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6篇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1):历史的沧桑

一口气把三国读完,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古今中外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像三国这样包容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小说至少我还没有读到过。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些武将,有杀人犯,有杀猪的,都能成就功名。所以那时候的人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精神: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一:武将

三国时两军交战有一点很有意思,先让两边的大将的单挑,胜的一方士气会大胜,不管有多少兵也会将对方击败。在单挑方面,最厉害的当然是吕布,所谓三英战吕布,吕布应该是所有武将中的NO、1,可惜这个人见利忘义,而且刚愎自用,最后被宋宪抓住。关羽这个人也有些刚愎自用,但是他讲义气,也听大哥的,所以一直没出什么乱子,后来大哥走了,他一个人守荆州,事情就来了。后来都知晓云长、赵云厉害,只因他们在某些战场上扬过名,其实在一般武将中吕布是超级的,其它的关、张、赵云、许褚、甘宁、典韦、张辽等都是一个等级,相互打起来,都难分胜负。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千里走单骑杀的都是比他们低一个档次的人,书中真正一流武将单挑的不多,当属马超与许褚的最为精彩。

二:军师

所有的军师中当属诸葛亮最为出彩,没有人不服的。魏国的郭嘉死得早,两个姓攸的谋臣因劝曹操不要称帝而被杀,但是曹操自已有文韬武略,一般军师都只是他的陪衬,而且魏国用的是人海战术,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人,蜀国少了诸葛亮就玩不转。吴国的张昭基本上就没有出过什么好的点子,但是吴国产文武兼备的人才,周瑜、陆逊是代表。

有的军师可以让你胜一城或是一仗,但是有的可以让你在战略上取得胜利,书中的两大战略家就是诸葛亮跟司马义,诸葛亮不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司马义虽然屡吃败仗,但是在整个战略方向上没有犯错误,故可以屡次击回诸葛亮。

三:说三国是七实三虚,中国历来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因其根据历史而写,所有刘备最终不能成事、诸葛亮必死、所以书中把一切都归于天。因其尊重历史,故能一改其他历史小说的弊病,写得有历史沧桑感,看看那些曾经鲜活的名字吧:太史慈、赵云、马超、郭嘉、张飞、黄忠、夏候淳……都因为各种原因清逝了,或战死沙场或死于疾病,越看到最后越是感叹不已。等到邓艾这般人夺天下的时候前人已成历史。这种历史沧桑感不中国古代的小说没有的。

四:各国打仗,比的是军事、政治,也比教育,孙坚的教育就搞得很好,几个儿子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曹操的也不错,在曹丕身上多少还能看到他的影子。刘备的儿子就差了,可能当初在赵云的怀里被吓傻了,对打仗这回事不感兴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亡国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他要的就是自已的快乐。当皇旁是偏居一隅和称霸中国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一开始的时候,三国的君主都能求贤若渴,所有能人辈出,但是后来老一辈的死了,新君主坐在前辈们打下的江山上,不知道创业的苦,对人材也就不那么重视了,再说老革命的子女得照顾啊,所以后来的将领们多是干部子女,关平和张苞还好没有给自已的父亲丢脸,而像诸葛恪这样的纯粹是给诸葛家族抹黑。所以到了后面,感觉各国都没有特别出色的人材,到姜维跟邓艾大战的时候,对那些武将就没做太多的描写了,看到后面的时候也在想,要是马超、黄忠还活着还有这帮家伙说话的份吗?

五:用计,有人称三国是一部战争百科全书,的确,它包括了战争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可概括的。三国中真正对阵真刀真枪干起来的少,一般都得用计,用得最多的是先诈败,然后几部兵马同时袭来,还有就是劫营,劫营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成功了,用得不好自已就挂了,诸葛亮六出祁山跟司马义用计那是文中用计的最高峰,在这里诸葛亮也使上了毕生的所学。

六:浪花淘尽英雄,苏轼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生如梦啊,小说的开始确实有意思,天下大乱,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拉起一支人马来造反,全国的人材也都集中起来了为自已所属的集团出力,最后优胜劣汰,成三国之势。

七:读高中的时候也读过一次三国,但是没有读完,见蜀国衰落下去了就不想读了。那时候觉得三国的语言真的是美,很典雅的感觉,那时候写作文不知不觉都像三国那种语气了,现在想来可能是那时候功力还不到,对书没有抵抗力,现在终于可以支持下来看完了。也深为其中的描写震撼。红楼也是读了好多遍的,但是没有一次读完,也没觉得书的语言有多美,可能是功力还不到了,要读红楼,也许还得等几年。

八:读三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政治、军事、还有为人处世,诸葛亮每次用计都能成功就因为他识得人心,知道各人的性格,知已知彼,战争的胜利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不然依凭什么都没有用。

