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严歌苓陆犯焉识读后感6篇

《陆犯焉识》读后感(1):陆焉识,大姥爷,那个时代的惊心动魄

从翻开第一章第一页,我就知道,这书写的不仅是严歌苓的爷爷,也是我的大姥爷。下面只是一点记录,慢慢写点流水账吧,一直觉得,姥爷一家的故事,比大宅门还要精彩,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把他们的故事写成剧本。

大姥爷的一生用八个字概括“半生戎马、半生牧马”,与书中陆焉识经历一致的是后半生流放青海的劳改犯生涯,同样蹲过高原上的监狱,在青海湖边补过湟鱼,放过牧,经历过人吃人的饥荒岁月;同样与家人分别,我的阿姨舅舅们因为大姥爷的背景和身份,在一次次整人的运动中吃尽了苦头。但大姥爷的前半生不输于陆焉识那般精彩。

大姥爷是姥爷的大哥,生于殷实的书香门第,宋代大文豪的后人。他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姥爷,是清政府派去日本的驻外使节,在日本接触到了孙中山,秘密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就在北京参与建起最早的一批西式学堂。太姥爷先后两位夫人都是八旗贵族,陪嫁的嫁妆原本几代人都花不完,无奈生于乱世中,太姥爷对时局失望,开始沉迷于大烟享乐,家道渐渐中落。

大姥爷是黄埔军校第十四期毕业,毕业学员皆奔赴抗日前线,很多为国捐躯。大姥爷身上还有抗战那时日本人留下的枪眼,后来做到了比较高层的将领。大姥爷身高一米九,一表人才,除了在书香世家耳濡目染的儒雅知礼,更有军人的英挺气概。大姥姥是大家闺秀,更是新时代女性,与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是同事更是密友,大姥爷的婚礼上郭李都在场见证。

那段硝烟弥漫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不得而知,这本书与我心有戚戚焉,是因为大姥爷后半生的经历与陆焉识高度重合。张艺谋无法拍摄出来的大半本书的文字,在我眼前都变成了一幅幅图画,仿佛是妈妈、大姨在为我描述她们父辈的故事。

《陆犯焉识》读后感(2):你丫才是知识分子,你全家都是知识分子!

以前我家有个邻居小孩,每天最喜欢拿几根笔别在胸前在楼道里走来走去。你若走过去说,那谁,一看就是好学生,他便会非常开心。如果你在旁边说一句,你长得很像知识分子诶。他便立刻愤怒地回骂,你丫才是知识分子,你们全家都是知识分子!

自这个词儿诞生以来,“知识分子”就不是个什么好词。伴随的永远是迂腐,软弱,刻板,以及一点若有若无或者说可有可无的知识。陆焉识就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善良却软弱,即使被邓指拿枪指着快吓尿了裤子也不供出邓指的媳妇偷情的事儿;他迂腐却正直,在大卫韦和凌博士的斗争中不愿意被任何一家当枪使,最后却中了大卫韦的圈套;他精于计算,而所有的计算都只是基于如何保护自己,而不是伤害任何一个哪怕是曾经和他有仇的人。

知识分子总是招人讨厌,因为他们总是可以从情法理的任意角度向你发起攻击。而且由于他们的旁征博引,这些攻击总是让你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说法一般不太注意方式,亦不因你是领导或是杂役而发生改变。而且由于他们从书本中的见多识广,你很少能从他们嘴里刮到一些赞许。这对于颇爱听好话的中国领导阶级来说,几乎是致命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讲,陆焉识在面对大卫韦和凌博士所谓的“学术”纠纷时,站在任何一方都比站在中间要强的多。

知识分子不能顺应潮流,因为他们有信仰。这信仰或是某个社会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或是物理学中的某个经典力学定律,或是英文中的某个文法修辞,总之他们信仰一切“对”的事情。在那个任何人只能对一个人(或是四个人)的观点说“对”的时候,知识分子的杯具就这样酿成了。

陆焉识在出狱之后,短暂的教弄堂里几个学生学英语。在大西北几十年的九死一生后,陆焉识竟然还敢说毛主席的英语不对。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改造并不成功。他依然没有达到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对知识分子在怀疑一切的幌子下接受一切的要求。他结巴的话语下,仍然藏着一颗需求“道”的心。

可是,多想一步,现在呢?

