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6篇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1):小说与道

正像对布罗茨基既爱又恨一样,对赫拉巴尔我也是既爱又恨。

爱的是那种稠密度和稠密度中的灵性一闪,恨的是它们又把一张张书页流淌得密密麻麻、疾风不透。

简单点说,我不太喜欢的是这种几页、十几页、几十页都不分段的行文。按我老家的俗语,这是狗喝面条一连汤儿。不过我还是看几页喘口气看几页喘口气这样地看下来了。挑剔行文,是因为太爱内容。废纸收购站的一个老打包工,三十五年来从废纸堆中抢救那些即将被化浆的珍贵图书,藏诸家中,筑建天堂。

看了十几页,我就给当年坐在高高的制作烟花爆竹的旧书堆上读过书的诗人陈先发推荐了这本小说。

但看完后我的一个疑问是,赫拉巴尔为什么中老子、庄子、黑格尔、尼采等人的毒那么深,小说载道,是否必要?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2):过于安静的喧嚣──读《过于喧嚣的孤独》

是初初远眺新光车站时突如其来的想象,总觉得迷恋着午后难得的悠闲是种绝对的幸福。在这标榜绝佳视野享受的下午茶餐厅里用餐,人潮来来往往在各取餐区来回穿梭,还没来得及搞清楚到底是吃下午茶还是正餐,旁边一桌早已堆满一整桌的佳肴。等到回过神来才发觉也不过就是对情侣,不知怎的就是没能明白不该是顿浪漫的午茶浪漫的邂逅,怎么大家就像是打仗一般,拼了命的只是想着如何把那已经花掉的钱,努力的拼回本回来?

阳光倒是一如往常的斜斜的射了进来,适当的空调均衡了阳光可能的热度,属于我和妻所待的这个角度,除了能多看几眼高雄港外,比较动人的反倒是以中山路为主轴的林荫大道上无声往来的车辆。整个远眺的景致明明是该喧嚣的城市风景,就是没听到喇叭鸣按引擎声此起彼落的烦人音响,安安静静在眼前出现的,彷佛是部无声的电影,演出城市里的众生相,耳畔却只能听到偶而传来的爵士乐声。嚣闹被隔在透明却厚实的窗玻璃外,顿时间有了种幸福的感觉。

还有种更动人的幸福,是读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时意外感受到的。那个混迹在废纸堆里的汉嘉,不厌其烦的喃喃自语,诉说着自己习以为常的处境,在从来不被人重视的废纸堆里他感受到与知识为伍的乐趣。这老早超越一般人想象的际遇,是种唐突的意外,不过是从事废纸回收及处理的城市边缘人,却自顾自的筑起汉嘉自己所谓的「爱的故事」,举目所及的是被这个城市遗弃的废物,却包裹着向来当成是沽名钓誉的因阅读而来的气质,或许在汉嘉的脑海里经常出现的画面仙风道骨的翩翩君子沈吟不绝的诗句,而那段倒目前为止几乎称得上是绝无仅有耶稣与老子的相遇,更是赫拉巴尔超凡想象力的实践。

汉嘉或许真是孤独的在废纸堆里从事他日常赖以维生的工作,却不断在各种知识领域中来回穿梭,而享受了孤独中交战不已的喃喃絮语,总觉得「过于喧嚣」是真好的形容,汉嘉所享有的不就是这些?而那个享受下午茶丰饶滋味的我所观看彷若无声电影的画面,却是另一种极端。后来我竟随手拿出背包里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恣意的读了起来。妻后来端来了份口味清淡的小火锅当成是我们所共享下午茶的最后一道美食,身旁那一桌情侣早已离开,留下半桌端来却只吃了几口的菜肴,离开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不安,仍兀自沉浸在他们自以为是的浪漫里。

我正巧读到汉嘉打包被血水浸湿的废纸,并在其中一包计画放进去尼采的《瞧!这个人》,是个血腥至极的画面,让我回想起读国小时同学家旁废纸回收场我们的身影。声音同样是消失了的,但明明该是热闹异常的场景,就像被隔在厚重窗玻璃外的城市原有的喧嚣,全成了「过于安静」的状态。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3):什么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应该说,这本书吸引我的首先是名字,孤独、喧嚣,而书入手后,发现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除去译者的译后记和近半本书的赫拉巴尔生活照,小说真的是很短了。

