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6篇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1):立场与表达

读书评时,注意到@沈十六同学提到了几个问题:“、、、、、案件的动机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男女主角的情感线是怎样的?”并且指出就电影而言,“如果不经过改编、、、、、这个故事的确很难回答上面的问题。”虽然评者将其归因为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并没有因此否定这部小说,但我认为,上述问题恰恰切近要害。

导演谢飞在《推销员》的影评里写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清晰地、有感染力地表达好作者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指向或质疑,使作品缺乏了审美的力量。”一语道出了思想和情感之于审美的意义。文学和电影都是传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是一回事,是否清晰地表达,或者表达了什么东西,表没表达,则是另一回事。

案件的动机是什么?李父在那个雪夜为什么要置警察于死地?怎么解释?这是整个故事的情节核心。既然自己是被冤枉的,从洗白的角度自然要救人,救人本身也最能证明自身的无辜,跑就是畏罪潜逃,就更说不清了。然而李父不但不救,还要把警察弄死,什么原因,感觉自己说不清楚了?怕被顶锅,屈打成招?所以就可以弄死一名无辜的警察,夺走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作者在这里给出了一个形象,什么样的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父,不尝试证明清白,弄死警察,让自己的女儿从此不见天日。还抢枪,准备下半辈子单挑社会,后来成为地下执法者,干掉了两个城管,注意这不是漫画作品,当真事读。有评论说李父”爷们“”讲究社会道义“,不知道说的是哪个李父,杀警潜逃,整部小说中最不爷们的就是他,对蒋不凡和家人来说,李父就是地道的魔鬼。对这样一个人,你是同情,恨,还是理解,抑或喜欢?作者的情感指向又是什么?

于是李斐一夜之间陷入“证之”还是“隐之”的道德困境,但是小说不提一字,只是让李斐在去见小庄前,在接过父亲杀警抢来的手枪后,说出一句“爸,我欠你的太多。”——我以为李斐要举报他爸大义灭亲了,因为如果不是,李斐的形象又将如何?

李父给李斐枪,是小说中这个父亲一贯不计后果的反社会表现——如果现场除了小庄,另有埋伏,女儿一旦掏枪拒捕,很可能会被当场击毙;如果女儿开枪,就又是一桩暴力袭警的罪行——从杀蒋不凡开始,李父的形象已经立住了,这么写可以理解。但是李斐呢?面对杀人夺枪的父亲,内心是个什么戏?最后作者还是告诉我们了,李斐在面对小庄时,没有为父亲的行为表现出一分愧疚,惶恐或者不忍,只一句“用砖块打了那个警察的脑袋”就一笔带过了,一个大活人被她爸蓄意打成植物人,一个家毁了,对方的父母痛不欲生,但是李斐那么平静,冷漠,不咸不淡,不闻不问,好像那个挨了板砖的警察是自作自受,他就该死。李斐的反应,用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不仁”啊,俗话讲叫没人性。“傅东心将摩西的决心播撒到了李斐的心中”,然后李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是同情,恨,还是理解,抑或喜欢?这样的一个女主角,她的情感线可能打动人么?作者的情感指向又是什么?

甚至进而可以理解成李斐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是赞同的,支持的——作者有表达过相反的意思么?没有。于是李父和李斐终于发展为持枪家庭二人组,因此由这个关键的情节内核出发,小说表现出一种有迹可循的并不掩饰的反社会情绪。作为一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东北人,我理解这种情绪。

如果说这就是批判和反思,那么批判和反思的结果是什么?作者到底是深藏了情感还是宣泄了情感?结尾没有结果,我猜,这种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与其说是作者笔力不够,不如说是作者自己也没想清楚,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指向是混乱不清的——或者说,作者不准备在其中透射任何思想和情感。

又或者说这个受伤的时代本身就是无法说清的。但不论身处多么复杂混乱的时代,都不可以是人性泯灭的借口,良知都不能被涂成灰色。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事,是自己的信仰,跟他人无关,跟环境也无关。文学作品也一样,不管一个故事再曲折无奈,不管故事中的人在时代的裹挟下再无力,总还须留有最后一缕人性的光亮,这光亮不是黑白不明的温度,不是是非不清的柔情。

