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库尔特·冯内古特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6篇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1):恣意想象

冯内古特是那种颇为神经质的作家,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都能想象出神经质一样的发展,很叫人疑惑他的大脑是怎么长的。这种人大约就是天生的作家,一般人学不来。PS:豆瓣上却有好几个类似的,名字就不一一点了。

《欢迎来到猴子馆》是1968年出版的小说集,里面的短篇基本上都是60年代写的,所以可以看到在冯内古特标志性的神经质之上,又有很浓的时代烙印——对,我说的就是性啊爱啊第三次世界大战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说它是科幻吗?当然是咯。就像同名小说,描写了一个男男女女都不允许拥有性欲的世界;再比如《哈里森·伯杰龙》的世界,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必须和最低能的人保持同一水准。从科幻小说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典型的反乌托邦,所以难怪有人把他称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只是,用“科幻”这个词来定义冯内古特,还是有点狭隘了。这就好像你用“科幻”来定义《十日谈》、定义《列子·汤问》一样。科幻的出发点是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可是冯内古特的出发点是科技吗?显然不是。

他关心的是猴子。因为你看,他在欢迎你来猴子馆。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2):美国20世纪精神危机下的文学产物:科技扭曲文明的脑洞故事,希望这些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近年来,诸如《黑镜》《西部世界》这样脑洞大开的影视剧作品,深受国内观众的喜爱。这些带有科幻构思成分却又荒诞不经的故事,充满着对未来世界的讽喻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不少人爱上了这种“扎心”的感觉,并且称之为黑色幽默。殊不知,黑色幽默成型时期要追溯到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学圈,当时的库尔特·冯内古特便是集大成者。

“老冯”的黑色幽默作品集《欢迎来到猴子馆》是在1968年出版的,历经半个世纪首次以中文版引进,书中这些现在读起来依旧不过时并且可以拍成美剧的脑洞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精神危机,同时也在警示现代人反思科技扭曲文明的可能。

来自半个世纪前的警示《欢迎来到猴子馆》《汤姆·爱迪生的蓬毛狗》《巴恩豪斯效应报告》《电欢喜》《不可穿的身体》《谁也管不了的孩子》《载人导弹》……光是看到这本小说集里的作品标题,就让人产生了好奇心,而其中大部分作品还都是带有科幻色彩的,这部小说集在冯内古特一生的创作当中可谓与众不同。

在“黑色幽默”这一现代文学流派大家庭里,作家马克·吐温与约瑟夫·海勒(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都是这个圈里的标杆,但冯内古特与前者不同的是,他将科幻元素引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这或许也源于他在大学期间读的是生物化学的缘故,但这一创新让黑色幽默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再只是对现实的讽刺,同时也开创了对未来社会隐忧的警示。

如果按照现在对于科幻作品的界定,“猴馆”里的小说属于软科幻,冯内古特虽然大胆幻想了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但其关注点始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异变。

脑洞令人发笑又害怕“猴馆”中的小说让人读完后会有一种“笑出鸡皮疙瘩”的感觉,因为小说中看似不可能产生的“非正常社会”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身处时代的写照。

比如《哈里森·伯杰龙》,构建了一个极权时代下“人人平等”的社会,为了不让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聪明、漂亮,甚至不能多思考一分钟,一部分人要带上“助残器”;《欢迎来到猴子馆》则涉及到人口爆炸的问题,大家要么接受伦理自杀,要么服下“除欲”药丸,这是一个“性即是死”的时代;《电欢喜》则创造出了一种电子鸦片,人们要通过花钱来购买快乐;至于《巴恩豪斯效应报告》,真怀疑X战警系列是不是借鉴了这部小说,因为其中的主人公居然掌握了意念能力,从控制骰子的点数再到毁灭导弹的超能力,活脱脱是一枚变种人……

此外,“猴馆”中的小说也不全是科幻元素的作品,也有不少描写日常琐碎生活或者是恶搞美国知名人物的桥段,很难相信,这些风格多变的作品都是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

“老冯”也是个文体家如果冯内古特看到后人说他的是作品是科幻作品,或者说他是科幻作家,那他一定会气得跳脚,或者是抑郁地选择自杀(现实中,冯内古特曾因为忧郁症自杀未遂)。

因为冯内古特自认为是个严肃作家,但在当时的文坛,许多古板的评论家认为冯内古特的小说由于有科幻元素,所以认定是“非严肃作家”,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十分可笑的(至少刘慈欣肯定不这么认为),因为能把科幻元素带入到荒诞小说中,这在文学史上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我曾评价汪曾祺、林少华都是中国的文体家,其实这位美国的作家冯内古特也算得上一位文体家,即便我们读到的是中文译本,也能稍微发现“冯氏短句”的特色。

冯内古特的作品大量运用短句和惊叹词,有时候一个短句就能成为一个自然段。他的作品虽然是虚构的,但还会夹杂着自传,有时候也狠狠黑自己一把,看他的小说其实就是看他的真实人生。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但在半个世纪前绝对是文学弄潮儿。

奇谈:冯内古特经历过时间重置!冯内古特的小说虽然零零碎碎引进了不少,但在中国还是比较冷门,可是有关冯内古特本人的怪谈却在中国的网络世界影响不小。

坊间流传,冯内古特经历过时间重置,他死过两次!