通篇读下来,并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小说以一个在地下室工作了35年的一个打包工人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工作时偶然从图书中得到的收获,以及一些回忆。

赫拉巴尔这篇小说的文字很有特点,不分段,通篇都是内心独白。由于读得是译文,所以不能确定原文是否采用了长诗一般的语言。也大约是自己的积淀不够,很多隐喻、人名、典故的出处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以后有机会要再次深入研读的原因,以下只是我个人对书名为什么叫《过于喧嚣的孤独》的一点理解。

社会主义突击队员代表的是现代的、理性的、无情的、工业化的充满效率的行为,而汉嘉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艺术的、人性与神性结合的酒神精神,因此,当汉嘉喝着酒用心地制作一个个包裹时,他是在用灵感和激情去创作,而社会主义突击队员喝着牛奶打包的时候,仅仅是在生产。打包这种行为对于汉嘉来说,是创作,是生命的意义,而对于突击队员来说,是谋生的手段。一个用酒神精神创作独一无二作品的艺术家,在面对一群高效率工业化量产品的凶猛却又无力阻拦的时候,怎能不感到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当工具变成了主人,当主宰者创造者沦为了麻木而机械的奴仆,当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被肯定和认可,而流水线的效率却成为唯一标准时,还活在世界上的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感到这种过于喧嚣、过于进步和过于单调的孤独。

上古的老子只留下道德五千字,而当今的网络小说动辄百万字、千万字,只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已经毁灭了呢?老子只写五千言也许是由于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印刷发行行业,没有搜狗输入法,没有百度一下,没有输入联想回车键,没有无限供应的A4纸可以让人滔滔不绝的讲废话。赫拉巴尔说“依我看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又都向后回归”。我并不认为网络文学有什么不好,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读过几千万字的灭魔诛仙总裁穿越后,是否和读老庄、读诗经楚辞一般感受呢?

艺术无法量产,一个艺术家创作出一个完美的作品,本人的经历与天赋,上帝恩赐给他的灵光一闪,缺一不可。工艺品也许还可能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去实现其精巧,艺术恐怕不能。

汉嘉三十五年用老式的机器精心打包,自己孤独一个人,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有的只是书以及对往昔的回忆片段,并且由于他的创作效率不高,使得院子经常被纸张堆满,并因此而饱受苛责。在创作的同时,汉嘉不停地拿一些书回家,以至于家中的书摞得很高很高,生怕有一天倒下来压死。赫拉巴尔就是汉嘉,面对着不理解的人群批评,面对着无法完成作品的恐惧,孤独地一个人苦苦地追求心中完美的作品。 追求完美这一点,从书前歌德“唯独太阳有权利身上带着斑点。”这句话可以得到印证。

由此,不难理解赫拉巴尔说为了写这部书,推迟了自己的死亡。作者写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写了几十年,三易其稿,而流传下来的,也只是本小薄册子。书后附录的赫拉巴尔年表,给我们描绘了作家一生的轨迹,一个法学博士,没有按照应有的轨迹一步步走完庸俗的一生,而是去生活、生活、生活!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用他一生去体验和感受到的生活和思想去创作,他所创作出的作品,皆是如汉嘉的纸包一样,也许在外人看来鄙陋不堪,但在作者自己看来,却是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可爱,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每一个作品都是用酒神精神和上帝偶然赐予的灵感创造出来的。汉嘉无法决定收到什么样的书,一个纸包究竟能够压缩进什么,只有上帝能够巧妙安排,而怎样挑选和制作,只有汉嘉知道。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也一如汉嘉的纸包,上帝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去丰富素材成为这本书的内容,然后由一个灵感,由一个勤勉的天才进行创造。

