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芭芭拉·金索沃毒木圣经读后感6篇

《毒木圣经》读后感(1):编辑手记 | 愿你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前行

看到“毒木圣经”这个名字,不知道有多少人误会这是一本讲植物的书。

“和《催情植物传奇》是一类,对不对?彩插多吗?图美不美?”

“500 多页的长篇小说? 不会又是那种很厉害但又很晦涩的书吧?”

一位图书采购员斜眼瞅着我们,表情很可玩味,用指甲敲打着书名中的“圣经”二字,陷入沉思。

这倒多少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最早拿到本书英文版的时候,我们几乎有一样的反应。这书的名头很响。奥普拉推荐,希拉里· 克林顿也推荐。在美国图书畅销榜上足足待了两年半,售出400 多万册。各种书单上都有它的名字。并且问世没多久,就进入了美国高中和大学的文学课堂,成为美国学生的必读书。在Goodreads 网站上,这本书有54 万人评分,却仍然保持了4、02 的罕见高分,而这几乎就是“金牌好书认证”了。我们读了几篇书评,要么极力赞赏作者的手法和语言,讲述开篇之惊艳、文字技巧之精妙,要么分析这本小说对时代的观照、对历史的隐喻等等。然而,中美文化土壤不同,无论这本小说在美国多么成功、多么受喜爱,对于中国读者,它又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所以,在读稿前,我们心里是带着几分疑虑的。

结果真正到审稿阶段,我们的一位编辑读哭了好几次。

当然不是因为稿子太难。而是因为太感同身受。

《毒木圣经》里有一位被生活淹没的母亲,叫奥利安娜。她努力做称职的妻子,在家庭成员间百般周旋,用尽了气力,可到头来还是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和创伤。在面对最害怕看到的结果时,她手足无措。那些沉静而疯狂的独白,都源自深深的绝望、疲惫和孤独。

我自以为逃出了丛林,却未曾想只是在漫长的坠落中途,暂停在了另一处窄狭的峭壁边缘。

编辑L 说,那正是她每天压在心口、卡在喉头的话。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同时也是年轻妈妈,小说里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母亲的矛盾、挣扎、清晨醒来时的心理斗争,以及那种想要逃离家庭、向着大海奔跑的汹涌欲望,都刺痛着她的心。而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奥利安娜其实像极了我们所有人。无论男女,我们都太过经常地被生活围困,看似没有选择,囿于原地,但我们相信,到了紧要关头,自己都会像奥利安娜那样,“有能力冒着大雨,穿越泥泞,走出去”。

这本书,给予了编辑L 应对眼前生活的能量。

同事C 则是被这本书正在设计的封面吸引的,向我们讨去稿子后,她花了一整个周末一口气读完。在她看来,这是本讲述变化与适应的书。不久前,她才刚从小城市来到北京工作,经历了与男友的分手,要独自应对一切不熟悉的事物,前路漫漫。《毒木圣经》里的四姐妹,看起来有父母、有彼此的陪伴,但实际上,由于各自疏离,她们每个人都得靠自身的力量努力生存。可依赖的资源极少,面对的则是并非都带着善意的陌生人。但最终,她们都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找到了与自我、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尽管在过程中有很多缺憾,也远不完美。

……这条路上布满了地雷。但哪怕我不得不单脚跳完全程,妈的,我还是要找到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这给北漂的、目前还处于凄惶阶段的C 筑起了一道心灵堡垒,对于身边人对自己的不理解,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释然。“你们能不能给我前男友寄一本这个书,看他能不能get 到我的点。”她眨眨眼笑着说。

《毒木圣经》给了我们这批最早的读者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那就是,这本书会在你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它不仅会与你之前的人生经验产生共鸣,还会让你持续性地生出新的体悟。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四姐妹中的艾达,她身体残疾,心灵却以自己的方式高飞。读到书里的这些段落时,就仿佛有人看穿了你的内向与弱点,却加以细心的呵护。还有一位从来都视肤浅为死敌的编辑,竟死心塌地地喜欢上了书里的“傻白甜”蕾切尔,每天念诵几句蕾切尔语录,她感到,可以用一种新的、更开阔的眼光来看世界;看过《血战钢锯岭》后,她与我们分享,说书里那位被她视作“反派”的父亲,其实也是个有着丰富情感层次的可怜人。

当然,《毒木圣经》编织故事的技巧完全可以用高超来形容,它引人入胜、荡气回肠,有着深远的立意与情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时发现,这是一本能陪伴我们共同呼吸、一起成长的书。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这本书会叫“毒木圣经”?有很多种解读方式。其中一种就是:生活中遍布毒木,充满误解和挫折,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一部能指导一切难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圣经。需要你自己在生命的丛林里左冲右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终前进的方向。读到心里去了,可能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读者称《毒木圣经》是自己的“人生之书”,为什么在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十五年选出的所有书中,它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本。

