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乔治·奥威尔1984读后感10篇

《1984》读后感(1):凉飕飕的后背

再看了一遍《一九八四》。是在对自己提醒。每一天过去,困囿在自己的小情绪里,其中有多少关乎这个世界的命运呢。没有。每一天过去,偶尔升起的失落感幸福感那么隆重,沉沦其中,似乎就可以称之为生命的全部了。欢喜,悲伤,其实真的有多少关乎人类的命运关于未来的人类呢。没有。

的确没有什么比爱情至上者更需要警惕了。也没有什么比对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了。每看一遍《一九八四》,凉飕飕的感觉总会从后背升起,让我的脸部皮肤紧张。每一天过去,每一种情绪都彻底,这一切令人以为在这个社会里,灵魂已经可以自由地生长,外在的世界已经在不断地伸展,带着慈爱的宽容。呵呵,其实,的确是。如果我们安分守己,情况的确就不怎么糟糕了。自由比想象的多,你可以自由地做一个有着草根印迹的商业精英,自由地做一个为爱情而神伤的女人,甚至都可以做一个插科打诨的以批评CCAV为乐的网民了。不仅如此,性欲已经快要和物欲一样自由。金钱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像等价物。在什么都可以解构还可以有限颠覆的蓝天白云下,一九八四的确似乎过去太久了,和我们曾以为的四个现代化一样,全都过去啦。历史学家们不是说吗,现在是唐朝贞观之治后又一个太平盛世。大伙儿使劲欣欣向荣。

如果离开耀眼的金太阳,看看这本书。基于对身处这个时代的足够多经验和判断力,会发现《一九八四》里对于极权统治的描写并不出乎意料,一九八四从来没有远去,Orwell六十年前的预言,现在正以和谐名义在进行。老大哥仍然在各个角落看着我们。网络警察、思想控制、人人过关、动不动就从天而降的泻露国家秘密罪、伪证罪。永远都有一小撮妄图颠覆我伟大民族的坏分子。永远都是被暴徒煽动的人民群众。永远都是痛哭着扑向党啊母亲怀抱幡然悔悟的羊羔们。而这一切,只要我们离开爱情、爱情歌曲、爱情故事一会儿,就会发现到处都是。

我怀念八十年代。怀念海子和他一起死去的时代。我怀念在某一年春天死去的主席和那群年轻人。怀念几年前死去的总理和他因为死亡而重新获得的自由。我怀念(于)宇宙。怀念某一份报纸。怀念十几年前下雨的某一个下午,我在年幼的电视机旁,看见一个人打着雨伞走进一群年轻人,雨水打在他的脸上,溅起某一片耀眼的希望。我们仍然踩在这片土地上。却不同了。我们仍然在阳光之下,呼吸里却只剩下情欲了。

这本书没在中国被禁,确实应了查建英说的,党的身段比她哥哥想象的灵活多了,老大哥绝不总板着脸,他偶尔流露出的慈爱眼光我们望一眼就会痛哭流涕,这关怀像求雨得逞一样让我们对天愈加崇拜和无法抗拒,忘记对自由的渴望曾经带来同样强烈的情绪反应。所以恐怕感动是不够的,什么时候,就会有一颗子弹秘而不宣地射中我们充满光明幻想的后脑勺。所以,或者吧。要么变成一个吃喝拉撒性欲充足的动物,要么就像豆瓣网友说的那样,多一个人看Orwell,多一份自由的保障,多一个为我们无从选择的命运而痛苦的人。“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遭遇什么——同我一样清楚的知道——在严寒中跪在贫民窟后院的脏石块上捅一条发臭的排水管,是一种多么不幸的命运”。所以,不论未来或者将来将怎么样,至少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遭遇什么,我们的命运带领我们而去的并不都是我们的未来。

译者董乐山在序言里一再强调Orwell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这么说时脸上扭曲的痛苦,我和你一样清楚。多么不幸。

《1984》读后感(2):有一些书,看的时候流不出泪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谁也不可能改变。

在那个冬日的小公园里,她对他说:I betrayed you、 他说,I betrayed you too、 她说:真的有让你害怕到心底的东西,让你想叫另一个人代替你受苦,而且,想的时候,you meant it。他点头。当她起身离去,她的身影一眨眼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什么叫做betray?他一开始就交代了关于她的一切,她也是。可是在受尽折磨之后,他还能面对他的审讯者,说:I still didn"t betray her。——因为他还爱她。他不怕分离,不怕不能互相保护,不怕她会恨他,他唯一害怕的,只是自己不再爱她。

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但是,这一切其实并无关乎爱情。爱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他们无论怎么样改变他,他都总能有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如果用一个比较俗的词,一个信念。甚至在已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道德与人性之后,他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感情。当头顶上最后这一缕茅草也被揭掉的时候,他终于彻彻底底赤裸在世界的面前,任他们改造,不再是人,只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生命中曾经有过两段有信念的时光。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经相信课本里为我们描述的美好生活和光辉未来,直到那一个夜晚,姐姐和姐夫翻开那本书,告诉我一些被掩饰在歌舞升平之中的,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粉饰得雪白的墙壁一点点剥落碎裂,再不能遮蔽风雨,我无助地流落在这个世界之中,眼前只是一片一片的血光。

很久很久以后,我又一次,渐渐地开始相信什么,然而又总伴随着恐惧,怕这样的相信把自己暴露在同一个容易受伤的位置。最初的信念,是被旁人在我还没有能力抗拒的时候塞进我的脑中,丢掉的时候固然迷茫,却有理由原谅自己。而现在,是我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可以伸出手去抵挡的时候,自己仍然一点点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念。如果有一天,连它也轰然倒塌,我的呼吸和存在,还会有什么意义么?

