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读后感6篇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1):活下去,读下去,永远不要忘记

也许被称之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已经让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足够耀眼,并且能够在文学史上成为一座永垂不朽的高峰。然而,我并无法知道它能否比肩托尔斯泰的作品,我未曾阅读《战争与和平》,我只能够看着别人的评论,猜测它的高度。我只能够透过《生存与命运》看到战争与和平,透过格罗斯曼的笔迹来窥探20世纪那场惨绝人寰的战役背后的人与人性。

这是一本战争,自由与人的书,字里行间带我们走进人性的真实与虚伪。那是一个特殊年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这本书的背景,而一九三四年,却一直是作者想要谈论的年份,即便没有细说,却总是拿那个年代与战争年代相比较。苏联的士兵在战场上,为了守住一座城市,为了坚守一栋楼房战地,不少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而每一个人却必须面临另一个战场,那是面对自己的国家,面对自己的亲人的战场。告密,疏远,克格勃。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是否还是党信任的人,也没有人知道自己所走的是不是正确的路线。今天是忠诚的正确的党员,明天也许就是面对招供的间谍。在面对从一九三四年延续到战时的这样的国家氛围,作者似乎觉得,战争或许并没有那么恐怖,熟人不敢打电话,朋友不敢打招呼,谈论自由或者异议都只能在家庭或者暗地里发生,或许是更为恐怖的。格罗斯曼借用纳粹军官的口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纳粹与苏联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什么差别。能够把国家击垮的是纳粹的炮弹,可是把人击垮的则是人的漠视,对人性的击溃。

这本书以一个家庭为主要的叙述载体,家庭的成员几乎囊括了各个阶层,各个阶层的彼此人际的选择也都展现在我们眼前,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格罗斯曼观察力的高度。在探索人性为主题的作品下,格罗斯曼并不止步于个体的自由与权利,他怜悯死亡的士兵,他写下一个被亲人近似乎虐待却给俘虏面包的妇人,他看到临死之前的处女抱着死去的婴儿却感受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自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性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的基本链条。格罗斯曼面对苏联当时还在斯大林高压控制下的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警惕,他想到了人本身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它一直让人保持着作为人的本事。正如他所写的那般,政治权力可以控制社会的运转,而有些人拥有保护他人生存的权力。为了保护自己的伙伴战友活下来,硬是违抗上头的命令推迟8分钟开火;为了自己的战友的性命,放下了傲慢,选择投降。不管是怎样苏联的军官亦或是纳粹的军官,说到底,他们在面对他人的生死的时候,有一种人的本能让他们选择了更为正确的做法。也许同样是这样的本能,却导致了物理学家在被唾弃的时候没有人敢靠近他。

格罗斯曼不满足于他看到的人的书写,他还要把整个苏联世界展现给我们,让后人来看看那段历史的血腥和温存。集体农庄是这本书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底层,包括部分士兵,对集体农庄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哪怕对斯大林的头像顶礼膜拜。然而,他们的牢骚并没有更多的结果,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安排。社会处在一种反抗的边缘状态,许多人在私底下谈论自由,在私底下质疑制度的正确性,然而,当自己陷入谷底,被斯大林一个电话挽救会颜面的时候,所有的骨气都被独裁的气质所征服,写了上百次又撕毁了检讨书的的物理学或许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封毫无价值的公开信中写下自己的名字。或许,这就是当时的那个社会,个人在社会的大浪潮中匍匐着,露出自己的头,被海浪拍击之后,便畏缩不前,当海浪将自己推到海滩的时候,便是回头感恩海浪的汹涌。人生而自由,当他的自由被剥夺的时候,他抗拒了,而还给他的时候,却学会了双膝着地,叩头不已。

当时的官员宣布这本书三百年之内都没有办法出版的时候,他看到了这本书可能带给苏联的害处,担心戳穿纸窗的人将双膝着地的人扶起,看到自己的面容。一个专制的政权或许就是带着这样的恐惧,他们宣扬科技要现实,要实用,而文学却不能现实,应该高高在上。他不想高高在上,他只想抚摸每一个俄罗斯的人,并且给他们一个吻。格罗斯曼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将可能带来什么,他认为这是他的生命,不像托尔斯泰一般认为自己的文字是无意义的游戏。

俄罗斯土地经受过太多的苦难,他们也产生了一大批难以超越的大师。在我们的阅读世界里,他们的名字却不常常被记住,甚至未曾得知。对于格罗斯曼的这本书,或许我们真的该如力冈先生所说,应该读读,特别在这个年代,在这样的国度。让我们一起读这本书,活下去,但是永远都不忘记,不忘记这片土地的苦难,不忘记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本性。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2):不好读但却经得起回味的伟大之作