“火,它的光把一切痛苦深埋在下面,脸上却挤出一个悲哀的微笑。”这是书中汉嘉评价茨冈人的话,我想,用以评价赫拉巴尔和他的这部作品,同样恰当。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4):赫拉巴尔:从加缪到诺瓦利斯 这是怎样的孤独啊

隐隐之中总是觉得,赫拉巴尔的文字透露着一些对于加缪世界观的支持。比如这句桑德堡的诗,“人最终留下的不过是够做一匣火柴的那点儿磷和充其量也只够造一枚成年人可以用来上吊的蚂蟥钉的那点儿铁。”说现实不入世,说悲观不悲观。其实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比如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而赫拉巴尔不大喜欢人们给他过80岁生日:我的愿望是去和死亡约会,何来世间如是纷扰?

波洛克的滴溅画法无法记录下书群鼠战的繁复。布拉格的污水,布拉格的避孕套,布拉格的鼠疫:如此狭窄的空间里,汉嘉的背脊被压弯了,污水成分以避孕套化学药品为主,下水道里鼠战的场景再次让人容易联想起加缪的《鼠疫》。只不过,加缪是三维的,是立体的,是法兰西的;赫拉巴尔是单点透视的,是以点带面的,是波西米亚的。

从第五部分开始,赫拉巴尔通过康德的经典话语和一个正反题,从他舅舅身上开启了一堂人性讨论课:人到底是应该向着本源前进,还是应该向着未来后退?舅舅的死亡显然是哲学性的,也是先验性的。这一切逐渐通往了本书的主题: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到的一切——之后,我还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我逐渐惊异地意识到我的工作把我抛进了一个广大无垠、威力无边的世界。

并非很广大,威力很卑微,那真的只不过是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在布拉格大街上的且行且歌。结果是可以预计的,当康德的书被清除之后,就像泰勒斯从星空掉入了地洞。是的,什么艺术,什么美,我干活不过是为了活命,为了领点工资,如是而已。人类终究有一种内心法则来对抗喧嚣而冷酷的现实:这里面有一层底线的含义,赫拉巴尔在思考的是,当自己最脆弱的内心防线被尘世的喧嚣碾成碎片之后,自己还剩下多少执着,能够在地下室的一隅,行板如歌,释放性情。

赫拉巴尔没有找到答案,即使将他整个一生压缩成一个小包裹,似乎还不如小耗子的一生有意义。小耗子愚则愚也,毕竟是在书籍一侧,在人类的星空旁忘我地拾荒,拼凑碎梦。丧钟终究会敲响的,终究是个人意志无法抵触的,这大概是残忍社会现实如手术刀般切入的结果吧。

格式化的大脑,正统主义和人文主义,《道德经》的喟叹。最后,书籍成为了看书人的催命判官。用诺瓦利斯作结再合适不过了:哲学便是带着一种乡愁到处寻找家园。德国诗人歌颂的是在上帝面前的生活,那么,摆脱过于喧嚣的孤独吧。

这借来的一生,这无处释放的喧嚣,就这样从赫拉巴尔的时代穿越到现在。掰手算算,年数不长。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5):维护人类文明乡愁的殉道者——评《过于喧嚣的孤独》

《读药》第118期:最后的文化守夜人——解读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专题地址

维护人类文明乡愁的殉道者——评《过于喧嚣的孤独》

文/常立伟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如果梭罗是隐于瓦尔登湖的小隐,赫拉巴尔笔下的汉嘉,算得上是大隐。正如小说的名字:《过于喧嚣的孤独》,孤独隐匿于喧嚣之中。

小说并不复杂,甚至有些过于简单。赫拉巴尔并不刻画繁芜深刻的人性,也不摹状波澜壮阔的社会百态,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汉嘉——“我”在废纸回收站三十五年的单调工作。这些工作无非是一遍又一遍按动压力机来处理废纸和书籍。工作之余,“我”嘬糖果,呷烈酒一般,阅读废旧书籍中的经典作品,领略先哲的思想,与他们在如梦似幻的精神迷雾中畅谈交流。