据了解,猜想起源于2014年年初的网络,大概内容为猜测911事件(也有一部分人说是2012末日后)后整个世界的时间轴被进行了重置,重置到了很多年前,然后重新经历这些年以挽救我们的世界。

这一现象的标志就是许多名人的二次死亡,其中就包括冯内古特,他是在2007年去世的,但消息一出,很多人恍惚间觉得这位大师早在1997年间就已经“死过一次”了,这种群体性错觉被认为是时间轴重置的结果。

其实这种说法是受心理因素和网络炒作的影响,更为有趣的是,这一说法实际是来自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时震》,里面就正好提到了“似曾经历过的错觉”的奇怪现象,这或许是冯内古特小说影响力之高的证明吧!

思考:科技与文明是对立还是统一?冯内古特生前自称是“勒德分子”,这个称谓是19世纪时期,因为机器代替了人力而失业的技术工人,现在引申为持有反机械化以及反自动化观点的人。

但我应该注意到,冯内古特并非是仇视电子科技,也并非凭靠小说技巧去制造人们对于科学发展的恐慌,他从未极力营造一个让人产生感官刺激的未来世界,而是更多的着墨于心理活动。

科技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究竟是对立还是统一?究竟是科技让人类活得更舒适,还是会扭曲、摧毁文明?

这本身决定于我们对于科技与文明二者的定义。

倘若科技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发展文明,而不是为了满足无休止的贪婪,那么它们就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

倘若文明是人类对于智慧与灵性探索产生的结晶,而不是炫耀武器、霸权以及种种反自然的行为,那么它们就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

冯内古特所构建的“猴馆”预言正是我们今天的心灵素描,这是他文学创作上的伟大,同时,我们也多么希望他笔下的那些奇思妙想永远不会发生。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3):冯内古特的时间旅行

一九六七年,有一个写小说的人被自己正在写的一本书搞得焦头烂额。此人四十五岁,是个美国人,名叫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他以前在杂志上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后来又出过几本长篇科幻小说,没什么大名气。

可是那一年他的运气不错。他获得了一笔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奖金,用来资助他写一本关于二战期间盟军轰炸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的长篇小说。德累斯顿曾经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但在一九四五年被盟军的地毯式轰炸夷为平地,有十三万五千当地居民丧生。当时冯内古特作为一名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兵亲历了那次事件,他一直想把这段经历写成一部小说。如今,这笔资助终于可以让他实现这个计划,他甚至可以用这笔钱重返德国去搜集素材。

可是他却被这本书难住了,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写。

对于那场灾难,冯内古特本人的记忆中仅仅残留着一些零星的片段,他去访问当地居民和当年的战友,受访者也都回忆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他发现自己很难套用传统小说的结构来写这本书,他更不想美化战争、美化屠杀。

他的写作陷入了困境。“我试着写,但路子不对,写出来的全是垃圾。”多年以后,他回忆说。

多年以后,二○○七年四月十一日,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纽约去世。几天前,这位写过《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冠军早餐》等以黑色幽默著称的作家,在家中不慎跌倒,造成脑部损伤,最终医治无效,享年八十四岁。

纪念冯内古特的文章出现在各大报刊。《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

“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已成为美国反文化思潮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也让他成为一位文学偶像,尤其是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青少年学生,在那个时代,大学生宿舍里和年轻人牛仔裤的后兜中随处可见被翻烂的冯内古特的书。像马克·吐温一样,冯内古特使用幽默这一手段来探讨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冯内古特写作的主题并非都是形而上学的。比如他也会写平庸的消费文化,或者环境的破坏,其中混合着科学虚构、哲学与很多笑话。”

住在纽约一大道和二大道之间四十八街附近的居民能够回忆起当年经常出现在这个街区的一个老头:他有一头乱蓬蓬的银灰色的卷发,留着马克·吐温式的灰白色胡子。他悠闲地坐在街边的一张木椅上,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身旁蹲着一只小小的白毛狗。

他就住在附近。他是个作家。虽然他写过科幻小说,但他的日常生活并没有高科技化。今天早晨他刚写了篇二十页的稿子,他打电话给住在一百英里以外的卡罗小姐,问她愿不愿意帮他把这篇文章用打字机打出来。一如往常,卡罗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他出门来买信封,顺便遛狗。他在家门口的杂货店和印度店主笑着聊了几句,买了一个信封,然后牵着小狗走到街角的邮局,把装了稿子的信封交给柜台后的女士(他一直认为她是个出众的美女)。走出邮局,他感觉心情不错。天气晴好,阳光洒在曼哈顿的楼群之间。他牵着小狗走到四十七街,在街边供路人休息的木椅上坐下来,掏出一支香烟,眯起眼睛看对面阳光中的马路。

行人从他身边经过时偶尔会相互嘀咕一句:“这人不会就是……冯内古特吧?!”他们会偷偷多看一眼,于是他们发现老头手里的香烟顶着一截长长的、摇摇欲坠的烟灰,再仔细看,可以发现老头的衬衣和裤子上点缀着一个个被烧焦的小洞。

冯内古特从十几岁就开始抽不带过滤嘴的“长红”牌香烟,烟瘾极大。他在八十一岁时扬言要把布朗和威廉森烟草公司告上法庭,因为他们在烟盒上宣称香烟可以致命,但他本人却一直活着。