《生存与命运》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说它伟大,并不是因为它曾有幸成为前苏联“200年内难以出版”的禁书,而是因为这部书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和反思俄罗斯民族历史上的那场战争。当然,如果只是题材取巧,那还远称不上伟大。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便在于它独特的主题和视角,在万马齐喑的背景下,说出了旁人不敢说出的惊人观点;加上人物刻画真实生动,充分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和人物的成长,写景、营造意境也笔力深厚,不得不让人赞叹。

1、这里的人都很真实,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生存与命运》的独特,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它的观点和视角,而观点和视角的振聋发聩,往往都要通过人表现出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真实而生动的人物群像塑造。

这本7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作为纽带,串联起集中营、6-1孤楼、集团军司令部、喀山、古比雪夫、斯大林格勒等多十几个地方的100多号人物,涉及将军、士兵、女电报员、科学家、母亲、儿子等各种角色。

说这本书人物塑造真实,是因为它没有极端化,没有塑造什么高大全的角色,也没有刻意扩大表现战争带来的恐慌。而是在通过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表现战争带来不幸的同时,仍然会展现人们生活中平常的一面——他们会讨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会为个人主义是不是人道主义争个面红耳赤,会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哪个更能代表俄国之类的问题。即使是身处德军炮弹威胁之下、被困在孤楼里的战士,也都不是想着什么高大上大无畏的党的口号,而是谈女人。

更关键的是,这本书的人们都是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而不是被洗脑的机器,不会喊千篇一律的口号。他有的会信奉国家社会主义和集权,但也有人会质疑列宁自诩的明智的领导,会质疑苏俄所实行的不是真正的民主,会对国家中央集权有微词,会感慨“千百年来,俄罗斯人什么都见识过,什么伟大啊,什么最最伟大啊,但有一样未曾见过,那就是民主”。

2、一部揭露人性的深刻之作

战争是最考验人性的。《生存与命运》的亮点之一,在于通过白描或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人性光辉也揭露人性丑恶。

许多在和平岁月里不怎么起眼的普通小人物,在战争时期却难得迸发了人性光辉。比如6-1孤楼的指挥大尉格列科夫。他在战前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只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平平凡凡地活着,变换了好几份职业,喝酒,和妻子吵架。可在坚守孤楼的过程中,他却成了民兵团众人心目中为真理而战的勇士,成为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他敢于说出“不能把人当绵羊来领导。列宁那样聪明,就连他也不懂得这一点。”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语,敢于谈论普遍实行集体化时期农民所遭受的痛苦与灾难。

联络6-1孤楼和集团军司令部的谢廖扎(沙波什尼科夫家的),也受到感召,变得丝毫不胆怯。即使有机会在比较滋润和安全的司令部,他却仍心向往着前线,心系着被困孤楼的民兵团兄弟们,甚至觉得在6-1楼外的每一分钟都长得使人难受。

可在有些人变得勇敢、清醒、独立的时刻,却仍有人沉浸在愚昧的迷梦中。比如身为营政委的克雷莫夫也只是想着告发和举报不赞美领袖的人。在面对犹太人被驱逐被杀害时,人性的善恶美丑更是在不同态度和行事方式中展露无遗。有的人会好心地给犹太人送菜;有的人却给纳粹当起了线人,不时打小报告。更多的人则变得顺从和懦弱,他们会在刑场前排起长队,忍受长时间酷暑,从清晨一直等到深夜,却没有人敢群起反抗;同住一屋的几十个人,明明听到有人走到舍友鲁宾床铺边,却谁也不敢抬头叫出声,而是躺着装作睡着了,最终导致了鲁宾的离奇死亡。

关于人的这种顺从的奴性,格罗斯曼在通过各种人物予以展现的同时,也加入了大量自己的思考。观点颇为犀利,值得深思和一看。

3、一部难读得让人抓狂的史诗之作

虽然主题思想、人物等方面表现十分出色,状物写景时还有点《静静的顿河》的味道,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节奏和人物关系表现方面有些略显拖沓。

这本书场景变化之频繁,人物之繁杂,叙述视角之多,简直乱得跟线团一样,直到100页之后,才能渐渐理出来,这书其实是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各成员的视角为核心。如果你没有一点耐心,那么这本书肯定 啃不下来。