He loved Big Brother、

我不知道。

《1984》读后感(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

这是一本有关极权统治的政治讽刺小说,奥威尔在书中虚构出一个大洋国,也虚构出该政府设立的四大管理部门——真理部、和平部、仁爱部和富足部。每一个部门做的事情与名字完全相反,都以坏事做尽,颠倒黑白为宗旨。每一个部门大楼写的标语都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做的事情听起来荒谬至极。他将已经出版的《泰晤士报》上的各种信息,如消费品的产量,领导人的发言,战争的进展情况进行校正,让它们与后来实际的情况相符,然后重新印刷报纸,将原来的版本销毁,校正的版本取代原来的存入档案。其实不仅报纸,包括所有的书籍、电影、漫画等文艺作品,只要涉及政治意义或者意识形态都经历篡改,并且篡改后的信息也不一定就与事实相符,事实完全无法知晓。

在大洋国,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一切的记忆和数字都可以随时被洗刷掉了,过去完全可以被控制,历史可以无数遍被修改,人们的生活毫无自由与安全可言。大洋国里每一位居民家里都安装着电屏,“老人家”监视着每一个人的举动,思想警察随时可以以思想罪将你逮捕,每个人第二天就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人间蒸发,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控制你的表达,还规定你怎么表达、怎么思想和怎么感受。大人被洗脑,小孩被塑造。大人生活在深渊中却不自知,以为置身天堂,过得比过去快乐和幸福。孩子们从小就成了思想警察,跟踪和揭发父母,人们日日夜夜被亲密无间的告密者包围。

听起来是不是毛骨悚然?后背一阵发凉?很多人会说奥威尔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学想象力。我则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写的东西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作。几乎可以看作是历史和现实,极权统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了。不说四十年前那段可怕又荒谬的历史,也不说二十年前的六四,就说现在这几年的事情。为什么谷歌会退出中国?为什么隔段时间美剧就看不了?为什么电影《V字仇杀队》(该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极权统治)被禁播?为什么每天的电视新闻里一片歌舞升平,幸福和谐,说老百姓能够住着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廉租房,而现实是大多数人在为温饱苦苦挣扎,无数人背负着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在群租房里被赶来赶去?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吧。几个月前冯小刚有个演讲,炮轰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说每个中国导演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折磨。当时那个视频还打了马赛克和消音,现在我却连那个打了马赛克和消音的视频都找不到。我估计这篇文章还会被豆瓣审核,说我违法社区指导原则。

在《一九八四》中,温斯顿后来被捕,被施加各种折磨,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仁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我对这个灰色的结尾很难承受和接受,唯一令我安慰的则是本书中间描述的那段极权恐怖时期的爱情。

温斯顿与另一名党员朱莉娅秘密幽会。两个人在远离城市的林中空地约会,在愤怒拥挤的人群中紧握双手,动用嘴巴不动的绝技交流……“他多希望他们就是一对结婚的夫妇,经过了十年的考验。他多希望如同他们这时走在大街上,成双成对,大大方方,没有惧怕,谈些家长里短,为了家里添置些七零八碎的东西。”“他有些含糊地发问,在被篡改的过去,躺在这样一张双人大床上,夏日夜晚凉意升起,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赤条条的,想做爱就做爱,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感觉非得起床不可,只是躺在床上,聆听外面世界平和的动静,这是否算一种正常的经历。可以肯定,从来没有在那个时间里,这样的事情算是正常的。” 温斯顿的情感诉求是如此朴素纯粹,内心的愿望在我看来是如此稀松平常,但普普通通的恋爱在极权恐怖时期的却变得异常艰难,不过也正是这份普普通通的爱可以用来对抗极权政治带来的内心的恐怖与绝望。

想起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说的一段话:“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从政的人不必害怕暗杀,抗议的人不必害怕镇压,富人不必害怕绑票,穷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没收,中产阶级不必害怕流血革命,普罗大众不必害怕领袖说了一句话,明天可能有战争。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

我觉得中国人常常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没有房子住,害怕生病看不起医生,害怕老了无法养老,害怕吃的食物不安全,害怕物价不停上涨,走在街上害怕被恐怖分子袭击,在网上发言害怕被查被抓,大学生害怕找不到工作,医生害怕被病人殴打,家长害怕孩子没有学校就读……

今天是6月25日,是乔治•奥威尔诞辰110周年,《一九八四》出版也近70年。70年前,奥威尔们在渴盼的幸福是:“大大方方,没有惧怕。”70年后,我们渴盼的幸福依然未变,“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要实现这一幸福,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独立思考,清醒生活。

《1984》读后感(4):他们的幻想,我们的历史——微评乔治•奥威尔《1984》

1、读过《1984》 ★★★★ “惊讶于人对于人之邪恶可以想象到如此的程度,而且它真的还上演了。这本小说写的是1984,其实写于1949年,这一年对于中国和日本都意义非凡。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提前将1984在中国大地上演,而且更加狂欢。所以这一年之后第三年出生的王小波说:“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这一年村上春树出生,众所周知,他后来写了《1Q84》。” ——2013-7-22

2、目录: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附录:新话的基本要义。余华的《第七天》遭到质疑,有人拿《1984》作类比:“奥威尔写《1984》时,有人苛求过他的文学性吗?”其实从目录来看,《1984》第一部写压抑的环境,第二部写男女温斯顿与朱莉雅的爱情,第三部写被捕。相当严谨,并不缺乏文学性。——2013-7-22

3、三年前,王侃与余华有一次深入的聊天,他们交流过乔治•奥威尔所发出的“你为何写作”的疑问。王侃当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余华,“你究竟为何写作?”余华回答:“早年我是为了世俗而写作;后来是为了美学而写作;现在的写作,就是奥威尔所说的,为‘政治’ 写作。”——2013-7-22

4、“这是一个明朗清冷的四月天,钟刚刚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快速溜进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下巴紧抵着胸,试图躲避冷风,然而他的速度不够快,没能阻止一股打着旋儿的沙尘跟着他进门。”(开头)第一句甚至有些诗意,但联系全文却充满宿命。十三与背叛有关,他终究没逃过奥布赖恩这股沙尘的构隐。——2013-7-22

5、“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2013-7-22

6、“政府机构被划分成四个部门,而这四栋大楼正是这四个部门的所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以及美术方面的事务。和平部负责战争事务。仁爱部主管法律与秩序,而富裕部则负责经济事务。它们在新话中分别称为真部、和部、爱部与富部。”这四个充满反讽的部门比我们的有关部门简单明了多了。——2013-7-22

7、看过《一九八四》:1984年的电影。多年之前,在没看小说之前,先看了电影版的《1984》,里面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而看完小说之后,再看电影,发现电影尽管玩了一些花招,但远没有传达出小说的丰富性。只有那个老鼠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解释了为什么温斯顿为什么会如此恐惧老鼠的童年创伤。★★★★ ——2013-7-23