九:女人,三国的作者很糟蹋女人,还好那时候没有女权主义者,不然这样的书想出版都难。“朋友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是刘备的名言。他的朋友为了招待他可以把自已的妻子给杀了食其肉,看到这里让人不寒而栗。像关羽这样的大英雄更是与女人绝缘的。吕布喜欢女人,所以成不了大事。但是吕布在这群人里真是极品,为了爱情他可以不要事业,换一个角度来讲的话,那是中国版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典型啊。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2):只是遗憾曹操和陈宫

三国的篇幅太波澜壮阔,从哪个角度都能讲出一大堆故事。每个人物都星光褶褶。这本书我看了至少四年了,因为我有一套四大名著,没有借书归还期限的压力,就在每年的假期回家没事瞄上几眼。最初的感受是:三国教会了人们不实在,似乎满城都是拆白党。今天你是我的主公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明天就一刀把你劈成两半。

我记得小时候我听过一句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很好理解,就是不要在你荷尔蒙高涨的年龄通晓反抗的思想,对我们的社稷大大不利也。但是我这么多年一直都在思考为嘛老了不要看三国啊,到现在其实也想的不是很明白。大概就是老了你在看这种教你权术谋略的东西就没用了,毕竟,大江东去了你的人生已经已矣了,还想建功立业就像出身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一样,空留泪满襟了。这就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是多么的功利主义啊。

其实《三国演义》也可以是部喜感十足的小说,当然这要看你选择的角度。我是在痴迷三国杀的背景下重新的拾起三国来看的,初衷也就是好奇某些人物的某些技能。

不过,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拿起三国时读到曹操和陈宫的故事,这是迄今的阅读中我最遗憾的情节。

当年曹操是一穷二白,陈宫还是个小官吏。本来一个是衙役一个是贼的关系,不料陈宫弃了官阶直接奔贼而走,不能不佩服陈宫的勇气和眼力,所谓眼力——曹操也的确不负陈宫望,最终也是个成大事历史上留名的人,虽说留什么样的名不好评判。也不能不信服年轻的曹操的魅力和魄力,所谓魄力,就是一穷二白就是在董卓的天下,也是有信心有勇气迎难而上。

曹操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宫就是知道并且深深理解他的人。看来,这二人是真的惺惺相惜的。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真是喜欢陈宫。尽管在我热衷的三国杀里没这个人,这个人的技能也的确不好说。但是那种中国古代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重情重义跃然纸上了。

曹操这厮好疑,年轻的时候好点,但是也没好到哪去。吕伯奢好意留他,施与酒肉。就因为家人的一句:缚而杀之,何如?这下好了,曹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青红皂白给人家杀了个断子绝孙。陈宫当时只是暗自思忖:曹操误杀了好人。当时的情况,草木皆兵,曹操疑心有人要害他,下下手为强以求自保,这些陈宫都能理解。但是不能理解的是,曹操灭了人家一家,看见吕伯奢买酒回来,行不远又回来彻彻底底的将一个真心对他的人杀的骨血不存。这一切让陈宫愕然。曹操的解释很无惭无愧: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这个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曹卓是一类人啊。入夜,想杀掉这个不义之人,但是最终也没下去手,终于还是离开了他。

陈宫心想,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投奔曹操和他浪迹天涯的,杀掉不义,我在想,这其实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他是舍不得杀掉曹操啊。在那个时代,曹操的确具备治世之良臣的才干和魅力,陈宫心中的国之大义和曹操的雄才大略的叠加,这让他怎么忍心杀掉一个这样的人。陈宫是清楚的,曹操必然是成大器的鸿鹄。只是,也许陈宫没有想到,生不逢时,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也。

后来曹操要杀陶谦,陈宫又去找他,劝说曹操不要这么做,最终未果。也许,当时曹操不是复仇心切能听见去陈宫的话,陈宫或许会回到他的身边也说不定。

那曹操,也就不用再火烧赤壁之后,大哭“偶滴奉孝啊,你要在我也不至于让他们整的那么惨啊。”也许是我太喜欢陈宫这个角色,自认为他的谋略也是不在荀彧等人之下的,只可惜,他遇人不淑。

飞蛾扑火的跟随的,被这乱七八糟的巧合彻底在陈宫眼中成了无义之人。其实说曹操和董卓一样,真是冤枉他了。曹操也不是个完全的无义之人,看后来他对关羽就知道了,偶尔也是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呢。在后来陈宫跟随了吕布,那是个明白人么,那就是个“欲求于小姐合体之事”(语出《新三国》,《三国演义》里可没这么穿越的语句)的棒槌。就算这样,陈宫也是兢兢业业。不能不说,还是带着点私人的情绪的,陈宫总是找曹操的麻烦。如果吕布是个用人之人的话,鹿死谁手还未定呢。

虽然老年的曹操经常假兮兮的杀了有才之人又假意厚葬,可以说老虚伪了,但是,厚葬陈宫,十有八九是实心实意的。曹操后来是真的爱陈宫之才,可惜陈宫宁愿和吕布烂人,也是不待见他。

