追求真理的人,必定背弃心灵的安详,并奉献他们的生命于解惑。-现在咨询师也是如此,有个人你可以倾诉一切的感觉特别好。

恐惧像星辰一般总是在哪里,但是为耀眼的日光所遮蔽。

梦是恳求被了解的一种奇妙谜语。

不服从自己的人将被他人说控制。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咬容易得多,要远远容易的多。

一个人的精神是有他的选择所构建的。成长是痛苦的回报,不只是成长,还有力量。如果一棵树要达到一个自豪的高度,它需要狂风暴雨的气候,创造于发现痛苦中产生。

他从来不了解他的责任是让自己完美,去超越他自己、他的文化、家族、性欲、他野蛮的动物本能,去成为他的存在、他所有的那种人。他从来没有长大过,从来不曾蜕下他的第一层皮,他误以为哪些希望是去获得物质与专业上的目标。

心灵卑劣的战术之一、以此来避免面对更为痛苦,还叫嚣着注意力的存在忧虑。只要去正视关系重大的存在议题,对爱情的魂牵梦系就会自然淡化。

卸除他自己的负担真是快活,去分享一切他最糟糕的秘密,去拥有某人全部的注意力,最棒的部分是,这个人了解、接受甚至原谅他。即便有些会让他感受更糟,无法解释的是,他又满心期待下一次约会。-这就是心理咨询起作用的地方吧,有人可以信任去倾诉,有人完全接受自己。

你部分的绝望来自隐藏的怨恨,你的心中有某种东西,某种恐惧某种怯懦,不容许你表达你的愤怒。待之而起的是,你以你的谦恭2自豪。你必须制造出一种美德,你深深埋藏着你的感受,然后,由于你体会不到怨恨,你自以为你道德崇高。有些想报复是件好事,咽下怨恨会让人生病。

症状是意义的信差,而且,只有它们的意义获得理解后,症状才会消失。症状不过是一个信差,携带了忧惧正在内心最深处爆发的消息而已!关于有限、上帝之死、孤立、目标、自由的最深切忧虑现在打破了禁锢,在心灵的门窗上敲打着,它们要求被听到,而且不仅是被听到,还要被体验。

时间是无法中断的,那是我们最大的负担,而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尽管在这个负担之下,我们还是要生活。

我痛恨某些人夺去了我的独处,却不曾提供我陪伴。

这些问题,你是知道答案的!没有,我毫无选择!没有,我没有过我想要的生活!我过的是指派给我的生活。我,真正的我,被裹在我的生活里面。那种胸口的压迫,那是因为你的胸口胀裂着未曾体验的人生,你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怦然跳着。时间的贪婪是永恒的,时间吞食又吞食,而且不会吐出任何东西。你过着指派给你的生活,这是多么骇人听闻啊,就算是冒着全部的危险却未宣成过自由,这样对死亡有多么可怕啊。责任和忠实是遮羞布,是用来躲在其后的帘幕。自我解放意味的是一个神圣的不字,甚至是对责任。

要创造孩子,你必须先让你自己被创造。否则,你是出于动物需要、寂寞或者是去修补你自己的缺陷而谋求孩子。你作为父母的目标不是去产生另一个自我,而是某种更高层次的东西。那是为了生产一个造物者。

生活愉快地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最有力的洞见就是,我与她并没有关联,我只是将一些私人意义,替代地联结到她身上。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不全是为了我所说的是什么,而是我把它说出来的这码事,我终于、分享了我说感受到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在叫嚣地表达着。我们无法为每一部分乖张的冲动负责,我们只能为最终的妥协负责。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4):承认我们是受限的,看清和接受那些限制我们的历史,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

很急于要写些什么,又有点害怕落笔,这本书激起我的情绪之强烈,一度让我不想看下去。

当初听到曾奇峰说,精神分析不是世界观,不是哲学和宗教,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当时我很想接上一句,说精神分析不是世界观却能够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世界观,因为,毕竟一切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所以探索人类心智的精神分析,无疑有助于发现哲学和宗教的根源。这下好了,没说出口的话,亚龙在这本书里帮我说了。