更加幸运的是,译者张竝老师文采斐然,文字不拘泥,有光彩。原文的流畅与美,笔力之充沛,在中文版本里几乎也做到了一致的呈现。

向来惜字如金的外审老师在还回稿子的时候特别向我们表达:这部小说使他感到久违的震撼,让他有股想向身边所有朋友推荐的冲动。而此刻,我们也向你发出这份邀请:跟随这本书,你将踏上一片神秘遥远的土地,经历一种你从未想象过,却又熟悉相通的人生。你将感受到他人的希望与痛苦,但同时,你也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并汲取到足够的力量,沿着你所选择的道路坚定前行。

《毒木圣经》读后感(2):毒木丛林里的罪与罚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马书》 3:23

人类的祖先亚当犯了罪,所有后世的身上便都带有罪恶的种子。而一位父亲如果犯了错,这错误所需承担的后果,是否应该蔓延至他身边所有亲近的人呢。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芭芭拉·金索沃( Barbara Kingsolver)的代表作《毒木圣经》里,拿单·普莱斯牧师带着他的妻女来到布满毒木的非洲丛林,他携带着种子、圣经以及“天父的赐福”,强行闯入了另一个族群的生活。作为父亲,作为丈夫,普莱斯牧师是对还是错,上帝保持沉默。然而我们得已知悉:“错误乃是故事的一部分。”

上帝一言不发,普莱斯的妻女们却开始述说她们眼中的故事。这些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就是这部《毒木圣经》。整本书将近600页,五个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讲述她们与刚果的故事,刚果的风土人情,刚果的是是非非。1959年到1986年甚至更晚,蕾切尔的16岁到50岁甚至是90岁。这其中刚果的故事也一直在发生变化,1960年的独立,到之后反复三次的更名。在政治的漩涡下,人的命运似乎是主动又带着被动性。

拿单·普莱斯,一个顽强又固执的人。他并没有想过将妻女带进刚果意味着什么,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作为牧师的使命。妻女只是习惯了携带的行李。对于他的过去,所提甚少,一年的契约变成一生的枷锁。

奥利安娜,母亲。“每天能做的也就这么一件事“——作为拿单的妻子。尽管她无数次想离开那个家,却一次次领着孩子跟在父亲的身后。最后当她终于决定走出自我的时候,却只能带走一个孩子。这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将是永远难以触碰的痛苦。

蕾切尔,长女。利娅与艾达是双胞胎,露丝·梅是最小的孩子,像精灵一样存在。她们在刚果努力融入当地的生活,也曾试图离开。刚果的生活是痛苦的,痛苦来自于对新生活的不理解,最主要的还是物质的匮乏与病毒的猖狂。在可以逃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固执而不得不留下。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每个人都有理由怀疑自己是否有罪,才需要受此折磨。然而每个人都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用她们自己各不相同的方式。这就像是一个罪与罚的故事,只是人们找不到原罪在哪里。是因为白皮肤硬要闯入黑肌肤的生活中,改变他人的信仰吗?还是仅仅因为露丝·梅偷看内尔森?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挣扎,就像她们无法理解生活何以变成这样,她们不停的寻求救赎。然而,生活注定要变成这样,就像住在非洲丛林里会遇上暴雨也必然将遇上半夜的蚁灾。突然而至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必然,在这悲剧的冲击下,原有的轨迹开始发生改变。而步入毒木丛林里被深深被刻上的烙印,却无法再改变。她们的余生,都将与刚果纠缠不清。

整部小说的描述非常优美,所有的句子都充满力量,就像非洲的气候一样。热气腾腾却又夹带着雨季的狂风暴雨,还有肆虐的蚊虫,突然而至的毒蛇,这一切交织在文字里,文字王国里的热气与雨势还有毒物。每一字一句都是精雕细琢而出,而且每一字每一句都有主人,属于这五位女性中的一位,带着每个人的特色。这样繁复的结构中,常常出现不同的人描述同一件事情,因为视角不同呈现出一唱一合之姿态,冲突得到加强,节奏更紧张,调动着读者每一根阅读的神经不肯片刻放松。

在面对“如何评价小说里的人物”这个问题时,作者芭芭拉的回答是,“我爱这些人物,不要问我为什么他们有时会如此恶劣,那就是他们原本的样子。我希望这个故事足够广阔,有足够的空间让每个角色都能发现自我,最终完成对自我的救赎。”似乎可以看出,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作者就将“救赎”这个概念放入其中。所以书中的几位主角都发出救赎似的自省话语。奥利安娜一开始就写出“我想让你觉得我是无辜的(p8)”。利娅最后终于领悟“我父的罪并非无足轻重,但我们仍继续前行。(p555)”

最后的尾声也颇耐人寻味。四个女儿中只有曾经的假小子利娅反而当了母亲,四个女儿换成四个儿子,白皮肤也已消失,“他们的孩子也会拥有无穷无尽的色彩。”穿过了毒木的丛林,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继续向前,走入光亮之中”,刚果,也该有属于他的路途。