自古英雄惜英雄,可惜啊,不管是陈宫还是曹操,都生不逢时。一个早早的见了马克思(不对那个时候还没马克思啊),一个成了历史上的大黑脸。可惜啊可惜,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如果,如果A就B,如果没C的话就不会D。

如果刘备没有诸葛亮,他是谁啊,一个编草鞋的,一个虚头八脑的大耳贼,地无一垄草无一席,还汉中王呢?如果曹操能容纳陈宫,如果他不杀荀彧什么的,如果郭嘉不死,还有司马懿什么事吗?如果孙策没杀于吉,如果周瑜不把精力放在和诸葛亮斗上……历史怎么样,三分天下归谁家,这很难说。

国家不幸诗家兴,兴了这部精彩的小说,兴了这些精彩的人物,可惜的是,历史无可更改。

历史,就是留有许多遗憾的精彩。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3):关羽之死

原文地址:

一、曹操

我爷爷在很小的时候闯过关东,在关东当过保姆,做过小买卖。后来他还在酒馆里当过伙计,负责外送,据说他能左手托个圆盘,圆盘里摆着两盘菜,右手托着两个酒壶,骑着自行车游刃有余地穿胡同过大街,赢得街坊们喝彩。在东北的最后几年,他又偷学了酿酒的窍门,想开一家酒馆。但适逢家里父母身体有恙,他就回老家务农了。如果当年他留在东北,现在的我就是满嘴东北玉米碴子味的小东北了。

由于二十多岁才转行,所以爷爷务农技术十分有限,全村皆知。但他有另一个特长令他赢得乡亲的尊敬,那就是讲三国。也许是他自小在酒馆里听熟了别人讲三国,所以尽管他没读过什么书,但讲起来却头头是道,绘声绘色,所以得了个外号叫作“曹操”。这名号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现在我回到老家,还有乡亲说我是“曹操”的孙子。

但我却没有听爷爷讲过三国。在我刚满两周岁时,他因肺病去逝了。他只给我留下两个画面的记忆:第一个画面是我自村东头回家,远远看见一个须发模糊的老人,擎着一根冰棍向我招手;第二个画面是老家的正堂里,一个老人躺在灵床上,父亲和伯伯还有姑姑们围坐在四周。

因为爷爷叫“曹操”,所以我一直觉得曹操理当是正面人物。

二、关羽

很小的我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三国里的一个段子,且只记得段子的名字:“三英战吕布”。因为胶东口音的问题,我听成了“三英展绿布”。我那时只知道刘关张,之所以对这段子记忆深刻,是因为我认为“展”这个字非常潇洒,非常帅,非常迷人,令人想到了茫茫天地间,三人骑马疾行,高高展着一幅绿色的旗帜。至于这三人为什么要去“展”一块绿布,我也不想深究。我现在也想不明白当年为什么会对“展”字如此着迷,以至于会一人在家,拿鸡毛掸子挑着床单“展”来“展”去。

后来我在姥爷家墙上看到一幅画,画的是刘关张三顾茅庐的故事。姥爷指着画上的人物一一给我认识,其中关羽面色深红,长须飘飘,身穿一身绿色。我瞬间明白了他们三个人为什么要“展”一块绿布——原来刘备和张飞是为了给兄弟做衣服啊,他们真是情同手足,令人羡慕。

最后姥爷指着深山掩映中的一个小屋,里面坐着一个长须老朽,说:“这就是诸葛亮。刘关张为了请他出山,跑了三趟腿,终于请动他了。”

我问:“为什么要请他出山?”

姥爷说:“当时曹操要打刘关张他们。刘备人少,打不过,所以请诸葛亮出来帮他们。”

三、辞海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接受了曹操是“奸臣”,关羽是“忠臣”的事实。我对于二者的认识,皆来源于道听途说,但这些认识是如此完备,可见民间对三国故事流传之广。——比如曹操杀吕伯奢,放出“宁教我负天下人”的名句;比如关羽土丘约三事,后来又过五关斩六将寻哥哥而去的豪迈;比如华容道中关羽念旧情放曹操而去的不忍。

那时候我还不到七岁,但心里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要是当年刘备不从曹操那里逃走,是不是曹操和关羽就可以成为好朋友了?”

但在民间的道听途说里,我从来没有听过关羽的结局。我所知道的关羽,是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关羽,是豪气万丈的关羽,是万人景仰的关羽。我所听到的,都是关羽的辉煌,我从来没想过,关羽也会死。

我八岁那年,妈妈被评为优秀教师,被奖了一本《辞海》。我翻出“关羽”那个词条,看到了最后一句话:“二十四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七军,因后备空虚,不久孙权袭取荆州,他兵败被杀。”

关羽居然被杀了。

我又看了一遍,没错,关羽被杀了,而且不是被奸臣曹操杀的,是被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一个叫孙权的杀的。一个如此义薄云天、忠义双全、神功盖世、受人景仰的武神,居然被杀了。就算他一时失手打了败仗,孙权你怎么舍得杀这样一个人啊!