亚龙是个极富野心的、自恋的咨询师,从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到日益亲密,而这一本让我感觉格外强烈。他化身为布雷尔医生,试图拯救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对于怎样拯救超人这件事,我很是为亚龙捏把汗。显然,尼采有一颗饱受苦难的心灵,但也正是这苦难,孕育了最深刻最彻底最锋利的哲学思想——“上帝死了”。如果尼采获得救赎,那么他的思想必定死无葬身之地;但如果尼采不能被救赎,岂不是意味着亚龙在寻求自我挫败?作者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处境,而这正是一个有经验的治疗师所说的能够促发改变的境地。

结局证明,亚龙的才华、经验,以及对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当得起这个高难度的挑战。在我看来,医生和病人,或者不如套用亚龙的语言,作为旅途的伙伴,在这段同行的道路上双双获得了救赎。有两个地方,当我读到布雷尔在意大利的街头踯躅,哀叹自己年华老去,以及当尼采在布雷尔获得疗愈后第一次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他坚决地拒绝的时候,我大感意外,意外于亚龙竟然如此拙劣。没想到,峰回路转,布雷尔的抛弃过去是一场催眠之旅;而尼采的拒绝进一步推动了治疗。不得不说,亚龙的确兼具小说家的天才和治疗师的耐心与隐忍。

不过,在我看来,尼采最终拒绝去布雷尔家做客,仍然是出于对被关系被温情俘虏的恐惧而非自由的选择。当然亚龙也很无奈,毕竟这份对孤独的强迫性坚守是尼采的整个哲学思想,或者更近一步说,对他的存在方式的坚守。换句话说,如果医生真的治好了超人,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治死了超人,因为他变成一个普通人。当然,尼采的救赎在于,他明白了他是有选择的,他选择为了他的思想而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我为此颇感难过。

作者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不管是刻意地守护孤独回避关系,宁可用极其剧烈的偏头痛来回避面对被控制、失去权力的恐惧的超人尼采,还是对布尔乔亚的生活既依赖又隐隐感觉空虚和束缚,却不愿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而沉迷于和病人移情性的迷恋关系中的名医布雷尔,都是受限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强迫性重复;经历的关系(尤其是和他们迷恋而又恐惧的女人的关系),也不过是移情和反移情,根本没有真实的关系可言。而强健有力的莎乐美和柔弱依赖的贝萨,也是一样。

人类出于自身的软弱和不确定的命运的恐惧,本能地想要控制一切,不管是通过否认自己需要任何关系,摆脱一切的束缚和责任,还是通过努力奋斗来使生活如自己所愿,到头来,每个人都发现,彻底的控制,不仅是镜花水月,而更要命的是,控制扼杀了爱,扼杀了关系,扼杀了存在的美妙体验。

我痛哭,因为我深深地意识到,当我20来岁的时候,觉得读尼采颇有共鸣,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我同样是如此地害怕被控制,被压制。我感觉到关系是种令人痛苦的权力斗争,却又拒不接受这个现实,所以拼命在生活中寻找绝对的、纯粹的、不带控制的爱。而鉴于人的本性,这种爱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因为太害怕哪怕是蛛丝马迹的控制,所以在逃避控制的同时,也就拒绝了爱,就如书中所写的尼采。这种共鸣,只不过说明了我是一个多么受限的人。

承认我们是受限的,看清和接受那些限制我们的历史,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正如布雷尔医生不能像尼采那样四海为家,尼采也不可能像布雷尔医生那样有稳定的家庭、朋友。

我的治疗师说我的要求很绝对。是的,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像他那样真诚地关心我,却并不试图控制我。但是即便如此,我意识到我对他的感情依然是复杂的,在依恋与感激的同时,仍然有一种害怕被控制的恐惧,和被迫放弃权力的屈辱感。而且,没有人是理想化的,即使把咨询师本人在咨询状态中会调整自身变得相对理想化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他仍然会有做不到的时候。我意识到,放弃一部分的控制来获得亲密的感觉,来获得敞开的交流是值得的,哪怕这意味着有时需要承受伤害。

我突然能够理解,他所说的那种中间状态是什么意思。爱和控制是关系中的两级。中间状态不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而是在对两端有了充分的理解和体验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停留在任何想停留的地方。所以,在书的末尾,当尼采终于放低自己的控制,愿意让布雷尔医生引领他“清扫烟囱”,愿意承认他对布雷尔医生的感情需要,我的泪水倾泻而下,我知道我也在这一刻获得了治疗。