8、如果将《第七天》视为“政治小说”,那么它也是与《1984》截然不同的一种“政治小说”。《1984》直面的是冰冷而恐怖的国家机器,《第七天》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人间烟火。与《1984》的残酷与压抑相比,在被扩大了的“绝望”和“荒诞”背后,《第七天》的语言里始终流淌着一种温情的暖流。——2013-7-24

9、“他重新坐回桌前,蘸了下笔,写道:致将来或者过去,致那个思想自由的时代,致那个求同存异、毫无孤独的时代——致那个真理尚存、历史无法被抹杀的时代:从一个千篇一律的时代,从一个孤独的时代,从老大哥的时代,从一个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您致敬!”past or futrue, not now、——2013-7-24

10、“思想罪并不导致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2013-7-24

11、党的口号如是说:“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2013-7-24

12、“这不过是用一句胡话替代另一句胡话罢了。你处理的大部分材料,都跟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甚至连赤裸裸的谎言与现实世界的那种关联都没有。统计数字无论是修改前的还是修改后的,都是凭空捏造的。”天天呆在空调房里制造垃圾的公务员或者做假账的会计们想必能够感同身受吧~——2013-7-24

13、“消灭词汇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好’为例。如果你有一个‘好’宇,为什么还需要‘坏’字?‘不好’就行了……为什么要一连串象‘精采’、‘出色’等等含混不清、毫无用处的词儿呢?‘加好’就包含这一切意义了,如果还要强一些,就用‘双加好’‘倍加好’。” ——2013-7-24

14、“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凡是有必要使用的概念,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意义受到严格限制,一切附带含意都被消除忘掉。”昆德拉:小说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帕斯:幽默使事物变得模棱两可。——2013-7-24

15、“光怀着对党的满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正统就是无意识。”因为有一种罪叫“脸罪”:“无论如何,脸上带着不当的表情(例如,当电屏幕传来胜利的公告时,你却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本身就是一桩应受惩罚的罪行,新话里称之为‘脸罪’。”——2013-7-24

16、“脸罪”之所以防不胜防,是因为“他心里想,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已的神经系统。你内心的紧张随时随地都可能由一个明显的症状泄露出来。”——2013-7-24

17、“不论是在婚姻关系以外还是婚姻关系以内,敌人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情欲。党员之间的婚姻都必须得到为此目的而设立的委员会的批准……唯一得到承认的结婚目的是,生儿育女,为党服务。性交被看成是一种令人恶心的小手术,就象灌肠一样。”王小波书中所写的过组织安排的家庭生活皆从此来。——2013-7-24

18、“一切都隐没于迷雾之中。过去已被抹掉,而抹掉这一行为本身又被遗忘,谎言就变成了真理。”——2013-7-24

19、“所谓疯子不过是持异见的少数个体。”多年后,福柯发现了医学也是一种权力话语。——2013-7-26

20、“所谓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如果此说在理,余者皆然。”【视频:Miguel Mas 《2+2=5》2005-7分】取材于乔治•奥威尔小说情节《1984》。——2013-7-26

21、一个党员没有空暇的时间,除了在床上睡觉以外,总是有人作伴的。凡是不在工作、吃饭、睡觉的时候,他一定是在参加某种集体的文娱活动;凡是表明有离群索居的爱好的事情,哪怕是独自去散步,都是有点危险的。新话中对此有个专门的词,叫孤生(ownlife又译“独活”),这意味着个人主义和性格孤癖。——2013-7-26

22、“这种柔和的雨滴样的玻璃,是他平生从未见过的。这东西之所以那么令人着迷,就是因为它看起来毫无用处。”文学、艺术皆然。——2013-7-26

23、“你听好了,你有过的男人越多,我越爱你。你明白吗?” “完全明白。”“我恨纯洁,我恨善良。我都不希望哪里有什么美德。我希望大家都腐化透顶。”“那么,亲爱的,我应该很配你。我腐化透顶。”“你喜欢这玩艺儿吗?我不是只指我;我指这件事本身。”“我热爱这件事。”(反性时代的性观念。)——2013-7-26

24、他把制服拉开,看她的洁白如脂的肉体。他想,要是在从前,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肉体,就动了欲念,事情就是那么单纯。可是如今己没有纯真的爱或纯真的欲念了。没有一种感情是纯真的,因为一切都夹杂着恐惧和仇恨。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2013-7-26

25、“任何有组织的反叛党的尝试都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她认为都是愚蠢之极。聪明人该做的事是打破它的规矩而不危及你的生命。他隐隐地想……这一代人是在革命后的世界中长大的,……把党视为万世不易的东西,就象头上的天空一样,对它的权威绝不反抗,只是千方百计加以回避,就象兔子躲开猎狗一样。”——2013-7-26

26、“不象温斯顿,她了解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的内在原因。这只是因为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她是这么说的: ”(下续)——2013-7-26

27、(接上)“你作爱的时候,你就用去了你的精力;事后你感到愉快,天塌下来也不顾。他们不能让你感到这样。他们要你永远充满精力。什么游行,欢呼,挥舞旗帜,都只不过是变了质、发了酸的性欲。要是你内心感到快活,那么你有什么必要为老大哥、三年计划、两分钟仇恨等等他们这一套名堂感到兴奋?”——2013-7-26

28、“他想,这话说得有理,在禁欲和政治上的正统性之间,确有一种直接的紧密的关系。因为,除了抑制某种强烈的本能,把它用来作为推动力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够把党在党员身上所要求的恐惧、仇恨、盲目信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呢?性的冲动,对党是危险的,党就加以利用。”——2013-7-26

29、“社会主义运动原来所主张的一切原则,党无不加以反对和攻击,但又假社会主义之名,这么做,党教导大家要轻视工人阶级,这是过去好几百年来没有先例的,但是又要党员穿着一度是体力工人才穿的制服,所以选定这种服装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在我们这,党教导大家要重视工人阶级,却任他们自生自灭。——2013-7-29

30、“党有计划地破坏家庭关系,但是给党的领导人所起的称呼又是直接打动家庭感情的称呼。甚至统治我们的四个部的名称,也说明有意歪曲事实之厚颜无耻到了什么程度。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在我们这,计生部负责流产,教育部负责阉割……——2013-7-29