对上述情节的疑问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善恶和价值观。因此,作者想在凛冽中流露的温柔,又被籍由情节塑造的人物所消解。可惜对于这一点,评论者们都选择了无视。我斗胆猜一句,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还糊涂着。还有人说作品“因为保持故事内核的纯净,回避了阴暗和人性的复杂。”我倒觉得因为作者尚处在一种尴尬的模糊状态,他的故事的黑暗已经伤害到了内核的纯净,比如李斐和庄树之间的感情。要么就把黑暗的东西拿掉,但这又不符合小说的情绪,要么就该展开黑暗,写出人性的复杂和深度,并在其中投射悲悯,但是作者又意不在此。

塑造一个复杂的角色,并以此客观地描述现实世界的种种可能,这当然没问题,很多作品里都有这样的人物,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真让人又爱又恨,但是曹公是隔着写的,始终跟人物保持着距离,是佛眼看人,站在一边看,俯看。可是在《平原上的摩西》里,作者是贴上去写的,说贴上去不准确,作者已经化成“我”,用第一人称以李斐的视角写李父,以及李斐自身的情感世界,因此读者的视角也被作者带入了,藉此在前半段树立了一位勤劳慈爱的父亲,一个温婉朴素的女儿,然后作者忽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回旋,又把读者从这种带入里甩出去。——突兀的不是事件,而是人性:父亲固然可以双面人格滥杀无辜,可女儿竟也寡义冷血全无恻隐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设崩塌了,王熙凤有人设崩塌过么?这种人性上的转折与断裂,到底是服务于情节的生硬设计,还是成竹在胸的有意为之?

作者真的要写人性的复杂和无奈么?我自己的感觉,作者根本不在意,人物形象并不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人性也不是,这些都只是情节制造的副产品,作者只想讲一个故事,并以此慨叹命运,至于命运中的人,作者并不关心,甚至是冷漠的。也许这就是答案。

可小说除了慨叹命运之外,又给了我们些什么呢?

人物的人格和价值观问题,作品并不解释和处理,同时又存在反社会情绪——国企改革受害者、偏僻父女滥杀无辜,持警枪替天行道,开辟地下法庭私刑拒捕——这个故事放在广电总局,先不说三观,单是从维稳的角度也很难通过。除非抛开作者自身的情感倾向,做完全客观的表达,但那是《法治进行时》,那不叫电影,更不叫文艺作品。看到有人说作品易于改编,而且还有理由,不知如何理解。要我说,李父正法,孙天博和李斐日久生情结合了,庄树脱去警服改当检察官,调查原拖拉机厂股份制改革中的腐败问题,又牵出窝案,连庄德增也吃了瓜唠,小庄体会到李斐曾经的痛苦,庄、李二人恩怨难断,孙、庄、李三人情感纠缠、、、、、比《人民的名义》好看一百倍都不止,多么牛B!

所以如果剧本不大改,这样一个故事是审批不过的,但这并不全是广电总局的问题。我们不缺少有天赋的作家和编剧,但今天的整体水准仍然很低,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因为这一类文艺作品最终比的不是技巧,不是语言,也不是天赋。表达的是什么,立场是什么,想传递什么东西?一句话,有没有写出人性深处那光明良善的部分?这些才是高下所在。很可惜,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不单作者,读者也无意识,评论家也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所以很难克服。尤其三观这个事,跟读多少小说跟写作练习跟天赋加持都没关系,有的人先天不行,后天很可能再想找补就困难了。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稼,什么样的光景得什么样的收成,眼下是信仰缺失,三观混乱的年代,盐碱地里难出好苗,但至少咱们得知道,还有个标准在那吧?