《毒木圣经》读后感(3):被毒木包围,仍心怀圣经

我是个按部就班的职场女人,也是个母亲。《毒木圣经》里那个母亲说出了长久以来闷在我心里、卡在我喉咙里的话,她的那些矛盾、挣扎、绝望,她在每天清晨醒来时的心理斗争,她想要逃离家庭,向着大海奔跑的汹涌的渴望,一针针刺痛我的心我的眼,我大哭出声,我为她跺脚,我怨她不够勇敢,而其实,我在跟自己对话。

我们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全身心护着我们的孩子。我们努力做称职的妻子。我们竭尽全力在家庭成员间周旋,希望这个被奉为停靠港湾的地方不至于支离破碎。但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用尽了气力,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还是会事与愿违。我们在最怕看到的结果面前手足无措。无论疯狂还是静默,都源自深深的绝望和疲惫。你会说我们本来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但这个世界压根没给我们留下多少选择。我们处在家庭这个漩涡的中心,却比一个人的时候更孤独。

距离刚果独立五六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事万物日新月异。但对于大多数女人或母亲来说,生活的轨道仍然是那一条,我们的处境甚至变得更糟。一面在职场奋力打拼,一面在家庭的漩涡里竭尽全力周旋,即便这样还是常常被淹没。

我们因为没有自己的生活而被蔑视。

我们因为拥有自己的生活而遭质疑。

我们刚刚披荆斩棘走出丛林,又站到了一个悬崖边。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坠落。

但无论如何,请不要小瞧一个女人的勇气和力量,不要质疑一个母亲对生活的爱和渴望。

读完《毒木圣经》,我的脑海中时常出现一个画面:在河对岸,那个母亲或者说是芭芭拉·金索沃,正用一双忧郁而坚毅的眼睛望着我。这时,我会想象一片蓝天一片草地,一条亮晶晶的河流,一只㺢㹢狓,一种珍贵如宝石的静谧,然后深深呼吸,继续前行,步入光亮之中。

被毒木包围,仍怀揣一本属于自己的圣经。

……………………………………………………………………

2017年3月1日更新

2016年春节,换了一种读法,把母亲奥利安娜的自述单独挑出来,一气呵成读了一遍。

从某个方面说,《毒木圣经》描画的是自以为是和傲慢,及其造成的后果。而这种傲慢态度的化身就是四个女孩的父亲,名叫拿单。然而,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他在本书中并没有直接发声,小说只以母亲和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儿的视角讲述,因为“这是我们(女性)的故事”。尤其是母亲奥利安娜。她的处境是千千万万女性的处境:恋爱,结婚,生子(两年有了3个不到2岁的孩子,还要和一个根本不了解这件事有多困难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举家来到另一片遥远陌生的大陆,没有一个决定或选择是她主动做的,自始至终,男人都是主导。她每天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费尽心思,为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殚精竭虑,6年里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完全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支配。“生活给予我什么,我便接受什么。尽管我的灵魂向往群山,但我发现,我没有翅膀。”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逆来顺受”的女性给了我某种沉静坚韧的力量。当母亲已成为你身份的一部分,刻意地否定或试图抹除屏蔽这层身份只会让你更纠结痛苦更迷失自我。接受它,承认它是自我的一部分,因为就算是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她的时光也没有虚度,她也不会因此而更伟大或更渺小。她并不没有在单纯地付出,她也在获得。你会说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的回答是:“人能有的只有自己的生活。”生活的道路纵横交错,千千万万条,没有哪一条一定就比另一条好,比另一条更有意义。是的,这本书还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告诉我们尊重的含义。

最近女权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首老歌《三十岁的女人》也能激起不小的浪花。这让我感到欣喜。芭芭拉•金索沃借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之口,要告诉我们的难道不是,无论残疾或康健,不论是“傻白甜”的蕾切尔还是假小子利娅,不论是愤世嫉俗的怪胎艾达还是单纯无辜的露丝•梅,包括悲伤的母亲奥利安娜,最终都在这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活出了别样的自己。什么是好的人生,不是由任何一种社会偏见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生活之所以始终充满魅力,就是因为它不是单一的,它是丰富多彩的、变幻的。

《毒木圣经》 作者金索沃,一度是个单亲妈妈。在怀第一个孩子期间晚上长期失眠,为了不影响丈夫休息,把自己关在壁橱里(住的房子只有一间屋子),在一张小桌子上通宵写作。和第一任丈夫离婚后,有一段时间,过着潜入海底的生活。“几乎腾不出时间去看一场电影。”但是,任何时候她都没有停止写作,正是这双笔耕不辍的手为她迎来了一次又一次人生的转机和惊喜。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与她厮守至今;她出版了5部在美国销量过100万册的长篇小说,她的文章刊载于美国各大报刊;她在乐队里演出;她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为难民寻找庇护所;她和一家人住在农场,种了一个大菜园,实践并倡导环保朴素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位明星作家,她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她说她要写作要经营农场,这两点都与公众活动相背而驰。“但是”的前面和后面在她的人生中都不可或缺,它们合在一起令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光芒四射。