另外,俄罗斯人长长的姓名,本就让人抓狂,本书中人物称呼更是呈现跳跃状态,心塞指数简直比《百年孤独》更甚。

《百年孤独》虽然姓名长,且代际之间多有重复,但每次出现,都会带上全名,基本上都能弄清楚谁是谁。但在这本书里,却可能一开始出现自己的名字,一会儿又变成父名,一会儿又全无注释和背景交待出现昵称,然后又出现全名。如果不前前后后对照多遍,借着提及的其他已知人物,真的很难理清头绪。比如沙波什尼科夫家的女婿,一会儿维克托,一会儿斯特拉姆,一会儿又写全名维克托·帕夫洛维奇,一会儿又是昵称维佳,简直要将人转晕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人将心悬在心口的史诗之作,也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才能读得进去的书。不好读,但读通了,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乃至口角余香。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3):“像大地一样辽阔长久的是痛苦”——刘文飞谈《生活与命运》

理想国版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新书沙龙

2015年9月26日

单向空间大悦城店

主讲人: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俄罗斯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

老实说,刚收到这本《生活与命运》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发怵的。这么厚一本,要看多长时间才能看得完。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要看网上的小说。这本有六十多万字的小说,我看了一个星期。正因为这本书的篇幅太大,可能有必要做一点解释。好在这本书已经有三个序言,大家买到书以后看一看序言,应该也会有所了解。

有心的读者在读一本书的时候,看前言、后记、译序或者读后感,是非常有用的。就像去公园或者景点,就是缩微的导游图。读了序言以后,我产生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在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其中也包括俄苏文学作品,到底应该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视角,从哪个角度读这个作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前,也就是在五六十年代,我们读苏联文学。七十年代,我们就不读书了,所有的书就不读了。我们回过头想想为什么要读那些书,而不是其他书,实际上我们在受一种东西影响,也就是受苏联人的影响。我们的阅读趣味是完全被苏联人所左右的。到了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所里开学术研讨,还经常听老一代学者说这样的话:人家苏联人都这样说了,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吗?在当时的语境下说这个完全是对的。但现在想想,苏联人关于苏联文学的认识,能完全取代我们对苏联文学的理解吗?如果我们的阅读取舍完全跟苏联人的味道一样,这个问题是很大的。

回到序言上,梁文道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他对中国的读书界、文化界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序言,我读了非常感动。但是当我读到第三篇序言的时候,也就是罗伯特•钱德勒写的英文导读,我很惊讶地发现两个序中相同的东西太多了。梁文道先生肯定这本书,基本上所有的出发点、角度,跟钱德勒是一样的,甚至包括举的一些例子,比如书被逮捕了,作者却获得了人身自由,比如斯大林格勒巷战,一个苏军战士和一个德军战士被炮弹逼到弹坑里的故事,还有灭绝营毒气室的例子。我不是说梁先生的序言不好,而是梁先生说这本书好,这本书的价值,居然跟西方的读者是一种口径。

我们最近研究俄罗斯文学发现,往往在西方受到追捧的俄语作品,我们国家才开始认,比如巴赫金、布罗茨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有一大批具有深厚人文造诣、深刻辨别能力的知识分子,因为西方自由身份的知识分子已经有好几代人,他们在美国充满自由精神的大学里,确实有趣味,有认知和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对的。但他们的选择就能代替我们的选择吗?我们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以前听苏联人的,现在听西方人的,他们读什么,我们就读什么。我觉得这也是有一些问题的。

苏珊•桑塔格有一天在伦敦街头逛旧书店,突然看到一本很薄的小书。西方人当时都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他叫茨普金,小说的名字叫《巴登夏日》。她在读了小说以后,都不知道作者是谁。但她很快就下了判断,说这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好的一部俄语小说,她还不说是“之一”。她就在纽约找地方把它出版了,然后这本书引起了极大轰动。我们当然没有桑塔格这种眼力和文化的影响力,但是,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妨去做。可能别人注意不到的作品,我偏要说这是二十世纪一部伟大的作品;别人都读的,我反倒要看一看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好。中国的知识分子可能暂时不能影响全世界的阅读人口,但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当然这也很难,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团很松散,没有相对统一和一致的价值体系,你对别人产生影响就不是集团的力量。这是我们很期望的久远的理想。不管是读者,还是学者、作家,恐怕要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对包括俄语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外国人文著作的接受,我们有时候要多一点自主意识。

关于《生活与命运》有一句最有力的评价,也是中国的出版者最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生活和命运》是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在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部作品可以跟它并列,我想没有更好的广告词。

有人会说,有些作家很会找概念,比如“战争”与“和平”。我在一个地方讲过这部作品,谈到“战争”与“和平”是整个人类生活仅有的两种状态,不是打仗,就是和平。过完日子打仗,打完仗再过日子。“生活”与“命运”也是一样,也具有非常高度的概括性。生活是个体的,命运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是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题目。《生活与命运》、《战争与和平》这种书名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史诗意味,我想在这两部作品之后,作家已经很难找到更好的长篇史诗的名字。