就这篇《平原上的摩西》而言,即便故事自身的因果逻辑可以修改的自圆其说,但如果不能走向人性的深处,终究难以渡到那个”遥远的彼岸“。一部作品,不涉及价值观,不论对错,不分辨人性,它也许非常不错,但距离动人和深刻还有很远。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2):双雪涛,与小说的意象陷阱

一当双雪涛打着“80后”残破的旌旗,像牧师举着《圣经》一样,举着《平原上的摩西》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我相信,但凡嗅觉敏锐的评论家,都会不同程度地躁动起来。因为大家清楚这群悉数而立的80年代生人,到底给文坛带来了什么样的气候。他们最大的贡献,或许就是帮助文学慢慢成为了不是文学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能理解那些把“双雪涛”扩充为“迟来的大师双雪涛”的捧哏,他们狄奥尼索斯一般的激动暴露出文坛隐忍了多年的饥渴——对于年轻写作者的渴盼,对于“80后”的恨铁不成钢。

事实上,这种饥渴也是文学史的饥渴。代际划分,使当代文学史的叙事窃取了数学般的简洁,变得容易起来。而50后、60后、70后、80后,直至90后,这样一种整齐的排布,其实暗合了家族延续的规则。“后浪推前浪”,这种血缘优化的期待,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学期待之中。仿佛“80后”应该带着弑父般的野心,提刀来到前辈作家面前一样。结果,韩寒、郭敬明、笛安这些人,却以一个又一个不配合的姿态登台,顾左右而言他,企图破坏文学史的严整队形。这时,双雪涛出现了。舞台灯光之所以会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半是因为他一出手就敢提刀下马、对峙前人的挑战者形象,半是因为他所带来的“80后”回归秩序的象征性希望。当然,他并不是唯一一个,但无疑是最近第一个受到普遍赞誉的。

二曾经我们也试图将自己手中的追光灯献给笛安、张悦然她们,并随时准备着笔头和稿纸,以将其中的佼佼者送进神殿——评论界似乎永不缺乏这种捕猎耐心和奉献精神。但显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一代“新概念作文”的写手并不领评论家的情,她们更在意自己和杂志社、出版社之间的鱼水关系。他们有意避开文学传统的重压,不知疲倦地造梦然后说梦话,骑着单车或者开着赛车在个人狭小的青春迷宫之中兜圈子。

从文学体裁上说,“新概念作文神话”在当时制造的,是海量的散文(杂文)与散文诗。韩寒是杂文一派,郭敬明,笛安与张悦然,是散文诗一派。前者抖机灵,用伪“破执”的方式,拿世俗常识挑衅知识界,其实是无知者无畏。后者,我称之为“拜意象教”。剥去作品层层华丽的修辞与虚肿的叙事,内里其实是一两个意象在闪光。修辞和叙事就靠着意象的光彩,假装自己活着。比如,葵花的意象(《葵花走失在1890》),坠楼的意象(《悲伤逆流成河》)……散文诗就是如此,以意象为行文的动力,从头到尾,不过是意象之间不停的隐喻与跳跃。这是诗人写诗的思维,所以散文诗,本质上是减肥之前的诗歌而已。

三相比于小说,诗歌是一瞬的艺术,所以也是静止的艺术。时间在意象这儿停止了,作者沉迷在意象的细节当中,舔着细节花蕊上的蜜。这蜜,其实也是作者私人情绪的蜜。所以沉迷意象,本质上是一种自恋行为,很难戒的。在这种到处流着蜜的意象中耽搁久了,作品必然甜腻非常。然而,青少年恰恰是爱吃甜食的,所以早期的张悦然他们吸引了大量青年读者。然而,小说却是五味陈杂的精神食品,卢卡奇说,是“成熟男人”的艺术。它起源于史,也就是时间的流动,因此是动态的,叙事的,迷恋的是线条的美,结构的美;而不是一种情绪的美,点的美。意象就是一个“点”。无法逃开意象,是“80后”早期写作迟迟无法接上当代叙事传统的根源。

当然,笛安和张悦然近些年的创作,有意识地在克服这个问题,想从青春期抒情的陷阱中挣脱出来。张悦然的方式是可行的。从早期作品的校园与后校园题材,到《誓鸟》的异域题材,再到《茧》和《大乔小乔》的社会历史题材,张悦然有意在远离自己建造的花园,远离意象那泥沼一般的凹陷性,在世界上积极地寻找“行动”,寻找叙事的氧气。而与《茧》几乎同时出现的双雪涛,一出手似乎就赶上了气喘吁吁的张悦然。