中国的知识分子地位虽卑微,但古往今来总能坚持不懈地传下佳作,作为那些永远不起眼的坐在角落里的人对自己身份不公的最大声之抗议。唐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宋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成吉思汗的子孙铁骑下尚有张生之恋窦娥之冤,明有各色小说,四大名著占其三;清有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的最顶峰的红楼绝唱,就连国力积弱苟延残喘于列强枪炮下的民国,都有那消瘦长衫的老人直陈国人的痛处。

现在的知识分子在哪里?是对着中国几千年前的著作大讲心得的某个美女教授?还是顶着留美博士光环却一天到晚盯着别人身高不放的打假斗士?是对着各种版本的三国批注拾人牙慧的所谓麻辣教授?还是那些带着三块表说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某些专家?建国初期,残酷的天灾,人祸,杀戮,血型都没能镇压知识分子对真理的向往;可是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有钱的人被鼓励,掌握着话语权,大肆宣传所谓的“情商”和各种奇怪的心灵鸡汤,用金钱扭曲着道义的天平,也蹂躏着知识分子的自尊。就像一个曾经立志学考古最后却选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哥们对我说的,不是哥们不喜欢,是在是没前途混不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陆焉识已经被彻底消灭了。合上这本书,再环顾四周,我从来没觉得它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故事。

除了一点,监狱的环境据说改善不少了。是啊,做决策的时候谁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呢。

《陆犯焉识》读后感(3):命哪,怎么也是一生

在读书上也算是赶了一回时髦。某天正写邮件的时候,弹窗弹出来新闻,说张艺谋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改变成的电影《归来》即将上映。既然是张艺谋看上的本子,便想着将陆犯焉识找来看看。严歌苓以前有耳闻,但她的作品从来也没有接触过。网上有TXT下载,有了kindle,读书就方便多了。端午那天一口气看完,害我一夜未睡,整整一夜无法入睡,脑子里一直在演戏,

荒凉的大西北,监狱里的那些人,老几梁葫芦邓指;一块欧米茄;雪地里跑一夜只为了去赶女儿的电影终于得见一面;惊心动魄的逃亡之后,是心如止水的旁观和自首;一个叫冯婉瑜的女人;回去之后那个叫冯婉瑜的女人再也没能认出她来,他陪她走完最后的人生,将自己脑海里的几部书写出来之后,他离开了他的家,不知道去了哪里。

焉识是陈道明演的,我想不出来还有谁比他更符合我的想象。冯婉瑜是巩俐演的,我觉得她的脸太不上海了,尤其是颧骨不够柔和眼神不够柔软。其他的配角,只记住了他们的女儿,生物学博士改成跳芭蕾舞的,故事果然就更好编了。舞台上的红色娘子军,我感动于她们的朝气与精神。但毕竟年代久远,之前对红色娘子军完全没有接触,所以心下全然没有触动。

最喜欢的还是大西北的那些故事,如此真实如此残酷,跟大西北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尤其是梁葫芦,这个十多岁的少年,他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和她的姘头,只为了给弟弟妹妹们弄点吃的,他对老几异常的亲热和依恋,他对面铺的囚犯死了,为了每天领到其份上的几个土豆,他很自然地选择将那人的死瞒下去,这样的人,可以为了维护老几,被人拴在马上在冰天雪地里拖啊拖,脱去了半边脑袋,也是他,在受死的前一夜揭发了老几,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陆焉识的留美生活与重庆生活现在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好平淡。只是那个重庆女人,还是让人心疼,还好她需不要怜悯,因为她是如此地独立,她就是我最欣赏的那一类女性,有想法有能力有经历有希望,我相信她会幸福的。只是那个晚上,她一定伤透了心吧,想到她后来的种种表现,真是不俗,她就是让这个世界永远有趣的那种人。说出那样的话的叫陆焉识的这个男人,想到他跟婉瑜永远的错过,真是一报还一报啊。