我这才明白,我一定还不知道很多事情。我去问爸爸:“刘备后来怎么样了?”

爸爸说:“刘备后来给关羽报仇,打了败仗,一气之下病死了。他的儿子当了皇帝。”

“那张飞呢?”

“张飞在出兵前,被人刺杀了。”

“那刘备的儿子给他们报仇了吗?”

“后来刘备的儿子也被魏国灭掉了。”

“诸葛亮不是很厉害,能神机妙算吗?他没有帮忙吗?”

“诸葛亮死得早,带兵在外的时候病死了。”

从小见惯了正面人物笑到最后的我,第一次被历史的残酷给震慒了。

四、毛批《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1996年,我13岁。那年暑假,我搞到一本《水浒传》连环画,讲的是景阳冈武松打虎那一段。虽然残破不全,但激起了我对《水浒传》的兴趣。我四处借《水浒传》,爸爸说,他的同事王叔叔有,可以去借来看。

王叔叔是爸爸的高中同学,又是同事,说话低沉,不紧不慢。我骑车找到他,说想借《水浒传》看一下。王叔叔道:“水浒传不在身边,但我有一套《三国演义》,你要不要看?”

我立刻把《水浒传》的事儿忘了,拿了那套三本的《三国演义》回了家。

那套书里,毛宗岗的点评有时是痛惜,有时是毒舌。他对关羽的几句评点,深得我心,以至于我曾背诵下来:“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在我心里,《三国演义》以张郃木剑门之死为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名将如云,各有千秋;谋士林立,奇谋百出。而在此之后,诸葛亮渐衰,人才凋零。当年给关羽提鞋都不配的廖化、张嶷、胡班成了大将,黄忠的牙门将陈式居然也能领兵一方,魏国也居然派出张虎、乐綝这些小朋友。想想当年长坂坡的赵云,樊城边大战的关羽和庞德,葭萌关夜战的张飞马超……眼前这些都是什么龙套小鬼啊。

败走麦城那一段,英明神武的关羽被东吴一邦肖小之徒设计打败。眼看关羽如一头神威仍在的雄狮,而东吴诸将丁奉、朱然、潘璋、马忠之流,轮翻来斗,便如东非草原上成群的土狼一般,战败便退,蝇转再战,打埋伏,搞包围,举长钩,上套索,终将关羽绊倒在地。看到此处,我不胜悲怆。原来我自小便认识的盖世英雄关羽,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

不知当年的爷爷,坐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讲三国时,有没有讲过这一段,当他讲到关羽之死时,又是怎么讲的呢?

五、还书

那年暑假,我家装修房子,我则蹲在工地里,一遍遍翻看三国演义。看完第三遍,我认为有必要做一点笔记。于是从第四遍开始,我边看边抄。一个暑假,我前前后后看了五遍有余。有时家里停电,我在窗前点着蜡烛,凑着月光一遍遍看着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不胜唏嘘。

在暑假将要结束时,我骑车将书还给王叔叔。经过我的折腾,崭新的书已经被我翻得厚了不少。王叔叔看着变旧的书,呆了半天,问我:

“怎么翻成这样?”

“我看了五六遍,翻得有点多。”

王叔叔看书的眼神有点心疼。但我想,他看到我这么喜欢这套书,也许会送给我吧。

他说:“这书怎么样?喜欢吗?”

我说:“特别喜欢,特别特别喜欢。有的章节我翻了有十多遍,有些地方我甚至能背下来。”

“啊,”他的眼神里显出了赞叹,但依然没有要送我书的意思:“那你真是下功夫。那么——”

他迟疑了一下,接着不紧不慢地问道:“你暑假作业写完了吗?”

我脑子突然“嗡”地一声。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4):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

这应该算不上书评,发这里吧,单位组织每人推荐一本书活动,要讲出推荐的原因,十分钟,于是准备这个。

我推荐《三国演义》,下面从三方面简单说一下我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

一是文笔。

这也是我为什么推荐一本国内小说并且是古典小说的理由。一方面是,国外的小说经过翻译,语言魅力被降低或者被改变,存在被漏解被曲解的可能。且我们站在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氛围之外,要对国外的小说有深刻的理解便需要很多条件。当然我没有完全否定外国文学作品的意思,像莎士比亚这种可以超越国界和历史的作品当然要看,但毕竟莎士比亚只有一个,而如朱生豪一样的翻译家也不是很多。另一方面,很简单,就是《三国演义》真的好!