31、“如果你能够遵守小规矩,你才能有机会违反大原则。”——2013-7-29

32、温斯顿说:“招供不是出卖。不管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情感。如果他们能够迫使我不再爱你,这才是真正的背叛。”朱莉雅说:“这一点他们做不到……这是他们唯一无法做到的事。他们可以迫使你说任何话——任何话——但是他们无法强迫你相信这些。他们不能钻进你的内心。”——2013-7-29

33、"这本是不作希望的痴念,/像春天一样转瞬即逝,/可是谁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唤起的梦啊,/让我魂牵梦萦,辗转难眠!……据说时间能够治愈创伤,/据说你会将一切转眼忘掉;/但是过去的笑声与眼泪,/依旧烙印在我的心中!"这首机器写的歌在书中经过晾衣女之口不断回旋,最终还是吞噬了他们的爱情。——2013-7-29

34、“橘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的钟说;/你欠我三法寻,圣马丁的钟说。/你什么时候还?老贝利的钟说;/等我变富有了再说,肖尔迪奇的钟说。”这首歌断断续续在书中出现,最后竟然通过奥布赖恩之口将最后一句补充完整。有一个钟所在的教堂就在温斯顿所租房间的画上,而画的背后竟是奥布赖恩的监听器。——2013-7-29

35、小说的结构非常严谨,铺垫相当有力。温斯顿买旧货时看到一间房子,后来遇到朱莉雅,成为二人幽会的秘所。朱对着墙上的画说,有空要清理一下后面的虫子。温后来遇到奥布赖恩,奥给他一本书,写尽英社的黑幕,温与朱的幽会也似乎没了新意。这时,奥威尔突然让画的后面传出了声音:“你们是死者。”——2013-7-29

36、奥布赖恩用类似五马分尸的方法折磨温斯顿,让他对着四个手指说,2+2到底等于几?温哭诉:“我有什么办法?……我怎么能不看到眼前的东西呢?二加二等于四呀。”奥说: “有时候是四,温斯顿。但有时候是五。有时候是三。 有时候三、四、五全是。你得再努力一些。要神志健全,不是容易的事。”——2013-7-29

37、“党要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只对权力,纯粹的权力有兴趣。……德国的纳粹党人和俄国的共产党人在方法上同我们很相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动机。他们假装,或许他们甚至相信,他们夺取权力不是出于自愿,只是为了一个有限的时期,不久就会出现一个人人都自由平等的天堂。”——2013-7-29

38、“我们很明白,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立专政不是为了保卫革命;反过来进行革命是为了建立专政。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权力的目的是权力。”福柯说得没错,一切话语即权力。有形或者无形,我们都在权力的阴影下。村上更透彻,他说是暴力。——2013-7-29

39、“你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情是,权力是集体的。 个人只是在停止作为个人的时候才有权力。你知道党的口号‘自由即奴役’。你有没有想到过这句口号是可以颠倒过来的?奴役即自由。”——2013-7-31

40、“一个人在单独和自由的时候总是要被打败的。所以必然如此,是因为人都必死,这是最大的失败。但是如果他能完全绝对服从,如果他能摆脱个人存在,如果他能与党打成一片而做到他就是党,党就是他,那么他就是全能的、永远不朽。”——2013-7-31

41、“你要明白的第二件事情是,所谓权力乃是对人的权力,是对身体,尤其是对思想的权力,对物质——你们所说的外部现实——的权力并不重要。我们对物质的控制现在已经做到了绝对的程度。”——2013-7-31

42、“但是你怎么能够控制物质呢?”他叫出声来道。“你们连气候或者地心吸力都还没法控制。而且还有疾病、痛苦、死亡——”奥勃良摆一摆手,叫他别说话。“我们所以能够控制物质,是因为我们控制了思想。——2013-7-31

43、奥布赖恩说:“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他停了下来,又恢复了一种教训聪颖儿童的教师神情:“温斯顿,一个人是怎样对另外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说得不错。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2013-7-31

44、奥布赖恩:“光是服从还不够。 他不受苦,你怎么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不是他自己的意志?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权力就在于把人类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你自己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粘合起来。”——2013-7-31

45、“这是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 ”——2013-7-31

46、“文明是不可能建筑在恐惧、仇恨和残酷之上的。这样的文明不可能持久。”——2013-7-31

47、小说的结尾相当悲凉:“他又回到了友爱部,一切都已原谅,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砖的走廊里,觉得象走在阳光中一样,后面跟着一个武装的警卫。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 ”——2013-7-31

48、最后一段:“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2013-7-31

——2013-7-31丽江

《1984》读后感(5):我们将会在黑暗中相见

我被它彻底击垮了,彻底击垮了。

从书的第三部份,与奥勃良的漫长的对话开始无法控制眼泪不断掉下来流出来涌出来无法克制想要颤抖无法克制想要揪住一个人告诉他我有多么恐惧多么害怕多么无助多么惭愧。

如果伪善尚且是一种对善的肯定,那么当奥勃良告诉你权力就是为了权力,殴打就是为了殴打,当你也以为至少它会以一种貌似美好的形态说服你迷惑你,却被以如此赤裸且不可抗拒无可辩驳难以质疑的——丑恶?残忍?这些词都太轻微了——告知,那种绝望的感觉使你宁愿去相信它不是如它自己所承认的这般(我无法找到的那个合适的形容词)

或者这就是最后温斯顿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热爱着老大哥的原因。/?

我曾经随着温斯顿一同对那块珊瑚充满美好的情感,为那张证明存在过的事实的照片感到激动,为黄金道为红木床为歌唱的鸟为纤细的腰。并且对那他们所深知的命运怀有逃避的幻想,这一切情绪是同他们一起的。

直到,最终命运到来的时候,所有不甚明朗的都明朗了,但这种明朗太具摧毁性。我无法感知肉体上的痛苦,即便描述得再好也不可能身临其境。只有精神上的是可以互通的。比如对奥勃良,既敬畏,又觉得他是保护自己的,这很奇怪。至于双重思想,或者那奥勃良对温斯顿的漫长的教诲过程,简直让人疯狂。你试图去坚持,去申辩,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可在他们看来,一切可以证明的证明都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没有了你所以为的过去,又能拿什么来证明你的现在呢?