还有那个叫冯姨的女人,她的精明她的眼泪她悲惨的命运,以及她对那对小夫妻的种种折磨,想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在陆焉识惊心动魄的逃亡之后,费了那么多心机走了那么多的路,只为了去到她身边跟她说一句他爱她。可是真到了上海,他只是隔着一整公交的人看她轻轻巧巧地吊在车门口。或者只是隔着一条街静静地看她们一家三口吃甜点,又或者只是夜晚远远地望一眼她家的灯。然后便去自首了,为了她们生活得更好。看到这里我几乎不能原谅读者,太平淡太普通了,怎么对得起之前那么多精彩得故事。可是看完电影再想起原著,立马品出它的沉静与它的美来。在电影里,他逃回去之后摸进了他家门口塞进了一张条子说第二天早上八点车站见。第二天,在车站,混乱的人群,粗糙的西北来的人的脸,这边喊叫那边抓捕,最后这边抓捕成功塞进囚车,那边女人被推倒,头破,血流。整个儿简单粗暴虚假浮夸,简直是八点档的水准。

故事在自首回去之后我个人情绪有点接不上了。在平反之前那些年,两个阴魂不散的河北人让人想到人心之险恶,邓指头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其他的都不大记得了。

在陆焉识回到家之后,故事又变得有意思了。那个叫冯婉瑜的女人,她老了开始变得健忘了,虽然她再一次嫁给了他,但自始至终,她都不知道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她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那个焉识。大儿子的种种表现还情有可原,丹钰她丈夫及他那一大家真是各种卑鄙龌蹉,以致终于将陆焉识逼走,看到这里我真是气坏了。婚姻与家庭生活真是残忍,唯有爱情不可辜负。好在我们的男主人公已经无所谓了,天大地大,此心此身已无牵挂,那便潇洒地去了,走到哪里算哪里,就这样结束了吧。

看电影觉得修琴,念信,以及每个月5号,陆焉识都要陪冯婉瑜去车站接西北来的陆焉识,画面虽然令人心碎,却很凄美。看书的时候不觉得,再对比电影,晚年的结婚确实突兀了一些,在她心里还在等焉识的时候,理论上讲,他们不应该结婚的。

《陆犯焉识》读后感(4):创新的前提是对个人的尊重

——读《陆犯焉识》

文/叮叮-旭珊

这部小说是张艺谋的电影《归来》的原著。据作者严歌苓自己说这部小说是她依据家里人对爷爷——一个旧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之后种种曲折人生经历的流传所写就的。读完整部《陆犯焉识》,除了让我心中充满了与每一个读了这部作品的人心中都会不由产生的对主人公多变、充满悲剧命运的无限同情和叹息之外,我获得的另一个启发是:创新的前提是对个人的尊重。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什我读一部写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小说,却得出了一个有关“创新”——这个看似八杆子打不着话题——的体会?这就是小说的魅力。一部优秀的小说所展现给你的不是经过简化、抽象和提炼之后的直截了当的知识和概念,而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在特定时空下人们生活的“全景”,通过这幅“全景”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自己独特的体悟。“创新的前提是对个人的尊重”就是我通过读《陆犯焉识》获得的属于我自己的独特体悟。