冯内古特说过:世界末日的到来不可能那么快,吸烟是一种相当有保证、相当体面的自杀方式。

母亲自杀那一年他二十二岁。

母亲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富人之家,和父亲一样,也是德国移民的后代。父亲老库尔特·冯内古特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本州很多著名建筑物都出自父亲之手。这对夫妇热爱德国文学和德国音乐,一战之前,这个富足的家庭保留着德国传统。但一战的爆发使他们切断了和德国的联系。一九二二年当他们的儿子小库尔特·冯内古特降生以后,这对夫妇没有教他德语,也没有把他们喜爱的德国文化介绍给他。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从中学开始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他为校刊撰稿,学会了如何为读者而不是为老师写作。一九四○年他进入了康奈尔大学,主修生物化学,同时花大量时间为校刊撰稿。一九四三年,当他因课业成绩不佳面临被学校请退的可能性时,这个年轻人主动离开学校,应征入伍。

这个时候,他的家庭已经逐渐败落。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他的父亲失去了工作机会,这个曾一度富有而风光的男人变得消沉、自闭,他整日无所事事,回避家人和孩子。疏离的父子关系也许能够解释后来成为作家的儿子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描绘——在他的小说里,大部分父亲都显得孤僻冷漠,对孩子毫不关心。在他长篇小说处女作《自动钢琴》中,读者可以读到因缺乏有意义的工作而导致的人性丧失。

库尔特的母亲则由忧郁走向了精神崩溃。和丈夫一样,她自闭独处,远离子女的生活。不同的是,她并没有完全丧失希望。她一直梦想两件事:一、成为一位小说作家,二、搬到科德角去居住。曾有一段时期,她试着为流行杂志撰写短篇小说,但她的作品全部遭到杂志社的回绝,这使她变得越来越尖刻,越来越神经质,她时常当着子女的面恶毒地咒骂她的丈夫。他的孩子们相信,母亲精神失常了。

终于有一天,这位对生活丧失希望的母亲在家中吞食了大量的安眠药,离开了人世。

那一天是一九四四年五月十四日,母亲节。

那一天小库尔特·冯内古特正好待在家中。第二天,他就要随部队离开美国,开赴二战战场。

在小说《冠军早餐》的第十七章,冯内古特在叙述本尼的母亲发疯后自杀的情节时,提到了自己的母亲。

冯内古特喜欢在小说里东拉西扯,而且常常以本人的面目出现在虚构的故事中,他喜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塞进小说里去。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的叙事语气并没有偏离贯穿全书的风格,仍然是略带戏谑和调侃的东拉西扯:

你听着:本尼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人,但是她们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两个人都会激动地谈论什么爱情,和平,战争,邪恶和绝望,过去的好日子,过去的坏日子。两个母亲都自杀了。本尼的母亲吞服德拉诺,我母亲吞安眠药,这不是那么糟糕。

这不是那么糟糕?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作者担心读者读至此处会黯然伤心,于是他站出来,奉劝读者无需为此伤神,请继续保持阅读这本幽默小说的好心情。

当人们谈论冯内古特的小说,会经常使用如下这些标签:黑色幽默、科幻小说、讽刺文学、后现代小说。

《冠军早餐》出版于一九七三年,故事发生在“一个很快就要死去的星球上”,主人公是“两个孤苦伶仃、瘦骨嶙峋的年纪相当老的白人”。其中一位,德维恩·胡佛,是一个相貌平常但内心发疯的汽车销售商,他迷恋上了另一位主人公,落魄的科幻小说作家基尔戈·特劳特的作品,并把他书中所写的一切信以为真。基尔戈·特劳特是在冯内古特不同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这位不得志的科幻小说家外表怪诞疯狂,但实际上内心非常清醒。小说从特劳特接受邀请参加胡佛所在小城的艺术节开始,一直写到两位主人公的最终会面,中间穿插了很多对美国社会的揶揄讽刺,并配有多幅作者亲手绘制的漫画插图,充满笑料。

冯内古特不但担当了这部小说的叙事者,还安排自己和虚构的人物一起出场。书中有一段作者和自己的对话:

“你在写的这本书太糟了。”我对自己说。

“我知道。”我说。

“你是害怕你也会像你母亲那样自杀。”我说。

“我知道。”我说。

《冠军早餐》的结尾是冯内古特本人和基尔戈·特劳特的对话。这位虚构的科幻小说作家“用我父亲的声音”对作者高喊:“让我年轻!让我年轻!让我年轻!”

基尔戈·特劳特大概是冯内古特本人最喜爱的笔下人物之一。这个角色出现在《冠军早餐》、《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五号屠场》、《囚鸟》、《时震》等多部小说中。据说特劳特的原型是美国科幻小说家西奥多·斯特金,但从这个虚构的科幻小说作家身上也能看到冯内古特本人的影子。

冯内古特至少在两方面和基尔戈·特劳特处境相似:一、他写科幻小说。二、早期他曾经一度不得志,作品无人问津。

一九四七年,冯内古特在经济上困窘不堪。此时他已从二战战场归来,在芝加哥大学攻读了两年硕士学位,但毕业论文却没有通过答辩,离开学校时,仍然是一个仅有高中文凭的人。此时他已结婚生子,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孩子需要养活。

经哥哥介绍,冯内古特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因为是理科出身,他被安排为公司实验室撰写研究报告。虽然他喜欢与科学家为伍,但深感这份工作并不合自己胃口,于是他开始在业余时间写短篇小说。第一个短篇挣了七百五十美元稿费,相当于他当时六个星期的工资,紧接着第二个短篇又拿了九百五十美元,于是冯内古特决定辞去工作,全职写小说。(在当时,在那个电视、互联网还没有把读者夺走的年代,仅靠写短篇小说是可以养活一个作家的。这在如今几乎不可能。)