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确实有太多可比的地方。首先,题目本身都是很史诗化的;其次,都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一场战争。《战争与和平》写的是1812年反拿破仑的战争。《生活与命运》写的是1942年苏联人反对希特勒的战争。在苏联历史上,只有两次战争前面是加上两个限定词的,一个是“伟大的”,一个是“卫国的”。这两次战争都被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两部作品分别以这两次战争为对象,结构和写法很相近,都是现实主义的手法,都是很全景的,从前线写到后方,从家庭写到个人,来回交织的。人物也很多,《战争与和平》有八百多个人,《生活与命运》也有五百多个人物。这个作品主要是写的一个家族,《战争与和平》写的是四大家族。以前有人比较过《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为什么是四大家族,为什么不是三个,或者两个。我们做过比较,如果只有两个家族,只有相互之间的来回,三个家族也许可以形成三角恋爱,但关系依然是恒定的,但如果是四个家族,可以延伸很多线索。要写长篇小说,“四”几乎是必须要做的。《生活与命运》主要写了一个家族。但大家别忘了,它写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个主线索下有四个分线索,可以来回交叉。小女儿除了丈夫之外还有情人,线索又很多。

总之一句话,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像之处。但是如果太多地比较两部作品相近的地方,反倒会屏蔽中间的差异。一个作品在另外一个作品之后还能成为名著,一定是它有不同于那部作品的地方。如果写得和《战争与和平》一模一样,第二部《战争与和平》是没有意义的。作家也是一样,你像那个作家一样伟大可以,但如果写得一模一样,第二个作家是没有意义的。

说到两部作品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是在基调上。《战争与和平》是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颂歌,是很正面的史诗;《生活与命运》主要是悲剧的史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性上的差异,我们当然可以找出很多原因。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是青年。格罗斯曼写《生活与命运》的时候是五六十岁,实际是他最后一部作品。而《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在不同的年龄段,人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另外,格罗斯曼写的是比较近的历史,对刚刚过去的现实必然带有反思和审视,更何况他写作的时候是在赫鲁晓夫“解冻”之后,而写作的主题是在“解冻”之前,他亲身体验的东西和后来要审视的东西之间有巨大的意识形态落差。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时,那场反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对它的正面评价几乎已成历史定论,无需他对战争的正义、战争中人的是非善恶再做评价,他的任务比格罗斯曼要轻松一些。

当然,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这两个人的写作时空是不一样的。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姑且说他是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格罗斯曼尽管已经处在“解冻”时期,但他心里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体会:他是在做某种犯忌讳的事情。他写作的时候未必会想到他的作品一定可以马上出版,因为他那代人有很多都是为将来写作。这是两部作品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写作语境很不一样。

过头来归纳一下,把《生活与命运》比作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两部作品确实非常相像。我想它们的文学史意义若干年以后会越来越接近。现在还不能说《生活与命运》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一定等同于《战争与和平》,但是它的文学史地位会逐渐走强。最后会不能达到《战争与和平》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以后再看。需要强调的一点:对两部作品做比较的时候,不要被它的相同之处所屏蔽,还要注意中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可能是它更重要的存在意义。

我们知道格罗斯曼是一个犹太人,我们也知道他在苏联时期是很有名的作家,在卫国战争的时候做过随军记者。这部小说写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我看到俄国的材料上有一句话,说格罗斯曼“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随军记者,从斯大林格勒围困战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他一直是一个目击者。”这个是很厉害的。也就是说他小说中写到的这场战争,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他一直在那个地方。大家不要忽视这一点。他写战争,所有的一切是他自己眼睛看到的,这一点跟托尔斯泰不一样。托尔斯泰写的战争是历史,而格罗斯曼写的是他自己亲历的。

另外一点,关于格罗斯曼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以前说他是苏联作家,现在可能会说他是Russian writer。不是我们这一行的人很快就把它翻译成“俄罗斯作家”,或者“俄国作家”。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因为他是犹太人(在俄国文学中,很多犹太作家不是特别强调自己的犹太身份,但《生活与命运》是一个例外,它完全是站出来大声疾呼的)。我们经常会说格罗斯曼是俄罗斯作家,“俄罗斯”在这里是民族的界定,事实上,Russian writer最好翻译成“俄语作家”,因为他用俄语写作。比如说布罗茨基得诺贝尔奖,是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获得。所有人都说他是English essayist——他用英文写散文,但美国的教科书上仍然会写他是个Russian poet,我想这个地方绝对不应该翻译成“俄罗斯诗人”,应该是“俄语诗人”。他用英语写散文,用俄语写诗,他是一个美国公民。Russian也好,English也好,既有国家的含义,也有民族的含义,又有语言的含义。