小说主人公陆焉识生长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知书学礼,养成了温文尔雅、与世无争的文人贵族性格。在民国期间他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通晓多国语言,年纪轻轻便成为一个大学教授,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彬彬有礼又有理有据地与学界大佬辩论。被认为是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只要他读过的文章就能过目不忘,而且他能在日后长达二十多年的劳动改造期间在没有纸和笔的情况下,在心中写文章,写下来还能在心中修改润色,然后记在心里,多年后再回忆起来誊写在纸上,竟一字不差。可以想象,像陆焉识这样有天赋和才能的人本应在一生之中有许多的学术创造和更高的造诣,但可惜陆的性格桀骜不驯,他宁可不成功、不成名也绝不做有违自己心意的事,不愿向他瞧不起,看不上的各类“实力派人物”屈膝献媚,同流合污。面对民国时期各种狂风一般的思潮和运动,陆焉识总是敬而远之,希望能够守住一张清净的书桌,潜心做他的学问。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普通,根本不能称其为过分的愿望,陆却终其一生无法达成。从民国开始他就不断地被各种思想、政治运动和战乱折腾得死去活来,解放后很快又被打成右派从此开始了在西部劳改农场长达二十几年九死一生的苦难经历。

在小说中,由于他的学问和地位,陆焉识每次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他所不愿、不屑参与的各种运动和斗争。那些热衷于新概念、新思潮和 各种“运动”的人,天生具有一种想要“启蒙大众”的病态情节,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想让自己主张的思想和理念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此不惜掀起一次次激情大于理性的运动,用各种计谋将不愿参与运动的人“拉下水”,并成为自己的阵营里的一员;只要你还没有对他们的理念表示赞同你就是他们争取的对象,要是你依然质疑和不认同他们的理念就会被他们当成阵营的一员。你要么是可以被争取和团结起来的战友,要么就是敌人,在这些“运动家”的眼中,没有第三种人可以存在的“中间地带”。你没有表示‘我不参与’的权利,你必须明确表态你到底站在哪一边?——在我看来“活动家”们这种想要将世间一切事物用某种简单公式“简化”和“处理”的痴迷、狂热和 毫无根据的自信,摧毁了滋养创新的土壤。

什么是创新?如果一件事情是能够称之为“创新”那么它必定会和其它很多事情,甚至大多数事情,——不一样:不是“黑”,也不是“白”;不是“好”,也不是“坏”;不是“对”,也不是“错”——是“不一样”。创新归根结底来自于个体头脑对事物冷静、深入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合理演绎”。这一过程需要个体有空间、时间和思想的自由去尝试和探索,而不是按照既定的“正确”路线去亦步亦趋的重复。如果我们总是抱着“非黑即白”的头脑,抱着想要将世间一切人、事、物简化成我们理解的和愿意相信的某种粗陋、狭隘的定式,如果我们不能在“黑”和“白”之间、在我们头脑中为“不同”保留一点儿空间和缝隙,那么我们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就是在扼杀创新。

再也没有比各种以“改天换地”为口号和行动纲领的运动更能扼杀创新了!凡是许愿“改天换地”、一劳永逸,希望“横扫世界”的运动和思潮都会趋向于取消一切“中间地带”,将所有相关和不相关的人和物都裹挟进自己那根本没有被充分验证和证明的理论和运动体系中。如果裹挟不能成功那么就将其“消灭”。遍观人类历史,无数类似的运动产生了无数的狂乱、平庸、愚昧、倒退、灾难和 悲剧……陆焉识在小说中所历经的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潮和运动都逃不开这一宿命。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1452859801@qq、com

《陆犯焉识》读后感(5):洞悉。

看这书,一定要听《一生守候》。王若琳娓娓道来的,满满的都是冯婉喻的心。

书买了好久,浮躁了这些年看到厚度就生了退却之心。拆了塑封递给大学退休来我家暂住的姨妈:“喏,好像还挺好看的,要拍电影了。”

后来想买了那么多书——杜月笙传记一套买三本,连第一个章节都没看完就扔一边了,这样不好。那开头总要开个自己感兴趣的,《陆犯焉识》就这么塞到了书包里。追随我公交地铁数日,才被翻看了小小地一部分。

再后来,开始记读书笔记,因为实在是觉得里面精彩的句子太多。我不知道严歌苓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有这样缜密的细节和洞察力,如果真有盗梦人那一定要抓她去做场景建造师,细节的描写对于故事情绪的煽动一定要恰到好处又不多余。假使我们是陆焉识,大概颓唐仓促之间都顾不上家里已经掉了一个拉环的窗帘,可是严歌苓注意到了,她也让她眼里的陆焉识注意到了。