“锁链脆响,河流翻卷,动物奔突,森林欣欣向荣,婴儿伸展开身体,大张着嘴从子宫里钻出,新的幼苗拱肩耸背,朝着光亮蔓延。”愿每个女人都活得舒展。

《毒木圣经》读后感(4):我们的心|读《毒木圣经》

不能够在深夜里看这本书,更不可再有钢琴曲丝丝扣入心弦,这会让人流下泪来,为了几个女人的遭遇,为了那个天真女孩儿的离世,也为了刚果的苦难,还可能是为了坚持信仰的牧师父亲。为了这些,读这个故事时眼眶时常都氤氲着潮湿。但这本书真正触动内心的远非这些,你只要将目光抬离书面稍加冥想,就可看见本书开篇和结尾都写到的那只㺢㹢狓,它的纯真不设防,在当今世界已遍地难寻。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却勾起我们内心深处最微妙的情绪。作者以苦难之笔仰望一个童话,将我们刻意逃避掉的对纯真的渴念毫不留情的唤醒。一时间,我们无辜得犹如孩童;转眼间,又都要俯首认罪并领受责任。

此刻,我的周围各种嘈杂传来,有人为工作划分不均而争执,有人为一点点损失而责怪对方,即使在窗外宽敞的人行道上,也有人为一不小心的碰撞而横眉以对,还有人随手折断身边的植物。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却又刺猬一般不可触碰,唯有大自然沉默多年。如今,空气里的越来越多的颗粒告诉我们,它也开始不高兴了,也要加入争吵了。人们开始惊慌,原来这世上不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物之间。科技日益进步之后,挣脱了泛神论束缚的人类,懂得了太多,又不够多。

在这本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很醒目:“我们都很无知,但并非真正无辜。”我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的本能也是不想背这个锅,直到看完这个故事。

这本书讲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普莱斯牧师带着他的妻子和四个女儿深入非洲村落开展传教工作的故事。不过也许换个方式来表述更贴切,那就是:五个性格迥异的女人带着一本圣经在非洲的故事。是的,牧师父亲在这个故事中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本书。全书以分角色自述方式完成,唯有父亲并未加入,作者在父亲身上所花的笔墨很少,有时只是交代一句他在他的菜园子里就完了,因为圣经就在那里,无需过多描述。而母亲与四个女儿则代表着在圣经教义下共存的自然和芸芸大众,她们迥异的性格在教义与现实的夹击下产生的不同反应,构成了这个故事。

一、蕾切尔:“如果置身于拥挤的剧场,又发生了火灾,你应该用手肘开路,并把脚抬高。”

应该说,蕾切尔是整个故事中最值得反省却最不会去反省的一个角色,正如现下我们中的大多数。她是浮华的代表,追求好看的衣服、精美的食物、奢华的生活。她也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甚至不惜拿身体和亲情去交换。最后她也得到了,然而浮华过境,她却并不确定自己在哪里。镜子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有镜子能够印证她的存在,因此在蚂蚁之夜,她拿生命挽救的只是一面镜子。

也许把这样一个女人类比为我们大多数会让人很不舒服,但扪心自问,难道我们不是吗?在物质中寻求满足,在甜言蜜语中确定爱情,在口腹之欲里确证幸福,因一时利弊得失而离散朋友亲人。

作者给蕾切尔设置的恰到好处的转折点让她成功的代表了自认为无辜的我们。她是逼不得已,并且是靠自己努力,在那个纷乱的非洲,这有什么错?我们很快原谅了她,也原谅了自己。在拥挤之中用手肘开路并把脚抬高这种方式我们并不陌生,它正是踩踏事件中可以保命的唯一方式。若不是后来她继续采用非常手段获得名望和财富,她的故事甚至可以是一个女人自强不息的立志故事。这其中错的不是蕾切尔,而是整个世界规则的破损。

二、利娅:“像真理一样真。”

这个世界除了法律和规则,还需要信仰。看到利娅的部分,我脑海里萦绕的是这个主题。我们共存于世,必然发生交集,我们需要法律和规则为我们的触碰方式制定出规范。但悲哀的是法律时常失守,许多时候守法的人失去一切,而不讲规则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这时我们会想到信仰和原则,譬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这样的大道理依旧无法拯救个体,我们面对的世界多么具体,当大家都不信的时候,那一个还在信着的人会很悲惨。