最后罗嗦一句,书中对咨访关系和治疗过程中的改变性的力量和关键时刻的描写清晰而有说服力,堪做一本经典的教科书。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5):当尼采哭泣

当尼采哭泣。

这是一本胆大妄为的书。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惊呆了,怎么能有人用如此的方法和想象去探讨那些历史上如此伟大的人物的生活,不仅仅是生活,而是这些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的经历、思想、情绪。

接着是沉闷,那些冗长的哲学探讨和医学术语,由于尼采和布雷尔两个人物的设定,他们的生活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那些所有的热忱都被隔离在哲学的语言背后,听上去是诚恳而真切的,但我所能感受到的却是距离和冰冷。多么神奇啊,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物设定,究竟能怎么发展下去?尼采,那个同时融合了哲学上的疯狂的热情,和生活上孤寂的命运的人,在这小说里,如何能和这一切的心理学,那种讲求“爱”讲求“关系”的心理学最终达成某种一致?

我知道,在小说的最终,必定应该有某种一致性的产生。这是究竟怎么能产生的呢?

情欲、命运、职业的选择,与面对老化和死亡的时日不多的恐惧,对何为自由的探讨,当尼采和布雷尔在书中一步步袒露和敞开的时候,这本书开始绽放某种奇异的光彩。生活本身里就有着某种活生生的哲学,即使是用晦涩的语言来谈论,当那哲学开始以某种真诚而大胆的方式把自己完全袒露出来时,那些晦涩的东西上也布满了光彩。

当布雷尔最终用某种催眠的方式去完全投入,试图经历另一份所谓“自由”的人生之时,某种奇迹的东西开始出现。请允许我在此摘抄书中的言语,除了这些言语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词语能更好的去表达看到此书这一刻的心情,这些言语本身就带着无穷大的力量,释放的力量:

“我们必须以仿佛我们是自由的方式来生活。

“即使我们无法逃离命运,我们依然必须迎头抵住他——我们必须运用意志力让我们的宿命发生,我们必须爱自己的命运。”

“当自由交到我的手上时,我却试图背叛自由。”

“选择正确的敌人——老化、死亡和对自由的恐惧。”

“认知到每个人的极限。”

“每个人都必须决定,他可以承受多少真理。”

“她只是我跋涉、穿过生命的旅伴而已。”

“选择必要的东西,而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当你说到你已经前往你有限能力的极限时,你所指的是面对孤立。我也面对着我的限制,关系的限制。”

第一次,我看见了这些似乎生僻的词语背后闪烁着无穷的亮光,和某种温暖。那些宏大的概念,自由,命运,死亡,敌人,极限,第一次紧紧地贴在了尼采和布雷尔的两个人的身上。它们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化作了两个人每一天所面对的生活的琐碎之中。从琐碎的沉重的生活里,去找到了某种更高的东西,却又归于了生活的琐碎和沉重。那一份爱和自由的选择,透过这些抽象的词语,找到了某种栖息之地,鲜活的存在着。太有意思了,理解和热爱都是某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东西,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光芒闪烁,如同天上之繁星;而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某种一致性,在某个时刻把一切的亮光容纳在一起。

当尼采哭泣。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有些人无法解开他们本身的枷锁,然而却可以救赎他们的朋友。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终于看完了《当尼采哭泣》,断断续续的竟然看了两个月的时间。

关于《当尼采哭泣》这本小说,从情节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说。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透过史料和名著中呈现的真实历史、思维观念和人格特质,将两人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在善于撩拨男性的路·落乐美的引诱下,试图治疗根本不愿意接受帮助的哲学大师尼采的“绝望”,于是历经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在治疗可能随时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经过几许峰回路转,面临高处不胜寒的疑虑,最后两人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

这个发生在1882年,距今已有120余年的故事其实读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近,所有的话题都不脱离主轴: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哲学和心理学对存在的探索,亦可说是血肉生活中所需要面对的存在问题,也就是人生的四大终极关系: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选择和因自由而有的责任)、孤独、人生的意义(或,无意义)。这四个主题不断浮现,或是在各种身体、心理、人际、环境问题的背后现身,或是隐身在梦境、幻想之中,令人于天地间无所逃。

捷克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尼采宣称“上帝死了”,那么当尼采哭泣的时候……

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馅之中:

你怎么可能重生呢,

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