更可怕的是个人的无意义和集体的不灭。让我想起军团蚁,这种所过之处都将一片死寂的生物,它们并不在乎抱成一团过河时外围成千上万死去的同胞——即使它们自己,也对于自己的死毫不在乎——重要的是集团的存在。

所以当你认为一切有意义的都被否认时,所有生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对一个只为把生活变得更糟的不得不服从的意志再抱有任何希望或抵触都是愚蠢的犯罪。所以最后,奥勃良成功的把二加二等于了五。

至于101号房,那的确是真正最可怕的地方。温斯顿之所以会认为希望在无产者中正是由于他们尚存有的情感。这也是温斯顿,或者我,能坚持的最后的防线。可是他们把这也捏的粉碎,而且是让你自己把它捏的粉碎。恐惧的本能真的能胜过爱的本能吗?

我感到体无完肤,也许我们应该庆幸现在的生活,即使许多时候是处于无知的力量,奴役的自由中。

看完的时候眼睛通红的,我给我的裘莉亚发了条消息:“它让我觉得恐惧,害怕,无助,让我没办法就会有眼泪出来,不是出于悲伤,不是出于情感,而是出于本能。有些部份也曾经让我感到快乐,然后是无畏,然后是疑惑,疯狂的被控制的疑惑,然后就是彻底的完蛋的感觉。这糟透了糟透了糟透了,我没有办法眼泪就会掉下来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宝贝我害怕失去你,害怕不爱你,这是最后击溃我的东西”

《1984》读后感(6):怕的不是读书,而是在书里读到了这个世界

最近发生两件事。

一,在网上看到的。Jessie J的演唱会视频,跟吴莫愁同台唱PriceTag。有人问吴莫愁旁边的那女的是谁。有人说这女的唱的明显不如吴莫愁的原唱。

二,身边的。一朋友说他朋友推荐他看《欢乐合唱团》,说很好看。他一看,不就是美剧《Glee》吗。

刚好最近在看《1984》。

万一这个世界都是虚构的……

我想起之前某个学长说为什么要出国。

不是说外国就比中国好,而是说,出去看一看,哪怕再回来,跟不出去,不一样。

有时候感觉很可怕的是,一群人嘲笑朝鲜多封闭,我们自己呢。

坐井观天已经够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井里……

《1984》读后感(7):2+2=5

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say that two and two always makes up four、

-----<1984> George Owell

我的父亲曾经教育我说:有一些想法不一定要说出来,放在心里就好了。我相信这是一句真理,这也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安然无恙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原因。但我们也能体会想法憋在心里无法发泄的痛苦,以至于我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我们隐藏的思想,甚至在某一个时刻爆发,若是在1984年,我就得恭喜你,你犯了思想罪了,“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1984》是一个虚无的年代,它没有真正存在于某个时间或空间里,然而<1984>却成了这个世界上许多政治家所畏惧的对象,并且在各个时空中周而复始的上演,在未来继续肆虐它的暴政,但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认识到自由的重要,从而阻断极权主义的蔓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或者是共产主义,只要领导者对于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极权主义就不会只是空想,而当人们都顺从于这种权威而以求自保时,极权主义就不会消失。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这是小说中出现最多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哪怕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生活也是无时无刻不受到监视。为了治安,为了和谐,为了对抗淫秽与F动,或许者都不是理由,事实上只是为了控制思想,仅此而已。思想,也许我们许多人已经用不着他了,世界上充满了物欲和快乐,我们有流行音乐,有美国大片,有色情电影,有山珍海味,有奢侈品和肥皂剧,和打发时间的言情奇幻小说,思想早已成为被遗弃的珍宝,在水泥和广告中荡然无存。极权主义,我们何必要管那些,我自己过得好就够了,不是吗。这样的想法是大多数人所坚守的原则,我们在社会的激浪中聊以自保,苟且偷生,及时行乐,自私自利,哪怕有老大哥这样的人出现,或许很多人仍然享受着无知的快乐,我们无需忍受思想的煎熬,在我们眼里,这不是一种顺从,而是另一种思想,一种集体的思想,受支配的思想,排斥自由异类的思想。而这正是当权者所希望的,顺者昌逆者亡。或许这一切不需要预见,或许它已经发生了。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回到开头,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以及后来温斯顿不耐严刑,终于承认2+2=5时,RADIOHEAD的2+2=5(THE LUKEWARM)的歌声仿佛在我耳边响起。收录这首歌的HAIL TO THE THIEF倒不如说成是HAIL TO THE BIG BROTHER、 “I′ll stay home forever,Where two and two always makes a five、”当流行音乐拿着情啊爱啊唱来唱去时,RADIOHEAD已经在重演1984这部经典之作了。“Don′t question my authority or put me in the dock”无疑是对老大哥和集权的讽刺。而“I swat "em like flies but like flies the buggers,Keep coming back”就是在隐喻如同温斯顿脚踝上方的静脉曲张般恼人而挥之不去的老大哥暴政把。

看完1984,我又想到了另一部电影《V FOR VENDETTA》即V字仇杀队。其实这片名不再准确,这或许是复仇,但更重要的是自由与革命。在这点上,它与1984一脉相承,塑造了一个黑暗恐怖的集权国家政治体系,以及一个总是以大脸怒目相视的政治家,还有无数遭迫害和苟活的人民。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引领人民革命的英雄V,而最终人们也在英国国会大厦随着华丽的交响乐爆炸中重获希望与自由。如同娜塔莉波曼所说:“He was Edmond Dantes、And he was my father、、、and my mother、 My brother、 My friend、 He was you、、、and me、 He was all of us、”V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一个革命斗士,更在于他带来自由的希望,让所有有思想的人们都成为V,貌似V就在我们身边,可惜只存在电影中的他只能作为我们这些屁民自慰的对象。

而1984则悲剧得多,小人物的革命思想在专政中无法逃脱被同化的命运,最终竟然自愿为老大哥死去。而且,1984中的人们无一不是时刻监视着别人,儿子监听母亲,女儿监视父亲,举报他们的任何一丝违背党的行为,亲情爱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这是社会的悲剧,但这是英社的胜利,是老大哥的胜利。或许老大哥根本不存在,他也不会死去,他只是坚守着一切不纯洁的思想,并把人们同化成一样的机器。