四《平原上的摩西》和《飞行家》这两部小说集带给我们的惊喜,首先是叙事层面。在四平八稳与离奇古怪这两种叙事形态充斥文坛的现状下,双雪涛的叙事,既有起飞的力量,扣人心弦;又有落地的分寸,合乎世故。他的叙事是折中的异类。流畅,又抓人,在技巧上是过关的。其次,是主题层面。他把当下讳疾忌医的东北送进医院,抬上推车,强制推到了手术灯下。凋敝的东北,就此成为了小说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器物不可摆脱的阴影。社会性主题在“80后”小说家的创作中做为创作核心出现,是罕见的,因此也是珍贵的。评论界的赞誉,多源自这两点。

但支撑双雪涛写出这些东北故事的,并非知识分子式的社会关怀。我们必须注意到,“纯洁的少年”形象与“潦倒的父亲”形象对于双雪涛的重要性。这两个原型形象反复出现,构成了他绝大多数小说的情感线。这些父子情感故事,是双雪涛青少年记忆的搬演。搬演带来了哀伤的抚平,与旧爱的复燃。所以,这两部小说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双雪涛的隐秘自传。这暗示着,对记忆的重述而不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怀,才是双雪涛写作的根本动力。

青少年情结当然是正统作家初始创作的动力。托尔斯泰、乔伊斯皆是如此。但对于双雪涛来说,这一情结在提供叙事合法性的同时,也提供了陷阱。因为我们刚刚讨论过,青少年的世界,总体而言是意象的世界。意象对于散文与诗歌是必要的,但对于小说叙事而言,是一种可疑的存在。

五双雪涛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意象,白鸟,跷跷板,雪,火柴,领袖雕像,圣经人物与故事……在我看来,其中多数是少年情结燃烧过后的情绪舍利子。双雪涛太精通意象的作用了,以至于他将意象变成了一种技巧,一件有效的功能性道具。比如,寻找出路的圣经人物与东北境况的关系,火与希望之光的关系。如同士兵战时挂在脖子上的姓名牌,代替士兵说出自己身份一样,双雪涛的意象,也代替叙事揭示了主题。这样一来,叙事肩上的重担轻去一半,叙事的余力产生了。叙事的流畅与悬念,也就便于展开了。

熟悉电影的人都明白,意象是一种常见的镜头语言。本质上,是一件隐喻性道具。比如《教父》当中被砍掉的马头(暴力威胁),安哲罗普洛斯的镜头里残缺的雕塑(美的丧失),金基德电影当中的弓(情欲的张弛)……这些对意象的使用,提供了视觉感受上的诗意,这种效果是电影艺术的形式决定的。而在小说叙事传统当中,意象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比如在海明威、卡夫卡那里,意象反而会因为过于暴露的象征意图,磨损小说的艺术质地。

这就是双雪涛需要警惕的地方。他在使用意象,为自己的小说提供阅读便利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削弱叙事的复杂性。《平原上的摩西》这个中篇就是如此。小说的复杂不是由人物的复杂动机提供的,而是由叙事的花哨决定的。小说中视角的变更,根本上是蒙太奇的电影手法,类型小说的手法,目的在于把实际上并无深度的事情,拼贴得高潮迭起。这个手法当然利于小说的影视化,但如果习以为常,过于依赖,必定会成为束缚双雪涛才能的紧箍。

六意象的陷阱,其实是源于视觉表达对写作者的诱惑。这一点,越是在年轻的写作者身上,表现得越明显。这是电影、视频、游戏这类电子媒介,渗透进年轻一代写作者思维观念的结果。视觉表达的热情,渐渐超越了他们对文字表达的热情。然而,麦克卢汉早已指出,电子媒介是热媒介,热媒介的表达,关心感官信息的提供,胜于精神信息的启迪。当类似倒塌的领袖雕塑的形象,以意识形态更迭的内涵,被反复写进小说的时候,当然,读者会轻易捕获小说家的风格——但同时,他们也会轻易相信小说家提供的意象,从而放弃对小说叙事水平的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小说的意象类似大众媒介制造的“今日神话”——比如口红与女人的性感的关系、剃须刀与男人的性感的关系——都是在提供带有预设和偏见的信息。这种信息导向的是封闭、有限的艺术空间,而小说拥抱的恰恰是敞开性、含混性。它给选择走窄门的那群人类,努力撑开更多的空间,渗入更多的氧气。这氧气既用来供人类呼吸,也用来供小说自己呼吸。所以,小说写作绝不是什么轻松的旅程,我相信这一点,双雪涛应该比谁都明白。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3):文学是一种精神跋涉