对于我国的古人,我一直有一种盲目崇拜,现如今很多作家,写的书也许比读的书还多,难免透出一种单薄和肤浅。反观古人,流传下作品的作者,哪位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书读多了,底蕴就在那,一是文采方面,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比如文字美很明显的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当真是字字珠玑,美仑美奂,诗词和古文的厚积薄发,文字不美都不行,且和寻常的寻章摘句又不同,是真的满腹诗书而口吐锦绣了。另一个是智慧方面,一个人再聪明,不读书不学习也只是一个人的智慧,但是多读书便不同,那便是积累了千万人流传下来的智慧,历史的智慧,如这本《三国演义》中体现出来的机谋权谋、历史知识兵法知识,当真是博大精深蕴含丰富。

回过来说文笔,无疑这部小说具有古典小说所具有的文字美,且文笔生动,写人入木三分,写场面使人如身临其境。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曹操之奸,诸葛之智,关羽之傲,张飞之猛,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作者很擅长通过一些语言和行为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人的形象和性格。比如写张飞。虎牢关上吕布逞威,群雄避战,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一怒一叫,形象的刻画了张飞的悍将形象;而刘备初得孔明,自谓如鱼得水,看夏侯惇引兵杀来时,玄德召关张二人入,谓曰:“夏侯惇引兵到来,如何迎敌?”张飞曰:“哥哥何不使‘水’去?”此处又可见张飞之憨直有趣;后众人劝刘备自立汉中王时,刘备推辞,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又见其莽直。至于之后的义释严颜智胜张郃等的描写,又体现其粗中有细。似如此还有很多,于是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个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引得人随之喜悲,读张飞时常的失笑、关羽死时的悲凉、对董卓残暴的厌恨、对诸葛的钦佩、对曹操奸雄的感叹、阿斗乐不思蜀的可笑可怜、姜维之死的惋惜,各种体会,至若如痴如醉不可自拔,对于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阅读的上佳体验和乐趣,而这一切,便源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表达能力。

关于文字美,要说的还有就是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和对联,文中加入诗词和对联也许是古典小说固有的特点,与曹雪芹的大部分自创不同,《三国演义》中多是引用,但贵在引用得恰到好处,很多诗词存在于书中,起到对故事情节或引出或推动或总结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小说加那些诗词,便是如珠嵌玉,更增颜色。如陆逊被黄承彦救出八阵图,作者引用杜甫诗表其遗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去世,作者又借用杜甫白居易元稹的三首诗以表哀思感叹之情。而吴亡后所引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则完全呈现出了一种亡国颓唐、历史更替的苍茫景象。

当然《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对联也使人印象深刻,如写关羽的“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口占的“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智激周瑜时所说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无疑都是给这部小说增色的亮点。

二是气象。

四大名著中,若问《三国演义》高于其他三部小说的地方在哪里?那就是气象。顾城说过一个词,应该可以很准确的概括这个特点——恢弘无情。

王国维把诗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可以说,在诗词中,这两个境界各有胜场,但在小说中,无疑“无我之境”方为上乘,有句话叫“好的作者隐藏在文字之后”,便是这个意思。好的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我们能看见什么?千军万马、人情百态、计谋机变,这些因素次第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在作品之外、在作品之上,他超越我们,涵盖我们,好的文字是什么?好的文字是阅读时我们考虑不到文字本身,小说尤其是。阅读的时候,我们想故事情节,想事态发展,唯独不会去想作者,因为我们分析的东西只在这部小说之内,没有语言和情节的谬误打断我们、把我们从故事情节里拉出来,这便是一部好小说,《三国演义》便是,罗贯中便是。而这部小说的“气象”,已经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更包括胸怀、智谋等一些我们可理解不可理解的因素,于是一部恢弘大气的史篇巨著摆在人们面前。

《三国演义》的大气,有的是可描述的,有的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如引用杨慎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寥寥几句,所蕴含的感觉似有万千,却无一可以明言,只有感叹赞叹而已。还有一些战争描写,使人身临其境的宏大场面,真的只有感叹,文字竟然可以达到如此效果,罗贯中当真是胸中实有百万兵、千筹策的了。

最后要说一点,就是这部小说中的计谋。

这简直是超越了所有小说的一大亮点,罗贯中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兵书才达到如此境界的呢,那些权谋兵争,读来太锻炼思维,我常常怀疑罗贯中的大脑结构,也许他一个人就可以开万国会议了。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数十计,每个都是机谋百变,治国策、弄权谋、兵争计,如此等等,作者无一不是写来头头是道。可以说,单从这一点讲,《三国演义》便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尤其是年轻人,它可以带领我们更加理智、冷静和聪明。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5):硬碰硬的雄性文化作品——《三国演义》有感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片梦语,那么《三国演义》更像一段评书。

过年这几天一直梦三国,两阵对圆,手起刀落。我最爱自然直接的叙事方式,极怕做作矫情,《三国演义》正中我怀——毫无长镜头,都是硬碰硬的桩桩件件,天道更替,帝王临没,兵家胜败,将军断头,哪容得煽情啰嗦。