辞职后,他把家搬到了位于科德角的一个风光如画的小城,开始了职业小说家生涯。

现在,冯内古特住在科德角,写短篇小说——这正是他母亲在自杀前一直梦想但并没有实现的两件事。

一九五二年,冯内古特出版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自动钢琴》。这部作品属于“软科幻小说”,其核心主题并非技术,而是社会和人。这部小说具有反乌托邦的色彩,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当时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手工劳动变得多余。社会分化成两个阶级——精通技术和管理、只需动脑不需动手的富有的上层阶级,和那些由手工劳动者组成、相对贫穷的下层阶级。一个叫做“鬼魂衫”的革命组织试图打破这种社会格局,但他们最终意识到:人类最需要是希望和目标。冯内古特写《自动钢琴》受到了在通用电气的工作经历的启发。小说出版后并没有得到文学界的重视。

他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泰坦星上的海妖》和第三部长篇《夜母》也基本上无人重视。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冯内古特说:“那时候我的小说甚至连评论的人都没有。当时《绅士》杂志上登过一个美国文学界名录,稍微有一点儿价值的当代作家都会保证被包括在内。那里面没我的名字,这让我感觉低人一等。”

冯内古特笔下的科幻作家基尔戈·特劳特也许是作者早期不得志的写照。特劳特的生活孤单落魄,他总是有很多奇怪的点子,写了不少内容怪异的科幻小说,但从没有得到过评论界的认可,从未畅销,他的小说一度只能在出售色情读物的书店里见到——店主把它放在橱窗里,当作遮掩门面的幌子。

在那个时期,冯内古特的家庭生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九五七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不久,冯内古特四十一岁的姐姐爱丽丝——一位他挚爱的亲人——死于癌症。

爱丽丝去世的前一天,她的丈夫詹姆斯在去医院看望她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这对不幸的夫妇死后留下四个无人照顾的男孩,冯内古特夫妇领养了其中三个。加上自己的三个孩子,现在家中有六个小孩需要他们养活。

这期间,为了养家糊口,冯内古特做过教师、广告商,还开过出售绅宝牌汽车的车行。

在小说《时震》中,冯内古特写道:有记者问我的儿子马克:从小生长在一个有一位名人父亲的家庭中是一种什么感觉?马克回答说:“我小的时候,我父亲是个卖车的,他连一份在科德角专科学校教书的工作都找不到。”

冯内古特第一部受到广泛注意的小说是《猫的摇篮》。这本书出版于一九六三年,仍然是一部科幻小说。“猫的摇篮”其实指的是一种用线绳在手上变换出不同图形的儿童游戏(所以又有人把这本书的的书名译为《挑绷子》)。小说讲的是一位名叫乔纳的作家为写一部与广岛原子弹爆炸有关的书,结识了“原子弹之父”、科学家费利克斯·霍尼克博士,此人热衷科学研究,却对人类如何使用科技成果毫不关心。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他毫不在意,还和儿子玩儿“挑绷子”的游戏。这位科学家发明了“九号冰”——一种可以让水在室温结成固体的方式。“九号冰”具有连锁效应,可以将与之接触的水固化,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质。霍尼克博士死前将“九号冰”分给了三个孩子,他们却把它用来换取各自所需。在一个名叫圣罗伦佐的海岛上,其中一个孩子担任专制政府的科学发展部部长。该岛被一位暴君统治,百姓信奉一种名为“博可诺”的宗教。主人公乔纳来到这个海岛上,却经历了由“九号冰”引起的世界性灾难。

《猫的摇篮》涉及科技、政治、宗教等题材,充满想象力,带有黑色幽默色彩。小说篇幅并不特别长,却分成一百二十七个章节,每章文字不多,结构松散,带有冯氏特有的东拉西扯的风格。这部小说终于获得了评论界的注意,《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书评,对小说进行了肯定。在读者当中,《猫的摇篮》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他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若干年后,芝加哥大学把这部小说作为冯内古特的毕业论文,给他补发了二十五年前没有拿到的人类学硕士学位证书。

冯内古特于一九六五年出版的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则是一部题材更为接近现实的小说。主人公艾略特·罗斯瓦特是一位通过继承某基金会遗产致富的百万富翁,他梦想帮助世人,同时着迷于当一名消防队员。该基金会的一名年轻律师见财起意,想通过证明罗斯瓦斯精神不正常的方式从中获利。这部讽刺美国社会的长篇小说获得了评论界的更多重视,同样受到了好评。

然而,冯内古特真正的成功来自下一部长篇小说——《五号屠场》。正是这部以二战时期盟军轰炸德国城市德累斯顿为背景的小说让冯内古特费尽了脑筋。也正是在这部小说中,冯内古特大胆地采用了标新立异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小说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也获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十一

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四十五岁的冯内古特在书房里枯坐,眉头紧锁。桌子上堆着数不尽的烟蒂和厚厚的一摞纸,上面是他酝酿了二十多年的战争小说。屋子里的烟味儿令人窒息,纸上的文字让人沮丧。

对于这部难写的小说,其实很多问题他已想得十分明白。比如:毫无疑问,他不想美化战争,不想替德累斯顿的轰炸做任何辩解,不想塑造任何英雄形象;他不想把视野局限于这场轰炸本身,他想描述战争对亲历者一生的深远影响;他也想写一写六十年代的美国。

他发现自己被一些难题困住了。比如:和其他幸存者一样,他本人对那场灾难的记忆支离破碎,那么应该如何从中缕出头绪,整理出一个起承转合的、线性的、完整的故事?再比如,既然同时也要写战后的当代美国,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才能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战争对战后生活的影响?还有,在风格上如何处理,才能避免让人感觉故作深沉,突出讽刺效果?