在《平原上的摩西》最后的《跋:我的师承》中,双雪涛回顾了自己的文学历程。从一个爱读书的孩童,到一名被瞩目的小说作者,这其中的过程,就如同他平常的叙述,看似普通,实则载满一个文学创作者的精神求索历程。

《平原上的摩西》收录了双雪涛的十篇小说,同名篇目《平原上的摩西》是最为出色的一篇。故事通过不同人的讲述,“还原”了一段十多年前的往事。而读者跟随小说中的所有人物一起“亲历”了那个时代,那段阴差阳错的往事。

小说取材于出租车司机被杀案件,兼顾了对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描述,既有悬疑推理的风格,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深刻与严肃。时间上的交错腾挪制造出了引人入胜的悬念,而当读者深入到每一个人物的叙述之中时,又感受到了时间的纵深感,触摸到了案件背后的人生与命运。

《平原上的摩西》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挖掘的内容,不只是在故事本身,还包括创作的手法和对小说要表达东西的思考上。双雪涛的创作虽然只有短短几年,却在这部小说之中呈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对人性的细微体察,难怪被形容为“迟来的大师”。因为大师,正是那种对精神世界有着不懈追求和发掘欲望的一类人。

正如双雪涛自己所说,他的写作有一个“向上回游的过程”。最初可能是抒发自己,从阅读,从人生经验里,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去观望自己。在《大师》、《我的朋友安德烈》、《无赖》、《大路》等很多篇目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幼小少年的形象,他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会以第一人称去讲述校园生活、家庭和工厂、女孩、友情,等等。

而到了《跛人》、《长眠》、《冷枪》、《走出格勒》、《自由落体》时,这个小男孩成长为少年,也开始经历青春期的叛逆、暴力、出走的欲望、对少女的渴望等成长中的必经阶段,继而真正走入成人世界。双雪涛喜欢用第一人称叙述,营造一种“亲历感”,而这些对社会底层普通人物的塑造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其实正是他所谓的对自己人生的回溯,对父辈记忆的发掘与整理。

一个创作者只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时才能写出撼动人心的作品。这个过程可能比想象中漫长,也或许会非常迂回曲折,需要不断的尝试,用各种方法去寻找。双雪涛也一定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读者才能看到《平原上摩西》的广阔纵深,《大师》的从容不凡,《长眠》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及随意一个短篇中对往事的耐心细致描摹,对社会对人生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文学即是生活,无关身份,只是自洁和精神跋涉。”无论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我”是怎样的形象,在这个人物的背后始终承载着双雪涛作为一个写作者精神追求。这无疑是一种艰难的跋涉,但也是充满希望的前行,是所有八零后写作者应该去勇于尝试的方向。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4):书摘向