关于格罗斯曼的定位,钱德勒的序言引了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的一句话,说“格罗斯曼是苏联作家中唯一一个把身份变换成俄国作家的人”。“苏联作家”,英语是Soviet writer,西方人用Soviet这个词实际上是有某种贬义的,所谓Soviet writer,你不是真正的作家,是官方的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作家,苏联解体了你就没有价值了。Russian writer,尽管在苏联时期你也是作家,但现在我们依然承认你的作家身份。从Soviet writer变成Russian writer,托多洛夫认为格罗斯曼几乎是唯一。没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尽管他是苏联公民(当然他后来被剥夺公民权,这是另外一回事)。他是苏联人,但他不是苏联作家,在苏联时期他就是Russian writer。

关于格罗斯曼的身份现在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因为他出身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属于乌克兰。乌克兰也有人说格罗斯曼是他们的作家,还有果戈理、布尔加科夫、奥斯特洛夫斯基,乌克兰人说以后写乌克兰文学史,要把这些人都写进去。他们根本不是俄罗斯作家,而是乌克兰作家。俄罗斯人就说,他虽然是乌克兰人,比如果戈理,但他住在彼得堡,他用俄语写作,他也是我们的。加重格罗斯曼身份复杂性的还有一个因素。也就是他当时出生的地方和他后来在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回去工作过几年的地方处在乌克兰东部,也就是乌克兰已经宣布独立的地方,叫顿涅茨克。现在已经不承认它属于乌克兰了。我最近去日本开一个斯拉夫大会,顿涅茨克大学来的人都戴着国徽,到处说我们不是乌克兰人,我们是顿涅茨克人。我在网上很惊奇地看到一个东西,一张很小的照片——苏联人以前非常重视作家,一个作家如果在这个楼里住过,他死了以后就要给他在墙上做一个大理石的纪念牌,上面写几行字,说谁谁谁在这儿生活过,实际上是个小型的纪念碑了。这个顿涅茨克共和国,最近在格罗斯曼工作过的这家医院的墙上,已经做了这样一个纪念牌,上面写着:“著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曾于1932-1933年在此工作。”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牌子?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要抢这个作家了:以后我这个国家顿涅茨克独立了,那他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作家。

正如梁文道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我想,读完这部作品以后,所有人都不可能没有一点震撼的原因,是其中提出的良心问题。作品写到两个国家的集中营,德国和苏联的。很多人说他是全世界揭露希特勒集中营的第一人。从时间上看,他看来也是揭露苏联集中营的第一个人。现在一般说到苏联的集中营文学,是说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一天》是1962年出的,确实在《生活与命运》之前,但我们别忘了,1961年《生活与命运》就被抄没了,它在1960年就写完了,那个时候索尔仁尼琴还在梁赞当老师。

但是赫鲁晓夫为什么没有批准这部作品出版,紧接着在第二年就批准了《一天》的出版?而且《一天》是投给《新世界》的,《生活与命运》是投给《旗》杂志,其实《新世界》比《旗》还要激进一些。当然我们可能觉得,《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可能更纯粹一些。其实《一天》在讨论出版的时候,政治局委员好多人都不同意,赫鲁晓夫拍板让政治局全部同意出版。特瓦多夫斯基还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个可笑的场面,说《新世界》杂志做了清样本的《一天》,政治局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蓝颜色的封面。出门的时候,每个政治局委员都夹一本这个小说出来,说第二天就要发表。

格罗斯曼1960年的时候为什么会把这个作品公开投给一个官方杂志,而且还是比较正统的杂志?1961年2月,书稿被抄走了。9天以后,没有人来抓他,他就写了一封信给赫鲁晓夫。序言引用了其中几句话,我从网上找到了原文,因为序言中不是特别完整,我翻译出来了,他说:“我请求您还我的书以自由。我请求让编辑而非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特工来谈论我的书,来与我争论。我如今人身自由,可是我花费毕生心血写就的书却在坐牢,这种状态既无道理,也无意义。要知道此书是我写的,要知道我过去和现在都与此书不无关系。我仍然认为我写的是真相。我是怀着对人的爱和信仰写作此书的。我请求给我的书以自由。”