冯内古特没有告诉我们灵感是如何降临的。也许,当某支香烟被点燃的那一瞬间,一个念头忽然闪过,如火星划破凝固的空气,他忽然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放弃传统的叙事方式,必须打破按时间顺序讲故事的模式。

是的,假如不按时间顺序叙事,就无需把破碎的记忆碎片拼凑完整,小说也就不会陷入对所描绘的事件进行“前因后果”式的诠释,时间跨度也可以被打破,不同年代的故事可以被放在一起……

打破时间的前后顺序?如何实现?

也许在这个时候又一个灵感划破沉寂,让这位写惯了科幻小说的作家不禁露出喜悦的微笑。他忽然想到一个词:

时间旅行。

十二

小说《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毕利·皮尔格林的二战美军战士,这个人物是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这部小说里没有一个英雄),他被德军俘虏,和一批美国战俘一起被运到德累斯顿。在那里,他经历了英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目睹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夜间化为灰烬。战后,毕利结婚生子,成为一名配镜师。他在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途中遭遇飞机失事,此后呈现出精神分裂的症状,宣称自己曾遭外星人劫持,被绑架到一个名叫“特拉法玛多”的星球,和一个好莱坞女星一起被关在那个星球的动物园里供外星人参观。同时,他具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特异功能,曾多次脱开时间链的束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做“时间旅行”。

《五号屠场》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二战中的欧洲、战后的美国、以及“特拉法玛多”星球。但小说叙事并没有按照事件的前后顺序依次讲述,而是跟随主人公毕利的“时间旅行”,在三个场景之间来回穿梭。例如,小说开头描写了一段二战中毕利和战友行军的过程,在一个树林里,毕利忽然开始时间旅行,回到童年,从那里他又来到战后的一九六五年、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一年,然后又回到二战战场,被德军俘虏,被俘过程中他再次穿越时空,来到战后,被飞碟劫往外星……如此这般,整部小说在二战战场、战后的美国和外星之间来回穿梭,故事情节在时间坐标轴上前前后后来回跳跃,仿佛是对主人公一生中生活场景的看似无序的拼凑。

冯内古特在这部作品里还使用了“元叙事”的手段。在该书的第一章,作者本人出现在读者面前,回忆了当初写这部小说时遇到的困难,东拉西扯地讲述了写作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他甚至提前告诉读者这部小说将以哪一句话开始、哪一句话结束。在第二章,作者把主人公的一生简短地总结了一遍,几乎完全放弃了在情节上制造悬念(同时这个小结也可以让读者对故事梗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被后面跳来跳去的时空穿梭搞糊涂)。

在叙事语言方面,冯内古特大量使用平实的口语,语气如聊天一般,夹杂着戏谑和调侃,再加上书中出现的外星人、时间旅行等荒诞情节,使小说带有强烈的黑色幽默色彩。

然而这里的幽默毕竟是黑色的。小说虽然形式怪诞,但读者能够感觉到文字背后的悲凉。战争不但夺去了大量宝贵的生命,也让活着的人丧失了信念,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于是精神分裂、宿命论成为回避痛苦的途径。

《五号屠场》出版于一九六九年,当时正是越战期间,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此书一经出版,立刻大受读者欢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冯内古特被邀请到各地发表演讲,到大学讲课,这本书带来的丰厚收入让他从此衣食无忧。评论界对这本书好评如潮。冯内古特从此不再是个“不入流”的科幻小说作者,他终于跻身于著名作家之列。

十三

他自杀时六十二岁。

一九八四年,著名作家冯内古特在纽约家中吞下了大剂量的药物,试图自杀。后经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对于那次自杀的细节很难找到详细的资料。在介绍冯内古特生平的文章中偶尔会读到这一事件,然而这些文字对此大多一带而过。也许人们更乐于接受冯内古特诙谐风趣的一面,而不愿意去面对这位作家曾经长期被抑郁症所困扰这一事实。

是什么让这位作家走向抑郁的呢?

也许,他的抑郁与父母有关。少年时期父母对子女的疏离以及后来母亲的自杀无疑会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冯内古特曾坦言,从六岁起,他就开始经历定期的情绪爆发。

也许,他的抑郁与婚姻破裂有关。一九七一年,冯内古特和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的妻子珍妮分居。他自己离开科德角,搬到了纽约市(一九七九年冯内古特与第二任妻子吉尔·克莱门茨结婚,定居纽约)。

也许,他的抑郁与儿子有关。一九七二年,冯内古特的儿子、二十三岁的马克·冯内古特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后来他经医治康复,并写过一本相关的回忆录,现为一名医生)。