1、 仔细读了张爱玲,汪曾祺,白先勇,阿城,看他们怎么揉捏语言,结构意境,仔细读了余华,苏童,王朔,马原,看他们怎么上接传统,外学西人,自明道路。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白洋淀》,邓一光的《狼行成双》,赵本夫的《天下无贼》,李佩甫的《败节草》,莫言的《红高粱》,张贤亮的《绿化树》,还有杂书无数,陈寅恪,费孝通,黄仁宇,钱钟书,下午跑回去上课,中午看过的东西全忘,继续做呆头呆脑的庸学生。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 你说有意思没,我之前自己都没发现。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 他说,你知道夏天听完课之后,坐在学校操场的看台上,是啥感觉吗?我说,啥感觉,有蚊子吧。他说,你就感觉明天也不太可怕。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5、 他喜欢人,但是他无法理解人和人的区别,人和人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啊,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担心”这东西是无谓的,而且很自私。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6、 地方,他喜欢人,但是他无法理解人和人的区别,人和人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啊,谁也代替不了谁,所以“担心”这东西是无谓的,而且很自私。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7、 就这么回事儿,人无论多小心翼翼地活着,也得损坏。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8、 她说,谁也不像,我自我教育。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9、 球门没有网子,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0、 尸体贴着我光溜溜的脊背,我的身体好像在结着壳。我确信我自己曾经睡过去几次,边走边睡,我想喝水,我想吃东西,我想把她带出去。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觉得,一旦走出了这里,她就会从我的后背跳下来走掉,她死在这里,她仅仅死在这里。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1、 尸体贴着我光溜溜的脊背,我的身体好像在结着壳。我确信我自己曾经睡过去几次,边走边睡,我想喝水,我想吃东西,我想把她带出去。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觉得,一旦走出了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2、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这种东西的实质,也许它的实质是故乡的感觉,当然这是我后来对此的总结,也许很不准确。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3、 那天下雪,一列火车经过,能看见车窗里的光亮,能看见有人躺在光亮里,火车好像正在逃走的房子。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4、 不是我爸工作过的那一个,是另一个。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5、 母亲告诉我,你不要和你的同学比,你要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正常的孩子,他们每天读书写字,长大就会坐在有电风扇的办公室里上班,你要把他们当成对手,你要比他们成绩更好。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6、 我所相信的已经不再是果敢的行动,而是安静的思考,我渐渐抵达了某种东西的深处,那个地方于现在的世界毫无意义,可其本身,十分美好。我曾经把刀子和玩具熊丢在了垃圾箱里,我似乎逐渐把玩具熊找了回来。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7、 我说:“亲人是什么样的?”她说:“和你很熟,但是和你不相干。”我说:“老师呢?”她说:“老师是只会重复的发条玩具。”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8、 是一本数学书,在三角形的定义底下,有人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着:对峙。在线段的图形底下,写着:人生。而在直线的底下写着:永恒。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9、 我不是不想管教你,教你做人,是我自己也没弄明白,你明白不?”“明白。”我说。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0、 网吧果然不小,黑洞洞的,一台台电脑确如夜空里闪烁的星辰。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1、 老马说:嗬,出息了,面子于你有啥用?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2、 我搬回了自己出生的城市,做过许多工作去谋生,谋生本身并不艰苦,无非是使某种形式的思考成为习惯,然后依照这种习惯生活下去。艰苦的是,生活剩下了一个维度,无论我从上从下,从左从右,从四面八方去观察,生活都是同样一个样子,这让我感觉到有些难受,但是也没有难受到不得了的程度,只是觉得如此这般下去,也许我终有一天会为了拥有一个新的角度而疯掉,而且疯掉的我对于已经疯掉这件事还不自知。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3、 室友们挨不过,全都上了街,伙着女生去了市里的教堂,据说那座教堂有座大钟,一年到头只被允许在今夜鸣响,一旦响起,就会传遍城市的四面八方,第二天就会多了许多信徒。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4、 一种言论一旦与人分离,就生发出独立的命运,有的甚至相当强悍,你越是想要否定,越是沉溺其中,否定的过程成为了一次更为深刻的领悟。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5、 “我爸死在家里的炕上,死之前一声不吭,他能说话,但是一声不吭,有意思不?”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6、 我爸死了,有意思不?”“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7、 我用棍子,铁棍,这么长,一下把人敲倒,有意思不?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8、 “我的东西,数这箱子最贵。有意思不?”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29、 他说:我要研究朝鲜这个国家。我说:那个国家有什么研究的?他说:你不知道,朝鲜太重要了,他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的未来。我说:照现在看,我们的未来即便不是美国,也不可能是朝鲜。他说:你不知道,李默,这方面你真的不知道。