作者厌烦了这种现状,坚持要把故事往好的方面讲。利娅绝对可以是故事的主角,她是真理的化身,她代表着现世已经缺失的美好,她理应是一个倡导正义的故事应该着墨的目标。

看到利娅,我开始尝试理解这本书的主旨,在她从一个跟在父亲身后盲目传扬教义的假小子一夜之间长成质问上帝的少女那时起,我似乎看到圣经在她体内迅速成长,看到未来的她身拥一部崭新的圣经游走在世界各地传扬教义,为公平正义获取一线生机。

然而故事并未如此展开,利娅并未如想象之中满身信仰的光辉,而是从始至终都沦陷在磨难之中,正如蕾切尔所言:“利娅的信仰就是受难本身。”这就是现实,一个利娅并不能拿这个世界怎么办。我们能看到的希望是利娅于受难中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寻,如果可以多一些利娅该多好啊,我们忍不住发出这种感叹。

但读到这里,我们还是不会往自己身上想。于是作者再一次借利娅之口倡导,“在满屋子的错误中,至少要把某一个小角落的事情做对。”要世界多一些利娅,是否可以考虑自己首先成为利娅?你既企图逃避责任中心,又有什么理由期待他人赴汤蹈火呢?

可是这种倡导还是太脆弱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对,我们大概都已经做到了吧。我们问心无愧,我们无罪与他人。若说世界正义,那太远了,与微小的我们能有什么关系?

艾达会告诉我们有没有关系。

三、艾达:万物啃噬自身而活,在后的终要在前。

艾达的自述,只读一句就能让人陷进去,实在是太美的意识流之诗,仿佛喧闹世间背后静静流淌的小河,旁若无人,自成节奏。如果说蕾切尔记录了浮华的一切,利娅记录了真实的一切,艾达则是无形的手指,默默归纳着这一切,不以真,不以善,不以正义,只以万物自身的规律。

她就是这样出场的,因身体残疾而彻底放逐了现实世界,只静静的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回文一般的自我循环。而打破这种循环的,恰恰是母亲的爱。就像许多时候我们不清楚别人给我们的是爱还是束缚一样,艾达虽曾怨恨母亲对她的抛弃,却在最后被母亲带出非洲重获健全之时,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残疾时候的自己。连身为读者的我们也觉得可惜,她那回文一样美丽的思维能力被健全替代掉了,我们也跟着失去了很多诗句。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平衡的,上帝给出一样东西,便会收回一样东西。这就是作者想要说的,万物均等。也许被大家歧视的非洲其实是上帝最满意的杰作,是强者意识扭曲了对信仰和自然的解读,他们是信仰和自然之间的误传者。

被现行价值体系绑架的我们丧失的一种最根本的能力就是以自然公平的眼光看待万物——残疾的艾达并非低人一等,非洲也并非蛮荒,艾达自身循环得很完整,非洲净化自身的方式何止千种。是人们扭曲的价值体系强加给了非洲错误的定位,人们从未反省,反倒以此为借口将掠夺罪行合理化。

然而非洲自己就全然无辜吗?艾达有自己的错,非洲也有。

最终还是在艾达身上发现奥秘。她的残疾是利娅导致的,但她自己却在完全有能力走路的时候继续躺在床上直至三岁。虽然那时她很小,却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自认为无辜,所以有权利放弃努力。非洲的历史与艾达的一生出奇类似。

四、非洲

有一则“请别挡住我的阳光”的故事说,征服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遇到穷困潦倒正在木桶里睡午觉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大声问:“我已经征服整个世界,你希望让我为你做点什么?”第欧根尼伸了个懒腰,漠然地回了一句话:我正在休息,我唯一需要的就是请你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的功勋在主张自然生活的第欧根尼面前一文不值。

综观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不管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社会形式都是以男性为主导。女人性格更崇尚自然,男人性格则更崇尚征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格局难以追溯,但具备主动性的的男人们制定规则,女人则被动的成为规则的受众已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局势。目前的问题是,以这种体系走至今天的世界开始显现出病态,包括人类自身,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样说并不是将黑锅扣给男性,只是当今人类社会迫切需要这两种性格进行适当调和,事实上目前男女性格已经走在日渐缩小差异的路上。

在这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中,作者仍然以男女来呈现几对关系。

一对小的男女关系是普莱斯牧师和他的妻子、女儿。文末艾达点出:牧师传说中的五个妻子指的就是她们。看似荒谬的比喻为我们厘清这个故事的主线,牧师以及他的圣经占据统治地位,而家里的女性则是受众。

另一对大的男女关系则是非洲与美国。作者这样概述这种关系:美国视他的刚果妻子为无心的钻石,在她身上予取予求。而“刚果是个置身于阴影中的女人,心眼坏,行左踏右皆随鼓点而动。”

整本书,作者以女人为自然和刚果的代表,用近50万字的自述发声,通过殖民地非洲与殖民者的故事讲述了现行规则与自然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试图从这种矛盾中找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共存的更好法则。让我们尝试进一步分析五个女人,可以发现,母亲代表着自然,以自身遭遇感叹“活着就要改变”,而不是“安于现状”;蕾切尔代表芸芸众生,正沦陷于浮华之中;露丝·梅代表看似无辜的牺牲,是非洲给美国的报复,是自然反馈给人类的惩罚;艾达则在这纷乱的表象中揭示“万物啃噬自身而活”的规律;利娅则代表真理,是人类可以努力的方向,正如安哥拉之于非洲。