也许,他的抑郁与二战中的经历有关。在战争中冯内古特做过战俘,目睹过屠杀。

也许,他的抑郁与写作有关。《五号屠场》获得成功后,冯内古特忽然感觉该写的都已写完,接下来似乎再没有什么值得去写了。后来他开始创作《冠军早餐》,但自己感觉并不满意,曾经中途停笔,去写过一阵舞台剧。《冠军早餐》最终于一九七三年出版,却遭到评论界尖锐的批评。一九七六年冯内古特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打闹剧》,不料反应更糟。文学界似乎试图将这位理科毕业、写过通俗小说、如今十分畅销的作家拒之门外。冯内古特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他们暗指我是个粗俗的作家,指责我虽然写作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文学经典,说我不是一个得体的人,因为我曾经很起劲儿地给流行杂志写过烂小说。”

也许,他的抑郁一直在伴随他,只是在那一天,某个细小的豁口偶然裂开,于是,长时间聚积的浊水猛然间汇成一股猛烈的洪流,决堤而出。

十四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写作。冯内古特坚持写小说,写小说时他坚持自己的风格。他的小说谈论人类的痛苦、生活的荒谬,谈论不幸,谈论死亡。他笔下的句子简短直白,他的叙事方式天马行空,他的作品带有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文字总是充满幽默感。

冯内古特是这样谈论幽默的:

幽默差不多是对恐惧的生理反应。弗洛伊德说,幽默是对挫折的反应——几种反应之一。

大量的笑是由恐惧引起的。多年前,我在做一个滑稽电视系列节目……每一集都要提到死亡,这一要素会让观众笑得要死,而他们又发现不了我们是怎么逗人捧腹大笑的。

真的,有一种东西叫没有笑声的玩笑,弗洛伊德把它称作绞刑架上的幽默。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它是那样的无助,以致任何安慰都没有用。

也许只有精通痛苦的人才能精通幽默。冯内古特应该属于这种人。

对于一个精通幽默的人,也许痛苦会来得稍稍可以忍受一些。

十五

一九七九年,冯内古特凭借长篇小说《囚鸟》使自己在文学界的声誉得以重振。这部小说更具现实主义色彩,通过主人公斯代布克的自述,揭示了美国社会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社会混乱。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一生中多次入狱的经历,并穿插了大萧条、二战、朝鲜战争、麦卡锡主义、越战、水门事件等美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这部作品仍然是一部充满讽刺和笑料的黑色幽默小说。这本书让人们发现:冯内古特对于当代美国社会还有很多话可说。

一九八七年出版的《蓝胡子》则显示了冯内古特在写作上的新突破。该书以一位七十多岁的独眼画家的自传形式出现。这位画家与童话《蓝胡子》的主人公一样,也有一个不愿说出的秘密。当一位女性闯入他的生活,他不得不开始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

在这篇以艺术家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里,冯内古特放弃了常用的科幻小说的模式,着重描写艺术对人的影响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冯内古特并不是一位以描写女性见长的作家,但在这部小说里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本书仍然带有幽默色彩,但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很多关于艺术的思考和见解。

冯内古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出版于一九九七年的《时震》。该书又是一部科幻小说,虚构人物、科幻作家基尔戈·特劳特再次登场。所谓“时震”,指的是一种“时间震荡”——在二○○一年的某一时刻,时间忽然返回一九九一年,于是所有人不得不毫不走样地重复过去十年内已经经历过一遍的生活。这部小说探讨的是自由意志,但同时又像一部冯内古特本人的自传,因为他把很多自己的真实经历也写进了书中。

十六

二○○○年一月的一个夜晚,一股浓烟从位于纽约市第四十八街的一座住宅楼的二楼窗口冒出,透过窗帘可以看到房间里闪烁着火光。当消防车赶到现场的时候,那个失火的房间已经被火焰吞噬掉一大半的家具和陈设。室内弥漫着浓烟,房间里躺着一个已经昏倒的男人。

那个男人是七十七岁的作家冯内古特。

十五年以前,他曾经在这里服药自杀,经过即时抢救,才被从死亡的边缘拖了回来。

五十多年以前,他曾经目睹了自己母亲的自杀。母亲得了忧郁症。母亲没有活过来。

他本人也曾被忧郁症困扰。他曾长时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并定期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人们说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在他的小说里,经常可以读到关于精神崩溃、关于抑郁、关于自杀的描写。

但是人们喜欢把他的小说称为黑色幽默小说。

因为他在小说里既讲不幸,也讲笑话。

他躺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昏迷不醒。

但他再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

事后,当他回忆起那次事件,他会开玩笑说:如果那次真的死了,应该算是死得像模像样!

那天晚上,他躺在家里二楼的床上,一边吸烟一边看电视里的橄榄球赛。那应该是一场很不精彩的比赛,因为他中途睡着了,手里还夹着香烟。仍在燃烧的香烟引起了那场大火。烟草公司的警告其实是有道理的:吸烟有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和十五年前一样,他在病床上昏迷了几天,又醒了过来。

在昏迷中他很可能再次和死神进行了对话。这次,他说的应该是:嘿嘿,我真的不想走。

本文获得比目鱼先生的授权,特此致谢!