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0、 我还见过有人扶着厕所的墙拿着一封信大哭,我以为他是觉得这一封信当作手纸还远远不够,结果他哭完之后把信叠好揣起来然后撒了泡尿走了。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1、 孙老师对他没有办法,她已经把所有能够毁灭他自尊心的话都说尽了,可他的自尊心似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是越发坚定地支撑着他坐在离黑板最远的角落,每天自得其乐地生活。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2、 他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是个天生的顺民和讲演者,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3、 我问:那你说,人是从哪来的?他把报纸片放回他的灰色大衣里,说:有人说,人是上帝造的。但是这个问题无法证明,你既无法证明人是上帝造的,也无法证明人不是上帝造的,我也觉得人应该是被造出来的,但是不一定是上帝,谁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4、 像我这样成绩不好又有些内向的学生,每天经受的侮辱和打击已经融进我的血液,铸就毫无廉耻心的免疫系统,就算我看不见黑板又有什么关系呢?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5、 她应该会把《神雕侠侣》放进编织袋里面去。我突然想起来汪洋丢失的《灌篮高手》第二十五本,安娜丢失的《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之后马立业的《幽游白书》也不见了一本,许可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也找不到那本《血字的研究》了。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6、 为了和这看不到边的苦闷生活作对,我选择爱上一个女孩儿,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7、 之后的第一炉,无非是那天还没有炼过人罢了。这浅显的道理任何人都懂,可还是要争那第一炉,似乎凡事都要有个次序,然后争一争,人们才能安心。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8、 和尚的手停在半空,扭头看着父亲,父亲说:我听他的,东西你留着,是个好东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拿出来看看,上面多少还有个人啊。和尚把十字架揣进怀里,用拐杖把自己支起来说: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如果还有十年,我再来找你,咱们下棋,就下下棋。然后又看了看我,用手擦了一把眼泪,身子悬在半空,走了。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39、 父亲,父亲说:我听他的,东西你留着,是个好东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拿出来看看,上面多少还有个人啊。和尚把十字架揣进怀里,用拐杖把自己支起来说: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如果还有十年,我再来找你,咱们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0、 我看了看他的眼睛,很大,不像很多在工厂待久了的人,有点浑,而是光可鉴人。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1、 他说,你和小斐的事儿别着急,她性格怪,也不怎么见人,就自己在那写字。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2、 着急,她性格怪,也不怎么见人,就自己在那写字。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3、 那天借出的十本书是《摩西五经》《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夜航西飞》《说吧,记忆》《伤心咖啡馆之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哲学问题》《我弥留之际》《长眠不醒》《纠正》。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4、 对于生意上的朋友和对手,他很少在家里提及,我感觉,在他心里,这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相互需要,也让彼此疲惫。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5、 那些时光在过去的几年里,完全被我遗忘,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好像一瞬间,我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6、 有段时间电视上老播,国家现在的负担很大,国家现在需要老百姓援手,多分担一点,好像国家是个小寡妇。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7、 小学生连初中生都敢打,以后咋办?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8、 1995年,7月12日,小树打架了,带不少人,将邻校的一个初一学生鼻梁骨打折,中度脑震荡。是昨天晚上的事,我今天早上知道的,知道的时候我正在给李斐上课,讲《旧约》的《出埃及记》:耶和华指示摩西:哀号何用?告诉子民,只管前进!然后举起你的手杖,向海上指,波涛就会分开,为子民空出一条干路。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49、 庄德增说,麻烦啥?现在就让生一个,让俩孩子搭个伴,你也松快松快。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50、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记忆开始清晰可见,并且成为我后来生命的一部分呢?或者到底这些记忆多少是曾经真实发生过,而多少是我根据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以自己的方式牢记的呢?已经成为谜案。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51、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记忆开始清晰可见,并且成为我后来生命的一部分呢?或者到底这些记忆多少是曾经真实发生过,而多少是我根据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以自己的方式牢记的呢?已经成为谜案。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52、 他这么一说,倒让我有了灵感,我转身出去,到百货商店买了两瓶西凤酒,回来摆在他桌上,说,你把她调到印刷车间吧。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53、 在车间她的人缘不怎么好,扑克她不打,毛衣她也不会织,中午休息的时候总是坐在烟叶堆里看书,和同事生了隔阂是很正常的事情。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5):逐渐圆熟