五、树之眼

那么我们每个人该做点什么?这就是作者呈现出来的最后一对男女关系:人与自然。

如果用数学集合的概念来形容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集合,具备各种元素,现在暂把这些元素分为欲望与义务两类。会发现,人们共存于世且必然有所交集,然而欲望需要规范,义务却需要监督。几乎很少有人主动削减欲望而提供义务。这似乎是人类的本性,抽象思维使我们生出未来的概念,危机感促使我们不断增大索取同时削减付出。于是大家产生交集的普遍模式便是释放欲望的量远超付出,这在两个人的小交集中尚且发生战争,更别说延伸至整个世界。

到底是什么能够引导人们走向一种好的共存方式?是真理?是善良?是爱?是公平?本书都谈到了,但都不是根本,根本的是,一种无处可逃的自省。如果我们能把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利己思维扩展到整个世界,我们就会害怕那个等在不远处的我们的将来。把我们杀死的,正是我们过度营建的未来。

这个故事讲到后来与佛家因果不谋而合。没错,万物正是如此循环。“咬啮着你骨头的乃是你自己的牙齿,饥饿是你的,宽恕也是你的。” 若问源起,没有谁是无辜的。 “我们都很无知,但并非无辜,人人都是共犯。”即使年龄最小的露丝·梅,也随手折断树枝,按死昆虫,原本它们可以长成大树、繁衍出一个昆虫家族,和其他植物动物一起组成整个世界的生物链条。一切的源起正是每个人自己。我们今天拥有的,正是啃噬自身所得。我们将要失去的,正是今天吝啬于付出所制造的亏空。这是人自然之间可怕的,也是最根本的关系。

现在,还有谁敢说自己是完全无辜的?还有谁有权利端着一张无知的脸坐等他人付出?你完全公平的看到周围每个人每件事了吗?班加拉,意为珍贵之物,同时也意为毒木。圣经,可以是珍贵之物,也可能是毒木。你施加给周围人与事的,是圣经还是毒木?

不知道啊,不确定啊,对方又没说我哪知道。我们继续选择无知,无知者无罪嘛。所以作者开篇就提出了根本:树之眼。若没有秉持着良心去看待并尊重万物,最好不要妄谈无辜。树之眼即良心,这一如今已经严重缺乏的东西,正是我们每个人找回美好的出发点。

故事末尾有一段表述值得注意:“想想那藤蔓,从那一小块四方形的土地向外卷曲蔓延,那里曾经是我的心。”

人的内心正是规则失守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可以努力的地方。假如我们延伸至别人领地的东西都能以我们的心为规范,欲望和义务可以相当,或许整个世界就会是我们希望的良性循环,缺陷与拯救可以如原始森林一般互为补偿。

书的末尾再次写到那只㺢㹢狓,它是种美丽而古老的动物,已经绝迹。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只纯真的、不设防的㺢㹢狓,口渴的时候就只饮溪水,那画面该多美。

《毒木圣经》读后感(5):《毒木圣经》:当美国牧师来到比属刚果

文/吴情

二十世纪的历史,往往充斥了革命与暴力。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的对外殖民,另一方面是民族主义潮流下的民族独立战争。在两者间,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教士,他们多半是牧师——时常活跃在两者间。传教士一般来自西方,他们带往被殖民国家的,有技术、知识和宗教,在不知不觉充当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偶尔也会启迪被殖民国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然而,不是所有的传教活动,最后都以带来更多信徒为结局,某些情况下,可能无疾而终,甚至可能会将传教士本人的生活彻底搅乱,非典型的一个例子即如《毒木圣经》中的传教士拿单·普莱斯(Nathan Price)。

《毒木圣经》(The Poisonwood Bible),美国小说家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著,一部带有些许自传色彩的书写牧师传教的作品。《毒木圣经》中,拿单·普莱斯,这一美国牧师,也是“二战”退役军人,与美国南方浸信会传教联盟签订合约,前往比属刚果传教,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五个家人:以服从丈夫为己任的妻子奥利安娜,注重外表、喜欢享乐的长女蕾切尔,双胞胎姐妹(追随父亲旨意的利娅和身体残缺、精神独立、智慧聪颖的艾达)以及活泼好动的小女儿露丝·梅。带着对异域的无知与好奇,一家人踏上了一场冒险之旅,殊不知,这一旅程,最终改变了家庭中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且再也没有纠正和转圜的余地。