赫拉巴尔是以一种回环往复的形式来描述“我”在压力机旁的工作,不断地按动红、绿色按钮,不断往机器里面添加废纸。这种“简单”的重复,与文本简单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更具有冲击力,如潮打空城,日日年年,有一种地久天长的韧性,还有一种野火蔓延的恣肆和天地烧尽的荒芜。

汉嘉工作的地下室,四周布满各色下水道,阴暗潮湿,肮脏杂乱,苍蝇乱飞,老鼠乱走。回收站的负责人永远看汉嘉不顺眼,不断指责、吆喝、咒骂。正如汉嘉时时感叹的:“天道不仁慈”。而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汉嘉却用文化典籍和人类文明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在文化的乌托邦里,汉嘉独与先哲精神往来,他与康德一同仰望星空,与耶稣、老子探讨出世、入世,沐浴高更、莫奈笔下的永恒光彩。汉嘉通过与先哲的思想交流,走过如是喧嚣的外界,走进了自己孤独的内心,其实也是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孤独境地。汉嘉说,“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因为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的外部处境和内心追求,汉嘉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康德、尼采们在推动人类进步,探讨思想本源的同时,自己内心对于接近真理的孤独和恐慌,以及无法享受人类正常情欲的焦虑。但,“我”同时也无比清晰,只有这样的孤独,才能走进时间的永恒,享受精神的愉悦和孤独的酣畅。

《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前半部分正是处理的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古老的,长期纠缠人类的问题:外界和内心相悖逆的时候,该如何取舍。进一步说,就是当外部生活条件,不足以支撑自我实现的时候,人类该何去何从。小说中,“我”多次面对耶稣和老子,亲临他们对于事业和内心的抉择。对于耶稣的“激动”、“祈祷”、“信心”、“诅咒”、“强有力”,汉嘉并不以为然,而对于老子的“与世无争”、“返璞归真”、“逆来顺受”则表现出附和。足见,“我”是内向型的孤独症患者,追求的是“曳尾涂中”的欢乐。汉嘉用实际行动抗击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不仅打破了需求层次的顺序,还以最低的生理需求来完成了近乎完美的超自我实现。他把一项琐碎的,肮脏的,了无生趣的工作,像打磨一件艺术品般,做得如此诗意,当然这种诗意对于汉嘉来说,是精神上的,而非其外界环境。所以每次读到心仪的古典名著,“我”都“含咳嗽糖似的含在嘴里”,“这样我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注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我喷溅”。这些丰富的美,来自无际的洪荒宇宙,也来自先哲们泉水涌动般灵活的头脑,这是“我”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所享受到的一切。

“我”的孤独终究还是被轰鸣的机器所打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形体巨大、效率高速的大型机器足以扼杀在喧嚣中艰难生存的孤独。这也正是小说后半部分所揭露的,机械化的工业生产对于人文主义文明的摧残。

读者可以看到,“我”所钟情的文明典籍,多是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的,鲜少现代主义。这种对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迷恋,实则是汉嘉,抑或作者对于乡愁的回归。作者的这种乡愁,表达在书中便是汉嘉对于工业化的拒斥,并且是以一种流浪、疯癫、无序的“非文明”状态在抗拒。梭罗对抗外界喧嚣的方式是,隐居湖畔,垦荒耕种,木屋绳床,刻意与外界文明和工业化进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田园式的文明乡愁,通过客体来影响主体,进而完成内心世界的正本清源和精神回归。汉嘉与之不同,他采取的是以蛮力来实现独善其身。梭罗式的乡愁更美好,更具外部诗意,而赫拉巴尔的乡愁更决绝,更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凛冽,这种决绝和凛冽,不声张,不夸饰,甚至不和谐,像污水入海,在一片黑暗、肮脏中喷涌而来,入海后却悄然融合,完成向文明和文化的敬礼。