“人还没走,荒凉先出现了。”

一个故事,时空交错之间,讲述了这片土地上太为常见又千篇一律的故事。在那样的背景之下,富贾贫农想尽一切办法跑去台湾的有之,举家南下香港从头来过的有之,留学一走再不回头的有之,家境殷实学成归来好时日没过三两天把一生都搭进去了的,更是大有人在。

陆焉识混在其中,看似辉煌宏大的一曲生命悲歌,也不过是那凄凉乐章之中的一个小节甚至一个音符。心软一时挽留了操控他后半生的恩娘,心软一刻应承了恩娘塞给他的这门毫不合他心意的婚事。我一直想情爱和爱情到底哪个更靠得住一些,有爱的人未必最后会培养出情,但显然陆焉识对着一世痴迷于他的冯婉喻,满怀着不屑和抵触,孩子生了三个,才逐渐发现沧桑之后连亲生子女都让他好自为之的时候,她还在原地守着他。这种由情生爱的迷恋,才是哪怕生生世世都不会改变的吧。他翻山越岭地回去找她,为的只是想告诉她自己已经洞悉了命运的奥秘,她就是他一生中绝不变更的那个唯一。是他的因果他的宿命。

他在饥饿的那些年,用一餐倾家荡产的宴席,得罪了自己的儿子。

他在得意的那些年,用偶尔闪现的温存,吓到了总是得不到他青睐的婉喻。

能和八国联军喊话的留洋人才,晚年只是市井儿女的一个老保姆。对面不相识的老妻只当他是痴迷于自己的追求者,那被大风刮到一片弥漫的记忆之中,她还站在大风里等她不知何时从何处才会回来的丈夫。儿子早在年岁交替的变幻当中成为了标准的政治神经质,他阻止父母复婚以自保那从前的日子不会再来,也似乎是报复着由于父亲而吹了的第一次婚事。

我失了我的爱人,你的也休想再找回去了。

他是不是运用着这么邪恶的逻辑我不知道,因为严歌苓没说。

邓指费尽心力想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这“无期”的环境,偏偏儿子还是在“无期”之外觅得了属于“无期”的那份宿命。他娶了同乡的女孩子又回到了父母耗尽一生的“无期”里,他给了犯人老几一个恒久的去处。美国好又怎样,上海好又怎样,他只有兜里揣着他心爱的婉喻,在那茫茫戈壁之上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和自由。

时常看得“好人病”频发,恨不能一个猛子扎到文字里拉老几一把给他买碗暖胃的汤面送件御寒的冬衣。镜头后退一个老几又埋没在无数个老几当中,惨过老几难过老几的人走在大马路上一分钟能遇见好几个。人生的遗憾在于很多时候你本该选A,偏偏手一抖选了B,从此一个人生都换了全部的剧情和场景。老几有太大几率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自幼生活富足阔绰他买眼镜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偏偏又是这戴眼镜的同学一再地把他推进火坑;他心软挽留恩娘的瞬间葬送了自己自由编撰后半生的机会,倒是他横竖不肯接受的妻子最后变成他生命之中唯一的温暖和光,阴差阳错就是这样的吧,待到一切恢复安稳,喔唷不好意思,你的生命余额不足且无法充值,牙齿都瓜熟蒂落地掉落下来连滴血都吝啬到不肯流出来,八国联军还来吗?如果来的话,大概老几的人生还能更丰富更有用场一些吧。