【政治与宗教】

政治与宗教是《毒木圣经》中的两大主题。而世界文学之林中,能将这两大主题完美结合的,当属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从《毒木圣经》看,金索沃的文学才华毫不逊色于格林。《毒木圣经》的主体故事情节是美国牧师拿单·普莱斯来到比属刚果传教,可在传教之余,他和他的家人尚有私人生活。拿单的私人生活不足为奇,也没有太多悬念,虔诚而又刻板,相比之下,他的妻子和女儿,却和比属刚果产生了紧密联系,她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欢笑泪水,都抛洒在这块异域的土地上;利娅还见证了比属刚果的政治变迁,艾达则看到了比属刚果独立进程中的真相与谎言。

从发达的美国来到欠发达的比属刚果,普莱斯一家虽然饱受挫折,却仍然微笑着面对,因为他们相信“艾克”(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昵称)政府正在帮助比属刚果,帮助刚果人民修建铁路,最后带给他们美国式的民主和现代文明。可是,从自己周遭人的生活来看,文明的比利时和美国似乎抛弃了他们:超高的儿童死亡率、捉襟见肘的生活物资、原始的房屋、泥泞难行的道路、疟疾等疾病横行。另一方面,比利时和美国则从非洲得到了橡胶和钻石。到底是谁受益了呢?答案在这一对比下不证自明。

拿单·普莱斯来到刚果传教,代替先前的福尔斯修士,希冀以基督教信仰“拯救”这块土地上的“野蛮人”:他们一夫多妻,信仰异教神,“迷信”巫术,死后注定不得升入他的天堂。他的传教事业,与美国前总统艾克声称的帮助刚果独立的宣言,遥相呼应。可最终,拿单的传教事业一败涂地,反倒是刚果人的争取独立的战争,最后短暂地为这个国家迎来了新生。可惜的是,刚果人民自己的民选总理卢蒙巴不见容于美国,最后被美国扶植的蒙博托代替,后者中饱私囊、献媚于殖民者。政治与宗教,到底是彼此促进,还是在不断地互相拆台?

【傲慢与偏见】

从“文明”世界来到“野蛮”世界,需要改变的,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吗?思维方式呢?民族心理呢?拿单来到比属刚果,看见的只有这块土地上的贫穷和落后、渎神和“野蛮”,而没有看出当地人民在漫长的生活中习得的文化与惯例。他不向人求教,培植菜园惨遭失败;他固执蛮横地要求当地儿童受洗,却不知当地居民因河中鳄鱼咬死小孩而对河流敬而远之;他也没有注意刚果语不同的词因发音不同而导致悬殊的意义;他也没有看见妻子的辛勤付出以及她融入当地居民中的努力和成就。

拿单·普莱斯是个精神的人,几乎无多少物质生活可言,小说中几乎没有关于他太多的生活书写,他被剥离了物质世界。与他相关的,只是关于宗教教义的解读,以及因宗教观点差异而产生的情绪波动,比如愤怒、不满、轻蔑。他自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理,可以肆意发号施令,却不知,自己拥有的只是傲慢与偏见,而无太多值得称道之处。刚果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救助”他们的灵魂,似乎应从物质层面开始着手,可这与拿单完全精神的人的隐喻相悖,注定了不会采取。如果拿单肯稍微放低身段,聆听当地人的想法,也不至于事业一败涂地,最后潦倒无迹,直至(据说但很有可能)被当地人用火刑结束了生命。

【受难与救赎】

拿单无疑是自己个性的受难者。他的傲慢与偏见,不仅体现在他对待比属刚果人的态度上,还体现在他对待妻子和儿女的方式上。如前所述,他无视妻子的辛勤付出及她融入当地居民中的努力和成就,也没有看到女儿们在比属刚果的可贵之举:好吃懒做的长女蕾切尔在母亲生病后亲自掌勺(虽厨艺不佳),利娅与帕斯卡、与内尔森之间的亲密友谊,露丝·梅成了孩子王。他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父权思想,使得他沉浸在自我/上帝的幻象中,无法自拔,最终造成了自己个人的受难悲剧。

与拿单相对,前任传教士福尔斯修士的命运则显得十分乐观,令人欣喜。福尔斯修士也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但他丝毫不曾以《圣经》真理的掌握者这一面目居高临下地看着刚果人,而是将个人信仰与当地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在他那里,基兰加人的歌声中“饱含虔诚之情”,“圣经里的很多内容”在基兰加都“能讲得通,只要对一两个字稍加改动就行”,而“花朵和鸟儿之类的就是”他的“福音书”。他身上体现了基督徒难得的谦卑美德,与拿单的傲慢,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两人的结局:福尔斯修士与一个当地女人的美满婚姻,拿单被处以火刑而死,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可以想见?