面对这个社会的压力,我们的思想其实也在被一阵阵规则所麻痹,如同温斯顿在电流的冲击下,集中注意力,终于体会到了,2+2=5的真谛。

Yeah I love it, the attention

Paying Attention

Paying Attention

Paying Attention

《1984》读后感(8):【奴役即自由】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政治学家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合上书那一刻自己心中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自己的体会哪怕再重复毕竟也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是一种奇妙又难得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被一股巨大又庞杂的情绪充斥,一时间想到书里那些新词,想到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想到那些没有发生却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想到作者的一语成谶,想到自己的定位,想到微博时代的1984。它们真实的可怕。

这本书自出版至今被放在专家学者的显微镜下无数次的解剖放大,由其派生出的一系列新词和概念甚至被收录大英词典,但作为模板并不是它的全部意义。它是著作但同时也是一部小说,小说具有情节,情节中带有戏剧,戏剧引人遐想。另一方面,它更应该被脱离出“学术”的帽子,以一种纯体悟的方式被反省、被观照,或者说,这也是因为我的水平目前只能达到这样。

其实自从微博开始实行实名制起,我就知道这个世界再也不存在什么匿名,或者本来就不存在,只是我们懒于承认。你的所有言论都被曝光于监察者的监督下,不再存在网络隐私。常有新闻报道某某人因在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而被拘留逮捕,这种消息常让我不安——个人的言论因造成扰乱治安而被捕是法制需要,那会不会有一天,仅仅因为言论的政治原因而被惩罚。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发生有人撞开了我家的门将在电脑前刷微博的我带走仅仅因为我曾发过的一条自己也记不得了的微薄,而其被指政治意向不正确?别说不可能,《1984》中的世界就是这么被操作的,而我们又都无法预见历史的走向是不是倒退。

书中所描绘的那个世界,是一个我宁愿被打死也不愿去生活的时代,可书中的那些人还是实实在在地在作者笔下活着。他们不会为现实痛苦么?他们不会怨念生在这个时代是怎样虚掷了唯一的一辈子么?他们不会渴望摆脱受制而获得自由么?他们不会为因为自己的一句梦话就被捕的现状担心么?而作者笔下的残酷就在于,他在抛给你这些问题后又简明扼要地回答了你,“不会”。

温水里的青蛙往往无意于自救,因为它们一点一点地习以为常。水深火热。1984年的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无自救之意,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水一直是那么深 火一直是那么热。“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厚,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真理部出色的工作成果绝对可以抹杀任何蛛丝马迹。世间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自由即奴役”,你渴望冠冕堂皇的自由么?那就请心甘情愿地接受奴役吧。

但奥威尔要写的不是浪潮,而是浪潮裹挟中那个跃起的叛逆,那个希望的载体。但既然你决定要当主人公了,你就得承受异于旁人的艰辛。温斯特活得比所有人都痛苦,因为他独立的思考方式始终突兀地立在那里,不肯随波逐流,拒绝接受洗脑,不愿被奴役即不能在此世界自由的生活。 是,此处的自由就是放开手任由自己被外力推动控制的自由,就是不再执念而接受最终灌输的开放式自由,就是放纵自己盲目而麻木的跟着“上面”走的自由,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着,因为你脑袋里思考的,你可能在夜班梦话里无意识反映出的真实所想,都是顺从于操作规律的,真心的将虚伪当作了真实,而在你的逻辑体系中2+2=5是驳无可驳的真理,自然不必揣着秘密终日伪装着生活,大可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真实感受。这是自由么。当然是自由——“奴役式”的自由。

都说《1984》一语成谶的预言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相信每一个国人阅读此书时都会感同身受般的共鸣。文革里人人都要背毛泽东语录,但那个时代活得最自由的就是真正将其视为圭玺的人。知识分子或收敛锋芒苟且于世,或不堪折辱悬梁自尽。他们格格不入于世的思想体系如针毡,他们独具的风骨于那个时代脱了节。而文革十年中最自由的群体则非红卫兵莫属。他们将领袖希望民众根植的思想体系变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闯到别人家里抄家放火,可以轻易把看不顺眼的人扣上反革命的帽子置于公众视野下游街批斗。当时代在逆流的时候,你是选择继续顺流还是顺着时代一起逆流?无疑后者才能得到自由。倒行逆施的自由,为虎作伥的自由,放弃良知的自由,文革式的自由,老大哥口中的自由,看似自由的自由。

自由即奴役。奴役即自由。老大哥完成了他的自圆其说。

这种奴役式的自由探讨比比皆是。2008年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的德国电影《浪潮》所述的也是这种模式。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的历史教师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这群学生,这群不相信法西斯会在今日卷土重来是因为它没有群众基础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狠狠扇了自己的耳光。

短短的5天内,是什么将民主制度下成长的学生变成法西斯式的极权拥护者。为什么被民主了那么多年的学生会一夜之间心甘情愿的被奴役。究其所以,恐怕是因为他们在“浪潮”中能得到自由——即前文提到的“奴役式自由”。因为你加入了这个组织,你就可以在这组织中得到认可,就可以打着组织的名号仗着人多力量大对组织外的人为所欲为,就可以享受组织对成员的优待。就可以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身处于洪流中的力量。一旦得到这些,就不再有人愿意花些时间究其表里,就不会再有意识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看这场闹剧。反之,不加入组织即意味被排挤,被捉弄,人们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不自由,便只能投入另一种“伪自由”。

伪自由的之外必定存在真自由。即便后者来之不易甚至饱含艰涩,也有人愿意放弃蒙蔽的愉悦而换取真实的痛苦。温斯特被自己对现世的质疑折磨得日益消瘦,甚至在电刑架上死去活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质疑。“谁掌控过去,谁就掌控未来。”他做着掌控过去的工作,却看不到未来。一旦放弃己见投身浪潮便意味着自我放逐,於是只能偷着写日记,偷着收藏无伤大雅却被核心党禁止的东西,偷着和裘丽娅在却其顿小屋中拥抱做爱等待天暗天明,偷着思考,偷着绝望,一日日等着终结时刻的到来,在诚惶诚恐中体会生命的真实与纠结的痛苦。可惜的是,他拒绝被自由的奴役,也没能换来最后的觉醒。