二〇一七年七月,冯内古特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欢迎来到猴子馆》上市,这是此书自1968年问世以来首次引进中文版,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一个全面的冯内古特,它包含创作力最为旺盛时期的冯老不同风格的作品,囊括了从战争史诗到未来主义、惊悚小说等多个类型,想象奇崛,震撼人心。

如果想要读懂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和《囚鸟》,那么不得不读此书。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4):欢迎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关于作者冯内古特生平事迹与写作特色,其他几篇推荐评论里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本文更多介绍该书内容和阅读感受。

-------------------------------------------------------------------------------------------------------------------------

冯内古特早期短篇集,既轻松又不失睿智。

短短的前言,就充分表现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趣味。他说自己的小说的主题是“把每样东西上的屎都擦掉”和“不痛苦“;他说他认识的大学教授告诉他最低等的小说就是科幻小说;他最后说这本书可能是一堆“自恋的傻笑”。——话虽这么说,要是认真你就输了。这多半只是冯内古特惯常使用的讽刺、自嘲幽默。在本书接下来的故事里,你还会持续领教这种幽默。

本书共收录二十五篇短篇,无法一一详谈,在此不妨按几个关键词来讨论。

科幻

冯内古特的作品虽然常被打上“科幻”标签,但个人看来,其擅长与兴趣应该都不在于设计一个庞大的逻辑自洽的未来世界观。更常见的情况是,他会引入未来时空的某一个特定的设定(该设定通常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以此来关照当下的人类生活。

这部作品集里,有代表性的含科幻元素作品是《欢迎来到猴子馆》、《哈里森伯杰龙》、《电欢喜》等。

《欢迎来到猴子馆》,引入的设定是未来人口爆炸,人要么选择接受自杀服务,要么选择吞下去除性快感的药丸。“猴子”来自故事中提及的一则短故事,关于动物园里的猴子自慰取乐的事。不过显然,在整个故事大背景下, “猴子”是没有吞下药丸、享受性快感的“原始人类”的代名词。在这个故事里,冯内古特似乎在发问:保持向前发展的文明,最终会把人带向怎样的困境?有没有一种情况,使“退化”成为更好的选择?类似的质询,在《哈里森伯杰龙》、《电欢喜》等作品都有所体现。读者可阅读后自行体会,寻找答案。

“猴子”,更泛地来说也可以代表与“文明”相对应的“自然”。此部分内容,本人恰好为校内一部戏剧《猴子》写过剧评,探讨过相关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览:

战争

冯内古特生于1922年,青年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因为德裔身份在美国受到诸多歧视,之后亲自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累斯顿经历了恐怖的轰炸,侥幸逃生(后来以此经历写成)。可以说,战争给他留下了极深阴影。也因此,其作品从早期短篇到后期长篇、杂文,都在以各种方式控诉战争的残酷。

本作品集中,《国王的全部马》、《流离失所的人》等,都表达出反战情绪。最明显的,当属《国王的全部马》。

故事中,被俘虏的上校被敌方要求下一盘特殊的棋:所有的棋子都由他同样被俘的手下、亲属扮演,被吃掉的棋子,会被杀掉。这样一场残酷游戏,直接揭露了战争中对人的非人对待。

温情

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部作品集收录了几篇朴实的温馨作品,描绘人和人之间的温情。如《漫漫路直到永远》、《这回我是谁?》、《迷娘》等。没有了科幻设定,也少见辛辣的讽刺揶揄,听起来好像不那么冯内古特了,但仍然好玩好看。

没有拖泥带水的煽情,没有矫揉造作的狗血桥段。那些短促的描写,那些直截了当的情感表达,使得故事里的人都显得颇为可爱。

综合来看,本书收录的这二十几篇短篇,内容题材多样,不变的是常常令人会心一笑的机智短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所有同伴的关怀。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5):欢迎来到冯尼古特的小说世界

不得不提到我最早是如何知道冯尼古特的。距今整整二十年,1997年,我从新华书店购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庄子芳主编,名为“外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系列之一的小说集。这部小说集除了“后现代主义”这个当时听起来很时髦的定义之外,还有个更煽动的名字:“迷宫里的死亡图案”。贝克特、卡尔维诺、罗布格里耶、巴塞尔姆、约翰巴思、品钦、苏珊桑塔格、约瑟夫海勒、大江健三郎、冯内古特,这些怪物般的名字,连同那些晦涩、拧巴、乱麻似的句子一并跃入我的阅读生涯。不消说,我那点奔着先锋和实验去的虚荣心很快就败下阵来。云里雾里,读不太懂。或许原因是,在那之前,西方文学的阅读对于我也是很少,缺乏准备。倒是这本书的前言,给了我一些卖弄的本钱-----那些总结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放在今天,仍然对于初窥门径者有所帮助-----至少,人物、情节和主题意义这些故事常备要素的貌似缺失,能和因果断裂的生活碎片一起,帮助爱思考的阅读者理解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当时,我凭借直觉,硬着头皮,读完了巴塞尔姆和冯尼古特,也确实读出了些陌生但令人兴奋的味道。两者语言皆有创造性,意趣却迥然而异。巴塞尔姆更多雕琢和智识游戏,而冯尼古特借科幻之壳,传愤世之言。这之后,对冯尼古特的癖好,渐渐成形成瘾。长篇短篇杂文照单全收。彷佛有一个远方的唠叨老头,不停传话过来,“我还有话要说,关于这个每刻都在燃烧的星球”,直到那一天,那幅粗线条黑色囚笼的漫画,昭告着他的死讯。他不在了,他的书却源源不断地出来。