《三国演义》当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看过《三国志》的人总是吐槽《三国演义》胡扯一通,可人家标明只是“演义”,你就不要纠结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单纯根据这本书中的记述来给出评价。不知为什么,总在《三》中读出《易经》的味道,那种天道有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往复的哲学况味从具体的事件中得以体现。

《三》是尊儒的,明显的抵魏颂蜀,其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死谏,武死战”等儒家推崇的等级概念和忠孝思想极其明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生觊觎神器,终不敢冲破封建思想禁锢,有生之年未敢称帝,效法周文王,把江山留给了儿子。刘备追溯皇叔之名,也不过为日后称王称帝求个名正言顺。不过,《三》也有冲破封建等级的部分,刘关张帝王将相之才,安识英雄是白身,诸葛亮村间逸士,卧龙岂是池中物。很多非“学院派”的草根英雄,以及对百姓生计的关怀重视上,让《三》冲破了些冰冷苛刻的阶级之理。

所谓“老不看三国”,是认为三国多权谋厚黑之术,但我认为这只是前人的世故之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将三国中的制衡之略,奇谋之术看做准确认识客观规律的理智之举。看三国,大呼过瘾,军师斗法,谋士料事,将军智勇双全,主公识人善断,一个个奇谋奇兵,一场场以少胜多,一部《孙子兵法》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师都是哲学家。

不谈历史,喜欢《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谁?千人千种答案。先说三位主公:刘备善于用人,爱民如命,重情重义,然而后人多以虚伪诟病;曹操一代奸雄,目光高远,具有很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同样的求贤若渴却本性多疑,最忌功高震主,冷静狠绝,令我无法崇拜。孙权三世公侯,虎踞江东,不容小觑。主公中我最喜欢刘备,并未觉他虚伪,爱民、摔子我都觉得是真心使然,临阵先逃也是本非大将不必逞强无谓牺牲,托孤之时嘱咐如阿斗难继大业可另择明君我也认为确是发自肺腑。总之,我认为刘备外柔内刚,有义有断,以民为本,知人善用,堪为明君。有几件错事,到江东娶孙权之妹,面对荣华乐不思蜀;一心为关羽报仇,放弃联吴抗魏的大方向;少有的刚愎自用,晚年亲自排兵布阵,被陆逊打得落花流水。但这都是人之常情的小瑕疵,比起曹操屠城之狠,“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之绝,刘备的瑕疵是可以原谅的。

所有的角色中,“将”最讨喜,而所有的“将”中,关羽最讨喜。《三》中极重忠义,而关云长忠心为主,义薄云天,是大丈夫的代名词。虽然吕布又帅又能打,可没人敬他,关公武非第一,智也有限,却凭借最重要的忠义勇堪受万世尊仰。张飞第一快意人,子龙一身都是胆,黄忠老将志千里,《三》中塑造的虎将无数,看得人血脉喷张,酣畅淋漓。《三》塑造人物有一个特色,不多在外貌着笔,除非特别帅的吕布,周瑜,赵云,马超等几位写了两三句外,其他人物一般就零到一句,主要通过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干脆利落。《三》中对投降的描写也令人印象深刻,宁死不降为忠而有节,顺天而降是胸怀大义,贪生而降首鼠两端,七擒七纵后心服至底而降,投明而降是良禽择木而栖,投降不再仅仅是屈辱的代名词,战火纷飞的年代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投降文化。

所有的人物中我个人最喜欢司马懿和诸葛亮。诸葛亮温润君子,风姿清逸,卧龙飞天化作霖,胸怀乾坤十万兵,演义将孔明幻化作经天纬地第一料事如神之人,也表明了老吴对他的喜爱,诸葛亮的可敬可爱不仅表现在他的才上,更表现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上,虽然运移汉祚终难挽狂澜,这一心一身辅佐两朝开济,留下传奇素心,长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属于学院派科班出身,屈居“卧龙”之后,得“神骏”之名,后人爱他的貌似不多,多以其为用诡之小人,而我却即爱孔明又爱仲达,以致看完《三》又翻来《司马懿大传》看了一遍,对他的理解更全面了。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后就深受信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而司马懿一生几起几落,从小有入仕之志,却时乖运舛,瞧不起曹操却被曹操诚心相请,辅佐曹氏三代皇帝,位极人臣,却一直被怀疑有僭越之心,曾几次遭受怀疑和搁浅,在政治抱负和冷酷现实的夹缝中,他具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深谙韬晦隐忍之道。他胸怀天下,自小研读《孙子兵法》,将《孙子兵法》当做排兵布阵的教科书,更当做做人做事的指导书,他是诸葛亮唯一害怕的对手,交手多次,互有胜负,互相忌惮,虽然诸葛亮貌似稍逊一筹,而司马懿确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面对诸葛亮的激将,嘲笑,司马懿常怀敬畏之心,当战则战,当守则守,很见胸怀。

还打算再读一遍《三国演义》,然后读一遍《三国志》,中国古典名著太好看了,是不是也该读《水浒传》了哈哈!