拿单因个人性格中的傲慢与偏见受难,连带受难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女。奥利安娜习惯了服从丈夫,心甘情愿地带着女儿来到刚果,切断了与发达的美国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的联系。可不幸的是,在比属刚果,她们只能勉强果腹,还得时时面对着疟疾、蚊蝇、毒蛇、猛兽。而在一次意外中,幺女露丝·梅不幸被毒蛇咬到,最终不治身亡,以自己的血为父亲在刚果的傲慢与偏见偿还债务。奥利安娜后来回到美国,却将终生陷入对露丝·梅的愧疚与自责中。长女蕾切尔远赴南非,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艾达进入了医学院深造,以与疾病对抗为使命。利娅则嫁给了支持刚果独立的阿纳托尔,在传教事业中战战兢兢。尽管各自的生命轨迹不同,但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父亲、也为自己在刚果有意无意中犯下的过错赎罪,以求救赎。

【宏大与私密】

在某种程度上,《毒木圣经》是宏大叙事的典范;而它在整体架构上又属私密叙事(或个人叙事)。因而可以说,它既包含了宏大叙事,又包含私密叙事,或者说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也可以理解成宏大和私密在互相进行解构。宏大叙事与私密叙事通常被认为是对立的范畴。宏大叙事常与理想、悲剧、崇高、牺牲、殉道相联系,而私密叙事常与现实、喜剧、优美等概念相关。拿单带着《圣经》来到比属刚果传教,希冀基督教信仰能改变基兰加甚至刚果,他的故事,无疑充满了宏大叙事的色彩。

不过,小说《毒木圣经》却采用了五个女性——拿单的妻子奥利安娜、长女蕾切尔、双胞胎姐妹利娅与艾达、露丝·梅五个人的多角度叙事,而没有拿单正面的自述;而她们的视角,总免不了细枝末节与琐碎日常,这一设置,本身便是对拿单的男权/夫权/父权思想的悬置。在她们的叙述中,拿单总是“他”,是“天父”(英文“father”既可指父亲,又可指上帝),是一个需被理解的高高在上的、同时也是为人嘲弄的对象,尽管他的性格和行为不易理解。她们,作为家人的私密生活以及其中体现出的美德,本可以成为拿单宏大传教事业的辅助,却因被以宏大事业为己任的父亲拒绝而流产,仅仅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触碰之痛。

【《毒木圣经》的艺术特色】

除了艺术上使用多角度叙事,以不同人物的视角串联起各自眼中的刚果和刚果人,造成一种复调式的众声喧哗之效果同时又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以及宏大叙事与私密叙事并置,小说《毒木圣经》还有其他艺术特色令人击节称赞。其一,《毒木圣经》与《圣经》的互文关系。小说共分七部:《创世记》、《启示录》、《士师记》、《神与蛇》、《出埃及记》、《三童之歌》和《树之眼》,其中《创世记》、《士师记》、《出埃及记》在《圣经》中都有对应的篇目。人物之间用《圣经》中的语句对话、独白、反讽,更是数不胜数。而《圣经》被拿单的错误发音变成了“毒木圣经”,更是对整个故事结局的暗示和对主题的呼应。

其二,回文、误写等语言实验。《毒木圣经》中,艾达与利娅是双胞胎,但性格迥异,前者充满了怀疑与批判精神,对父亲/天父在刚果的传教事业中的差错极尽嘲讽之能事;蕾切尔、露丝·梅常常因个人理解力有限错误地理解了某些词,而词的误写往往造成了相反的理解,而相反的理解常常具有喜剧性效果,不过,蕾切尔身上体现的是个人的无知,而露丝·梅,则是因年纪太小显得可爱纯真。

其三,具有鲜明的后殖民批判色彩。小说《毒木圣经》中隐含作者在发声:刚果人有其生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存经验,这些在小说中都加以了肯定。而书中对比利时与美国政府在刚果的罪行的揭露,几乎达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视野看,比属刚果人,有权决定自己的信仰、国家政体形式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而侵犯其权利的国家或者民族,在道义上将处于劣势地位;拿单家人对西方人对待刚果人态度的反省,毋宁是对此的反思。

当美国牧师来到比属刚果,他和他的家人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可能是正面乐观的,比如福尔斯修士,也可能是悲剧性的,比如拿单的一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拿单的悲剧传教事业,并没有普遍性。他的悲剧基于个人性格和行为,尽管他的死亡带有几分殉道色彩。可是,他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真的不会妨碍其死后升入天堂吗?因为谦卑才算是美德。以审判日将深入天堂许诺信徒的基督教,对待异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又该何为呢?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毒木圣经》读后感(6):作者访谈 | 你给我十个小时,我给你翻看每一页的理由

芭芭拉·金索沃,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美国人文领域最高荣誉“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

生于1955 年,在肯塔基州乡间长大。迄今出版了7 部长篇小说,其中有5 部全美销量超过100 万册。作品被翻译成20 多种语言,入选美国高中和大学文学课程。曾获橘子文学奖、南非国家图书奖、爱德华·艾比生态小说奖、戴顿文学和平奖等。

代表作有《毒木圣经》《豆树青青》《纵情夏日》《罅隙》等。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