看到这封信的语气,我能感觉到当时还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社会。在他写这封信的时候,他一定揣摩到时代的脉搏。他觉得这写封信不会掉脑袋。我们看过索尔尼琴写给斯大林的信,也看过其他作家写给斯大林的信,但绝对不是这样的语气。凭这样写信的语气,是可以掉脑袋的。但1960年的时候已经不会了。所以格罗斯曼觉得作品在那个时候拿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从对苏联集中营的揭露来说,《生活与命运》跟《一天》差不多,为什么赫鲁晓夫没有选这本书,而是选了《一天》,恐怕还是有其他原因,或者是篇幅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格罗斯曼不仅写了斯大林,还写了更多的东西。苏联文学史中有很多这样的花絮或者典故。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个东西,是写到在两种极权制度下,人们都非常的顺从,顺从是从哪儿来的。这一段是让我非常震撼的:“在这个时期暴露出来的人类天性最惊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顺从。有时候,前往行刑的地方要排很长的队,等待被杀的人就自动排队。有时候,等待受刑要从早晨等到深夜,在长长的炎热的一天中,已经知道这件事的母亲提前带着水和面包为儿子准备着。成千上万的无辜者感觉到自己快要被逮捕了,提前把衣服和手巾包好,提前和家里人告别。千百万人住在巨大的集中营里,这些集中营不仅是他们自己建造的,而且自己看守着。”极权制度限制人身自由不可怕,更可怕是限制精神的自由。我们可能会简单地说这是奴性。为什么到某一个历史时刻,某一种社会体制下,人就特别听话,任凭某些管理者为所欲为,这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格罗斯曼在苏德两边都看到同样的现象,但是他说,顺从也是不一样的,人在极端的情况下依然面临选择。人有选择的余地。他在里面举了两个例子,我认为代表了他为选择给出的答案。一是被俘的政治犯伊康尼科夫,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他宁愿自己被德军杀掉,绝对不参与毒气室的修建。他说谁要愿意修杀人的场所,谁就去修,但我不参与这个。第二个是索菲亚,书中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她是一个医生,德国人把犹太人都抓起来送到灭绝营,说谁是医生谁就出列,这些人是不杀的。索菲亚从未做过母亲,她看到她一路上照顾的一个小男孩,她一直带着这个小孩一块儿走进毒气室,因为她觉得必须要有一个人陪着他一块儿死。当毒气慢慢渗出来的时候,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做妈妈了。”她第一次感觉到了母爱。她也可以选择不进毒气室。她为了做一次妈妈,选择进了这个地方,而不去给纳粹做医生。这就是格罗斯曼举的最极端的选择的例子。我想这可能是这本书的主题,就是道德拷问。

相比而言,我无疑更喜欢《生活与命运》,而不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是说我个人的趣味,而不是文学史的地位。如果让我归纳它的总体风格,我觉得就是抒情的悲剧的史诗。抒情和悲剧的东西在这里结合起来。一说到史诗,一定要有思想性和深刻性,这样的内容在书中非常多。在这些段落中,我们既能感觉到它的悲剧性,也能感觉到它的抒情性,也能感觉到它的史诗性。比如这几句:“大地是辽阔的,大地上的森林看去也是无边无际的,其实既能看到森林的头,又能看到森林的尾,可大地是无穷无尽的。像大地一样辽阔、一样长久的,是痛苦。”这是诗人的句子。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史诗?就是历史加诗歌,它给你这样的厚重感,又很抒情,又很悲壮,关于个体和宇宙的联系,善和恶、是和非的悖论,格罗斯曼都写得非常到位。

小说中的一个主人公柳德米拉不知道儿子已经战死,她去探望的时候儿子已经埋到了坟地里了。她在坟头上待了一夜的时间,这是小说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格罗斯曼写这段的时候,无疑是把他自己的母亲带进去了,他母亲是被纳粹杀掉的。他一直对母亲的死特别愧疚,德军入侵的时候没有把她带出来,《生活与命运》这本书就是他献给母亲的。“在母亲的绝望中出现的那个世界,一时间冲破现实的桎梏、要取代现实的那个世界,又不见了。她的绝望好像变成了上帝,让儿子从坟墓里站起来,让空中布满新的星星。在过去的这几分钟里,世界上只有托里亚活着,其余的一切都有赖于他。但是,母亲的强大力量不能长久地使大量的人群、大海、道路、土地和城市服从死去的托里亚。”《生活与命运》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格罗斯曼经常用现代派的手法,就像现代派诗歌,比如他会写到“钢铁的俄罗斯突然向西方走去”,会说“二十世纪杀死了她的母亲”。比如两位序言作者都写到一点,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有一个纪念群雕,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雕塑《祖国母亲在召唤》,群雕上刻了一行字,钱德勒说没有人知道是格罗斯曼写的。这行字源于他当时写的战场报道:钢铁的风向他们的脸上吹去,他们依然往前走,德国人感到恐惧,这样的人是活的士兵,还是死人?这样一句话被标在雕塑入口的地方。这样的语言非常的现代派,不是托尔斯泰时期的语言。