《三国演义(全二册)》读后感(6):【纸上谈兵】三分说翼德

安得快人如翼德

演义小说里总有一些莽将形象,读起来引人解颐,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比如水浒中的李逵,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但是仔细看来,翼德与他们又是不同的,一是翼德颇有计谋,不是一味莽打蛮干,义释严颜,智胜张郃便是明证。再者,细节看来,翼德虽然憨直可爱,但颇有傲气,不是等闲逗趣打诨之辈。

读演义,更多的权术奸诈,利益纷争,常常让人气闷,唯有翼德,性情刚直,不畏强,不屈身,让人颇感快意。

众人皆知吕布是无恩无义的反复小人,但吕布至死之前,大多人选择的是虚与委蛇,惧其勇也。唯有张三,最初便对吕布不假辞色,虎牢关一战,翼德上来便是喝骂其为“三姓家奴”,后每读此不觉失笑,想那豹头环眼的憨直模样,对别人凶则凶矣,对吕布,倒真真是一个英雄对奴才的鄙视。想那吕布锦衣金冠,画戟宝马,可自虎牢关,“三姓家奴”这名字便被翼德给做实了,想来着实痛快。

后吕布投靠刘备,翼德酒后失了徐州,第十五回有个细节,刘备入城谢吕布,“张飞恨吕布,不肯随往,先奉二嫂往小沛去了”。看张飞对吕布的态度,颇有些清者避浊之意。他刚正义气,便看不得吕反复无义,而后反被吕夺了徐州,便避了入城那些虚伪敷衍,眼不见不烦,不能兵戎相见,大爷不见你便罢了。如同当初杀董卓不成一样:“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参照刘备屈身于吕布时所说的“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想想刘大的图谋(或者说大事),张三倒真是无欲则刚呢。

张飞的憨直,有激烈傲气处,也颇有可爱处,第三十九回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前:

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忽报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来了。张飞闻知,谓云长曰:“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正说之间,玄德召二人入,谓曰:”夏侯惇引兵到来,如何迎敌?”张飞曰:“哥哥何不使‘水’去?”

每读此处,皆忍俊不禁,如此语气,几类于撒娇作痴了,想着翼德貌似草莽,心如赤子,因刘备礼遇孔明吃醋致气。“何不使水去?”读起来简直有黛玉之风,但当马超被封五虎上将时,云长去书挑战,翼德毫无反应。此中有翼德和马超大战过后惺惺相惜的原因,是不是也因为他对这些虚妄俗名了不挂心,更重视结义之情呢。

侠勇古今几人及

三国演义武力排名,吕布几乎没有争议的被排在了第一,即使是死的颇冤枉的典韦也排在张飞前面。但所有武将中却是最喜张飞。

胆气、血性、猛烈使翼德很是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尤其演义的前半部,看翼德常常奋勇当先,简直颇有侠气。第一场战黄巾时翼德手起处便刺死邓茂。这些无名小卒暂且不说。虎牢关一战,吕布杀的众人几乎丧胆,公孙瓒败走之时,是翼德“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最不惧吕布的应该就是张飞了,屡次的叫骂挑战,气得温侯大叫“环眼贼,你累次藐视我”。便是藐视你怎样,不过再大战百十回合。

马超攻打葭萌关时,“却说张飞闻马超攻关,大叫而入曰:‘辞了哥哥,便去战马超也!’”读之似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欣喜,岂止不惧,简直跃跃欲试。这里不得不感叹罗贯中笔力非凡:

“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

“张飞杀得性起,那里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战矣。’飞曰:‘多点火把,安排夜战!’马超亦换了马,再出阵前,大叫曰:‘张飞!敢夜战么?’张飞性起,问玄德换了坐下马,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超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

和战吕布不同,这当真是一场英雄对英雄的鏖战,张飞杀得性起,对刘备收兵的提议大叫“誓死不回”,夜战也不回。此时对马超到没有辱骂言语,只是“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此时战了一天的马超也不说什么村野匹夫了,只是说“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套句演义常用词汇,两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敏锐如你,是不是已经读出点惺惺相惜的意味了?

可以看出,翼德可以说甚爱这种阵前厮杀,对手愈强,便愈是杀得痛快,浑不知“怕”字如何写法。看到张飞劝酒时称“厮杀汉如何不饮酒”,恍然原来张三给自己的定位便是“厮杀汉”,不是大将军,也不是后来的什么侯,只是一腔热血的泼胆汉子,蛇矛怒马,纵横驰骋而已,管他是吕布马超,还是曹军百万,一无惧哉。这特质使翼德阵上阵下都有一种霸气。

其实若只说胆气和勇猛,甘宁的百骑闯曹营,和赵云的七进长坂坡都是使人热血沸腾的战例。但阵下呢,便都是守礼中矩的大将军。相较之下,还是更喜欢翼德的浑然简单,因这浑然简单,反而更形锋利,别人或许是多面的,但是张飞,便是“厮杀汉”吧,刀头舔血,疆场寄身,有酒畅饮,无敌可当,不亦快哉!