《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很像阿乙的《鸟看见我了》《意外杀人事件》,阿乙因为有警察经历,以警察的视觉写过很多反映人性的故事,双雪涛的经验是否从阅读中吸取,包括他的《天吾手记》,有一些重叠的片段,这当然是他的代表作,故事的结构和氛围衬托,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大师》在模仿练习,想要以不一样的风格写棋,这种题材很多老牌作家写过,《安德烈》一篇就是青春残酷物语,《跛人》像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长眠》这一篇最有想象力,像王小波,《无赖》较为成熟,是双雪涛风格,《冷枪》有一种习作的粗糙,最后三篇有些累赘,看多了让人产生疲倦,技巧没有达到让人舒服的程度。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6):三“独”鼎力

《平原上的摩西》是我第一次认识双雪涛,在这之前我读着阿城、读着余华、读着王小波,甚至读着国外的萨丰、加缪,每一个作家的文字在纸张翻动间浮现,唯独缺少了他。

独具匠心的内容:这并不是一部乡村小说,也不是一本推理小说。它,是一本爱与爱相连的作品,其中也许穿插着悬疑,也许融入了师生之情、儿时伙伴之情、父女之情、仇恨之情,但一切都逃不开爱与爱的连接,即是他们表现得并不热烈。

\(^O^)/看封面。本以为这是一部乡村小说,因着认为封面只是海上的夕阳,细看才发现本以为海与天的相接竟然躺着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女人(这是看完书合上的同时才看到的),再细看发现夕阳下也并不是海,而是平原(因为长着草),将腰封解掉,那人的手臂或者是枝干(暂时这么称呼吧)慢慢延伸到草地的更深处。

\(^O^)/看内部。翻开后开始认为这是一部推理小说,因着它一直围绕着一个出租车司机连番被杀案来成为整个故事的基本构架,但细细品味却会发现比起推理,更多的却是在写“情感”,傅东心和李斐的师生情、李斐和庄树的儿时伙伴之情、李斐和其父的父女之情、傅东心和庄德增的仇恨之情,虽然作者淡淡的笔触描写这些情感,却无法不让这些情感涌现在读者面前。

独具一格的构思:此书是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录了十篇文章,皆是运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其中个人感觉最好的一篇便是同名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初出翻开。

\(^O^)/首先便是对这个题目的由来实在想不通,直到“火柴盒”的出现,穿插在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才渐渐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O^)/其次便是以故事每个人物(李斐、庄树、庄德增、傅东心、蒋不凡、孙天博、赵小东)的角度叙述事件发展,一开始的转换并未让我适应,在阅读的间隙时不时还要往回翻看,去研究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等理清楚之后,就更加发觉作者构思的巧妙。

\(^O^)/最后便是毛主席的像,不知道读过这部作品的书友有没有注意到这点,毛主席的像跟“火柴盒”一样贯穿了整个故事,包括一开始大家去拆,也包括了最后时刻叙述毛主席像下面的情况,都无一不是跟随着事件慢慢拨开迷雾到达真相。

独树一帜的特点:作者除了十篇中篇小说,并没有在文章初始的页面写上一段序供读者缓冲,但却在文末写了“跋:我的师承”。

\(^O^)/优秀之处。没有如一些作家在序中对小说内容的介绍,也没有如一些作家在文末对自己写完文后的心情或其他什么,而是以这5页纸张的“跋:我的师承”谦虚了一番,细讲了自己的不足,这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在本要推广的书籍中写上这么一篇更是难得。

\(^O^)/“不足”之处。作者调侃了更年轻时候的自己的自恋和矫揉造作,更对自己能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共用“作家”这个称谓而汗颜,最后以剩下4页纸张告诉我们他未师承同一人,但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让他从各大家的作品下吸收了其精粹。

这些年,看过不少关于爱的小说,书本中却唯独只有作者并不执意去灌输;这些年见过不少顶着创新的头衔,书本中却唯独只有作者并不刻意去构筑;这些年,常听到周围充斥的“不忘初心”,书本中却唯独只有作者这篇“跋:我的师承”向我第一次展示了这一点。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