老几年轻时就吐槽,这个国家什么时候大家都靠本事就有救了。

这一天,似乎至今都没来到。

洞悉力惊人的严歌苓让洞悉力惊人的老几,花了一世的光景去辨识出那早早安插在他身边的真爱。

期末考试最后大题,穷尽全身功力算出正确答案基本也就离收卷铃声不远了。有时还要赖个几十秒才能写透全部的∵∴。

更难过的是,大多数时间大多数人,写到补考铃声都要响了,最后大题的答案,都还是个谜。

《陆犯焉识》读后感(6):无论如何我陪你走下去

在晓婧的婚礼上碰到李博昊,插科打诨的谈论起我们都感受到的微微起头的经济危机,末了我忍不住的夸赞李老板更帅了,我用的句式是——举手投足间都是落拓高知的模样。他鼓着腮帮子抗议到,知识分子就够了,还落拓!我继续没脸没皮的笑,心想,在我的审美体系里,落拓高知简直是最高层面的褒奖。

陆焉识就是这样的人。

精通四国语言,随随便便读书就是体识,却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学问,逛过就已足够。举头投足都是气度,张口浅笑都是事故。

谁不爱这样的人呢?可是,那个只大他大十岁,在他命运中几乎是决定性作用的继母评论他:没有用场的人。

一个太高于常人太优雅太执着于体面的人,总不想令他人为难,于是,他就只好为难自己。

他的为难表现的迂回又难以解读,那就是永远在强化自己不爱继母推给自己束缚他自由的这个女人,然后误以为他热爱的是旺达是念痕是任何一个他可以选择的女人。

他一生默默无意或者有心追求的就是自由,天大地大,到了最后才发现,他的自由是他一生中最初的抛弃与抗拒。

所以,你说他为什么要越狱?他要去看一看那个女人,他想要告诉她他爱上了她,他的动力是,我再不去就玩不动了。

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爱她,其实他还是只有他自己。

而我真正的觉得陆焉识爱冯婉喻的那一刻,婉喻在重新登记结婚之后赤身裸体再也不愿意穿衣服,陆焉识第一次意识到婉喻才是那个自我又自由的人,他抱着她的身体想,这样玩不动也挺好。

原谅我总是浅薄的把爱和自由捆绑在一起,当我们拥抱一个人的时候觉得是真正的拥有自由,我爱他。

我在以为会看德国和葡萄牙比赛的后半夜轻轻缓缓的醒来,我原本只是想打一个盹,却不想顶着浓妆从白天睡到黑夜。起来写了一会儿字,顺手拿起了这本上次看了一半的书,直到天明。

前几天老师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爸爸出院了,你不来看看吗。而头一天晚上,他们还在因为要不要出院这件事情激烈的争执,甚至在气愤的时候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语。但当我推门进屋的那一刻,却看到老师爸爸坐在沙发边的椅子上,洗了澡,换了新的睡衣,头发梳的整齐而干净,老师妈妈保持一段距离在沙发上,他们一起在收看凤凰卫视的一档时政类的对话节目。

中间的间隙,有一些讨论,有一些互问互答。那和谐的场景几乎让我暖暖的坐着不想说话。

严歌苓在书里写了一个细节,是陆焉识说他的孙女的,其实也是说他的小女儿,他说你的姑姑在你的这个岁数,跟你一样的,心里喜欢哪个人,同情哪个人,嘴上一定要刺刺他的。

严歌苓对于知识分子简直有种近乎毁灭式的洞微,又或者是对于那一个年代那种古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也是在老师家推门的一个瞬间忽然顿悟,爱可以有千万种表达不落俗套,沉静也好,刺你一刀也好,亿万个瞬间我们却都没有放开彼此的手。

我妈在我要我爸照片的又后一天用邮件发了一张全家福过来,大概是我十岁的时候,那时我妈吹着洋气的花苞头,我爸穿着假LV但也可能是真金利来,意气风发一对璧人。

但我却像个小老头皱着眉头。

我问我妈我小时候怎么长得像个土拨鼠啊。

我妈回我,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谢谢你给的爸爸妈妈的正能量,女儿我爱你。

我几乎觉得我妈请了一个写手代笔。

陆焉识在婉喻过世之后离家出走,他明白了,草地大的随处都是自由。

路很长,但我往你这里走。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