假作真时真亦假

以前听个笑话:小学的公开课上,老师让小学生们举例说出一些水果,有的孩子说苹果,有的孩子说梨,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后,老师启发性的问“还有吗”,这时候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说桔子那个今天没来”。(没看明白的就是小时候没上过公开课,此处不负责讲解)。

如果把三国演义看成一场公开课的话,罗贯中无疑是位周到的老师,课前先说好,说桔子那个没来,那小明,你说桔子吧。这里的小明,叫做张飞,字翼德。

这里要说的是张飞的鲁莽。

看张飞时常有错位的感觉,时常怀疑,如果一个人的莽撞、冲动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甚至恰当的推进事态发展的话,那这个人,是真的莽撞吗?

张飞的莽撞有两个特点:一是出发点多是刘大的利益;二是易控制,这个易控制是对于刘大而言,无论多么冒火和冲动,只要刘大或劝阻或喝斥,张飞无有不从无火不熄。

先看看张飞的莽撞成就了多少事吧:

一是吕布投靠刘备时,很是想笑纳了徐州的,但被张飞屡次喝骂,刘大就有话说了“将军若去,某罪大矣。劣弟冒犯,另日当令陪话。近邑小沛,乃备昔日屯兵之处。将军不嫌浅狭,权且歇马,如何?粮食军需,谨当应付。”于是就把吕布打发小沛去了。可不幸张飞酒后失了徐州,可刘大是个能屈能伸的,硬生生的忍下,自己反而成了寄吕布篱下,这是张三便说话了“我夺你马匹你便恼,你躲我哥哥徐州便不说了?”如此,刘备是有情有义的,而吕布当然就是无义的,所以即便刘大曾栖身吕布,白门楼出言杀他,也不是师出无名的。

还有,关张二人擒了刘岱王忠,这时候刘大还是不敢得罪曹操的,于是放了,且看这时:

刘岱、王忠行不上十余里,一声鼓响,张飞拦路大喝曰:“我哥哥忒没分晓!捉住贼将如何又放了?”諕得刘岱、王忠在马上发颤。张飞睁眼挺枪赶来,背后一人飞马大叫:“不得无礼!”视之,乃云长也。刘岱、王忠方才放心。云长曰:“既兄长放了,吾弟如何不遵法令?”飞曰:“今番放了,下次又来。”云长曰:“待他再来,杀之未迟。”刘岱、王忠连声告退曰:“便丞相诛我三族,也不来了。望将军宽恕。”飞曰:“便是曹操自来,也杀他片甲不回!今番权且寄下两颗头!”刘岱、王忠抱头鼠窜而去。

即便驽钝如我,也看出这出双簧了,可见刘备对张飞的鲁莽,是物尽其用的。

再有,玄德进位汉中王时,老套路,刘大仍然推三阻四,众臣劝说之时,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当然了,刘大叱之。但这句话是不是说到刘大的心坎里呢?

刘备之出身,看起来玄妙得紧,但刘大需要这个汉朝宗派的名头,就像刘邦的白蛇,曹操的挟天子一样。想来刘大是深谙舆论效应和传播学的,于是蜀方异口同声的“汉氏宗亲”,而其中,翼德的作用尤其明显,一、翼德是个莽人,有权利口无遮拦,并且憨直人讲的也是憨直话几乎也是思维定势吧。二、翼德地位特殊,一些场合便可言别人之不可言,最要紧的不过就是“叱之”罢了。如进位汉中王,翼德可以说“就称皇帝,有何不可”,这话,换个人,不可说,即便说了,也是效果不及吧。

再结合战场上的智慧,尤其后来释严颜败张郃,要说张飞鲁莽无智,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反而更像是大智若愚。设想个场景:哥仨商量好了扯大旗,刘大说,我就走仁义爱民的路线了,关二弟外貌威严正气凛凛,那就来儒将+战神风格,三弟呢?哥俩上下打量一下翼德:有了,翼德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那就扮莽将,一面迷惑对手,顺便也帮哥俩唱唱配角敲敲边鼓啥的。于是角色敲定,就看怎么演了。

当然这是在夸张,但真的认为张飞的鲁莽,有时候是真鲁莽,有时候是场合需要他鲁莽,就像战场上,有时候需要他的勇猛,有时候需要他的智慧一样。但孰真孰假,也许后来翼德自己也难以分辨了吧,入了戏,假作真时真亦假。而作为书外的读者,便憨直处看其憨直,勇猛处看其勇猛,笑其得,憾其失罢了。

写到这里看写完的几篇,原来这看似最简单的人物反而费了最多笔墨,难道真的是最真的反而是最难以描摹的吗?即使写到现在,也觉得还有些问题没有想透写尽,不再妄言了,用这首诗做结束吧: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赞 ()