这本书的译者力冈是我的大学老师,当时教我们的文学选读课。现在想来,他到我们学校工作的时候,我已经上大二了,那个时候落实政策,属于最晚的一批。他自己告诉我们,俄罗斯文学他最喜欢的两种风格,一个是带有悲剧感,一个是带有抒情性。译者序言写得非常短,他提到,跟他翻译的《日瓦戈医生》相比,就深刻性来说,他认为这部作品厚重得多。在最后他写道,这部作品和《静静的顿河》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其实悲剧性和抒情性结合得最好的,在俄语文学史上有可能就是这两部作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翻译的话,我想中国的翻译家中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可以超过他。一个译者和作家一样,比较适应某一种风格。译得好的文学作品的译者往往有某些特定的对象。我想力冈能遇到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个幸事。他有过被打成右派的经历,他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反革命,他在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他跟一般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4):斯大林格勒的悲壮史诗

1941年纳粹德国等轴心国决定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开始了对苏联的侵占。德国的闪电战造成苏军伤亡巨大,占领大面积土地,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德国的战线太长,消耗力过大,苏联的天气寒冷等问题使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德国纳粹从闪电战变成了长期战。

《生存与命运》正是讲述着二战的末期斯大林格勒的战争,在历史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东站线上的转折点,是最为血腥的战争,双方损失惨重,最终斯大林的苏联胜利。作者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以及军人、科学家以及普通人的讲述,重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悲壮,纳粹德国集中营的惨不忍睹,军人与人民的顽强抵抗。同时通过这场战争,可看到了人们为的不是战争胜利而战,而是为了生存,命运,自由而战!

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具有犹太血统,1929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卫国战争期间,进入前线采访,历时四年,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法西斯的决心,同时看到了德国不可一世的保卢斯集团军等从开始的胜利到全军覆没。

书中不仅描述着战争,而且围绕着科学家斯特拉姆一家的变化。在战争下的斯特拉姆,科研一直没有进展,并遭受着不小的排挤,同事避而远之,可是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观点,没有在战争中丧失自己的人格。战后的斯特拉姆却因为斯大林的一通电话改变了自己的人格,他不愿放弃所有的荣誉,失掉了良心。这样一位科学家的转变,让人联想到中国成立的战前与战后。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糖衣炮弹之后的人们有多少可以支持原来的初心,坚持自己的信仰。

伊孔尼科夫在手稿中谈论了善与恶的定义,可以看到不同对战争的理解。什么是善,有人说,善就是意念和意念相联系的行动,把人类、家庭、民族、信仰等引向胜利,获得力量。法西斯主义的黑暗是一种大恶,可是人类能战胜它,却是因为种种的良善,它有着永生不灭的奥秘。在我看来,伊孔尼科夫的手稿预言着未来,人性有残暴的一面,但是它最终会被人类的良善而吞噬。这也最终导向了战争的结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极权主义,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都涉及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国家暴力强大,让人恐惧,而且使用暴力不再是一种手段,而变成神秘的宗教狂热和崇拜对象。二战中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是一种极权主义,他的暴力在对待犹太人身上显而易见,集中营的惨烈,毒气室、焚烧炉,解剖室等等,每天都有上万的犹太人死去;斯大林统治的苏联也是一种极权主义,虽然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争是正义性,但是当苏联红军进入欧洲地区时也对无辜的人民进行大量的屠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都对人类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罪行。斯大林在二战之前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进行着大清洗,滥杀无辜,清除政敌等,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劳改营,关押刑事犯和政治犯。

书中的营政委克雷莫夫也是一类人的代表,他在保卫战中奋勇战斗,孤楼中只有他一人生还,导致他被苏联逮捕,审判他的“一系列错误”。他离婚的妻子叶尼娅知道他被捕之后还经常的探望他。整个事件表现了战争人们的亲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战后的不良弊端。

《生存与命运》给我们呈现了斯大林格勒战争的弘大、悲壮,同时也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理解,为自己的生命、自由而战!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5):快速阅读《生存与命运》的方法:一家三线三论点

这是一本复杂的书,想要快速读懂它并不容易,因为:

1、 人物众多。据说描写超过160个人(梁文道语)

2、 场景恢宏。涉及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线、后方、德国集中营等多个场景。

3、 篇幅大。严永兴版913页,力冈版有894页,都是掷地有声的砖头书。

所以呢,得抓重点,才能快速读懂,我总结的重点就是:一家三线三论点。

一家:即沙波什尼科娃一家。这一家子上下三代、出场人物接近20个。这些人或者亲为故事主角,或者作为故事引子而引出别人的故事,基本上把俄国场景上发生的几十个大大小小事件给串起来了。所以记住这些人的关系对搞懂故事绝对有用。我读的时候就做了一张关系图(图一)出来,时时翻看,现分享给大家。