这才发现,有时候“自由”二字远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温情。换而言之,“自由”被粉饰成很多种,关键看你愿意花多大的力气去追寻哪一种。微博时代,人人忙着给自己贴标签。“公知”“五毛”不可开交,而有趣的是,一开始倾向模糊的人,一旦走向某个立场,就会不断强化这个立场,越走越远。其实道理很简单,游移在边缘地带的人总是痛苦的,他对多种思想都持有不同程度的认可,他不愿轻易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而结果是,这样的人往往最易遭到攻击。持相同立场的每一个人彼此抱团,自我保护,并攻击其他立场团体的人。而只有当你选择了其中的一种,你才可以在此之中畅所欲言,固执己见,并最终自圆其说。你终于做出了选择,你不再纠结,你由此自由。

回到文首提出的担忧,其实已经不需要担心发个微博因为政治言论不当而被惩,今时今日,只要你的言论略有欠缺,各位博友的骂词就能把你家电脑刷到死机。

我们每个人都不愿被思想奴役,我们每个人都在思想奴役他人。

我们都在充当思想极权的支撑者。

这个时代的自由已经变了味,人人都在高歌要求自由,却没人能真正为其下个定义。自由不是随性,当过去可以被肆意篡改,当历史被板上钉钉地刻在时间轴里却被硬生生拆下重写,在刻骨的无奈与悲哀里,我们真的还想要这份自由么;

当我们人人像一颗颗粒子般整齐划一的在粒子流中游荡反转时,我们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

当新闻不再可信,当自由得乱了套毫无章法,我们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

当我们在电幕下被监视,在“仇恨三分钟”里被改造得真的能获取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真的还要这颗心,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阅读时我一直在想,第二句话为什么不是“奴役即自由”,这样编排岂非前后逻辑更合理。后来终于明白,在那个时代,廉价的自由已然泛滥,奴役才是被摆上台面的民众所需,也是最终目的。

这样一想,因为什么原因“被消失”变得不再可怕,至少我还自由的保留了被捕被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来源于思想的不屈服不盲从,这让我异于旁人,让我比他们自由。

这是庶民的胜利。

《1984》读后感(9):杂及<1984>

作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我一直努力在女性同胞们心中维持良好并拔高的印象、 简单粗暴的说, 是装B、装B点说, 是"伪"、 许多年前,我是个伪古文学青年,后来放弃了这一没有前途的事业、 近年来首要的身份是伪科研青年, 这主要是为了应付老板(碰巧也是女性)、 而对年轻的姑娘们,我一般游离于伪文艺青年和伪自由青年之间、 这主要取决于对方的成分,必须投其所弱、 若对方不幸是文艺且自由女青年,我就只好变回伪科研青年唬弄一番了、 总的来说,多年以来战略一直是成功的,但现在面临失败的危险、 因为我想写书评、

前段时间, 大概是觉得自己游戏玩的太多有些废柴, 我就把游戏扔了,并迅速或龟速的拾起一些其他不良嗜好、 前者比如说看<银魂>,后者比如说更新blog,读书夹在中间、 本来的设想是很好的,银魂看累了就去读读书, 书也读累了就写点书评更新blog、 书评的设想也是很好的、 本来在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看完了打算找点讲明治维新时的书作对比、 最后看一本<黑天鹅>来分析成败, 多合适、 典型的关心家国大事又善于求索的伪自由青年面孔、

但结局大约是书照读, 但进度太慢,相比于动笔看银魂又明显来的更诱人、、、

但今天的书评是<1984>、 大约是去书店买书时看到了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四姐谈谈>、 随手翻了半本, 虽觉得写得不错,又实在不舍得为这么点字花那么多钱、 然后顺手的看起了1Q84, 看1Q84的间隙中又看起了1984、 现在看完这两本又从网上down了1988、txt传到手机上补完中、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完了, 自由女青年们会愤怒的、 "你怎么可以不花钱买韩少的书, 还从网上下载了看,还排在1Q84之后"、 文艺女青年也会怨恨我 "看1Q84的间隙你居然有闲工夫翻1984"、 而正直有水准的真正的自由青年/文艺青年也会不齿地远离我 "你居然现在才看1984/你居然会看1Q84,还一连3本"、

似乎有可能离群索居,但我还是想写点书评, 因为实在是一本好书、 作者奥威尔在1948年开始YY,幻想着36年后的世界,构架或预言了一个将能永生不灭的集权社会。拥趸者称“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我就十分不以为然: 这书显然该作为集权主义的教科书和内参。

------------------------------------内容简介,剧透,可跳过-------------------------------------

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借主人公--真理部小公务员--温斯顿之眼勾勒了《1984》年的世界。 巨大的横幅横幅,巨大的招贴画;招贴画上是老大哥,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是人民的救星,老大哥是党(英社党。未避免和谐,以下简称D)的领袖; D控制思想,D永远正确,D解放了无产者,D创造历史, D书写历史,D改历史。当然,还有反革命,D的叛徒,老大哥的敌人,阴谋推翻国家政权者:果尔德施坦因(在逃)。 温斯顿不喜欢老大哥,外围党员,负责窜改历史记录,是极少数仍能独立思考的人。毋庸置疑的,他犯了思想罪,他等待死亡。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特别分段提一下D的口号,非常拉风:“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读不懂都觉得NB,读明白了更觉得NB极了。

第二部分,处于戏剧性考虑。 温斯顿遭遇了爱情,以及真正美好的性生活(在那个世界极为罕见)。但这些不重要。 他加入了反D组织,读到了其领袖果尔德施坦因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借温斯顿之眼,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集权主义的思考。 这本反动书籍也分三章,男主角阅读习惯很遭,他先看了部分第三章(战争即和平),然后过了性生活。之后读了部分第一章(无知即力量),在读到关键处被警察抓捕归案。书读至此,我不由啐一声色坯,都是你这厮的要鸟快活,哥哥我没机会看得这本书全貌。

第三部分,拷打和改造,出狱和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拷打者补充了我们未读的第二章:自由即奴役。