所以,当更为庞大,效率更高的压力机参与到废纸处理中的时候,汉嘉是排斥的,一方面是汉嘉对于自己极有可能面临失业的恐慌;而更多的是对于失去阅读幸福感,继而与先哲们天涯陌路的忧虑。前者是生活的外在,后者才是精神核心,也是汉嘉得以享受生活,自乐于人间根本。工业机器生产的自私、冷漠、无知,根本无法体验书本和文字所带来的精神愉悦,而汉嘉的劳作,体现的是笔墨相亲,蕴藉含情。带着统一手套工作的车间工人们,更是让汉嘉感到自卑:“我一向是光着手干活的,可以享受摸摸纸张的乐趣,可是在这里谁也没有愿望去体验一下废纸给予感官的无与伦比的魅力”。纸张魅力在人群中的丧失,无疑影射人类文明的丧失。

一个具有繁琐规则、鲜明秩序的新时代开始了。它倾轧的是一个尽管杂乱无序,却有着人类最本初的情感,暗含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古典时代。新时代吞噬了一切喧嚣中隐匿的孤独,有着无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孤独。它也绞断了,像汉嘉、弗朗基克、美学教授这样以书籍和文化缔结起来的文化圈纽带,为这些生活在底层,却有着卓越精神追求的人“敲了丧钟”。小说结尾处,描写一位诗人通过暴力威胁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朗诵诗歌的目的,显示了现实已经逼仄到无艺术立锥之地。冷酷无情的机器工业化如洪流一般,席卷整个人类文明,连汉嘉工作的地下室也不例外。无论是正统的美学教授,还是无意中成才的汉嘉,命运都随之走向灭亡,既是肉体的毁灭,也是精神的消亡。

归根到底,这是一本带有浓郁忧伤的乡愁作品,忧伤不是吟风弄月式的伤感,而是无力肩住时代闸门的崩溃。汉嘉最终选择追随旧时代,将自己打进废纸包,与先哲们的文字融为一体,乘着书籍飞升天堂。对于新时代,汉嘉是一个反感工业生产的厌食症患者;对于旧时代,汉嘉是一个生活在喧嚣中的孤独症患者。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汉嘉是一位守护人类文明的殉道者。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6):静默者哀

当机器流水线被发明,将一捆捆书冰凉的、毫无挑剔的吞入腹中,那刻,时代迎来了新纪元。更进一步而言,当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当老师们指导孩子怎样更巧妙撕毁书籍,文化与历史便在手中消融。

汉嘉是爱书的,爱的卑微而无奈。

每本书在销毁前都经过他手,虽然最后不乏毁灭,但那些精华却被存留,而作者们在他的不舍与敬意中得以长存。

如若世界与你对立,能做的只是顺从和麻木。

整本书中,大篇幅描写老鼠和苍蝇这两个生物。他们前赴后继,争夺书本,最后与书同归于尽。

老鼠为了啃食书页,苍蝇则是被鲜血产生的腥味吸引,于是汉嘉作为旁观者,主宰命运的上帝,冷漠看着它们相簇相拥,争先恐后。接着按下命运的阀门---身体连着五脏喷薄而出,与书籍成为一体。

这何尝不是讽刺。又何尝不是汉嘉命运的暗示。在世界眼里,汉嘉是老鼠和苍蝇,为了那些腐烂、败坏、一无是处的垃圾而疯狂,掠取,最终丧失。

汉嘉看着新机器的产生,那刻,机器绞碎的不仅是书本,更是他一直期待,残存希望的心境----我相信,他以为传统手工作业可以延续,延续代表着残存,代表着书籍可以经过筛选,有尊严的死去。

汉嘉心境不断变化,从静默阅读的享受,到绞碎书本的麻木,再到后来,相顾无言,麻木无声。集体意识终于压倒个人,他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不再需要他的传统工业,不再需要他引以为傲的文化。

他们从未领略书中描述的景象,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实地勘察。痛苦,便是你一直秉持并骄傲着某事,某天却发现,他早已淘汰,过时,而你本人与他一同站在遥远的过去,同被遗忘。

于是终结成为一切的归宿,汉嘉选择与书本绞碎融为整体,安静而悲伤。那刻,他的命运亦如苍蝇老鼠。前方无路,而停驻不能。

文化洗劫可以重来,历史颠覆可以续写,唯有遗忘,是最可怕的删除。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