对于依照中文系的书单来研习文学的读者来说,冯尼古特极有可能,不是文学来的。因为他的语言风格如此直接硬朗,带有街边漫画般的庞杂不羁与趣玩之乐,像酒馆里市井中的智慧老者讽古喻今之言,一针见血,毫无遮掩。他笔下那些怪诞的人物都仿佛一个个头冒黑烟,悲惨却不屈,被时间和世情愚弄,成了人类愚蠢之举的写照。在一个风气保守的环境里,文学阅读和小资式的自恋自溺,和青春期的伤怀与温柔抚慰更近些,和知识或伪知识分子标榜品味与智慧的图谋更合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冯尼古特对于那些热爱另类流行文化、多少有点愤世嫉俗的年轻人更为亲切。冯尼古特的小说里,充满了对小情小调和多愁善感的拒绝与嘲弄--------和海明威一样,经历过血腥战争的作家,有着诚实而自我的世界观。人性在他面前,被彻底扒光过。

冯式小说创造性的由来似乎和那个极端自信和强调个性的六十年代息息相关。反抗与质疑现状是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核竞赛的恐惧、资本掠夺与垄断、滥用药物、政客的欺诈、伪善和道德捆绑、环境破坏、科技对人性的异化、、、、、、就内容来说,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困惑与荒谬难解之处,冯尼古特均有涉及。他的书写方式是完全由他自己发明的,他在思想里的师傅也很难找到-----因为他总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说出那些显而易见的重大事实,这是天赋,也是不断观察磨练的结果。如果一定要说他是个朋克的话,那他就是个老练而沉着的朋克----知道一切运转的规则,带着一颗对被折磨的芸芸众生的悲悯之心,发出冷冷的低吼。时间跳跃是他顽童似的魔术-----实际上这一点你在现今很多优秀的美剧中也能发现,人们如果总能用将死的时刻来回望之前个人茫然不觉的命运,那悲剧中的不屈从和反抗,就有了另一种上错了时代列车的戏噱之美。

夸张与变形也是冯尼古特那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感最善于发酵起来的手法,我猜测很多写手们翻开他的小说,是想找点说俏皮话的窍门,以便自己的文章可以更受欢迎。而冯式小说最难于模仿的,是其中那个不断变身的作家,那颗倔强、愤怒、冷嘲热讽肆无忌惮的老心脏,那就是对一切都热爱说三道四的冯尼古特自己,二战俘虏、烟鬼、工程师、记者、业余漫画家、广告从业者、教师、顶级牢骚收藏者、纽约客趣味养成者,还有,那个拄着拐杖带着小狗在一条光怪陆离的叫作美国的喧闹大街边时而怒目而视、时而饱含同情心的糟老头。

注:新出版中文的这个集子中的小说,和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短篇小说集《回到你老婆孩子身边去吧》(冯亦代、傅惟慈编译),有部分篇目重复。新增了11篇-----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完整了解冯尼古特短篇故事特色的绝佳机会。

《欢迎来到猴子馆》读后感(6):不仅仅是脑洞大开

美国文坛泰斗库尔特冯内古特,未曾有耳闻,有幸第一次就读这本他的著作,就被他的内涵所折服。他的文章,是想象,是夸大,是讽刺,同时很有温情,不一而足,而这些不同的故事也展开了社会的一角,无论是戏剧还是新闻,无论是肯尼迪还是飞向月球,这些文章反应了二十世界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或精神面貌,而在这些文章之下,也暗含作者一颗忧国忧民,歌颂美好善良的心。

他的脑洞超出你的想象 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当然不止一篇文章。先就说说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首先要推的就是欢迎来到猴子馆这篇。未来世界地球人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七十亿,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为了控制人口,于是有了伦理自杀馆,有两位未经人事的美女穿着全身丝网连衣裤对来者实行无痛杀害,或者吃伦理生育控制药丸绝育。而这次诗人比利来了,他专门玷污伦理自杀店的女招待,南希被他带往了一个博物馆,里面还有更多比利骗来的女招待,但是他们都不想走。而南希对真正的自由和欲望也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对欲望压迫的讽刺,也是对森严制度的嘲笑。也有明天明天里,拥有不死药后一家人为了居住场所的争夺,惹人发笑。更有为了人人平等,所以好看的人要戴面具,聪明的人要戴精神助残收音机,而有人出众就要被枪杀,何其残忍和可怕。这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可爱啊。甚至还有不可穿的身体,是灵魂游离之外对于身体的抛弃,而两栖人和仍有身体的人的争斗,这些让人感到新奇的,意想不到的未来,也是作者对现在的一些制度,一些人口压力,甚至对于自身健康的种种调侃,既可笑,又无奈。

对于亲情爱情美好的歌颂在他的笔下。爱是可以拨乱反正的。在漫漫路直到永远,一趟散步,一场一而再的表白让两个真爱的人选择在一起。而在隔壁里,一个小孩的误会,则让一对家庭获得圆满。更别说还有回到你老婆孩子身边里,关于婚姻,关于诱惑与真情,寻求内心的真爱。而对于幼小无辜不学好的孩子,他又满怀怜爱,给他们指引。在流离失所的人里,孤儿院的小孩遇到了一群老兵,他们对他们关怀备至,甚至还要帮他找爸爸。还有谁也管不了孩子里,一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小孩,也在音乐老师的教导下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当然,还有更多脑洞故事,还有更多感动,这些对人生路上的选择的转变,也都让人觉得欢欣鼓舞,斗志昂扬。

这是他的慈悲,也是他的任性,而这些在他的笔下的生命,也都鲜活有力量。而不论是未来或现在,无论是夸张或讽刺,也都是他的个性。仔细读完,相信你也会受益颇深,关于未来,关于曾经,甚至内心柔软的感情,你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