总结一下。全书两条线,温斯顿的生活,爱情和悲剧是明线,它展示了《1984》世界的外貌,也给本书引入了戏剧冲突,使其得以披上小说的外衣。 果尔德施坦因的反动纲领是暗线,它详述了《1984》世界的法则。彼时,无数XX先烈为我们描绘过某种集权制度发展的最终结果:乌托邦,黄金乡。 而作者同样从集权制度基本特性入手,展开逻辑推导,最终引领我们进入这个反乌托邦的世界。 悲剧突如其来,毁灭扑面而至。作为读者虽想阻止或否定它的必然来临,然而一切严密而精准,让人难以辩驳。 扔下书本,从那深深的绝望中自拔而出,环顾这个虽不完美,但美好的多的世界,长出一口气。“感谢这一天没有到来,感谢预言者,感谢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阻止过其到来的人们”

---------------------------------终于到了真正的感想部分--------------------------------------

称本书伟大绝不为过。 伟大的预言不以其未实现而蒙羞,反而以它阻止了预言本身的到来而荣耀。大约摘几句牛B话吧: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双重思想: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互相抵消的观点,明知它们互相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D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而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这句真是神来之笔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最后来一点小小的个人评述, 单对《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的一些感想。说之前还是要先缩摘改抄一番,以引号标注。

“可认为自人称之为人以来,便有三等人。 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这三种人的目标完全不可调和。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劳苦之余无暇旁顾,若说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在很长时期里,上等人的权力似乎颇为巩固,但迟早总有这样一个时候,他们就被中等人所推翻,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原来的被奴役地位,自己变成了上等人。随后是新的中等人。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的。从下等人的观点来看,历史若有变化,大不了是主子名字改变而已,并没有使人类接近平等一步”

“但如今,随着机器的发明,物质的丰富,自由平等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即使仍有必要让各人做不同的工作,却没有必要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社会或经济水平上。因此,从即将夺得权力的那批人的观点来看,人类平等不再是要争取实现的理想,而是要避免的危险。在过去,中等人在平等的旗帜下闹革命,一旦推翻了原来的暴政,自己又建立了新的暴政。现在这种新的一派中等人等于是事先就宣布要建立他们的暴政。它们的意识形态只是嘴上说得好听而已。但是它们的目标都是在一定时候阻挠进步,冻结历史。常见的钟摆来回现象,会再次发生,然后就停止不动了。象过去一样,上等人会被中等人赶跑,中等人就变成了上等人;不过这次,出于有意的战略考虑,新的上等人将永远保持自己的地位”

“他们建立了复杂而NB的体系以维持地位”

“但是写到这里为止有一个问题我们几乎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为什么要避免人类平等?如果说上述情况不错的话,那么这样大规模地、计划缜密地努力要在某一特定时刻冻结历史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这里我们就接触到了中心秘密。上面已经谈到,D的神秘,尤其是核心D的神秘,取决于双重思想。但是最初引起夺取政权和后来产生双重思想、思想警察、不断战争、以及其它一切必要的附带产物的,还有比这更加深刻的原始动机,从不加以坏疑的本能。这个动机实际上包括……”

摘到这里就结束了,还记得我之前说因为温斯顿快活去了,耽误了些时间导致书没读完么就被抓了么?就是读到这里了。这个动机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动机造成了书中的悲剧? 以个人浅见,答案在书快结尾时有说。“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

在接近天下大同时,在数千年来大众的愿望可能实现时,在人类即将踏入应许之地时。有那么一部分人,仅仅为了这等腹黑且恶劣的追求,就将世界冻结于此刻,这时何等的可恶和丑陋。

然而,以我,一个小小的学了几年生物且读了半本《自私的基因》的人的眼光来看,人性本该有如此不堪的一面,乌托邦神马的也只能是个遥远的幻想。

引一个歪理:若,认为人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则基因以自己的需求赋予人天性。 基因的一项需求是渴望被保留,人类的天性只能满足基因这一怪癖竭力的维持自身生存。所谓天性,不妨理解为基因为人体预编了无数条指令。人类需要糖分来维持自身生存,基因预编人类喜欢摄取甜食。但基因不能预见全部,我们的程序都是几千年前写好的老版本。 比如,两千年前物质贫乏,人体几乎没什么摄取过多糖分的机会,所以此天性在今日带来了肥胖和糖尿病。但甜食就是你所难以抗拒的天性 (混蛋!果然还是《银魂》看的太多了)

基因的另一项需求是渴望被复制传播,人类的天性亦只能满足基因这一怪癖竭力的维持自身生存。高效率的传播自己的基因。着首先要求人类热爱性生活。具体来看,男女又有不同。男性因其生殖的极低成本,所采用的天性策略必然是广播种、、、也就是种马。但女性生殖成本太高,只能反其道而行之,优生优育,即寻找持有优秀的基因的异性受孕,以提高下一代的品质,保证自己基因的有效传播。 着一要求男性有另一项基因赋予的天性策略:证明自己基因优秀。 对孔雀来说,我有一个拉风招摇的大尾巴,又没因此被捕食掉,足以证明我NB。对园丁鸟来说,有一窝亮闪闪的东西足以证明我基因好。对猴子来说,坐在猴王的位置上证明我NB,整个猴群都是我的后宫了。(当然,作为猴子,一串香蕉有时也能为你换来短暂的交配权)。对人来说,就更复杂了。 时代不同,标的物不同。一袋大米在旧时灾年可是了不起的标的,现在至少得有套房了吧。 而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在人类社会中,权利是永恒的标的物。对权利的追求,根植在每个人的染色体里。这是每个人的天性,与文化、信仰、世界观等无关。可以被掩埋,可以被掩饰,无法被磨灭。

有权利追求存在的一天,就难以指望阶级的消亡,上中下三等人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看起来还有存在很久。考虑到我目前的收入水平(前几天在某网站测过,据说稳稳的排进全世界的后5%),我希望这个金字塔尽量的扁,尽量的平。 我有时羡慕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压迫下的人民,因为据说那里的世界是平的。 但更多时怀疑这个传言,难道那里的物种就天性不吃糖,不爱性生活么?

因此,更多时我只能指望那些活在塔顶的人,不管你们有多少人,离我多远,能尽量的不作或少作恶,哪怕是在剥削我,也来的温柔些。 怎么办呢?嘿,比如这样,盯住那些处于权力顶峰的人的私生活,让他们即使拥有了最多的标的,却做不得什么种马。这样的制度,在我看来,即能防止一部分的恶,又充满了绝妙的讽刺。

《1984》读后感(10):别说现在很幸福,没有什么比对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了

在北师大对面的书店买到乔治·奥威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