三线:即三大主线故事。这本书一共有三个主线故事:战争的故事、物理研究的故事和德国集中营的故事。这三个故事是要格外注意的,是作者的重点描写对象、也是作者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起点,所以碰到这些主线故事,就得认真阅读啦。

另外,这本书除了这三大主线故事,还有很多独立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或者表达亲情、爱情、友情,或者表达某些生活场景和战争场景,有思想有情节,也煞是好看。为大家不至于错过其中精彩的地方,我也做了一张图(图二),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标了出来,黑色框的为主线故事,白色框为好看的小故事。

三论点:这么多的故事,其实还有一根思想的线把它们串在一起,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除了要记录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其实还要借此表达他的思想。若要挑一个词代表作者的思想,那么就是:自由。具体说来有三个论点:

1、 生命在于自由:每个人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的自由,而不是被迫过上只有一个行为和思想模式的生活。

2、 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共产主义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新颖的、饱受争议的观点,第一次看到肯定会有思想冲击的。

3、 只有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善心才能拯救人类,而战争、基督教、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都不行。

作者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的,有的借助故事情节,有些借助某个人物说出来,有些则直接议论和表明。无论那种,都表达清晰、有逻辑有条理(包括那份所谓精神病人的手稿)、浅显易懂(毕竟不是哲学)、震撼人心。

当你记住以上观点再去阅读故事,你就会发现很多伏笔,发现很多嘲讽,而很多不通顺的地方都能理解了。

其实我看这书,关注最多的就是思想部分,情节反而次之,下次详细给大家汇报一下这部分内容。

《生活与命运》读后感(6):沙波什尼科夫的女婿们

1、 跟《战争与和平》比其实不是很恰当,托老写了拿破仑战争前后10几年的事。这本书其实只是写了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几个月期间的事情。

2、 恰当的比较是《战争与回忆》。有进灭绝营的犹太知识分子,有进苦力营的苏联战俘,有指挥千军的将军,有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有搞三角恋爱的,也有开轰炸机的。

2、1 所有的人物都是没头没脑冒出来的。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续集的缘故,然而不看《战争风云》并不影响看《战争与回忆》。

2、2 好几条线最后都莫名其妙烂尾了,这本书究竟写完了没有。

2、3 说起来轰炸机飞行员的结局还真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悬念啊。

3、比较之下,《战争与回忆》里的美国人,一边与命运搏斗,一边也不断获得个人成就,升官的升官,泡妞的泡妞,只有坏运气三次方加上自己花样作死才能整进灭绝营。而苏联人这边命运总是和个人努力开玩笑,最后5分钟坚持不住前面全白搭,运气好到开挂才能逃出升天。

4、 斯大林格勒一线的战士,要么是莫大数学系毕业的,要么是机床厂的熟练工人,不打仗了没事就解方程玩。我们应该赞叹苏联人民素质高呢?还是应该同情苏联人民都打光了只能上这些人了?

5、沙波什尼科夫家的女儿平均为家庭贡献两个女婿。这本书主要写女婿们的故事。沙波什尼科夫家姑娘们的择偶标准维持了十二月党人时期的高水准:谁惨跟谁。

6、我一直以为叶尼亚的两个情敌要在战场上狭路相逢相爱相杀,结果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狗血。然而两个人的命运还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纠缠在了一起。

7、作者痛恨官僚主义和党棍,然后对知识分子又不乏自嘲。维克多差不多是作者在书里的投影,搞原子弹的一回莫斯科就开始斤斤计较每个月可以领几个鸡蛋,不乏自嘲精神。

8、作为一部俄国小说,心灵拷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作者无数次的问,作为一枚乌克兰犹太人,你们德国和俄国打来打去,为啥都要虐我们啊?我们招谁惹谁了啊?不加入俄国这边,自然是分分钟被灭。然后就算加入俄国这边,也是被歧视。就算拼死拼活九死一生打赢了,说不定过两年犹太医生案又折进去了。这究竟是为啥啊?我们犹太人出路在哪里啊?

8、1 作者通过好几个场合暗示,希望在于微小的善,对植物对动物的善,俄国大妈即使亲人被害,然而还是把面包分给了德国战俘,作者屡屡表示了对佛陀的敬佩之情,差不多要皈依佛教了。

9、 最后读者不禁要问,这书写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有妈妈有女儿有女婿有儿子有孙子外孙外孙女,就是没有写爸爸,那么爸爸去哪儿了呢?答案是爸爸在总参谋部忙着当总参谋长呢(无良索隐)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